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內容

       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關於善惡、是非的觀念、情感和行為習慣,並依靠社會輿論和良心指導的人格完善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規範體系①。在我國古代,「道德」一詞最初是分開使用的,如老子《道德經》的「道生之,德蓄之」。這裡的「道」,最初的基本意思是四通八達的道路,即「所行道也」,後引申用來表示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法則以及做人的原則、道理。而德者,得也。道與德二字聯起來組成一個詞,就是認識、實踐那些有益於他人的道或做人的規則之後有所心得,使之化成自己的品質,這就是道之德。即所謂「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

  

  而「倫理,,中「倫,,字指的是人與人的輩分關係,「倫』』的本意是「輩」。「輩」的原意是「軍發車百輛」。引申之,同類之次稱「倫」,如父子之倫、夫妻之倫等等。「理」是剖析、研修玉石,「理,治玉也」④。倫理則是人倫之理則,可見倫理與道德兩個詞的意義基本相同,但倫理側重於表達人與人道德關係的規律,而道德更側重於對人與人關係規律把握後的主觀心得,所以我們把倫理稱之為道德哲學。重視倫理道德,追求自我完善和社會關係和諧,是中國古代社會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第一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內容與基本思想

  

  一、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內容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浩瀚淵博,有諸多的道德規範;有豐富的踐履道德規範的德行;有如何實現道德社會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國文化獨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論等等。但受限於篇幅,這裡只能簡單勾勒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內容。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範最早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尚書。堯典》中就有「以親九族」、「協和萬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禮」、「德」、「孝」等文字,說明商代就已制定有體系性道德規範,出現了所謂「六德」,即知、仁、聖、義、忠、和的提法。西周時期,初步形成了以德攝政的倫理道德思想體系,開始了中國倫理道德思想的發展歷程。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展開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創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時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諸子百家爭鳴的時期,他對社會紛爭和奴隸社會禮制崩解的獨特思考,使他從自己的政治理念出發形成全面系統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德目置於其下,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學說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義最基本的解釋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者愛人」,就是說要把人當人看,而且要愛人。在孔子看來「仁」是社會規則和人文精神的基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無「仁」更談不上其他德行,由此邏輯可得出「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結論。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君主忙於徵戰,政治上的功利壓倒了道德上的考慮,所以,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和死後的一段時間內實際遭受著冷遇。

  

  秦漢時期,隨著大一統的封建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形成,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意識形態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由於儒家孔孟的倫理道德觀具有統一人民思想、穩定社會秩序的功效而受到重視。到漢武帝的時代,董仲舒根據儒家孔孟的道德教義,在提出「三綱…『五常」的同時,以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為基礎,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強硬手段,將儒家道德觀念上升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倫理。董仲舒的倫理思想突出了「三綱」的核心地位。「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是對社會實踐活動中倫理等級秩序原則的分類。同時董仲舒的倫理思想中強調了「五常」的意義。「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實踐的倫理道德的原則內容,是為「三綱」服務的。董仲舒繼承了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認為「仁」是「五常」的核心。在「三綱」「五常」的基礎上,董仲舒又提出「天人同類」的倫理思想,從而使「三綱…『五常」等儒家的倫理思想具有絕對的權威性,有效地維護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統治。

  

  通常認為,中國的封建制度到宋代開始走下坡路,地主階級在上升和發展時期的勃勃生機逐漸窒息,它的狹隘的階級私利日益膨脹,作為全社會道德代表的資格也逐漸喪失。與此相應,地主階級的思想家們適應這一時期的社會需要所提出的道德觀念也趨於僵化,在「存天理,滅人慾」「君叫臣死,臣不死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為不孝」之類教條出現的同時,封建道德已江河日下。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通過道德規範表現出來的。如果我們把道德比喻為一張網,那麼規範作為網的經緯線必然是豐富而具體的。中華民族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逐步積累與形成了一些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其內容的道德規範,比如:仁、恕、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等等。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的規範非常之多,每一個規範都有其獨特內涵,而規範更主要的又是對行為的規定,這裡僅介紹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範,不在贅述每個規範的內涵。

  

  商代「六德」就提出了知、仁、聖、義、忠、和六個規範;孔子倫理思想中的道德規範主要包括「仁」、「孝」、「悌」、「忠」、「信』』等;《管子·牧民》中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政治倫理的規範;戰國時期,孟子上繼孔子,提出了「仁」、「義」、「禮」、「智」四德說,並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倫理原則。董仲舒根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常」說。宋元時期,人們在管子的禮義廉恥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

  

  張岱年先生在《道德與文明))1992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在總結傳統道德規範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九個主要規範:公忠、仁愛、誠信、廉恥、禮讓、孝慈、勤儉、勇敢、剛直的「九德」。

  

  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編寫、羅國傑主編的《中國傳統道德》的多卷本《規範卷》中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範分為四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規範,有公忠、正義、仁愛、中和、孝慈、誠信、寬恕、謙敬、禮讓、自強、持節、知恥、明智、勇毅、節制、廉潔、勤儉、愛物;第二部分是職業道德規範,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師德、藝德;第三部分是家庭倫理規範,選取了三個最主要的方面,它們分別是關於親子關係的規範、關於夫妻關係的規範、關於長幼關係的規範;第四部分是文明禮儀規範,分別是尊老敬賢之禮、接人待物之禮、儀態言談之禮、慶典婚喪之禮。

  

  這些道德規範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形成中國封建社會道德的綱目,道德規範體系,充分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在人類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貢獻。當然,中國傳統道德規範又具體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要求,成為統治階級實現統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對待中國傳統道德規範既要繼承也要批判。

  


推薦閱讀:

西班牙流感與電車悖論
道德一二三
道德偏見——記同情的啟蒙
Dubia究竟意味著什麼?
倫理起源

TAG:道德 | 中國 | 倫理 | 中國傳統 | 傳統 | 倫理道德 | 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