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50部邵氏經典佳片
邵氏電影數以千計,其中佳作,又是數不勝數,且邵氏作品往往領風氣之先河,其影響更是不可估量。或可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邵氏佳作名錄,而電影推薦網此次對邵氏佳片的遴選,更多的是希望能讓影迷從另一種角度重新審視邵氏精品,比如《刺馬》對寬銀幕視野的探索,比如《成記茶樓》在視聽語言上的用心,這些都構成了我們重看邵氏電影的另一個理由。
1.《江山美人》(1959/李翰祥)
1958年,李翰祥首部黃梅調電影《貂蟬》試水成功以後,邵逸夫開始放心大膽全力支持這個新片種,作為邵氏找到新的市場空白和需求,建立在港霸業的第一步。《江山美人》斥資50萬港幣製作,10倍於當時粵語片普遍製作費用,讓當時很多人認為邵逸夫「瘋了」,而事實是,其在上映首周便席捲40萬票房,證明邵老闆的慧眼加李翰祥的精細功夫,一個電影新時代足以來臨。
《江山美人》改編自膾炙人口的民間老八卦,關於正德皇帝微服私訪至山西大同府(一說江南),路過梅龍鎮小酒館被店主李鳳姐迷上,二人成就好事,後鳳姐身懷龍種,歷經波折後被接近宮成為娘娘。京劇《游龍戲鳳》和越劇《梅龍鎮》皆是以此故事為藍本,李翰祥利用現成的故事、橋段、唱詞進行再創作,並且豐富了許多生動的細節,比如兩人相識時,李鳳姐在和一群小夥伴「扮皇帝」就又合理,又有生活氣息,一首「什麼生意都聽過,沒聽過皇帝這一行」唱的當時街知巷聞,二人靠一隻蛐蛐的「勾搭」過程,加上胡金銓飾演的「大牛哥」從中作梗,非常富有喜劇張力。林黛飾演的李鳳姐,不若傳統戲曲里潑辣、自信的老闆娘形象,而是天真爛漫、受哥哥管教的少女,因此芳心所動之下與皇帝情不自禁入了鴛帳,後懷孕和積鬱成疾,都讓人物非常可信,所以時隔多年重看,仍舊讓人跟著她的喜悲情緒起伏。在試水之作《貂蟬》和更成熟的《倩女幽魂》之間,《江山美人》也能看齣戲劇腔、舞台化誇張肢體表演向自然的敘事風格之間的轉變,鏡頭調度也比《貂蟬》豐富許多。
2004年邵氏舊片重新修複發行時,屬《江山美人》銷量最好,碟片商店總賣斷貨。而其影史成就,在日後也備受專家影評人推崇,2000年《電影雙周刊》評選世紀百大港片,本片名列第25位;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評選華語電影百佳,本片名列第47位。
2.《大醉俠》(1966/胡金銓)
拍攝《大醉俠》時,胡金銓33歲,已經在邵氏苦熬好幾年,且受盡委屈——拍攝《大地兒女》被老闆詬病超支,拍《丁一山》直接被截停換導演,到了《大醉俠》,小胡一腔憤懣,化在片中武功高強卻化名「醉貓」乞討遊盪的隱逸俠士范大悲身上。
據鄭佩佩多年後向岳華透露,這個「大醉俠」本來副導演預備自己親自出演的,令岳華大嘆「怪不得拍攝時候怎麼演他都不滿意」。以當時的電影審美來看,《大醉俠》故事實在簡單,只是女俠金燕子為救兄長與一群江湖敗類周旋,順帶牽出大醉俠與師兄之間陳年恩怨。與並稱為「新派武俠開山之作」的《獨臂刀》放在一起,就是明顯的一動一靜,一文一武,《大醉俠》帶著濃濃的文人氣息,一招一式的打鬥不似一般武俠片講究的「爽」、「快」、「過癮」,而是看重鄭佩佩的芭蕾功底,每個鏡頭都講究動作的美感,鏡頭轉換間也是極富古典戲曲的節奏韻味,其中金燕子在客棧一人獨戰群匪、「大醉俠」用乞兒們齊唱《蓮花落》以向金燕子傳遞信息的橋段至今回看仍叫人興味盎然,其間韻味值得反覆咀嚼。
但是在當時的邵氏大片場,胡金銓即使拍出《大醉俠》也不受邵逸夫待見,還被他叫到跟前教訓「小胡要多跟小徐(徐增宏)學習」,還是後來張徹說了句公道話:「胡金銓如果晚生幾十年……其成就應不止此。」不過而今每每人們提到邵氏武俠片,有時甚至認為《大醉俠》是其中最佳一部,邵逸夫在世時相信也有耳聞,多少有些諷刺。
3.《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李翰祥)
「梁祝」的故事,歷來充滿各種版本演繹,單就電影來說,港片裡頭數徐克1994年的版本較為深入人心,但是對老一輩影迷來說,1963年李翰祥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才是那絕對的一雙璧人,至今人們提到凌波,還會親切叫一聲「梁兄哥」,足見其影響力。
李翰祥一向以拿捏得當的古典韻致聞名,「梁祝」便是極為代表性的一部,首先因為片中二人的情感糾結帶著性別曖昧的另類,因此需要隔山隔水的情緒表達,特別符合古人含蓄內斂的習慣,被他拍來便格外有整體感,影片中最經典的「十八相送」,由那一段段趣味橫生的對唱構成,祝英台借鴛鴦、白鵝、耕牛、鯉魚的含蓄表白,對照後面梁山伯知道真相後唱著「訪英台」一路呼應,當真精彩絕倫,1988年張國榮演唱會上還特地演唱了這段「訪英台」,足見其在一代人中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梁山伯與祝英台》仍舊是邵氏和電懋打架的產物——對方定下嚴俊導演、尤敏和李麗華反串的《梁祝恨史》,因此邵氏帶上包括胡金銓的五位導演分組搶拍,限期完成,搶先上映,但成片卻不見粗製濫造的痕迹,逐漸邵氏片場流水作業的專業和強大。
4.《刺馬》(1973/張徹)
作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馬案是有一部電影需要的一切元素,更有邵氏電影需要的全部素材。三個異姓兄弟,皆是草莽出身,英雄難過美人,兒女情長恩仇。這樣的電影若不讓邵氏來拍,若不讓張徹來導,若不讓狄龍、姜大衛和陳觀泰來演,恐怕說不過去。
彼時的姜大衛已是名聲鼎盛,狄龍雖然氣度非凡,俊美異常,但終究沒拿過影帝,比之姜大衛短了一口氣。本片上映後,狄龍憑藉馬新貽一角收穫影帝,才算是和姜大衛平起平坐了。不過,本片中出彩的又何止狄龍一人,飾演三弟張汶祥的姜大衛和扮演二弟黃縱的陳觀泰也都可圈可點。只可惜人物性格方面沒有馬新貽那麼飽滿而複雜,演繹範圍也就窄了一些。加上,那時的狄龍當真青春年少,翩翩英姿任誰看了都夢旋魂轉,忘之難也。所以,某種意義上,《刺馬》是為狄龍量身打造的電影,就好像《英雄本色》之於周潤發。
說完三個男性角色,片中的女性——米蘭亦不得不提。在陳可辛拍攝《投名狀》時就說過,「米蘭這個角色一定得選不帶一絲情慾的女演員才行」,可謂一語中的。於是,他在翻拍版中選擇了徐靜蕾,而張徹則挑了當家花旦井莉。實際上,這就可以看出張徹與陳可辛對米蘭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張指導」選擇了姿色上乘的井莉,並讓她和狄龍在片中多次「繼父相親」。說起來,細膩之情不適合張徹,他的世界屬於粗糙的肌肉和翻騰的血漿。基於此,本片在情節上中規中矩,以還原為主。倪匡的劇本照舊草草寫完,硬傷軟肋都未曾避免。不過,光看片中的三男一女,已足夠解女觀眾之乾渴,過男觀眾之乾癮了。
5.《成記茶樓》(1974/桂治洪)
關於桂治洪的電影,評論說的最多的就是其邪典氣質,比如這部《成記茶樓》,就是裡頭的強姦和械鬥,但如果只是這樣,那就真是太辜負了桂治洪在視聽語言上的精耕細作。
《成記茶樓》里有太多的推拉鏡頭,而且從速度感上來說,相當凌厲,而這種凌厲也和故事本身的快意恩仇相得益彰。桂治洪在邵氏導演里,是最愛拍實景的一個,在《成記茶樓》里,無論是日景還是夜景,都瀰漫著一股冷峻的現實氣息,而這種現實換算到劇情里,就是冷酷的現實環境對人的壓迫,無論是那對凄苦的母子,還是大哥成最後走上了以暴制暴的道路,都是殘酷現實在作祟。
而且,這種殘酷現實在邵氏電影里不多見,所以,桂治洪對青少年犯罪、底層疾苦、法律漏洞這些議題的觸碰本身,已經讓這部《成記茶樓》顯得與眾不同。但更重要的是,曾經跟著日裔導演史馬山做副導的桂治洪,還懂得怎麼把沉重的現實拍出更沉重的質感,比如電影里最有名的那場夜戲,高角度攝影不但勾勒出犯罪行為本身的可怕,過於疏離的視角,也讓觀眾從黑色的犯罪里看到了最黑暗的人性。
而大哥成在電影最後的走投無路,也被桂治洪處理得跌宕有致,前面還是一段升格鏡頭的茶樓毆鬥,而後就是大哥成帶著妻兒佇立街頭,不知何去何從,而這種何去何從不但是對個體命運的寫照,也是對人性秩序的一聲嘆息。可以說,片尾霎時綻開的幽謐氣息,與之前的轟轟烈烈反差強烈,不由叫人陷入深思。
6.《獨臂刀》(1967/張徹)
邵氏影響最大、輻射面最廣的一部片子,大概就數張徹的《獨臂刀》了,首先其和胡金銓由《大醉俠》共同開啟「新派武俠」,其次它衍生了《獨臂刀王》、《新獨臂刀》、《獨臂刀大戰盲俠》等,直到九十年代李仁港的《94獨臂刀之情》、徐克的《刀》……大概華語影壇的獨臂代表隊可以尊張徹為總教頭,再拜個楊過當祖師爺。
其實在拍攝《獨臂刀》之前,張徹在邵氏不算得志,首部作品黃梅調《蝴蝶杯》被邵老闆看過後就一把火燒掉了,這在邵氏新導演裡面還是頭一遭,幸好一直得鄒文懷力挺,讓張徹得以招來一些年輕武行,慢慢摸索,刀刀見血、拳拳到肉,每天在後山打得鼻青臉腫,終於打上了大銀幕,打出了一百萬票房。《獨臂刀》屬於時勢造出來的英雄,誰叫當時男星一蹶不振,連男人角色都紛紛由女明星反串呢,武行就不能。張徹大量吸取當時日本片的優點,拍出寫實的動作和具體而微的兵器細節,可歸納為暴力美學的斷肢、噴血、傷口、盤腸大戰、死亡之舞,加上主角方剛忠於師門、以一敵萬、自我犧牲的精神,成功在當時樹立起頂天立地七尺男兒的威武形象。從王羽開始,張徹的「白衣大俠」們開始雄踞香港銀幕十幾年,而《獨臂刀》也被尊為整個二十世紀的武俠經典,隨後七十年代初的拳腳片、八十年代劉家良、成龍的諧趣武俠片、九十年代徐克為代表的寫意武俠片,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7.《北地胭脂》(1973/李翰祥)
風月片是香港電影的一大特色,常年佔據著年度票房榜靠前的位子。多數觀眾將風月片與色情片的概念混為一談,其實,認為拍風月片是下流勾當的人們,對這種類型本身存在著種種誤解。
當一部電影能被稱為「風月片」,那麼它就已經跳脫出了色情片的範疇,擦邊球才是它們的正道。如何把擦邊球打得漂亮,既擦出觀眾的慾火,又不在影像上翻越道德方面的邊界,這就能看出導演的手段和能力。毫無疑問,李翰祥是這一行里的聖手。
《北地胭脂》是李翰祥的著名作品,影片分三段,講述了:「花街柳巷」、「滿宮春色」和「游龍艷史」三段故事。分段式的敘事方法也算是李翰祥的拿手能活,講起來不用過多顧及整體,可以將更多的心思放在艷戲上。不過,由於本片的三段故事的時間背景都在古代,故而精道之外除了撩人勾魂的「肉戲」外,道具服裝還原方面的細緻典雅、真實可信也成了一大看點。李翰祥拍古裝風月,向來旨在重視「當時明月」,衣服上的繡花,傢具上的雕紋,都一扣再扣,只為讓古韻流入場景,增加交歡時的雅趣情致。就成效而言,這麼做確實可取,觀眾在古典布景的熏陶下看著情慾翻滾的畫面,精神肉體兩爽合一,只道是夢回前朝弄胭脂,北地春色滿心園。因而對於《北地胭脂》的觀影過程,與其說我們是在看李翰祥的艷情戲碼,不如講大家在欣賞李大師的風月片。
8.《少林三十六房》(1978/劉家良)
《少林三十六房》有著鮮明的劉家良風格,套招的武打風格,前半段練武,後半段獻藝的劇情模式都格外顯眼。很多觀眾認為劉家良過於死板,一板一眼,清湯寡水,乏善可陳。然而,這種讓人愛憎分明的風格自然也俘獲了一大批擁泵,粉絲們就是喜歡這般京劇走台般的一招套一招。換句話說,在多數人眼中,這才是真正功夫片的特質,沒有這些,也就沒有劉家良,沒有張徹,更沒有邵氏功夫片的流芳百世。
影片前半段的練武,劉家良設計了許多趣味十足的練功橋段,觀眾看著劉裕德打通三十四房的武學奧秘,好像自己在打功夫遊戲一樣,一路通關,津津有味;後半段獻藝,劉家良寄出了兵器搏鬥的絕活,短打長攻,刀槍棍棒,耍得風虎雲龍,百般武藝看得人心跳加速。其中,尤以三德破戒律刀一段最是了得,招招環繞,虎虎生風,眼花繚亂之餘,亦有板有眼,如壘土高台,既遠又高。
除了武功秀場之外,本片既借著少林佛寺,又嵌入反清背景,自然會將武學禪宗與民族大義一併加入影片主旨,使之升華有力。在表現這些方面時,劉家良沒有一點草莽武匠的粗糙感,而是旁敲側擊,隱隱耳語。可以說,影像上打鬥搏擊看得人熱血沸騰,內里上道義哲學講得人頻頻點頭,一外一里,又硬又軟,讓《少林三十六房》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邵氏功夫片翹楚之作,本片以此名揚四海,在多年後的大洋彼岸,一個錄像店小哥看得眉開眼笑。日後,這位叫昆汀的小哥冷不丁上位大神,請來《少林三十六房》的主演劉家輝客串《殺死比爾》中的白眉,足見邵氏於《殺死比爾》的影響之大、之深。
9.《傾國傾城》(1975/李翰祥)
李翰祥的清宮世界,早在《北地胭脂》已經初露崢嶸,其中的宮闈置景已經相當考究,而這點也是很多人對《傾國傾城》稱道的地方,那就是李翰祥在空間有限的邵氏片場拍出了紫禁城的宏偉與精緻。雖然電影里的衝突因甲午戰爭而起,但李翰祥卻將敘事空間牢牢限定在宮廷內部,當年邵氏打出的宣傳就是「銀幕上出現只二分鐘,其布景已耗資二十萬元」,當然,這一方面是製片廠的市場策略,一方面也跟導演的敘事意圖有關,那就是用更幽閉的宮闈書寫更宏大的歷史。大量水平機位的推搖,令鏡頭裡的紅牆金瓦宛若一幅工筆畫徐徐展開,而對器物的精雕細琢,無疑也是為了讓背後影影綽綽的大歷史更逼真。
雖然在歷史真實上,《傾國傾城》遠不如日後在故宮實景拍攝的《一代妖后》,但在藝術真實上——比如說對慈禧的刻畫,前者遠比後者來得有血有肉。盧燕版的慈禧,除了心腸歹毒,李翰祥多多少少也試著說出她的通情達理,或者說無可奈何的一面。當然,更多篇幅是在展現慈禧的威嚴與蠻橫,比如開場時對慈禧寢宮儀鸞殿的描寫,鏡頭貪婪地捕捉著皇宮的金碧輝煌,紗簾內外,裡頭是剛起身的慈禧,外頭是焦急等待的光緒,空間與情緒上的反差,烘托出慈禧的冷酷。不過,戲裡也會出現這樣的台詞,比如「他親政不久,年輕人總想有一番作為,也不是壞事,只要不太離格兒」,慈禧的這一番說辭無疑為其陰鬱的面容打上了柔光。而影片最大的戲說成分,當然是姜大衛扮演的那個小太監寇連材。就像那些古代話本里的經典設置,朝政昏庸,總會有個小角色抵死抗爭,正義凜然,而這也讓此片的敘事口吻多了點說書人的味道。
10.《七十二家房客》(1973/楚原)
眾所周知,香港電影歷史悠長,百花齊放,曾有盛世,如日中天。然而,與電影出自同宗的舞台劇卻幾乎毫無起色,連一個定期巡迴上演的職業劇團都沒有。1973年,一個業餘劇團在香港上演了話劇《七十二家房客》,沒想到觀眾趨之若鶩,門票連天告罄。正當其大出風頭之際,邵氏公司突然宣布拍攝了電影《七十二家房客》的計劃,導演定為楚原,演員陣容則是胡錦、岳華、沈殿霞等全明星的傾巢而出。
由於決定突然,前期準備十分倉促,好在楚原經驗豐富,七月中旬開鏡,八月上旬便即殺青。說起這段經歷,楚原回憶道:「其實拍片的時間很好控制。關鍵是演員的檔期,一會兒胡錦要去出另一部戲,一會兒岳華被另一個劇組借走了。都是一個公司的,也只好遷就對方。」
不過,即使經歷種種麻煩,楚原仍然保證了《七十二家房客》的質量。舞台化的影像風格出類拔萃,獨樹一幟;戲劇衝突高低有致,極其抓人;演員表演可圈可點,嬉笑怒罵,辛酸悲戚盡在一顰一笑,立顯市井風態。當然,由於是第一次執導該類型的電影,楚原在場面掌控上還是略顯力有不逮,有些段落稍感混亂,這也是類型首秀難以避免的瑕疵。不過,作為一部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將起於江浙滬的滑稽劇與邵氏獨有的市井劇成功結合在了一起,已算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難怪當年的票房能夠超越李小龍的《猛龍過江》,誠然名至實歸。
11.《馬永貞》(1972/張徹/鮑學禮)
張徹的這部《馬永貞》跳脫了傳統古裝武俠的範疇,把江湖搬到了群雄逐鹿的上海。實質上,雖然斗轉星移,江湖的規矩也許愈加沒有底線,但江湖還是那個江湖。所以,對喜歡張徹武俠片的觀眾而言,這依舊不失為一部佳作。
馬永貞這個人物,是大伙兒打小便耳熟能詳的傳說級人物。在歷史上,馬永貞出身山東,隻身到上海灘闖蕩,打出一片天后,被仇家暗算,俠膽的風姿為後世流傳。對於馬永貞,邵氏情有獨鍾,1972年版的這部由旗下的東南亞搏擊冠軍陳觀泰領銜,張徹的愛徒姜大衛也在片中客串了譚四爺一角。對於當時已貴為影帝的姜大衛的無私相助,陳觀泰至今仍感激不盡,覺得姜大衛很夠意思。不得不說,在張徹的一乾子弟里,陳觀泰是個實誠人,有一說一,有恩始終掛在心頭,令人敬佩。1949年,邵氏重啟了《馬永貞》,找來金城武出任主角,不過那一版中對江湖義氣和馬永貞性格的描摹顯然不如老版。而在1986年以馬永貞為原型的電視劇《一代梟雄》里,陳觀泰客串了譚四爺,也算是另一種值得記為佳話的傳承。
本片的重點正如之前所說,是對義氣和膽氣的表現。在勾心鬥角的上海灘,馬永貞不像別的人物挖空心思,工於心計,而是以一種血脈噴張的直接方式滿足自己的慾望。他野心不大,所希冀的無非是想如譚四爺一般,在上海灘立足,成為一個人物。他清楚自己不過「一個癟三」,但也明白自己還有「一雙拳頭」。「拳頭」和「癟三」對應而成的衝突,化作了本片最精彩的文章。正是憑著這雙「癟三的拳頭」,《馬永貞》成為了經典。
12.《唐朝豪放女》(1984/方令正)
在邵氏後期以「圈錢」為主要目的的風月片里,《唐朝豪放女》出現得最晚,也最驚艷,其時導演方令正是個海歸文青,進入邵氏後,得以充分調動公司豐厚的美工、攝影、場景資源,做出這台美輪美奐的奇情大戲。
《唐朝豪放女》說的是才女魚玄機不甘為妾,自入道觀,卻又日夜淫樂,遇上年輕的崔博侯,陷入愛欲,後因婢女綠翹之死,二人共赴刑場的故事。方令正充分加進自己對這位奇女和那個時代的理解,賦予濃厚的現代女權主義意識,他讓魚玄機挑戰那個男權社會的一切規則,自由自在地選擇生活方式和淫樂對象,全然不顧禮教和他人目光——於古於今,這樣的女人都是最危險的,也難怪導演如此推崇。他通過自己的鏡頭給予她高度讚賞的目光——包括露點和做愛鏡頭,全部被拍得如詩畫般美麗,年方19歲的夏文汐也把她最富個性的一面,留在了1984年的銀幕上。邵氏出產了幾百部披著文化外皮,實則只在乎娛樂的古裝片,唯一缺的就是思想。胡金銓曾失落過的,在其日暮西山的最後,多少由方令正接棒完成。
13.《風月奇譚》(1972/李翰祥)
李大師風月三幕:一幕捉姦不成,一幕偷梁換柱,一幕如狼似虎
14.《萬人斬》(1981/桂治洪)
蒼蒼茫茫,北地苦寒,一刀之下,萬人受斬。
15.《妲己》(1964/岳楓)
一個昏君,一個艷后,一段愛情。
16.《武松》(1982/李翰祥)
淫娃草莽,男盜女娼。
17.《報仇》(1970/張徹)
幽幽梨園別經年,魂魄入夢在小樓。
18.《三十年細說從頭》(1982/李翰祥)
正襟危坐聊八卦,三十餘載一朝休。
19.《新獨臂刀》(1971/張徹)
本欲乘風歸去,怎奈尖石攔阻,縱然剩得獨臂,報仇綽綽有餘。
20.《香江花月夜》(1967/井上梅次)
三佳人才貌雙全,三小生風姿翩翩。
21.《金瓶雙艷》(1973/李翰祥)
浪里香氣四溢,瓶中艷色獨絕。
22.《鐵觀音》(1967/羅維)
女金剛大顯身手,賽邦德一騎絕塵。
23.《乾隆下江南》(1977/李翰祥)
地道的南腔北調,調皮的茶館夥計。
24.《金燕子》(1968/張徹)
金燕占杏梁,江湖兒女情。
25.《倩女幽魂》(1960/李翰祥)
玉簪暗暗,人鬼痴戀,何須羨仙。
26.《邪》(1980/桂治洪)
屏幕上邪氣四溢,房梁下陰魂不散。
27.《武則天》(1963/李翰祥)
亦史亦詩,別有洞天。
28.《大刺客》(1967/張徹)
一腔熱血煮易水,該將利劍交予誰?
29.《王昭君》(1964/李翰祥)
抱得琵琶出邊塞,玉容從此難相見。
30.《奪魂鈴》(1968/岳楓)
武俠元素應有盡有,英雄美夢全套服務。
31.《大軍閥》(1972/李翰祥)
戲說歷史,大快人心。
32.《五毒》(1978/張徹)
劇情五毒肅清,類型破舊立新。
33.《楚留香》(1977/楚原)
概念超前,層層疊疊。
34.《教頭》(1979/孫仲)
凌厲而有趣,古裝趙雅芝,狄龍留鬍子。
35.《火併》(1971/楚原)
自古共襄盛舉,最後一命黃金。
36.《玉面俠》(1971/嚴俊)
獨有陣陣悲意,捧出金童玉女。
37.《冷血十三鷹》(1978/孫仲)
大仇雖償,身心受創。
38.《新不了情》(1970/潘壘)
深情款款,餘音裊裊。
39.《十三太保》(1970/張徹)
行雲流水不拖沓,五馬分屍很完美。
40.《天下第一劍》(1968/潘壘)
詩意貼著劍鋒,生者傍著死神。
41.《三笑》(1969/岳楓)
黃梅小曲入畫來,三顧笑得佳人心。
42.《天涯明月刀》(1976/楚原)
刀光匯月影,天涯映人心。
43.《三闖少林》(1983/唐佳)
六大武指齊聚首,一招一式攬青天。
44.《十八般武藝》(1982/劉家良)
暗暗練功,樣樣精通,家輝依舊,絕色英紅。
45.《天下第一拳》(1972/鄭昌和)
配樂詭異,迷倒昆汀。
46.《無味神探》(1995/杜琪峰)
杜老大牛刀小試,怪神探情有獨鍾。
47.《愛奴》(1972/楚原)
愛奴四季佔頭牌,奇情武俠是獨一份。
48.《春蠶》(1969/秦劍)
絲盡情猶在,成灰淚不幹。
49.《群英會》(1972/張徹/岳楓/程剛)
一張票價,三套電影。
50.《打蛇》(1980/牟敦芾)
偷渡客的掙扎,鑽石山的破夢。
推薦閱讀:
※果老星宗卷之十(星命經典)
※史詩般恢宏巨作:影史上9大經典三部曲
※經典耗子葯段子笑話樂翻天!
※笑死人不償命的一句話搞笑語錄,太經典了!
※令人無語的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