【重磅觀察】佛護法師: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 (十六) —— 「第一稀有」與...

上回學《金剛經》第十三分時說到,因公認索達吉是漢人的堪布,又這十來年講漢傳經典是藏傳十倍,為名副其實和入鄉隨俗,正式稱其為索達吉法師(簡作索法師),懇望讀者心懷感恩,以漢傳佛教習慣,一起尊稱他為索法師。今天繼續學習《金剛經》第十四分,因文比較長,只能學完部分及相應的索法師釋。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1、索文:

須菩提已深深了解般若的密義,所以熱淚盈盈。此處須菩提涕淚悲泣的原因有二,一方面聽聞此經及其不可思議的功德後了悟諸法實相,通達空性,遠離一切虛妄之相,從而內心深處生起極大歡喜,喜極而泣。如同空性法器的異生聽到空性時一樣,如《入中論》云:「若異生位聞空性,內心數數發歡喜,由喜引生淚流注,周身汗毛自動豎。」須菩提既是空性法的法器,也了達空性,所以聽聞後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另一方面,無始以來流轉六道輪迴,今日才以佛的恩德得聞並了悟此殊勝法要,雖自慶幸,但三界火宅中的老母有情並未通達此理,還為貪嗔痴三毒所束縛,在無邊的輪迴苦海中生死浮沉,無有盡頭,以此生起悲心而落淚。

【按】索法師說:「須菩提已深深了解般若的密義,所以熱淚盈盈。」但這話說得為時過早。因為後面,索法師會推翻自己此時的說法。請讀者耐心往後看。索法師說悲泣有兩個原因:喜極而泣、生起悲心而落淚。江居士則說:「長老興悲,是由且喜、且愧、且感,三種心理所發現也。」比索法師多了一個「慚愧心」。後面索法師的喻及引的偈頌:「若異生位聞空性,內心數數發歡喜,由喜引生淚流注,周身汗毛自動豎。」不但沒增強對經文的理解,反而容易產生誤解,不要更好。

2、索文:

小乘得預流果時即可獲得慧眼,《俱舍》中詳細解釋了慧眼的功德。一般凡夫肉眼只能看色法,而聖者慧眼具有能見眾生的心、聽到眾生的聲音、辨別法與非法等諸多功德。須菩提從得到慧眼以來都未聽聞過如此意趣甚深的經典,由此可見,阿羅漢並未完全了解甚深空性。《宣說二諦經》云:「經說聲緣微無我,如蟲食芥粒內空。」又經云:「聲聞所證空性如牛蹄印跡中之水,菩薩所證空性如大海之水廣大。初發心菩薩雖然未證悟二無我空性,但由生如來法王家族,以菩提心及大悲力,亦能超勝一切久修梵行聲緣羅漢。嘎瑪拉希拉也認為,從此段經文可以推知聲聞緣覺並未通達一切最甚深究竟的空性。

【按】「須菩提從得到慧眼以來都未聽聞過如此意趣甚深的經典,由此可見,阿羅漢並未完全了解甚深空性」,索法師開始推翻前面的說法了。「而聖者慧眼具有能見眾生的心、聽到眾生的聲音」,索法師可以說明白點嗎?「昔來者,謂自證阿羅漢果得慧眼以來也。何謂慧眼,眼者見地之意。佛經說有五眼:一肉眼。凡夫見地;二天眼。天人之見地;三慧眼。見人空理,阿羅漢之見地;四法眼。既見人空,更見法空,此菩薩見地;五佛眼。佛之知見,超勝一切。昔來但空人我,而此經是空法我。故向於此理,未曾契入。故曰昔來慧眼未曾得聞。」「上言眼,下言聞,眼與聞毫無交涉。便可證明所謂眼者,乃謂見地,不能作眼耳之眼會,亦不能作眼見之見會。」(見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記》) 

【經文】「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3、索文:

成辦了今生的瑣事名聞利養等並非稀有,了知般若功德殊勝,斷除疑惑染污的過失,生起清凈的信心,堪稱真正稀有。不見有一物可得,其相續一定會生起實相——即究竟了義的證悟境界,依信心生起清凈證悟即是真正稀有成就功德。

【按】信,以「心凈為性」。但此中的凈信,是離戲論而顯的心自清凈,是如實相而知的證信,即清凈增上意樂或不壞信。聞此經而能生凈信,即能生實相。實相,異譯作實想。想即智慧的別名,如經說無常想、無我想等。所以,實相即如實相而知的般若;生實相,即『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但實相如何可說,所以須菩提隨即說:實相,實即是非相,是離一切名言測度的畢竟空寂;從不為虛誑妄取相所惑亂,名之為實相。諸法實相,即諸法的實相不可得;因為一切法的實相不可得,所以名為實相。這是般若法門的實相說,顯示般若的特色!

【經文】「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4、索文:

實相在勝義中即不是相,因而如來說在名言中假名為實相。

【按】請問索法師,實相與勝義是一是異?「實相則是非相,說名實相。亦因防人執著實相,故說非,說是假名,以遣之耳。實相,即是空有同時。當知空有同時,何以不可執。因少有所執,便偏著於有邊,而非空有同時。故應遣。若聞吾此言,而於空有同時之義趣,絕不體會觀照。則又偏著於空邊,而非空有同時,亦應遣。當如是領會,至要至要。」(見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記》)

5、索文:

因為實相,並非是真正有一實有的可執著之相,久尼夏智說:「無有任何相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實相。」凡夫人經常為貪嗔痴束縛遮蔽,妄執諸法實有。真正有證悟境界的人對相狀不執著為相,了知不論有的相狀,無的相狀都非究竟之相,無有任何相狀才是實相。……中觀所講的離八邊的境界在勝義諦中遠離一切有無戲論,所有的相都不存在。

【按】「因為實相,並非是真正有一實有的可執著之相」,又說「中觀所講的離八邊的境界在勝義諦中遠離一切有無戲論,所有的相都不存在。」很清楚,不執著和不存在是兩種不同的理解。

【經文】「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稀有。」 

6、索文:

另一方面依嘎瑪拉希拉的觀點,聲聞僅證悟部分空性,因此須菩提當時聽聞這部經後所證悟的空性境界並未究竟,他對空性法的這種相遇並不感到很稀有。未來的大菩薩依此經完全證悟空性,確確實實令人感到難得稀有。禪宗大德經常把證悟分成解悟和證悟兩方面,解悟是理解方面的開悟,證悟是真正現見諸法實相,解悟常出現,而證悟則很困難。聲聞只是在理解方面有一些證相,而未證悟一切法的本來空性;而將來的大菩薩依般若法,得已完全證悟空性。小乘羅漢證悟的空性範圍很渺小,菩薩所證悟的範圍廣大無垠,《大般涅槃經》云:「須陀洹,斯陀含人,斷少分煩惱,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羅漢人,猶如生酥,從辟支佛至十地住菩薩,猶如熟酥,如來佛性,猶如醍醐。」 

【按】索法師釋第一段是這樣說的「須菩提已深深了解般若的密義,所以熱淚盈盈。」索法師這裡卻說:「另一方面依嘎瑪拉希拉的觀點,聲聞僅證悟部分空性,因此須菩提當時聽聞這部經後所證悟的空性境界並未究竟」,還說「聲聞只是在理解方面有一些證相,而未證悟一切法的本來空性」。請問索法師,須菩提到底證悟了什麼?你這樣前後矛盾的說法,有什麼經典依據嗎?還是「依自智慧」,「隨隨便便」,「信口開河」說出來的呢?

7、索文:

《時輪金剛》中說:所謂的佛法隱沒,只不過是在一個地方顯示滅盡,而真正度化眾生的佛法並不滅盡,就如同太陽日夜旋轉,光照一方時,其他的地方就會變成黑暗。佛法也是如此,在一個地方興盛後,因緣成熟又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在究竟了義的實相中佛陀永遠不會有滅度,佛法也永遠無滅盡之時,顯宗中的一些了義經典如《不可思議經》中云:「佛陀無滅度,佛法恆住世。」《涅槃經》中也有如是宣說。

【按】索法師前面經常說:「勝義中不存在」,「佛清凈智慧依實相觀察也不存在」,但這裡卻忽然良心發現的說「在究竟了義的實相中佛陀永遠不會有滅度,佛法也永遠無滅盡之時」。實相、勝義里一時存在、一時不存在這樣明顯的「自語相違」,真難以想像這是學過因明的人吶!

【經文】「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8、索文:

為什麼呢?此人已無有我相、無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相狀執著。 

【按】索法師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相」解釋為「相狀」,除了告訴我們他認識「相」這個漢字以外,更確切地顯示,他還需要加強漢語學習。因為,《金剛經》里反覆出現的「四相」,在任何一處都不是「相狀」,而是「取相、妄想」。

9、索文:

四相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解釋:對我的執著為我相,對其他人的執著為人相,除了人相以外,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眾生,類似的觀念是對眾生執著稱為眾生相,每一個對自己的壽命都很關心,這種對壽命的執著稱為壽者相。若徹悟空性法,則四相皆無。憨山大師緊扣經文解釋曰「苟有能信者,則為第一稀有之人也,何以故,以此人能離四相故,然四相本身如如,了此即見法身矣。」為什麼這種人如此稀有呢?因為這種人已離開了四相,如理如實了知如來的本相,即本來的法身。僅口頭上說不執著破不了實執,喊破喉嚨也枉然,如果對空性以勝義理進一步深刻認識運用,自然會斷盡一切實執,證得解脫自在的這種境界。

【按】這是索法師最像樣的一次解釋「四相」(雖然他自己並不認為這種解釋比前面各種解釋更好),但「壽者相」的解釋仍非常有問題。也就是說,索法師真不知「四相」到底講什麼。這種情況下,還霸王硬上弓,誇說自己閱盡漢地《金剛經》註疏都不滿意。其實,哪怕認真看完過漢地哪怕一、兩本註疏,也不至於把《金剛經》講得如此破綻百出。

【經文】「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10、索文:

為什麼呢?因為諸法實相中我相不存在,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不存在。前文所述後五百歲,有人聽聞此經信解受持為第一稀有,因其已無有四相的執著作為立宗。此處釋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作為立宗推理的因,成立離四相諸法本性無相的中觀正見。《中觀四百論》云:「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從一法的空性,可以現見一切法的空性,可知無所謂我相,由無我相推知所謂的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不存在,四相全都是世俗中的名言假立,離一切戲論的勝義實相即是佛的智慧密義所在。六祖云:「無諸四相,寂滅實相,即是佛性。」六祖作為大成就者其所言與一般人有所不同,其口訣言辭雖短卻有不共的加持和教益。 

【按】索法師說:「由無我相推知所謂的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不存在,四相全都是世俗中的名言假立,離一切戲論的勝義實相即是佛的智慧密義所在。」印順法師卻說:「無我等四相,並非實有我等四相而加以取消或摧毀。要知道:我等本不可得,由於眾生的顛倒,無中執有;所以無我等四相,只是顯明他的本相無所有而已。能離我等四相,即能離法相與非法相。」讀者明鑒,不是索法師說的「不存在」,而是「沒什麼可執著」。這一點,索法師一直都沒弄明白。

【經文】「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11、索文:

為什麼呢?遠離一切有無戲論之相,就是真正的佛陀。 

【按】索法師把「即名諸佛」,解釋為「就是真正的額佛陀。」諸位讀者,你們滿意嗎?「名者實之賓」,「名」如果可以像索法師這樣理解成「真正的」,請問索法師,「實」又該理解成什麼?

12、索文:

另一則藏地的類似公案:根登曲培大師在拉薩時,一次有幾個黃教格西來與他辯論,他便拿煙袋鍋敲金佛像,黃教格西一見之下非常生氣地說:「你已犯了菩薩戒,對佛陀不恭敬,不配做內道的弟子,連皈依都已失掉了。」根登曲培大師說:「一切諸法無相,佛無有任何執著。」雙方以此為始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激烈辯論,最終大師以無比的智慧,淵博的學識挫敗了黃教格西。格西們垂頭喪氣地走在街上說:「我們學了二十年經文、辯論,但今天與那個寧瑪老人沒有辯贏,甚至現在不得不承認在佛像上敲煙袋鍋有功德。」這些公案都說明無相是真正的佛陀,是真正的相。 

【按】我沒學過藏傳佛教,故不知此典故。我懇想請任何一位「黃教的格西」為我和讀者說說這個公案。索法師又說:「無相是真正的佛陀,是真正的相。」這話很繞。佛之所以成為佛,是因放下了一切執著,並非如索法師說的「佛陀無相」。

13、索文:

認為如來有相是凡夫的戲論執著,《中論》中云:「如來過離戲,而人執戲論。」佛經中記載,佛從忉利天為母說法後返回人間,眾弟子都爭先恐後地去迎接。蓮花色比丘尼欲搶先見佛陀,故以神變幻變為轉輪王;而須菩提憶起佛的教言——「見法性即為見佛」,於是他以智慧深入法性。當蓮花色比丘尼於隊首見到佛陀時,佛說:「須菩提已先你而見我。」現在也有人這樣認為,善知識上師的色身聲音是真正的佛,但這是迷亂的顯現,以般若正理觀之顯然不應理。離一切戲論才是法性,真正的上師是自心,見到心的本性即見上師,即為見佛。 

【按】佛有十號,顯佛諸功德。說「如來」,從「如」、從性德來說。可以說「如來過離戲」,但不等於可以說「佛陀無相」。索法師經講得雖然一般般,卻時時不忘暗示明示上師即佛。關於這一段,印順法師說:「能離我等四相,即能離法相與非法相,所以說:離虛妄顛倒的諸相,即名為佛。這與上文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完全同一。離四相,或者以為與佛相差還遠。不知約覺悟實相:無分別法性說,與諸佛一覺一解脫,平等平等,也得名為佛。所以古人說:「須陀洹名初得法身」。論說:『佛陀,是覺悟真實之義,此名通於聲聞、獨覺及無上菩提三者』。」

禪林網   

公眾平台聲明

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禪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推薦閱讀:

洛桑陀美金剛上師:正行的佛弟子要愛國愛教()
體方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5)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十一
宗薩仁波切的《金剛經》開示 (個人認為是最好的講解之一) - 般若花園 - 鼎典網 - P...
《金剛經》大義(一)

TAG:金剛經 | 法師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