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談幼兒園早操的編排

早操的類型

n 模仿操

n 徒手操

n 輕器械操

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為主; 

中班:主要分徒手操和輕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輕器材操。

輕器材操,則有二類:有創意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為運動早操的器材(如廢物利用與一物多用原則相結合,具體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方盒、瓶子、拉力器、草袋、布袋等等運用於操的編排與練習之中)或直接購買一些運動早操器材(如球、棒、繩或者其他運動器材)等。

幼兒動作發展客觀規律 

n 由頭部動作發展,逐步向軀幹和下肢動作發展;

n 由以頭部與脊髓為中軸線的動作發展,逐步向身體外圍(如手臂、腳部的動作等)動作發展;

n 由大動作發展逐步開始進入精細動作發展。兒童動作發展規律,是在幼兒早操動作編排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在早操編排中,重點需要考慮幼兒大動作和精細動作二個部分的合理搭配;以及在早操的基本結構中,注意將幼兒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均儘可能包含進去。

早操與幼兒的年齡特點

n 小班:早操宜簡單、易學和富有趣味性。 

n 中班:要求做操時,動作統一、規範和整齊。中班的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運動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求幼兒在做早操時,要能夠做到動作有力與動作整齊劃一,如伸臂動作要求伸直等等。由此,不斷促進幼兒大動作技能的發展與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

n 大班:要求活潑,動作要有一些變化。大班幼兒的運動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而言,要比小中班幼兒強,因此,可以通過早操動作編排一些必要的變化,進一步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以及有效促進幼兒大動作技能的發展; 

幼兒早操動作變化的編排,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動作方向上的變化(前後左右等);

B幼兒分組與小組配合的各種變化;

C幼兒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的變化等等。 

早操編排的原則

n 結合幼兒園學期幼兒體能發展來編排早操

將早操、體育課和體育遊戲或幼兒體能訓練有機結合,以達成早操作為學期幼兒體能訓練的基本手段之一,共同為學期幼兒體能發展的教學目的服務。

n 早操的運動量要適宜 

運動量反映在運動強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強度,以兒童平均心率140為正常;在早操運動最高時,可達到心率150-170;放鬆階段為100-120;在早操結束五分鐘後再測幼兒心率,幼兒心率應在80至90之間,五分鐘恢復後要求幼兒心率達到正常狀態。

n 早操不能舞蹈化 舞蹈的基本特徵是柔美與舒展,具有欣賞的價值;但幼兒早操對於幼兒有增進幼兒體能和運動能力以及發展幼兒動作協調性的目的,故幼兒早操需要達成一定的運動量,無論是模仿動作或擴展動作,均應該有一定適宜的運動強度;早操舞蹈化,則常常無法提高幼兒體能。

n 動靜結合

在幼兒早操動作編排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因素是:幼兒活動中的動作動與靜的搭配;幼兒活動中個人行為與幼兒之間的互助行為等動作的有機協調。 例如,在分組活動中,一組幼兒下蹲,另一組幼兒圍繞著下蹲幼兒跑動;這是一種方式的動靜結合:表面上看,下蹲的幼兒沒有運動,其實,下蹲的幼兒依舊有運動量的(下蹲是一種肌肉緊張的動作,在計算運動密度時,下蹲的幼兒是算作在運動的)。 例如,在自由玩活動環節中,設計一些需要由二個或二個以上兒童才能夠完成的動作,可以增加幼兒的互助性行為和合作精神。

n 操節要合理 

早操的功能之一,是幼兒在一天開始之初,起一種喚醒的作用;幼兒在早操後,尚有各種活動。這就要求早操在編排上,要做到操節合理; 一般早操有6至10個運動小節組成,小班通常為6個運動小節,中班為6至8個運動小節,大班為8至10個運動小節;在節奏節拍上,小班使用2/8拍;中、大班使用4/8拍。

n 音樂選擇 

音樂選擇要有美感,音樂對於兒童的活動和運動是有直接的影響的,因此,音樂的選擇需要重視。一般在早操中選擇活潑的、明快的音樂較為合適; 一般而言,音樂選擇的一個技巧是,先有操,再選擇音樂;音樂配操,而不是操配音樂。

n 器材運用

在器材操中,應盡量一物多用。廢物利用,應強調器材運用中的安全性; 在早操器材運用過程中,器材出現的先後次序和運用方式需要仔細編排; 運動器材在早操中使用的必要性,也需要仔細考量與討論,以真正達成器材在早操中對於幼兒運動興趣和運動能力提高的作用。

n 時間:

小班:8-10分鐘; 中班:10-12分鐘; 大班:12-13分鐘。

早操編排的步驟

n 確定操名無論具體採用何種內容的早操,或採用哪種形式的早操,均需首先確定一個操名;球操、圈操或者花樣操,命名一個名稱有利於建立主題。

n 建立主題

在明確操名之後,採用形象化的方式,圍繞操名,建立一個主題;例如猴操可以以"猴子學樣"為主題等。通過主題的設立,建立幼兒運動和活動時的一種意境,可以有效增強幼兒運動和參與早操的興趣;

n 創編早操以年級為單位,由教師集體創編具體的早操內容和具體的早操動作細節,同年級組,早操動作和音樂相同; 或者,也可以依據幼兒園的不同情況,大中班音樂相同,早操內容可以不同; 大、中和小班早操內容是否相同,應注意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幼兒園場地特點,一般而言,大、中和小班早操內容與音樂應採用不同的方式,因為,每個年齡組幼兒的大動作技能發展、體能發展和運動能力均不同。

n 選擇音樂

確定操名、建立主題和創編好早操後,就應該選擇合適的與早操主題相應的音樂;使用音樂,可以建立一種音樂形象或一種運動意境,幫助與激發幼兒提高運動和做早操的參與意願,並在音樂背景中達成愉快運動目的。

音樂選擇,應重視音樂本身的節拍和節奏,並充分考慮是否符合幼兒早操的要求:一般在早操開始與中間部分,應選擇活潑的、明快的音樂;在早操放鬆部分,應選擇舒緩的、柔和的音樂; 八節拍的音樂較為適合用於做早操的背景音樂; 

在完成早操的音樂選擇後,教師需將選擇的音樂合成在一盤磁帶上,以避免在早操訓練時,音樂出現種種短暫終止的不流暢的現象,造成幼兒做操的困擾。

n 教師匯操

早操的創編,常常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在早操編好後,教師匯操的目的之一,就是一起討論早操的編輯是否適合幼兒,並及時作出修正或調整。同時,匯操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通過匯操,可以在一個年級組,統一早操的動作、統一領操的口令(語言的、哨音的和手勢的)以及統一教給幼兒早操動作時的動作要領(重點與難點)。此外,匯操也可以使教師本身十分明確所編排操的動作對於幼兒體能發展的作用等。

n 幼兒學習 

在教幼兒新的早操時,可以通過教師的準確示範或首先培養一、二個幼兒先掌握新的早操,來加強幼兒學習新早操時動作要領掌握的準確性; 幼兒掌握新的早操宜一次成型。

首先給予幼兒一種新的早操的整體概念或印象,可以幫助幼兒較快地掌握新的早操;再在平時每日加強練習,可以有效幫助幼兒熟練掌握新的早操動作。

教師帶操要求

在幼兒做早操過程中,領操的教師,不一定需要固定。領操的教師,不固定的益處之一就是要求每個教師均需要十分熟悉早操的過程和每一個動作要領,這可以使教師在平時帶領幼兒練習早操時,真正讓幼兒準確掌握每一個早操動作。

n 精神飽滿、有活力。

n 動作規範、到位。

n 帶操中要注意與幼兒交流、互動,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n 穿戴要求:不穿高跟鞋、不便運動的裙裝。 

早操中注意的問題

n 教師的站位

在幼兒做早操時,有一名教師領操,並非其他教師就在一旁觀看。在一名教師領操時,其他教師(尤其是帶班教師)應選擇合適的站位(教師站位)在幼兒隊列中參與做早操:這既可以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示範,同時,也有利於教師在參與做早操過程中,觀察幼兒和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n 教師的口令、手勢

教師在領操過程中所使用的手勢、哨音或者簡短的語言命令,對於幼兒而言,均是一種指令性的刺激; 這種指令性的刺激對於幼兒的而言,是起著調動與協調幼兒做早操時動作的協調性和準確性的作用;而對於幼兒而言,幼兒要能夠理解這種指令性的刺激,幼兒才能夠對於這種指令性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這種指令性的刺激,也才能夠真正發生功效; 教師在教幼兒一種新的早操動作時,其實不僅僅是在教幼兒早操本身,同時,也是在教幼兒將手勢、哨音或者簡短的語言命令等等這種指令性的刺激與幼兒自身的動作,建立一種相關關係。在教師領操過程中,各個幼兒園的領操教師的手勢是否需要固定為一種模式,不是問題的關鍵;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幼兒能夠真正理解某個領操教師的手勢、哨音或者簡短的語言命令等等這種指令性的刺激,並在這種指令性刺激的作用下,協調地產生幼兒自身的動作:跟隨教師的手勢、哨音或者簡短的語言命令,完成自己的動作或整個早操。因此,各個幼兒園領操教師的手勢動作,可以根據各個幼兒園自身的特點合理安排,不必一定模仿其他幼兒園領操教師的這種指令性手勢;或者說,在不同的幼兒園,教師無須刻板地固定模仿一種其他幼兒園教師的手勢動作; 但是,在一所幼兒園中,無論哪個教師領操,這種手勢、哨音或者簡短的語言命令等等這種指令性的刺激必須固定,否則,幼兒在教師領操過程中將無可適從。並且,從小建立和養成尊重規則的習慣,幼兒理解教師的手勢、哨音和簡短的語言命令,並隨之順應命令,作出相應的反應,通常也是衡量一個幼兒園日常早操練習和訓練的一個重要的指標。


推薦閱讀:

幼兒對江湖思考
幼兒就餐習慣的培養
幼兒黃疸,讓寶寶變成了「小黃人」,該怎麼辦?
兒童預防接種,家長須知
寶寶教育的關鍵時期,你一定要知道!

TAG:幼兒園 | 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