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一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一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唐天台沙門湛然釋

 

○次對七二諦明智者為二先例境略列次正釋初文又三初總標意。

 

三對二諦境明智者權實二智也。

 

○次上真俗下例上開為七。

 

上真俗二諦既開七種今權實二智亦為七番。

 

○三內外下列列中三初略列。

 

內外相即不相即四也三相接合七也。

 

○次廣列。

 

若對上數之析法權實二智體法二智體法含中二智體法顯中二智別二智別含圓二智圓二智上七番各開隨情隨情智隨智合二十一種諦。

 

○三列三意。

 

今七番二智亦各開三種謂化他權實自行化他權實自行權實合二十一權實也。

 

○次廣釋中為四初正釋次例諸境三問答料簡四夫二諦下斥舊明今經破立之意初釋中文三釋判開初文自為七初對實有明二智者為二初正釋次依教重分別初文又二初立二智。

 

若析法權實二智者照森羅分別為權智盡森羅分別為實智。

 

○次說此下明三意。

 

說此二智逗種種緣作種種說隨種種欲種種宜種種治種種悟各隨堪任當緣分別雖複種種悉為析法權實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隨緣之說皆束為權智若內自證得若權若實俱是實證束為實智內外相望共為二智故有自行化他權實二智也就自證權實唯獨明了餘人不見更判權實故有自行二智也。

 

(△次依教重分別)。

 

今更約三藏重分別之此佛化二乘人多用化他實智二乘稟此化他之實修成自行之實故佛印迦葉雲我之與汝俱坐解脫床即此義也若化菩薩多用化他權智其稟化他之權修學得成自行之權佛亦印言我亦如汝(云云)。

 

次更分別者前約智體說今約智用說得此一番則識智體得名所從從於化主及以所化得名不同而智只是一言佛印迦葉者佛有化他之實與二乘自行實同故佛印雲我之與汝俱坐解脫床雖雲俱得然自行與化他不同化他之權意亦如是故大論雲我有慈悲四禪三昧汝亦如是如此慈悲本是化他之法故菩薩得之即成自行故複印言我亦如是。

 

○次明體法二智中先三藏次正釋。

 

此三種二智若望體法二智悉皆是權故龍樹破雲豈有不凈心中修菩提道猶如毒器不任貯食食則殺人此正破析法意也故皆是權(云云)。

 

初文中三藏菩薩毒器緣如止觀第二記。

 

○次正明中二先立二智次明三意。

 

體法權實二智者體森羅之色即是於空即色是權智即空是實智。

 

初中雲森羅者世人共聞其言而不甄簡深淺皆指欲界人中五塵今則不爾既七種中皆指權智所照俗境名為森羅是則七種森羅不同細簡(云云)。

 

大品雲即色是空非色滅空正是此義為緣說二緣別不同說亦種種雖復異說悉為化他權實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隨情皆束為權內證權實既是自證悉名為實以自之實對他之權故有自行化他二智也就自證得又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也。

 

○下去五重皆先次正立等。

 

此三二智望含中二智復皆名權何者無中道故(云云)。

 

體法含中權實二智者體色即空不空照色是權智空不空是實智。

 

說此二智赴無量緣隨情異說雖復無量悉是含中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本是逗機皆名為權自證二智皆名為實於自證二智更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

 

此三二智望顯中二智悉皆是權何者帶於空真及教道方便故。

 

又體法顯中權實二智者體色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了色是權智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是實智。

 

為緣說二緣既無量說亦無量無量之說悉為顯中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隨緣悉名為權自證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以自望他故有自行化他二智就自證二智更分權實。

 

此三二智望別權實二智悉皆是權何者帶即空及教道方便故。

 

別權實二智者體色即空不空色空俱是權智不空是實智。

 

以此二智隨百千緣種種分別分別雖多悉為次第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悉是為緣皆名為權自證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以自對他故有自他二智就自證權實自分二智故有自行二智。

 

此三二智望別含圓二智悉復是權何者以次第故帶教道故。

 

別含圓權實二智者色空不空一切法趣不空色空名權智一切法趣不空為實智。

 

以此二智隨百千緣種種分別分別雖多悉為別含圓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為緣悉皆是權自證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自他相望共為二智就自證得更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

 

此三二智望圓二智悉復是權何者帶次第及教道故。

 

圓權實二智者即色是空不空一切法趣色趣空趣不空一切法趣色趣空是權智一切法趣不空是實智。

 

如此實智即是權智權智即實智無二無別為化眾生種種隨緣隨欲隨宜隨治隨悟雖種種說悉為圓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隨情悉復是權自證二智悉名為實就自證中更分二智故有三種不同也此之二智不帶析法等十八種二智方便唯有真權真實名佛權實。

 

○次判中二先正判次嘆用判意初又二初先舉今經明妙。

 

如經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方便波羅蜜皆悉具足獨稱為妙待前為粗。

 

○次更比決比決又二先約教次約味。

 

又從析法二智至顯中二智凡十二種二智待前皆名為粗顯中為妙何以故此妙不異後妙故又從次第二智凡九種二智待前為粗不次第為妙又前十八種二智皆粗唯不次第三種為妙又不次第二種為粗一種為妙。

 

初文中四節初前四番中雲從析法二智至顯中凡十二種智待前為粗顯中為妙者顯中雖在十二之數亦得待前為粗顯中為妙指圓真也次後三中前二粗後一妙第三複合前四通判雲前十八粗後三妙後三即第七也故後三中約三意說則自行為妙亦約悟說。

 

○次約五味。

 

又歷五味教者乳教具三種九種二智酪教一種三種二智生酥四種十二種二智熟酥具三種九種二智此經但二種三種二智若酪教中權實皆粗醍醐教中權實皆妙餘三味中權實有粗有妙可以意推。

 

如文。

 

○次嘆用判功能者若不約四教五味兩重判妙焉知法華居一代之最比見讀此教者尚反指華嚴豈不與夫震地逸敷而不聞不見同耶哀哉傷哉於中為三先總述次解釋三此中下結意。

 

若不作如上釋諸智者經論異說意則難解。

 

初如文。

 

○次何者去釋中引華嚴者一顯華嚴未會二所顯三教猶粗於中又四先引華嚴次明謬釋三此釋下難四若得下顯正。

 

何者華嚴解初住心雲三世諸佛不知初住智。

 

初如文。

 

世人釋雲如實智佛自不知佛如實智亦不知初住如實智。

 

次文中世人釋雲等者世人意言初住如實智與佛如實智不殊故俱不知作此說者非但初濫於後亦乃顯佛愚痴故次文雲其實不允。

 

○次難又二先通難。

 

此釋自謂於理為通其實不允。

 

(△次歷教)。

 

若藏通等佛不論如實智云何於自如實智不知耶別教初住不得如實智云何言不知。

 

次歷教中約三教破雲藏通二佛自無如實智故不得雲於自如實智不知別佛雖得如實智別初住不得如實智云何言亦不知初住如實智若其別佛不知別教斷見思位真諦如實智大成可笑今言別教初住不得如實智者即顯圓教初住得如實智佛是究竟如實智此義可爾若言不知全是落漠故大論八十六雲如實智者有二種一者具足謂諸佛二者不具足謂大菩薩上能知下豈有具足而不知不具足耶。

 

若得前來諸智意者三世三藏佛不知圓教初住智此則事理二釋俱無滯也。

 

四顯正中雲事理二釋俱無滯者藏不知圓於事無滯下不知上於理無滯。

 

(△三結意)。

 

此中義兼二種一分別二十一種權實二待粗論妙如上說。

 

○次開中三謂法譬合。

 

若開粗顯妙者諸方便諦既融成妙諦對諦立智悉非復粗如賤人舍王若過者舍則莊嚴如眾流入海同一鹹味開諸粗智即是妙智也。

 

如賤人舍王若過者等者粗智如舍妙諦如王以境妙故智亦隨妙此約境發智說故也。

 

(△次例諸境)。

 

○次例余境以立二智中先總敘意次正例。

 

二智多有所關須商略類通今對七種二諦明二十一種權實以為章門若得此意約因緣境亦應如此。

 

初文雲二智多有所關等者非但唯對二諦而已以二諦境通一切境故因緣等亦應如是。

 

謂析因緣智體因緣智含中因緣智顯中因緣智次第因緣智帶次第因緣智不次第因緣智一一各有化他自行化他自行等三種分別合有二十一種分別粗妙判五味多少論待絕等四諦三諦一諦等亦應如是當自思之何煩具記也。

 

○三料簡。

 

問隨情諦及化他智何意無量隨智諦及自行智何意不多答只約一人未得道時見心橫起邪執無窮何況多人種種各異為是義故隨情則多智見於理理唯一種不得有異。

 

如文。

 

(△四斥舊明今經破立之意)。

 

○四謬立今經意中為八先舉宗以質非次若破下明宗所憑意三方便下約今法彼人法四若作下正顯其破相五若但下明教法功能六世人下結七今若下重嘆八如此下形論意未周初文中三先示法相次質偏三既不下示宗承所用。

 

夫二諦差別已如上說。

 

初如文。

 

說此七權實二十一權實頗用世人所執義不頗同世人所說語不頗用諸論所立義不。

 

次文中雲頗用世人等者今家章?附理憑教凡所立義不同他人隨其所弘偏贊己典若弘法華偏贊尚失況復余耶何者既言開權顯實豈可一向毀權施本為開開無異趣世人解經或添以庄儒或雜以綺飾亦不同諸論偏申一門或復通論直申大小今采以佛經申法華意遍破遍立明教指歸餘意可知。

 

(△三示宗承所用)。

 

既不從世人亦不從文?特是推大小乘經作此釋耳。

 

○次明宗所憑教又二初正指經部次若巧下明宗中所破。

 

若破若立皆是法華之意若巧拙相形以通經二智破三藏經二智乃至次第不次第相形以圓經二智破別經二智。

 

並如文。

 

(△三約今法斥彼人法)。

 

方便諸經明智既粗通經之論豈得為妙經論既爾弘經論人何勞擊射任其所說自有所墮。

 

(△四正顯其破相)。

 

○四破相中先舉七二之相次舉三意之相。

 

若作生滅解權實者墮在初番若作不生不滅解者墮第二番乃至第七番亦可知。

 

初如文。

 

又縱廣引經論莊嚴己義者亦不得出初番隨情二諦化他權實況出初番第二第三權實尚不出初番三種權實況第七番三種權實。

 

次文雲又縱廣引諸經論等者世人釋二諦義但廣引教釋二諦之名不能分別名下之旨況七種二諦一一復有隨情等三是故世人但各執教不知教是赴機異說既迷教旨當知所引但成三藏隨情二諦能觀之智只成化他權實二智既不出於初番隨情當知尚闕初教隨智及隨情智況餘六三意耶。

 

(△五明教法功能)。

 

○五功能中二初舉初番以況後諸番。

 

若但以初番二智破一切世間情執略盡假令得入化城只是自行實智尚不得化他之權何況能得後番諸智。

 

○次若尋下廣舉下六番所破。

 

若尋二十一種二智凡破幾外見凡破幾權經論復顯幾是立幾權經論然後方稱妙權妙實。

 

言凡破幾外見等者破一切外人諸宗僻計也凡破幾權經論立幾權經論者今以法華經意以為破立故得遍破遍立施權故立廢權故破或權實俱立或權實俱破若開若會準例可知。

 

(△六結斥)。

 

世人全不識一兩種權實之意而情中即計為智若是智者破何惑見何理未見理未破惑生死浩然非情何謂。

 

(△七重嘆)。

 

今若待前諸粗智而明妙智者法華破待之意也若其會者一切權經論所明諦理皆成妙理無非智地會一切權經論所明二智無非妙智悉是大車。

 

六七可知。

 

(△八形論意末周)。

 

如此破會深廣莫以中論相比可熟思之(云云)。

 

第八形論意中雲如此破會莫以中論相比者依向所說豈比中論末代通經雖兼別含通豈能委明二十一種單復開合適時破會逗物之妙結撮始終耶問一家所承本宗龍樹今此何以反斥本宗答本承觀法不承論所破勢論意唯以四句觀法破大小執令末代行者歸心有由若部意所立功歸於此若論破會者未若法華故權實本跡遣偏廢近久遠聖旨於茲始存故獲陀羅尼由三昧之力師資之宗宛如符契。

 

○對三諦中二先重敘五境次對境明智初文又三初總標來意次略列三境三相對立五解釋。

 

四對三諦明智者上明五三諦竟今更分別。

 

初如文。

 

未三智照十法界束十為三謂有漏無漏非有漏非無漏三法相入分別有五初謂非漏非無漏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二謂一切法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三謂漏無漏非漏非無漏為三法四謂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五謂一切法趣漏趣無漏趣非漏非無漏為三法。

 

次二文者前單作諦名以真俗等名為便今欲對境明智境作漏無漏名便也前亦照境智從權實作名與今異者若照境時從權實為名若論境體應名漏等漏是俗無漏是真雙非是中以中對二得三境名是故皆雲對漏無漏為三法。

 

○次對境明智者為三先標五種相。

 

更說五境竟對此五境明五三智者謂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相入五種不同。

 

○次境智相入明五。

 

一中智入空智對道智為三次如來藏智入空智對道智為三次中智對兩為三智次如來藏智入中智對兩智為三智次圓三智是為五差。

 

○三解釋釋中三先正釋次判三開初文又二先教次觀教中文自五重不同初番為三初明三境發三智次解釋三世人下引同。

 

中智入空智分別為三智者初依無漏發一切智次依有漏發道種智後深觀無漏之空知空亦空發一切種智。

 

初如文。

 

○次文者為二先釋行相次今若下結示。

 

然初心不知空空次雖得空亦不空空後能深觀於空空於前空但二空名同二境亦合故言相入。

 

初文者下去相入例此可知。

 

今若分別以無漏空為一切智有漏空為道種智中道空為一切種智。

 

世人采經論意雲六地斷惑與羅漢齊七地修方便道八地道觀雙流破無明成佛即此意也。

 

三引同中破無明成佛者此是通教被接菩薩至八地後破無明惑成別圓初地初住八相佛也而世人唯知采經文而不知教門深淺。

 

○圓入通中又三先正釋。

 

如來藏智入空智分別三智者依漏無漏發一切智道種智不異前而後不因別境更修中智但深觀空能見不空不空即如來藏藏與空合故言相入以深觀空見不空故發一切種智。

 

藏智者不同諸論含藏種子今以圓教諸法具足含一切法義同於藏今秪觀所入之空即見藏理故云不因別境以秘密智力能令眾生髮如此智。

 

○次比決。

 

前中道智但顯別理理之與智不具諸法藏理藏智具一切法故異於前以藏智對兩智為三智也。

 

○三大經下引證。

 

大經雲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大品雲一切智是聲聞智道種智是菩薩智一切種智是佛智即此意也。

 

○次別三智為二先釋。

 

中智對兩成三智者各緣一境各發一智次第深淺不相濫入。

 

○次引地持。

 

故地持雲種性菩薩發心欲除二障有佛無佛決定能次第斷諸煩惱即此意也。

 

二障者煩惱障及智障具如止觀第六卷達磨郁多羅釋今家依大品大論開為三惑是故智障兼於事理障事智者是塵沙惑障理智者是無明惑。

 

○次圓入別二智中四初略立次兩智下對前辨體三引論師意證四示今意。

 

如來藏智入中智為三智者。

 

兩智不異前一切種智小異何者前明中境直中理而已欲顯此理應修萬行顯理之智故名一切種智耳今如來藏理含一切法非直顯理之智名一切種智與前為異用此智對前為三智也。

 

故地論師雲緣修顯真修真修發時不須緣修。

 

前三如文。

 

前兩智即是緣修後智發時即是真修真修具一切法不須余也即是此義(云云)。

 

四今意中雲前兩智是緣修者今家判在緣修之位屬空假觀地人但云地前為緣修不雲空假。

 

○次圓三智中二先釋次引論證。

 

圓三智者有漏即是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無漏亦即假即中非漏非無漏亦即空即假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通無礙如此三智豈同於前釋論雲三智一心中得無前無後為向人說令易解故作三智名說耳即是此意(云云)。

 

並如文。

 

○次明觀成於中二先辨因果次上明下例智相入初文為二初總辨因果次對三觀。

 

若欲顯智要須觀成泛論觀智俱通因果別則觀因智果例如佛性通於因果別則因名佛性果名涅槃今就別義以觀為因成於智果。

 

初文具如止觀顯體中初說。

 

○次三觀中二先引瓔珞次正對三觀。

 

如瓔珞雲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

 

初文言瓔珞三觀具如止觀第三記及前後所引修觀義具如止觀破法遍次第不次第破也。

 

○次今用下正約三觀明於觀智。

 

今用從假入空觀為因得成於果名一切智用從空入假觀為因得成道種智果用中觀為因得成一切種智果也。

 

(△次例智相入)。

 

上明於智略有五種今以觀成亦應五種細作可知修觀義如止觀(云云)。

 

○次判粗妙亦二先教次味初中二先判前兩都不成三諦故不用。

 

言粗妙者藏通兩佛雖有一切種智之名更無別理不破別惑此智不成故不用也。

 

○次釋後五重文自為五。

 

中入空智者雖說中道因於通門而成兩智後照中道無廣大用因於拙教果又不融是故為粗。

 

初明別入中雲因於拙教果復不融者次第為拙教門所說果理不融以果隔越不與因理融通故也。

 

次如來藏入空智者教果理雖融因是通門亦名為粗。

 

中對二智者雖不因通而三智別異果教未融是故為粗。

 

如來藏入中者在果雖融因是別門此因亦粗。

 

圓三智者因圓果圓因妙果妙諦妙智妙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是故為妙智也。

 

餘四如文。

 

(△次味)。

 

若歷五味教者乳教有三種三智酪教一種三智生酥具五種三智熟酥亦具五種三智粗妙可知法華但一種三智此是法華破意即相待妙也。

 

○次開中四初略以劣況勝次故大經下引證三凡夫下釋大經文以合今意四如此下結歸。

 

開粗明妙者世智無道法尚以邪相入正相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低頭舉手開粗顯妙悉成佛道何況三乘出世之智故大經雲聲聞緣覺亦實亦虛斷煩惱故名之為實非常住故名之為虛。

 

初二如文。

 

○第三文中二先以凡況小。

 

凡夫未斷煩惱無實唯虛尚開粗入妙即是大乘何況二乘之智。

 

○次以小況大。

 

二乘之智根敗心死尚得還生何況道種之智。

 

(△四結歸)。

 

如此開時一切都妙無非實相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此是法華會意即絕待妙也。

 

○五約一實智為三釋判開初釋中立譬合結。

 

五對一諦明智者即是如實智也釋論雲諸水入海同一鹹味諸智入如實智失本名字故知如實智總攝一切智純照一境故總眾水俱成一咸也。

 

(△次判)。

 

若待十智為粗如實智為妙若待諸實智諸實智名粗中道如實智名妙。

 

判中雲若待十智為粗者大品十一智十智同小乘第十一如實智屬大乘今文大小通立如實於諸如實中唯圓如實為妙。

 

(△三開)。

 

若開粗顯妙者非但諸實智為妙十智亦名妙(云云)。

 

次開顯者唯開顯如實方成妙實。

 

○次明對無諦中三謂立判開初立。

 

無諦無說者既言無諦亦復無智。

 

○次若歷下判。

 

若歷諸處明無諦者余方便無諦無智為粗中道無諦無智為妙。

 

○三若以下開。

 

若以杜口絕言無諦無智者亦無粗無妙無待無絕歷一切法皆無粗無妙也。

 

(△前文對五境竟今科二展轉相照對境)。

 

○二展轉又二初明來意。

 

二展轉相照者六番之智傳照前諸境。

 

○次思議下正展轉相照六境既展轉開合故須六智隨其開合亦隨境轉照若智隨境得名是則諸智亦義同名異名異故各照義同故傳照是則不可思議境智一境一切境一智一切智如可思議中尚六界十如結攝一切異名諸境諸境亦爾諸智亦然況不思議大小偏圓互相攝耶故下結雲諦融智融圓成開顯法華妙旨若不見始終妙意徒自云云何益者乎於中又四初正明傳照次如此等下義當於判開傳照如判俱融如開三如此等下義當開教見理若見理時一切俱開四略以智例境也。

 

思議因緣下智中智照六道十如性相等下中二智觀十二因緣滅者照二乘十如性相等上智照菩薩性相本末等上上智照佛法界性相本末等四種四諦智照十法界者生滅無生等苦集智照六道十如相性生滅無生道滅智即是照二乘十如相性無量無作苦集智照菩薩界性相等無量無作道滅智照佛法界相性本末等四種四諦智照四十二因緣者生滅無生苦集智照思議兩十二因緣也生滅無生滅兩道滅智是照兩思議十二因緣滅也無量無作兩苦集智照不思議兩十二因緣也無量無作道滅智照不思議兩十二因緣滅也七種二智照十法界者生滅無生滅兩權智及入通等二合四權智照六道性相生滅無生滅兩實智照二乘性相等別權圓入別權有邊是照六道性相無邊是照二乘性相圓權則通照九界性相別入通實空邊是二乘性相不空邊是菩薩性相圓入通實空邊是二乘性相不空邊是照佛界相性別實是照菩薩性相圓入別實圓實俱照佛法界相性也七種二智照四種因緣者前四權是照思議兩十二緣別權圓入別權有邊是照兩思議十二緣無邊是照兩十二緣滅圓權則通(云云)別入通實空邊是照思議十二緣滅不空邊是照不思議十二緣圓入通實空邊同上不空邊是照不思議十二緣滅別實照不思議兩十二緣滅圓實照兩不思議十二緣滅等前四種權智是照生滅無生滅兩苦集又三權智照無量無作苦集二實智是照思議兩道滅又五實智是照不思議兩道滅五種三智照十法界者五種道種智照六道性相本末等五種一切智照二乘菩薩性相本末等五種一切種智照佛法界十如相性等又五種三智照四種十二因緣者五種有智照思議兩十二緣五種一切智照兩思議十二緣滅又是照不思議十二緣五一切種智是照兩不思議十二緣滅五種三智照四種四諦者五道種智照生滅無生兩苦集五種一切智照生滅無生兩道滅亦是照無量無作兩苦集五種一切種智是照無量無作兩道滅五種三智照七種二諦者五道種智是照四種俗諦五種一切智是照兩種真諦亦是照別圓入別圓三種俗諦五種一切種智是照五種真諦一如實智是照佛界十如性相又是照不思議十二因緣又是照無作四諦又是照五種真諦又是照五種中道第一義諦無諦無說與十相性如合與不思議十二緣滅合與四種不生不生合與真諦無言說合與中道非生死非涅槃合。

 

初文者只是以後智傳照前境十如居初故不論智據理亦應以十如智照於五境是則六智一一皆能照於五境如文可見不須委論若不解此諸境諸智若大若小更相間入若判若開互為法界如何能識法華所宗豈能了於一心妙境境智相稱如何能見下諸妙文所依所發乃至化他不思議用妙感妙應乃至眷屬並從此生乃至本證亦不出此人不見之謂為煩芿。

 

(△次義當於判開)。

 

如此等諸智傳傳照諦諦若融智即融智諦融名之為妙。

 

(△三義當開教見理)。

 

如此等皆是方便說言稱妙不妙見理之時無復權實非權非實亦無妙與不妙是故稱妙也。

 

(△四略以智例境)。

 

七種二諦五種三諦更相間入余諸境亦有此意七種二智五種三智既相間入者余諸智亦有此意例自可作(云云)。

 

○次明行妙中文自為二今又為三標列釋。

 

第三行妙者為二一通途增數行二約教增數行。

 

○釋中初略簡粗顯妙次前對下次依章解釋初文又二初對前境智舉粗次妙行者下顯妙初文又三初明三法次第相須次明三法更互相顯三如此下結。

 

夫行名進趣非智不前智解導行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涼池。

 

初文者行假智智假境智行是能到理境是所到到清涼池也。

 

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滿而智圓智能顯理理窮則智息。

 

次文者解即智也智為行本則行藉智生行能成智則智藉行成智能顯理智生則理生理未窮故則智未息故理生則智生。

 

如此相須者則非妙行。

 

結文可見問若一心三智為妙行本乃至一心三智照中道理到於初住清涼池者何粗之有而斥為非妙耶答似如所問今雲粗者未見一理而三理乃至一行而三行乃至六即初後俱三三一不殊初後不二乃至修德性德一念三身等若如是者方名妙行妙行者下釋其相也。

 

○次釋妙行中初標次釋。

 

妙行者一行一切行。

 

初言一行一切行者須約六即以明三德今言行者多在住前三法妙顯在於初住故也問一行一切行其相如何答如四三昧是菩薩行一一三昧無非法界諸度具足故一施一戒皆具三諦三智三德成波羅蜜攝諸善法是故名為一切行也。

 

○次釋又二先正釋次與境智互融初又二初引經次結成三德。

 

如經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又雲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又雲盡行諸佛所有道法。

 

初如文。

 

既具復深又盡具即是廣深即是高盡即究竟。

 

次文言深盡等者盡即法身具即解脫深即般若如此三德在一心中境即理性三德智即三德之解行即三德之觀始從觀行終至六根無非妙法。

 

(△次與境智互融)。

 

○次文又三先總明次前境說下別明三若三下結。

 

此之妙行與前境智一而論三三而論一。

 

初言與前境智一而論三者一謂涅槃三謂三德境是法身智是般若行是解脫當知只一涅槃而論此三又境即理三智即名字三行即觀行相似三也當知九隻是三三隻是一一尚無一豈有九三。

 

前境說如法相法相亦具三名秘密藏前智是如法相解解亦具三如面上三目今行是所行如所說行亦具三名伊字三點。

 

(△三結)。

 

若三若一皆無缺減故稱妙行耳。

 

二三如文。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一

 

 音釋

 

 

(而證切陳新相積也)。

 

 

(直質切書衣也)。

 

乾隆藏 第116冊 No.1490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12
 妙法蓮華經卷二 妙法蓮華經語譯譬喻品第三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三)
妙法蓮華經授手卷第七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