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凈土法門: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218集)
現在的量子力學家,也只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把物質是什麼搞清楚了。物質從哪裡來的?很多宗教裡說上帝造的、神造的,我同意這個說法。但是,什麼是上帝,什麼是神?真心就是的。我們有兩個心:一個真心,一個妄心。說神聖、說真如、說自性,都是講真心,為什麼?真心沒有念頭。妄心,妄心有念頭。我們現在起心動念這個心是妄心,這不是真心,這是阿賴耶的三細相。阿賴耶識含藏的種子就是妄想,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我們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把這個佛變成凡夫,誰變的?自己變的。所以他們稱神、他們稱聖,我們就曉得,就是我們講的自性,中國古人講的本性。本性本善,還寫在《三字經》的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那個本善是佛,本善是法身菩薩。
我們仔細觀察,實在講它就在我們面前,我們看本性本善。我記得我第三次訪問日本的時候,我日本去了八次,第三次我在那邊參加一個會議,聯合國的會議,有十幾二十個同修常常跟著我在一起。有一天我們早晨在外面散步,有個年輕的媽媽推著她的小孩,推個車。走到路上我突然想起來,我說大家停下來,你們來仔細觀察,觀什麼?觀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我說你看這個小孩,那個小孩四個月,不會說話,還不認識爸爸媽媽,就是不認生,每一個人去逗他,你看他笑得多天真,他那個樣子表現得多快樂,那就是本善。為什麼?他沒有被污染。到他哪一天認識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誰不是,他已經被污染了。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佛。 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如何保持這種天真,一生都不變,教育目的在此地,這太美好了。但是保不住,保不住,希望他這個變化能夠緩慢一點,不要太快,所以著重教育。什麼時候教?懷孕的時候教,胎教。母親懷孕的時候,學文王的母親,眼不見惡色,不能看的東西,所謂負面的東西、骯髒齷齪的東西不看,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心地清淨,這樣將來生下的孩子,他稟母親的正氣,這個孩子好養。長大,出生之後一千天,他這一出生,他睜開眼睛,他豎起耳朵,他已經會看、會聽,已經在模仿,就在學習。一千天是最關鍵的時候。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誰教他?母親教他。不符合倫理道德的不能讓他看見,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他看到、聽到、接觸到全是正面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要教他看這個,讓他根深蒂固。所以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這一千天要是教學得如法,他所得到的是正念,一輩子都不會丟掉,這叫三歲看八十,到老他都不變。他是個正人君子,向上提升他是聖賢,往下他不失君子。聖賢君子是儒家教學的三個學位,最高的是聖人,孔子;次一等的賢人,孟子;再次一等的君子。君子可多了,在朝廷裡面服務都是君子,這個政治怎麼會不好?聖賢君子的教育,聖賢君子的社會,聖賢君子的國家,五千年!你要讀歷史,你要懂得。 今天整個世界動亂,我在國外遇到多少同修都很關心,來問我哪個地方安全,到哪裡好。我都告訴他中國安全,回中國去。他就問我為什麼?你看看全世界的歷史,哪一個國家世世代代的祖宗,在搞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找不到,只有中國,中國老祖宗積的德厚。我們不孝,把老祖宗東西丟掉,目中沒有老祖宗不過兩百年,時間不長。所以老祖宗對我們有一點懲罰,不會要命的,這一點要懂得。哪裡安全?這裡安全。你看看,我們在古書裡頭讀到的,孔老夫子的外公(他母親的爸爸),把他的女兒嫁給孔家,憑什麼?孔家並不富有。他看到孔家五代積善,就斷定這個人家將來一定出人才,把女兒嫁過去,生孔子。這是一家。大的,我們看一國,我們這個民族,世世代代祖宗都積德。 我們丟掉傳統文化不過兩百年,前一百年疏失,後面一百年真丟了,後面一百年是民國,滿清亡國之後真的丟了。滿清最後一百年是慈禧太后,她不尊重,讓我們對古聖先賢、對祖宗那種情感淡薄了,沒有完全丟掉。我這個年齡還接觸到一點邊緣。我們家鄉,桐城派的發祥地。城裡面丟掉比我們早,大概要早十年,我們住鄉下,鄉下人都非常守本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在鄉下都看見,我有這個印象。小時候確實受這一點教育,長大之後佔很多便宜。我親近三個老師憑什麼?就憑兒童時代父母、長輩教的。教什麼?孝親尊師,對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尊重、愛護,雖然沒有人講、沒有人教,我們沒有糟蹋它,不敢把它丟掉。就這一點點,不多。這一生的路祖宗鋪好的,逆境順境都是磨鍊自己,佛法講修行。順境善緣不起貪心,沒有貪戀;逆境惡緣沒有瞋恚,永遠保持心地清淨平等,就是這個地方講的智慧。智慧天天長,煩惱天天輕,他怎麼不快樂?中國這些瑰寶,老祖宗傳下來的,不是這些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是幫助我們走向聖賢這條道路。佛菩薩跟中國古聖先賢沒有兩樣,稱呼不一樣,中國人稱聖人,印度人稱佛陀;印度人稱菩薩,中國人稱賢人;印度人稱羅漢,中國人稱君子。學位的名稱,沒有兩樣,不能不學。往後怎麼?往後沒有人教了,這是我們擔憂的事情。如何來培養一批老師,這比什麼都重要,全心全力我們要做這樁事情。 下面給我們講「真實」,什麼叫真實,《大乘義章》第二卷講,你看講得多好,「法絕情妄,名為真實」。「故即離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淨心。」妄是假的,你能把它放下,你真心就現前。我講經講得很多,常常提醒大家,修的人很少。真修,怎麼修法?我們眼見色,看得清清楚楚;耳聞聲,聽得清楚;鼻嗅香,聞得清楚;舌嘗味,身的覺觸,還有第六意識的知(第六意識是分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自性本有的智慧,第一念。第二念就變了,第二念什麼?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阿賴耶,就迷了。起心動念就迷了,再分別執著,那就嚴重的迷惑。佛教我們,佛跟我們差別在哪裡?佛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是用真心,這就是真心。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很高明。起心動念非常微細,他沒有覺察到,但是他不分別、他不執著。不分別,心平等;不執著,心清淨,他沒有染污,菩薩。阿羅漢有分別,沒有執著,阿羅漢有分別心,他沒有染污。有分別就是他不平,阿羅漢心不平等,但是他清淨,他沒有染污。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清淨是阿羅漢,就是沒有執著;平等就是菩薩,沒有分別;後面那個覺,覺是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迷了。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能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那就是佛。什麼時候放下,你什麼時候就成佛。佛說每個人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所以佛不是神仙,佛菩薩不是迷信,學位的名稱。 我們放下得愈多,心愈清淨,不要放在心上。現在每天世界上發生這個事情,我們不知道,日子也很好過,何必要知道?沒事找事。誰都找事,你看報紙是找事,你看雜誌是找事,你看電視是找事。沒事,我五十多年不看電視,沒有聽廣播,報紙、雜誌統統都離開,我不需要知道這些。有人問我,那有必要的事情呢?我說必要的事情,有同學他們節錄,有同學很難得,每一個星期送一份頭條新聞,拿來送給我看,我就看這個,一個星期的事情,我只要花半個小時就看完了。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我不是別人來找我,我絕不找人,為什麼?清淨。這就是真正受用,受用的是真實智慧、真實之際、真實利益。諸位要想健康長壽,這是祕訣,就在此地。 我這次在英國,在上議院跟議員們接觸,他們別的不關心,就問我健康,他說你怎麼保養身體的,對這個很關心。我告訴他們清淨心,少煩惱,盡量少知道,不是自己必須要知道的別去打聽,養清淨心,養平等心。再素食,素食是最健康的飲食,我素食六十四年了,身心健康,佛教導我們。所以這個心就是自性清淨心。你看嬰兒,剛剛生下來一百天,真的是自性清淨心。他表現在外面的,你看他清淨、他快樂,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對待每個人都是自性清淨心對待,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從小孩身上看得到,不是看不到。你念《三字經》,你們想想「人之初,性本善」,你從這看,你就看到了。底下就說明,「性相近,習相遠」,這是理,這是事實。自性清淨心是完全相同的,每個人都有,永遠不變,所以它是真的。那個染污是假的,染污可以放下,恢復真心,你不放下就不行,得要放下。所以真的假的搞清楚,真的抓住,假的不要。不要就是什麼?不放在心上,讓心清淨。 這個不放在心上也不容易,說得容易做起來很難,不放在心上就成佛了。那我們怎麼辦?我們這個習氣太重,不放在心上,心裡雜念還是往外冒,就是妄想止不住,前念滅後念就生了。佛教給我們一個方法,六字洪名。你念頭起就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任何念頭,這是淨宗無比殊勝的方便法,這個法子太好了。「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印度話,什麼意思?可以翻,阿翻作中文是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所以它的意思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就是真實智慧,無量覺。你就把這個放在心上,這個東西之外全放下,放久了,真的會大徹大悟,會明心見性,只要真幹,鍥而不捨。所以佛經上教給我們,講得非常非常之多,什麼是假的,什麼是真的,你把這個搞清楚之後,假的不要,真的要。真的,真心生智慧不生煩惱,妄心生煩惱不生智慧。《金剛經》是最好幫助我們觀照的,所以在中國流通量最大,讀書人沒有不讀《金剛經》的。《金剛經》上有幾句話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今天被量子力學家證實了,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假相,都不是真的,跟佛經上講的一樣。所以佛說「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不可得你要得它,那不是煩惱嗎?不可得就隨緣,有很好,沒有也很好,這就好,隨緣而不攀緣,你說你多自在。 智慧是從心裡自然的反應,不是靠思惟。人家提出問題,我想想怎麼答覆你,落到意識裡頭去了,意識是煩惱,沒智慧。人家來問,我們隨口就答出來,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智慧。我們聽東西,看東西,一看就明瞭,一聽就明瞭。這個不能不知道。古聖先賢絕不騙人,這要相信。經典上的東西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我們程度淺解得淺,我們程度深解得深。所以古書是念不厭的,愈念愈有味道,為什麼?一層比一層深,一年比一年看得深、看得廣,其味無窮。為什麼?它從自性流出來的,它跟阿賴耶不相干,就是禁得起考驗,真實智慧。凡是佛經,凡是中國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史、子,這三樣東西裡面有智慧;子,我們現在稱為哲學,都是思想家。最重要的是經。經,作經書的那個人,決定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那不是凡人。子裡頭未必,未必是明心見性,他有世間聰明才智,裡頭也有不少明心見性的,我們能看得出來。好東西,太好了!老祖宗留下來的不僅僅是給中國人,給整個人類的,真的是珍寶,任何寶物都不能跟它相比,它能教導你開智慧,你這一生不迷惑。下面,你看念老引用《大乘止觀》裡面一段文來說,「此心即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這一樁事情,為什麼佛說這麼多名稱?這都是四十九年他隨便說的,告訴我們對於這些名詞術語不要執著,只要講的是這樁事情,怎麼說都可以。這個就是教學的真實智慧,破你的執著,怎麼說都行。我們就懂得了,在佛菩薩眼睛裡面看,所有宗教是一家,所有的眾神都是自性,那些眾神能夠講出經典,你看像穆罕默德,回教的,《古蘭經》是他說出來的。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能說出一部《古蘭經》,旁邊人給他記錄,寫下來。《古蘭經》內容跟佛經比比很相似,很多地方相同。開悟的人,不認識字可以開悟,什麼都知道。
在中國有一個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開悟了什麼都知道。開悟誰給他證明?五祖給他證明,忍和尚,弘忍法師給他證明。五祖給他講《金剛經》,大概只講了三分之一,沒講完(講大意,他不認識字,不需要書,講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開悟了,全明白了。明白,把他的報告提出來,他的報告只有二十個字。五祖一聽及格了,衣缽就傳給他。這二十個字,說本性是什麼樣子,你見性了,性什麼樣?第一個「本自清淨」,真心本性從來沒有染污。我們現在有沒有?沒有。我們現在染污的是第六意識、是第七識、是阿賴耶,阿賴耶三細相它是受染污。我們的真心本性沒有染污,還是清淨的,只要把這些染污放下,我們的清淨心就恢復,就現前了。這就說明,能大師的清淨心現前了。第二個是「不生不滅」。念頭是有生有滅的,物質現象也是有生有滅的,這個東西不生不滅。 第三個「本自具足」,這一定要承認。本自具足什麼?具足無量智慧,所以這不是從外來的。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個是一般宗教讚美神的話,全知全能。佛給我們說,每個人的自性都是全知全能,佛帶領我們回歸自性、恢復自性,我們搞的是這種學問。所以無師自通。「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自己通達,沒有老師教。古時候有老師教學生,他不給學生講書的,他只教學生讀書,字沒有念錯,句子沒有念錯、沒念漏掉,一遍一遍的念,念上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意思就冒出來,冒出來之後講給老師聽,老師點頭給他證明,你講得沒錯,你開悟了。這麼回事情。惠能大師在佛教裡做出這個表演,真正相信有無師自通,有其義自見。真正相信,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這是自性的本能,本自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 第四句說「本無動搖」,就曉得佛家修行重視禪定,就是讀書也是修禪定。為什麼叫你讀書千遍?把你的妄想念掉,把你的雜念念掉,然後就自見,這經意思你就都明白了。為什麼原先不明白?是因為你有妄念、有分別、有執著,它把你障礙住,你要聽老師教你才曉得。如果走佛教的路不需要老師教,老師最後是做證明,你開悟了講給我聽。不必講很多,甚至於講個幾句,你看能大師只講五句。本無動搖,本無動搖是自性本定,換句話說,真心本定,真心從來沒有動過,沒有搖擺過,這是真心。所以真心,記住,清淨沒有染污;第二個它沒有生滅,不生不滅;第三個它一切具足;第四個自性本定,所以一定要修定。讀書千遍呢?千遍是用讀書的方法修定。讀書你只要字字分明,句子沒有念漏,不要想它什麼意思。一想什麼意思,你就落在意識裡去,你就被染污,不可以,它是叫你修定的。所以讀書得三昧就這個意思,三昧就是定,就是禪定,印度話叫三昧。定,定到一定的程度就開悟,智慧就現前。 這個教學法我在外國,我上次在倫敦,跟威爾士的校長談論中國教學的理念跟方法,他們沒法子接受。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就想個方法,我們辦實驗學校,時間三年到五年,我們辦實驗學校,我們學生就用這個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用這個方法,如果真的,三、五年的時候有幾個人真的開悟,他們就相信了,就能接受。這是東方智慧,佛學的祕訣。它這不是祕密,是深密。祕密是不願意讓人知道,它這是公開的,是可以傳授給別人的,誰都能成聖成賢,誰都能成菩薩成佛,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幹。肯照這樣去幹,這個經你一看全通了,你講給這些祖師大德,讓他們來聽聽,他們聽了點頭就畢業了。東方東西妙!西方是搞科學,科學是用妄心,不是用真心,用阿賴耶、用末那、用意識。所以,它用分別、用執著,它不要緊,那是科學。科學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它不能不生不滅,它還是有生有滅,不是究竟的。佛跟中國儒釋道,道是著了相,但是也有開悟的,我看老子、看莊子,那就是覺悟的,他要不覺悟他說不出來。你看莊子講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不是開悟的人說不出來,這在佛法裡至少法身菩薩、法身大士,不是普通菩薩,徹悟的菩薩,所以這都是聖人。 《大乘止觀》裡面說出這麼多名相,都是世尊在日常教學當中常常說的,說這麼多,主要的用意叫我們不要執著。《大乘起信論》教我們修學的方法,講得很重要,讀經要怎麼讀,聽經要怎麼聽。第一個「離言說相」,我們要聽它的道理,言語沒有關係,多說少說都無所謂,我們要明瞭它裡頭的含義,你看離言說,不執著言說。「離名字相」,名詞術語,這也是假設的,為傳播方便起見建立這些名相,名相不是真的,你看離名字相。最後「離心緣相」,你不能想,你不能看這個書我想是什麼意思,那是你的意思,妄心的意思,不是真心看到的真實義。所以教給我們聽經不要執著言說,讀經不要執著名字,名詞術語不要執著,都是假設的;最重要的不要起心動念,這就是心緣相。不要起心動念,一直念下去,所以它是修定。因為讀書人,知識分子喜歡讀書,喜歡讀書就用讀書的方法修定。你看佛的善巧方便多妙,你喜歡什麼,就用這個東西教你修定,教你修出世間法,就是教你得定,最後就幫助你明心見性。全是自己,與外面毫不相干。你的見通了,佛講的三藏十二部經,你一點都沒問題,你也讀得頭頭是道,講得頭頭是道。智慧從哪裡來?自己自性開出來的,你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個自性。 能大師後頭還有一句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什麼?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從我們心生的,就是真心。真心能生萬法,妄心能變萬法。真心生的萬法,那個萬法不變的,像極樂世界,真心生的,人無量壽,樹木花草都無量壽,花開沒有凋謝的。這是什麼?自性變現的。可是阿賴耶加上去它就產生變化,《華嚴經》講的,十法界、六道心現識變,先有心現,然後才有識變。這得搞清楚,你才知道什麼該放在心上,什麼該放下,別放在心上,你心裡沒有負擔,心裡清淨,心裡面充滿智慧。智慧不是學來的,本有的;學來的不是智慧,知識。所以西方人搞的是知識,咱們東方古時候搞的是智慧。現在我們降一等下來,跟西方人學知識,這個很苦,這個錯了。西方人要跟我們是提升,我們跟他是下降。印度的佛法來是幫助我們大幅度的提升,這個要知道。你要通達佛法,要覺悟了,講四書五經跟講《華嚴》、《法華》沒有兩樣,真的妙。 下面,「《教行信證》」,這是一本書的名字,日本淨宗祖師編的,編得很好,這裡頭也說了,「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就是真實的相,不是假的,不是假相,真實相。一切法都有真假兩面,我們用妄心看到的是假的這一面,我們用真心就看到真實的那一面。我常常用電視,因為現在人人都看電視,我用電視做比喻。實相是什麼?實相是電視的屏幕,我們把電視機打開,屏幕是一片白的,裡面什麼都沒有,那就是實相。頻道按下去之後,這個屏幕上有了音聲、有了色相。音聲、色相是假的,為什麼?剎那剎那在變。屏幕呢?沒變。你就曉得,屏幕跟色相它是一體,不是二,這個就是智慧。色相沒有離開屏幕,屏幕也沒有離開色相,各是各的,互不相干,但是又融成一體,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障礙是什麼?是你起分別、起執著才有障礙,你要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什麼障礙都沒有。分別執著放下了,一切障礙化解了,天下就太平。從哪裡做起?從我做起,必須我太平了,我才能幫助別人,帶給他太平。我的問題解決了,才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自己問題沒有解決,怎麼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這個書裡頭說,無為法身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無為法身,是一不是二。「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故知真實慧者,即真如、實相、自性、佛性、自性清淨心等」,總有幾十個名詞,都說這樁事情。自性清淨心等「所詮理體之照用」,照就是智慧,用就是方便。你契入這個境界,得大自在,像佛菩薩一樣,能現無量無邊身,能起不可思議的作用。這個修其他的法門(就是八萬四千法門)能證得,但是要很長的時間,不是那麼容易;可是修淨土就很容易了,一生肯定辦得到。所以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裡頭第一經,這個我們要認識!《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在世講了很多遍,我們中國,傳到中國來的有十二種本子,仔細的來對照,有很大的差別;換句話說,決定不是一次講的。中國古聖先賢判本經,釋迦牟尼佛至少講了三次以上,應該不止三次。蒙古《大藏經》,內蒙的金教授告訴我,那個《藏經》裡頭,《無量壽經》有二、三十種。我拜託他,這麼多種不同的應該先把它翻成漢文,讓我們看看。我們才知道,釋迦牟尼佛對這部經,就是介紹極樂世界不遺餘力,常常說。在講經的時候附帶講到的,大概總有兩百種經論提到。真的常說,勸勉我們重視這個法門。 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難信,這事太奇妙了,都認為是不可能,但是他真做到。因為我們沒有見性,見性的人一看這個經馬上就受持,為什麼?他沒有疑惑。我們凡夫看到這個經有疑惑,對佛沒有充分的信心。所以這個經,誰能往生西方?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有這兩樣信心,一絲毫懷疑沒有,極樂世界就錄取了。那念佛呢?念佛很重要。極樂世界是學校,你到極樂世界插班插哪個班,看你念佛功夫的淺深,念佛功夫深的班級高,功夫淺的班級低,沒有功夫的從頭學起,好,也好!下下品往生的是沒有功夫,沒有功夫就是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往生的,平時沒有念過佛。就是最後命終的時候,氣還沒有斷,念個一聲十聲,這是沒功夫的,下下品往生,他有信,他有願。我們對這個經要生起信心。生起信心真難,我相信,為什麼?我學佛六十四年,我相信淨土三十年。前面三十年不相信,但是我不毀謗,我有這點好處。我也讚歎,但是我不學。三十年才搞清楚、搞明白。我這一生沒有離開經教,我天天讀書,講經沒有中斷,講經五十七年。所以難信之法,我的感受很深,真難信。老師介紹我《華嚴經疏鈔》、《合論》,我立刻就接受,沒有懷疑。對於這個經,懺雲法師勸我,我不批評,我沒有批評它,我沒有學;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老師至少勸我六、七次,我也當耳邊風,沒有認真學習。當我講《華嚴經》,講五十三參,看到文殊、普賢、善財童子,我才真正相信了。知識分子一般對於文殊、普賢最崇拜,文殊智慧,普賢的實踐,把佛法如何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活學活用,真有好處。沒有想到,這兩位大菩薩都是念佛,在極樂世界成就的,這出乎意料之外。再看善財,那個表法表得好,我們真看明白了;以前看了很多遍,都沒有看到,這下看到了。你看頭一個他參訪的善知識,德雲比丘,《四十華嚴》叫吉祥雲,是一個人。他修什麼?他修般舟三昧,專修念佛法門,給善財童子講開示,講了二十一種念佛法門。那個二十一不是數目字,是密宗表法,表無量,表圓滿。那就是說明,門門跟淨土都離不開關係,無論學什麼,只要一回頭的話都成就,沒有牴觸,沒有衝突。如果我這個方法有衝突,那就不對了,沒有。我在最近這十幾年,在國際上團結宗教,十多個宗教,跟佛教不一樣,有沒有牴觸?有沒有衝突?沒有。衝突、牴觸從哪裡來?是你不明瞭,雙方不明瞭,自己在那裡生的這些煩惱,一點衝突都沒有。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跟佛不衝突,跟道不衝突,換句話說,跟所有宗教都不衝突。所有的宗教都應該學佛,為什麼?佛經講得透徹,比它們講得透徹,佛經裡頭沒有迷信的色彩,給你真的把問題講清楚、講明白了,你不能不相信,它好處在此地,大學問!
方東美先生把這個東西介紹給我,我們年輕的時候不信宗教,認為是迷信。我跟方老師學哲學,我也沒有想到,我原本想旁聽他的課程,最後他不讓我去旁聽,要我到他家裡去學。我們的課是開在星期天,每個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兩個小時,他給我講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講佛經哲學,我就很訝異,我說佛是迷信,多神教,多神教就是低級宗教,它怎麼會有哲學?我那一年二十六歲,他告訴我,你年輕,你不知道,他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尤其是大乘,是哲學裡面的登峰造極,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從這個單元裡面明白了,回過頭不敢輕視了。他那個時候介紹我的就是《華嚴經》,叫我讀《華嚴經》,看清涼大師的《疏鈔》、李長者的《合論》,這是《華嚴》兩種權威的註解。我在這上面下了不少功夫,四、五十年,講了四千多個小時,第二遍,前一遍不算,後一遍的時候,後一遍留的有錄音、有錄像,四千多個小時。講完了沒有?講了五分之一。要依我的講法,依我這個速度,需要講多少個小時?我估計要兩萬個小時。哪一個大學裡頭有兩萬小時的課程?所以華嚴應該辦個大學,就這一門。 真的,這部書以後可能沒有人講了。我在台灣,以前有個老和尚,每一次看到我就勸我講《華嚴》,他說法師,你要不講以後沒人講了,所以我受到他們的鼓勵。在中國大陸茗山老和尚,這是我的護法,很有聲望、有地位的老和尚,他也勸我,《華嚴》要講圓滿,留一套錄影帶給後人做參考。是好,《華嚴經》是大本的《無量壽經》,所以修淨土,最好是把《華嚴》學了之後再修淨土,那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把宇宙人生、諸法實相講得最透徹的是《華嚴》。《無量壽經》經文少,只有一卷,《華嚴經》九十九卷,它文字多,講得詳細。讀《華嚴》,來講《無量壽經》就很方便,像飯後的點心一樣,大餐吃完之後吃點心。我們的希望,年輕人要真正發大心,沒有人教不要緊,走古人的老路,其義自見。讀誦很重要,讀誦不要放棄,念個十年、念個二十年,也許你就開悟了。可是要記住,要懂得放下,煩惱習氣不放下不行,它是障礙。煩惱習氣統統放下,沒有障礙了,你才能見性,你才能恢復自性。 我們再看下面,自性清淨心等所詮理體的照用。下面講,「簡言之,明心見性是明本體也」。宇宙萬物的本體,實際上就是自性。「於此徹透,安住如如,從體起用,即為住真實慧。」今天這段文很重要,是佛教的核心、大乘的核心,因為這三個真實很少碰到一起講的,很難得,這在這邊裡面,三個真實都給我們說透了。「又真實際者,法身德也。真實利者,解脫德也。真實慧者,般若德也。」這個黃念老講的,真了不起,他要沒有開悟,怎麼能說得出這個話來。我最近在聽他的《報恩談》,愈聽愈歡喜,我已經聽了幾十遍。那是他學佛一生最後的心得報告,真難得,這個東西在末法九千年度無量眾生,我們要認真學習。所以這一段他說的,把三個合在一起講,真實之際就是法身,講得太好了。法身就是真如、就是實相、就是自性,前面說了一大堆,我們就不重複了。 真實利,利是解脫,解脫是什麼?得大自在,得大圓滿。解是解除,脫是脫離。解除什麼?解除繩索,好像我們身體被繩索捆綁一樣,把它解開了。脫是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住在佛國土裡頭去了。這個經就是住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實報土,這是真實的利益。解就是斷煩惱、斷無明、斷習氣,脫是脫離十法界,這是真實的利益。脫離十法界是誰?法身菩薩,大乘教常講的八地以上,距離成佛不遠。八地以上的,智慧德能相好跟佛差不多,很接近。《華嚴》把菩薩的地位分成五十二個等級,像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五十二個年級。這裡面分十信,好比是小學,十個年級,十住好比是初中,十行好比是高中,十迴向好比是大學,十地好比是研究所,等覺好比是博士班,博士班畢業就成佛了,總共五十二個階級。八地是最上面的五個階級,第五個,從上面,最上面往下降第五個,八地、九地、十地、等覺,成佛,所以這個位次高。八地以上的菩薩,無論在哪一方面,你細心觀察,跟佛差不多,很相似。 所以真實智慧是般若。般若是什麼?般若是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的核心,他講了二十二年,這門課。阿含十二年,小學;方等八年,這中學;般若二十二年,這大學;最後法華八年,那是研究所。他老人家一生沒有形式,沒有校舍。實際上它是有次第的,慢慢把你帶起來,給後人做榜樣。佛為什麼不建道場,一生過著流浪的生活?弟子,我們估計跟孔子差不多,孔子弟子三千。釋迦牟尼佛常隨弟子,就是一輩子跟著老師沒離開的,受了完全的教育,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在那裡學一段時期就走了的,學幾個月的、學幾年的、學十幾年的,走了,把這個統統算進來,我相信至少也有二千五百人,就是合起來三千人。這麼大的一個團體,住在野外,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一生沒改變。我們以前不懂,想不通,現在在這個時期恍然大悟,明白了。為什麼?道場建大了,有一些人來出家,為什麼出家?來想佔道場。這個心來出家的,不是真的,這有這麼大的寺廟,比家裡住得舒服多了。所以佛不建道場,一生苦行,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 印光大師勸我們,這是近代的祖師,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淨土跟他學的,所以也是我們的師承,祖師。他老人家告訴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建道場,小道場,住眾不要超過二十人,真正修行都能成就。道場大了,大了什麼?你就得要錢,你天天動腦筋到哪裡去找錢,去找這些居士供養,找這些護法,這都很操心。心裡有這些東西,道就沒有,清淨心沒有了,平等心沒有了,換句話說,把佛所講的道全破了。這個要懂,一定要曉得。我們要想真正成就,要走佛菩薩的老路,要把這些東西統統擺脫掉。現在我們說實話,我們的身體比不上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的人,他們在野外樹下打坐,身體好,風吹雨打、日頭曬他都不怕;我們今天到外面去過一夜,第二天就加護病房,體力不行。他們真叫金剛不壞身,那是練出來的。所以我們今天找我們的祖師,教我們建小廟、小道場,不超過二十人,正確!個個都有成就,這就是圓滿功德。道場再大,沒有人成就,那不叫道場。這都是我們要知道的。 所以教學,古時候沒有佛學院,也沒有佛學班,怎麼教出來的?去選擇老實、聽話、真幹的人,這個就是人才,這個就是當機,找這種人。這種人找到之後,看他喜歡什麼,就教他讀書、教他認字。我們先從文字開始,文字有個三年基礎,三年到五年,行了,就教他讀經。讀經什麼?讀一部經,反覆的讀,天天讀,就讀一部經。讀上千遍,讀上二千遍、三千遍開悟了,無師自通,他就能講經教學。他教學生也是選擇老實、聽話、真幹,沒有這樣的學生教不出來。特別是主意很多的學生更麻煩,一般人看到他聰明,他怎麼?他妄想多,主意多,這都不適合,他心很難定下來。所以一個老師一生,真正出師的徒弟,二、三個人就不錯了。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六祖惠能大師,在他手上開悟的人多,四十三個,最多的,空前絕後,之前沒有,之後也沒有。六祖之後,有祖師手上開悟的,四、五個就很多了,多半都是一個、二個。我們要用古老的方法來做實驗,實驗成功,大家相信了。我們要重用這個方法來培養真正的人才,培養祖師大德。祖師大德都沒有了,重新培養,行,我們照著這個方法可以做得到;就是人不好找,找真正老實、聽話、真幹,不被名利所干擾才行。名利心、得失心,還有這個念頭,他就不行,與道、與真心不相應,他還是用妄心。用妄心回不了真心,必須把妄心捨棄掉,真心才能現前。真心一切具足,所以般若德。 法身、解脫、般若,三個都具足叫涅槃三德,統統具足。這底下講,「今三真實,亦即涅槃三德,如伊字(∴)三點」,這個三點是梵文,是梵文裡面的一個字,發音念「伊」。這個三點是等角三角形,說明它是一體。你看它「非並」,不是並排的,「非列,不縱不橫,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一而三,三而一。用這個來比喻法身、般若、解脫,也就是經上講的真實之際、真實之利、真實智慧,說明它們的關係是一而三、三而一。「今經於妙行之先,首曰住真實慧」,今經是指這部經《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在妙行之先,妙行是信願持名,在這個之前面講住真實慧,「此誠畫龍點睛之語」。如果我們對這個解透了,真正能理解,解透了,我們才真正明瞭這一部經的真實義,不再懷疑,不再猶豫,完全接受,深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深信念佛決定能得圓滿成就。真信真願,取得往生極樂世界的資格,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就。成就有快有慢,那就是自己勤惰,如果很勤奮,升級很快;如果是懶散,你升級就比較緩慢。他不會退轉的,他只有上升,不會下降,有快慢不相同。所以在行門,這個行門之前住真實慧,這句話重要,為什麼?沒有真實慧你不相信。真信真願就是真實慧,沒有真實慧他不會相信的。 所以下面說,「住真實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講得太好了。無為法身就是常寂光,有沒有相?沒有相,它是光。淨土,西方淨土分四種,最高的常寂光淨土,下面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像我們往生,連初級的功夫都沒有,生到哪裡?生到凡聖同居土。雖然是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這個階級不一樣,它待遇相同,這個是不可思議。經上說得清楚,第二十願,我們這個本子第二十願,「作阿惟越致菩薩」,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統統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什麼?圓滿證得三種不退轉的菩薩。第一個「位不退」,是阿羅漢;第二個「行不退」,是菩薩;第三個「念不退」,就是阿惟越致菩薩,最高的,像文殊、普賢、觀音、勢至,他們是圓證三不退的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待遇?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這個待遇,平等的。極樂世界你仔細去觀察,它是一個道場,它不是一個國土。為什麼?這個國家沒有講國王,沒有講上帝,沒有,也沒有大臣,也沒有政府,這個裡頭沒有士農工商,只有一個阿彌陀佛,其他全是菩薩。阿彌陀佛是老師,其他是學生,像一個學校,很單純。這個學校裡面的老師跟學生都不可思議,神通廣大,他們隨時隨處現無量無邊身。幹什麼?阿彌陀佛現無量身,是接引往生的眾生,每一個念佛往生的他都要去迎接,化身去。真身在極樂世界沒動,依舊在講堂裡面講經教學,沒動,分身去接引,無量功德。那麼學生,學生是什麼樣的學生?剛剛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地位?小學一年級,就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的學生,他也有能力像阿彌陀佛一樣,無量無邊的分身。他去幹什麼?他到十方諸佛的世界去拜佛,供養佛。供養佛、拜佛,福報,修福;聽佛講經說法,每尊佛講的經不一樣,聽講經說法開智慧,福慧雙修。不僅是自己沒有離開阿彌陀佛,在阿彌陀佛講堂聽講經說法,有這樣大的能力,同時可以到十方世界親近諸佛如來,這還得了,不可思議!除這個之外,十方世界過去都曾經到那邊遊歷過、生活過,跟那邊眾生有緣的人還不少,佛度有緣人,自自然然分身化身,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自行化他。
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不寂寞,很熱鬧,非常好,到哪裡去找這個地方?我們遇到就能去,不是不能去,人人都能去,沒障礙。所以我在八十五歲那一年,那一年清明節,我把《華嚴》放下了,不講了,我專講這部經,為什麼?我決心要去。《華嚴》,這個是中本《華嚴》,我大本《華嚴》不講,我換中本《華嚴》來講。決定要去,不去那就真是錯過機會,這個錯過是真錯了!這是真正從華嚴回過頭來,死心塌地求生淨土,不再搞別的。 我們再接著看,翻過來接著看,「繼雲」:『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句話說得好。「一向」,一個方向,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專志」,專門幹一樁事情,志就是你的願望。專志幹什麼?「莊嚴妙土」。怎麼莊嚴?真正相信,真信、切願,決定求生,沒有第二個念頭,我這一生來就是要到極樂世界。經文上佛教給我們,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是莊嚴妙土。 這個世間災難很多。我們在三十年前看過法國的一個預言家,諾查丹瑪斯的預言,這是歐洲非常有名的預言家,他所講的幾乎都兌現了。他說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這個時期會有災難發生,所以在那一段時期,所有宗教信徒都祈禱,這個祈禱有力量,把這個災難推後了,二OOO年平安度過。又遇到一個馬雅災難預言,二O一二,也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大家拚命祈禱,好,又延遲了。延遲到多久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總覺得有上天,上天慈悲,佛菩薩慈悲。美國布萊登博士,他說得好,他們在二O一O年在悉尼開會,也找了我,我在香港,我沒過去,我派了八個人,定弘,有他一個,去參加他們這個活動。第一天他們報告量子力學最近的發展,我聽了很歡喜,跟佛教愈來愈近了。第二天專門討論馬雅預言,對這個預言怎麼看法,有一半的人認為有,非常可能,還有一半的人認為未必,這幾萬年的事情,總會有差誤,不能準確。布萊登提出的,做出的結論(這個我們都有資料),他說了三句話,只要地球上的居民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這個災難不但可以推遲,可以化解掉。這個我們相信,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心想不善,招來的災難;我們的心想變善,災難就沒有了。 所以極樂世界怎麼來的?極樂世界的人,人人心都是純淨純善,是這麼來的。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人心不善是一年比一年嚴重,所以很麻煩。這幾次災難預言都沒有兌現,大家對於這個災難疏忽了,認為是假的,那是騙人的,造惡沒有關係,沒有報應,存這個念頭就壞了,存這個念頭就麻煩了,這是與性德完全相違背。所以我們一定要修淨土,要莊嚴妙土,心行一如,我們要幹這個事情。這部經典多讀,經典文字也好,字字都是佛說的。夏老會集這個本子,沒有改動一個字,這是他忠於會集,不敢改動一個字,只是將這個重新組合,沒有改動。所以這部經字字都是真經,釋迦牟尼佛說的。註解,黃念祖老居士,他引用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註解這部經,也是句句都有來處,正知正見,這個本子太難得!我們上一輩的人,很多都沒有見到過,為什麼?這個本子,經本子出來是二戰之後,那個時候分量很少,中國這麼大,也不過就是二、三千本,所以知道的人很少。黃念祖老居士的這個註解,是在一九八O年代才出來的。一九八四年我在美國,他也在美國,我們認識在美國碰到的。那時候拿出來是初稿,還沒有定稿,是用油印的。油印現在人都不懂了,那個時候用油印。油印大概頂多只能印一百套,他帶了一套到美國,送給我。我也是在同一年,一九八四年,到北京去看他。第一次到北京認識了趙樸老,那次跟我去的二十多個人,我們在香港組團回大陸。樸老有八十多歲了,通常見客他是半個小時。那我們呢?我們老鄉,談得很投緣,那一天他跟我談了四個半小時,晚上留我們吃飯,開了三桌,非常難得。所以這個經要熟讀,這個註解要多看。這就是莊嚴妙土。一向專志就是我們今天講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就這個意思。 「妙土者,精美絕倫,不可思議之國土也。」我們如果到極樂世界才恍然大悟,出乎我們想像之外,我們想像不到。「莊者」,恭敬,有恭敬的意思,有正的意思,有盛飾的意思。「嚴,尊也」,有尊的意思,尊嚴,有嚴肅的意思,也有莊嚴的意思。可見莊嚴這兩個字,「可以俗語解為以尊重、恭敬、正肅等等善美而裝飾之」,這是以世俗語言來解釋。用佛法呢?「今大士妙德」,大士是這些修行的菩薩,出家的文殊、普賢、彌勒,這是經上有的,觀音、勢至,這是出家的;還有在家的,等覺菩薩,他們的地位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是同一個等級的,有十六位,十六正士,在家稱正士。這些頂尖的菩薩,在家出家,他們的妙德,這是「能莊嚴」。極樂世界是所莊嚴,「妙土是所莊嚴,以萬德融成妙土,是謂莊嚴妙土」。 我們背後這張畫是江逸子居士畫的,我們是同學,他跟李老師學詩詞,我跟李老師學講經,我們同一個老師。他現在是當代的大畫家,畫了一張「地獄變相圖」,「地獄變相圖」畫成之後,我們也複印了很多,畫得真好!一年畫成的,拿給我看,我看了之後,我說這不是你畫的,他很驚訝。我說這是地主,我們講城隍,城隍拿著筆給你畫出來的。為什麼?這樣大的篇幅,沒有一筆是敗筆,這不容易,這到哪找?神來之筆,我說城隍拿著你筆畫的。我說這個也有根據,這個畫,過去他跟我說,老師有這個意思要他畫,他沒興起這個念頭。我是城隍來找我,我們家鄉的城隍,廬江縣的城隍來找我,附體。找我什麼事情?要求我幫他恢復城隍廟。我就告訴他這個困難,國家政策,神廟不能恢復;佛廟,過去有的可以恢復,我說這個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他就說,城隍廟最大的作用就是閻王殿,十殿閻王,這是什麼?因果教育,他說你能不能幫這個忙?我那個時候正好在新加坡,新加坡居士林外面的圍牆整修,我說可以,我們可以做成浮雕,一塊一塊鑲在圍牆上,那圍牆面積很大。我這一提,他就說,那就不如畫畫。我說畫畫就更簡單了,我有個朋友是畫家,這個我可以做得到的。他就告訴我畫,畫畫,畫出來之後要我大量翻印,先送到全世界其他國家,有淨宗的道場統統送,這我們照做,做到了。所以我到台中去找他,我說我們家廬江縣城隍來找我,他答應了。 這個圖畫出來,畫出來之後,我說相對的,你能不能畫個「極樂世界圖」?極樂世界太妙了,妙莊嚴,畫不出來。那怎麼樣?就用白描,顏色都不能上,只用白描畫出這一張。他送到我這裡來,我印了很多,我用這個做為講經的背景。過去我講《華嚴》,背景是華嚴三聖,以後我們專講淨土,我們就採取逸子這張畫。畫得好,也是一筆敗筆都沒有,真難得!他的畫在當代可以說是第一人。虔誠的佛教徒,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所以這是萬德融成的妙土,是謂莊嚴妙土。這個莊嚴妙土是沒有辦法說出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連我們凡夫體會都體會不到。必須有修行的根柢,真正念到事一心不亂,我相信就能夠見到極樂世界,能夠見到阿彌陀佛。 海賢老和尚念到理一心不亂,他用多少時間?我估計二十年。他壽命本來不會有那麼長,頂多也不過就是七老八十,壽命延長是阿彌陀佛幫他延長的,說他修得好,讓他多住世間幾年表法,就是做一個榜樣給念佛人看,給修淨土的人看。所以今天我們,無論出家在家學佛,要以他為榜樣,我們才會有成就。我們把他的事蹟印成一本小冊子,《來佛三聖永思集》,他的光碟、視頻附在後面,應該多看、多學,非常難得的好榜樣。也給我們這些年,受了這麼多的苦,做了一個解釋,說明我們走的路沒有走錯,經是真經,不用懷疑;註是正知正見,也不需要懷疑。好好學,認真學,把所學的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這就是佛門弟子對社會的貢獻,對社會的教育,身行言教,這就對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凈土法門:最近有好幾個雖然天天念佛,到惡道去了,什麼原因?--學佛網
※凈土法門拜懺業障功課--果緣法師
※凈土法門: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20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