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李自成失敗的原因
05-28
在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里,明末的李自成起義一直是大家談論的焦點話題之一。李自成這個起自民間的英雄,在奪取北京城後,眼看天下唾手可得的情況下,不料在山海關一戰中敗給了吳三桂和滿清聯軍,從此一蹶不振,走上了滅亡之路。李自成的功敗垂成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而他的失敗也揭開了滿清統治中國的一頁。大家對李自成的失敗原因眾說紛紜,各方面的人從自己的立場出發,都有著自己不同的解釋。 過去在歷史上對李自成一直有著一種定論,那就是此人是個流寇,進了北京城後,此人貪圖享受,軍紀政紀敗壞,所以最後失敗。我每看到歷史上這一段就心存疑惑,感到有些地方實在不合理。現在有為崇禎翻案的,有為袁崇煥翻案的,有對《明史》質疑的。這些都可以質疑,可為什麼就不能對歷史上對李自成的記載質疑?說《明史》是滿清所寫,污衊了明朝,抬高了清朝,這個觀點我贊同。可滿清和明朝遺老都對李自成懷有刻骨之恨,出於他們的階級立場,他們的記載就百分百的正確嗎?就沒有一點偏差嗎?我不相信。 李自成出身貧苦,知道百姓的貧苦,在長期征戰中,他提出了「剿兵安民」的口號。並且提出「殺一人者如殺我父,淫一女者如淫我母」,嚴肅軍紀,並且下令「三年不征,一民不殺」。因此受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的擁護。所以李自成的軍隊軍紀嚴明,戰鬥力強,再加上百姓擁護,得以迅速的擴張發展,最終成為推翻明王朝的主力。在戰爭中,李自成逐漸改變了流動作戰的戰略,改為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終於於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攻佔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統治。
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山海關的吳三桂集團降而復叛,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親率六萬大軍討伐,不料在山海關大戰中被吳清聯軍打敗。不得已,李自成退出北京,不久在滿清軍的追擊下敗亡。
在歷史書上對李自成軍進城後軍紀敗壞的情形都進行了大肆的渲染,並且言之鑿鑿的說這就是李自成軍打敗仗的主要原因。我讀歷史讀到這裡,總感到不可信。我個人認為,這裡有著人為的渲染和誇張。誠然,大順軍在追贓籌款中可能有政策上的偏差,但僅僅因為這個就會讓軍紀完全敗壞應該是明人遺老和滿清那些文人的誇張。說句不好聽的話,李自成是在執行崇禎的「文臣個個可殺」的遺命,你們既然都是明朝的忠臣,在歷史上正義凜然,那李自成給你們死的機會你們該感謝李自成才對。在歷史記載上做個手腳,算什麼東西。 關於軍紀問題可以用事實來做個反證。李自成三月十九日進城,四月十三日出城討吳三桂。這中間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算是軍紀敗壞,也要有個過程。實際上,即便是在那些惡意篡改的歷史裡,除了拷問那些貪官污吏們,沒有看到很多為害百姓的記錄。倒是有的記載的侵犯百姓的記錄和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相似,看起來倒像是滿清兵的所作所為。估計不是張冠李戴就是道聽途說。如果說那些滿人和明遺說的李自成軍隊軍紀廢弛是真的,那李自成軍隊的戰鬥力絲毫沒有減低又是怎麼回事?李自成率軍討伐吳三桂的時候,所帶兵馬六萬人,而對手是明軍最精銳的「關寧鐵騎」五萬人,吳三桂以逸待勞和李自成遠來疲憊之師激戰。就算是兵力不佔多少優勢的情況下,李自成照樣在兩天的戰鬥中幾乎將吳三桂軍擊敗。如果沒有滿清軍的介入,李自成軍必勝無疑。從實戰的情況看,說李自成軍軍紀廢弛,戰鬥力降低純粹是誇張。所以說,軍紀廢弛,戰鬥力降低不是李自成失敗的主要原因。 那李自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戰略上的問題。戰略上的巨大的失誤導致了李自成的失敗。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後,大家研究以後的戰略方針,最後確立了「先取關中,再向京師」的戰略。這個戰略的中心是取得地勢險固的關中為根據地,然後收取明朝的三邊精兵,然後直取京師。後來的戰爭進程也是這樣進行的,最後佔領了北京,推翻了明朝政權。這個方針看似合理,可實際上有著很大的戰略錯誤,導致了李自成的最後失敗。首先,這個戰略對當時的戰略形勢判斷錯誤。這個戰略最大的缺陷是沒有把滿清這個一直想入主中原的強大集團包括在戰略形勢判斷里。正因為如此,李自成才採取了直取北京的戰略。如果沒有滿清的干預,以李自成的實力,要面對張獻忠集團,南明集團和吳三桂集團的敵對還勉強可以對付,可再加上滿清集團的實力的話,李自成的實力就遠遠不夠了。事實也是如此,李自成進京後,只留下了一部分主力對付吳三桂集團,將大部分兵力南調,去對付南明集團,這樣一旦滿清出兵,李自成就無力對抗。而滿清在李自成開始進軍北京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動員了。三月六日,滿清發布動員令。四月七日,滿清誓師太廟出兵。滿清十餘萬主力於四月十五日到達翁後,遇到吳三桂的請兵信使,二十二日到達石河打敗了李自成。
從以上史實我們可以看到,滿清早在李自成討伐吳三桂的時候就已經出兵在路上了,正因為如此,滿清才能打得李自成措手不及。即便是吳三桂歸降了李自成,滿清十幾萬大軍按照原來的計劃從喜峰口、牆子嶺入關,李自成和吳三桂的兵力加起來還是劣勢,在滿清軍的突然襲擊下也會處於極端不利的境地。這完全是戰略方針的錯誤造成的。 同樣,追贓助餉的行動也和這個戰略方針有關。不可否認,追贓助餉這個辦法給李自成政權帶來了很大的副作用。可李自成也沒有辦法。李自成的戰略方針只看到了關中的險固,可沒有看到關中的經濟的貧乏。佔領關中後,百萬大軍的支出沒有地方措辦。再加上下令三年免徵,這樣更加重了自己的負擔。只有追贓助餉這一個辦法。可這個辦法加大了社會矛盾,產生了很大的副作用。如果在戰略方針上考慮的細一些,在取得關中的同時,派一部分主力佔領江南富庶地區,以關中三邊的兵源加上江南的財富,就會使得李自成的戰略形勢優越的多,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在軍事戰略上李自成有著錯誤,在政治方針上李自成也有著很大的錯誤。首先,李自成在長期的軍事鬥爭中擁有了大批的能征慣戰的將士,但李自成缺乏一支完成統治治理工作的文官隊伍。而且對戰領區內部的獨立勢力沒有認真掃除。古人云,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在獲得大片的領土後,缺乏治理人才的弊端就顯現出來。當李自成一受到挫敗,這些地區的地方勢力就興風作浪,襲擊大順的官吏,奪取地盤,給李自成帶來了很大的損失。李自成撤出北京後,他的控制區的大部分都是這樣喪失的。這是李自成留給我們的經驗教訓。 而在北京期間,李自成在政治方面的無所作為也很讓人疑惑。崇禎是死了,但太子還在。當時完全可以擁戴太子繼位,李自成成為手握實權的大順王。這樣,就可以有個政權延續。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收降南明勢力。待天下大定後,仿魏、唐故事,禪位登基,君臨天下。可李自成在北京卻什麼也沒有干,完全沒有消除崇禎自殺帶來的惡果。崇禎自殺,是一招很惡毒的政治棋子,崇禎用自己的死宣布了自己與新的順朝的不妥協,用決絕的態度宣布,凡明朝之臣子降順朝者皆是叛臣賊子。這是崇禎用自己的生命給李自成下的一招暗棋。可遺憾的是,李自成竟然沒有覺察出來。根本就沒有對這件事有所反應。這也從側面看出李自成的領導層里沒有真正的文官人才。對比一下滿清政權,滿清政權就做得比較高明。他們不但為崇禎發喪,還宣揚自己是為了替崇禎報仇,恢復明朝江山而來。這樣,滿清就把矛頭首先指向威脅最大的李自成集團,最大限度的減少與明朝遺留勢力的衝突,並得到他們的部分支持。當然,後來他們耍賴,說自己的江山不得之於明,而得之於李闖那就是後話了。
沒有文臣隊伍或者對文臣隊伍的不重視,李自成撤出北京的時候不但丟失了明朝太子,還把明朝所有的中央管理機構留在了北京。這一批管理官吏在效忠滿清後,大大增強了滿清的管理力量,使得滿清具有了治理天下的能力。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一個完整的治理天下的管理系統,滿清是不可能奪取明朝江山的。即便是奪取了江山,也不可能順利治理的。至少滿清王朝不會存在那麼長的時間。沒有妥善處理好這批管理人員的去留問題,是李自成在這個問題上犯下的不可饒恕的錯誤。 更多精彩軍事資訊,請點擊華聲軍事首頁:http://js.voc.com.cn/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的減肥計劃總是完不成?
※如何做出一顆完美的水波蛋,零失敗!
※大學沒考好,戀愛遇渣男,工作不順,是什麼支撐著你度過這麼失敗的人生?
※經絡減肥靠譜嗎?多年減肥失敗,心好累,感覺不會再瘦了。。。求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