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形象鑒賞答題技巧
應注意以下兩點。
1.了解傳統的審美習慣
要做好詩歌鑒賞題,應了解傳統審美習慣,主要有下列幾點:
(1)望月懷遠,如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望月》、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
(2)傷春悲秋,或因見秋而思鄉。如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3)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如蘇軾看"大江東去"而嘆"人生如夢"。
(4)折柳送別。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其間纏綿悱惻的別離之情,給人以悠長的回味。
(5)聞雁思歸。如王灣《次北固山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6)聽梧桐而心悲涼。如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等等。
2.抓意象的特殊內涵
(1)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以折柳表惜別。"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憶秦娥》)--西安灞陵橋的兩邊長滿垂柳,而灞陵橋是首都的門戶,這裡是送別的地方,在灞陵橋折柳送別特別能表達傷離別的情感。
(3)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了昔日 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凄涼的巷口。
(4)菊花象徵堅貞高潔的品質。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等詩句中,菊花無疑已成為詩人人格的寫照。
(5)梅花象徵傲霜鬥雪、不怕挫折打擊、純凈高尚的精神追求。陸遊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6)松樹象徵堅貞高潔的品格。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7)蓮用來表達愛情。由於"蓮"與"伶"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伶子","青"即"清"。這裡是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8)梧桐象徵凄涼悲傷。梧桐在古典詩詞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徵。如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象歸夢三更後。"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渲染一種凄婉悲涼的氣氛,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等。
(9)杜鵑鳥象徵凄涼哀傷。由於"杜宇魂化杜鵑"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杜鵑這一形象在古詩中固定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徵。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託了幽深的鄉思。
(10)鷓鴣鳥象徵離愁別緒。由於鷓鴣的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人對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因此,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就有了特定的內蘊。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處"(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
古典詩詞鑒賞答題技巧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並準確概括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第四種模式 鍊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鍊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第五種模式 一詞領全詩型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第六種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問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提問變體: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答題步驟:
(1)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2)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3)抒發什麼情感
*第七種模式 評價題型
提問方式: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後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後闡明理由。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其實這類題型只是前六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問的是內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後結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的表述。
答題思路:
(1)認真審題
(2)深入閱讀理解詩詞
(3)結合詩歌內容,結合評論答題
答題注意:緊扣詩文內容,點面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鍵詞
*第八種模式 比較評價題型
提問方式: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後,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答題思路:
(1)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
(2)要結合題干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容、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
(3)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此外,對於鑒賞人物形象題的答題步驟,有以下三步:(1)用高度概括的語言來概括詩歌塑造了什麼形象。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權貴、豪放洒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等。
詩歌鑒賞方法
一、鑒賞手法 詩歌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方法(表現手法、寫作技巧、寫作手法)、修 辭手法、篇章結構、語言特色等。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虛實、動靜)、議論、抒情等 )、議論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虛實、動靜)、議論、抒情等。
二 表現手法:起興、比興、襯托、烘托、渲染、對照、用典、點化(化用)、想像、聯想、曲
筆、逆筆、照應、倒裝、鋪墊、鋪排、抑揚(先抑後揚、先揚後抑)、正側結合、虛實結合、動靜結 合、化動為靜(以動襯靜)、以小見大、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 章顯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於貶、明褒實貶、欲擒故縱、畫龍點睛、重章疊句、意象組合、 白描與工筆、以樂景寫哀情、借古諷今、運用典故、以小見大、開門見山、含蓄蘊藉等。 總論情與景關係:
1 總論情與景關係:①「情」、「志」的區別:在詩歌里,「情」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喜、怒、憂、思、 悲、恐、驚,一般都是通過景物描寫表達出來的;「志」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理想、抱負、情操、品格 等,一般都是通過對物的描寫表達出來的。例如,宋人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及對新事物的喜愛之情, 元人王冕 《墨梅》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屬於言志。 ②「情」、「景」關係區別:借 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 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 不著一字, 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 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 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抒情手法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分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於 2、抒情手法分為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景(或物)、情景交融)兩種。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包括三種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 情景交融 寫景。注意樂景與哀景的關係: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 景寫樂情的寫法。
(三)修辭手法:比喻、借代、比擬、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對比、象徵、通感、雙關、 修辭手法: 手法 用典、疊詞、互文、列錦等。
(四)詩歌結構形式:常見的術語有首尾照應、首句標目、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 詩歌結構形式: 後情、渾然天成、卒章顯志、曲筆入題、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畫 龍點睛、渾然天成等。 具體說,就是一首詩詞是如何開頭、展開、變換、銜接、結尾的。二、鑒賞意象、意境
(一)意象與意境的定義 意象, ①意象,「意」是作者表達的中心,寄託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體可感的事物。「意象」 合指作家頭腦中所形成的客觀形象和主觀情趣的有機融合, 也指表現在作品裡的、 包含著主觀思想情 趣的具體形象。就是 就是詩中熔鑄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即詩歌中的具體的人、物、景等(物象)。 就是 意境,就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像,將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這 ②意境 是詩人的主觀感受、 感情以及對生活的理解、 認識和客觀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徵以及內在的意蘊的融合 統一。「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 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的《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詞中「缺月」 、 「疏桐」、 「幽人」、 「孤鴻」、 「寒枝」等就是意象。 這些意象與「獨」、 「縹緲」、 「恨」、 「寂 寞」、 「冷」 等詞的感情色彩和「揀盡寒枝不肯棲」這個具有象徵意味的詩句結合起來構成了孤獨、 凄涼的氣氛,但詩人的心念卻非常堅定,表達的是作者孤高自賞,不願與世俗同流的生活態度,這就 是意境。 ③意象與意境的關係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 如果意象是落葉,意境就是冷蕭的清秋 用這樣簡單的關係式來表示: 用這樣簡單的關係式來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圍 常見的意象 意象:
(二)常見的意象: 樹木類:
1、樹木類: 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黃葉:凋零、成熟、美人遲暮、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 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堅強、生命力。 竹:氣節、積極向上。 梧桐:凄苦、悲傷。 柳: 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類: 花草類: 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燦爛。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的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 追懷。 菊:隱逸、高潔、脫俗、堅貞。 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勇敢面對逆境。 蘭:高潔。 牡 丹:富貴、美好。 草:荒涼、偏僻、離根,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 黍離之悲(國家的昔盛今衰)。
3、動物類: 子規:悲慘、凄惻。 猿猴:哀傷、凄厲。 鴻鵠:理想、追求。 魚:自由、愜意。 雁:孤獨、思鄉、 思親、音信、消息。 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馬:奔騰、追求、漂泊。 烏鴉:小人、俗客、庸夫。 沙鷗:飄零、傷感。
4、風霜雨雪水雲類: 海:遼闊、力量、深邃、氣勢。 海浪:人生的起伏。 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 歷史的發展趨勢。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 小雨:春景、 希望、生機、活力、潛移默化。 暴雨:殘酷、熱情、政治鬥爭、掃蕩惡勢力的力量、蕩滌污穢的力 量。 春風:曠達、歡愉、希望。 東風:春天、美好。西風:落寞、惆悵、衰敗、遊子思歸。 狂風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惡劣,惡勢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雪: 純潔、美好、環境惡劣、惡勢力猖狂。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遊子、漂泊。 天陰:壓抑、 愁苦、寂寞。 天晴:歡愉、光明。
5、器物類: 玉:高潔、脫俗。 珍珠:美麗、無瑕。 簪纓(冠):官位、名望。
6、顏色類: 白:純潔、無瑕、喪事。 紅:熱情奔放、青春、喜事。 綠:希望、活力、和平。 藍:高雅、憂鬱。 黃:溫暖、和平。 紫:高貴、神秘。 黑:黑暗、絕望、莊重、神秘、命途多舛、對死者的懷念。
7、時間類: 破曉:初現希望時段。 正午:熱烈、熱情奔放,惡勢力對社會、人民的摧殘。 深夜:愁思懷舊。
8、場景類: 鄉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純樸美好、安逸寧靜。 草原:遼闊、人生境界、人的胸 襟。 城市(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 仙境:飄逸、美妙潔凈、忘塵厭俗。
9、日月類: 月亮:人生夢圓、缺憾,思鄉,思親。 朝陽:希望、朝氣、活力。 夕陽: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 短暫的事物或人生。
10、其他類: 天地:人類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心胸的廣闊、情感的孤獨。 酒:歡悅、得意、失意、愁苦。 英雄: 追慕古人、自愧自嘆。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撻。 古迹:懷舊明志、昔盛今衰、衰敗、蕭條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聯繫)。 常見意象所含意義: 長亭:陸上送別之所。 芳草:喻離恨。 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 梧桐:古典詩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凄苦之音。 梅花:初用于贈別,後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 松柏: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徵高潔的品質。 桃花:象徵美人。 牡丹:寄寓富貴。 楊花、蘆花:顠零之意。 丁香:指愁思或情結。 蓮: 喻高潔,或表達愛情。 杜鵑鳥:為凄涼、哀傷、思歸的象徵。 鷓鴣鳥: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寒蟬:為悲涼的同義詞。 鴻雁: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烏鴉: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繫在一起。 蟋蟀:跟促人紡織、準備冬衣以至懷念徵人聯繫起來。 猿啼:出現在詩歌中常常象徵悲傷的感情。 青鳥:在古代詩歌中是傳書的信使。 黍離: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桑榆:比喻垂老之年。 成熟的梅子:少女懷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 白雲、明月:望雲思友,見月懷人,是詩詞常用手法。 水: 常常和綿綿的愁思連在一起。 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如:以「故鄉明月」傳達「鄉思情」; 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 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 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 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 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 以「夢後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 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 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 了解意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詩詞的思想感情。因為這些意象雖然出現在古代詩詞中,但 它付託的思想感情,傳承至今,一以貫之,已經具有了民族認同感,所以,解讀它,可以更準確地理 解古代詩人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畫鷹》:「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身思狡兔, 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 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這是作者早期在畫上的題詩,是我國繪畫 藝術特有的一種民族風格。畫上畫的是鷹,真是詩情畫意相得益彰。詩作起筆突兀,先勾勒出畫鷹的 氣勢,從「畫作殊」興起中間兩聯對畫鷹神態的具體描繪,而又從「勢可呼」順勢轉入收結,寄託著 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題。浦起龍《讀杜心解》評曰:「起作驚疑問答之勢。……『?身』、『側目』 此以真鷹擬畫,又是貼身寫。『堪摘』、『可呼』,此從畫鷹見真,又是飾色寫。結則竟以真鷹氣概 期之。乘風思奮之心,疾惡如仇之志,一齊揭出。」可見,此詩形象生動,寓意深遠,詩人通過對畫 鷹的描繪,抒發了他那嫉惡如仇的激情和凌雲壯志,不愧為托物言志之傑作。
(三)意境的把握 意境的把握 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怎樣體味古詩詞的意境? 怎樣體味古詩詞的意境? 1、抓畫面 2、激起聯想與想像 3、感受「此時」、「此景」中「此人」的「此情」 結合注釋,閱讀下面這首詩,談談你對這首詩所表現的意境的理解。 結合注釋,閱讀下面這首詩,談談你對這首詩所表現的意境的理解。 聽張立本女吟》, 2、抓住意象,並反覆揣摩意象 鑒賞詩歌的意境總是從感受意象開始的。 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 正是作者主觀感情的流露, 因此, 鑒賞詩歌時,抓住意象並反覆揣摩、體味意象,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從而順利進入詩歌意境的關鍵。 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 把握住抒情主人公的性格形象有助於進入詩歌的意境。「詩而有境有情,則自有人在其中」(《圍爐 詩話》),這個人便是抒情主人公的性格形象,所謂「風格就是人」。 天凈沙·秋思》三、鑒賞詩歌情感主旨:中國古典詩歌講究借景抒情、 寄情於物、 情景交融。 詩人往往用隱晦曲折的手法抒發感情。 因此, 對那些詠懷、詠史、感遇的作品,應該透過表面的詞句揭示其中的深層含義。在鑒賞詩詞時應展開聯 想、想像,分析作者筆下客觀物象的特徵,找到它與現實世界、作者的主觀世界的聯繫。古人習慣托 物抒懷、言志,筆下的景物或多或少包孕了作者的情感。所以,鑒賞時要著眼於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 象, 聯繫作者的生活經歷或相關背景, 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言外之意。 「詩 言志, 歌詠言。 」詩歌偏重於抒情言志, 不僅僅表現於抒情詩中, 就是敘事詩或哲理詩也是飽含情感, 以情動人。?詩歌抒發感情的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東溪》 如:《東溪》 梅堯臣 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短短蒲茸齊似剪,守平沙石凈於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 自唐以來,古人作詩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說詩人既要以自然為師,從自然景物中 捕捉形象,又要在內心深處引發思想情感。請指出在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並說說 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體現的。 (1)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一聯詩句: 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情景交融) (2)體現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閑情逸趣和對優美自然景色的讚美。 (3)如何體現的:能結合景(「野鳧眠岸」「老樹著花」)和情(「有閑意」「無丑枝」)加以分 析即可。 (一)明確主旨 鑒賞詩歌最重要的是要明確主旨, 首先要弄清楚詩人為什麼要寫這首詩。 一般說來, 詩歌主要是抒情, 言志,闡理。 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主旨 主旨:
1 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主旨: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 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建功報國、 惜春悲秋、思鄉懷人、長亭送別、思鄉念親、相知相 思 別恨離愁、蔑視權貴、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歸隱田園、惜春悲秋、羈旅愁思、思鄉念親(友)、 憶友懷舊、別恨離愁、相知相思、兒女情長、堅貞愛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憤世嫉俗、登高覽勝、寄情山水、熱愛自然等。殺敵報國、建功立業、孤獨惆悵、寂寞傷感、閑適愉悅、遭貶激憤、堅守節 操、表現哲理、感奮振作、激勵友人
2、思想情感 : 思想情感 思想——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遊子逐客之凄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 思想 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閑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 之樂、黑暗官場之苦、離別思念之緒、貶官謫居之恨、時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情感——寂寞(愁緒萬端、欲說還休、凄清冷落、感傷失落、報國無門、物是人非)、超脫(寄情 情感 山水、嚮往安寧)、豪放(詠史述志、狀景抒懷)、婉約(閨中獨處、思念情郎、淚灑樓台、月影自 憐)、思鄉、懷友、題贈。愉悅、欣喜;鬱悶、憂愁;孤獨、凄清;悲觀、失落、傷感;激昂、奔放; 樂觀、豁達、仰慕、激憤;恬淡、閑適等。 直接表露情感的詞語: 直接表露情感的詞語: 「喜」、「愁」、「憂」、「憤」、「悵」、「哀」等詞。 反映……的社會現實 表現……的情趣 寄託……的情懷
3、答題模式:抒發……的思想感情 答題模式: (如愛慕、愁緒、惆悵、苦悶等) 表達……的追求 流露……的傾向 發出……的感慨 袒 露……的心跡 造就……的情致等。 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主旨的類型 主旨的類型: (二)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主旨的類型: 詠史詩(含登臨懷古詩)。 1、詠史詩(含登臨懷古詩)。 詠史詩是一種以歷史事件與人物為感情寄託的詩歌類型。 它包括述史和詠懷兩部分, 是兩者的有機統 一。 它是詩, 又是詩化的史論。 古代詠史詩歌往往題為「詠史」、 「懷古」、 「覽古」、 「××古」, 有的乾脆以歷史地域或人物為題。 1、表達對歷史人物的仰慕,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志向。2、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悲憤。 3、對歷史興亡的評價,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 4、對統治階級的憤怒與不滿。 2、憂國傷時 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 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 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這是一首 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雲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 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最後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 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 全詩即景抒情
3、建功報國 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陸遊《書憤》 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 報國無門的悲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遊《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 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 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如:杜甫《兵車行》 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4、思鄉懷人 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溫庭筠 《商山早行》 思親念友 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邊關思鄉如: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閨中懷人 如: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李白《樂府》(長安一片 月,萬戶搗衣聲)
5、生活雜感 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庄》 昔勝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借古諷今的情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仕途失意的苦悶 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長亭送別(送別詩 送別詩)
6、長亭送別 送別詩) 士大夫們送別,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行者(送別),或留給居者(留別), 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代詩歌常見的一種主題。這類詩歌大多纏綿凄切,充滿感傷情調。在藝術手 法上大多是採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藉助於想像、聯想塑造形象。 1、依依不捨的留念,或想像別後的思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 2、情深意長的勉勵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陳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依依不捨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陳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搞懂常指的「作用」範圍:意境優美、意境深遠、言近旨遠、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味深長、耐人 尋味、言近旨遠、言簡意豐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盡而意無 窮 含蓄蘊藉 委婉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等。 了解古典詩歌常見的內容:離情與別緒、懷古與傷今、思鄉與懷遠、個人情致與山水田園、詠史詠物 與諷喻抒懷、春恨秋悲與人生際遇、出世的山林之趣、與人世的廟朝之志等。
7、寫景詩 一般來說,寫景詩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襯托、對比的手法,或者寓情於景、情景交 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詩的中間兩聯往往對仗工整,詩的語言特點:明快、清新、簡潔、 質樸。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對歸隱 生活的嚮往。 2、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春天的喜愛 3、對青春、年華流逝的苦悶。 4、表現羈旅之愁,鄉國之思。 5、通過借景來表達自己的遠大抱負、志向,或表達自己的品質。
8、邊塞詩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是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的作品。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一往無前是 其主調(代表人物如高適、 岑參); 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 哀傷(代表人物如范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的風貌,鑒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徵,然後推敲作品 中蘊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 基本特徵,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當然岑參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後人 傳誦的《逢入京使》。 1、表現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愛國精神,渴望建功立業。 2、在戍邊時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3、表現對戰爭的厭惡、對太平生活的嚮往。 4、對無辜死難者的同情,對統治階級窮兵黷武的憤怒。
9、閨怨詩 分為閨怨詩、宮怨詩、征婦怨詩、商婦怨詩 1 抒發對出征在外或出門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2 表現宮中婦女長期與世隔絕的哀愁和幽恨,表現出詩人對她們不幸命運的關切和同情。 3 反戰,希望戰爭能夠早日結束,家人得以團聚。 4 對封建社會被遺棄的婦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10、 10、詠物詩 詠物言志詩是通過對獨特的事物的讚賞,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愛情詩 一般來說,愛情詩很少直接抒情,詩人常常採用比喻、借代手法來抒發情感,賦比興手法最為常 見,借景抒情也很常見。 1、表達對愛人的無限相思。 2、抒發熱戀的甜蜜或者失戀的痛苦。 3、抒發對愛情至死不渝的忠貞。 4、對婚姻的深刻反思。 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 遊子逐客之悲凄征夫思婦之幽怨 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 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閑適之恬淡 秀美河山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 四、鑒賞創作風格
(一)常見的感情基調和創作風格:現實、浪漫、雄渾、曠達、豪放、俊爽、沖淡、沉鬱、悲慨、 常見的感情基調和創作風格: 感情基調和創作風格 婉約、清新、明麗、豪邁、豪放、奔放、剛勁、低沉、幽怨、哀傷、凄涼、纏綿、積極、消極、樸素 自然、委婉含蓄、慷慨悲壯、哀怨凄婉、雄渾奔放、綺麗香艷、清新自然、瑰麗奇特、清新飄逸、沉 郁頓挫、淡雅高遠、華妙艷麗、雄健高昂、悲壯蒼涼、嚴謹細膩等 1、詩歌的個人風格類 陶淵明的樸素自然 杜甫的沉鬱頓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邁飄逸 王昌齡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隱的朦朧隱晦 王維的詩畫一體 溫庭筠的綺麗香艷 高適的悲壯蒼涼 李清照的纏綿悱惻 陸遊的悲壯愛國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涼(後期)(孟)郊寒(賈)島瘦 「韓孟詩派」的奇崛險怪 從辭色把握風格: 2、從辭色把握風格:辭色即詞語傳達出來的各種色彩。包括:①感情色彩,像褒貶(讚美、批評)、 冷暖(悲喜)等。②性格色彩,像顯隱(明快、含蓄)、直婉(直抒胸臆、委婉)、剛柔(豪放、婉 約)、庄諧(嚴整、幽默)等;③語體色彩,像文白(文采絢麗、文樸實)、散整(句式錯落有致與整齊有力)等。風格即由選材、表達、語言等方面綜合形成的藝術特色,如雄渾、曠達、豪放、俊逸、 樸實、沖淡、沉鬱、悲涼、清新、婉約等。褒貶在第三點「從褒貶辨別傾向」中已經做出闡述,冷暖 將在下面第五點「從冷暖體味悲喜」中做出闡述。 要把握風格, 特別要注意詞語的性格色彩和語體色 彩。如王維的《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這首小詩描繪初 冬時節山中景色。但作者主要用白描,全詩不見雕鑿之氣,又注重調配色彩,如用「紅、翠」等詞語, 辭色既有「顯」的一面。又有「文」的一面。風格清新而不失俊逸、絢麗。所以,雖然寫的是初冬之 景,卻不帶任何清冷虛無色彩,流露的感情與美學趣味都很健康。
(二)常見的語言特點: 常見的語言特點: 樸素: 1、樸素:清淡質樸、洗鍊暢達、不事雕琢,言簡意深。 綺麗: 2、綺麗:綺錯、婉媚、浮華、艷麗、纖巧。 3、直白與含蓄 直白:淺易如話、素樸真率、通俗凝練。 含蓄:委婉、蘊藉、精鍊、耐人尋味,但也不失樸素之風。 4、沉鬱與豪邁 沉鬱詩風的語言特點:沉鬱蒼涼,節奏舒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且近於生活(多用俗語和對話)。 豪邁詩風的語言特點 :鏗鏘有力、筆力豪健,節奏明快、音調高昂。語言奔放、有氣勢,意境恢弘 闊遠,表現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相關術語:豪邁雄奇、雄渾豪放。 沖淡: 5、沖淡: 沖淡,即沖和、淡泊,含有閑逸、靜穆、淡泊、深遠的特點。王維的山水詩有閑、靜、淡、遠的 特點, 他是沖淡派大師。 如「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深澗中。 《鳥鳴澗》 」( )「空 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砦》)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間 的紛爭,沒有外界的紛擾,只有大自然的寧靜,山水花鳥的生機。詩人盡情地消受著、欣賞著、陶醉 著,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變成了大自然的有機體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無不跳動著詩人的脈 搏,迴旋著詩人的聲音,震蕩著詩人的靈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就是 詩人自己,它反映了詩人沖淡的心情。詩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這種消融,是把主觀的情思化 入客觀的景物中,追求忘我無我的空寂境界,這就是沖淡的極至。不過,沖淡不是幻滅、死寂,而是 富於生機的,它是詩人把活躍的生命轉化為凝固的生命的結果,生命力由流動而轉為靜謐。 曠達: 6、曠達: 即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洒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蘇軾的詞除了豪放外,更多的 是曠達的詞風。有雄才大略而又懷才不遇的蘇軾,既要堅持不苟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 事」, 又要「知天命」, 使其性格中帶有典型的「曠達」的特徵。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 《念 奴嬌·赤壁懷古》)「老夫聊發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獵》)這樣的詩句,就帶有明顯的曠達的 色彩。蘇軾有時是儘力擺脫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讓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無始無終的運 動中得到永恆; 讓人生的種種苦惱在超乎現實的純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脫, 讓自己從與社會的種種矛 盾中凈化出來,與大自然天造地設的規律相和諧。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人生現象與自然 現象、人生哲理與自然規律等量齊觀,泯滅了時空物我的界限。上闋才以不能「乘風歸去」為憾,馬 上又以「何似在人間」自解;下闋才以「人有悲歡離合」為憾,馬上又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 全」自解,從而從大自然中得到慰藉與啟迪,擺脫了人生苦惱。蘇軾有時又極力地充實自我,使自我 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強,從而抵禦外界的一切侵擾,達到超脫。有時還以淡泊明志、嚮往歸 隱、潔身自好,甚至是痛飲縱歡、談禪論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對痛苦人生、黑暗現實、齷齪官 場的心理超脫。 工麗: 7、工麗:具有工麗風格的詩歌,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講究對仗工整。如杜甫《觀山水圖》中的「紅浸珊瑚 短,青懸薜荔長」,辭藻華麗,對仗工整,並在每句開頭用顏色詞語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 直率: 8、直率: 具有直率風格的詩詞,則毫不隱晦,毫不修飾,依照情感的原樣子直接寫出。如《詩經·碩鼠》 中的「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的詩句,直斥統治者的不勞而獲和無情壓榨。 委婉(含蓄) 9、委婉(含蓄): 具有委婉風格的詩歌,抒情或敘事,不直接寫出,而通過寫與本意無關的事物,或者通過對比而 委婉地表達內心的情感。如李商隱《夜雨寄北》,詩的本意在於表達作者對妻子的懷念,但是沒有直 接寫出,而寫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0、自然: 10、自然: 自然,指詩詞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說明自 然的風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寫出 了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不加雕飾,生動自然。 11、清幽: 11、清幽: 清靜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細細體味卻意味深遠。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前兩句用不見人影而聞人聲的情景, 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 後兩句用夕陽返照之光映著林中的青苔,進一步渲染了山的特點,給人一種無比清幽的美感。 12 洗鍊: 這種風格的作品語言表達是通過千錘百鍊而達到質樸、 省凈、 流暢、 圓潤洒脫、 意韻無極的境界。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 這首絕句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渾成,語言上,「連」與 「入」相攜,織出一幅煙雨迷濛的愁網,並以「孤」為動力,把人進一步推進縈懷的離情之中,加之 冰心玉壺的絕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脫然而出。語近俗白卻字字枝根相連,不可分 割,匠意極深而不見斧鑿。省凈、洗凈,字法句法的運用之妙使人深詠不盡,是洗鍊風格典範之作。 13、沉鬱: 13、沉鬱: 用一種蒼老遒勁的筆調去描繪廣闊的社會生活, 而在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上籠罩著凝重深沉的憂鬱 色彩和悲劇氣氛,配之相適應的嚴格詩律和鏗鏘的音韻。 14、形象生動: 14、形象生動: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既是詩又是畫,有形有聲有色地展現了景象。 蘇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赤壁懷古》) 其他還有:粗獷豪放、纏綿哀怨、悲愴幽怨、對偶、用典、排比、迴環往複、錯落有致等 15、清新: 15、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相關術語:清新雅緻、清新自然。 16、明快: 16、明快:主要指語言明白而流暢。相關術語:明白曉暢。 17、含蓄: 17、含蓄:主要指語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尋味。相關術語:含蓄蘊藉、委婉含蓄。 18、樸素: 18、樸素:主要指語言樸實無華。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 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關術語:樸實無華、平實質樸、沖淡自然、多用口語。 19、華麗: 19、華麗:主要指語言豐富而有文采。相關術語:華美絢麗、絢麗飄逸、絢麗奇詭。 20、此外還有: 20、此外還有:沉鬱頓挫、朦朧隱晦、慷慨悲壯、婉轉纏綿等。
(三)、詩歌的語言特色鍊字: 詩歌的語言特色鍊字: 鍊字 詩歌鑒賞離不開對語言的品味。詩歌的語言是最精練的語言,它特別講究鍊字鍊句,特別注重音 韻節律。 了解詩歌語言的特點, 正確理解詩歌的字句, 是鑒賞詩歌的第一步。 ?鍊字 (2) 鍊句 (3) 節奏 (4)韻律? 詩歌的鍊字特點:形象性:發揮聯想和想像借意象表情達意。概括性,語言濃縮 內容跳躍。抒情 性:抒情是詩歌核心,抒情有直接間接。音樂性,講究押韻 平仄格式1、詩歌語言的彈性美,在中國古代詩歌還表現為對語言的變形: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 分等等。 把握詞性的改變,體會詩人所煉之「 (1)、把握詞性的改變,體會詩人所煉之「意」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鍊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了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 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要詳加分辨。 ①改變詞性 《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 。 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周邦彥「風老鶯雛,雨肥梅子」 。 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 (2)、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 (1)主語後置 (2)賓語前置 (3)主、賓換位 (4)定語的位置 (5)以賓語面貌出現的狀語 2、值得注意的字詞 動詞: ①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關乎意境情 感) 1、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哀 江南》孔尚任) 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 心。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 心痛苦。 4、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蒸」、「撼」具有誇張色彩。 修飾語: ②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對象。。(情景交融的關鍵) 例 1: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一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 例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曰細,脈脈綿綿,寫的是自然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 例 3: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 特殊詞: ③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a.疊詞 疊詞: a.疊詞: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b.擬聲詞 擬聲詞: b.擬聲詞: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 ( 李煜) 無 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杜甫) c.表顏色的詞 表顏色的詞: c.表顏色的詞:作謂語用,作定語用,作主語或賓語用。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 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或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 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 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 d.數量詞 數量詞: d.數量詞:經過精心選擇提煉的數量詞,在他們的驅遣之下卻可以產生豐富雋永的詩情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永不見。 」庾信 《小園賦》 中的「一 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前人就稱之為「讀之騷逸欲絕」。 e.虛詞: e.虛詞: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 虛詞 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去掉「與」、「共」二字就會大 為減色。 ④、要關注形容詞 例如:《菩薩蠻》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請簡要分析「空」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空「字表達了苦苦等待而沒有結果的孤寂、惆悵,增添了全詞的「愁」味,使思鄉主題更加鮮明 舉例: 3、舉例: 木蘭花》 《木蘭花》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 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 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 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 你認 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皺紗縠;然後是楊柳初醒, 嫩綠淺碧,遙望一片青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春的風光正是這樣一層一層展開,故 用了「漸覺」一語。 作者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讓人聯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 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古代有人認為「著一同字,而境界全出」,用得極妙;但也有人認為,「得」不是好字,也不是 好事,寫良辰美景而用這麼一個字,實在沒有道理,因此如考生認為「鬧」字用得無理,只要言之成 旦,且文字通順,也可酌情給分。
(四)答題基本步驟 第一、把這個詞放在句中作具體解釋。 第二、①看這個字或者詞有沒有構成語法現象;②有沒有用到什麼修辭手法以及其他的表達技巧;③ 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然後加一些描述性的術語,如精練傳神、繪聲繪色、生動形 象等。 第三、回答它這樣用有什麼作用(意境、感情)。 《東坡》① 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确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 分) (2)請結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5 分) 第一步:(聯繫句意)解釋字意 「鏗然」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 第二步:有無表達技巧的運用? 襯託了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或者答: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對比 第三步:從內容上分析字詞 聯繫前文,表現了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 五、詩歌中的形象分析
(一)、、鑒賞人物形象
1、鑒賞古詩,應該充分考慮它們創造形象的特點。 鑒賞古詩,應該充分考慮它們創造形象的特點。 古詩的形象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分析: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一是意象,一是詩歌中的人物典型。主 要是意象。 《江漢》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沖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 l ) 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片雲」、「孤 月」、「落日」、 「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雲」「孤月」意境凄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 風」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 ( 2 ) 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怨憤之情,你 同意哪種看法?請說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見。 開放題,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強不息」的要聯繫「落日心猶壯」,答「怨憤」的要聯繫「不必取長 途」。 掌握詩中常見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掌握詩中常見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細節刻畫法。(2)烘托渲染法。(3)對比襯托法。(4)比興牽引法。(5)抒情寄託法。
2、理解詩意,藉助想像和聯想再現形象。 例:崔顥《長干曲》君家何處住? 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開朗外向、熱情大方,又略顯嬌羞的少女形象 掌握鑒賞角度,明確答題步驟。 3、掌握鑒賞角度,明確答題步驟。 (1)塑造了什麼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 (2)結合詩句分析人物性格(結合表達技巧)(展開)。 (3)形象表現出的意義(思想情感或觀點態度)。 例: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 《訴衷情》 陸遊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難料, 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步驟 1)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驟 2)詩中以「萬里」「匹馬」來表現人物曾經的金戈鐵馬,馳騁疆場,以「關河夢斷」「淚空 流」寫出自己的年華已老又被棄置不用,過去與現狀對比。「身老蒼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懷 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理想與現實對比。 (步驟 3)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因理想與現實格格不入的痛苦與憤悶以及強烈的愛 國熱情。 《馬詩》(李 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環境烘托)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肖像、動作) 注釋:金絡腦:金絡頭,貴重的鞍具。 這首詩塑造了駿馬什麼樣的藝術形象? (1) (描繪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馳騁疆場、大顯身手的駿馬形象。 (2)抒寫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寫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激憤之情。 4、常見詩歌人物形象類舉不慕權貴、豪放洒脫、傲岸不羈的形象。 1.不慕權貴、豪放洒脫、傲岸不羈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 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 足。」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 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 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 愛。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如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 的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 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 如陸遊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 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鮮明。 《示兒》 《十 如 、 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 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 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 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 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爭。 愛恨情長的形象。 8.愛恨情長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後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 藝術形象。 從細節解讀形象:詩詞中很難像記敘文、小說那樣對人物形象展開描寫,多是通過細節表現人物 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 如李端的 《拜新月》 「開簾見新月, : 即便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 北風吹羅帶。 」 詩人駕馭文字,舉重若輕,而形往神留,藝術造詣極深。「即便」二字,於虛處傳神,為語氣、神態、 感情之轉折處,一以見人物的急切神態,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細語」二字,維妙維肖地狀出少 女嬌嫩含羞的神態。少女內心隱秘,本不欲人聞,故於無人處,以細聲細語出之,詩人亦不聞也。而 「北風吹羅帶」看似客觀描寫,但人物內心之思緒蕩漾,卻從羅帶中斷續飄出,使人情思縈繞,如月 下花影,拂之不去。詩歌全用素描手法,以線條勾勒輪廓,隱秘處仍歸隱秘,細節處只寫細節。通過 嫻美的動作、輕柔的細語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誠純真的高尚情感躍然紙上,沁人心脾。 1、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題葡萄圖》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註:徐渭,字文長,號青藤居士。天資聰穎,才華橫溢,詩文書畫戲劇俱佳,然而終生不得志於功名。 (步驟 1)詩歌塑造了一個飽嘗辛酸、懷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步驟 2)首句既寫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寫出了現狀的落魄;三四句以「明珠」為喻,既指畫中葡 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無處賣」「閑拋閑擲」表現其懷才不遇。 但「獨立」「嘯」又表現出了一 派孤傲狂放的氣概; (步驟 3)詩人藉此既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辛酸也表達了自己對當時社會的傲視和嘲弄。 2、分析下詩的人物形象。 《貧女》 秦韜玉①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②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③,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韜玉:應進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後來被薦為工部侍郎。 ②儉:通「險」, 怪異。時世:當代。白居易《新樂府 時世妝》:「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烏膏注唇 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③壓金線:用金線刺繡。壓:手指按住,刺繡的一種方法。 (步驟 1)本詩描寫了一位哀傷、惆悵的貧女 形象。 (步驟 2)她風采優雅、品德高尚、勤勞能幹,針線刺繡精巧,但生於蓬門陋戶,傷嘆無媒人可托, 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 (步驟 3)詩人借她表達了因懷才不遇、寄人籬下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
3、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在塑造形象時主要採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鷓鴣天》 辛棄疾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①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②銀胡 簶③ ,漢箭朝飛金僕姑④ 。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 樹書。 註:①襜(chān):短衣。②娖(chuò):整理。③銀胡簶(lù):銀色的箭袋,這裡指箭。④金仆 姑:箭。 本詞塑造了一個昔日縱橫戰場而今閑居田園的人物形象。(步驟 1)詩人主要採用今昔對比的手 法。上片通過對早年戰事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英勇善戰,豪情滿懷的英雄形象;下片通過對自己年華 已逝、閑置田園的悲涼處境的描寫,給讀者展現了一個報國無門的人物形象。(步驟 2)通過鮮明的 對比,寄寓了詩人壯志未酬的深沉感慨。(步驟 3) 鑒賞詩歌的景( (二)、鑒賞詩歌的景(事)物形象 1、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鑒賞景或物的 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繫鑒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景物形象一般有: 2、景物形象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事、戰爭、狩獵、離別等)、 色彩描寫。 鑒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 3、鑒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 以所寫景(事)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挖掘其社會屬性(作者藉以抒發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點; (2)、描摹詩歌圖景; 剖析作者思想。
4、剖析作者思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 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選取了楊花與子規兩個意象,有什麼作用? 楊花與子規兩個意象的作用是:點明時令,點明主旨,營造基調氣氛。楊花象徵離別與漂泊,子規啼 聲悲哀。 (2)第二聯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二聯把明月人格化,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與同情。 鑒賞意境形象提問方式 提問方式: 鑒賞意境形象提問方式: 詩歌描繪了什麼樣(怎麼樣)的意境?詩歌描繪了怎麼樣的畫面? 詩歌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色?詩歌是如何描繪畫面的? 詩歌史如何營造意境的?請賞析詩歌的畫面美。詩歌是怎麼寫景的? 詩中的什麼意象體現了事物的特徵?詩中的意象有什麼寓意? 詩歌是怎樣融情於景(或借景抒情)的?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詩歌。 詩中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5、詩中賞畫 看畫面形、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 古代許多寫景詩多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徵。欣賞詩的畫面美,主要從四方面著手: 一是物象的組合方式;二是畫面色彩;三是動態; 四是靜態。 如:《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問:請分析這首詩畫面美。 這首詩寫了江山、花草、燕子、鴛鴦,四種景物構成一幅畫面,顯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種景物並列 組合,構成上下對偶兩聯。上聯寫遠景,下聯寫近景;上聯景物較闊大,較概括,下聯景物較特出、 較具體;上聯是靜景,下聯是靜景。遠與近相生,概括與具體結合,構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圖。濃艷的 畫面色彩,諧調的畫面組合,相宜的動靜描繪,渲染出濃濃春意,觀之令人賞心悅目。
6、畫中品詩 由形象畫面的色調,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 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麼形象,它呈現一種怎樣的色調,並由此推及其內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 是高昂樂觀的; 反之, 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陰暗、 凄冷和低沉色調的, 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 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贈別》 杜牧 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第一首前兩句直抒胸臆贊秋,一反傳統悲秋題材。後兩句描寫白鶴沖雲,晴空碧霄等形象畫面,境界 闊大,色彩明麗,情調高昂。如果說那排雲直上的白鶴是詩人奮發進取形象的寫照,那麼,晴朗的秋 空正是詩人寬廣胸懷、樂觀向上精神的外現。 六、詞句作用有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遠 意境優美 意味深長 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等 (1)、某句詩歷來為人稱道,為什麼? 從詩句運用的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反覆、設問、 反問等)及其表達效果或者詩句中蘊含的深奧哲理兩個角度考慮。 問:為什麼「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兩句詩倍受稱道? 這兩句詩以水喻愁,運用設問和比喻的手法,形象的寫出了愁的迷漫、深沉、綿長,表現了詞人內心 無盡的哀傷,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2)某句詩的作用? 根據詩句的位置判斷所起作用(如渲染氣氛、鋪墊、伏筆、承上啟下,詩眼等等);
(3)能用來回答詩詞語言特色的詞語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 筆調婉約、簡練生動等等。語言特色也與作者的風格有關。如李白詩自然,王維詩清新,陶淵明的詩 真切平淡,李商隱的詩華美絢麗。十、讀主題(思想內容) 古詩詞的主題有以下幾大類:憂國傷時、建功報國、思鄉懷人、長亭送別等。 憂國傷時主題,多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表達對國家民 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建功報國主題,多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抒寫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陷的 痛苦,慨嘆年華易逝、壯志難酬,慨嘆理想不為人知的悲苦。 另外還有生活雜感,主要寫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寫昔盛今衰的感慨,有的寫借古諷今的情懷, 寫青春易逝的傷感,還有的寫仕途失意的苦惱,寫告慰平生的喜悅等等。詩歌鑒賞的 詩歌鑒賞的方法3、篇章結構: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 篇章結構: 篇章結構 照應、伏筆鋪墊、畫龍點睛、渾然天成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