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

【提示】

本文所探釋的六首太極拳古歌訣,在清末之後的出版物中,最早出現於民國時姚馥春、姜容樵兩先生所

著、1930年出版的《太極拳講義》一書中的《乾隆抄本》中,是屬於此書出版之前民國時一般流傳的所

有太極拳古拳譜中所沒有的拳譜;楊、武兩家所收藏的拳譜中也沒有這六首古歌訣。

六首古歌訣的寫作年代,根據歌訣中出現的很多清末之後已不普遍使用的詞語如「順項貫頂」、「束肋

下氣」、「胸背開勁」等等,應該與《王宗岳拳論》等所有太極拳古拳譜存在著時代間隔而比《王宗岳

拳論》等所有太極拳古拳譜還要早。這六首古歌訣與《王宗岳拳論》等太極拳古拳譜相同都存在著大量

的互文、分承等約明中葉之前文字寫作使用中曾存在、約明末時已經在文字寫作使用中淘汰的古代修辭

,反映這六首古歌訣應該是明中葉之前的作品。近代民國時個別太極拳史考證者認為這六首古歌訣中的

五首是對於《王宗岳拳論》等太極拳古拳譜「敷衍陪襯的詩歌,大概是後進太極拳家的作品,把王宗岳

的著作歸納在幾首詩歌中以便記誦的。」事實上,①即使是明末清初之人也是不可能寫出這種包含有約

明末時已經被淘汰的古代修辭之作品的,因此這六首古歌訣不可能是民國時之人的作品。②這六首古歌

訣雖然可以看作是《王宗岳拳論》等很多太極拳古拳譜部分內容的濃縮,但顯然《王宗岳拳論》等太極

拳古拳譜的很多內容是這六首古歌訣所無法「歸納」的;相反,倒如趙斌、趙幼斌、路迪民先生所著之

《楊氏太極拳真傳》一書所論析的,包括《王宗岳拳論》的很多太極拳古拳譜是對這六首古歌訣按句針

對發揮性的注釋。

至於這六首古歌訣的作者,由於《王宗岳拳論》等很多太極拳古拳譜很可能是屬於對這六首古歌訣的注

釋,而王宗岳所作的拳譜上又有「以上系武當山張三丰老師遺論」之語,這「以上」顯然很可能就是指

這六首古歌訣。如果「以上系武當山張三丰老師遺論」真的是指這六首古歌訣,那麼,這六首古歌訣的

作者就應該是張三丰。然而被《清史稿》稱為是明中葉人氏之王宗岳顯然是不可能直接傳承於張三丰,

「以上系武當山張三丰老師遺論」之說應該是王宗岳和他的前人因口耳相傳之傳承所得的,口耳相傳是

否符合歷史真實則沒有可靠的歷史予以證實。因此,認為這六首古歌訣系張三丰所作還缺乏確鑿的證據

。然而綜合以上論析,可以確鑿無疑認為的是:這六首古歌訣應該是現存太極拳文獻中最古老的經典歌

訣。認為這六首古歌訣為民國時之人在當時流傳的《王宗岳拳論》等古拳譜基礎上「歸納」而成的偽作

,顯然是從疑古思潮偏見出發的缺乏根據的、草率錯誤的臆斷。

通過對這六首古歌訣內容的分析,可以知道這六首古歌訣對於古太極拳作了由低級到高級、由外及內的

闡述揭示,闡述揭示的筆觸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前後呼應、整體相關、一氣呵成。第一首至第四首介

紹了古太極拳學練從剛入門開始就必須要做到的基本要求:第一首由上至下、以內及外地闡述了古太極

拳對頭、胸、背、臂、腹、胯、腿與腳等姿勢的要求;第二首從精神與內力、內外相及地闡述揭示了古

太極拳對動作的要求;第三首的前半首闡述了古太極拳與道家內功的關係,後半首與第四首闡述揭示了

在中華武術中所絕無僅有的古太極拳之根本「屈伸就」的特點和概況;第五首強調揭示了古太極拳對高

層次鍛煉者精神與內力以及武術應用時肢體動態的整體要求。這六首古歌訣中有某些內容是《王宗岳拳

論》等太極拳古拳譜由於發揮性的注釋發生了意思轉移所沒有的。總之,六首古歌訣全面而簡要地闡述

了古太極拳最本質的概況,揭示了古太極拳一系列的重大奧秘,從中可以明白現代太極拳界所謂的傳統

太極拳理論和說法有哪些是一脈相承的真傳,有哪些是傳承過程中失真、錯誤的和偽冒荒謬的。古老傳

統的太極拳究竟是怎麼樣的?從歌訣里可以找到基本的答案。因此,這六首古歌訣對於了解、學習太極

拳是具有重大的經典啟迪指導作用的。

本文對六首古歌訣的「探釋」共計十九篇。正文十八篇:歌訣的第一首至第五首,凡是有修辭關係不能

分拆開的兩句的「探釋」都作為一篇,其餘都以對一句的「探釋」作為一篇,第六首的「探釋」作為一

篇。每篇「探釋」都分為【原文】、【注釋】、【語法修辭分析】、【今譯】與【討論】。

我對於這六首古歌訣的認識與理解是逐漸深入與豐富的,這些認識與理解我於2003年整理成文。以後在

不斷修改、補充、重寫中繼續不斷地深入與豐富,在這過程中我越來越感到這六首古歌訣應該是太極拳

繼承者與愛好者的權威經典,其所涵寓的信息對於太極拳學練者有十分必需的指導作用,但是六首古歌

訣的所用語言太過古奧精闢,許多現代人由於缺乏古代漢語知識而難以正確和深入地理解,所以,我感

到我的這些認識與理解應該與所有的太極拳繼承者與愛好者共享並進一步探討,因此現將我的這些認識

與理解以「探釋」形式作為博文發表。雖然;我至今認為我的「探釋」是正確的,對於太極拳學練者是

有益的,但畢竟這些「探釋」是我閱歷有限的主觀認識,或許「探釋」中是存在有錯誤的。因此,我十

分誠懇地希望閱讀者能夠給予評論,尤其希望能夠給予相互善意探討的質疑、批駁等不同觀點的評論,

以引起更廣的討論、爭辯;通過討論、爭辯,使得對於這六首古歌訣的探釋不斷接受檢驗而促進進一步

的探討,以期越來越正確與完善。真誠地希望和歡迎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太極拳繼承者與愛好者能夠

共同攜手通過對這六首古歌訣的探討進一步探索發現太極拳的真諦,讓太極拳的廬山真面目越來越清晰

地被世界所認識而讓真正的太極拳造福於人類。

第一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

【第一首未經勘誤的原文】

順項貫頂兩膀松,束烈下氣把襠撐;

胃音開勁兩捶爭,五指抓地上彎弓。

【勘誤】

歌訣中第二句的「束烈」應為「束肋」;第三句的「胃音」應為「胸背」。如此勘誤認定的理由在歌訣

探釋的【討論】中介紹。

【第一首第一句原文】

順項①貫頂②兩膀③松④。

【注釋】

①順項——「項」指頸部或頸的後部,如《左傳·成公十六年》:「使射呂琦,中項」與成語「望其項

背」。「順」指沿著。如《詩·魯頌·泮水》:「順彼長道」。又指自然。如「順口溜」。上文引申為

指頸肌由上向下的自然放鬆。

②貫頂——「頂」指頭頂。如《易·大過》:「過涉滅頂」「貫」指通。如《戰國策·楚策四》:「禍

與福相貫,生與亡為鄰」;「貫」又指射中穿透,如《詩·齊風·猗嗟》:「舞則選兮,射則貫兮」。

上文的「貫」與「順」接合喻指由於頭頸由上向下的自然放鬆而頭向上自然豎起。

③膀——指肩部。如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胸高膀闊」。

④松——「松」指疏鬆。如唐·王建《宮詞》:「蜂須蟬翅薄鬆鬆」。「松」又指解開、放開。如《水

滸傳》三五回:「叫孩兒們鬆了馬肚帶」。上文的「松」指肌肉鬆弛、不緊張、不用力與別人不能著力

【語法修辭分析】

「順項貫頂兩膀松」的「順」和「貫」都包含了「松」的意思,是因為句末之「松」而承後將「松」省

略。「順」和「貫」又都是使動詞,「順項」和「貫頂」應理解為「使項順」和「使頂貫」。

【今譯】

使頭頸由上向下自然放鬆,使得頭自然向上豎起,從而又引起兩肩向下松沉。

【討論】

古太極拳六首經典歌訣最先的第一首就介紹古太極拳對姿勢外形的要求,反映古太極拳對姿勢外形的重

視。這是因為姿勢外形是太極拳所有功能的載體,其所有內在的特殊優越都是必需依賴姿勢外形而存在

和由姿勢外形發揮的。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雜法》中就明確指出「太極拳本為內家拳

,如姿勢正確,內理明白,即是太極拳」。現代太極拳界有一種所謂太極拳是「重意不重形」的說法,

有人將「重意不重形」這句話理解解釋為姿勢外形是無關緊要的,也確有人練太極拳是隨心所欲、隨便

馬虎地的,這顯然是錯誤的。說姿勢外形是太極拳所有功能的載體,意味著太極拳的姿勢外形是有其特

殊性的。由此必須明白雖然很多外家拳的動作是可以用太極拳的方法練或改造為太極拳的動作而成為太

極拳的載體,但是有很多外家拳的動作是不能用太極拳的方法練或改造為太極拳動作的。現代太極拳界

有的人隨意改編太極拳套路,從舞蹈體操的觀賞角度出發,將一些不能成為太極拳載體的外家拳動作嫁

接到改編的太極拳套路中去,這顯然也是錯誤的。說姿勢外形是太極拳所有功能的載體,還意味著太極

拳的姿勢外形是有著十分嚴格之內在方法要求的。如果內在方法不符合太極拳的法則,外在的姿勢再逼

真也是錯誤的。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雜法》中又明確指出:「如姿勢不正確,內理不

明白,雖姿勢類太極,與外家拳無異」。那就是說外在的姿勢是必須由太極拳之內在方法要領所形成的

,是必須能夠反映太極拳之內在方法要領的。因此,只要是能夠反映太極拳內在方法要領的姿勢動作都

是作為太極拳的載體,或者說太極拳之內在方法要領是可以由多形式的姿勢動作作為載體的;而脫離了

內在方法要領的外在姿勢動作即使再逼真也是錯誤的。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例言》中所說

的「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正是這樣的意思。由此可見,有的人將某人教的套路動作看得很神

秘,不能有絲毫變化,又有的人將近代各太極拳家的不同姿勢動作的練法分為正宗的、不正宗的,提出

要統一規定一個唯一的規範姿勢動作標準,這些觀點也都是錯誤的。總之,太極拳姿勢動作的學練鍛煉

必須將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作為不容置疑的經典法則,那就是外在的姿

勢動作必須是太極拳內在方法要領的體現,外在的姿勢動作則要力求能夠體現太極拳內在方法要領的正

確。

(一)「順項貫頂」是怎麼回事

第一首歌訣的第一句提出了太極拳的一個重要肢體要領「順項貫頂」。「順項貫頂」是怎麼回事呢?這

「順」表示自然。而人體之「自然」十分主要的內容是放鬆,所以,這「順」包含了放鬆,「順項」就

是表示頸部肌肉的自然放鬆。「貫頂」指什麼呢?這「貫」原意是指射透貫穿,因此是形容比喻頭頸放

松引起的一種頭豎起向上頂的感覺。為什麼頸部肌肉的自然放鬆會引起頭豎起向上頂的感覺呢?這是因

為人的肢體放鬆,由於地球的引力,放鬆的肌肉失去了自主維持某一狀態的應力,必定會有由上向下松

弛沉墜的趨向。正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述口訣》中所說的:「如能松透,即是沉,筋

絡鬆開則軀幹所系皆得從下沉也。按沉與松原是一事。」所以人體放鬆必然是由上往下的,不可能放鬆

有由下往上的。2000年前後開始,有人大談「太極拳解秘」,說練太極拳,人體必須由腳開始由下往上

地放鬆,這純屬標新立異、嘩眾取寵,是故弄玄虛的無稽之談,而且也是不可能實現和檢驗的。因為人

體的放鬆過程,就象是一堆土可以由上往下地將其疏鬆,然而不可能是由下往上地將其疏鬆的,因而站

立的人只能是由上往下地放鬆,不可能是由腳開始由下往上放鬆的。由於肌肉放鬆必然有下沉的趨勢,

所以頭頸放鬆必然有頸肌向下松沉的感覺,但是脊骨的椎體與椎間盤是既不會緊張也不會鬆弛的,因而

不論頸肌如何放鬆沉墜,脊柱卻是毫不沉降的,頭的空間位置也是毫不降低的;這樣的一沉一不沉,頸

肌的自然放鬆向下沉墜相對的就必然會出現頸椎向上豎起而頭向上頂起來或頭被懸提起來的感覺了,頭

與身軀就會有內在的上下對撐、對拉、拔長的感覺。所以只要頭頂部的空間高度能夠維持不變,頸部不

要主動上頂,頸部肌肉由於放鬆而越松沉,頭部上方被頂住的感覺就會越明顯、越強烈。因此後世太極

拳家又將「順項貫頂」稱為「頭頂懸」、「頂頭懸」、「提頂」、「頂勁」等;到了近代,「順項貫頂

」則又被稱為「虛靈頂勁」或「虛領頂勁」了。這所謂「頂勁」就是「貫頂」;「虛」是指放鬆;「領

」是指頸部;「靈」是借代指頭部。所以,這「順項貫頂」、「虛靈頂勁」和「虛領頂勁」三個成語所

要表示的頭頸部要領的意思都是完全一樣的。

「順項貫頂」從現代解剖學的角度分析,就是符合了人體頸部最佳的自然生理曲度,每一頸椎和椎間盤

由於各自特殊的結構都承受到頭或上一頸椎以上的人體重量,所以可感覺到頸肌幾乎無須為了維持頭及

頸椎的豎立而用力,頸肌因此能夠充分地舒適松沉;由於人的生理頸曲有微微的前傾,豎起的頭頸仍然

是有微微前傾而不是筆直向上垂直的,所以,「順項貫頂」之頭頸向上直豎主要是感覺而不是外形。

(二)太極拳為什麼要「順項貫頂」

太極拳為什麼要「順項貫頂」呢?這是因為太極拳一切的根本就是「松」,太極拳無論武術效果還是養

生效果的根本原因都可以歸結到一個「松」字。正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述口訣》中所

說的學練太極拳,「按松之一字,最為難能,如真能松凈,余皆末事耳。」尤其對於太極拳的武術效果

,鄭曼青先生在同書還介紹說他的老師楊澄甫先生「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凈!要全

身鬆開!』反此則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

必須明白太極拳之「松」包括了精神與肢體的放鬆。而「順項貫頂」對於精神的放鬆既是具有促進作用

又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因為頭頸如果不放鬆,精神是難以徹底與高度放鬆入靜的,而太極拳奇妙的健身

、武術功效的取得、極其靈敏迅捷的神經反應也都是離不開精神由於放鬆之靜極默篤的。所以「順項貫

頂」對於這些精神、神經效果的取得是至關重要的。「順項貫頂」又是全身肢體放鬆的開始,頭頸放鬆

了,全身才能依次放鬆下去,全身重心才能下降而有利於站立沉穩,勁力由腳而始向上的傳遞才能順遂

,從而才談得上太極拳武術上獨特的手臂不用力、以弱勝強之化解與發放攻擊的技能。此外,「順項」

還能有效避免因發勁造成頸椎震動受傷。所以,「順項貫頂」是太極拳十分重要的要領之一,凡太極拳

家都是無不十分重視「順項貫頂」的。

(三)初學者如何「順項貫頂」

 剛開始學練的初學者如何具體做到「順項貫頂」呢?可以這樣鍛煉:以站立而言,不論是如何的步型,

首先應該憑藉自重引起的腳向下蹬撐,用力使得脊柱由下至上盡量直豎起來,就象是伸懶腰,或者就象

是以腳為支撐而頭向上頂東西,從而感到脊柱被支撐得變直了,直到不能再撐直了,自我感覺頭頸向上

完全直豎了,這時就應該將支撐脊柱(包括頸椎)的用力完全放棄掉,使得脊柱從上至下的肌肉完全松

弛下來,使得肌肉鬆弛的感覺能夠沉降至小腹,同時使脊柱(包括頸椎)在不用力之鬆弛的狀態中盡量

仍然保持支撐直了的形態,這樣的脊柱形態就是大致達到自然豎直狀態了,以後每次練拳就都要使整條

脊柱處於這樣的形態,這樣形態的頭與頭頸就大致屬於「順項貫頂」了。

「順項貫頂」會使人感到頭頂如被一條線懸掛著,或者會感到頭頂與上方頂住,有仰頭習慣的人會不由

自主地感到下頜自然地微微內扣,頸部沒有前後牽強感。(當然,沒有仰頭習慣的人是不能以下頜內扣

作為「順項貫頂」標準的。)而有習慣性頭頸部過大前傾的人前傾也會得以減少和消除。此外,眼睛平

視前方約一、二米距離的物體會感到很自然;頸肌會感到十分自然鬆弛不需要用力;頭向左右轉動和前

傾上抬等活動也會感到自然靈活。這樣,外形上就達到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頭容

端正」了。其實,從外形上講,「順項貫頂」就是「頭容端正」。當然,這是一種人類所必需的模糊概

念的「順項貫頂」和「頭容端正」,並不是說頭上的某一個點始終處於頭的上方頂端。因為太極拳是武

術,不是模特表演;武術要求頭是必須能夠上下俯仰與左右轉動靈活的,這就象打羽毛球,打羽毛球的

「頭容端正」是不排斥頭的俯仰與左右轉動的,太極拳也是如此的,只要是經常性的和在一定範圍內保

持「頭容端正」,那就是「順項貫頂」了。「順項貫頂」有頸肌內在的垂墜感覺,這頸肌內在的垂墜感

覺應該能夠向下牽動兩肩、小腹與兩胯肌肉發生內在的沉降。

必須明白:有些前輩往往把「頂勁」稱為將頭「微微地上頂」,或者稱為「虛虛地上領」,其意都是說

這「頂勁」是「虛頂」。所謂「虛頂」就是說既發生了頂,實際上又沒有頂。這可以對照中醫學中的虛

寒、虛熱來理解。中醫學的概念:人體的正常生理是寒與熱同時存在的,實寒與實熱則各是寒多了和熱

多了所引起的病理反應;而虛寒病理反應並不是寒多了所引起的,而是熱少了所引起的;虛熱病理反應

也不是熱多了所引起的,而是寒少了所引起的。由於寒屬陰、熱屬陽,所以這種情況被稱為「陽虛則寒

」、「陰虛則熱」。太極拳這「虛頂」也是如此,並不是「頂」所引起的,而是「沉」所引起的,只不

過這是一種頭頂毫不下沉之「沉」。如果將「頂勁」當作了實頂,對於太極拳而言那就是錯誤的了。而

現代太極拳界的實際情況是許多人不明白這樣的道理與方法,有些人還將太極拳動態的「頂勁」與氣功

靜態的頭部姿勢相混淆,將「頂勁」當作了一種固定不變的姿勢,或為了「頂勁」而頸部用力,因而妨

礙了頭部的左右轉動和前傾上抬,甚至在運動中使頭頸始終泥塑木雕般地維持不活動,就象是頸椎病患

者的頸部安裝上了固定托具,從俯視角度看,其兩耳的連線與兩肩的連線始終不發生角度變化,頭不隨

著所視之物活動,只是眼珠在眼眶裡隨所視之物活動,因為頭頸本身就是身體中能很靈活自由轉動的部

分,始終使其不轉動就必須局部用力維持,因而頭頸必然是僵硬不自然的,所以,這是一種錯誤的練拳

法。有的人練太極拳對頸椎病的消除沒有效果,甚至還發生了頸椎病,這種錯誤的練拳法應該是原因之

一。但「順項貫頂」不排斥頸部上下左右活動不等於可以隨便活動。現代太極拳界有人練拳往往動作以

頭領先助勢,頭部不斷地搖來晃去,如有前按動作,必是頭先往前傾俯拱一下;雲手的向左移身、野馬

分鬃的向左挒必都是頭先往左斜一下;這種習慣,對於太極拳而言,是屬於違反「順項貫頂」的亂動,

因而這類練拳習慣也都是錯誤的。

頭頸直豎是許多中華武術拳種共同遵循的一個姿勢要領,有句武術諺語叫「低頭貓腰,其藝不高」,就

反映許多武術都是強調頭頸豎起的。但是太極拳所要求的頭頸豎起是具有其特殊性而與許多武術所強調

的頭頸豎起是不同的。這就表現在非太極拳武術拳種的頭頸豎起往往頭頸局部用力而強硬堅挺、頸肌筋

腱緊張暴露,非太極拳武術也有將這樣的情況稱為 「頂勁」的。但是,太極拳「頂勁」的頭頸豎起是絕

對不允許有這樣情況出現的,而是要求頭頸豎立必須感覺到完全不用力的、自然舒松的。民間一些太極

拳前輩還指出頸後的兩條大筋(斜方肌的頸部起始部分)尤其要注意放鬆。所以,太極拳頭頸的「頂勁

」與非太極拳武術頭頸的「頂勁」是不同概念的「頂勁」。

(四)形形色色錯誤的「頂勁」說法

對於「頂勁」,現代太極拳界有多種不正確的、錯誤的說法和做法,如①認為「頂勁」就是使得頭頸垂

直、筆挺直豎而將生理頸曲消除掉,②認為「頂勁」就是頭頸微微用點力向上頂,③認為「頂勁」就是

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在一條垂線中;④認為「頂勁」就是百會穴與尾骨上下在一條垂線中;⑤認為「頂

勁」就要下巴主動內扣;⑥認為「頂勁」就要頭頸上端向後撐,使得後頭枕骨下沒有凹陷;⑦認為「頂

勁」應以頸後與襯衣領相接觸作為標準;⑧認為可以用頭上面頂東西來鍛煉「頂勁」等等。這些說法約

都於90年代末前後才開始出現,都是屬於將太極拳的「頂勁」要領複雜化與絕對機械化的錯誤,分析如

下:

①宣傳練太極拳必須頭頸垂直、消除頸椎的生理曲度是現代太極拳界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在國內境外

的一些太極拳雜誌上經常可以見到這種說法的文章,這類文章的作者大多是太極拳的資深人士。然而,

正常人均具有的頸椎生理曲度是人類億萬年進化遺傳的結果和人類健康的重要保證,現代醫學反映人的

頸椎生理曲度一旦消失就必然會發生許多疾病,或者就是疾病的徵象,醫學文獻等頸椎病的臨床報導反

映即使頸椎有某一節變直了,也會引起諸多想不到的疾病,如央視台《新聞會客廳》報導過「新醫正骨

療法」創立人馮天有教授曾收治一名有多種內科等疾病癥狀久治不愈的患者,結果發現引起這些疾病症

狀的原因是該患者曾接受過頸椎手術,有一節頸椎變直了。所以想人為消除頸曲的說法是十分荒謬的違

反醫學理論與實際的錯誤說法與做法。

②現代太極拳界不明白「頂勁」是應該由沉所引起的這一道理和方法是很普遍的。其實「頂勁」是絕對

不能以頸肌主動用力上頂來達到的,即使頸肌極微小的主動上頂之力也是不能用的。楊澄甫先生在《太

極拳使用法·王宗岳遺論解明》中就明確指出:「頂勁非用力上頂,要空虛、要頭容正直,精神上提,

不可氣貫於頂」,因為頸肌任何微小的用力都有緊張發生,都是對放鬆的妨礙;如果依靠頸肌的力量使

頭上豎,由於頸肌一用力,「松」與「沉」就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頭上頂的感覺也就被削弱了;

如果持續主動用力使頭頸筆挺直豎,人就必定會感到不自然,這既是屬於很不衛生的姿勢,頭上方頂住

的感覺也反而沒有了,甚至頸部發僵,因此這樣做,即使有頭上頂的外形,也是不屬於太極拳之「頂勁

」的。而且這種頭向上直豎的形態如果驟然發勁或驟然遭人采拉,頸椎很可能會受到有害的慣性震撼而

受傷。

③宣傳「頂勁」就是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在一條垂線中的說法在現代太極拳界也十分普遍。百會穴的位

置在後髮際至前髮際的12分之7處之頭頂,由於人體脊椎自然的生理曲度頭頸是微向前傾的,「順項貫頂

」的頭部矢狀形態又不是唯一的,所以絕大多數的人在「順項貫頂」時,百會穴既不一定在頭的最頂尖

,也不是在人軀體的中軸垂直線上。而會陰穴的位置男子在陰囊根與肛門連線的中點,女子在陰唇後連

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約都在軀體下方的夾襠中央,大致在人軀體的中軸垂直線上。因此,做到了「順

項貫頂」,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是並不在一條垂線中的。雖然前人有以「百會穴向上」或「百會穴與會

陰穴上下相對」來作為「頂勁」標準的說法,這僅僅是人類之模糊概念憑感覺的說法,不等於外形上百

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就是在一條垂線中。所以,說「頂勁」的標準是外形上百會穴與會陰穴上下在一條垂

線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④說「頂勁」就是百會穴與尾骨上下在一條垂線中,這是現代太極拳界某位被稱為「名家」的標新立異

,對現代太極拳界也有一定的影響。其實是根本不符合太極拳「頂勁」實際的。因為人的尾骨在肛門之

後,明顯是在人軀體中軸垂直線的後方,而人的百會穴當頭容正直時也是在人軀體中軸垂直線的前方,

如果一個人的百會穴與尾骨上下在一條垂線中,那麼,這個人的頭頸肯定是後仰了,根本不可能端正了

。所以,百會穴與尾骨上下在一條垂線中是不可能形成太極拳之「頂勁」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⑤「頂勁」就要下巴主動內扣的說法在現代太極拳界也較多。儘管在自然的前提下適當的話也是正確的

,但為了「頂勁」而主動地下巴內扣往往容易過度,過度了就很容易頸部緊張發生前後牽強,那就是不

屬於太極拳之「頂勁」了。

⑥認為「頂勁」就要頭頸上端向後撐,使得後頭枕骨的凹陷消失是境外某位太極拳資深人士提出來的,

居然還是從醫的。這顯然是一種很錯誤的說法,因為如果這樣的話,頭頸上端必然存在著持續的牽強不

自然,頸後的兩條大筋必然是緊張的,頭頸前方也必然是不自然的,頸部的放鬆就完全被破壞了,根本

不能認為是太極拳的「頂勁」。

⑦將「頂勁」說成應以頸後與襯衣領相接觸作為標準也是現代太極拳界一位被稱為「名家」的人提出來

的,在現代太極拳界有很廣泛的影響,初聽似乎很有道理,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做到了「頂勁」,只有

當穿上高衣領唐裝這樣的服裝由於衣領上端前傾,後頸有時可能與衣領上端接觸,但也不一定接觸,而

襯衣領較低,如果頭頸後部與襯衣領接觸到了,就反映頭頸已經完全違反放鬆原則向上筆挺直豎甚至後

仰了,所以是根本不屬於太極拳之「頂勁」的。

⑧用頭上面頂東西來鍛煉「頂勁」,這樣的說法和做法在太極拳界由來已久,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其實

也必然使得頸肌始終緊張,所以不是太極拳「頂勁」正確的鍛煉法。

以上這些錯誤的說法和做法,主要都是刻板地只注重外形而將要領複雜化,將「頭容端正、頭頸放鬆自

然」這「頂勁」最本質的內涵卻忽略了,成為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惟外之是鶩」了。太極拳的「頂勁」

其實是很簡單的,只要做到頭容端正、頭頸放鬆自然就是符合「頂勁」了,不論是《楊氏老譜》所反映

的「囟會」朝上還是一般所說的「百會」朝上都是屬於「頂勁」的。

(五)如何做到「兩膀松」

 「順項貫頂」與「兩膀松」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在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術十要》中,「沉肩墜肘」

就包含著「兩膀松」。學練太極拳資深者都知道「沉肩墜肘」,只是有的並沒有完全做到。「順項貫頂

」是兩肩舒松的基礎,練太極拳兩肩的舒松必須從頸部開始,頭頸部不舒松,肩部是不可能真正舒松的

;而肩部不舒松,頭頸部也是不可能真正舒松的。所以歌訣將「兩膀松」與「順項貫頂」聯在了一起。

如何做到「兩膀松」?具體地說,在兩大臂向前側外方略有張開懸置而腋窩空隙變大即「虛腋」和不使

肩部上聳的前提下,肩和臂都要盡量不用力,從而感到肩胛骨、鎖骨的外側和大臂肱骨頭等處肌肉都自

然放鬆地向下沉降,這就是做到靜態的「兩膀松」了。在此基礎上,太極拳主要還是要求做到動態的「

兩膀松」,就是要做到手臂在運動時肩也是放鬆的,關鍵就是肩部不要為了手臂的運動而發生主動用力

,手臂運動的力量必須是身軀所提供傳遞過去的。做到了「兩膀松」,肩頭可能會有微微的沉降,但有

些人生來就是平肩,做到了「兩膀松」,肩部也還是平的,所以肩沉主要是內在的感覺,不一定有明顯

的外形表現;肩松之沉是必須自然形成的,不應該勉強用力將肩往下牽壓,因為這樣做必然使肩部緊張

僵硬,反而是違反「兩膀松」的。

初學太極拳,如果做到了「兩膀松」,就會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經常練習,不數月

便覺兩臂有松沉的感覺,兩肩有些酸痛的情形,這是很自然的,以後拳意就會達到手上來了。」初學太

極拳肩臂越不用力地放鬆,就越會感覺到肩頭和手臂的沉重甚至酸痛,手臂的被帶動就會越感覺到有阻

力,就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所說的猶如「陸地游泳」。從解剖學分析,這樣的兩

肩有些酸痛的原因,是手臂靜止懸置的持續維持主要或完全是由肩臂紅肌的工作所承擔,而紅肌暫時尚

不適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肩臂的沉重酸痛才會消失。所以,初學太極拳者如果肩臂是不用力

放鬆地正確鍛煉,一般就都會感到肩臂的沉重甚至酸痛,因此,如果學練太極拳沒有經過這樣的沉重酸

痛過程,往往是反映其肩臂可能沒有真正放鬆;而手臂的運動感覺到有阻力則主要是因為手臂放鬆不主

動用力而由身軀所帶動所引起的主觀感覺。

「兩膀松」之沉肩對於太極拳是始終和自然的,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如感覺兩臂、

兩手鬆軟軟、沉甸甸的,才是練對了」、「一定要在大松大軟上兩臂如同掉下來一樣沉甸甸、重砣砣地

一手一勢去練,否則就練不出好的身勢來」,這是因為太極拳內勁的發生依賴於「氣沉丹田」,而「氣

沉丹田」必須「兩膀松」,而「兩膀松」又是太極拳內勁傳遞的必要條件。這正如李和生先生在某書中

所說的:「肩越放鬆不使勁,勁到手上就越快。」因為根據運動力學,太極拳引起動作的勁力是屬於人

體內傳遞的力,這種力的傳遞必須要有人體多個環節的「相向運動」所造成。兩肩如果不松,甚至肩頭

時時聳起,肩與身軀的「相向運動」就脫節被破壞了,內勁也就必然不可能通過肩部傳遞到手臂了。有

的人打拳兩肩不斷主動地上下起伏聳動,如手往下按和手往前推時兩肩聳起,推手遇到需要化解時兩肩

頭尤其明顯地上下高低前後旋動,這些往往都反映手臂活動是由肩頭和手臂主動用力所引起的,這種力

就是肩臂局部的力即「拙力」,不是太極拳的內勁。而兩肩如果主動自動,兩肩必定是不松不沉的,而

且往往容易發生肩胯不合、脊柱發生扭轉而立身中正被破壞,太極拳的特長就難以發揮了。由於兩肩是

人體內力向手臂傳遞之「相向運動」的關鍵環節,傳遞性力量的強度越大,肩部的「相向運動」就越劇

烈,肩也必然沉得越厲害,所以,「兩膀松」之沉肩是有程度不同變化的,發勁瞬間沉肩必然尤甚。

李雅軒先生的《發勁歌》說「空肩軟臂一身松」,太極拳的「兩膀松」是必須達到「空肩」的,所謂「

空肩」一個重要的內涵就是兩肩在力量的運用上似乎是不存在的,兩肩在手臂的各種活動中都是不主動

不用力的,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尤其是兩臂,要松得如繩兒拴在肩上一樣,不可稍

有拘束之力」,要有兩臂直接連在腰脊上由腰脊直接帶動的感覺,要感到腰脊上的勁力是直接貫通到手

臂的。也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緒論》中所說的自己的兩臂如同是斷臂那樣。所謂「

斷臂」就是指肩對手臂的活動是不發生作用的,臂必須是由身體來帶動的。比如說攬雀尾擠後的坐步分

按下捋動作如果勁力是由腰脊而來的,就應感到兩手臂就象是兩條濕毛巾,一頭是拴在腰脊上,是腰脊

把這似乎是濕毛巾的手臂反嚮往下拉回的;而往前按時,又感到這兩手臂象是放置在腰脊上的兩條鞭子

,是腰脊將這似乎是鞭子的手臂反向甩出去的,如果是這樣,就會感到兩手臂的動作沒有兩肩的參與,

而且會感到在兩手臂的動作中兩肩還會不由自主地往下沉。如果不是這樣,手臂的各種活動包括發勁都

是由於通過肩的用力來完成的,往往就有肩的主動自動用力,就不可能是「兩肩松」。由此可見:「空

肩」並不是肩部所能夠做到的。太極拳的所有要領幾乎都是與全身有關的。非太極拳武術的用勁大多表

述為「身催肩,肩催臂」,往往就是肩對手臂的活動發生了同向支配作用,這是不符合太極拳之「兩肩

空」的。「兩膀松」達到「兩肩空」而感到勁力都是來自於腰脊,當然也是不可能一步到位鍛煉成功的

,往往手臂的動作先要達到能夠被腹胸背肌由下而上的內在活動所引起,然後再漸漸地達到可以由腰脊

的內在活動所直接帶動。

【第一首第二句原文】

束肋下氣把襠①撐。

【注釋】

①襠——武術術語,指人體兩大腿內側交界處,即恥骨聯合與尾骨之間的部位。

【語法修辭分析】

「肋」借代指胸部。

「把襠撐」是「把襠撐圓」的割裂修辭說法,由於字數限制和音韻需要,將「圓」字割裂省略了。

【今譯】

含胸沉氣把襠撐圓。

【討論】

(一)「束肋下氣」是什麼

「束肋」的原文是「束烈」。「束烈」當然是解釋不通的。由於「烈」與「肋」音相近,因此「束烈」

應該是「束肋」之誤。那麼,「束肋」是什麼?「肋」顯然是指胸肋。「束肋」就是指約束胸肋,而這

「約束」是與不少武術所主張的挺胸相對而言的,是指太極拳與道家內丹功所都主張的不挺胸的自然形

態。因為正常的人體做到了自然放鬆,胸部姿勢就不是挺胸形態。人為挺胸很容易過分,而過分的挺胸

是違反自然放鬆的。太極拳不主張挺胸還有為了「氣沉丹田」與勁力傳遞的需要。力學發現力在一定的

條件下可以在任何物體內傳遞,人體也不例外。而太極拳引起動作的所謂「氣」,用運動力學分析,其

實質就是人體內傳遞的力。運動力學還發現人體內力的傳遞必須依賴於人體多個環節的「相向運動」,

包括了脊骨的由下至上向後撐等;而脊骨的後撐必然限制了挺胸。太極拳還需要兩大臂總是尤其呈向前

撐開抱合的姿勢,這也限制了挺胸。人體胸背部形狀主要是由肋骨構成的,限制挺胸也就是既限制了肋

骨人為的前挺和後突(駝背)。顯然,所謂的「束肋」就是近代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首

先提出的「含胸拔背」。必須明白「含胸拔背」不是胸背局部的動作,而是與「順項貫頂」一起都是由

「下氣」所引起的。

「下氣」是什麼?「下氣」顯然就是指「氣沉丹田」。「氣沉丹田」就是人體由於放鬆而內力向下沉降

於小腹,因此內力向下沉降就是「下氣」。「束肋」與「下氣」是互為因果的。就是說「束肋」必須依

賴於「氣沉丹田」,而「氣沉丹田」又必須依賴於「束肋」。而且「順項貫頂」與「下氣」也是互為因

果的。如果「束肋」也就是「含胸」不是由於放鬆而內力向下沉降所引起的,如有的人所說的僅僅是主

動的「兩肩微向前合」,持續地以胸背局部肌肉的力量使得兩肩故意前張引起斂胸,這樣的姿勢使得胸

背緊張拘禁,不僅毫無武術效用,而且對健康也是有弊無益的,所以是不屬於太極拳之「含胸」的;這

種說法至少是一種詞不達意的不準確的表達。由「氣沉丹田」對於「含胸」所形成的作用,也可以體會

到現代太極拳界2000年前後開始有個人否定「氣沉丹田」是很錯誤的。必須認識到只有「氣沉丹田」引

起的「含胸」才是太極拳的「含胸」。這樣的「含胸」就會使人有金仁霖先生所說的如自行車輪胎充氣

時內胎貼向外胎的感覺,前胸就象是自行車輪的內胎,後背就象是自行車輪的外胎。太極拳的「束肋下

氣」就應該是這樣的。

(二)「把襠撐」是什麼

象是自行車輪胎充氣時內胎貼向外胎的太極拳的「束肋下氣」會引起髖骨的兩側由內向外側張開而向前

裹合的感覺,兩腿之間的襠後部也會有張開來的感覺,就象是襠部變圓了。這就是所謂的「將襠撐圓」

或稱為「圓撐」。

「圓襠」是「氣沉丹田」之「氣」沉到腳從而使得站立沉穩、勁力傳遞順遂的必需條件之一。「圓襠」

又稱「開襠」,是幾乎所有中華武術各拳種共同的要領。必須指出「圓襠」或「開襠」不等於「開膝」

。圓襠主要是指會陰部位有寬敞的感覺,與兩膝、兩大腿是否張開沒有關係。正如陳鑫先生在《陳氏太

極拳圖說·太極拳勢卷一·第一勢》中所說的「兩大腿根要開,襠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

蓋心意一開襠即開矣;不會開襠者腿雖岔開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顧留馨先生在《太極拳研究》等

書中總結當時一些太極拳家對「圓襠」的認識這樣寫道:「會陰部位(位於兩便之間)稱作襠……兩胯

撐開,兩膝有微向里扣的意思,襠自然能圓(即使兩膝微向外叉開而兩大股外往裡合,胯根撐開……)

;會陰處虛虛上提,使這部分皮膚有不使下盪的意思,這樣襠自然能虛。襠的虛圓協調能使兩髖關節撐

開,旋轉圓活。」這就是說做到了圓襠,在放鬆的前提下,左右開立步型的兩腿膝是既向兩側外撐使小

腿豎直又微微向前內旋的,這被稱為「兩腿相合」,這就象是騎著馬用兩小腿的脛骨面夾馬肚子。如果

這種步型兩腳尖都是外撇的,兩膝尖就偏於朝向前方而與腳尖的方向不一致。而如前後開立、後腳尖外

撇的弓步步型,則後腳膝尖也是偏於朝向前方而與腳尖方向不一致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說後腳尖外

撇之弓步的後膝尖要與後腳尖同向,顯然這樣的步型是尖襠而不可能是圓檔的,因而是一種錯誤的步型

。圓檔的左右開立步型必定兩腹股溝都有內縮的感覺,前後開立的步型則前腳的腹股溝內縮。做到了「

圓襠」,腰曲似乎感覺變得直了,臀部向兩側張開又向前內旋卷攏,這種體態被稱為「裹臀」。所以「

圓襠」必然「裹臀」。圓襠之臀部後方(屁股)下橫的臀紋溝會有如小半個屁股坐在高凳子上那樣的擠

壓感,如果不是圓襠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圓襠的效果是使股骨頭在髖關節中移向側外方,因而髖關節間

隙變大達到松胯﹙松髖關節﹚,有利於胯的靈活和沉著。松胯需要膝的自然放鬆似乎微屈,這種膝微屈

在外形上沒有明顯表現;而如果膝往後挺直要做到松胯那是困難的。雖然圓襠可以使得站立如扎地般的

沉穩而能夠抵抗住他人破壞其平衡的推按,但這不是太極拳圓襠的目的,太極拳圓襠的目的主要是為了

沉著和胯的轉動靈活。

與圓襠相反的是尖襠,「尖襠」外形上就是「開膝」,就是使兩膝朝向的角度變大,「尖襠」其襠部必

然是夾緊沒有放鬆的。「尖襠」的左右開立步型包括馬步,如兩腳尖朝向外側,兩膝尖就均與腳尖同向

。而後腳尖外撇弓步的「尖襠」,後膝尖也與後腳尖朝向一致。自我鑒別是圓襠還是尖襠,當左右開立

步時可以去摸一下屁股縫,圓襠時由於臀部肌肉向兩側分開前裹,會陰部就有寬敞感,屁股必張開而屁

股縫較淺;而尖襠時由於臀後肌肉相互合攏,會陰後部必然有夾緊感,屁股縫必然閉合較深。對於圓襠

的正弓步,後腿之臀部和大腿根後部有明顯的夾角形成,即其臀紋溝形成的縫較深,左右兩屁股後面的

形狀相差不多甚至幾乎一致;而尖襠正弓步的前腿屁股豎而後腿屁股斜,後腿臀部和大腿根後部之間是

沒有明顯夾角形成的,在腰部髂嵴處則往往出現了凹陷形成了突臀,也就是突屁股。現代武術界有不少

人都誤將「尖襠」當作了「圓襠」。尖襠對於全身放鬆、氣沉丹田、胯的靈活轉動都有妨礙,是太極拳

學練所必須要避免克服的。

「把襠撐圓」必須「束肋下氣」,而「下氣」又有賴於「把襠撐圓」,就是說「下氣」和「把襠撐圓」

相互也是離不開的;因此歌訣將這三者聯在了一起。「束肋下氣把襠撐」是太極拳對於由頭至胯形體方

面的重要要領。

(三)與圓襠關係十分密切的「松胯」是怎樣的

太極拳的「把襠撐圓」雖然表現在「襠」,其實是「胯」的內在動作。因此,「把襠撐圓」與「胯」的

關係十分密切。「胯」是中國武術語言中的常見詞,在古代,「胯」是指兩大腿之間的部位,其實與「

襠」是同義的,如《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胯下」之意就是襠下。中醫文獻中的「胯」也是指兩大

腿之間的部位,是指襠下;而「胯骨」則與現代醫學所說的「髖骨」同義(見《中醫大辭典》),但「

胯骨」也可以表示髖關節,如約刊於公元846年前後唐代藺道人的《仙授理傷續斷方》中的「胯骨出」指

的就是髖關節脫臼。在中華武術中,「胯」有多種所指,一般所說的「松胯」和「胯轉動靈活」之「胯

」與《仙授理傷續斷方》中「胯骨出」的「胯骨」同義,是指「胯關節」,就是髖關節;而「不要左右

凸胯」之「胯」則是指股骨大轉子部位;「收胯」或「縮胯」之「胯」則是指腹股溝的前外側部位,其

實就是指髖關節的前方。所以,武術語言中的「胯」主要是指髖關節及其附近部位,究竟是指什麼,要

視具體的語言來理解。太極拳所謂的「松胯」就是指髖關節、腹股溝放鬆不用力。在體重主要由一腳支

持的步型時松胯,支持體重一腳的臀胯部就有由「立正」轉變為「稍息」姿勢的感覺,就是會有後小半

個屁股即臀紋溝處一小部分坐到了高凳子上的感覺,就象是軀體略向後移尤其再下墜而落實了似的,所

以「松胯」也稱為「落胯」。做到了「落胯」,軀體最下端的腰、骶骨就承擔了全部脊椎和頭的重量,

使得全部脊椎可以不橫向承擔身軀的體重而全部身軀可能放鬆了。

松胯對於沉穩和輕靈十分重要,做不到松胯,沉穩和輕靈是極困難的,在上步時尤其可以體會到這一點

。在上步時如果承擔體重的一腿膝微屈,由於同側胯有下支撐相對容易放鬆,不承擔體重的一腿向前移

動中相對胯關節就不易放鬆,所以上步時尤其需要注意不承擔體重的一腿要松胯,方法是胯關節不僅要

放鬆不用力,還必須略往內收縮,使得腿與胯關節的運動趨向相反,這樣這一胯就容易放鬆。做到了松

胯,承擔體重一腿會有重墜感沉到小腿後部的感覺,感到站立很沉穩;不承擔體重一腿之胯則感到沒有

主動承擔腿腳的移動。而如果上步時沒有做到這樣的松胯,站立就相對不沉穩,不承擔體重一腿的移動

也相對重滯,向前邁步就會使人感到是似乎著地有聲的重濁。由於弓步形成時胯關節會自然抵緊從而會

妨礙松胯,所以,弓步形成後必須要立即注意松胯。做到了「松胯」,身軀如果被人一推就能靈活轉動

;被人一壓,髖關節就能毫不抵抗地使身軀靈活下沉,身軀就象是安裝在彈簧上;如果沒有松胯,無論

是被推動還是下壓時髖關節就會發生抵抗,使得身軀不能靈活地轉動和下沉,因而外力必然會作用到身

體重心;這樣的話,如果在弓步形成時身軀被人左右斜向推動,由於身軀轉動不靈活存在著抵抗,這一

方向又是弓步穩定角較小的,就容易被推倒。太極拳往往需要在腳步不動的情況下身體能有大的轉動和

沉浮幅度,圓襠松胯就能滿足這個要求。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由於胯的活動使得被稱為「氣」與「勁

」的內力能上下傳遞而引起的,從而可以使得手臂不用力,如果襠不撐圓,胯的松沉受到了妨礙,就會

感覺到全身向下的松沉感和腿腳向上傳之內力的感覺被卡住在胯部了,勁氣就無法通過胯部下沉和上傳

,手臂不用力就必然會受到破壞,太極拳特殊的武術功夫就不可能發揮了;所以太極拳的沉穩是以圓襠

松胯為基礎的,但太極拳鍛煉沉穩的目的主要是在於輕靈,這也就是說太極拳圓襠的目的主要是在於轉

身、移步的靈活、敏捷,也就是避免「雙重」。由於避免「雙重」是太極拳能夠以弱勝強的基礎根本之

一,可見圓襠松胯對於太極拳是至關重要的。

圓襠松胯使得髖關節活動加強和幅度變大,鍛煉了與髖關節有關的肌肉組織,健身效果的優良是可想而

知的,尤其對於預防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頸骨折是應該有很好效果的。

(四)關於「襠」、「胯」的錯誤說法

現代太極拳界有人說:「在圓襠之下松胯,可使恥骨聯合和坐骨結節上的關節縫隙加大,運動度因而得

到擴大。」有人還以為這是一種秘傳而加以追求,其實這種說法是毫無解剖學與武術根據的。解剖學清

楚反映,男子約16歲之後、女子約13歲之後,髂骨、恥骨和坐骨逐漸骨化而成為一塊髖骨,兩塊恥骨和

兩塊坐骨各形成一個骨環,兩塊恥骨的一端在體前由纖維軟骨連接構成了聯合,中間有縱長裂縫,這條

裂縫能分開的距離是極微小的,對於成人而言,恥骨聯合可說是不可能分開的,即使假設兩恥骨能夠分

開達到1~2毫米,對於運動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對於健身和武術也是毫無價值的。所以,這種「恥

骨聯合和坐骨結節上的關節縫隙加大,運動度因而得到擴大」的說法是錯誤的,純屬將太極拳複雜化的

故弄玄虛。

圓襠、松胯沒有明顯外形標誌,但必須十分明白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人體各結構特定的相互位置關係所

引起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把形成這些姿勢說成是用意想什麼來達到,這是十分錯誤的。有的人還用

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中的「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來作為引證,這是用現代漢語的詞意來牽強附會地

錯誤解釋古代漢語的詞意,古代漢語的「意」有比現代漢語的「意」多得多的詞義,「凡此皆是意,不

在外面」其實是說這些都是體內的神經反應引起的微小動作和感覺,不是明顯外形動作這樣的意思;這

句話的「意」主要是指神經反應和微小動作的感覺,不是指思維意識的「意念」。圓襠、松胯都是屬於

外形姿勢,如果人體相關各結構沒有達到所要求姿勢的相互位置,不管如何意想,姿勢也是不可能正確

的。這種用意想來代替實際姿勢鍛煉的說法純然是將太極拳神玄化的誤導。

【第一首第三句原文】

胸背開勁①兩捶②爭③。

【注釋】

①勁——「勁」是指形態。

②捶——「捶」可指杖、鞭子,上文借代指太極拳極柔軟如鞭子般的手臂。

③爭——相互對抗、較量,喻指手臂具有向外掤勁的形態。

【語法修辭分析】

上文將極柔軟的兩手臂借代稱為鞭子﹙即「捶」﹚,「胸背開勁兩捶爭」與前文的「束肋下氣把襠撐」

形成對偶,是從不同角度對太極拳胸、背、臂經常性形態的描述;由於「胸背開勁」已反映了兩手臂存

在著方向相反的向外膨撐之力,所以將「爭力」的「力」字承前省略了。

【今譯】

    胸背是向兩側張開的形態,兩臂是向前外撐抱的形態。

【討論】

這一句原文是「胃音開勁兩捶爭」。「胃音」兩字顯然與文意是不符合的。古時「胸」字有可以將左偏

旁的「月」置於「匈」下面的寫法,而如果「匈」寫得潦草會被誤視為「田」;因此,「胃」可能是「

胸」字的誤會。而「背」寫得潦草也會被誤會為「音」,因此,「音」可能是「背」的誤會。又從「開

勁兩捶」推理,人的軀體可以有「開」感覺的只有胸背部,因此,「胃音」兩字應該是「胸背」兩字之

誤。

「胸背開勁兩捶爭」是什麼意思呢?太極拳的習練,兩臂始終是呈現著程度不同向前外膨撐裹抱成圓弧

的形狀,如擁抱著合圍的大樹或大氣球,從俯視角度看,手臂的肘部總是在腕肩連線的外方,向後移動

也決不超過兩腋的連線,當身體正對前方敵人時兩肘也決不進入胸部的前投影區,這樣,胸背肌就會始

終有向兩側張開的感覺;而手臂由於胸懷中如有大氣球的向外膨脹而被向相反方向分開去了。在這樣的

形態中,手臂還總是呈肘部微垂的弧形,兩手臂就象是懸空平置而中部下垂的鞭子,這樣的形態就是「

胸背開勁兩捶爭」。這樣的形態,在武術上就形成了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說的「手足為第一道防

線,膝肘為第二道防線,胸腰肩膀為第三道防線」了。因為兩手臂圍成了圈形,可以使得手和腕部最先

與敵人相接觸,其次再是肘部,最後才是肩與胸腰。這種姿勢是太極拳借人之力化解他人攻擊所十分需

要的,同時這種姿勢也是道家內功所最常見的。

由於「胸背開勁兩捶爭」,胸部和手臂形成了一個弧圈,從前方看去,胸部總是被包涵在弧圈的最深處

,而且胸部總是不前挺即「束肋」,所以,「胸背開勁兩捶爭」這句話其實包括了近代太極拳家所說的

「含胸拔背」、「虛腋」、「沉肩垂肘」、「兩臂圓撐」和「兩手各管一半」等要領。而這些要領對於

太極拳的化解與發勁都是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胸背開勁兩捶爭」是由「束肋下氣」引起的,因為

凡力必然同時有反作用力,所以,「下氣」必然同時引起「上氣」即內力的上傳,而這「胸背開勁兩捶

爭」就有賴於這「上氣」;有的前輩稱這種「上氣」為「里開外合」。所謂「里開外合」就是感覺到軀

體受到一股內力作用由下而上、由中間向兩側張開,兩手又被催動而向前合攏;如果不是這樣,就是僅

僅是外形的模仿,實質上是錯誤的。然而,現代太極拳界常見有的人的教學示範,連外形也失去了「胸

背開勁兩捶爭」,如野馬分鬃拳式中兩臂交叉時正對前方的下面一條手臂的大臂完全進入了胸部而且失

去了圓撐形,而當前外挒時向下采按手臂的肘部又明顯超過到兩肩連線向後反張了;又如對於單鞭,有

人畫蛇添足地居然認為前手的肘尖要與前腳的膝在上下一條垂線中,勾手又向後直伸,手臂的弧圈完全

被破壞了,這樣的拳姿就是嚴重失真而失去了武術價值,對於太極拳而言是錯誤的。

【第一首第四句原文】

五指①抓地上彎弓。

【注釋】

①指—— 「指」與「趾」在古代漢語中相通,如《左傳·定公十四年》:「靈姑浮以戈擊闔廬,闔廬傷

將指,取其一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趾」均用「指」來表示,上文中的「五指」就是指腳

的五個趾頭。

【語法修辭分析】

上文中的「五指抓地」並非說腳趾能象手一樣抓住地面,而是比喻腳趾屈曲彎扣如抓東西的形狀。

【今譯】

五個腳趾象抓東西一樣的屈曲彎扣,而腳的上部就象彎弓那樣。

【討論】

(一)「五指抓地」是怎樣的

 「五指抓地」是怎麼回事呢?這首古歌訣的前三句闡述了練十三勢長拳者胯襠以上必須做到的要領。最

末句「五指抓地上彎弓」顯然應該是對前三句未述及的胯襠以下要領的闡述。所謂「五指抓地」,就是

形容五個腳趾彎曲、趾頭著地之形狀就象是抓地面上東西似的,與「五指扣地」是同樣的意思,並不是

說五個腳趾抓住了地面。現代太極拳界九十年代末有個人認為「五指抓地」是不放鬆的反映,這種說法

是不正確的。因為腳趾彎曲可能是腳趾緊張所引起的,也可能是腳趾放鬆所引起的,而當練太極拳腳趾

放鬆時,趾關節與跖趾關節必然是微屈的,這就象胯、膝關節放鬆時必然是有不同程度的彎屈相同的;

趾關節與跖趾關節伸展變直倒往往是腳趾與跖趾關節緊張不放鬆的反映。古歌訣中所說的「五指抓地」

當然不是指腳趾局部緊張用力所形成的,而是指腳趾放鬆或全身自重與氣沉丹田之氣沉於腳趾而形成的

。不少著名太極拳家都指出「五指抓地」是太極拳很重要的一個要領。回憶錄《武林名人》一書記載

1901年從學於楊鑒侯先生、只學過太極拳一門拳術的楊澄甫先生早期弟子牛春明先生,就是十分重視和

強調「五指扣地」的;吳式太極拳前輩劉晚蒼、劉石樵兩先生所著的《太極拳架與推手·太極拳架》在

對撇身捶、轉身蹬腳、金雞獨立、彎弓射虎等拳式的介紹中都特彆強調了「腳趾抓地」。

從人體解剖結構的角度講,人蹬地時腳底與地面的緊密接觸主要是腳底的前後和外側周圍,如果五個腳

趾頭伸直往往著地不踏實,就必然會影響到腳底與地面的緊密接觸;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功夫就是要氣沉

丹田而使得勁貫地面,從而由於反作用引起向上傳遞於全身的「氣」,而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由腳而

起的「氣」所引起的,如果腳底與地面不能緊密接觸,「氣」的傳遞就必然不能順暢,動作就難以避免

是由局部的拙力所作用的,全身在動態中的放鬆就不能保證了,而「五指抓地」是勁貫地面的重要反映

。「五指抓地」對由腳而起之勁力的傳遞和暴發更是不可缺少的。有的太極拳與有的武術拳種發勁有憑

腳趾與腳掌部分著地而腳跟不著地的,然所有武術拳種沒有五個腳趾頭不著地而主要憑腳跟著地發勁的

,因為如果單憑腳跟蹬地發力,會對脊髓和腦產生有害的振蕩,發力也是難以順遂的。

「五指抓地」反映了腳對於「沉」的十分重要。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就指出「腳下沉穩,是以氣

沉于丹田注力於兩腳兩腿,達於地下,如地下有電吸著於兩腳兩腿,使腿腳地三者成為一個整體也。就

在練拳的時候,頭腦里也要常想著這個問題……使腳腿注於下層,透於地宮,同地球粘成一體」,又說

:「無論練拳或推手,總要以腳下松沉穩固踏實為第一,否則一切全談不到。千要緊,萬要緊,是身勢

鬆軟、腳下有根為最要緊。」 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談心得》中也指出「將足心貼地,

進而則欲足陷入地,久之則欲以我之足力與地心吸力相接」,他的兩本著作都多次強調這一觀點,當然

其意思並不是真的足心能夠與地面相貼,而是要腳與地面緊密接觸,如果腳趾沒有放鬆微屈與地面緊密

接觸,全腳要與地面緊密接觸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把「五指抓地」或「五指扣地」說成是違反放鬆要

領的說法是十分錯誤的。這種十分錯誤的說法在現代太極拳界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誤導,這是學練太極拳

者應該明白的。

古歌訣指出「五指抓地」,而不是說「十指抓地」,還反映了太極拳實際上在每一瞬間是以單腳承擔體

重的要領。鄭曼青先生在其著作中多次重複強調楊澄甫先生所傳授的這一太極拳要訣,如他在《鄭子太

極拳十三篇·別程序》中說:「惟習太極拳者將體重付於一足,兩足時互易之,又不許用力,自胯至膝

至踵俱要鬆柔,其力量在足心而受於地」。這「將體重付於一足」在拳經中又被稱為「偏沉」。這一武

術要領並非太極拳一門所獨有,據張肇平和杜飛虎兩先生合著的《論太極拳》所述,近代杜心武先生的

自然門武術中也有這樣的要領;而據孫祿堂先生《拳意述真》所述,形意拳鍛煉到了中層功夫以上也有

這樣的要領而稱其為「單重」,該書記載了郭雲深先生將其解釋為「單重者非一足著地一足懸起,不過

前足可虛可實,著重在於後足耳」。這些論述清楚反映武術中體重在何腳,內力是主要的因素,不能將

有內力活動的人等同於沒有內力活動的無生命物體,對於人的身體重心垂線落於何處,往往是不能僅憑

外形用幾何分析的方法來確定的。

(二)「上彎弓」是怎樣的

這首歌訣末句中的「上彎弓」有被解釋為「一身備五弓」的,即將「上彎弓」解釋為四肢和身軀為五張

弓。將四肢和身軀理解為五張弓當然也是可以的。因為雖然太極拳之身軀是中正直豎的,其實動態的撐

脊和「拔背」就反映這中正直豎的身軀是有彈性這「彎」之特性的;而背臂「胸背開勁兩捶爭」的形狀

就是「彎」的;下肢的形狀其胯、膝關節至少由於放鬆是微屈的。但聯繫到這首歌訣的前三句已對練十

三勢長拳者胯襠以上要領作了明確闡述,這「上彎弓」之「上」應該理解為是指腳至胯的部位較為合適

由於五個腳趾頭緊密著地的「五指抓地」,其腳心必然涵空,即腳心部分形成拱形;中華武術各拳種都

有腳心涵空保持腳弓的要求,腳的這種形狀有利於腳底耐勞,「上彎弓」有可能包含有這樣的意思。武

術界有將保持腳弓稱為「湧泉涵空」的,這個「湧泉」其實是借代「腳心」,並非指中醫針灸穴位的「

湧泉」穴。中醫穴位的「湧泉」穴屬足少陰腎經,位於第二、三跖趾關節的後方,腳底卷屈時,足底由

後往前約三分之二處出現凹陷的正中,是一個與腳心較近、位於腳心前方、直徑約1至2mm的一個點;武

術界「湧泉涵空」的「湧泉」則是一個部位,是指腳底的腳弓中央,兩個「湧泉」的概念是不完全一樣

的。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視本末》中說:「膝蓋,起勢時自然立定,不可挺直亦不可屈

……足跗須軟如綿,足心湧泉穴方能松沉塌地」。此語顯然是指在保持腳弓的前提下,整個腳底松沉與

地面緊密接觸,由於身體重心落在腳弓上而感覺上腳心與地面相接,並非說實際外形上的腳心與地面相

接觸;因為除了足底畸形的平足者,正常足底的人要想腳心與平的地面相接觸是不可能的。

「上彎弓」主要應該理解為兩下肢有象「彎弓」那樣的特性。「彎弓」不是主要指兩下肢的形狀,而是

指彈性,是指形狀很容易改變。比如被人一推或一壓,胯與膝能夠隨之而動,使得他人的作用力不能作

用到身體重心。如果兩下肢雖然是十分「彎弓」的形狀即使大腿與地面平行然而沒有彈性,比如弓步時

上身的側斜方一受到外力的作用,外力即能作用到身體重心,這兩下肢再彎曲也是不符合「上彎弓」的

;而如果上身受到外力的作用,兩下肢能象彈簧那樣沉降或將身體重心轉移而將外力作用化解掉,使得

外力作用不到身體重心,那麼,這兩下肢即使似乎是直立的也是屬於「上彎弓」的。兩下肢的這種「彎

弓」特性不僅對於太極拳的「屈伸就」至關重要,而且對於太極拳強大勁力的傳遞也是至關重要的。綜

上所述,太極拳正確的鍛煉與應用是必須「五指抓地上彎弓」的。

第二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

【第二首全文】

舉動輕靈神內斂,莫教斷續一氣研;

左宜右有虛實處,意上寓下後天還。

【第二首第一、二句原文】

舉動①輕靈②神內斂③, 莫教④斷續⑤一氣研⑥。

【注釋】

①舉動——指行動,如《後漢書·牟融傳》:「(牟融)代伏恭為司馬,舉動方重」。

②輕靈——「輕」有著力不多、不費力等意,如唐·杜甫《江漲》詩:「輕搖逐浪鷗」;「靈」有靈敏

、靈活、敏捷等意。

③神內斂——「神」,上文是指精神活動,即「心」的活動,相當於一般所謂的「意」;「斂」有收藏

、約束等義,古人將思想活動稱為「神外游」。「神內斂」就是指將思維活動即「意」約束收藏起來,

也就是「摒思息慮」,現代醫學稱為「大腦入靜」。

④莫教——古代漢語中「教」有使、讓之義,如《墨子·非儒下》:「教臣殺君,非賢人之行也。」唐

·王昌齡《出塞》詩:「不教胡騎度陰山。」上文之「莫教」也是「不使、不讓」之意。

⑤斷續——時而中斷,時而接續。

⑥一氣研——其中之「研」為專心、竭盡之義,如清·顧炎武《古隱士》詩:「研心《易》六爻,不用

希潛龍。」上文之「研」引申為專門、完全之義。上文之「氣」顯然是指包括「勁力」的所有人體內力

,與道家內丹功所說的生理之「氣」是兩個完全不同概念的「氣」。「一氣研」即為:完全讓一股氣﹙

傳遞性的內力﹚來完成之意。

【語法修辭分析】

    「舉動輕靈神內斂,莫教斷續一氣研」為分承句。其中的「舉動輕靈」與「一氣研」相承接,「神

內斂」與「莫教斷續」相承接。因為太極拳的動作是隨別人而動的,而別人的動作是可能有停頓的,與

人的搏鬥中也是可能需要有停頓的,所以,「舉動輕靈」是不可能沒有「斷續」的,所以「舉動輕靈」

是不應該與「莫教斷續」相聯繫的;而太極拳的所有動作都是由「氣」來完成的,顯然「一氣研」就是

對「舉動輕靈」的說明。因此,「舉動輕靈」不是與「神內斂」相聯繫,而是與「一氣研」相聯繫。

「神內斂」雖然與「氣」有關,但「神內斂」與「氣」的關係不是十分密切,而太極拳要求「神內斂」

是始終的,也就是「莫教斷續」的,顯然「莫教斷續」就是對「神內斂」的說明。因此,「神內斂」不

是與「一氣研」相聯繫,而是與「莫教斷續」相聯繫。可見這兩句應該理解為「舉動輕靈一氣研,神內

斂莫教斷續」或「舉動輕靈一氣研,莫教斷續神內斂」,是錯承,這兩句是不能分開來分析和理解的。

【今譯】

動作輕靈要完全讓氣來完成,精神無思無慮靜極默篤不要中斷。

【討論】

「舉動輕靈神內斂, 莫教斷續一氣研」是內外相及對於古太極拳動作的幾個重要內在規律奧秘的揭示與

闡述,這兩句話應該理解為「舉動輕靈一氣研,莫教斷續神內斂」,包含了五個重要信息,那就是:①

太極拳的動態反映為「輕靈」,不然就不是合格的太極拳;② 太極拳「輕靈」的動態是由腳而始抽絲般

傳遞性的力量即「氣」所引起的,如果「輕靈」不是這樣,那就不是太極拳的「輕靈」;③ 太極拳的「

氣」是引起動作的力量,與氣功鍛煉所說的沒有力效應的生理性的「氣」是兩回事; ④動作中的精神是

「內斂」的,如果沒有神內斂,那就不是合格的太極拳;⑤太極拳的神內斂在動作中是自始至終的,不

然就不是合格的太極拳。分述於下:

(一)太極拳是「輕靈」的

太極拳究竟應該是「沉穩」還是「輕靈」?現代太極拳界有兩種相反的觀點,一種認為太極拳應該「沉

穩」;一種認為太極拳應該「輕靈」。兩種觀點相反到甚至有認為「沉穩」是對的、「輕靈」是錯的,

或認為「輕靈」是對的、「沉穩」是錯的。

應該認識到太極拳是不以硬拼強抗的形式搏鬥的武術,因此太極拳的動態是必須反映為「輕靈」的。雖

然平時套路練習不是實戰,但套路練習作為實戰的模擬也是必須表現為行雲流水之「輕靈」的。現代太

極拳界很多人練拳將動作重遲誤以為是「沉穩」,甚至還有兩腳如站樁那樣站著根本沒有力量轉移的變

化,完全失去了武術涵義,其實是動作十分緩慢變化的氣功導引。太極拳慢練無可非議,但無論怎麼慢

練即使一套傳統套路練一個小時以上,也是可以體現「輕靈」和鍛煉「輕靈」的。忽略「輕靈」將重遲

當作「沉穩」這顯然是錯誤的。

其實,「輕靈」是許多武術共同的要求,因為所有搏鬥只有輕靈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和攻擊敵人。在搏

斗中如果是坦克般步步為營、緩慢沉重地移動,那是避免不了挨打的,而人的抗擊打是有限的和不是處

處能夠抗擊打而不會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的。所以, 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說:「觀猴子能鬥牛,憑

靈快也;貓能斗蛇,憑靈快也;蟋蟀能斗公雞,也憑靈快也;太極拳能斗蠻漢大力士,也是憑靈快也。

」「總之是輕靈以行動,順勢以借力,巧妙以變化,冷快以發勁,此外無二法門也。」又說:「如是用

之於對付比斗,是非有蠅蟲不落、寸草不沾、輕妙絕倫、變化神奇的功夫才行,所以說太極拳總要在輕

靈變化、神氣靈感等方面下功夫才對。」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還說:「不可專在力大勁硬上著想,

須要細細地體會拳中的機智奧妙才是主要的問題;怕的是身手練硬了,感應不靈,在推手時就要吃虧。

過去曾有一位練形意拳的專家某某就可以作為典型,他是專找力大勁硬的功夫,出拳時如放炮一樣崩崩

作響,出腳時如山崩地裂一般,身上的肌肉起疙瘩,此人好勝,性子粗暴,動手就要拚命、惱臉,所以

一般人都不敢惹他。然而在民國初年時間,馬良在濟南提倡武術,某某與一位山東回教彈腿專家楊洪修

者當場比武,楊手法輕快,某某則力大手遲、防衛不靈,走了幾個回合,就連被楊洪修打了幾個嘴巴子

,因而失敗,一怒回家,氣病而死。以上證明專註意力大勁硬,必致感應不靈,此所以失敗也。」根據

孫祿堂先生的《拳意述真》,從李雅軒先生對某某的描述中可見某某僅僅是屬於形意拳低層次的明勁功

夫,雖然形色剛猛凌厲,卻是步法雙重,碰到功夫相當、步法靈活的搏擊對手哪有不挨打之理。武術實

用中的機會是稍縱即逝的,手的動作和步法稍有遲滯就可能被敵人攻擊到和攻擊敵人不能成功。近代太

極拳家就是表現為輕靈的。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的「腳步方面要放得輕妙無比,進則令

其覺察不出來,我已進去使其不能逃避;退則令其不知我已脫開他發勁的範圍,決勝之道在其中矣」,

「來之無形,去之不覺,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輕妙無比,使其未覺而身已進,手已到」。有的人說

到某個先人的武術功夫超群,受到攻擊時,全身肢體不動,就將攻擊者發出去了,這種描述顯然是神化

渲染而已,因為能夠被別人攻擊到時不加化解,只是動動手而腳步不動就將攻擊者發出去,那麼這明顯

反映的是硬碰硬,而且兩人的體重、體力相差也都肯定是很懸殊的了。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

中所說的「太極拳以靜御動」並不是說手、腳、軀體的空間位置都不動,而是指「雖動猶靜」,也就是

不主動不用力地以柔克剛,而「以靜御動」也是離不開輕靈的。所以,太極拳學練必須追求「輕靈」。

(二)太極拳的「輕靈」與非太極拳武術的「輕靈」是不同的

古太極拳即十三勢長拳的「輕靈」與非太極拳武術的「輕靈」是有本質區別的。大致有如下四個不同:

①太極拳的「輕靈」不是以主動為主的。許多拳種所謂的「輕靈」都是指根據眼看耳聞引起的神經反應

所支配的手腳快速動作,不論是由主觀意識支配的還是條件反射潛意識支配的,本質都是完全的主動。

如果是主觀意念支配的,不僅精神高度緊張,而且往往會發生過先過快的失誤,因此「輕靈」有時反倒

成了被人所制與挨打的原因之一,這樣的行為是不屬於太極拳之「輕靈」的。太極拳與人接觸後之「屈

伸就」的「輕靈」就是表現為沒有主動、肢體不用局部骨槓桿性質的力,肢體活動是由軀體傳遞而來的

力與借人之力所引起的。而腳是「步隨身移」根據手動作的需要而隨動的,主要也不是主動。陳微明先

生在《太極拳術·太極拳論注》中說:「不用後天之拙力,則周身自然輕靈。」局部骨槓桿性質的力就

是主動的「後天之拙力」。由於太極拳與人接觸後的「輕靈」是以聽勁為基礎、由聽勁而來的。所以陳

微明先生在《太極答問·太極拳之散手》中說:「太極拳散手之變化均由推手聽勁而來。」這是太極拳

的「輕靈」與非太極拳武術的「輕靈」的一個特別重大的本質性的不同。如果不是這樣,活動的肢體比

如手臂是局部主動的、由局部骨槓桿性質的力所作用的,那麼即使與別人接觸使得他人感到很輕靈,這

樣的「輕靈」也是不屬於太極拳之「輕靈」的;有的人練拳時用局部主動的力使得肢體很緩慢地活動以

為就是「輕靈」,顯然也是不屬於太極拳之「輕靈」的。

②太極拳的「輕靈」不表示重量輕,主要是表示與別人相接觸的瞬間不發生衝擊與相接觸後沒有主動的

隨人而動。漢語中的「輕」可以表示重量很小,也可以表示不著力、不用力、沒有衝擊性的動作。比如

說「將100斤重的玻璃器具輕輕地搬運到台上」,就是指不要猛地將玻璃器具放置到台上,或者說放置時

是要沒有衝擊性的接觸,不是說100斤玻璃器具的重量輕。又比如巨大的輪船由技術差的船長駕駛靠碼頭

,輪船往往會與碼頭髮生沉重的碰撞,而技術高的船長駕駛,輪船會似乎無聲無息地與碼頭靠攏貼住,

這似乎無聲無息的靠攏貼住就反映為「輕」。這樣的「輕」就是表示不著力和沒有衝擊。太極拳「屈伸

就」的「輕靈」一個表現就是與別人接觸瞬間不發生衝擊,要象藍球運動員接飛來的藍球那樣不發生碰

撞。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就說楊澄甫先生髮他瞬間之前是先把手輕輕地放在他胸部的。然合

格的練太極拳者一旦與別人接觸後,「輕靈」是不表現為重量輕的,而是表現為與敵人保持不先不後隨

動的「屈伸就」,主要是被動地由對方提供動力地使得敵人「終不得力」而打不著自己。這是因為太極

拳是以放鬆為根本的,而凡放鬆必沉,凡沉又必表現為有重量。而且,放鬆而沉的手臂比沒有放鬆因而

沒有沉的手臂還要重。然而由於這樣沉重的手臂與敵人接觸中沒有主動,實踐證明手臂發生滑動時敵人

也會不知不覺的而出現了「輕靈」的效果。「輕靈」不等於重量輕,這是太極拳之「輕靈」的又一個重

大特點。

③許多武術鍛煉者的「輕靈」往往是身體各部各自為戰的局部靈活所組成的。太極拳的「輕靈」則必須

是由腳而起的傳遞性的力量被稱為的「氣」所作用形成的。因此,不論外形上能否覺察到,任何「輕靈

」的動作都是由腳開始、有先後順序的、象抖動的綢帶那樣的「一動無有不動」動作的。這種情況在一

些舞蹈鍛煉者與羽毛球鍛煉者中也可以發現,舞蹈鍛煉者和羽毛球鍛煉者的動作都可以認為是「輕靈」

的,但仔細觀察就可以發覺有些舞蹈鍛煉者和羽毛球鍛煉者的動作是由腳而始整體波浪形的,有些則不

是這樣,兩者的「輕靈」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太極拳的「輕靈」必須是整體波浪形的「輕靈」。用

現代運動力學的語言說,這種「整體波浪形」是「動量傳遞」的反映。歌訣所說的「氣」其實就是「動

量傳遞」。所以歌訣強調指出「舉動輕靈一氣研」。「輕靈」是由傳遞性的力量所作用的結果。這是太

極拳之「輕靈」的又一個本質性的重大特點。

④太極拳腳步的「輕靈」與「沉著」既是相反的又是相成的,腳步的「輕靈」是以「沉著」為基礎的。

太極拳實戰沾粘連隨中的移步雖然都表現為「輕靈」,但這樣的「輕靈」必須包含著「沉著」,都是有

「沉著」的效果;而且太極拳的學練中,「輕靈」也是必須在「沉著」的基礎上培養鍛煉而成的。是先

有「沉著」後有「輕靈」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輕靈」,那就不是太極拳「輕靈」。以「沉著」為基礎

,這是太極拳「輕靈」的又一個本質性的重大特點。

(三)太極拳的「氣」與氣功、中醫的「氣」都不同

「氣」在中國古代是一個萬用的代詞,大到宇宙、小至塵粒,看得見的萬物、看不見的萬物,精神也好

、物質也好,什麼都是可以用「氣」來表示的。太極拳所謂的運行於身內的「氣」是指引起動作的傳遞

性的力量,與氣功鍛煉所說的沒有力效應的生理性的「氣」是不同的,與中醫學中的各種生理之「氣」

也是不同的。太極拳在現代被有的人別有用心地神化、巫化而充當商業欺詐的工具,將太極拳的「氣」

與氣功鍛煉的「氣」、中醫學中的「經絡之氣」混為一談是一個王牌的手段。《顧留馨太極拳研究》反

映上世紀五十年代,楊澄甫先生的弟子還沒有人說會「凌空發人」,居然有人吹噓會「打空勁」。而八

十年代氣功的「外氣」熱時,公園裡也出現聲稱會「用氣打人」的人;九十年代又出現了能什麼進出身

體的「氣」在體外形成「氣圈」;有個人對中醫的「子午流注」可說是一竅不通,居然胡編什麼根據「

子午流注」創編的「循經太極拳」,胡說太極拳的「氣」會在經脈中流動。這些都是現代太極拳理論十

分混亂的重要因素。必須知道楊澄甫先生的《太極拳使用法》已經清楚反映太極拳的「氣」是只活動於

人的身體中的引起動作的原因,就是說這「氣」就是力量。人體的力量不與其它物體接觸是不可能跑到

身體外面去的,更不可能跑進跑出身體的。必須明白太極拳「四兩撥千斤」之「沾粘連隨」本領、發人

的本領都是必須與別人接觸了才能實施的,如果有力量效果的「氣」能夠跑到身體外面去打人,那還要

「四兩撥千斤」幹什麼?真有這樣的「拳」,那也不叫「太極拳」,而是屬於《封神榜演義》中的神仙

「法術」了。至於太極拳與經脈,那是根本沒有直接關係的。並且針灸學實驗證明人在身體上扎了針的

情況中,自我暗示等思維對於古人也稱為「氣」的「循經感傳」之針感,也是根本沒有作用的,別說在

身體上沒有扎針的運動中,練拳中自我暗示想像有「氣」到什麼經穴,更是毫無醫療與健身效果的。這

些說法純粹都是胡說八道。也確有人由於受到了誤導,將不正確的氣功鍛煉方法搬用到太極拳鍛煉中來

,追求什麼「氣」到東到西,以致發生了嚴重的氣功偏差久治難愈,嚴重地損害了健康。《太極》雜誌

就報導過這樣的實例。現代的太極拳鍛煉對此是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的。

(四)如何理解「莫教斷續神內斂」

「莫教斷續神內斂」揭示了古太極拳動作的又一個重大奧秘。「神內斂」就是「虛靈」,就是楊澄甫先

生在《太極拳使用法·凡例》中所說的「澄心息慮、心無所思、意無所感」。而太極拳與「虛靈」,正

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指出的「虛靈為功夫第一要訣,認清此理,如天分高者一、二年可通,如

愚笨者一生難成。」還強調說:「太極拳根本就是一個養心定性的功夫」,「練太極拳的功夫,最重要

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內心放鬆,身勢就會自然地隨著內心的思想而全部放鬆,到了心身俱松之後,所有一

切的動作也就無往而不利;如果不是這樣,不但在技擊方面沒有作用,就在健身療病方面也不能收到什

么效果。」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還將太極拳高層次的這種「養心定性的功夫」稱為是「靜極默

篤」。這種「靜極默篤」也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原文解明》中所說的太極拳高層次時的

「無須有心之變化……心中不知」,即「心無所思」地不假思索地練拳,太極拳高層次的武術應用也要

追求達到不假思索。由此可見這「神內斂」用現代語言說就是高度的「心靜」,而「心靜」就是太極拳

學練鍛煉內容中的一個不可缺失的組成部分。

現代太極拳界不僅普遍對於「心靜」不重視,實際上大多都認為可有可無而忽略,而且一個普遍的誤導

是認為「一切動作都要意念在先」,將「一切動作都要意念在先」當作太極拳鍛煉從低級到高級始終必

須追求的重大法則;甚至有位自稱得到過李雅軒先生多年書信指導者否定太極拳鍛煉可以達到「心靜」

,認為練拳能達到「心靜」是不可能的,說太極拳的「心靜」只是一種錯覺,顯然這是既不符合事實,

也是極其錯誤的。考據起來,這種否定「心靜」認為「一切動作都要意念在先」等錯誤觀點的形成有三

個根源:①根源於沒有高深技術體驗的一般普通人的正向思維;②誤會了楊澄甫先生《太極拳術十要》

中的陳微明先生所措詞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③誤會了近代陳鑫先生在《太極拳圖畫講義·著

》中所說的「每一著必思手從何處起、何處過、至何處止」這一段話。其實,各行各業包括武術,技術

高深者都知道動作是不能總由意識亦步亦趨指揮的,不然的話效果反而不好。楊澄甫先生《太極拳術十

要》中的「用意不用力」、《太極拳使用法》中的「意為嚮導氣隨行」、「意氣即骨外肉內流動物」之

「意」並不是指那指揮動作的意識,而是指神經反應,不然的話,怎麼會有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

法》中所說的「練成之後,無須有心之變化」呢?陳鑫先生在《太極拳圖畫講義·著》中所說的這段話

則是緊接在「聊舉大意,以示學者下手工夫」之後的,十分清楚,陳鑫先生這段話所說的是初學者的學

練方法即「下手工夫」,是說初學時對動作的記憶和領會,並不是說動作熟練以後一直都要這樣。這就

象旅途中乘船渡過了河,就應該離開船上岸行進了,而不是上岸扛著船行進。這「意識」就象是「渡過

河的船」,太極拳鍛煉層次就象是旅途中的一處處地方,需要意識支配動作的「下手工夫」過程就象「

過河」,動作熟練以後怎麼還要扛著「意識」這條「船」呢?對於動作熟練以後如何練習,陳鑫先生則

在《太極拳圖畫講義》的《第三勢取象》中寫道:「打拳,心中一物無所著則最明。」在《第六十四勢

·五言俚語》中又寫道:「有形歸無跡,物我兩相忘,太極拳中路,功夫最為先。」可見陳鑫先生已經

明確說明打拳到了動作熟練以後,精神上應該追求「心無所思」至自己在何處﹙物﹚和自己﹙我﹚是否

存在也可以不加辨別這樣的虛靜程度,這是練拳所要「最為先」也即最為重要的追求。自己在何處和自

己是否存在也不加辨別了,難道還要去思想動作應該怎麼做嗎?可見陳鑫先生是主張練拳時的精神最終

應該為無思無慮的。楊澄甫先生與李雅軒先生的著作多處反映了練拳要心靜,田兆麟先生弟子陳志進先

生在《太極拳之品格功用》中還說:「練拳之時……心中空空洞洞、思慮全無,如莊周之夢蝶,人蝶不

分,練完之後,自己曾練與否亦不之知」。陳微明先生在《太極劍》中特地引載了這篇文章。可見楊澄

甫、李雅軒、陳微明、陳志進先生與陳鑫先生主張心靜的觀點是一致的。所以,那種認為練太極拳始終

都要追求意念在先、以意識來支配動作的說法是違反了古代太極拳經典所反覆強調之「神內斂」這一法

則的,也是違反了近代太極拳家關於心靜之論述的,是很錯誤的。照這樣的方法去練太極拳,要想走出

初學階段是不可能的。

太極拳鍛煉無論是初學階段還是熟練階段都是必須追求「神內斂」的,追求的共同特點都是盡量消除思

維內容。初學階段是在保證一定精神放鬆安靜前提下運用意識來進行記憶、體驗、研悟等等,這個階段

的精神可稱之為「以一念代萬念」,以後在保證動作熟練的前提下,逐漸追求不假思索能夠完成的動作

越來越多,精神中放鬆安靜的比例就會越來越大,直至達到能完全「心無所思」之「神內斂」的放鬆安

靜,在武術搏鬥中也是如此。這是因為「神內斂」既具有神奇的健身祛病效果,而且能夠開發人的高超

的武術潛能。如果拋棄了「神內斂」,不僅太極拳運動所具有的健身祛病效果被削弱,要想獲得高超的

太極拳武術功夫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由此可見現代太極拳界出現的所謂想像有什麼「氣」在身上運行、

什麼「氣圈」、什麼「循經合脈」都是違反「神內斂」的,想用這樣的方法練出什麼「內功」來,那是

南轅北轍、緣木求魚。由於「心無所思」之「神內斂」對於武術的重要,《楊氏老譜·太極懂勁解》還

將在實戰中能夠「無須有心之運用耳」作為「懂勁」的一個標誌。這就反映如果一個人練太極拳必須使

用意識才能完成動作,那就反映還沒有脫離初學階段,更別說進入「懂勁」即太極拳的中乘階段了。其

實,在武術實用中,如果凡動作都是意念在先,由於意念活動是需要速度的,因此這種武術動作就必然

不能隨心所欲的快,往往會發生獃滯,那就是毫無武術實用價值的了。由此可見「莫教斷續神內斂」對

於太極拳是重要得不可須臾離開的。

必須認識到中華武術中無論是與道或佛內功有關的很多拳種都是有不同程度「神內斂」這一要求的,尤

其是各種基本樁功都是以「神內斂」為基礎的。所以,「神內斂」固然是太極拳十分重要的本質屬性,

但並不是太極拳所獨有的屬性,並非凡講「神內斂」的拳就都可以認為是太極拳的。

【第二首第三句原文】

左宜右有虛實①處。

【注釋】

①虛實——「虛實」是中國古代包含「有無」或「多少」概念的抽象哲學詞語,對於太極拳而言,「虛

實」有多種形式,如強弱、剛柔、攻化、發蓄、順背、僵活、頂隨、承重不承重、重浮、輕沉、動靜、

進退、來去、前後、左右、增減、大小、多少、有無、真假等等,這些虛實中,何為虛何為實,有的有

確定的虛實屬性,有的則隨參照不同而虛實屬性不同。

【語法修辭分析】

「左宜右有」是一句特殊修辭句,在現存文獻中最早可見於《詩經·小雅·裳裳者華》「左之左之,君

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該文是互文,文中的「宜」為適合之意,「有」為具有之意,應理解

為「左之左之,君子宜有之;右之右之,君子宜有之」。上文被緊縮為「左宜右有」,成了古代的一句

成語。如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中的「文采斐然,左宜右有」是指樣樣都會。上文「左宜右有虛

實處」語中的「宜」則為應該之意,「左」與「右」相承接,「宜」與「有」相承接,「左右」又是「

宜有」的主語,應該理解為「左右宜有」;上文中「左右」之意其實又並非單單指左和右,而是借代指

方位相反的身上﹙上下、前後、左右等﹚各部位。另外句首還省略了「左右」的定語「周身」一詞。

【今譯】

左右應該有虛有實。

【討論】

(一)「虛實」是怎樣的

「左宜右有虛實處」揭示了古太極拳所有動作的一個內在規律的重大奧秘,那就是處處存在著「虛實」

,表現為虛實分明﹙相反﹚與虛實轉變等。因此,「虛實」也是太極拳一切活動的抽象。「虛實分明」

不應該狹窄地理解為用力大小。就力而言,力有大小、方向、作用點三要素,每一要素都是表現為虛實

的。「虛實」的實質是「陰陽」,「虛實」也與「陰陽」一樣是「有名無形」的,就是沒有固定所指的

。「虛實」的本質就是「有無」或「多少」。何為「虛」?何為「實」?全在於以什麼作為「有無」或

「多少」的參照比對。左右也是屬於一類虛實,以「左」作為比對,向左即為實,向右即為虛;而以「

右」作為比對,向右即為實,向左即為虛。前後也是如此,以向前作為比對,向前的運動或運動趨向即

為實,向後的運動或運動趨向即為虛。而太極拳中的「虛實」,既可以表示手臂的有力和無力,用力的

弱與強、用力的方向不同、腿腳的承擔體重與不承擔體重、運動的趨向不同,還可以表示靈活化解與滯

重頂抗等等。

陰陽學說中的「虛實」有的與「陰陽」是有固定歸屬的,如太極拳之攻擊均被認為屬「剛」屬「實」而

為「陽」, 太極拳之運化則均被認為屬「柔」屬「虛」而為「陰」。但很多「虛實」與「陰陽」是不一

定有固定歸屬關係的。比如以力量作比對,力量大的屬「剛」屬「實」為「陽」、力量小的屬「柔」屬

「虛」為「陰」,也就是「虛」屬「陰」、「實」屬「陽」;但以物質密度作比對,則「氣」向上向外

屬「虛」為「陽」、「血」向下向內屬「實」為「陰」,也就是「虛」屬「陽」、「實」屬「陰」了。

又如向下向內的「寒」必屬「陰」,向上向外的「熱」必屬「陽」,然而以熱的多少有無作比對,則「

寒」屬「虛」、「熱」屬「實」,也就是「虛」屬「陰」、「實」屬「陽」;而以寒的多少有無作比對

,則「寒」是屬「實」,「熱」是屬「虛」了,也就是「虛」屬「陽」、「實」屬「陰」了。這些都反

映「虛實」與「陰陽」是沒有固定歸屬的。所以「虛」是既可屬「陰」,又可屬「陽」的,「實」也是

既可屬「陰」,又可屬「陽」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將「虛實」與「陰陽」作了固定的歸屬,那是不

正確的。

(二)太極拳步法「虛實」的基礎

太極拳雖然有很多概念可以抽象為「虛實」,然而,「左宜右有虛實處」主要是指步法的「虛實」,是

以步法的「虛實」作為全身與各種動作「虛實」之代表的。為什麼這樣理解?這是因為武術界有一句諺

語叫「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意思步法是武術的精髓奧妙之最,步法教會了,師父就會打不過徒

弟。當然這是含有誇飾修辭的措詞,中心意思是反映武術界都是將步法視為基礎根本的。《王宗岳拳論

》中的「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這「雙重」指的就是不能靈活

自由的錯誤步法。《楊氏老譜·太極指掌捶手解》所說的「只要無五行之舛錯,身形腳勢出於自然,又

何慮些須之病也。」這所謂的「五行」就是指「進退顧盼定」之步法,「出於自然」指的就是正確。這

些話詞面上反映的都是如果步法錯誤,其它就都是白練;如果步法正確,其它就能發揮作用這樣的意思

,中心意思則都是說明步法是基礎根本,並不是說除了基礎根本,主幹枝葉都可以不要了。因為任何武

術,步法再好,其它不好,也是難以有好的武術效果的。太極拳「舉動輕靈」的基礎根本就是步法。而

步法的核心就是兩腳的「虛實」。抓住了這一個步法核心,太極拳鍛煉的武術效果就可以事半功倍。

由於「虛實」是太極拳步法的奧妙所在,所以,在太極拳傳承之許多內容被保密的時代,步法的具體情

況在一些太極拳書籍中是不可能全部明白講清楚的,而且也是很難全部明白講清楚的。然而可以肯定的

是太極拳的「舉動輕靈」是以「沉著」為基礎的,沒有了「沉著」也就沒有了「輕靈」。 這種「沉著」

就是表現為 李雅軒先生所說的「腳下沉穩,是以氣沉于丹田注力於兩腳兩腿,達於地下,如地下有電吸

著於兩腳兩腿」、「使腳腿注於下層,透於地宮,同地球粘成一體」、「腳下有根為最要緊」,也表現

為鄭曼青先生所說的「欲足陷入地,久之則欲以我之足力與地心吸力相接」。李雅軒先生和鄭曼青先生

用了這樣的很多話要說明白的就是太極拳的「沉著」,也就是太極拳步法「虛實」之「實」是怎麼樣的

。2000年後的現代太極拳界有位「名家」宣傳什麼要「腳松得似乎沒有了,這種感覺就對了」、「腳下

用功,一點力不掛,腳便有上浮之感,也就是我們苦苦追求的離虛」,還說要追求腳站在「鬆軟的場地

」上、賓館「加厚地毯」上這樣的感覺。將這些話與李雅軒、鄭曼青先生的這些話相對照,那是冰火兩

重天--——截然相反。究竟哪一種說法對,哪一種說法錯呢?當然是李雅軒、鄭曼青先生所說的是對。

因為這些說法符合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關於「沉」的概念,這些說法透露了楊家的太極拳真傳,而那位

現代太極拳界「名家」是將養生氣功的練法生搬硬套到太極拳鍛煉中來了,是將「沉」完全拋棄掉了,

因而是十分錯誤的。太極拳必須追求「輕靈」那是沒有疑問的,但必須明白人是生活在有地心引力之地

球上,因而人是必需有下支撐才能站立平衡的,而任何武術的「輕靈」都是必需建立在站立平衡基礎上

的,所以。任何武術的「輕靈」都是必需依賴於有落地生根般之「沉」的。如果失去了落地生根般之「

沉」,也就沒有了站立平衡,那麼這種連站立平衡都不能保證的「輕靈」對於武術有什麼意義?然而站

立感到「鬆鬆軟軟」的「腳松得似乎沒有了」、「有上浮之感」這樣的「離虛」正是這種連站立平衡都

不能保證的「輕靈」。 這樣的「離虛」應該是在遠離地球的太空上的感覺,當然也是屬於「輕靈」,但

顯然是飄飄蕩蕩的雙腳站立不穩之「輕靈」,絕對不是包括太極拳的任何武術的「輕靈」。 有太極拳「

自爾騰虛」之「輕靈」效果的「虛實分明」是必需要有一腳落地生根般之「沉」的「實」為基礎的。

(三)太極拳步法「虛實」的規律

太極拳必需要有「雙沉」步法,凡發勁幾乎都必須「雙沉」。「雙沉」步法的「虛實分明」表現的是一

腳向前撐、另一腳向後蹬,不是表現為一腳用力大、另一腳用力小,也不是表現為一腳承擔體重、另一

腳不承擔體重,但「雙沉」步法可以迅速變為一腳承擔體重、另一腳不承擔體重,所以《楊氏老譜·太

極輕重浮沉解》說「雙沉不為病,自爾騰虛,與重不易也」。但太極拳運化的步法應該絕大多數是「偏

沉」。「偏沉」步法的「虛實」就必定是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等書中所披露的楊家真

傳「全身重量只許放在一隻腳上」。但必須明白這樣的「虛實」不能理解為某種形態的步形必定是某腳

為「實」為「沉」,另一腳為「虛」為「輕」,而是任何時候無論什麼形態的步形必須任何一腳都可以

全部承擔體重而為「實」為「沉」。比如以弓步形成的瞬間為例,無論弓步的前腳還是後腳都是既可以

全部承擔體重的(「實」的)、也可以是不承擔體重的(「虛」的),兩隻腳必須都是可以靈活自由提

起移動的。《楊氏老譜》所說的「自爾騰虛」也不是說某一步法、步型固定的是某腳,而是說任意一腳

。這是一般的人憑正向思維所想不到的,也確是很難做到的。現代太極拳界的許多人都是從正向思維出

發,以軀體的中軸垂線靠近的一腳為「實」,另一腳為「虛」,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對於任何武術而言,

這只是符合了武術中的某一部分情況。現代太極拳界還有人根據軀體的中軸垂線所處的部位將兩腳的「

虛實」分成為幾分之幾「虛」、 幾分之幾「實」的。按照這樣的分法,還有什麼武術意義?還要「分清

楚虛實」何用?實際上任何武術都是不能這樣「虛實」的,外家拳也是需要在弓步形成時的前腳能夠靈

活迅速提起避開敵人的攻擊或者再上一步攻擊敵人的,這是武術的需要,太極拳自然也是如此的。所以

,弓步的前腳「實」後腳「虛」在有的情況中是這樣的,而在很多情況中,正如董英傑先生在《太極拳

釋義》中所說的是不能這樣的,而是前腳「虛」後腳「實」的。由此可見,太極拳的步法始終是分「虛

實」的,但「虛實」不一定就是表現為承擔體重;當太極拳步法的「虛實」表現為承擔體重時,不存在

幾分之幾「虛」、 幾分之幾「實」,而是表現為要麼是全部承擔體重的「實」, 要麼是不承擔體重的

「虛」。不然的話,就是「雙重之病未悟耳」。

(四)太極拳手法「虛實」的規律

現代太極拳界有許多人都將手的「虛實分明」、「分清虛實」理解為一手有力、一手無力,或一手力大

、一手力小,這也是不正確的。因為這也是只符合某一些情況。與腳的分「虛實」一樣,要知道古代中

國樸素辯證法範疇的「虛實」是沒有固定所指的,是不能不加分析刻板套用的。手的分「虛實」也是與

腳的分「虛實」相同,不僅有力量的差異或相反,還有方向、作用點等的差異或相反,並不是兩手「虛

實」一定是一手力大、一手力小。以太極拳兩手的「掤勁」而言,「虛實」主要表現為兩手「掤勁」的

方向不同,不是兩手「掤勁」有大小。兩手「掤勁」的大小經常往往還是必需完全相同的。實際上太極

拳絕大多數拳式兩手的「掤勁」都是相同的。比如野馬分鬃,如果一手力大、一手力小,既發勁的效果

不佳,而且「支撐八面」的站立穩固也會受到影響。即使是四正推手「捋」化解中的兩手「掤勁」也往

往是相同的,這時的「虛實」表現是反映為受力的身體一側沒有抵抗為「虛」,沒有受力的身體一側穩

固沉著不易被牽動為「實」。如果受力的手臂失去了「掤勁」,借對方之力也就沒有了,「隨人而動」

的化解也就喪失了,怎麼還會有「牽動四兩撥千斤」?

學練太極拳必須要做到「處處有虛實」。太極拳「舉動輕靈」的一個重要內在規律奧秘就是「處處有虛

實」,尤其要做到腳的「左宜右有虛實處」,不然就不可能有「從心所欲」的「舉動輕靈」,就不是合

格的太極拳。具體地說,在初學太極拳時,就要尤其開始注重鍛煉全身的內力沉於某一腳,注重引起肢

體動作的勁力是源於一隻腳的,也就是要使得手臂的動作必須是由一隻腳傳遞上來的勁力所作用動的,

而且要鍛煉兩腳在任何形態的任何瞬間,任何一腳都可以任意提起移動。這樣長期的鍛煉,就能夠較快

地漸漸達到手臂的動作不用力與有效地避免「雙重」。這樣的鍛煉開始時腳上需要用很大沉降的力,但

隨著不斷鍛煉,就必然能夠感到這種沉降的力可以越來越小了,練拳也就能夠越來越「舉動輕靈」了。

【第二首第四句原文】

意①上寓下後天②還③。

【注釋】

①意——指動作意願,「欲」的意思。根據太極拳「虛靈」、「神內斂」的法則,太極拳鍛煉之初的動

作是由主觀意識支配的,進入「愈練愈精」的成熟階段後就自然地漸漸不再完全依賴主觀意識,而是主

要或完全由不經過意識支配的潛意識﹙無意識又稱為「真意」﹚支配的。

②後天——古文化將人出生之前所得和所形成的均稱為「先天」,出生之後所得和所形成的均稱為「後

天」。如清《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一》:「先身而生謂之先天,後身而生謂之後天。」意思為:人

或動物的「先天」就是在母腹內的生長期中所得的和由遺傳所得的,「後天」就是在出生離開母體後的

生長期中所得的。這樣,人剛出生時父母所賦於的充滿生命力的生理也被稱為「先天」,而隨著生長有

人為等因素形成的生理則被稱為「後天」。經引申運用,「先天」、「後天」還有其它意義,如道家將

精神的高度入靜稱為「先天」﹙因為母腹內的嬰兒是無思無欲的﹚,將運用日常的意識思維稱為「後天

」。如明·伍沖虛《仙佛合宗語錄》:「凡有念慮存想,知見睹聞,皆屬後天,所謂濁源也。」「若夫

無念無慮,不識不知,虛極靜篤時,即屬先天,所謂清源也。」由於「先天」也指「無極」,「後天」

也指「太極」, 所以,尚未出生的生命又被稱為「無極」,已出生的生命又被稱為「太極」。上文的「

後天」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

③還——指返回、恢復等,如《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文中的「還

」為返回之義;《漢書·史丹傳》:「吾病寖加,恐不能自還。」文中的「還」為恢復、復原之義;上

文之「還」兼有返回、復原之義。

【語法修辭分析】

「意上寓下」中之「上」與「下」並非單單指上下,而是借代指上下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各個相反方向。

「後天還」,其意為「後天還先天」,因為後天所還必是先天,為字數限制、音韻需要等因,將「先天

」作了割裂省略。

【今譯】

向上的動作反應,必有向下的動作反應,(其它也如此);此是後天返還先天的真意所支配的。

【討論】

(一)太極拳「後天還」

「神內斂」是太極拳健身益壽與武術的精神根本。沒有「神內斂」,太極拳是不可能有上乘的健身益壽

與武術效果的。然而,對於一般人而言,肢體活動時是不可能心靜的,「神內斂」更是不可能的,那麼

,肢體活動的太極拳怎麼「神內斂」呢?就是要依靠不假思索地進行肢體活動、無意識地練習和應用。

楊澄甫先生將這不假思索、無意識地練習和應用稱為「無須有心之運用耳」,而這「無須有心之運用耳

」對於道家來說就是「後天返還先天」。

道家觀念中,有意識的被稱為「後天」,不經過後天意識支配的被稱為「真意」或「先天」﹙現代稱為

「潛意識」或「無意識」﹚。「先天」就是高層次的「虛靈」、「神內斂」。對於太極拳,「後天返還

先天」不僅是指練靜功時精神要達到無思無慮、物我兩忘的高度入靜的境界,而且拳術的練和用最終也

要達到不假思索、似乎本能地完成,這是一個質的飛躍,標誌著太極拳的鍛煉脫離了「著熟」層次,進

入到了很多人所達不到的「懂勁」這一個更高的層次了。《楊氏老譜·太極懂勁解》就指出:只有達到

了「無須有心之運用耳」這樣的境界,才能稱為達到了「懂勁」。古人往往從哲學的高度將這樣的過程

總結為 「從太極到無極」和「從後天到先天」。這一過程其實是反映了所有技藝學練所要求達到高境界

的一個具有普遍性的規律。

(二)怎樣「後天返還先天」

怎樣「後天返還先天」呢?或者說「後天返還先天」應遵循什麼樣的規律呢?對此,先秦著名學者荀子

有一段話反映了古代有識之士對這個問題符合客觀規律的認識,荀子在《荀子·解蔽》中說:「虛一而

靜」是「心未嘗不臧(藏)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

謂靜。」就是說精神之虛空是以廣博記憶的存儲為基礎的,精神之單一是以思維的眾多為基礎的,精神

之安靜是以先前之意念活動為基礎的。荀子所說的「心未嘗不臧(藏)也」、「心未嘗不滿也」和「心未

嘗不動也」都是「後天」的反映,而「虛」、「 一」和「靜」都是「先天」的反映。荀子的這段論述也

是對《老子》第二章所說的「有無之相生也」這一自然辯證法的具體闡釋。這一觀點是符合現代關於潛

意識形成機理之科學研究結果的。太極拳的「後天返還先天」也是必須遵循這一規律的,即要想達到「

先天」必須經由「後天」努力。具體地說,在太極拳的初學階段,在保證精神相對安靜的前提下,在學

練要認真體悟太極拳各種要領在動作中的體現、要接合對於動作用途的理解,進而在練習中要穿插進「

眼前無人若有人」的模擬實戰想像;在這樣長期鍛煉達到很熟練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逐步放棄原來所

用以支配的意識,和培養不假思索、靜思息慮練拳的功夫。當然,這樣的過程是需要多次反覆的,漸漸

地「虛、一、靜」的先天境界也就達到了。如果不經過這樣的過程,或者把這樣的過程顛倒過來,那麼

,要想「後天返還先天」無異於想白日升天,可說是屬於痴心妄想了。由此可見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所

認為的練太極拳始終是要「意在動先」這樣的觀點是不符合「後天返還先天」的,而有的人認為初練太

極拳階段就要完全追求安靜,不應該「眼前無人若有人」,將模擬實戰想像說成是「外家拳的練法」,

這樣的認識也是不符合「後天返還先天」的。更還有一位「名家」認為太極拳一開始就要追求什麼「心

腦不接」,對於別人的攻擊只需意識上不加理睬,就象被蒙上了眼睛沒有看見就可以化解掉了。這純然

是童話中的駝鳥遇到攻擊時將頭埋到沙堆下以為就可以避免掉被攻擊的天真可笑了。太極拳鍛煉追求《

楊氏老譜·太極懂勁解》所說的「無須有心之運用耳」無疑是最終必須追求到的,但這「無須有心之運

用耳」正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比喻的象是打算盤不用背珠算口訣,那是在珠算口訣運

用得十分純熟後所自然形成的條件反射的動作反應,如果打算盤始終不放棄背珠算口訣,不用背珠算口

訣而能夠正確打算盤無疑是不能出現的,而沒有經過背著珠算口訣長期運用得十分純熟,不用背珠算口

訣而能夠正確打算盤那也是不可能出現的。在武術搏鬥中如果誰在沒有經過上述有意識反應的訓練後自

然形成條件反射之前就用這種不加理睬的「心腦不接」,顯然那就是放棄化解而任人宰割般地被別人攻

擊了。因此,這種「心腦不接」說是十分錯誤的。

(三)何謂「意上寓下後天還」

「意上寓下後天還」揭示了古太極拳動作的又一個重大的內在規律奧秘。那就是太極拳之練用中,人體

內存在著不經過意識支配的相反的神經反應規律和相反的運動規律,這其實也是「一處自有一處虛實,

處處總此一虛實」的一種反映。

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將「意上寓下」解釋為「欲上先下,欲前先後,欲左先右」,比如要往上升起之前

先往下蹲一下、往前跳之前先往後退一步,這種解釋是不正確的。因為「欲上先下」、「欲前先後」等

在時間上都是有先後的,不是同時的。而「意上寓下」是指沒有先後之同時的。比如軀體向前運動的同

時,軀體必然有向後運動的趨向;手向前運動的同時,軀體必然有向後撐的趨向,就象是物體運動剛開

始的慣性。正因為這樣,太極拳的運動中才會有「支撐八面」出現。「支撐八面」使得人體的重心能夠

在快速的移動和轉動中也保持十分的穩定。這就是《楊氏老譜·太極圈》所謂的「中土不離位」。這種

「中土不離位」對於避免「雙重」,保證無論哪一隻腳移動的靈活和自由是十分重要的,是「以柔克剛

」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許多人沒有這樣的運動反應,都是凡身體向前的身體各部位都向前,凡身體

向後的身體各部位都向後,凡身體向上的身體各部位都向上等,比如有的人在做白鶴亮翅時全身都往上

升。因此這種「意上寓下」的神經反應規律對於一般人而言是很不習慣的或想不到的,往往也是難以做

到的。這種「意上寓下」的神經反應規律有的是人體內動量傳遞必然發生的一種力學現象,有的是培養

而成的反應。運動力學指出:如果人體內發生的力使得一個身體環節向下,由於反作用,必然會同時引

起另一個環節向上;如果一個環節向左,則必然會同時引起另一個環節向右,這樣的「相向運動」可造

成人體內某一部分的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傳遞到另一部分,比如從腿傳遞到臂。太極拳所使用

的是活動傳遞的勁力,正是充分利用了這種「相向運動」,而太極拳中很多的「意上寓下」是由這種「

相向運動」自然形成的。所以,太極拳的學練之始必須十分自覺有意識地鍛煉這種「相向運動」。另外

,太極拳中有的「意上寓下」是經過有意識的培養訓練形成的。那就要根據太極拳的武術需要加以認真

的培養鍛煉。比如攬雀尾之按的軀體向前移時,身體是不能主動全都一味向前的,軀體的向前運動是必

須完全被後腿所推動的,軀體的腰骶部是必須向後撐的;而攬雀尾按之前的後坐時,軀體也是不應該主

動一味向後的,軀體的腰骶部是必須向前撐的,軀體的向後運動也是必須完全是被前腿所推動的等等。

另外,「意上寓下」也不等於身體有不同的部位完全分開來運動方向相反。比如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認

為太極拳有的動作是以腰為界,腰以上向上升、腰以下向下沉這樣的上下對拉拔長,這種說法是不符合

實際的,是錯誤的。實際上,如白鶴亮翅這樣的拳式,有了「意上寓下」的反應,全身向下沉的肌肉是

從頸椎上端開始向下沉的,又由於全身骨骼沒有向下降,就出現全身從胯開始向上升的感覺,從而會感

到既全身下沉又頭向上頂起來、胯部上下脫開似的。而在向前移動身軀的拳式中,有了「意前寓後」的

反應,身軀是既感到向前移,又是感到向後撐的。可以說太極拳的「意上寓下」是不存在身體中有兩個

部位分開來向相反方向運動的。「意上寓下」當然也是必需有意識地經過長期的鍛煉,最終使得這種相

反的神經反應形成潛意識,也就是不需要經過意識支配的條件反射,使得所有的動作都「意上寓下」,

不然,所練的太極拳就還是不合格的,所以稱為「意上寓下後天還」。

(四)太極拳其它的「後天還」

太極拳的「後天返還先天」除了「意上寓下」這類相反的神經反應外,還包括了「從有為到無為」與不

「舍近就遠」等。分述於下。

①「從有為到無為」,也有說成是「從有形到無形」、「從有法到無法」,這是所有學問、技藝達到上

乘層次的反映。如兵法和中醫等都講究「法無定法」,所謂「從有法到無法」的「無法」就是「法無定

法」。比如中醫治病講究辯證論治,一方能治多病,一病又有多方可治。武術中也存在著這種規律,任

何一種拳術套路不可能囊括實際應用中的所有動作,套路中的拳式是很有限的,而實際應用發生的拳式

形態是無限的,各種單式練習或套路練習其實極少有能原封照搬套用到實際應用中去的。因為套路中的

拳式動作只是實際應用中無數個實用動作中某個典型的代表,實際應用大多是需要有所變通的。所以也

出現了同一個拳式可以有很多的實際應用;而同一個實際應用,又存在於很多拳式中。初學太極拳的人

往往以為一招一用,甚至有人以為頭一遍的野馬分鬃與第二遍的野馬分鬃有不同的用法。但到了熟悉後

與到了懂勁階段,這種認識是應該消失的,是應該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掤捋擠按

四勢是「變化無窮」的。武術界有「法即無法」、「有招有式都是假,無招無式才是真」這樣的諺語,

太極拳學練從規規矩矩按照既定招式練習,到無固定招式的變化無窮應用,這是太極拳「後天返還先天

」的又一種表現。

②對於太極拳來說,「後天返還先天」還包括不要有預先的主觀願望,一切都由靜極默篤中的虛靈根據

十分靈敏的皮膚觸覺「聽勁」來條件反射似地支配動作。楊澄甫先生等太極拳家將有預先的主觀願望稱

之為「舍近就遠」。比如先有了攻擊對方胸部的念頭,隨之才有拳頭沖向對方胸部,這就稱為「舍近就

遠」,也是「後天」的表現,這樣的反應存在著很多遭到對方反攻擊的不確定因素。「不舍近就遠」就

是要打送上門來的,是沒有預先盤算的。做到了這樣,攻擊的成功率無疑就高得多了,這也是太極拳「

後天返還先天」的一種表現。

第三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

【第三首全文】

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

動分靜合屈伸就,緩應急隨理貫通。

【第三首第一句原文】

拿①住丹田②練內功③。

【注釋】

①拿——「拿」的本義是「用手取」,引申為表示把握、掌握,如清·李漁《奈何天·籌餉》:「三倍

利錢是拿得穩的。」老舍《老張的哲學》:「褚三雖不曾玩過表,可是拿時間比表還准。」上文中的「

拿」則是勿忘勿助地守候住之意。

②丹田——道家內丹功標誌性的基本概念之一,道家內丹功認為人體有上、中、下三個丹田,大多認為

上丹田在人面部兩眉端連線中點的頭部裡面,中丹田在人胸部兩乳頭連線中點的胸腔裡面,而下丹田則

在人之臍或臍略下的小腹裡面;上、中、下三個丹田是道家內丹功修鍊時所謂「真意」之「勿忘勿助」

微微守候之處,是道家內丹功所謂「氣」的匯聚和「結丹」之處;但一般所稱謂的「丹田」大多是指下

丹田。丹田在人體中沒有實質的形態,但是內丹功修鍊中能感覺到丹田對於因練功而發生的特殊的生理

現象有重大的作用。

③內功——以「丹田」理論為特徵的道家內丹功之簡稱。

【語法修辭分析】

「拿住丹田」之前省略了「學練十三勢長拳」。

【今譯】

(學練十三勢長拳)就要守候丹田,修鍊內丹功。

【討論】

  

「拿住丹田練內功」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是古太極拳與「內功」有關,二是這「內功」與「拿住丹田」

有關。那麼,「內功」是什麼呢?「拿住丹田」的「內功」是怎樣的呢?古太極拳為什麼要與這樣的「

內功」有關呢?古太極拳是怎麼與這樣的「內功」有什麼關係呢?

(一)「內功」是什麼

「內功」是什麼呢?《漢語大詞典》的解釋是:①指道家修鍊內丹的功夫。②鍛煉身體內部器官的武術

或氣功。這一解釋對於現代來說是十分正確與完整的。然而對於古代而言,「內功」開始只是道家所修

煉的「內丹功」的簡稱,漸漸地,才引申擴大到將鍛煉身體內部器官的武術或氣功也包括了進去。而鍛

煉身體內部器官的氣功就不僅僅是道家內丹功了,佛家的一些修鍊功法以及其它某些功法也是包括在內

的。

(二)「拿住丹田」的「內功」是怎樣

所謂「拿住丹田」的「內功」就是指道家內丹功,道家內丹功還有一個與「丹田」有關的重要概念「氣

」。佛家功法是沒有「丹田」與「氣」這些概念的。道家內丹功所謂的「拿住丹田」,就是在練功中「

勿忘勿助」地或稱為「微微」地關注著或稱為「意守」著「丹田」這個部位。所謂「勿忘勿助」地或「

微微」地,其實就是精神意識在時不時關注一下「丹田」的前提下漸漸安靜,而在達到能夠放棄所有思

維的完全寧靜的狀態中仍時不時地略微關注一下「丹田」隨即放棄關注恢復完全寧靜,使得殘餘的關注

由於精神慣性仍然留在「丹田」,當這種殘餘的關注即將消失時,再略微關注一下又隨即放棄關注這樣

的所謂「若有若無」的「意守」,漸漸的,這種「意守」形成了不需要再由意念去關注的一種潛意識,

使得精神始終處於完全寧靜之中,道家所謂的「意守丹田」也就是「拿住丹田」就是這樣的情況。

道家所謂的「丹田」分為上、中、下三個,各在兩眉之間的頭內部、兩乳之間的胸內部和「臍下三寸」

的小腹內部。道家練功以「下丹田」為最主要和最為重要,因為「下丹田」是由練「丹田」功所發生的

一種體內溫熱流的感覺被稱為的「氣」在體內流行的始發與最終匯聚的部位,如果在練低級「丹田」功

時以意守上、中「丹田」為主則容易發生偏差。比如意守「上丹田」容易引發高血壓等。道家內功的最

初入手功夫是「小周天功」(又稱「河車搬運」等),有靜坐、靜站、靜卧三種形式,就是持續地靜止

著保持一種或坐著、或站著、或卧著的姿勢,時間從每次幾分鐘開始到漸漸延長到每次幾個小時。如果

鍛煉發生了動作那就不是「靜功」而是所謂的「導引」了。幾千年的道家典籍中則沒有可以用「導引」

練「小周天功」的記載。「小周天功」修鍊到一定程度時,小腹丹田部位會發生溫熱,經過一段日子的

修鍊之後會感覺有一股溫熱流所謂的「氣」由丹田溢出向下流動並沿脊柱前側上行,繼續堅持練功,背

部有三處被稱為的「關口」﹙尾閭、夾脊、玉枕﹚就會陸續被這「氣」穿通流過,然後這「氣」流入頭

部、流經胸部重新回歸於小腹丹田部位而在人體前後循行了一周;如到了這「氣」能夠繼續循行,小周

天功就初步成功了,其實這是一種被開發激活的人體特殊生理現象。道家文獻和現代大量練功實踐證明

:小周天功一旦成功,人體的健康和抗病、祛病能力將會發生一次飛躍性的提高,有的技藝能力也會提

高。

(三)古太極拳為什麼要與這樣的「內功」有關

古人在武術實踐中發現,以道、佛等某種功法作為基礎,不僅能夠高效地祛病、健身、強體,提高人的

思維能力,結合特殊的武術訓練,還能出奇提高人的反應敏捷能力、動作的準確能力、抗擊打能力,還

能驚人地增強人的整體爆發力等開發人的一些超常武術能力。因此,這類功法受到了中國武術界足夠的

重視,武術界所謂的「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之「功」就是指這類功法,這類有了武術內容的功法

也都被稱為「武術內功」。而與各種「武術內功」相聯繫就成了中華武術大多數拳種的共性和總特點。

雖然歷史上不同武術究竟與那些「內功」聯繫現在尚不完全被人了解,然而與中國各武術有關係的「內

功」大多是屬於道家和佛家的功法。這類功法包括了各種以追求堅硬著稱,諸如能碎石斷鐵的被現代稱

為「硬氣功」的「金鐘罩」、「鐵布衫」、「鐵砂掌」等武功;還有不以堅硬對付人,以傷人之體內組

織臟器而外不見皮開肉綻著稱的諸如「硃砂掌」、「隔山打牛」一類的武功;而此外還有強壯精力體格

、修復損傷與疾病的養生內功。也正因為如此,歷史上有很多武術家最終都將拳術當作了修道或修佛從

而修性養生的一種手段了。比如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就說「拳即是道」、「拳術與丹道是一理

也」。 古太極拳也正是如此,無論是王宗岳的古拳譜還是《楊氏老譜》,都反映了古太極拳的理論基礎

就是道家張三丰思想、其修鍊的「內功」就是道家內丹功、古太極拳的修鍊宗旨就是道家的「性命雙修

」,或者說古太極拳的根本追求是既延年益壽又陶冶品性。然而古太極拳這種宗旨性的根本追求又是通

過對武術的具體追求來實現的。而且,古太極拳的武術不僅尤其體現了「性命雙修」對於精神與肢體之

靜的追求,而且能夠開發出與太極拳「以靜御動」有關的技能來。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披露的

這種「靜」能夠開發出極靈敏的精神與肢體反應就象是預先就知道似的,就是一個例子。又由於古代太

極拳是在道教人士中一脈相承地傳續的,「拿住丹田練內功」才成為了古太極拳鍛煉的一個不可分割的

組成部分了。而太極拳家也往往將此視為秘中之秘,如據《武林》某期翟世鏡先生文,楊澄甫先生到了

病重時才想到讓鄭曼青先生等少數弟子學習內功。

(四)古太極拳是怎麼與「內功」有關的

道家內功雖然是古太極拳鍛煉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但必須明白道家內功與古太極拳並不是一回

事。這就象是音樂與語文。音樂與語文是可以結合的。歌里有曲有詞,就是音樂與語文的結合。但音樂

與語文都有各自的學習、研究與鍛煉的內容與方法,音樂又不等於就是語文。道家內功與太極拳與此相

類似,太極拳不等於就是道家內功,道家內功也不等於就是太極拳。有的前輩說「太極拳就是氣功」,

這不過是針對那些否定太極拳鍛煉有氣功內容的矯枉過正的說法。

道家內功的主要入門功法是小周天功。小周天功如何鍛煉,古今有很多文獻資料可資借鑒,只要堅持不

懈、順其自然,不用意念強求,不僅比較安全,而且大多數人都可以自學並能獲得成功。初練小周天功

是靜功。有人認為太極拳鍛練無須練習靜功,認為太極拳沒有靜功,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楊澄甫先生在

《太極拳使用法·雜說》中就明確指出:「練太極有靜坐養神法、行動活血法」。明白反映太極拳修鍊

是有靜和動兩類功法的,並且靜功不只是站樁,還有靜坐法。顯然不少人認為太極拳修鍊沒有靜坐功法

是由於沒有得到太極拳靜功傳授所引起的誤會。現代太極拳界又有人認為太極拳鍛練之道家內功修鍊不

需要靜練,僅僅練太極拳套路就可以修鍊道家「小周天」等內功。然而至今為止的事實證明這種說法是

沒有文獻根據和和事實證明的,是錯誤的。

雖然練道家內功所引起的非常的體內反應別人無法驗證,然而根據現代氣功研究,這些反應都是在精神

能夠入靜到一定層次才會發生的。道、佛氣功鍛煉到一定層次,在腦電圖測試中會有反映被測試者清醒

、安靜的每秒8-13次的α波與反映被測試者進入深睡的每秒1-3.5次的θ波同時出現這種一般人不可能的

顯示。而且道、佛氣功鍛煉到一定層次,雖然有的疾病難以預防,但一般的常見病如高血壓、高血脂、

高血糖、老年痴獃等症是不會發生的,腸胃虛弱的疾病也是極不容易發生的。如果腦電圖測試沒有出現

這樣的結果,體質上仍然發生這些疾病而說自己有了高水平的內功,那顯然是偽冒、吹噓與欺騙。

從李經梧先生的《太極內功》一書和周稔豐先生的《氣功太極拳》一書對太極拳鍛練與內功修鍊的具體

介紹中可以知道:內功與太極拳開始是交叉兼練的,太極拳鍛練同時兼練內功應該是在內功修鍊到了一

定功夫層次之後,就是在練靜功有了一定效果後,由於練靜功結束後練靜功時出現的尤其優良的特殊寧

靜的精神狀態和體內特殊的生理狀態還會延續一段時間,就可以帶著這種狀態打拳。之後漸漸地這種練

靜功時的狀態在打拳中延長,這樣打拳與練功才能漸漸地合一而形成同時兼練。從而才會出現孫祿堂先

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記述的「以後靜坐亦如此,練拳亦如此」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經過這樣拳與內

功交叉兼練的過程,僅練太極拳能夠發生內功修鍊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

從近代以來的太極拳書刊等資料分析,楊露禪至楊澄甫先生三代是太極拳與道家內功兼練的,其他太極

拳家則有練內功的,也有不練內功的;練內功的有練道家內功的,也有練其他家功的。其實,不論是哪

家養生功都是可以與太極拳交叉兼練的,這是張三丰「三教合一」理論的一個重要基礎。現代有的太極

拳家都將自己所練的內功稱為「太極內功」,加以分析,其實要麼是道家內功,要麼是其他家功,與其

他某些武術拳種的養生功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由此可以肯定:①世界上不存在專門的所謂「太極拳內

功」,②世界上不存在僅練拳就能夠練內功的所謂「內功太極拳」,③ 內功是太極拳鍛煉的組成部分,

但練內功之拳不一定就是太極拳。因而認為凡練內功的拳就是太極拳的認識是錯誤的。

(五)並不是凡稱為的「太極內功」都真的是傳統的「內功」

必須指出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氣功熱」時期,出現了一些主張所謂「以意領氣」,憑藉專心「努力

」想像,幾天就可通小周天的「速成氣功」,其實這些「速成氣功」都不是道家小周天功,絕大多數是

商業欺詐性的炒作。道家小周天功素有「百日築基」之稱,就是說絕大多數人是必須有每日數個小時至

十個小時左右有效的靜練,一百日後或數百日後才能初見成效,那些根本沒有小腹丹田溫熱過程的所謂

「速成氣功」、憑想像誘發人體膚表之蟻行、麻脹等感覺的「通小周天」純屬一種神經過敏,或者是神

經錯覺。根本不屬於傳統的「氣功」。中國近代名醫張錫純先生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就指出:這種

意想方法在某些條件下也可作為「以一念代萬念」一定程度摒除雜念的方法,但並非真正的入靜和真正

的道家內功。現代大量的氣功鍛煉實例報導:這種方法如果主觀意念過強,甚至是有可能發生嚴重偏差

的。《太極》雜誌就報導過有人將這種方法摻入到太極拳鍛煉中,由於主觀意念過強,結果造成了久治

不愈的嚴重偏差。所以,這種方法摻入到太極拳鍛煉中去是很錯誤的。

還應該注意的是有的太極拳前輩所說的「小周天」、「大周天」與道家內丹功的「小周天」、「大周天

」並不是同一個概念。近現代有關道家「小周天」功的著作與大量氣功鍛煉經驗的實例報導與介紹:「

小周天」的鍛煉成功需要身體外形的靜止不動,「小周天」功是沒有肢體發生動作這種記載的。而「小

周天」功成功後的氣行是有緩慢溫熱流感的,這種感覺與勁力和動作也是沒有關係的。然而一些太極拳

前輩所說的「小周天」卻是與動作和勁力的增強有關的,還能一個拳式完成一個「小周天」周期,這種

氣行也無溫熱流感,這些介紹顯然反映不少太極拳前輩所說的「小周天」不符合道家「小周天」功的特

征,所說的「內氣」與氣功鍛煉之「氣」也不是同一回事。當然,道家內丹功「小周天」靜功與太極拳

交叉兼煉到了一定的功夫層次後,極緩慢的無思無慮的太極拳套路練習中出現「小周天」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應該注意到現代太極拳界出現了各種「內功太極拳」,有想像什麼「氣」出入身體的,有想像

什麼「氣」在體內「循經合脈」的,其實都是憑一知半解的八十年代新編氣功知識和一知半解的中醫知

識胡亂編造的;更有人偷換「內功」概念為「練拳就是練內功」,純屬胡說八道。這些所謂的「內功太

極拳」與傳統的「內功」全都是風牛馬不相及根本沒有關係的。

【第三首第二句原文】

哼哈二氣妙無窮。

【今譯】

 「哼哈二氣」(在內功與拳術鍛煉中)奇妙無窮。

【討論】

太極拳所謂的「哼哈二氣」在民國時就被傳說是傳承中僅傳授給極少數弟子的不傳之秘,「哼哈二氣」

因此被蒙上了很神秘的色彩。「哼哈二氣」究竟是什麼?綜觀自古以來的氣功、武術書籍,參照明代神

話小說《封神演義》對「哼哈二將」的描繪,其實「哼哈二氣」就是「呼」與「吸」。 大量的氣功文獻

反映「呼吸」對於「拿住丹田練內功」與「武術內功」都是影響巨大的。道家氣功的鍛煉,「呼吸」會

發生改變,到了一定層次「呼吸」還會自然地變為逆腹式。中華武功中有不少超過一般人極限的功夫如

掌劈石、頭斷鐵、腹頂千斤,以及瘦小的身軀暴發出驚人的力量來,這些令人嘆為神奇的功夫與某種特

殊的呼吸鍛煉也都是有關的。太極拳能以弱勝強,其一個奧妙也是與這特殊的呼吸鍛煉有關的。如一些

太極拳老前輩介紹:太極拳發勁是必然配合呼氣的,而捋化是必然配合吸氣的,這樣效果更好。正因為

如此,「哼哈二氣」被稱為了「妙無窮」。

就發聲過程分析,表示吸氣的「哼」容易使得人放鬆,因而有利於捋化。而表示呼氣的「哈」表現為瞬

間的發聲與閉氣,瞬間強烈的發聲或閉氣都必然造成身體瞬間的繃緊,就象一隻綿軟的皮球驟然被高壓

氣流充得象一隻鋼球一樣,因而能夠爆發出很強大的傳遞性力量來。從醫學上分析,很可能在瞬間強烈

發聲閉氣的同時引起了交感神經的瞬間強烈興奮,因而將人體勁力等潛能瞬間激發出來了。當然這全身

瞬間的繃緊和勁力等潛能的瞬間被激發是如閃電一般轉瞬即逝的。然而,必須十分明白的是:以上的「

哼」與「哈」都是太極拳鍛煉到了一定的時候自然形成的,是不能拔苗助長地過早強行配合的,尤其太

極拳鍛煉的初期是必須自然呼吸的,人為的呼吸與動作配合與人為的憋氣都是十分錯誤的。總之,太極

拳呼吸與動作配合的「哼哈二氣」是都必須自然形成的。

【第三首第三、四句原文】

     動分靜合①屈伸就②,緩應急隨理貫通。

 【注釋】

①動分靜合——借代指「太極陰陽」。因為「動」屬「陽」、「靜」屬「陰」,「分」為「陰陽」的分

別與不能相混合,「合」為「陰陽」的相依存與不能相分離,這正是老子所說的「負陰抱陽」,也就是

「太極」的狀態。

②屈伸就——「屈伸」表示動作。「就」表示依隨。如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公非不能歌,豪放

不喜翦裁以就聲律耳。」上文中的「就」引申為表示「貼附接觸」。「屈伸就」就是《王宗岳拳論》里

的「隨屈就伸」,和後來《打手歌》里的「沾粘連隨」。

【語法修辭分析】

「動分靜合屈伸就,緩應急隨理貫通」是分承句。這是因為「動分靜合」指的是哲理,「屈伸就」指的

是動作;雖然「屈伸就」 可以認為反映了「動分靜合」,但「緩應急隨」與「理貫通」是聯繫不起來的

。然而,認為「理貫通」是對「動分靜合」的說明和認為「緩應急隨」是對「屈伸就」的說明,那是很

合適的。因此,「理貫通」應該理解為是「動分靜合」的謂語、「緩應急隨」應該理解為是「屈伸就」

的謂語。所以,應該認為前一句的「屈伸就」是和後一句的「緩應急隨」相承接,而前一句的「動分靜

合」是和後一句的「理貫通」相承接,為錯承。這兩句應該理解為「緩應急隨屈伸就,動分靜合理貫通

」。

就詞語而言,「動分靜合」有特殊的分承修辭,「緩應急隨」則是互文句。「動分靜合」與成語「左宜

右有」一樣是古代漢語中的特殊的修辭句,是為了文句多變,將「動靜」兩字和「分合」兩字分開來組

成了分承。「動分靜合」中的「動」與「靜」相承接,「分」與「合」相承接,應理解為「動靜分合」

。「緩應急隨」應理解為是「緩應隨,急應隨」;這兩句又省略了主語「我」,應理解為「我緩應隨,

我急應隨」;「我緩應隨」和「我急應隨」又都各省略了作為條件的前面一句「他人動緩」和「他人動

急」,所以,這一詞語完整地應該理解為「他人動緩則我緩應隨,他人動急則我急應隨。

【今譯】

緩應急隨地屈伸就,也是太極陰陽哲理的貫通反映。

【討論】

(一)太極拳的「屈伸就」

太極拳與其他許多中華武術拳種是有著共性、相通、相似內容的。如太極拳的「拿住丹田練內功」也是

其他許多武術拳種都具有的,又如太極拳的拳式外形都可以在查、華、炮、洪等等拳中找到相似的,太

極拳動作中有圓弧軌跡更是許多武術的共性,唯獨在瞬間與別人貼附著借人之力隨人而動卻因而置別人

於落空等背勢,被後世稱為的「沾粘連隨」也就是「屈伸就」是所有中華武術各拳種所絕無而獨有的。

太極拳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實體方面就是基於「沾粘連隨」和特殊的力量即「勁」兩個根本,而「沾

粘連隨」是「勁」發揮作用的基礎。因此,《王宗岳拳論》還將被稱為「捨己從人」的「沾粘連隨」稱

為是古太極拳之「本」。正因為「沾粘連隨」對於太極拳的如此重要,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對於沾粘連

隨作了大量的闡述。古歌訣從第三首的「動分靜合屈伸就」開始到第四首的「四兩撥千運化良」這麼一

首半的篇幅,《王宗岳拳論》從「太極者」開始到「多誤舍近就遠」幾乎全篇都是從多個方面對沾粘連

隨的闡述。

「屈伸就」是太極拳特徵性的根本。太極拳能夠「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令人終不得力、處處

落空」、「牽動四兩撥千斤」等都是因為有這「屈伸就」。沒有了「屈伸就」,太極拳也就不存在了。

然而,現代太極拳界約二千年左右開始,不斷有人在雜誌發表文章表示輕視鄙夷「沾粘連隨」,認為「

沾粘連隨」是沒有武術實戰價值的。其中居然還有人自稱是有明確師承的太極拳傳人,由此可見現代太

極拳界中有的所謂「太極拳傳人」其實已經是與太極拳南轅北轍分道揚鑣了,是屬於「掛羊頭買狗肉」

的「太極拳傳人」了。而既然學練傳承太極拳,就必需堅決唾棄這種否定「沾粘連隨」的認識而將「屈

伸就」視為重中之重。

(二)「緩應急隨」是太極拳「屈伸就」的重要特性

太極拳之「屈伸就」在武術實戰中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在他人攻擊之時與他人接觸的瞬間,既自己幾乎

不耗費力氣,又使得他人不僅打不著自己,還因為攻擊落空而形成挨打的背勢。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就

是既不丟又不頂。而要做到不丟不頂,這「屈伸就」就必然是「不先不後」地「應隨」於與他人所接觸

之肢體而動的。「緩應急隨屈伸就」就反映了這樣的情況。顯然,「緩應急隨屈伸就」反映了「屈伸就

」的速度是「應隨」於他人既有緩慢的也有疾快的,絕對不是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所說的「太極拳尚慢

不尚快」和「慢可勝快」的。吳英華、馬岳梁先生在《正宗吳式太極拳》中就說:「太極拳並不是只要

慢不要快」。緩慢練習是太極拳鍛煉的主要形式,而且是太極拳健身築基培元的唯一形式,經常性的練

習宜緩慢,甚至是愈慢愈好,這是因為太極拳以傳遞性的勁力來引起動作是必須通過緩慢練習才能漸漸

掌握的。但慢練的目的是為了在實際應用中的「屈伸就」能夠「緩應急隨」。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將「

緩慢」說成是太極拳唯一的特性,認為練太極拳只能是緩慢,快練就不是太極拳,這種認識無疑是違反

「緩應急隨屈伸就」這一法則的。當然,太極拳的疾快必須以緩慢練習為基礎這也是毫無疑問正確的,

但必須明白緩慢練習是達到能夠「應隨」著疾快的一種手段,而且太極拳武術練習不僅「屈伸就」必須

緩疾不可或缺的,比如推手化解不會快速反應是不能避免被制的;而且發勁攻擊的練習還必須非疾快不

可,比如抖桿不疾快是不可能抖的。因此太極拳的疾速練習同樣是「愈練愈精」的內容不能偏廢。因為

人體快速動作的工作肌群主要是白肌,而很輕緩動作的工作肌群是紅肌;太極拳慢練幾乎只鍛煉紅肌,

紅肌鍛煉是不能代替白肌鍛煉的;只練慢拳、慢推手,快速反應的潛意識和條件反射是難以形成的。如

只練慢,在推手中一遇到對方動作驟快,必然就會喪失放鬆而難以避免頂丟,從而無法實現化解。可見

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說「太極拳練時慢,用時能快」,甚至有人說「太極拳能夠以慢制快」,這些說法

不僅沒有科學根據也沒有事實根據的,而且也是違背「緩應急隨屈伸就」這一太極拳根本法則的。而就

「屈伸就」而言,「緩應急隨」就是不可分割的特性之一。可見,並不是所有武術的「屈伸就」都是太

極拳的「屈伸就」。只有「緩應急隨」的「屈伸就」才是太極拳的「屈伸就」。而只要是太極拳的「屈

伸就」,那就必然是「緩應急隨」的。現代武術界包括太極拳界有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認為武術動

作必須敵人快自己也快,這時是不能講「沾粘連隨」了,將「沾粘連隨」與「快」分割開來了。這就象

是認為說話與聲音是無關的一樣,不是很錯誤嗎?

(三)「動分靜合」對於「緩應急隨屈伸就」也是「理貫通」的

中國古哲學中的「太極」是宇宙世界萬事萬物的哲學抽象。「太極陰陽」被認為是包括了一切,一切也

都是「太極陰陽」。那麼,這種「緩應急隨」的「屈伸就」是不是也屬於這「太極陰陽」呢?可以用「

太極陰陽」來分析、解釋和推理呢?古代太極拳先人認為「屈伸就」也是屬於「太極陰陽」的,也是完

全可以用「太極陰陽」來分析、解釋和推理的。因為「太極」理論的基本概念是「太極」為陰陽的結合

,基本特性是「陰」與「陽」既截然分別又密切相連;而且陰增陽減、陽增陰減地不斷彼此消長;凡「

動」均屬「陽」,凡「靜」均屬「陰」。而太極拳的「屈伸就」既表現為與他人對抗之「分」,又表現

為與對方不丟不頂之「合」,反映了「太極陰陽」的基本特性。從「動靜」分析,「屈伸就」之所以能

夠「緩應急隨」,是由於與他人所接觸的肢體既不主動自動,同時又主要是借人之力隨人而動,這種動

態被古代太極拳先人稱為「雖動猶靜」或「動中求靜」,楊澄甫先生稱之為「練太極拳者不動手」。這

就是說:「屈伸就」反映了隨人而動之「動」與不主動自動之「靜」的特殊的相互依存。這種「動靜」

關係又反映了「太極陰陽」的「動靜」關係。這種情況正是「太極」陰陽之既分又合、「陽」之「動」

與「陰」之「靜」相互依存的一個具體特殊反映。因此,「太極陰陽」也就是「動分靜合」對於「緩應

急隨屈伸就」也是「理貫通」的。

第四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

【第四首全文】

忽隱忽現進則長,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快手慢皆非似,四兩撥千運化良。

【第四首第一句原文】

    忽隱①忽現②進則長③。

【注釋】

①隱——「隱」表示熄滅,如南朝·梁·沈約《麗人賦》:「隱明燈而未前」。上文中引申為表示「沒

有」。

②現——表示出現,上文引申為表示「有」。

③進則長——「進」指進攻,「長」表示距離變長,意為始終達不到進攻的目標,比喻 「落空」。

【語法修辭分析】

「忽隱忽現」的主語「我之虛實」被省略;「進」的主語「敵人」、「長」的主語「敵與我距」也被省

略。「進則長」的「進」之前又省略了「忽」、「長」之前又承前省略了「忽」。所以,「忽隱忽現進

則長」應該理解為「我之虛實忽隱忽現,敵人忽進,則敵與我距忽長」。

【今譯】

    我之虛實忽有忽無,敵人忽然進攻則忽然落空。

【討論】

(一)「忽隱忽現」是「緩應急隨」的一種形式

「忽隱忽現」是對「屈伸就」虛實變化的闡述。意思為:敵人判斷到了我身體可以落實力量的實處而突

然進攻,可是隨著其突然進攻,我的實處忽然變成了力量不能落實的虛處。換句話說,「忽隱忽現」就

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終不得力」、「處處落空」。「進則長」的意思則是敵人感到他與所進攻目標的

距離會隨著忽然進攻而忽然延長了,也是指「終不得力」、「處處落空」,是「忽隱忽現」的舉例。

對於「忽隱忽現」,很多人理解為主觀意識所支配的主動的行為,這是外家拳的觀點。必須明白「忽隱

忽現」是「緩應急隨」的一種形式。之所以用「忽隱忽現」是因為實戰中的攻擊幾乎都是突然的,那麼

太極拳就是由於敵人的「忽攻」或「忽不攻」而「緩應急隨」地「忽隱」與「忽現」。所以,這「忽隱

忽現」的發生相對於敵人的「忽攻」或「忽不攻」,是「不先不後」的。

太極拳「忽隱忽現」之所以會有「忽進則忽長」的效果,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在於對方能夠明明白白地

感覺到與我的接觸,如果對方沒有感覺到與我相接觸,這「忽隱忽現」很可能就會沒有「進則長」的效

果。這就象是對於一扇不動的虛掩的門,不知就裡的人會猛推而發生撲空,這是首先因為這個人明明白

白接觸到了這扇門,感到了這扇門存在著阻擋;然而對於沒有存在的門,誰也是不會去猛推的,當然誰

也是不會平白無故地發生撲空的。現代太極拳界有位「名家」說:太極拳鍛煉到了「松空」時,別人「

摸到哪兒哪兒空,什麼也摸不著」,這種「松空」顯然就象是沒有存在的門,當然也是毫無任何武術化

解效果的,也是沒有什麼防護作用的,因為人是不可能消失的,既然「摸到哪兒哪兒空,什麼也摸不著

」,人的實體還是存在著的,那就可任由敵人敲打了;這「什麼也摸不著」將「相接觸感」否定了,其

實就是將太極拳的根本「沾粘連隨」否定了。那麼這種「松空」不論有沒有什麼用場,當然也不可能是

太極拳之表現的。另外,這種「摸到哪兒哪兒空,什麼也摸不著」在現實世界中也是不可能發生的。因

而這種說法純屬胡說八道。

現代太極拳界又有人把「進則長」解釋是我的退比敵人的進還快,這也是不正確的。因為順著敵人進攻

方向的退往往是比不上敵人之進快的;即使進退速度一樣,對於敵人而言,攻擊的目標仍然存在,對於

被攻擊者而言,被攻擊的威脅仍然存在,而且這種退幾乎是不可能使得敵人落空的,所以這種退法是不

屬於「進則長」的。應該明白,「進則長」之「長」主要不是表示「退」,而是指使得敵人在接觸中「

終不得力」、「處處落空」。

(二)虛實突變是太極拳功夫層次高的標誌

「忽隱忽現」反映了十三勢長拳虛實變化的主要的形式是突變。現代太極拳界有人說太極拳的「虛實只

能緩變不能突變,虛實如突變就不是太極拳」,這種說法是不符合「忽隱忽現進則長」這一太極拳法則

的,是很錯誤的。其實,虛實不能突變是太極拳功夫層次低的標誌。如有的人在推手中有了發勁攻擊念

頭,手臂就慢慢地增加了局部力量而發生了僵硬,致使對方早就覺察而做好了化解準備;而當對方突然

攻擊時又來不及將「實」突然變為「虛」,於是發生了頂抗;又推手中稍縱即逝有利於攻擊對方的機會

出現時自己卻又不能突然發出勁來,這些都是太極拳功夫層次低的表現。太極拳功夫層次較高者,當對

方突然攻擊時則被攻擊處可以不假思索地突然變虛使得對方落空;而一旦出現有利於攻擊對方的機會,

其鬆軟的肌體可以隨即突然彈射透發出由腳而起的整體性的強勁來,在這過程中,準備發勁攻擊人的瞬

間之前,手臂仍然是鬆軟毫無徵兆的,突然的發勁過程則如李雅軒先生所說的是僅十分之一秒的時間,

對方還來不及反應過來就已被發出並且發勁已經結束了,這種虛實突變正是太極拳習練者一生孜孜以求

的功夫。所以,虛實突變是太極拳高層次的功夫。當然,「虛實突變」必須以「虛實緩變」為始點開始

鍛煉,但太極拳練習不僅要練虛實緩變,還應在達到一定基礎後練虛實突變。比如平時套路練習中的摟

膝拗步,要及時追求前推的手在到終點之前是始終沒有力量而「極柔」的,由腳而起的勁貫到手掌是前

推的手在到達終點的瞬間暗暗發生的。

【第四首第二句原文】

    一羽不加①至道藏②。

【注釋】

①一羽不加——「一羽」喻指一條羽毛般重的力量。「加」指置此於彼之上,如《論語·鄉黨》中的「

加朝服」。上句中引申為表示「作用」。「一羽不加」就是指一點主動的力量也不作用於別人。

    ②至道藏——「至」相當於「最」,如形容事物的盡善盡美,相當於是最好的、最高超的、最正確

的等等。如《抱朴子·喻蔽》所說的「至理」是指最精深的道理,而《新唐書·盧承慶傳》中所說的「

死生至理」是指真理;《淮南子·精神訓》中所說的「至論」是指高超正確精闢的理論;《屍子·神明

》中所說的「至政」是指清明的政治;《論語·泰伯》中所說的「至德」是指最高的道德;《黃帝內經

·上古天真論》稱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至人、聖人、賢人,其中的「至人」是指道德高深之人;道家則

稱極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術為「至道」,如《莊子·在宥》:「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

道之極,昏昏默默。」﹙文中之「女」為「汝」之借代,即現代漢語的「你」。﹚上句中的「至道」從

全首歌訣分析,應該是指十三勢長拳最為精微的奧妙;「藏」即含寓。

【語法修辭分析】

 「一羽不加」的主語「我」和謂語「別人」被省略。

【今譯】

     一片羽毛般重的力量也不作用於別人是十三勢長拳「屈伸就」之所以能「忽隱忽現進則長」的奧妙

之所隱藏。

【討論】

(一)進入太極拳之門的金鑰匙

太極拳之所以能夠「忽隱忽現進則長」地、在幾乎毫不費力地化解掉敵人攻擊的同時,使得敵人因為其

攻擊而形成背勢,送上門來在瞬時間任由自己攻擊,從而實現令人匪夷所思的「以柔克剛」?最根本的

原因就是太極拳具有「屈伸就」這一世界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獨特本領。

太極拳「以柔克剛」的主體就是「屈伸就」。「屈伸就」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不先不後」的「緩應急

隨」。那麼,太極拳的「屈伸就」為什麼能夠「不先不後」地「緩應急隨」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一

把進入太極拳之大門的金鑰匙。這就是說;如果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弄不清楚,那就意味著這把金鑰匙得

不到,太極拳就是入門無路了。那麼,歷史傳說中的真正得全部真傳的太極拳傳承者代不數人就完全是

可能的。而實際上,自古以來確實許多人都是從正向思維的外家拳的觀點出發來理解「屈伸就」這一問

題,以為這個答案就是自主、主動地控制、支配自己動作速度的本領好。這樣的以為就是沒有得到這把

進入太極拳之門的金鑰匙。而正因為沒有得到這把金鑰匙,就出現了中國近代以來無數人學練太極拳許

多年卻進入不了太極拳之門的現象,被稱為是所謂「學太極拳者多如牛毛,學成功者寥若晨星」。歷史

上很明白的反映,就是民國時很多省縣雨後春筍般地倡辦國術館,太極拳均被列為必修課,學練太極拳

的人上千上萬,然而,真正能夠用太極拳技法「以柔克剛」地在擂台上贏人者鳳毛麟角,反映絕大多數

的學練太極拳者實際上無非主要是學得了一些太極拳的皮毛枝葉,是用習慣的外家拳方法學到了一套太

極拳套路而已,核心的真傳並沒有得到,核心的真傳僅僅是楊澄甫先生與其少數嫡傳弟子掌握著。應該

說這樣的現象是很正常的。楊家是以教拳為生的,怎麼可能出現楊家能夠竹筒倒豆子般地將祖傳的真傳

一股腦兒透底呢?因此,在既要以教拳為生,讓很多人大致朦朧地了解太極拳,又要保證太極拳真傳掌

握在少數人手中,在傳授中是否有故意的含混其事、藏頭露尾、敷衍搪塞、遮蓋隱瞞,那是很難說的;

另外,太極拳的具體東西確實很難說清楚,楊家有很多真傳還不都是其弟子鄭曼青、陳微明、李雅軒等

先生所披露的;太極拳的內在東西也還可以借含混的(被稱為「含蓄」的)拳架來鍛煉,極難從外形上

探知,這些都是太極拳入門難的重要因素。其實,任何技藝也都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密也無可厚非

。現在也是如此,比如任何拳都有如不說,不知就裡者極難了解的關鍵本領,這些關鍵本領不悉心傳授

,那麼學得的只是一個拳殼而已。於是無數人千里迢迢數上某地學拳,結果無非是學來一套套的拳殼套

路而已。那麼,太極拳「屈伸就」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什麼呢?或者說「屈伸就」的「至道藏」於何

處呢?歌訣直白地指出那就是「一羽不加」。這個答案用鄭曼青先生所披露的楊澄甫先生的話說,就是

「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用陳微明先生所披露的楊澄甫先生的話說,就是「用意不用

力」;民間又叫作「手上不要有東西」。這就是說這些話都是基本上語異意同的,說的都是要放鬆、要

不主動、要不用力、要不動手。

「一羽不加」字面的直接意思就是太極拳的「運化」不能有一絲一毫的象一片羽毛那樣輕的主動力量作

用於對方。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在實戰的化解中總是將主動的力量作用於對方,那就不是太極拳,即

使是憑藉力氣與技巧屢戰屢勝也不是太極拳;至於日常鍛煉,如果練拳中手臂的動作總是由手臂局部的

力量所作用動的,那就不是太極拳,即使所練拳的外形酷似楊澄甫先生所練拳的外形也不是太極拳;如

果雖然懂得了這個道理,但在實戰的化解中總是本能地有一些主動的力量作用於對方、在日常鍛煉的練

拳中手臂的動作還本能地有很多可以消除的局部力量在發生作用,那麼,不論練了多少年的太極拳,也

仍然是不屬於太極拳的高水平,可能仍還處於太極拳低水平的階段。

(二)「一羽不加」不等於沒有「一羽」之重

必須十分地明白:「一羽不加」的意思是指在與敵人接觸的運化中,不能將一絲一毫的主動力量作用於

敵人。這絕對不包含敵人沒有接受到我的力量(包括掤勁與重量)的意思,絕對不是說在與敵人的接觸

中,敵人會感覺到我的肢體比一片羽毛還要輕,甚至感覺不到我肢體的存在。這是因為我的肢體是存在

著掤勁與自重的,而掤勁與自重是不屬於主動力量的。

人的肩臂當沒有放鬆時,肩臂中存在著維持姿勢和動作的主動力量,自己和別人往往就感覺不到這肩臂

的自重。這就象是人在水裡托一條活著的魚,由於活著的魚存在著維持姿勢和活動的主動力量,就很難

感覺到這條魚有多重;然而在水裡托一條死掉的魚,死掉的魚是沒有維持姿勢和活動之主動力量的,人

就能大致感覺到這條魚有多重了。太極拳之「一羽不加」與此相仿,由於「一羽不加」的肩臂是十分放

松的、不用力的、沒有主動的,這手臂就象是鄭曼青先生所說的「斷臂」,這樣的「斷臂」與別人接觸

,別人的感覺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兩膊皮膚甚軟,骨肉甚沉重」。鄭曼青先

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還說:「吾師澄甫之臂,其重過於常人不啻十倍……然余不能逮乎師,較

人也重數倍」。在日常推手中,如果自己的肩臂完全放鬆了,完全沒有主動活動之力量了,對方就必然

會感到我的手臂尤其沉重。而如果在日常推手中,總是感覺到對方的手臂很輕,原因往往是對方肩臂的

動作主要是由其主動力量所引起的,這種主動的力量不論是大是小,對方的手臂在可以感到硬綁綁頂抗

的同時,還可以感到是輕飄飄的,因此就可以了解對方的太極拳推手水平還是屬於低的。如果對方既是

完全主動,主動的力量又很小,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批評的「連十歲頑童也打不倒

」的「為雙浮誤矣」。總之,「一羽不加」絕對不等於我的手臂與別人相接觸中別人感到所受到的重量

是「一羽不加」的。

太極拳的「掤勁」就是一種向外的力量。「掤勁」與「自重」正是太極拳所謂「粘」勁的成分。「掤勁

」既具有抵禦向內的作用又沒有頂抗的作用這種浮力般的特性,其實已經反映不是主動的。也正因為「

掤勁」與「自重」,「屈伸就」之「一羽不加」給別人的感覺就是「柔軟沉重」。當然,這「沉重」是

可以有變化的,所以,陳微明先生在《太極答問·太極拳之勁》中將「粘」,也就是「屈伸就」之「就

」,分為了「重粘」和「輕粘」。「重粘」就是李雅軒先生所說「兩臂松得又沉又重,似鋼鐵樣的重,

不是似鋼鐵樣的硬」,「輕粘」當然要輕多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是「掤勁」與「自重」發生了

變化。「掤勁」與「自重」變化的一個原因是自己肩臂局部承擔維持手臂懸置的力量發生了多少所引起

的。這種力量是由肩臂紅肌靜止的一定的等長收縮所引起的,也是沒有主動的,因此這種力量也是不屬

於「一羽不加」之力量的。只有當肩臂肌肉發生了動態的一定的縮短和拉長收縮,有力量與速度型的白

肌參與,從而發生和引起手臂一定的活動,這樣的力量才是屬於學練太極拳所必須避免的「一羽不加」

的力量了。而在「重粘」和「輕粘」中是不存在這種力量的,所以,「重粘」和「輕粘」都是屬於「一

羽不加」的表現。

(三)「一羽不加」是「緩應急隨」的訣竅所在

為什麼說「一羽不加」是「忽隱忽現進則長」的「至道」所「藏」?一個理由是太極拳高人一籌的「忽

隱忽現」是「緩應急隨」的一種形式。而「緩應急隨」的關鍵就在於「一羽不加」。「一羽不加」為什

么能夠「緩應急隨」呢?其實道理並不複雜。比如:兩輛汽車如果要達到「緩應急隨」地前進後退而相

對位置保持絲毫不變,就必須一輛汽車前進快,另一輛汽車前進也快;一輛汽車前進慢,另一輛汽車前

進也慢;一輛汽車後退快,另一輛汽車後退也快;一輛汽車後退慢,另一輛汽車後退也慢。而如果各輛

汽車都是自己在開動,要達到這樣相對位置始終保持絲毫不變的「緩應急隨」那是極困難的,十分可能

發生的就是相對於一輛汽車的前進或後退,另一輛汽車的前進或後退會時快時慢;這一快一慢,相互就

必然會發生不協調的主動作用了,或者說就會發生丟離或頂抗了。但是,如果其中一輛汽車用一塊器具

與另一輛汽車連在了一起而一點動力也不用了,兩輛汽車就可以完全達到相對位置始終保持絲毫不變的

「緩應急隨」了,相互也就不會有不協調的主動作用了。這輛汽車一點動力也不用了其實就是對另一輛

汽車的「一羽不加」。太極拳的「一羽不加」能夠「緩應急隨」的原理就是這樣的,就是自己一點也不

主動活動。

(四)「一羽不加」是「忽隱忽現進則長」的奧妙所在

說「一羽不加」是「忽隱忽現進則長」的「至道」所「藏」的另一個理由是「進則長」靠的就是「一羽

不加」。「一羽不加」怎麼會有「進則長」的武術化解效果呢?其實道理也並不複雜。葉大密先生的弟

子蔣錫榮先生有一個錄像,其中有一個推手片段就反映了這個道理:片段中蔣的右手小臂承接著對方的

兩手,左手搭於對方的右臂;對方兩手按在蔣的右手小臂向蔣推去,蔣的右手小臂既一點也不頂抗,又

一點也不主動,任由對方推動,左腳卻向對方的右側進了一步,就象自己的右手與對方的右手接觸處是

磨心,自己繞著這個磨心沿著磨邊向自己的左前方(對方的右側方)移動。這種情況又象對方的雙手是

雙杠,蔣用雙手以雙杠為支撐將身體移到了自己的左側前方(雙杠的右側方),這樣蔣就可以轉移到對

方的右側後方了,結果是對方落了空,對蔣而言形成了背勢而側背對向了蔣,對方的雙手雙腳就都失去

了武術作用,而蔣對於對方卻形成了順勢而順向對向了對方,雙手雙腳卻變得有更好的攻擊條件了。這

一過程反映了太極拳的化解特點。外家拳化解敵人的攻擊,特點無論動步不動步,都是身體以腳為支撐

,手以身體為支撐,手則用力強行改變敵人的體位和姿勢,使得敵人形成挨打的背勢;敵人當然是反抗

的,這就必需要化費比敵人反抗的力氣還要大的力氣來完成化解與置敵人於背勢。然而上述的情況相反

,蔣先生是自己的手以與對方的接觸處為支點,身體又以手為支撐向左轉移,同時又帶動腳向左轉移,

所謂是「步隨身移」,以這樣的方式同樣使得對方形成挨打的背勢,然而自己卻可以用不著化費對付敵

人反抗的力氣了。其實,蔣前輩只是作了個示範,他同樣是可以不移步化解的,而原理則完全是一樣的

。在這種化解中,與對方接觸的手就象是戰場上的誘兵,自己的身體則憑藉「空肩」、「含胸」、「松

胯」等避開對方的攻擊使得對方落空形成挨打的背勢。由於要引誘對方落空,所以,這「誘兵」必需既

不能與對方主動地頂抗又不能主動地避開移動,一句話就是不能使用「一羽」主動的力量,而這樣,自

己手的移動也就必然是「緩應急隨」的了。由此可見這「一羽不加」原來就是「忽隱忽現進則長」的奧

妙。

(五)「一羽不加」是「以柔克剛」的奧妙所在

說「一羽不加」是「忽隱忽現進則長」的「至道」所「藏」的再一個理由是太極拳的「以柔克剛」就是

「一羽不加」的體現。「一羽不加」的「以柔克剛」武術效果,對於具有一定太極拳基礎的人而言,那

是肯定無疑的。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四正推手化解來說明,取四正推手甲與乙雙方右手腕相搭時之「掤」

活動的這一段姿勢。假設為三種情況:①甲方的小臂平置於胸前,乙方兩手置於甲小臂腕肘兩側水平直

推;②甲方的小臂斜置於面前,乙方兩手置於甲小臂腕肘兩側向上推或直推;③甲方的小臂斜置於胸腹

前,乙方兩手置於甲小臂腕肘兩側向下推或直推。在這幾種情況下,甲方如是沒有太極拳基礎的人,只

有使出比乙方所用的力更大的主動力量與技巧來才能破壞乙方的攻擊,不然的話是極難化解的。但是如

果甲方是有一定太極拳基礎的人,對於「不用力」地化解乙方這樣的攻擊,那是並不困難和很方便的,

甚至對於某些太極拳基礎差的人那是「小菜一碟」。化解的關鍵要領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就是尤其的隨

乙方的攻擊之動而松肩臂、含胸、松胯等,手臂不主動,不能有絲毫的主動力量作用於乙方。在這幾種

情況中,如果甲方用力過猛,在攻擊落空形成背勢時還會失去站立平衡。這些說明化解技術的中心概括

起來其實就是「一羽不加」。

任何武術搏鬥概括起來攻擊部位無非就是上、中與下,方向無非是水平、上向下、下向上、左外向右內

和右外向左內等。而四正推手的這三種情況其實就是武術搏鬥各種攻擊的濃縮代表,任何武術中的任何

攻擊無非都是在這些範圍之內。那麼,對這三種攻擊情況都能夠以「一羽不加」與象繞著磨盤心走的「

步隨身移」之步法等的配合下化解掉,甚至可以在不必動步的情況下化解掉。那麼,武術中的任何攻擊

也就都可能這樣化費極小體力地化解掉並置對方於背勢而在瞬間任由自己攻擊了。難道這不是「以柔克

剛」嗎?可見「一羽不加」就是太極拳「以柔克剛」的奧妙所在。

(六)「一羽不加」是「以弱勝強」的奧妙所在

說「一羽不加」是「忽隱忽現進則長」的「至道」所「藏」的還有一個理由是太極拳的「以弱勝強」主

要就是「一羽不加」的體現。因為「一羽不加」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全身或大部分肢體是不用力的,對於

對方沒有主動作用的,可以用「靜」來抽象表示。因此,這種化解法,王宗羲稱之為「以靜制動」,楊

澄甫先生稱之為「以靜御動」。由於「一羽不加」之「以靜御動」不將自己的力量主動作用於對方,就

可以使得自己在武術搏鬥中消耗的體力很小。體力顯然是任何武術搏鬥中的一大要素,武術搏鬥中另外

幾大要素如反應的敏捷、技巧的發揮、動作的速度等還都是隨著體力的衰耗而降低的。而體力則是隨著

年齡由青年過渡到壯年、老年而逐漸衰退的,這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而且,體力也必然隨著使

用時間和使用強度而衰退,使用的時間越長、強度越大則衰退越快,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央視

台武林大會擂台賽每場約一分半時間,每場之間還有稍微的休息,但到了第三場,雙方體力使用的累計

時間只過了約三分鐘,不論如何年青力壯的參賽者,體力都明顯衰減,很多都明顯表現出了體力不支。

擂台賽上基本的反映是從二十五歲左右的以後,年齡越大,體力不支出現得越快、越嚴重,從而出現了

練拳二十年的打不過二十歲的這樣的情況。練太極拳的「一羽不加」卻可以使得自己的體力消耗很小,

這在武術搏鬥中無疑是佔了一大便宜,使得太極拳有了弱可戰強、老可敵青的可能,也使得太極拳有了

以弱勝強、以老制青的可能。可見「一羽不加」也是太極拳「以弱勝強」的最主要奧妙所在。

(七)真假太極拳技術的試金石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很自然地認識到「一羽不加」是真假太極拳技術的試金石。比如上世紀二十年代,

隨著楊澄甫先生率徒南下,太極拳迅速傳遍大江南北,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青睞,成了三十年代全國各地

國術館的必修課之一,有的拳種也喜好和力圖標稱為是「太極拳」,或者在拳名之前再冠以「太極」,

客觀上使人感到也是一種「太極拳」。而用「一羽不加」一對照,就會發覺那些「拳」並不是太極拳。

又如現代有的人所稱為的「太極擒拿」,用「一羽不加」一對照,就會明白許多所謂的「太極擒拿」是

必需使用主動技巧與力量強行作用於對方的,純粹是外家拳的技法,根本不屬於太極拳。再如現代有的

人所稱為的「太極推手」,處處反映為強抗、持續「頂牛」和必需使用主動的技巧、力量強行造成對方

被制劣勢而摔倒,用「一羽不加」一對照,就會明白這種所謂的「太極推手」也是與外家拳的摔跤毫無

區別,也根本不屬於太極拳推手。這些技法都不存在「一羽不加」的種種,不論是以技巧為主的還是力

量為主的,都沒有「人剛我柔」,更沒有「以柔克剛」,都是與傳統太極拳之概念完全不同的、沒有傳

統太極拳特性的。因此,學練真正的太極拳,必須一開始就應該信奉「一羽不加」、從事對於「一羽不

加」的鍛煉。在練拳中要想方設法逐步消除肩臂的主動用力,要想方設法逐步讓由腳而始傳遞上來的力

量引起手臂的動作;在推手中也要想方設法逐步消除肩臂的主動用力,手臂的動作要想方設法逐步主要

利用對方的力量,要努力想方設法逐步追求在這樣的前提下使得對方的攻擊落空和形成背勢。只有這樣

,才能說是正在使用著「一羽不加」這把金鑰匙在打開太極拳的大門和進階之門。

【第四首第三句原文】

    手①快手慢皆非似②。

【注釋】

①手——引申為表示手的動作,如《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文中「手

」之義為擊殺;上文中的「手」則又引申為表示人體的所有動作。

②似——「似」,相象、類似;也表示比較,如宋·劉克莊《浪淘沙》詞:「歲晚客天涯,短髮蒼華,

今年衰似去年些。」上文中的「似」引申為表示「屬於」。

【語法修辭分析】

「手快手慢皆非似」是對「一羽不加至道藏」的反面闡述,完整的意思就是「手快手慢皆非似至道」。

在歌訣中,「似」的賓語「至道」被省略。

「手快手慢」為古漢語中的偏指措詞,如三國·諸葛亮《前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

否,不宜異同。」文中的「異同」是偏指「異」,而「同」僅僅起到陪襯作用,「異同」其意為「有異

」。上文中的「手快手慢」也為偏指,其意是指「手快」,而「手慢」只是作為陪襯。

【今譯】

    手快手慢皆非似至道。

【討論】

(一)認識不到「手快手慢皆非似」是太極拳之所以難學的一大原因

「手快手慢皆非似」再次強調否定動作的主動速度是「忽隱忽現進則長」的原因。在太極拳推手中,往

往出現一方使得另一方「終不得力,處處落空」,正向習慣思維的人、外家拳觀點的人總以為原因是這

一方的反應主動敏捷、動作主動靈活。這是最普遍、最容易發生的認識,是太極拳之所以難學的一大原

因。確實,動作的主動疾快往往是武術致勝的關鍵因素,在武術搏鬥中,憑藉敏捷、靈活的主動反應和

動作,有的情況下也可以使得對方的攻擊「落空」,但實際上成功率是不很高的。因為人的反應和動作

速度是有極限的,而且這種主動的反應和動作的速度隨著時間的延長或速度的變快,精神會越來越緊張

,動作反應也會越來越遲鈍,使得對方攻擊「落空」的成功率就更低了。如果在太極拳推手中,一方是

這樣的外家拳觀點和反應,另一方則是有一定太極拳推手層次之人的話,那麼,這一方要想使得另一方

的攻擊「終不得力,處處落空」,成功率幾乎就只能是零。並且,在武術搏鬥中,動作的主動疾快往往

也是致敗的重要因素。因為無論是攻擊還是化解,主動疾快過了頭,反而會造成自己的被動,給了敵人

可乘之機,這在央視武林大會擂台賽上有太多的例子。而對於太極拳,主動的動作快就更不是「忽隱忽

現進則長」的原因或奧妙了。太極拳「忽隱忽現進則長」的原因或奧妙只能是「一羽不加」,在動作速

度上的表現只能是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這在推手中的反映,楊振基先生說成是「

我不動,跟你走」。所謂「不動手」、「我不動」就是與對方完全等速。物理學中,某一物體是「運動

」還是「靜止」必須以另一假定不動的物體為參照,如果與參照物體沒有發生位置變化的就認為是「靜

止」的。這「靜止」其實也是對參照物體而言的。我國的古人引申了這一概念,將與參照物體的動作速

度保持「不先不後」、沒有發生位置變化的,對於參照物體也稱為是「靜」。太極拳的「雖動猶靜」就

是這樣的意思。而「雖動猶靜」就是太極拳的根本,其表現就是「緩應急隨」,既不允許「手快」也不

允許「手慢」。因此,無論是主動的「手快」還是主動的「手慢」對於太極拳都是錯誤的。如果在這一

點上認識不清,就是在根本問題上對太極拳還不了解。

(二)單單崇尚「快」不可能是太極拳

《王宗岳拳論》中的「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也是「手快手慢皆非似」的意思。然而,現代太

極拳界竟然有位趙堡傳人在某雜誌上說他世代相傳的古拳譜上不是這樣的,其世代相傳的古拳譜上的「

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後是一個標點符號,因此「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是一個整句,意思是「耄耋能

御眾」靠的是「形快」。這種說法純屬憑外家拳觀點臆想的信口雌黃。因為其一、1919年民國時的五四

運動之前,中國的文字書籍上還沒有標點符號出現,連句讀符號也沒有出現,何來世代相傳的古拳譜上

會出現標點符號?其二、「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明顯與上一句的「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

力勝」是字、韻、節相對的對偶句,上一句的前一句「察四兩撥千斤之句」為八個字,不可能下一句的

前一句變成了九個字。其三、現代趙堡所有的太極拳文獻中,《王宗岳拳論》的片段僅出現於署寫為「

雍正六年王柏青」的古拳譜殘本中,而「王柏青」的古拳譜殘本中沒有這句話。現代趙堡太極拳文獻中

的《王宗岳拳論》就是依據「王柏青」的古拳譜殘本,既然「王柏青」的古拳譜殘本中沒有這句話,何

來世代相傳的古拳譜上會出現這句話?顯然將中國近代民國時太極拳界已經普遍流傳的已經有明白句讀

符號的《王宗岳拳論》中的「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擅改為「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反映某些趙堡傳人已經脫離太極拳的軌道了。因為單單崇尚「快」反映已經拋棄「屈伸就」的「緩應急

隨」了,也就是拋棄「沾粘連隨」了。而「沾粘連隨」被拋棄了,也就不可能是太極拳了。

(三)所謂「太極拳的特點」是「後發先至」和「後發制人」都是錯誤的

與崇尚「快」的觀點相反,現代太極拳界有一種所謂「太極拳的特點是後發先至」這樣的說法,不少「

名家」和「專家」都不忘記在其著作里寫上這句話。而對照「手快手慢皆非似」,這句話顯然也是錯誤

的。現代太極拳界這句話的出處是陳微明先生的《太極答問》之《太極拳之散手》。原話是:「孫武子

曰:知己知彼,後人發先人至。太極聽勁全是知彼功夫。能粘住敵人,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

。必須清楚:陳微明先生在這段話之後,緊接又寫了「粘住之後則可聽彼之勁,急動則急應,緩動則緩

隨」。顯然,陳微明先生引述孫武的話「知己知彼,後人發先人至」主要是說明如果能夠「知己知彼」

了,「後發」也是能夠「先至」的。因為「後發」是古代任何兵法的禁忌,「後發」在一般的情況中必

然會導致受制挨打,是打敗仗的重要原因之一。《漢書·項籍傳》就記載了「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實際上,「後人發先人至」在《孫子兵法·軍爭篇》中的原話是:「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

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知己知彼」在《孫子兵法·謀攻篇

》中的原話是:「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顯然孫子認為「後人發」是「患」,而能夠變「患」為「利

」,十分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知己知彼」。中國的古代兵法認為如果能夠「後人發先人至」,往

往效果比「先發制人」還能夠出奇制勝,但這是在具備「知己知彼」等特殊條件下才能應用的高難度、

高水平的兵法。因此,《荀子·議法》說:「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孫子兵法》中所

記載的一個「後發先至」戰例就是由於「知己知彼」為十分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而形成的一個極特殊的

戰例。過程是因為敵方已經「先發」而且路程短,就故意以再「後發」麻痹敵方,結果敵方中計而「慢

行」,然後借敵方不知情的機會,加倍「快行」,從而達到了「先至」,其實這是一著險招。陳微明先

生用了「孫武子曰:知己知彼,後人發先人至」的意思顯然是太極拳的「聽勁」也能「知己知彼」,因

此才能「急動則急應,緩動則緩隨」。不是說太極拳可以「後發先至」。因為「後發先至」明顯反映的

是動作速度先慢後快。對於太極拳而言,就是在與別人接觸中發生了主動,那麼,「後發」的結果,如

果對方是攻,必然會發生「頂」;如果對方是退,又必然會發生「丟」。而「頂」與「丟」都是「粘住

之後則可聽彼之勁,急動則急應,緩動則緩隨」的禁忌。陳微明先生怎麼可能說太極拳可以「後發先至

」呢?陳微明先生在《太極答問·太極拳之推手》中還引述李亦畬先生的話「於彼勁將出未發之際,我

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先不後,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就是說太極拳的反應必須是「不先不後」到「

如皮燃火」時不想皮膚被火燃到與「如泉湧出」時不想衣服被水沾到這樣的反應。這樣「不先不後」的

反應怎麼會是「後發先至」呢?

在八十年代才出現的「競技推手」中,有這樣的情況,那就是誰先攻擊,往往不僅攻擊不到對方,反而

被對方成功攻擊到。對方似乎是「後發先至」,其實是對方在誰發生攻擊的瞬間同時實施了有效的化解

與反攻擊。誰的「先發」攻擊與對方的「先至」化解與反攻擊是同時的,如果對方的化解與反攻擊略微

滯後,「先至」那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這種情況是不能用「後發先至」來表述的。傳統的太極拳推

手中更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正確的傳統太極拳推手靠的完全是李雅軒先生所說的「是鬆鬆的、輕輕的

、虛虛地去跟之隨之而動」、「不必勉強找機會去打,在機會成熟時,它自會送上手來」,對於對方的

攻擊是「不先不後」地加以化解的,是不存在「後發」化解的;而一旦符合可以攻擊的機會出現,那就

是《打手歌》所說的「合即出」,也是不存在「後發」的。可見無論競技推手與傳統的太極拳推手中都

是不存在「後發先至」的。

如果認為陳微明先生是將「不主動搶先」稱為「後發」,將「疾速發勁」稱為「先至」,這「後發」也

是一種容易令人誤解的與普遍的「後發」概念不同的不恰當的說法,與《孫子兵法》中的「後人發先人

至」的意思也是不符合的。所以將陳微明先生的「後人發先人至」解釋為普遍一般概念的「後人發先人

至」純屬斷章取義、牽強附會,是錯誤的。

現代太極拳界更有一些人誇大了太極拳最常見的「緩慢」鍛鍊形式,說「太極拳的特點是後發制人」,

甚至說:「太極拳的特點是能夠以慢勝快」。這些說法在太極拳的古拳譜上、近代太極拳的著作上更都

是沒有根據的、與經典的太極拳譜理論相違背的,也是根本不能被武術實際所證明的,因此都是對太極

拳的歪曲篡改,是十分錯誤的。

【第四首第四句原文】

    四兩①撥②千③運化④良。

【注釋】

①四兩——借代指沒有具體確切數值的很小的力量。

②撥——撥弄,引申為表示利用對方之力控制、支配對方。

③千——「千斤」的省略簡稱,表示沒有具體確切數值的很大的重量。如《詩·小雅·甫田》:「乃求

千斯倉。」歌訣又借代指用很大的力攻擊我的人。

④運化——運行變化,如三國·魏·王弼《易·復》之註:「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

化萬變。」神怪之說的「運化」是指用法術變出,如明·高明《琵琶記·感格墳成》:「汝等可變作人

形,與他運化土石,務要頃刻完成。」上文之「運化」引申為指以柔化解敵人進攻致使敵人形成背勢的

過程,即「沾粘連隨」。

【語法修辭分析】

    主語「我」和「四兩」之前的介詞「以」,以及「千斤」之「斤」均被省略,「四兩」與「千」分

別是誇飾,分別指相對懸殊的很小的力量和很大的力量。「四兩撥千」應該理解為「四兩撥千斤」。

【今譯】

   「四兩撥千斤」,這是多好的運化啊。

【討論】

「四兩撥千斤」顯然是一句包含著誇飾修辭的詞語。這句在現代太極拳界膾炙人口的成語活靈靈地反映

了太極拳所獨一無二的特有的「以柔克剛」與「以弱勝強」。但是正所謂「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

,入室者屈指可數」,由於各種因素,任何學問與技藝的傳承,既有能夠全部繼承而「青出於藍而勝於

藍」的,也有未能夠得到主要真傳而「濫竽充數」的與不懂以為懂的從而漸傳漸誤的,太極拳的傳承尤

其是如此。太極拳的傳承到了現代,太極拳的許多真傳在不少人的傳承中都被傳誤了,「四兩撥千斤」

就是其中一個。這樣,在現代太極拳界與其他武術界里,「四兩撥千斤」被普遍地誤解了,其真正的內

涵被擾亂得面目皆非,這對於太極拳的影響是致命性的扼殺與摧殘。因此,太極拳的「正本清源」與讓

其「廬山真面目」普遍重現,認真地釐清「四兩撥千斤」究竟是怎麼回事是一個關鍵。「四兩撥千斤」

究竟是怎麼回事?根據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與楊澄甫、李雅軒、鄭曼青先生等太極拳家的論述,以及一

些民間太極拳老前輩的言傳身教,通過實踐加以檢驗與體悟,「四兩撥千斤」應該是這樣的:

(一)「四兩撥千斤」不是發人

許多人都將「四兩撥千斤」理解為是發人。這樣,針對「四兩」可以「發人如彈丸」的說法,有人嚴厲

批評這是不符合武術實際和力學的胡說,有人因此諷刺、嘲弄、鄙夷太極拳;而又有人與之相對,強詞

奪理地加以反駁,認為「四兩」之力是能夠作用動「千斤」的,甚至有用物理學裡的牛頓第二定律公式

,即作用力F×作用時間t=質量m×運動速度V,(衝量=動量)來證明經過持續增加力作用的時間,「四

兩」之力是能夠作用動「千斤」的;也有人用幾何分析函數計算來證明「四兩」之力是能夠作用動「千

斤」的。這些證明自然都是屬於強詞奪理的「永動機」式的詭辯,因為按照這樣的證明,螞蟻也是能夠

搬得動鐵榔頭了。這兩種觀點雖然截然相反,然而將「四兩」和「千斤」都當成了實數、將「四兩撥千

斤」當作了發人的攻擊卻是相共同的。其實,在中國古代,「四」和「千」都是可以表示不確切數量的

,也都可以誇飾地表示大小相差懸殊的數量。「四兩撥千斤」的「四兩」和「千斤」顯然就是表示大小

相差懸殊的力量,並不是說一為「四兩」力量,另一為「一千斤」的體重。而「四兩撥千斤」也並不是

指發人。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尤其是《打手歌》已經十分清楚地指出「四兩撥千斤」是「不丟不頂」的

「沾粘連隨」,就是說是「由人」的「隨人而動」的。而對於太極拳的發人,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楊

澄甫先生等太極拳家都指出是「如放箭」的主動行為,就是說是「由己」的。「由己」與「由人」顯然

不是一回事。而且,太極拳發人攻擊的力量,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表述為是「何堅不摧」。「何堅不摧

」顯然與「四兩」也不是一回事。因此將「四兩撥千斤」當作為是發人,顯然是很錯誤的。另外,現代

武術界里,「四兩撥千斤」還被某些名人用作外家拳某些攻擊性招法的代稱,不僅名不符實,而且對於

世界了解太極拳的詞語,客觀上造成了歪曲、篡改與擾亂,顯然也是很錯誤的。

(二)「四兩撥千斤」之「撥」不是主動行為

許多人都以為「四兩撥千斤」之「撥」是主動行為,有的人還引據詞典證明「撥」就是主動行為。其實

,世界各民族語言都具有多義性,都可以引申、轉移詞義使用;其中有的引申、轉移之詞義被詞典收載

了,比如「秋波傳情」的「秋波」是指女子的眼神,詞典就已經收載了;但也有很多引申、轉移之詞義

是詞典所沒有收載的,在引申、轉移應用詞義的場合,這些詞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概念就字論義去理解了

。這「四兩撥千斤」之「撥」就是詞典所還沒有收載的古人的一種引申使用。縱觀太極拳古代經典拳譜

,這一「撥」字已經沒有了「撥」一般概念中的方式方面的含義了,所表述的僅僅是「撥」一般概念中

的「控制、左右」別人的結果方面的含義,而且這種結果是由於完全始終被動的「隨人而動」而發生的

,不是主動作用別人的行為所形成的。顯然,這一「撥」字其實就是「沾粘連隨」的代名詞,也就是《

王宗岳拳論》所說的「捨己從人」,其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打手歌》所說的是「任他巨力來打我」,不

是有的有明確師承之「太極拳傳人」所說的是「力量的對抗、較量與對話」。從拳理上講,這「撥」就

是以「人剛我柔」的方式控制對方造成「人背我順」。就是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說的「以輕妙

的手法去摸索之、跟隨之、順勢而應之,不可稍有抵抗」、「無論對方如何攻來,都可以逆來順受、隨

屈就伸,化之於無形,然又可以撒去全身皆是手,使對方無法逃避」。可見如果將「四兩撥千斤」之「

撥」當作是主動行為,當作是「力量的對抗、較量與對話」,那就是與太極拳南轅北轍了。

(三)「四兩撥千斤」之「四兩」不是作用別人的

許多人都以為「四兩撥千斤」之「四兩」是作用於別人的,這與將「四兩撥千斤」之「撥」當作主動行

為是同樣的錯誤。太極拳古歌訣中的「四兩撥千」是包含了很多省略的詞語,完整的表述就是《打手歌

》里的「牽動四兩撥千斤」。這「牽動四兩撥千斤」也是一句有錯序與省略等修辭的語句,用現代漢語

表述就是「以四兩牽動(自己的手)撥千斤」。就是說:自己的「四兩」之力作用的是自己的手臂,並

不是作用於別人。而且,如《楊氏老譜·太極下乘武事解》所說的「所難者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

柔軟而迎敵」,自己的「四兩」之力「牽動」自己的手臂,還必須是敵人覺察不到的。如果敵人覺察到

我的手臂是在被我自己所「牽動」,這「牽動」之力就是鄭曼青先生所說的「太大」了,那麼,如鄭曼

青先生所說的就沒有「撥千斤」的效果了。這就是說利用對方之力而動的我自己的手臂,雖然有自己「

四兩」之力在參與「牽動」,然而對方的感覺,我的手臂是完全被其所作用之被動的。很多人在推手中

儘管做到了自己的手臂無論對於對方和對於自己是完全被動的,然而卻可以被對方明顯感覺到是在被自

己身體所主動帶動的,這是推手功夫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四兩撥千斤」之「四兩」不包括重量與掤勁

許多人都以為既然是「四兩撥千斤」,那麼,應該是使得對方僅僅感到「四兩」的很輕的力。然而,太

極拳所需要的放鬆的手臂是有自重的,放鬆的手臂還始終必需要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手向外掤」的如

浮力那樣的「掤勁」,也正因為有了這些力量,手臂是既有阻力又形不成「力量的對抗、較量與對話」

的頂抗,而是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純粹太極其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必須

認識到由於這些力量存在的「柔軟沉重」是「四兩撥千斤」所必需要的,沒有這「柔軟沉重」,太極拳

的借人之力置人於背勢的「四兩撥千斤」是無法實現的;顯然這些力量又都不是主動的力量,而「四兩

撥千斤」之「四兩」所必須去除的是主動的力量,因此,「四兩撥千斤」之「四兩」是不包括這些力量

的。所以,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四兩撥千斤」是必需要手臂自重與「掤勁」之力量的,將太極拳「四兩

撥千斤」所必需要的由於手臂自重與「掤勁」存在所形成的「柔軟沉重」想像為是「四兩」般的輕,那

是誤區。然而,這種誤區在現代太極拳界是很普遍的。因此,真正學練極拳,是必須明白和衝出這一誤

區的。

(五)「四兩撥千斤」的實現是由於「千斤」的主動

許多人都以為「四兩撥千斤」的實現是由於「千斤」之對方的被動行為。其實,如上所述,「四兩撥千

斤」就是「捨己從人」,因此,「四兩撥千斤」的實現完全是由於「千斤」對方自己錯誤的主動行為所

形成的。其實質就是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十三篇·述口訣》中所指出的「牽動四兩撥千斤」就象

是用「四兩」之牛繩牽動「千斤」之活牛,「四兩」是用以牽動牛繩的,活牛是自己行走的,不是被放

牛娃的力所拖拉動的。李亦畬先生《撒放密訣》所說的「擎起彼勁借彼力」,意思是將對方「擎」了起

來,卻又是借了對方的力,說的其實就是「四兩撥千斤」。這「擎起彼勁借彼力」也可以比方為腳踏上

滑冰鞋滑行,滑冰鞋對於滑行者而言,就是「擎起彼勁借彼力」。猛推虛掩的門結果向前撲跌倒地,這

門對於推門者而言,也是「擎起彼勁借彼力」。正確的四正推手中,毫不使用主動作用對方的力量又使

得對方沒有力的落實而「終不得力、處處落空」,屢屢出現背勢,也是這「擎起彼勁借彼力」的「四兩

撥千斤」。按照這個標準去衡量,很多所謂的「太極推手」其實並不是太極推手。而要想從事真正的「

太極推手」鍛煉,就必需想方設法讓對方由於其自己的用力而被我所控制左右,並且必須清楚以自己的

主動力量使得對方被動地形成背勢,那是違背「四兩撥千斤」的,是錯誤的。

(六)「四兩撥千斤」是太極拳學練的重要一課

如上所述的這樣的「四兩撥千斤」其實就是太極拳「忽隱忽現進則長」的一種典型形式。這樣的「四兩

撥千斤」可能出現嗎?真正從事太極拳鍛煉者的回答那是肯定的;而對於所有使用主動力量的外家拳而

說,這樣的「四兩撥千斤」那是匪夷所思的,所以,對於外家拳而言,是不可能有「四兩撥千斤」的。

而這樣的「四兩撥千斤」對於主張以「力量的對抗、較量與對話」進行推手的「太極拳傳人」而言也是

不可思議的,顯然,這樣的「四兩撥千斤」又是真正太極拳學練的試金石。

「四兩撥千斤」其實廣泛存在於太極拳的套路中,楊氏太極拳絕大多數的拳式都包含著「四兩撥千斤」

的模擬。而真正的太極拳推手就是「四兩撥千斤」的實際鍛煉。因此,在太極拳套路練習中應該認真體

驗拳式中的「四兩撥千斤」,推手練習必須是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三無畏》中對於

「四兩撥千斤」之解釋所說的,是「聽人進攻進擊,非獨不抗,且不還手」的「學吃虧」。可以說這「

學吃虧」的「四兩撥千斤」是太極拳初步學習就必需開始的一課,又是學練太極拳能夠迅速提高的捷徑

,也是太極拳最上乘功夫的最主要內容之一。學練太極拳如果對此有懷疑,學不通,那麼,正如鄭曼青

先生在同書同節中所說的「若畏吃虧,莫如弗學」,鄭曼青先生還強調「願欲學之,莫若學吃虧始……

有智慧者必欲得體用之實,將何從下手……學者即從是而學焉。」

第五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

【第五首全文】

極柔極剛極虛靈,運若抽絲處處明;

開展緊湊乃縝密,侍機而動如貓行。

【第五首第一、二句原文】

    極柔①極剛②極虛靈③,運④若抽絲處處明⑤。

【注釋】

①極柔——主要是指十三勢長拳沒有絲毫主動力量沒有絲毫主動速度的「屈伸就」。

②極剛——主要是指十三勢長拳傳遞性的力量強大和疾如閃電的「發勁」。

③極虛靈——指沒有任何思維活動、深度安靜的精神狀態。

④運——指十三勢長拳所有的動作,包括了化解和發勁。

⑤明——指意識十分清醒、反應十分敏捷的精神狀態。

 【語法修辭分析】

    「極柔極剛極虛靈,運若抽絲處處明」中的「極柔極剛」說的是動作與力量,「極虛靈」 說的是精

神,兩者不存在相互說明的關係;而太極拳的內在反應「運若抽絲」不是明顯表露在外的,所以「運若

抽絲」與「處處明」不存外在說明的關係。因此,「極柔極剛」與「極虛靈」、「運若抽絲」與「處處

明」說的都是兩回事。「極柔極剛極虛靈,運若抽絲處處明」其實是分承句。「運若抽絲」是對「極柔

極剛」之動作與力量的說明,其中運」是主語,「極柔極剛」是「運」的定語,「若抽絲」是謂語,因

此「極柔極剛」是與「運若抽絲」相承接。而「處處明」則是對「極虛靈」之精神狀態的說明,「極虛

靈」是主語,「處處明」是謂語,因此「極虛靈」是與「處處明」相承接。所以,這兩句應該理解為「

極柔極剛運若抽絲,極虛靈處處明」。

【今譯】

    極柔軟、極堅剛之動作、力量都是象抽絲一樣的,極虛無之精神是處處清醒敏捷的。

【討論】

「極柔極剛運若抽絲,極虛靈處處明」其實是進一步闡述與揭示太極拳鍛煉到了高層次,第二首歌訣所

說的「舉動輕靈一氣研」就有「極柔」與「極剛」兩種表現,反應與感覺都是「運若抽絲」的;而「莫

教斷續」的「神內斂」則既是「極虛靈」的,同時又是「處處明」的。正確與真正的太極拳鍛煉應該對

這預期的目標有清醒的認識。太極拳尤其優良的健身益壽效果與高深的武術效果就是源於「極柔極剛運

若抽絲,極虛靈處處明」。討論如下:

(一)太極拳的「極柔極剛」是怎樣的

太極拳的「極柔極剛」包含了四個意思:

①「極柔極剛」反映了太極拳的「舉動輕靈」存在著反差極大的「極柔」與「極剛」兩種狀態。太極拳

的「舉動輕靈」可以概括為「屈伸就」與發勁。「屈伸就」雖然是在腰的主宰下,有由腳而始的傳遞性

的力量「氣」所作用,「氣」也是有「四兩」力之「剛」的,但這樣的「剛」僅僅是維持手臂能懸置和

被身軀所帶動而已,是既不顯露於外,又是對外沒有頂抗作用、無法由外探知的。正如《楊氏老譜·太

極下乘武事解》所說的「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柔軟而迎敵」的。因此,「屈伸就」的特徵就是「

捨己從人」、「隨人而動」,從而使人「終不得力」而實現「四兩撥千斤」,表現的就是沒有絲毫主動

的力量、沒有絲毫主動的速度這樣「被動」的「極柔」。太極拳的發勁從運動力學分析,雖然也是屬於

由腳而始的傳遞性的力量,然而發出的不是「四兩」力之「剛」,而是比其手臂之力大得多的「何堅不

摧」力量之「極剛」,並且對別人而言是疾如閃電「如放箭」般主動的「極剛」。這是力量、主動與被

動對比「極柔極剛」 極大的反差。

「極柔極剛」極大反差還反映了太極拳只有「極柔」與「極剛」這兩種狀態。太極拳是沒有「半柔半剛

」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認為太極拳是應該「又柔又剛」、「半柔半剛」的,因為「又柔又剛」、「

半柔半剛」反映了「剛柔相濟」。這種說法在現代太極拳界是佔主流的卻是錯誤的觀點。因為古代陰陽

學說認為萬事萬物都反映了「剛柔相濟」。「剛柔相濟」是「陰陽相濟」的一種形式。但萬事萬物「剛

柔相濟」的形式是氣象萬千各具有特殊性而不同的。就以黑白魚太極圖而言,以白為剛,以黑為柔,黑

白魚太極圖並不是黑白完全相等了才是「剛柔相濟」,而是黑白變化的每一個過程瞬間都是「剛柔相濟

」的,而黑極大白極小或白極大黑極小也是屬於「剛柔相濟」的。《易傳》將晝夜稱為「剛柔」,其「

剛柔相濟」就表現為白天黑夜分明,而不是日夜始終半明半暗昏朦朦陰沉沉的。中華武術各拳種也具有

多種剛柔相濟的形式,如有的武術的「剛柔相濟」表現為又柔又剛,而太極拳的剛柔相濟則表現為「極

柔」與「極剛」。如果把太極拳的剛柔相濟理解為始終同時又柔又剛那就是與太極拳南轅北轍了。正如

李雅軒先生在其《隨筆》中所說的有的人「多是說身體又剛又柔,是剛柔合組的一種僵勁存在於筋骨肌

肉之中,但如這樣就形成一個剛柔輕重虛實不分的情形了。」所以,這種又剛又柔的「剛柔相濟」是太

極拳所不允許的和絕對排斥的,而太極拳的這種要麼「極柔」要麼「極剛」的「剛柔相濟」也是許多非

太極拳武術所不能接受、允許,因而絕對排斥的。太極拳的這種特性,用陰陽理論加以抽象,由於「極

柔」就是「極陰」,或稱為「重陰」、「全陰」;「極剛」 就是「極陽」,或稱為「重陽」、「全陽」

;所以太極拳的上乘功夫就是能「全陰」突變「全陽」,或者說「全陰全陽稱妙手」。老子所說的「負

陰抱陽」反映了太極的存在其陰與陽是不能分離的這一陰陽學說的基本法則,太極拳的「極柔極剛」之

說符合這一法則嗎?其實「全陰」和「全陽」之說古代就存在,如《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說:「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其意為「陰極必陽,陽極必陰」,就反映太極是會出現「全陰」或者「全陽」

這種狀態的;然古人所說的「全陰」並不是說沒有「陽」存在了,「全陽」也不是說沒有「陰」存在了

,唐代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注中就將這種稱謂闡述為:「全陰而陽氣不極,全陽而陰氣不窮」(文

中的「極」和「窮」同義,都表示沒有),指出所謂的「全陰」中的「陽」對於「陰」來說或「全陽」

中的「陰」對於「陽」來說無非都是微乎其微而可以忽略不計而已,「全陰」並不意味絕對沒有了「陽

」,「全陽」也並不意味絕對沒有了「陰」;所以,「極柔極剛」之說不僅符合古代陰陽學說,而且是

太極拳的經典拳理。由此可見陳鑫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所說的「五陰五陽稱妙手」的說法與王

宗岳的太極拳思想是不能相溶合的。學練太極拳最常見的難點就是很難得到「極柔」與「極剛」。許多

人對太極拳「極剛」的發勁孜孜以求,可總是得不到,很多人所表演的「太極拳發勁」其實與外家拳的

發勁沒有區別,發出的就是手臂的力量,根本談不上「極剛」。而許多人以為自己做到了「柔」,其實

是「又柔又剛」,手臂之動還有很多的主動成分,也根本談不上「極柔」。這是現代太極拳界的普遍現

象。

「極柔極剛」明顯反映了太極拳的「極剛」與「極柔」是截然不同而分明的。太極拳的「極剛」雖然是

由於「極柔」發生和以「極柔」為載體傳遞的,但這不是說「極剛」也是表現為「極柔」的。鞭子抽動

時鞭子中「動量傳遞」的力量是以始終柔軟的鞭體為載體的,但被鞭子抽到就沒有這柔軟的感覺了;高

壓水的力量很大,媒體曾有一則民事訴訟案件報導,案由是某公園噴水池突然噴出水柱將一女青年的腸

子沖斷了,水受高壓噴出時,這水仍然是柔軟的,但人被沖著是感覺不到柔軟的;鳥的肢體是柔軟的,

但與飛行中的飛機相撞,由於相對速度極快,鳥的肢體就呈現為石頭一樣的硬了;太極拳的「極剛」也

是如此,人只有大松大軟,發勁的效果才好,但所發的勁是不僅表現為速度極快,而且表現為硬度很大

的。當然有不少人被太極拳藝高者所發有被大風刮離的感覺,這是因為被發時兩人已經發生了緊密接觸

,沒有發生衝擊性的接觸;如果發生了衝擊性的接觸,那就會發生《太極拳使用法·雜說》中所說的「

分筋挫骨……點血」和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說的「可以傷其內臟,使其口鼻噴血,頃刻致命」等

結果了;黃元秀先生遺文說1929年有次他與楊澄甫先生在浙江國術館推手,楊澄甫先生比演雙按,順勢

一撲,感到其手似乎未碰到衣襟,結果感到「胸中隱隱作痛移時」,可見其衝擊勁力之剛猛;而發勁即

使已經接觸被發也未必是舒服的,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說:「楊老師之掤勁,只見其兩掌往我身

上略一抖,我便感到內部發燒。」所以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說:「楊師之發勁打去松沉軟彈、有透

力、有將人胸部之骨架打垮打塌之可能,透內之力驚心動魄,有令人萬分恐慌之感。」現代太極拳界有

的人臆想太極拳主張柔軟,被發被打也是感覺柔軟的,是不會致人傷殘的,不然就不是太極拳。這種認

識和宣傳是錯誤的。

②「極柔極剛」反映了太極拳的「極柔」與「極剛」是突變的

「極柔極剛」反映了太極拳的「極柔」與「極剛」的相互轉化是開關式突變的,是不存在「半柔半剛」

漸變過程的,是沒有「漸柔漸剛」的。如李雅軒先生在其《隨筆》中所說的:「太極拳之剛柔相濟是在

技擊中有忽剛忽柔,要輕則百無所有,要重則無堅不摧,這是虛實變化、剛柔輕重互化的意思」。正因

為「極柔」和「極剛」有這樣的關係,不需要有預備的過渡。因而「極柔」能極快地變為「極剛」而沒

有預兆,令人防不勝防;「極剛」也能極快地變為「極柔」,令人來不及反應。然而認為太極拳是「漸

柔漸剛」的、是不允許「忽剛忽柔」的卻正是現代太極拳界又一個佔主流的觀點。許多人既不會「忽剛

」,在轉瞬即逝的可以攻擊的機會出現的瞬間發不出勁力來,因而坐失攻擊良機;而在攻擊別人的瞬間

之前後,不需要容易給別人乘襲機會之「剛」時,肢體卻發生了「漸剛」,因而也坐失攻擊良機;在攻

擊別人沒有成功的瞬間極需要自己的「剛」立即消失從而不給別人的反攻擊機會時,自己的余「剛」又

不能在瞬間消失,因而遭到別人成功的反攻擊。自己也明白這是水平低的反映,然而在理論上卻接受和

主張「太極拳是漸柔漸剛的」,這不是咄咄怪事嗎?

「極柔極剛」還反映了太極拳的「極柔」與「極剛」的表現尤其特別的特點是經常的只能體會到「極柔

」,「極剛」則是轉瞬即逝的。太極拳的「極柔」表現在置人於背勢的化解中,是如《楊氏老譜·太極

下乘武事解》所說的「外終柔軟而迎敵,以柔軟而應堅剛」的,也就是說不是如外家拳那樣要使用各種

主動的技巧強行用力地或順勢借力地主動作用於別人。太極拳的「極剛」則表現在攻擊別人的發勁瞬間

,是一閃而已。所以,太極拳「勁」的尤其特別的特點就是沒有持續性。正如《楊氏老譜·太極體用解

》所說的「如以持物論之,有力能執數百斤……如以全體之有勁,似不能持幾斤」。打個比方,太極拳

的「勁」就象是鞭子,外家拳的「勁」(太極拳術語稱之為「力」)就象是扁擔。

③「極柔極剛」反映了太極拳之「極柔」與「極剛」的相互依存

太極拳「極柔」與「極剛」的相互依存反映於太極拳的發勁其手臂也是放鬆毫不主動用力而「軟彈」的

,就是說太極拳發勁之「極剛」是以「極柔」為載體的。這是因為太極拳「極剛」之勁力是屬於「動量

傳遞」,全身與手臂只有「極柔」地十分放鬆不用力不主動,「動量傳遞」才能順暢,手臂才能有十分

強大力量的「極剛」。人體中「動量傳遞」的這一特性,在現代對於羽毛球擊球的研究中已經得到了證

實,那就是對於響脆的擊球,手臂肌肉象上弦一樣的緊張和使用渾身的力氣效果並不好;反倒使用由腳

而起的「動量傳遞」的力,雖然沒有用很大的力,效果卻很好,但要有這樣的效果必須渾身放鬆,否則

由腳而起的力量是難以傳遞到手臂的。所以李雅軒先生在1974年7月12日寫道:「發勁第一是要鬆軟,第

二是鬆軟,第三還是要鬆軟。」現代太極拳界的很多人都撰文批評李雅軒先生所說的「大松大軟」,正

是將外家拳的發勁當作了太極拳的發勁,以致得不到太極拳「極剛」的重大原因之一。

④「極柔極剛」反映了太極拳的「極剛」是由「極柔」轉化而來的

《楊氏老譜·太極下乘武事解》指出太極拳是「柔軟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內之堅剛」,所以,楊澄甫

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說:「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則得真正內勁」,李雅軒

先生在《隨筆》中也說:「非鬆軟純凈內勁不出,如不知鬆軟,反不如練硬功也。」從運動解剖學講這

是因為太極拳重視由肌纖維盡量長的預伸長而產生的力量,因此太極拳蓄勁的形式就是放鬆柔軟,不是

象有人所說的肌肉象「上了弦」那樣的「緊張」,因為這種肌肉象「上了弦」那樣的「緊張」是使用局

部骨槓桿性質力量的必要條件,但對於太極拳「動量傳遞」的「極剛」之勁而言是扼殺。對於太極拳,

「極柔軟」或者說「松凈」是得到「真正內勁」必要的根本條件,這就象雞蛋是受孕母雞生的就能夠變

成雞,這受孕就是根本的條件,如果雞蛋沒有孕,那這雞蛋是根本不會變成雞的;但這受孕雞蛋變成雞

還必須經過孵育,不經過孵育也是不可能變成雞的,所以雞蛋變成雞還需要孵育這樣的必要條件。太極

拳的「極柔」變為「極剛」也是如此,「極柔」是「極剛」發生的根本條件,「積柔能成剛」是指太極

拳之剛的根本是柔,但僅僅「積柔」是不可能「成剛」的。「極柔」變為「極剛」也還需要別的必要條

件,並不是「極柔」了就自然而然能變為「極剛」的。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所說的「用意

不用力」中的「不用力」就是「極柔軟」。而這「用意」就是這必要條件。從現代醫學講,這「意」就

是「極柔」變為「極剛」的有關神經反應。李雅軒先生說到發勁有「心中一急」的描述,由此分析,這

「極柔」變為「極剛」的「意」應該是電光一閃般地驟然一頂、一沉、一撐等渾身一緊隨即放鬆,由於

這一緊如電光一閃,以致感覺不到;李雅軒先生所說到「心中一急」還反映了交感神經的驟然強烈興奮

一下,當然這交感神經興奮的強度對於太極拳功夫高低者是應該有區別的。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無視「

極柔」變為「極剛」還需要其它必要的條件,認為似乎一松,就能夠將別人發出去,這種說法是天方夜

譚,也是與太極拳經典理論根本相背的。由於太極拳的「極剛」是由於「極柔」才能發生,是由於「極

柔」才能傳遞而發生作用,所以,要得到太極拳的「極剛」必須「極柔」,或者說「要有力必須不用力

」、「不用力才有力」。當然,這「不用」之力和「有」之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極柔」也就是李

雅軒先生所說的「大松大軟」。所以,《楊氏老譜·太極下乘武事解》說:「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

柔軟也。」這是因為只有一味地大松大軟,也就是一點不要有主動的用力,才能得到驚人的「極剛」。

這驚人的「極剛」正是「非有心」的。當然,現代太極拳界很多人斷言「一味地大松大軟練不出真功夫

」,認為「肌肉不能盡量放鬆,必須上著弦,否則就沒有彈性了」,原因正如鄭曼青先生所說的「終不

知勁之為用」,不知道「勁」為何物,將太極拳所認為的「力」當作太極拳所謂的「勁」來研究了,因

而也就根本不明白為什麼「極柔極剛」會聯繫在一起。

「極柔極剛」是太極拳學練不可懷疑、不可動搖的總規則,由於太極拳「極剛」的基礎和載體就是「極

柔」,所以太極拳學練從一開始就必須一門心思地一味追求「極柔」,要力求手臂在懸置的前提下不能

為其活動用力,力求手臂的活動由於「用意」即神經反應而由傳遞來的力也就是「氣」或「勁」所作用

;在這樣的基礎上,要力求漸漸達到手臂既不用力又有力(當然是不同性質的力),直至能達到手臂十

分地不用力而手臂上又有十分強大的瞬間「極剛」勁力;又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使得「極柔」與「極

剛」相互能極迅速地變換,這是真正太極拳的鍛煉方式。有許多人對於「不用力」不能接受,主張太極

拳和推手的初學階段手要用一點力,結果這種主動自動的力就再也丟不掉了,往往還是越用越多,越用

越大,其所練的太極拳不是不純粹就是屬於有名而無實,初衷是學習太極拳,結果成了鄭曼青先生在《

體用歌》中所說的「力學垂死終無補」了。太極拳的「極柔」使得人體在運動中十分放鬆,給提高、優

化生命質量提供了極佳的條件,適當的「極剛」又是強化生命質量必要的條件,太極拳無論是高深的武

術功夫還是優良的健身益壽功效都是離不開這「極柔極剛」的。所以,「極柔極剛」與「又柔又剛」是

太極拳與非太極拳實際鍛煉中的一條分水嶺,並不是僅僅理論上的分歧。

(二)太極拳的「運若抽絲」是怎樣的

「運若抽絲」比喻古太極拳的「舉動輕靈」之「一氣研」無論是「極柔」還是「極剛」的力量和動作都

是象蠶、蜘蛛吐絲那樣的,反映了太極拳「極柔」與「極剛」的三個重要特性:

①太極拳無論是「極柔」還是「極剛」的力量都具有「若抽絲」的活動性。太極拳「極柔」與「極剛」

的力量都是屬於「氣」。中國古代文化包括中醫學認為「氣」的本質屬性就是具有活動性。正是基於這

個觀點,太極拳先人將能給人活動感覺的體內現象稱為「氣」。所以,練太極拳如果這種力量的「氣行

」受到了妨礙,太極拳就失去了可以應用的力量了。太極拳「極柔」與「極剛」的「氣」在現代太極拳

界被分稱為「內氣」和「內勁」。所以,必須清楚太極拳的「內氣」與「內勁」都是具有「若抽絲」的

活動性。就是說都有始於腳向上的傳遞的特性,不是局部的骨槓桿性質的特性。如果沒有這樣「若抽絲

」的特性,那就不是太極拳的「內氣」與「內勁」。

②太極拳無論是「極柔」還是「極剛」的力量和動作都具有「若抽絲」的不斷續性,有由此及彼的先後

過程,就象水的流動、風中綢帶的飄動、繩標的飛行等具有始與終的連接性,活動既可能是有時間差的

,又可能是沒有時間差。

③太極拳無論是「極柔」還是「極剛」的力量和動作都具有整體性,上下貫通,此動必有它動。具體地

說手之動必定是腳之動的延續,腳之動必定是全身之動的延續,其主宰是腰,直接與動作有關的起始點

都是腳。否則就不是太極拳的「極柔」和「極剛」。

由此可見,現代太極拳界有人說太極拳的「勁」中有「抽絲勁」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太極拳凡「勁」

都是具有「若抽絲」的特性,太極拳不存在沒有「若抽絲」特性的「勁」,怎麼可以說「抽絲勁」僅僅

是太極拳之「勁」中的一種呢?

現代太極拳界有人將「運若抽絲」之「運」解釋為「勻速」。因而認為太極拳的動作都必須是勻速的。

這種理解不十分正確,有的還是錯誤的。太極拳之「本」是捨己從人,也就是隨人而動之「緩應急隨」

的「屈伸就」,太極拳動作速度怎麼可以丟棄不先不後的「緩應急隨」而主觀自主地勻速不變?所以,

太極拳武術應用中的「勻速」之說是違背太極拳之根本的。王宗岳所比喻的「抽絲」也並無一定是「勻

速」之意。因為任何絲的抽取或抽吐並非只能是一種固定均勻的速度,蠶和蜘蛛絲的抽吐就可緩可快,

如蜘蛛平常吐絲緩慢,一旦當它感到有危險臨近,就會在懸空的蛛網中借吐絲倏忽降落到地面逃遁掉。

太極拳的練習雖然以相對勻速的緩慢為最主要最經常的速度,但每一個具體動作中兩腳兩手的運動是不

可能式式都速度完全一致的,因為不少動作兩腳兩手的運動軌跡長度各自往往是不一樣的,如果兩腳兩

手的運動速度完全一致,在這樣的動作中就會出現一隻手的運動軌跡已經完成了,而其它兩腳一手的運

動軌跡還沒有完成這樣的情況了;而且練太極拳往往在一個拳式完成之際等時需要貫一下勁,有一個似

停非停的過程,如果完全勻速,也就沒有這種貫勁過程存在的機會了,這樣的拳就是沒有生氣的「流水

拳」了;太極拳應用的隨人之動還需要拳經所說的「忽隱忽現」,如果總是自管自地勻速,不是將會處

處時時挨打、受制於人嗎?所以,這種勻速之說是不正確的。

當然,「抽絲」的鍛煉的確需要有相對勻速的要求,太極拳之「抽絲」也必須以相對的勻速開始起步練

習。太極拳的練拳中沒有應用中的他人之力可借,然而凡運動必有慣性,太極拳的應用對於這種慣性是

必須要克服的,但練拳中卻可以用作全身放鬆之自我練拳中的可借之力,然「慣性」是具有一定勻速特

性的,這是太極拳的練拳出現相對勻速的原因之一。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例言》中指

出:「太極拳之主體,貴在動靜有常。故練時……伸手之疾徐……須知各有常度……不可……忽疾忽徐

」。然這種「慣性」力的借用必須手不主動而以身帶手,這種借用「慣性」發生的相對勻速動作是腰胯

所控制帶動的,不是手足刻板固定自主控制的,尤其是這種相對的勻速不能丟離上下貫通的整體性。如

果沒有了上下貫通的整體性,那麼,隨便怎樣的勻速都是與太極拳沒有關係的。所謂上下貫通的整體性

,就是每個手的動作都應是「下隨於上」之腳動作的延續,而不是手的動作以腳或腰為支點的主動自動

。另一方面,也只有動作是肢體放鬆之由腳而起的,動作才能容易做到相對的勻速,如果手臂的動作是

由腰而起的,相對勻速就要差,手臂的動作是由肩而起的,相對勻速就必然會更差。當然手臂的動作由

肩而起和由局部之力控制,經過長期刻意的勻速鍛煉,雖然沒有「抽絲」特性,也可能做到死板的勻速

,所以,手臂動作勻速也不一定都是太極拳正確鍛煉的反映。現代太極拳界有不少人練太極拳雖然動作

速度十分均勻,然而全是由手腳局部之力主動控制完成的這種死板的勻速,這種勻速是不可能真正做到

放鬆與沒有「若抽絲」之動態與感覺的,與太極拳是格格不入、毫無關係的。而且,太極拳練拳相對勻

速鍛煉的目的是求得「抽絲」的功夫,在有了「抽絲」功夫後的應用中是絕對不能拘泥於勻速的。因為

太極拳「屈伸就」表現於借人之力、捨己從人的隨人而動。所以,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例

言》中又指出:「手之疾徐,如能得有常度,則亦不必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法度也。」

(三)太極拳的「極虛靈處處明」是怎樣的

太極拳的鍛煉與應用,無論是「極柔」還是「極剛」的動態,對於精神的最終追求,都是無思無欲的「

神內斂」。到了動作熟練後,要漸漸達到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寫的:「主要者,是在於蓄氣養

神上下功夫。心存靜養,形如半睡」。尤其是到了高層次,必須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寫的:「

在靜極默篤之後養虛靈之功夫」。無論鍛煉或應用的最終追求,都是如李雅軒先生在1965年8月9日所寫

的:「胸中是渾然一氣的,是無所謂的,是泰然的」。平時要追求的如李雅軒先生在在1975年5月12日所

寫的:「最忌在應戰時,心中東想西想預先拿個主意,因為先有主意就會影響了我的自然靈機的活動,

這個道理務要知道,否則把太極拳的功夫變成了雜拳的功夫。」「極虛靈處處明」反映太極拳的鍛煉到

了高層次是達到了在動態中大腦能夠高度入靜,沒有任何主觀的思維活動,就象是進入到了無夢的深度

睡眠,也就是「極虛靈」。但是,這樣的精神卻又不是進入深度睡眠的對於周圍變化渾然不知,而是出

奇的知覺清醒靈敏與反應迅疾敏捷。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寫的:「在靜極默篤之後養虛靈之功

夫。在練出神明靈智之後,又將它藏之於內心骨骼之中,含而不露。從表面看來,似乎什麼也沒有,然

而在實際上,它是包羅萬象的,無所不有的,無所不然的」。這樣的狀態對於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思議的

,一般的人當然也是不可能出現精神既如進入深度睡眠又是出奇的知覺清醒靈敏與反應迅疾敏捷這樣狀

態的。但是道家內功文獻的記載反映:人經過特定的鍛煉,出現這樣的狀態是可能的。這樣的情況,王

重陽稱之為「心死神活」。近代民國時有人還將「心死神活」用來注釋《授秘歌》中的「水清河靜」這

句話。而網上報導的現代對某些氣功、超覺靜思的研究也證明人是能夠出現這樣狀態的,網上報導的台

灣大學校長對練道、佛等靜功人士的腦電圖測試也證明:達到道、佛等靜功高層次的人是能夠出現這樣

的被稱為「共振型」精神狀態的。由此可見近些年來太極拳界有人所謂的練拳要追求「醉夢態」,只有

進入到了「醉夢態」才是進入到了太極拳的高層次,這是多麼的錯誤。

(三)太極拳的「極虛靈處處明」怎樣練成的

太極拳的「極虛靈處處明」當然是不可能在短期內練成的,方法不正確或錯誤,比如想像什麼「氣」在

身上到東到西,甚至想像什麼「氣」進出於身體而形成什麼「氣圈」、「氣球」,想像什麼「循經合脈

」等等,那麼,不僅根本不可能達到「極虛靈」,要想達到「極虛靈處處明」那更是根本不可能的。太

極拳鍛煉要想達到「極虛靈處處明」,只能是、也必須是如李雅軒先生在《隨筆》中所介紹的:「先師

楊澄甫先生曾說:古人練拳,是分四步功夫。1、練體以固精…… 2、練精以化氣…… 3、練氣以化神…

… 4、練神以還虛…… 」。概括綜合近代太極拳家的闡述介紹,這「四步功夫」應該是動的練拳與靜的

練功相結合,在盡量「虛靈」的前提下,將正確的套路練習與拳式運用完全純熟,然後再逐步追求「極

虛靈」。比如象李經梧先生和周稔豐先生所介紹的練靜功後立即練拳,將練靜功中的生理狀態盡量在練

拳中延長,漸漸達到練拳始終,這樣才能最終達到如孫祿堂先生《練拳經驗及三派之精義》所說的「以

後靜坐亦如此,練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術與丹道是一理也」。現代的醫學、催眠術、超覺靜思等科學

研究反映「極虛靈處處明」這種精神狀態能夠激活、開發人的各種不可思議的潛能。可以推想太極拳上

乘的健身益壽功效與武術技能是離不開「極虛靈處處明」的。因此,可以說:「極虛靈處處明」是太極

拳上乘的一切之源。所以,楊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極拳家對達到「極虛靈處處明」的「心靜」都有很多的

論述,但沒有引起現代太極拳界許多人對於「極虛靈處處明」的重視,這也是近代太極拳家的功夫成為

「絕響」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首第三句原文】

    開展①緊湊②乃縝密③。

【注釋】

①開展——「開展」有多義,一指開闊,如宋·蘇轍《和子瞻司竹監燒葦園因獵園下》:「乍分乍合勢

開展。」又指從小向大發展,如元無名氏《謝金吾》一折:「我是奉聖旨開展街道。」上文中的「開展

」主要應是引申為表示掤勁姿勢(肩背兩臂所圍成的圈)的膨開擴大。

②緊湊——一般指密切連接,中間無空隙,如現代漢語的「結構緊湊」。上文中的「緊湊」主要引申為

表示掤勁姿勢(肩背兩臂所圍成的圈)的裹合嚴密。

③縝密——指細密,如《禮記·聘義》:「縝密以栗,知也。」上文中的「縝密」是引申為表示沒有可

被攻擊的被綻,無隙可擊。

【語法修辭分析】

「開展緊湊乃縝密」被省略了主語「人體姿勢」。

「乃縝密」的主語「武術應用﹙或技擊﹚」也被省略。

【今譯】

    動作姿勢既開展又裹合,應用時無隙可擊。

【討論】

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王宗岳原序解明》中對「開展緊湊乃臻密」的解釋是:「開展大也,松

其筋肉,初學練拳先求姿勢開大,謂能舒筋活血,容易轉弱為強;而後研究外能筋骨合一、內有精氣神

相聚,謂之緊湊;內外兼修,加以動靜變化,自開展而及緊湊,身體強而使用全,可至臻密境矣。」應

該認為這段話是很經典的全面解釋。那就是說「開展緊湊」主要是指太極拳「舉動輕靈」的姿勢狀態,

並且也關係到精神與神經反應狀態。

(一)「開展緊湊」的不同

太極拳「舉動輕靈」的姿勢狀態可以從陳炎林先生的《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和黃元秀先生的遺文中

略知大概:太極拳就站立的高度而言,有高、平、低三種架子,就「開展緊湊」而言,有大、中、小三

種架子,而大、中、小每種架子都有高、平、低三種架子。其中大架子尤其符合培補元氣、舒筋活血、

健身強體的養生需要。練習時的精神追求無思無欲、恬淡虛無,反映了精神的開曠。從鍛煉練習的速度

說,大架子動作方面注重緩慢;練習力量上,沒有發勁;從練習的外形說,姿勢開展,在「開合按勢懷

中抱」的前提下,力求大、高和極,比如單鞭兩手可以前後拉得很開展;又比如玉女穿梭,上方的手在

符合武術要求的前提基礎上可以盡量高與開;摟膝拗步的前按掌在「開合按勢懷中抱」前提下可盡量伸

展些;至於腿法,黃元秀先生的遺文還披露了太極拳追求「直」和「起」,所謂「直」,就是攻擊之腿

腳必須挺直;所謂「起」,就是攻擊之腿腳要高,要達到最大的範圍;大架子的低架子,還要求大腿與

襠相平,這些都是為了實際應用時能夠遊刃有餘打好基礎,都不是對真正實戰的模擬鍛煉。由於養生而

獲得強健的體質是一個人終生的需要,強健的體質也是在實戰中能夠不敗與取勝的資本,所以,大架子

是太極拳初學直到上乘境界都是最經常鍛煉的形式,既是初學時的唯一拳架形式,又是上乘境界的主要

拳架形式。小架子則是最接近實戰實際的鍛煉。可想練這種架子時的精神與神經是處於特殊之臨戰寧靜

狀態的,既放鬆虛靈,臨戰的潛意識又充分地活動,反應極其敏捷,反映了精神的收攏。可以推想小架

子從練習的速度說,是以快為主,動作靈敏迅速;從練習的力量說,勢勢頻頻發勁;從練習的外形說,

就必須基本符合實戰的實際,各勢緊湊,比如單鞭的隨捋之按,兩手是不可能前後拉得這樣開展的;玉

女穿梭的邊捋邊按,上方的手不可能是超過頭部太多的,摟膝拗步的前按掌不可能盡量開;分腳的隨捋

之踢,腿也不可能伸直。因為實戰是既不允許太開展的,也不允許太緊湊的,不然就不利於攻擊和防護

。如只顧開展,臂肘部完全伸直,肘被人折斷的危險最大;踢蹬腳時膝完全伸直,膝被人擊斷的危險也

最大;而且肘和膝完全伸直被人反攻擊以及侵入胸肋和腹襠的可能也較大;當然實戰也是不允許太緊湊

的,如果只顧緊湊,攻擊就必然達不到目的,自己四周的外圍就極容易被敵人控制,化解也喪失了寬裕

的餘地。小架子的腿法還追求黃元秀先生遺文中所披露的楊家練拳的「風」和「波」。所謂「風」,就

是出腿有風,不僅腿腳向外攻擊極其疾快,而且速疾收回,因為武術中有「起腳半邊空」之諺語,腿腳

的攻擊和收回如不極其疾快,很可能遭敵人乘襲;所謂「波」,就是攻擊的腿腳至腰如同波浪,這是勁

貫於腳的反映。

(二)「開展緊湊」的關係

太極拳所謂的「開展緊湊」,應該理解為「開展」前提下的「緊湊」,或包含著「緊湊」的「開展」。

因為只有這樣,太極拳整體動態外形就會是使得敵人或如遇到了一個球體,這個「球體」既擴大膨開,

又收攏裹合,對其攻擊,既沒有著力處,會不知不覺滑偏了方向落空,找不到縫隙可入而處處受到牽制

;又或如遇到了一個漩渦,會被吞進吸入而落空。由此可見,太極拳無論是「開展」還是「緊湊」都不

是無限度的;都不意味著「拒人於國門之外」,都必須有「引進落空」的體現。而且無論是「開展」為

主的還是「緊湊」為主的都是「開展緊湊」兼顧、都是「開展」與「緊湊」相依存的。如太極拳大架的

「開展」是必須有限制的,因為「大架」也是武術,武術是不同於體操舞蹈以及戲劇武術的,體操舞蹈

以及戲劇武術無須考慮武術攻防,純粹著眼於觀賞造型,可以盡量誇張地開展。如戲劇武術在表演中還

吸收了雜技形象,有了托天架拳和托天亮掌、朝天蹬腳、兩腿一字分開卧地等造型姿勢;然而這些姿勢

如在武術應用中出現無異於自殺,所以在武術應用中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雖然太極拳與其他武術一樣

有腿腳手臂盡量伸展,如直腿至腳碰到頭的基本功鍛煉,因為這無論對於健身益壽還是武術都是有益的

,但基本功鍛煉與拳架鍛煉是兩回事。所以太極拳大架的「開展」必須是以反映武術實際應用中的最大

的開展為限度。當然,太極拳小架的「緊湊」也是有限度的,不能違反實戰的模擬。現代太極拳界的鍛

煉普遍表現為一味地追求「開展」,反映為「緊湊」被丟失的「散」,而且「開展」普遍表現為「拒人

於國門之外」,失去了「隨人而動」的「引進落空」的體現,表現為手的動作軌跡都是以自身為圓心的

弧線,這樣,太極拳的「開展緊湊」都被丟失了,太極拳的武術價值也喪失殆盡了,因而是不正確的。

現代有的傳統武術實踐甚至有將「大架」的「單鞭」當作了實戰中的實際外形,擂台聯賽中,在一掌擊

人的同時另一手變勾手毫無實戰價值地故意向後直拉,使人明顯感到是在刻意展示「大架單鞭」的姿勢

,然而這應該是戲曲表演中出現的形象。拳架姿勢是為武術實戰所用的,不應該是武術實戰為展示拳架

姿勢所用的,不然豈非是削足適履了嗎?而從拳理拳法角度說,就是違背了對「開展緊湊」的遵循。

【第五首第四句原文】

侍機①而動如貓行。

【注釋】

①侍機——「侍」之音shì,有陪伴、隨從、奉養等義並通「待」;「待」之音dāi,表示等候,如《左

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故待之。」「機」之義有事物變化之所由,先兆、徵兆、時機

、機會等,上文之 「侍機而動」之意為偵察和依據對方的微小動作先兆及變化而動作。

【語法修辭分析】

    「侍機而動如貓行」的主語「人的肢體」被省略。「貓」之後省略了「捕鼠」。

【今譯】

    靜察敵人微小變化之先兆而動,就如貓捕鼠之行走那樣探索狀地移步。

【討論】

太極拳「舉動輕靈」的動態是怎樣的呢?有的人往往將「輕靈」聯想為「輕快」,似乎太極拳的動態是

「飄飄蕩蕩浪里鑽」之「無根」的。可以肯定的是太極拳的動作必然是輕快的,但太極拳的動態不是「

飄飄蕩蕩浪里鑽」之「無根」的,而是「侍機而動」的。「侍機而動」顯然不等於是「飄飄蕩蕩浪里鑽

」之「無根」的,而是必需「有根」的。哪裡有貓一看見老鼠就表現出「無根」之「飄飄蕩蕩浪里鑽」

樣子的?然而,「侍機而動」或者說「見機而行」可以說是所有武術的實戰原則之一,並非太極拳所獨

有。那麼,太極拳的「侍機而動」與非太極拳武術的「侍機而動」是不是一樣的概念呢?「如貓行」就

明白反映太極拳的「侍機而動」與非太極拳武術的「侍機而動」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比如:

①許多非太極拳武術的「侍機而動」往往是表現為主動動步、主動進退、主動大起大伏的「竄蹦跳躍」

,有的臨戰時主動動步的步法有些象拳擊的腳步,以不斷無謂地消耗著自己體力的代價擾亂敵人的攻擊

判斷;進退則有的表現為主動地拚命似地沖向對方實施攻擊,這樣有可能對方應對不及因而攻擊成功;

也有可能反而使得對方能夠得以守株待兔,反而遭到對方方便的反攻擊。又有的為了避開對方的攻擊,

表現為對方還沒有動步,自己就先主動繞著對方兜圈子走,這樣有可能對方轉身笨拙因而成功避開對方

的攻擊;然也有可能、而且往往還反而使得對方能夠以逸待勞,因而無法避開對方的攻擊,或避開對方

攻擊的效果不大。武林大會上這樣的實例不是太多了嗎?而這些反應都不符合太極拳「如貓捕鼠之行」

的「侍機而動」。太極拳「如貓捕鼠之行」的「侍機而動」應該是內家拳「以靜御動」的表現,因而是

從容不迫非動不可才動的,這樣在與敵人未接觸之前應該是不動或少動的,因而太極拳沒有拳擊那樣不

斷主動蹦跳的步法,不會不顧死活主動沖向對方進步,也不會預先就主動繞著對方轉圈走,因為這些行

為都是違反「以靜御動」的。太極拳「如貓捕鼠」之「侍機而動」,那是在對方尚沒有出現背勢的臨戰

時為「彼不動,己不動」,對方一旦有動作發生的先兆,有太極拳懂勁層次的功夫者就會如李雅軒先生

所說的由於靜極默篤而出現的「靈機」不假思索地發生了神經反應,「彼微動而己意已動」,在對方動

作的同時發生動作,象接飛來的藍球那樣與對方相接觸,「如皮燃火」般咬住對方的背勢實施攻擊,就

象是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因為任何主觀的行動都有明確的目標,一般都有其橫側的防衛薄弱

之處,這就象是地面的高射炮打空中的飛機,弱勢打強勢;使得對方分身乏術而顧此失彼,大意失荊州

,楊氏拳訣稱其為是「中在得橫」。而在對方靜候時,對方也會是有防衛薄弱之處的,一旦發覺對方的

防衛薄弱之處,如楊氏拳訣所說的「閃賺無全空」,欺騙性的亦真亦假的動作一晃,也在對方應對的同

時,如楊氏拳訣所說「觸手即佔先上先」,打對方一個猝不及防。這些情況在傳統四正推手與現代競技

推手中常常出現,有這類經驗的人知道當雙方都可以攻擊對方的機會出現的情況中,一般都是誰先攻擊

誰吃虧的,「飄飄蕩蕩浪里鑽」之「無根」的主動也是要吃虧的。

②所有非太極拳武術的「侍機而動」主要是憑藉目視耳聞,一旦接觸,完全憑藉自己的主觀盤算和經驗

習慣來完全主動地支配自己的手足活動,有打著的也有打空的。太極拳武術的「侍機而動」則一經接觸

則沾粘連隨地借力而動,借敵人攻擊的力量在瞬間化解敵人的攻擊和置敵人於背勢,從而讓敵人送上門

,任由自己在這一瞬間從容、方便、準確地攻擊敵人。這種「侍機而動」主要是憑藉與敵人所接觸的「

聽勁」,而且這「機」是指「彼微動」這樣對方微小的、還沒有發生的動作先兆,思想上則完全是不假

思索的,如李雅軒先生所說是「心中無一定的主張」、「無所為」的,這樣,對於對方的攻擊,「自己

莫明其妙地就會預先知道」,而且,化解對方的攻擊並置對方於背勢也是不動腦筋而是由對方來完成的

,似乎自己手足的化解動作是委託給對方了。聽起來不可思議,然而在具有實戰需要之濃縮的四正推手

中,有這樣經驗的人確實感到是如此,儘管沒有完全達到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心中不知,敵跌出矣」,

但也有這樣的一些感覺了。就是究竟是怎麼化解對方的攻擊並置對方於背勢之前、後與過程中,自己是

根本沒有思考和主動的。

 ③「如貓捕鼠之行」還是太極拳之拳架鍛煉與實戰中「步履要輕隨,步步要滑齊」等的概括。外家拳一

般進退分明,暴露無遺,腳未進,身軀已經反映出腳將進了;腳未退,身軀已經反映出腳將退了。太極

拳的進退步法形式則主要是腳移動時離地面較近象是滑動似的悄無聲息,就象是瞎子探索狀地移步,就

象是「進而欲退,退而欲進」,被稱為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似乎移步是遮遮掩掩的。從力學角

度講,這種步法就是離地移動的一腳尚未落地之前,身體重心始終是由另一腳支持著絕不移動的,這樣

,即使落地之腳落了空或受到了對方的攻擊,也不會影響身體重心的穩定。葉大密先生 1967年6月12日

在他的《談談我的推手體會》一文中則更直觀地稱其為「腳動身不動」。「如貓行」的步法不僅使得練

太極拳者在一腳輕靈「無根」的移動中身體重心如落地「有根」般的穩定,而且往往使得對方難以察覺

。因此,顧留馨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介紹一些近代太極拳家稱楊家太極拳的進步是「偷上半步」。這是因

為這種步法是在與對方搏鬥時雖然自己身軀沒有移動的反映,其實腳已經進或退了。如李雅軒先生所說

的「進則令其覺察不出來,我已進去使其不能逃避;退則令其不知我已脫開他發勁的範圍」。可見「如

貓行」的步法也是太極拳之「人不知我」的一個因素。而從健身角度講,「如貓行」的步法是強健腿腳

的一種很好的鍛煉方法。事實上現代練太極拳資深者幾乎都知道太極拳步法應該「如貓行」,但有不少

人練起拳來前腳落地似乎沉重有聲,假設前腳是落在河上的薄冰處,可以想像薄冰必定會被踩得破碎而

前腳會陷入到冰下的河水裡去的,所以這種步法是違反太極拳「如貓行」法則的。而要做到步法「如貓

行」,一個重要的關鍵是必須以腰胯帶動腳;而要以腰胯帶動腳,腰胯的運動或運動趨向必須與腳的運

動方向相反,而且腳的運動是由腰胯的運動所引起的,腰胯的運動則又是另一著地之腳傳遞上來的。這

種腰胯與腿腳的反應正如王培生先生在《吳式太極拳詮真·太極拳推手對身法的要求》所說的「如邁左

腳時左胯微向後抽,同時右胯微向前挺,反之亦然」,只有這樣,在腳步移動時,無論腰胯還是腿腳才

是放鬆的。其實,這樣的方法凡是太極拳都是如此的,孫祿堂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尤其多次強調,稱為是

「兩腿里根同時往回縮勁」。

需要注意的,「如貓行」是對太極拳「侍機而動」的舉例說明。「侍機而動如貓行」主要是指貓捕鼠時

的精神與行為之整體的神態。因此,「如貓行」並不是單單指太極拳的步法,也不是說真的要模仿貓那

樣的行走。太極拳手足一切「輕靈」的「舉動」都必需滿足沾粘連隨與發勁的需要,這些「輕靈」的「

舉動」都是屬於「侍機而動如貓行」,這是貓捕鼠時的神態不能全部包括的。

第六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

【第六首原文】

掤捋擠按四方正①,采挒肘靠斜角②成;

乾坤震兌③乃八卦,進退顧盼④定五行。

【注釋】

①方正——即「正方」的錯序說法,意為正方向,就是以「八卦」圖推理分析時假定為的東、南、西、

北四個方位。

②斜角——即「斜角方」的省略說法,也稱為「隅角」,是指以「八卦」圖推理分析時假定為的東南、

西南、西北、東北四個方位。

③乃——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是」。

④顧盼—— 「顧盼」有多義,「顧盼」原表示向左右或周圍看來看去,「顧」與「盼」是同義,沒有固

定的是表示向左看還是向右看的規定。如《後漢書·儒林傳論》:「俯仰顧盼,則天業可移。」但上文

中的「顧盼」是與表示步法的「五行」相配合的,明顯反映是引申借代表示向左與向右的轉身,並按古

文化「左先右後」的次序,以「顧」借代表示「左轉」,「盼」借代表示「右轉」,這是太極拳理論中

特殊的一家術語。民國時開始,很多人對於「顧盼」的理解就束縛於「向左右觀看」的詞意中,沒有理

會到「顧」與「盼」是古人分別對「左轉」與「右轉」的引申使用表示法,這種認識一直延續到了現代

,從而一直沒有能夠正確理解古人將「進退顧盼定」與「木火土金水」配合用以表示「進步、退步、左

轉、右轉、中定」的原意。

【語法修辭分析】

    「乾坤震兌」並不是單單指「乾坤震兌」,而是借代指「乾、坤、坎、離、巽、震、兌、艮」,或

者是「乾、坤、坎、離、巽、震、兌、艮」的省略說法。因為「乾坤震兌」僅為四卦。這是古人常見的

一種省略的表示法。

「進退顧盼定五行」的「五行」之前省略了「乃」一類的判斷詞。

【今譯】

   (按八卦五行易經理論分析),掤捋擠按分屬於北、南、東、西四個正方向,采挒肘靠分屬於西北、

西南、東北、東南四個斜角方向;(分析太極拳動作的)乾、坤、坎、離、巽、震、兌、艮是八卦;(

而分析太極拳步法之)前進、後退、左轉、右轉、原地不動(的用水、火、金、木、土)是五行。

【討論】

    幾千年來,周易學中的陰陽八卦五行理論在中國古文化各學科中有十分廣泛的哲學指導應用和直接

的抽象、類比、分析、推理的應用。比如對於中醫,有「易醫相通」之說,至今中醫的辯證論治還離不

開周易學中的陰陽五行理論,而中醫針灸學之「子午流注」中的陰陽八卦五行理論演繹推理,至今還無

法用其它的方法取代。因此被後世尊稱為「藥王」的學識十分淵博的唐代孫思邈甚至說:「不知易,不

足以言大醫」。周易學的陰陽八卦五行理論實實在在是值得我們中華子孫自豪的世界性寶貴的文化遺產

古太極拳「十三勢長拳」在古代的分析演繹推理也是以陰陽八卦五行理論作為工具的,從王宗岳拳譜與

楊氏老譜中可以發覺:古人依據這種理論,得以宏觀分析與掌握古太極拳其中的規律,提綱挈領地指導

古太極拳的學練和傳承。所以,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通玄實》中說:「若舍陰陽五行而

論太極,是為無稽之談,不足計也。」現代太極拳界有人將太極拳理論中的陰陽八卦五行說成是胡說八

道,這顯然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說法。

周易陰陽八卦五行理論雖然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包括太極拳的傳承中發揮過重大的作用,但畢竟是

古代一種樸素的辯證法,在被作為分析演繹推理應用時如果思路機械,不能融會貫通,也容易造成牽強

附會。而太極拳的許多分析推理到了現在也不是非得處處用陰陽八卦五行理論不可,很多的分析推理是

可以被現代更微觀、準確的科學所取代的。由於中國近代大量西方先進文化的湧入,中國社會知識結構

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到了民國時,太極拳的理論也吸收進了先進的醫學、力學等文化,而此時精通陰陽

八卦五行理論並能夠嫻熟正確應用於太極拳分析推理的人也是極少的了。因此,象許禹生先生這樣受過

深厚傳統文化教育的人在《太極拳勢圖解·太極拳之意義》中也說:「現在科學昌明,後之學者若以幾

何、重學等理說明之,而不沾於易象,則所深望也。」

應該明白:周易理論是屬於抽象的哲學,而太極拳理論是屬於具體技藝的科學,古代也並不是只有太極

拳應用周易理論。太極拳需要抽象的哲學概括抽象,但抽象的周易理論不等於是太極拳理論。因此,學

習太極拳,不是非得將全部周易理論都照搬學通。太極拳分析中使用的「陰陽、虛實、剛柔」等周易理

論名詞都僅僅是一種符號。事實上,民國後的太極拳書籍中許多陰陽八卦五行內容都反映為牽強附會、

畫蛇添足。有的太極拳著作搬入大量的陰陽八卦五行周易內容,其實與太極拳是無關的牽強附會的結合

。尤其是現代太極拳界中的很多人對於陰陽八卦五行知識僅知皮毛而一知半解,有的太極拳「名家」連

「陰陽」的概念是什麼也不懂,就在著作中大談「陰陽」,有將「陰陽八卦五行」神秘玄虛化到手足活

動如掤捋擠按的方位、姿勢都有固定的規定,甚至有說根據「陰陽八卦」,太極拳不得朝向北打,不然

會死人,太極拳被當作是一種有刻板規矩之宗教儀式而不是武術了;有說不學習周易陰陽八卦五行理論

是不可能學會太極拳的,甚至有將歷史上的易學家都當作太極拳家,將易學與太極拳混為一談的;有說

講「陰陽五行」是太極拳特點,顯然是將「陰陽五行」當作太極拳專門理論的。這些錯誤說法也是現代

太極拳理論被搞得十分混亂的一大因素。因此,對於這些畫蛇添足、故弄玄虛的說教,現代太極拳學練

者是應該唾棄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古人究竟是怎樣用周易理論演繹分析太極拳的,有條件者是應該

加以研究探索的,但不能是牽強附會的,應該是辯證的、合理的。作者 魏坤梁

--------------------------------------------------------------------------------------------------

怎樣認識太極拳的「雙重」 怎樣認識太極拳之虛實 怎樣認識太極拳之剛柔 怎樣認識太極拳之方圓 怎樣認識太極拳之「太極」 怎樣認識太極拳之「陰陽」 六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 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十三勢歌》探… 鄭曼青先生拳論《散手》探討 太極拳斷想1--13 太極拳之「氣」與「勁」的探討 太極不動手:開啟太極拳之門的金鑰… 秋桐齋太極隨想 練拳體悟1-12 一句話學太極拳 大話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八十三式七言歌 太極心得 武式太極拳內功捷要 太極拳技擊功力訓練的有效途徑 太極拳之內功修鍊 太極拳內功修鍊指南 松腰略說 太極拳之秘 內家拳樁功的境界和層次 練太極拳最容易被忽悠的19條 太極拳懂勁發勁 纏絲勁訓練 太極拳的道理 太極樁功 田金龍教授談太極拳推手散手 田金龍教授談太極拳推手散手 鄭曼青的 應敵訣 和發勁訣 你毀了我的太極拳---太極拳應怎樣… 內家武學易骨、易筋、易髓解密 楊露蟬『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楊健侯秘傳太極拳內功述真 講透徹太極拳的道理 太極拳509問 內家真傳「老牛筋」 孫存周口授太極實戰要領 楊露禪太極門點穴秘譜 楊氏太極秘法—以脊柱行拳 中醫看內家拳修鍊 太極拳穴位採氣功法 太極拳步伐訓練 學習太極拳的密決 楊氏太極拳天機直泄 太極拳經典摘抄 太極拳修鍊十七句金言 煉心之要 有關太極拳的「松」 談談太極拳發力 陳氏太極拳的用肘法 孫祿堂談內家心法-龍虎二氣 拳勢拆解是學練太極拳的重要階梯 陳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拳勁 打肘歌訣 陳式太極拳83式(一路)[學拳筆記]… 陳式太極拳83式(一路)[學拳筆記]… 陳式太極拳71式(二路)[學拳筆記] 太極樁功函授教材:太極樁功 怎樣把練功融入生活之中 樁功的修鍊意義 「重心」是太極拳道虛實變化的中心 練習太極,不要配合呼吸 孫南馨:怎樣才能練成一名太極拳家 發力的原理法則和公式 練習太極,不要配合呼吸 「重心」是太極拳道虛實變化的中心 太極拳之「掤勁」述真 太極拳內勁與人體筋骨結構變化 盤架子與攻防想像 太極拳的內功修鍊 太極拳的內功修鍊 陳氏太極拳的腿部纏絲 「太極腰」的鍛煉 


推薦閱讀:

練習太極拳中邁太極步的26點要求
太極雜說41-42-43-44-45
陳氏太極拳四十二發勁(下)
太極谷的【秘訣精髓】
怎樣練好太極拳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