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的八種模式及答題技巧步驟

詩歌鑒賞的八種模式及答題技巧步驟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

分析意境型的古詩鑒賞題設題方式是:(1)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的一般思路是:所寫的意象+意象的特點是什麼+藝術效果+包含的詩人的感情。

(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我們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主要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例一:(2004年福建卷)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秋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陰。

1、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字。請從三、四兩句中找出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並在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果營造意境的。

答: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是「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

例二:(05年遼寧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寧夾口三首(其三)           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

         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倒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

1、兩首詩的首句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兩詩藉此營造的是一種什麼氛圍?表達的又是怎樣的心緒?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

答:「月黃昏」三字為兩詩營造氛圍、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客船、「無燈」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昏黃的月光中,暗淡朦朧,(步驟一)營造了一種凄迷、蕭索、沉寂的氛圍,(步驟二)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步驟三)

2、兩首詩的末句,一用「應有」,一用「猶有」,哪個更好?為什麼?請簡要賞析。

可以有三種答案:①「應有」更好。「應有」二字蘊含豐富,傳達出了詩人在孤寂中力尋舊影時的複雜心情,其中既有希冀與自信,也有失意與悵惘,更有尋而未見的不甘心,可謂傳神之筆;「猶有」二字則無此意趣。②「猶有」更好。「猶有」二字,自然道出,卻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還保存到現在,說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進一步傳達出了詩人那種孤寂悵惘的心緒;而「應有」二字卻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見上)

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

這種類型設題方式是:(1)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2)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題的一般思路是:(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感情。

其表達的格式是: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例三: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早    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1、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

例四:(2004年天津卷)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註:①綠綺: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1、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

答:主要用了側面描寫,(步驟一)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雲重重疊疊,布滿天空。時間過得真快啊!(步驟二)寫詩人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步驟三)

例五: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根據提示,完成賞析。

             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1、問:從藝術手法的角度分析這兩首詩的異同?

答:相同點:兩首詩都採用了對比反襯手法,(步驟一)把歷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場春夢,與現實顯示出這一夢境的殘破景象——為輝煌歷史哀鳴的翻飛「鷓鴣」和為輝煌歷史見證的「舊時」月亮,各自形成對比。《越中覽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筆,振起全篇。《石頭城》以「舊時月」暗轉,隱隱反照的是東晉到南朝近三百年的歷史,(步驟二)兩首詩共同傳遞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悲涼感。(步驟三)

不同點:《越中覽古》由歷史典故發軔,由昔向今延伸,側重狀昔日的繁華,引渡到現實情景,勾勒出一幅動態圖畫;《石頭城》從今往昔推移,反方向運作,側重描繪今之荒涼,定格於一個靜態鏡頭。

第三種模式 分析語言特色

這種類型設題方式是:(1)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什麼特色?(2)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其答題思路是:(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格式是:總體評價+結合字句分析形式和內容上的藝術效果+所表現的詩人的感情

例六: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1、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

例七:(2004年江蘇卷)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徵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為什麼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慷慨悲涼,(步驟一)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塞等邊塞地名,寫徵人的戍邊生活。「馬策」即馬鞭。「刀環」,刀柄上的銅環。馬策,刀環雖小而微,足以引起對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聯想,(步驟二)我們不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與荒涼,也可以感受到徵人轉戰跋涉的苦辛。徵人的怨情也躍然紙上。(步驟三)

2、詩題為「徵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答:1、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2、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3、怨氣候酷寒。4、怨景色單調。

第四種模式:一詞領全詩型

一詞領全詩型鑒賞題設題方式: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其答題思路是:(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例八:(02年全國卷)閱讀下面一唐詩,完成下面的題目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第五種模式、鍊字型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那一個字?為什麼?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鍊字,這種題型要求品味這些經過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讀,應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範式:釋含義(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描景象(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點情境(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例九: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2003年全國卷第三世界題)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註: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雜念。

1、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鍊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中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詩眼「分別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於岩石的阻攔,發出低呤,彷彿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於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釋含義,描景象)。「咽」、「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了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點情境)

第六種模式 觀點不同型(詩論評析型)

 提問方式:有人這樣認為,有人那樣認為,你覺得呢?

 解答分析:依據原詩(詞)作答,一定要從原詩(詞)中找到理由、原因。

解題模式三步走:第一步:明確詩論涵義。(一般情況答題者心知肚明就成,不一定在答題中寫出來)第二步:簡潔語言表明自己的觀點,或贊同,或反對,或批,或貶,言之有理。第三步:結合詩句自圓其說地分析,以之證明自己的觀點。

例十: 2005年福建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唐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那一句更妙,為什麼?

「雁引愁心去」一句更妙。「雁引愁心去」一句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穎。(答「雁別秋江去」一句更妙也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

答:第三聯運用誇張手法,(步驟一)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雲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驟二)

例十一: 2007年山東卷:14、閱讀下面一首清詩,然後回答問題。

          出關①(徐蘭)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②影翻飛見戍樓。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注]①關,指居庸關。②旆(pèi),旌旗。

1、詩的前兩句,有的版本作「將軍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與本詩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更喜歡本詩。本詩前兩句點出居庸關的雄壯氣勢,景物描寫鮮明生動,為後面抒懷作了鋪墊。「將軍」兩句缺乏形象感,並且與全詩思鄉的情感內容不相稱。

以上六種答題範式只是一種模板,它可以使廣大考生明晰答題的正確指向,至於在這個框架內具體填寫什麼內容,還需要廣大的考生對全詩作悉心的口味和揣摩。只有將「正確指向」和「準確內涵」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搶佔古詩詞鑒賞的制高點。

模型七  分析形象型

  提問方式:簡要分析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提問變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麼寓意?作者筆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點,象徵了什麼樣的形象(品質)?

  解答分析:回答這種題,必須熟悉和了解一些詩歌意象的基本寓意。如:冰雪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柳樹以折柳表惜別。蟬以蟬表品行高潔。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琴瑟 ⑴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⑵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解答分析:雙鯉 代指書信。崑山玉 比喻傑出的人才。白衣蒼狗 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蒓羹鱸膾 指家鄉風味。「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柳營 指軍營。懷桔指孝順雙親。「執牛耳」指盟主。「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等。

  答題步驟:

  第一步找到詩詞中詩人描繪形象的相關詩句,明了形象類別(景、物、人);

  第二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

  第三步結合詩詞主旨分析作者寫這一形象的原因;

  第四步指出作者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答題示例: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提問:作者筆下的「竹」具有什麼特點?象徵了什麼樣的品格?

  回答:立足破岩,備受風霜雨雪的磨難,依舊頑強的生存著。詩人在讚美岩竹的堅定頑強中,隱寓自身不媚權貴、不流世俗、潔身自好的剛勁風骨。

模式八:賞析思想情感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主旨。對於本詩內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情感或某句詩的含義(特殊含義、深層含義、如語境含義、意境含義)。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狀志未酬、報國無門、閨中怨恨、念遠思家、忠貞愛國。

[答題步驟]步驟一: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思想情感。步驟二: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思想感情。

[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2007年海南、寧夏卷)

                  小齋即事

                      劉一止

        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方。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

[注]1劉一止:宋微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曾任監御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2局:指棋盤。

作者為什麼要寫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發一種什麼樣的情懷?

[參考答案]作者寫琴棋二物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來寫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稜角。正因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變,結果到頭來「世愈疏」、「萬事妨」,只落得小齋獨處,無關乎國家的興亡了。這些都抒發了作者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譏諷的情懷。

 


推薦閱讀:

關於答題外掛越發猖獗的一些思考,和告訴你答題助手是如何讓你瓜分百萬的
詩歌鑒賞題型技巧型答題模式
命理問答題 1~167
2018.3.06直播答題時間表
假期怎麼過?知乎「知識之王」陪你玩轉春節

TAG:詩歌 | 答題 | 技巧 | 鑒賞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