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a:誓言拿走中國咖啡連鎖1/3份額
「早到中國的星巴克佔有先天的優勢,但和數年前的英國一樣,那時候星巴克還是第一大咖啡品牌,現在咖世家已經成為英國人的首選。」博斯邈說:「誰跑得更快?誰走得更遠?最終還是由消費者來選擇。」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說他總能把握最好的時機,並請霍華德·畢哈把不可與鄰居為敵的話語寫進了《星巴克:一切與咖啡無關》的第七章首頁。不過,這顯然並不能阻止「鄰居」的強勢襲來。 7月2日,咖世家(Costa Coffee)在中國的第100家門店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正式開業。而在此前,這裡卻是星巴克的地盤,並曾經是星巴克在華北區盈利最多的一家店——每天1980多萬人次的客流量,日均1000單和3萬至5萬元的銷量額。這是一個如此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時刻,以至於咖世家所屬母公司Whitbread集團的CEO哈里森(Andy Harrison)為此特意從倫敦飛至北京現場造勢,並宣稱明年還要在中國再開超過100家門店。星巴克應該感到坐立不安了。 2008年12月,麥當勞在美國西雅圖星巴克總部前的一根電線杆上架了塊廣告牌。「4美元是愚蠢的。」上面寫道。緊接著是行小字:「我們開始供應即磨咖啡。」去年8月,麥咖啡開始出現在上海、北京的麥當勞門店中。隨後,肯德基也加入戰團。 如果說麥咖啡尚不足懼——麥當勞在全球咖啡市場的份額目前只佔到1%——但在2006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咖世家卻可能對星巴克製造出真正的威脅。 在咖世家的本土市場英國,雙方已有過一次正面較量。星巴克於1998年將首店開在倫敦的國王路,並迅速讓咖世家落入下風。但到2009年,咖世家成功翻盤,成為英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現在,在星巴克幾乎壟斷的中國咖啡連鎖市場,咖世家也來了。
這幾乎是貼身纏鬥。幾乎一夜之間,上海的許多星巴克門店旁邊都開始出現Costa的招牌。店堂裝修和空間則比星巴克更有新鮮感,而其店員與星巴克的店員一樣擁有年輕、陽光般的笑容,一樣會喊出老顧客的名字。但讓中國消費者頗感新鮮的是,這裡能與咖啡師面對面交流手工咖啡製作的工藝,傾聽打奶沫的嘶嘶蒸汽聲。其味蕾世界更有所不同:咖世家提供的是一杯清淡且有完整口感的頂級手工咖啡。 其擴張速度更令人咋舌。截至目前,咖世家在中國已擁有121家門店(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其亞洲區總裁博斯邈(Paul Smith)宣稱,今年底將增至170家,2018年達到2500家,發誓要拿走中國咖啡連鎖市場1/3的市場份額。「未來10年,我們新開店的數量如果只在750至1000家之間,那我會感到失望。」他告訴記者。星巴克呢?其到2015年的目標僅是1500家。 人人都看到了中國咖啡市場的增長前景。北京咖啡行業協會資料顯示,中國咖啡消費年增長率為15%左右,遠高於全球的2%。按國際咖啡消費市場平均水準計算,中國內地咖啡市場消費金額約為1萬億元,但目前每年咖啡銷售只有700億元,顯然市場剛剛處於井噴前夜。 不過,也許舒爾茨對此並不太在意。經歷2008年的谷底體驗(當年凈利潤僅為3.155億美元,同比下滑53%)後,這位2008年1月重返CEO一職的星巴克靈魂人物聲稱,那種只追求規模的增長已成為一種「致癌物」,現在則要靠「必須嚴格遵守的紀律和自我批評的精神」,對每一項投資——從開設新店、投廣告到推出新品牌——都進行定量的認真研究。 顯然,這給了咖世家快速跟進的機會。博斯邈說,咖世家在中國發展能如此強勁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南北方各找到一個合作夥伴:華聯和悅達。 在北京,華聯咖世家(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2008年8月8日開出了第一家門店,3年後,已發展連鎖門店43家,這個速度幾乎是星巴克同期在北京發展門店速度的2.5倍。而一些星巴克與華聯租約到期的門店很自然地掛上了Costa的招牌。 進入中國市場12年的星巴克完成了咖啡文化的普及教育,但現在,其它對手也在紛紛搶奪此前由星巴克幾乎壟斷的咖啡連鎖市場。去年收購太平洋咖啡的華潤集團已確定1000家店的開店目標,來自新加坡的豆和茶葉(Coffe Bean&tea Leaf)正在上海地區強勢擴張,另有中國本土一眾模仿者緊隨其後。
推薦閱讀:
※談談意式拼配的目的
※肯德基現磨咖啡怎麼樣?
※咖啡對杯子有要求嗎?不同的咖啡需要使用不同的杯型嗎?
※喝咖啡別用吸管,更別提什麼易拉罐...請去魔都這幾家好好喝一杯!
※瑞典雞蛋咖啡是個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