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舞基本功技巧剖析之二之三之四
國標舞基本功技巧剖析之二之三之四
中華舞蹈網 > 分類舞蹈 > 摩登舞 > 專題評論 > 來源:網易博客作者: 陳迅工2013-07-04 17:37
A技巧剖析系列
【原創】腳隨身動原則-基本功精髓之一
[國標舞基本功技巧剖析之二]
立論:如果重心轉移是目的,平面牽引是過程,那麼腳隨身動既是手段,又是原則,是為達到重心轉移、實現平面牽引的手段和原則。這是國標舞基本功精髓之一。
這是以往極少正面涉及的話題,是一個常被人們忽略的話題,又是大家經常面對的話題。本文繼續遵循前文引言的宗旨,在這裡作一個不成熟的分析。
在我們許多經典教材、視頻教授、現場講解中,經常見到聽到「腳動身到」「腳到重心到」這樣的說法。對於所有套路花樣,我們看到的也都是腳跡路線圖。因此人們普遍認為,腳到哪裡身到那裡,天經地義;由此形成一個概念:「身到是腳動的結果,重心到是腳到的結果」。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腳動的前提是身動,身動的前提是胯動。即「腳隨身動,身到腳到,身隨胯動,胯到身到」。腳動是過程,胯動才是起點,腳動只是胯動的結果。胯是動力源,胯動與腳動之間只有瞬間的差別,腳偏離原來的位置實質上是胯動造成的。
然而,人們所看到的卻是「腳先偏離原來的位置」,為什麼呢?腳隨身動,雖然身動是源,可腳是後發先至;身體平面移動的距離往往沒有腳遠,尤其是非近距離閉合狀態下。拉丁舞最為明顯,腳的平面移動距離一般都比腰胯遠,若是高難的大幅度動作造型,腳移動比腰胯更遠。然而,這並不違背「腳隨身動」原則。
討論這個有必要嗎?有,非常必要!如果沒有「腳隨身動」這一概念,這一主觀意識,這一指導思想,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從淺處說,就「會踩腳」「怕踩腳」。這一點在摩登舞閉合位,表現最明顯最突出;相對而言,更容易發生在領舞者身上。傳統舞的慢三,為什麼老是走交叉步呢?因為容易迴避這一矛盾。慢四也盡量走交叉走小步,快三除了交叉、小步外還靠快節奏來避免這一矛盾。平四為什麼熱鬧非凡呢?一個重要原因應該是,閉合位距離比較遠,腳底縱向跳動,幾乎完全迴避了踩腳這一矛盾,容易上手。
往深處講,就形成不了近似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蛇(龍)擺尾效應。如果沒有這一效應,感受不到這一效應,摩登舞的傾斜、擺盪、升降、全腳滾動、不漏痕迹,幾乎無法實現,拉丁舞的舞姿也只能維持在低級階段。現以節奏較慢的倫巴為例,其高級技巧的展示,不在乎擺胯的平面弧度,而在於下身是不是沿胯,到大腿,到小腿,到腳背,到腳尖的多米諾效應;上身是不是沿胯,到後背,到大臂,到小臂,到手指的多米諾效應。這個傳遞過程節奏越慢,展示越充分,難度當然也越大。
說到此,人們自然會聯想起楊麗萍的孔雀舞……
節奏快的舞,如牛仔、恰恰,是不是可以不要呢?你不要,你身體的節奏就跟不上(音樂節奏),你的動作就感到彆扭。這時的多米諾效應在舞姿造型上的展示,相對要弱一些,因為它要讓位給節奏。
經典教材中有關「腳隨身動」的原理(原則)實在太少,而且隱隱約約,很不明確。這裡摘取「走步中的重心分配」片斷如下:「在動力腳(註:應改稱動作腳.流行說法的動力腳根本不是動力,而是動作)邁到最大步幅的一剎那,重心平均置於前腳跟與後腳掌,當前腳平置於地時,重心立刻全部移到前腳。」
「從靜態開始,要始終感覺到身體前移比腳的前移早一點,而腳的速度要比身體速度快一點。倘若腳先於身體前移,身體重心就會拉在後邊…」
結論:腳隨身動,身隨胯動原則,是實現身體舞動的前提,是實現身體平面流動(包括傾斜、擺盪)的前提,是實現多米諾骨牌效應(蛇擺尾效應)的前提,也是國標舞區別於傳統舞廳舞的關鍵所在。
[作者撰於2006.9.16/2007.2.26]
【原創】反身協調原則-基本功精髓之二
[國標舞基本功技巧剖析之三]
十種基本功技巧中的反身動作技巧,在基本功中的地位十分突出,稱得上技巧中的技巧。它的作用不僅僅是技巧,而且是協調,這一協調原則構成基本功又一精髓。
什麼是反身動作(反身技巧)?經典教材中稱作「相對的身體動作」,「指的是以相對的胯和肩朝動作腿運動方向轉動」。這一令人費解且有語法毛病的表述,如果換成「扭秧歌」,儘管不太準確,而且土裡土氣,卻簡單明了,通俗易懂。這就是:「左腿向前(後),身往左(右)轉;右腿向前(後),身往右(左)轉」。需要順便強調的是,反身技巧是以「腳隨身動」為前提,並以實現「腳隨身動」為目的展開的。
「反身」,我們在踢足球踢毽子運動中,甚至在行走奔跑過程中,都可以見到她的蹤影,找到她的感覺,體會到她實際上是促進人體流動、保持人體平衡的自然協調。至於儀仗隊的行進步見不到「反身」,那是由於為了顯示下肢給人整齊劃一的效果,所作的特殊處理。
反身技巧貫穿於基本功所有技巧中,反身協調原則應用於所有舞種的基本功中。
一、平面牽引的左右旋轉需要反身技巧。經典教材中的反身技巧(相對的身體動作)是以「旋轉舞步」左右轉體為目的來闡述的,即:前進的左右旋轉、後退的左右旋轉。這是反身技巧的直接運用。
經典教材還提示了這一過程的注意事項,現挑選其中易懂的摘錄如下供參考。「應懂得支配旋轉的基本要素是什麼」「除軸式運動外,這種相對的身體轉動都不是固定點的運動,比如在做向前右轉時,首要的感覺是身體左轉向前轉動,而不是向右轉身」「雖然相對的身體動作同時包括了胯與肩的轉動,如果試著體會向前轉時主要以肩帶動,向後轉時主要以胯帶動,這些感覺上的微小差異…是極為有益的」「不得單用肩帶動…更重要的是…不改變邁步的方向」「腳向外伸出時就帶有角度,是完全錯誤的」……
二、平面牽引的前進後退需要反身技巧。在經典教材中這一反身技巧表述為「相對的身體動作位置」「上身的不完全旋轉」,並包括所謂「徹底的不完全旋轉」「向肩部引導發展的不完全旋轉」「永不消失型的不完全旋轉」 三種類型。在前進後退中,通過上身的不完全旋轉」實現「腳隨身動」,這是反身技巧的間接運用。
經典教材提示了這一過程的注意事項,這裡也挑選其中易懂的摘錄如下供參考。「相對的身體動作是身體的動作,而相對的身體動作位置是一種位置,指的是身體不轉動情況下,一腳在身前或身後形成交叉」「朝舞伴之外邁出的每一舞步…都必須與身體交叉」「相對的身體動作位置常用在探戈舞及一切隊列行進舞步型中」 …
三、縱向牽引的持握姿勢需要反身技巧。關於持握姿勢,經典教材都有詳盡而直白的表達,其要點歸納如下 :腰胯與背縱向挺直,大臂與背橫向平直,頸項牽引上拉的同時兩肩自然放鬆;男士左小臂左衝上右小臂衝下,女士左右小臂均衝上;小臂與大臂夾角,男士左約120右約90,女士右約120左約90。
這只是基本要求,更高的要求應該看有沒有運用反身技巧。如果運用反身技巧,使上身稍向左偏,達到左背肩甲骨突出的效應,此時上身協調性能最佳。這一點對女士尤其重要,也就是說,作為跟舞的女士應該讓領舞的男士,右手指感觸到明顯的突出。
四、傾斜、擺動、升降需要反身技巧。前文中已論及,這裡不再贅述。至於不漏痕迹、全腳滾動、領舞跟舞、節奏處理,似乎沒有直接關係。
五、拉丁也需要反身協調。以上分析主要針對摩登舞,以擺胯,縮臀為主要標誌和特色的倫巴、恰恰、牛仔、桑巴、鬥牛,除了需要遵循腳隨身動原則外,同樣需要反身協調。因為節奏快,因為擺胯多,反身的作用好像不那麼明顯那麼突出。如果我們放慢動作像動畫片一樣,就會感覺到「反不反身大不一樣!」現在我們就以節奏最快的牛仔(男步)試試看:左腿綳直左腳後踩時—上身偏左/左腳收回原地時—上身偏右/左腳向左連踩2次時—上身偏右/右腳向右連踩2次時—上身偏左/第2次左腿綳直--如此循環。如果沒有反身協調,很難想像是什麼效果。
[作者撰於2006.9.16/2007.2.26]
【原創】身架固穩原則-基本功精髓之三
[國標舞基本功技巧剖析之四]
身架固穩,即上身架構穩定不變。如果前文論及的,針對握持姿勢而言的縱向牽引,是靜止狀態下的體形要求;那麼身架固穩則是運動狀態下的體形要求,是以重心轉移為目的、實現平面牽引過程中,腳隨身動時對上身的基本要求。
這個身架是以上身為主體,四肢配合的架構;這個架構,要求身體運動的所有環節、前後左右上下各個方向永不變形。腳隨身動是指下肢隨上身而動,身隨胯動是指上身隨胯而動,身隨胯動過程中應保持身架固穩。
就摩登而言,兩人相對位置有近距離的閉合式、半開式兩種。在平面牽引過程中,腰為軸,胯發力,支配上身往各個方向運動(平面方向為主),上身的大臂參與到上身架構中,要求兩大臂與上身背部保持平直,無論閉式還是開式,都不得變形。這時,兩人的持握必須依靠肘部和手腕,朝里內扣抱園來實現,大臂任何時候都不得偏轉,都要儘可能保持與大臂平直。頭部呢?在閉式下始終保持稍偏左,開式下男向左女向右,各偏轉90度;不得有第三種位置。
傳統舞不講究這個要求,而這正是國標舞常犯錯誤所在。一是在開式位置側行時,上身跟著頭部偏轉,二是在閉式位置往斜方向走時,上身跟著偏轉。
致所以出現這樣的錯誤,就是因為上身在平面方向不能保持不變。必須記住,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頭在什麼位置,只能依靠腰胯扭轉來實現重心轉移;即使走探戈的蟹形步,這個意識也不能動搖。
靜止狀態下的身體造型是一種特例。造型時身體已經不呈閉式或半開狀態;此時,上身架構允許作一些特殊變化。
對拉丁舞來說,兩人的相對位置都是遠距離,一般有以下三種:閉合式,全開分離式(180度),半開分離式(90度)。這三種在運動狀態下同樣應當遵循「身架固穩」的原則。
有的人以為擺胯弧度越大越好,這是一個誤區。有的人想糾正糾正不了,什麼原因呢?簡而言之,一是因為沒有縮臀,二是因為沒有直腰,從而造成上身扭曲,臀部突出。所以,對於以擺胯為主要特徵的拉丁舞步,必須通過縮臀和直腰來達到「身架固穩」;這也是拉丁與摩登在身架固穩手段上的差別。
如果說反身技巧和腳隨身動原則,在經典教材中尚能夠找到相應的論述的話,那麼,「身架固穩」這一前所未有的新提法,在經典教材中幾乎找不到蹤影,也許下面的文字能從中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重心轉移的第三個要點是,保持腰胯的穩定,形成以腰為重心的整體重心焦點」「將重心觀念由地面提升到空中,形成腳底重心集中點和空中焦點同步調整」…
綜上所述,前文剖析的基本功兩大精髓:腳隨身動和反身協調原則,針對上身而言,離不開身架固穩這一基本要求;如果縱向牽引是體態要求,那麼身架固穩是實現平面牽引過程的動態要求。三者互為前提,互相依賴,密不可分。
結語:在國標舞基本功及技巧這個問題上的剖析,到這裡算是結束了。4篇文章是逐步漸次完成的,剖析過程中,思路不清晰,構思不完整,只是一個試驗。如果這幾篇文字對國標舞基本理論的中國化、大眾化,對國標舞的普及、教學有幫助的話,將是筆者莫大的欣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