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應淺析:刺蝟效應
心理效應淺析(8):刺蝟效應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由雙方的人際關係以及所處情境決定,即你和對方是什麼關係就要保持什麼樣的距離。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給出了清楚的解答,它將人際交往劃分了四種區域或距離,各種距離都與雙方當下的關係相稱。
親密距離
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間隔或幾無間隔,即我們常說的「親密無間」,其近範圍在15厘米之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觸手可及」,彼此間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遠範圍也僅是15厘米到44厘米之間,面對面能夠清楚地看見對方的表情和眼神,身體上的接觸可能表現為挽臂執手,或促膝談心,仍體現為親密友好的人際關係。
個人距離
這是人際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離少有直接的身體接觸。近範圍距離為46~76厘米之間,相當於兩臂的距離,僅能保證相互親切握手,友好交談。這是與熟人交往的空間。如果與素昧平生的人保持這種距離,就會構成對別人的侵犯。遠範圍是76~122厘米。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這個空間,不過,熟人之間保持的距離更靠近遠範圍的近距離一端,而陌生人之間談話則更靠近遠範圍的遠距離一端。
社交距離
這已完全超出了親密或熟人的人際關係,而是體現出一種社交性或禮節上的較正式關係。近範圍為1.2~2.1米,相當於一個人豎躺在兩人中間的距離,一般在工作環境和社交聚會上,人們都保持這種程度的距離。社交距離的遠範圍為2.1~3.7米,表現為一種更加正式的交往關係。公司的經理們常用一個大而寬闊的辦公桌,並將來訪者的座位放在離桌子一段距離的地方,這樣與來訪者談話時就能保持一定的距離。如企業或國家領導人之間的談判,工作招聘時的面談,教授和大學生的論文答辯等,往往都要間隔一張桌子或保持一定距離,這樣就能增添一種莊重的氣氛。
公眾距離
這是公開演說時演說者與聽眾所保持的距離。近範圍約3.7~7.6米,遠範圍在10米之外。這是一個幾乎能容納一切人的「門戶開放」的空間,人們完全可以對處於空間的其他人「視而不見」,多用掃視,少有注視,因為相互之間未必發生一定聯繫。因此,這個空間的交往,大多是當眾演講之類,當演講者試圖與一個特定的聽眾談話時,他必須走下講台,使兩個人的距離縮短為個人距離或社交距離,才能夠實現有效溝通。
顯然,相互交往時空間距離的遠近,是交往雙方之間是否親近、是否喜歡、是否友好的重要標誌。因此,人們在交往時,選擇正確的距離是至關重要的。
刺蝟法則的運用實例:
推薦閱讀:
※當人犯了原則性的錯誤,是不是不應該被原諒?
※當31歲遇上癌症:別僥倖了,癌症性格真的會害死你!
※為什麼葯娘會經常不開心?
※職場中的「暗示藝術」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