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孝道三、古聖賢銘言

孝道

三、古聖賢銘言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有子)

能夠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人,卻喜歡作逆上的事,那是很少有的了。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

有才德的人,講求立身為人的根本,立定了根本的基礎,一切的事理,法則,就將從這裡滋生了。這孝和悌兩件事,也許就是行仁 (做人) 的根本罷!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孔子)

青年弟子們,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出外要尊敬長上。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曾子)

當父母壽終時,能敬慎地盡哀成禮; 對遠代的祖先,能誠敬地追念,祭祀; 那麼人民的風氣,習俗,自然會趨向敦厚了。

生,事之以禮;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

父母活草著,要依禮去侍奉他們,死了,要依禮去安葬他們,以後春秋兩祭,也要依禮去祭祀他們。

父母唯其疾之憂。 (孔子)

父母,就只擔憂子女們有疾病,傷了身體。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

現在所謂孝順的人,祗能說是做到奉養父母地步。就是狗和馬,也能有人豢養它們的; 如果沒有恭敬的心,去供養父母,那和狗,馬又有什麼分別呢?

色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 有酒食,先生饌; 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

最難的,是在事奉父母時,能夠和顏悅色,是在仰承父母的顏! 如果只是在長上有事時,由弟子替他們代勞; 將好的飲食讓父兄們先吃; 何嘗就可以算得孝順呢?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孔子)

侍奉父母,如父母有錯,要和顏悅色地善言婉勸; 看到父母的意志不肯聽從,還是恭敬地不拂逆他; 雖然心裡很憂煩,卻不能有怨恨的表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

父母的年齡,做子女的不可不記在心裡; 一方面因父母的高壽而歡喜,一方面因為父母的日漸衰老而憂懼。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 而天下平。 (孟子)

人人能夠親愛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長上,那麼天下就能太平了。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 不順乎其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

父母愛子,本是天性,做人兒子如果不能行孝,雙親就感到不得安然過日子,這就算不能做人的,還有日常不聽父母的教訓,也不可能做人的兒子。

事為孰為大? 事親為大。 守孰為大? 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 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 (孟子)

凡人所做的事,是什麼最為重要? 就是奉事雙親,守法行善最重。 是什麼最為重大? 就是遵守修身,不失這些立身行道,能夠奉侍他的雙親的人,我曾經聽說了。失去修身行善,能夠奉事他的雙親的人。我還沒聽說過了。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

沒有講仁的人,能拋棄他的父母。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 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好貸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 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戳,四不孝也; 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世俗所說那不孝的有五種: 懶得勞動他的手腳,不顧到父母的奉養,這是第一種不孝; 賭博下棋,又喜歡喝酒,不顧到父母的奉養,這是第二種不孝; 喜愛貸物錢財,偏私妻子,兒女,不顧到父母的奉養,這是第三種不孝; 放縱聲色的嗜欲,使父母受到羞辱,這是第四種不孝; 喜好逞勇,和人爭鬥,以致連累父母,這是第五種不孝。

為人子,止於孝。 (曾子)

做子女的人,該做到孝親的地步。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孔子)

仁的意志,就是愛人; 親愛父母,就是最大的仁了。 君子不能不先修好自身; 要想修身,就不能不用孝順去事奉父母。

君處不庄 ,非孝也; 事君不忠,非孝也; 蒞官不敬,非孝也; 朋友不信,非孝也; 戰陣不勇,非孝也; 五者不遂,裁及其親,敢不敬乎? (曾子)

我們生活要嚴肅,報國要忠心。 作官要謹慎,交友要信實,作戰要英勇,這五點有一點沒有做到便要辱及父母,便算不孝了。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

尊親: 建基立業能夠揚名於後世,以顯耀自己的父母的意思。

弗辱: 要建謹言慎行,不要辱及父母的人格的意思。 

能養: 即為供養父母的意思。

 

推薦閱讀:

詩書聖賢(二十)
《中華聖賢經》二 - Qzone日誌
中華聖賢經2

TAG:聖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