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鍊混元太極拳之我見——道雲龍

修鍊混元太極拳之我見

——道雲龍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以下簡稱混元太極拳)是陳發科老先生將家傳太極拳法帶至北京與胡耀貞老先生共同研究提高,傳授給馮志強老師,由馮老師繼承發揚兩位老先生的武學精粹,根據天地陰陽、混元運轉的易理,結合中醫養生之道,以自身幾十年練拳行功的切身體會創編的一種混元運動的太極拳法。混元太極拳繼承發揚了我國傳統文化和武術精義的精髓,集修身、養生、強身、技擊為一體,建立了一整套精闢科學、合乎自然規律的練功體系。混元太極拳全方位地展現了太極拳的原本練法,這正是混元太極拳的精妙所在。怎樣練好混元太極拳呢?這一問題馮老師在《陳式太極拳入門》一書中,從理論到方法、注意事項等都作了系統的論述,望廣大愛好者仔細研讀。在此,我就練拳練功的心得體會及八年來在南京地區推廣混元太極拳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作一個概述。

1、明理懂法,尋求真知。

    明理,是要明白太極陰陽變化之理。懂法,是要懂得修鍊的方法。太極之道起於宇宙,宇宙間自然變化的規律謂之道。無極生太極,太極分陰陽,再後是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九九歸混元等,這些相生相剋的哲理自古至今已有多人論述,故暫不作細述。在此,我只想強調一個觀點,即「練拳須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馮老師在《陳式太極拳入門》一書中的入門指引中首先提及這個問題,這是前輩太極拳家對太極陰陽哲理及太極拳理的高度總結和深刻概括,對怎樣練好太極拳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具體的說,就是練習太極拳須從無極而入。應用在練功中就是先站無極樁,這就要求做到全身心地放鬆,自然呼吸,平心靜氣,求得心靈的清靜,安神養氣,靜極生動,靜中求動,經過一段時日再練習放鬆功、混元功、纏絲功等功法。練功時應集中思想、排除雜念,意守丹田,漸漸忘卻口鼻呼吸,注重丹田呼吸,細細體會陰陽開合、一呼一吸及體內氣息的流動,此時放鬆後的身心會感到毛竅都參與呼吸。由於練習內功功法時的動作單一,它便於習練者放鬆入門練太極時,體會意氣的運行,便於體會內氣與外形的合一,便於體會周身動作的協調柔順與節節貫穿,這樣,功練到一定階段即是練拳。這一過程是體會混元太極拳呼吸方式的過程,是放鬆的過程,是入靜的過程,是無極生太極的過程,它也是夯實基礎的過程。基礎扎得牢,以後練拳進步就快。

    在明白太極之理的基礎上,學習太極拳套路因人而宜,先學會並熟悉套路,循序漸進,做每個動作都要規範,要用意不用力,不要用僵力去做,不要刻意追求,要從松沉入手求柔順。向下要松,向上也要松,合是松合,開是鬆開,這裡的松是松沉和鬆開共存,是肢體放長,伸筋拔骨,骨節開張。馮老師常說太極拳是長拳,要大開大合,待練到全身鬆開後再求柔順、圓活,這就需要高度的協調性。在練拳時首先要注意做到:立身中正、松肩垂肘,提肛收臀,圓襠開胯,這些要求在每個動作中無論是定式或動式時都要充分表現出來,要注意整體動作的上下相隨,內外合一,節節貫穿,虛實分明,從而向著周身一家,混元一體這個方向去努力。要想做到鬆柔圓活,混元一體,關鍵是要把腰胯、肩背練活。腰為一身之主宰,虛實轉換全在腰。腰胯要活,首先要能鬆開,胯能鬆開,腰能松下,即塌腰,能虛則能活,活而能轉,轉而則靈。許多人在練拳時,動作變化前進後退,轉身時虛實分不清,轉換不徹底,不知道何種程度才算到位,該松的不能徹底地松,而該實的又不實,自己不知道毛病在哪裡,其實關鍵就是胯沒鬆開,腰沒有運動到位。肩背是身體連接上肢的關鍵部位,肩關節松沉鬆開,胸肌、背肌才能向下放鬆,胸部背部開合才能自如,鬆氣松身此處也是關鍵。混元太極拳從起式的開合呼吸,到收式的收氣歸丹,整個過程就是以意、氣、神、形,整體地描繪陰陽太極圖,運行體現太極陰陽易理的過程。通過升降循環,虛實開合,使陰陽二氣盈虛消長,以太極之形來行太極之氣,以太極之氣來行太極之形。每招每式的轉換如行雲流水,內氣的一呼一吸,外形的一開一合,相互轉換從不間斷。所以說練拳的過程也是練功的過程。練功似蓄水,練拳似挖渠,有拳無功即是有渠無水,猶如一條幹枯的小河,有功無拳即是有水無渠,那是一潭死水。所以說練拳練功不能斷然分開,練到一定水準才能達到練拳即練功,練功即練拳的境界。
2、虛心求法,固本清源。
    練拳的道理,有人都自以為懂,但要真正練好太極拳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宇宙是運動的,事物也是在不斷變化的,理無常理,法無定法,式無定式。因此,太極拳理、太極拳法有變有常,因人、因地、因時而宜。換言之,一層功夫一層理,一層功夫一個法。要想練好混元太極拳,一是無極生太極,放鬆入門;二是要虛心求學,藝無止境。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 。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學員自認為水平可以,練拳有資歷,但進步不大,有些學員自認為水平低下但學習認真進步卻快,這就是心態所至。無論功夫多好,都要虛心求學、積極向上,自滿就會停滯不前,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馮老師說:「太極功夫要三世才能修好,我練了六十年才知道什麼是太極拳。」人生幾十年,除去年幼、年老的時日,再加上走彎路,真正提升的時間是有限的,虛心求法顯得更為重要。這裡的法既是方法,又是技法。練法、技法千變萬化,需要日積月累方能明了,所以融會才能貫通。
  混元太極拳是內功拳,在練習的過程中要重視內氣的培養,也就是馮老師所講的「拿住丹田練內功」,「一功二膽三技巧」,「力不敵法,法不敵功」。所謂拳術的「術」指的是用的方法,稱「術法」或「拳法」,也稱「招法」或「著法」。法雖有萬,而萬法歸一,一就是功夫,對太極拳來說就是內氣、內勁、或內功,得其一而萬事畢,先求萬而後歸一。練太極拳必須「拳法、功法、養生法 」三法合一,才能升華到練太極功夫的高度。練太極拳必須注重太極拳的內涵、質量及功夫的研究,而不是在套路的多少,架子的高低和動作規範的形式上約束自己。馮老師說:「太極拳練到一定階段就不要受動作規範的約束」。這裡講的是練到一定階段,反而言之,太極拳沒有練到一定階段就必須注意動作的規範,即先上規矩而後脫規矩,從無形到有形,再從有形到無形。我們不要把這個「一定階段」看得太短了,這裡的層次不同,方法截然不同。太極拳的內功威力是靠太極拳的剛柔內勁來體現的,而混元太極拳的剛柔相濟則是通過一松一緊來實現的,其也是「陰陽開合認真求」所要求的。太極拳的剛是積柔而成剛,從柔而得剛,必須先鬆開鬆柔,舒展身體的各個部位,再經過螺旋纏繞使身體產生彈性,經千錘百鍊方可得太極之剛勁,其無堅不摧。習拳練功,其實就是丹田的一呼一吸,開合鼓盪。練到一定水準,身體就像一個大氣囊,以丹田為中心,開時氣由丹田運四體,合時氣由四體歸丹田。一開一合,丹田之氣不斷壯大,氣足、血旺、精神飽滿,則內勁自然渾厚虛靈。
  混元太極拳外形架子的舒展圓活,手、眼、身、法、步的體現,是以精、氣、神為物質基礎的。混元太極拳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練法,即側重點不同,要按順序練習,也就是馮老師提出的八步功夫:第一步養氣混元生太極,第二步意氣混元行太極,第三步活樁混元沉太極,第四步纏絲混元旋太極,第五步整體混元合太極,第六步彈性混元崩太極,第七步虛靈混元返太極,第八步一粒混元養太極。
修鍊混元太極拳不可急於求成,不可盲目自滿。要將混元太極拳的特點全部表現出來,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日常修鍊過程中細細用心去領悟,不要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要順其自然。其中有一個自然順勢、自然運化、自然得機、自然合道、自然積累、自然升華的過程。
3、懂法求法、重在落實。
  明理懂法、虛心求法是練好太極拳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要將太極之理、練習之法不折不扣地落實到我們練拳練功的過程中去。拳術套路是體現太極拳理,落實太極拳法的載體。練拳要靜心用心慢練,戒急、戒浮、戒躁。不要只想怎樣完成套路、怎樣體現混元太極的風格特點,怎樣表現自己,而要用心將動作要領、法則逐一落實到練拳的過程中去。每一個組合動作、每一個小動作,都要將你學到的理與法落實到你身體的每個部位乃至身體運動的每一個細微之處。混元太極拳的理與法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理與理、理與法、法與法,是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的。所以我們在練拳練功的過程中要全面理解太極拳理,全面落實太極拳法,而不是片面理解,片面追求。正如馮老師所講「不要滿足各有千秋,而要追求面面俱到」。從這一角度講,慢練、放鬆練不但具有生理上的意義,同時也具有訓練方法上的意義。慢練能思立身是否中正、能思圓襠開胯、松肩垂肘、節節貫穿、螺旋纏繞等要領的全面落實;慢練能思上下是否相隨、能思形不斷、意不斷、氣不斷、神不斷;慢練能思全身是否協調一致,能思意氣、神形內外是否合一。因此我們在靜心慢練的過程中追求拳理拳法的全面落實,防止眼高手低,心高身不高的現象,從而做到理論與實踐完美的結合,正如馮老師所提倡的:「慢練出真功,百鍊能成鋼」。
    總之,練習混元太極拳要明理。得法、虛心求法,須在老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從無極放鬆而入門,求松、求柔、求順,逐步落實拳理拳法,從鬆柔圓活到周身一家,再到混元一粒。從祛病延年養生到強身、防身、技擊,力求自然。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提升理論,循環往複慢慢領悟太極之道,用有限的生命探求無限的太極奧秘。
推薦閱讀:

陳式太極拳
馮志強先生論練太極拳
第812期:破譯太極拳調心的奧秘
再談《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道雲龍
楊班侯太極拳提腿拳架的練法(2)

TAG:太極拳 | 修鍊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