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門派》摘記
上清派
因傳《靈寶經》而形成的道派。古《靈寶經》自漢末傳到晉代,不斷增益繁衍。《真誥敘錄》稱:「葛巢甫傳播《靈寶》,風教大行。」劉宋初年,《靈寶經》增至五十五卷之多,陸修靜將其中可信者三十五卷加以增修,立成儀軌,使靈寶派信徒日益增多,靈寶之教大行於世。靈寶派重視符籙科教和齋戒儀軌,加強了勸世度人的宗教功能宣揚普度一切人。靈寶派在修持方法等方面吸收天師道和上清道的長處成為晉末宋初很有影響的道派。金元以來,靈寶派以閣皂山為本山,成為經籙派道教的的重要分支。
閣皂山派
即靈寶派。漢末以來,葛玄傳古靈寶經,經葛洪至葛巢甫,創立經籙派道教的靈寶派道團。靈寶派在宋元間以閣皂山為本山,主要在民間活動。閣皂山萬壽崇真宮第四十六代宗師楊伯,元代曾被封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宋元間靈寶派主符咒齋醮和度亡祭煉之術,但亦摻合進雷法和內丹術。參看靈寶派條。樓觀道亦稱樓觀派。南北朝至隋唐間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道派。該派的創始人為誰,現已難於稽考。《樓觀本起傳》稱,該派由周康王大夫關令尹喜所創,歷秦至漢,傳承不絕。此說自然不可信。據現存資料看,魏晉時已有道士住樓觀,但在南北朝以前,其道士一直很少,對社會影響也不大。樓觀之開始形成為一個道派蓋始於北魏太武帝時。《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載:始光(424—428)初,尹通事馬儉於樓觀,「太武好道。欽聞其名,常遣使致香燭,俾之建齋行道。自是四方請謁不絕」。其後,道士牛文侯、尹法興等人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道士王道義又從姑射山將門弟子六七人來樓觀,大修觀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數百。樓觀壇宇,一皆鼎新。王道義又「令門人購集經書達萬餘卷」。置樓觀。再後,西魏文帝又恩遇樓觀道士陳寶熾,召入延英殿問道。又召其弟子李順興至都,試以法術。此時大約是樓觀道形成和初步發展時期。樓觀道鼎盛時期,是在周、隋之際及唐初。北周至隋朝間,樓觀道士王延與嚴達皆諳悉經典,博通法術,很受朝廷尊崇。北周武帝廢佛、道後,曾選王延、嚴達等數十名樓觀道士入通道觀習道。隋文帝開皇初,嚴達又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滿120員,樓觀道的規模和影響更加擴大。至唐代,因皇室認道教教主李耳為始祖,樓觀道士岐暉在李淵起兵時,又贊助過李淵,李淵為皇帝後,對樓觀特別青睞。武德初,敕修樓觀宮宇,並賜田十頃以充基業。又令改樓觀為宗聖觀,以岐暉為觀主。至高宗時,以尹文操為昊天觀主兼知宗聖觀事。安史之亂前,樓觀道因王朝支持,一直比較興盛。安史之亂後,漸趨衰落。樓觀道尊尹喜為祖師。此尹喜已非春秋時之思想家,而是被改造後的老子弟子。據稱,當老子將出關時,他曾請老子寫下《道德經》;在老子出關後,又隨老子西去化胡,成為老子化胡的得力助手。他在南北朝激烈的佛道鬥爭中,被道士們塑造成十分顯赫的化胡人物,其形象相繼出現在繼《化胡經》之後的《玄妙內篇》、《出塞記》、《關令尹喜傳》、《文始內傳》等書中。樓觀道士將所尊祖師造成如此形象,表明該派是堅持老子化胡說最力、反佛思想最濃的一個道派。樓觀派以《道德經》為主修經典。《老子化胡經》和與之相關的《老子西升經》、《老子開天經》和《妙真經》等亦受重視。《道教義樞》和《甄正論》有尹喜從老子受《道德經》、《妙真經》、《西升經》的說法。《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韋節傳》說樓觀道士韋節曾「注《妙真》、《西升》等經」。另外,據《樓觀經》佚文,許多樓觀道士又傳習上清經。如《黃庭經》、《太上隱書》、《靈書紫文》、《天關三圖飛行之經》、《采服日月黃華法》等十五種,足證樓道受上清派影響頗深。樓觀道士的修鍊方法,與其他道派不同,不限一、二種特別方術,而是雜采眾家,符籙、丹鼎樣樣皆習。如行氣、導引、斷谷、服食、吞符籙,但以服食丹砂、丹藥最為普遍。升玄派升玄為靈寶支派。以信奉《太上洞玄靈寶升玄內教經》而得名。道士授升玄五戒後成為升玄內教弟子,逐次晉級,授以相應的經戒和法籙,直至升玄派最高一級的無上登天畢券,唐代後升玄派融入靈寶派。
重玄派道教哲學流派。重(音蟲chong),為重複之義。其意從《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而來,該派以重玄之義解《老子》,認為老學要義在於「玄之又玄」,以達到哲學思想上的無滯。重玄哲學,始於東晉孫登,後來梁道士孟知周、藏矜,陳道士諸柔,隋道士劉進喜,唐道士成玄英、李榮、蔡子晃、黃玄頤、車玄弼、張惠超、黎元興、杜光庭、王玄覽,皆闡發重玄之義。重玄家融匯佛學的的「雙遣法」,以《莊子》「無為」、「忘心」說為基礎,采佛教破除妄執意,不但超越玄學,而且超越佛學,將道教哲學深化為一種「重玄」哲學,這就是道教的向老莊哲學復歸且深入發展的標誌。道教重玄學既遣有、無,又遣非有非無;有無雙遣,本跡俱忘,遣之又遣,忘而再忘,方入重玄之境。重玄哲在本體論、認識論、辯證思維、修持理論上融會貫通,為內丹學哲學支柱之一。該派盛行於唐,以成玄英最為突出,後杜光庭、陳景元亦繼承其學說,影響甚大。行善去惡的主體為人
人能知善,但知不一定去做,知與行之間可以統一,也可以分裂,只有能知善又能行善,才算真知實行,真正有德。所以,道教說的積功累德,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修德,主要靠實踐。通過實踐前面提到的各種行善的準則,逐步體悟其中的真諦,慢慢積累,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時時戒省
修德靠自己,別人無法代替。至於修與不修,全在每人的自覺。沒有自覺,要別人耳提面命,那樣修不了德,即使偶爾為之,也不可能持之以恆,踫到艱難險阻,難免半途而廢。道門中歷代高尚之士,之所以受到人們敬仰,無一不是發大宏願,道心堅定,持戒不懈。
唐朝高道司馬承禎,名高德重,受到皇帝徵召,許以高官,但他視富貴如浮雲,堅辭還山。另有一位道士盧藏用,原來也隱居修道,名氣響後,便應詔出來做官。他在送承禎還山時,指著京都附近的終南山說:「這兒本來就有好去處,何必跑去天台山呢?」司馬承禎嘲諷地回答:「以人我看來,這不過是當上大官的捷徑罷了。」後人從此概括出「終南捷徑」的成語,專諷刺那些用心不堅希望走捷徑撈好處的行為。盧藏用半途而廢給人留下笑柄,也留下教訓。修德必需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住外界的干擾引誘,關鍵是要時時提醒自己,告誡自己,見善即行,見惡遠避,有過即改。
必須少私寡慾
上面提到盧藏用守道不終,原因在於他帶著自私之心,又懷著追求榮華富貴的動機。也許他開始時還不是這樣,但一旦成名,便改變了初衷。上面提到的種種善行,都要求自己無償付出,若是用利己之心去參與,最多可以行之一時,決不能持久。老子說的「少私寡慾」正是行善修德的根本指針。若是處處從個人出發,以自己為中心,就不會有對人類對萬物的慈愛之心,甚至於對同胞的痛苦麻木不仁,又哪裡談得上濟人所急?怎麼會去從事那些為人尤其是窮苦人而設的慈善事業呢?在現代社會裡,以個人為中心,往往表現於為一己的享受而追求物質利益,被物慾牽纏既久,迷不知返,離純樸之德越來越遠。所以對現代人來說,寡慾尤其顯得重要。
具體方法
這一方法,主要是將功德和過失都加以量化,使每人可以從自己的行為評價自己過多於功,還是功大於過,並且知過而改。道教中歷代高士經過反覆實踐、研究和改進,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功過格》便是這種量化方法的經驗總結,也是提供給人們的有效修身工具。
《功過格》的方法
《太微帝君功過格》這樣介紹:「凡受持之道(方法),常於寢室床首置筆硯簿籍,先書月份,次書日數,於日(日期)下開功、過兩行,至臨卧之時,記終日所為善惡,照此功過格內名色(每一細則)數目(指某事合多少功或多少過)有善則功下注,有惡則過下注。不得明功隱過。至月終計功過之總數,功過相比,或以過除功,或以功折過。折除之外者,明見功過之數,當書總記(計),迄,再書後月。至一年大比(總評估),自知罪福,不必問乎休(吉)咎(過失,凶)。」
《功過格》要有具體的細則,以便於操作。比如:
- 賑濟鰥寡孤獨窮民百錢為一功,貫錢為十功。
- 一錢散施積至百錢為一功。
- 米麥幣帛衣物以錢數論功。
- 饒潤窮民債務亦同此論。
- 濟饑渴之人一飲一食皆為一功。
- 濟寒凍之民暖室一宵為一功。
- 救有力報人之畜一命為十功(謂駝騾牛馬驢畜等)
- 救無力報人之畜一命為八功(謂山野禽獸之屬)
- 蟲蟻飛蛾濕生(指水中生物)之類一命為一功。
過的量化
- 窮民不濟為一過,復加凌辱一人為三過。
- 偷盜人財物或教人偷盜百錢為一過,貫錢為十過。
- 若見偷盜不勸為一過。贊助偷盜為五過。
- 不義而取人財物百錢為一過,貫錢為十過。因而謀害其過加倍。
每一功過格實際所載的內容非常具體,條目也很多,這兒只舉一些例子。有具體的條目和功、過的數量,二者相比較,就可以判定自己究竟做得怎麼樣。同時通過逐月、逐年的比較,也可以評判自己在道德修養上有沒有進步。
人的自覺
功過格提供了幫助修養的方法,但能否正確運用,還在於自己。如果有功就記,有過則瞞,那麼非但形同虛設,而且欺人欺己又欺天,反而過上加過。
高道德要求的道戒
道士是道教的專業的神職人員,或者是主動出家專以追求成仙獲得宗教解脫的人員。他們獻身於道教,平時受到嚴格要求,比常人更親近神仙,除了自己修鍊以外,還要指導一般信眾,因此必須具備較高素質,包括道德水準。在他們內部,作為行為約束和道德規範的,主要是遵守道戒。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反覆強度,行法之士,戒行為先。[1]道士隨道階的不同,要受嚴格程度各不相同的戒律。一般道階越高,戒律越嚴。比如全真道士在初真(初受戒)和中極(第二階段受戒)都有幾十至三百不等的戒。在道教經書中,戒律形成一大類,每一組戒從五戒到數百戒不等。在各宮觀中,還依據道戒和自己的具體情況,編定若干清規。戒律和清規,對道士的言行和思想是一種約束,也是一種指導。它們規定了道士道德修養的基本方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