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概要講記 2 凈界法師

 第二個:空性。那麼對這種緣起跟空性的道理,你要產生一種堅定不疑的理解,所以我們就知道,「一切義趣唯言類」。其實人生的好壞、成敗、得失的對立的概念,這種義趣其實都是你自己安立的。所以唯識學很重要有一句話叫「唯識無義」,一切的生命的概念,都是你的心識安立出來的。好壞、成敗、得失的概念,是我們自己安立的,它沒有真實的概念。好,這個是我們在修道之前的基礎,看第二個成就觀行。

 

  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現證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等住二無真法界。

 

  那麼《攝大乘論》裡面又提到這個觀行有兩個重點:第一個講到方法,第二講到次第。方法,什麼叫修無分別智?「若知諸義唯是言」,你要知道你心中對人生的概念,好壞的概念成功的概念,什麼叫成功什麼失敗,其實都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這種對立的概念,業力本身,它本身本來就沒有帶這種概念。所以你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你的名言安立出來的。所以你要知道這個道理,你就能夠隨順於、相似於唯識的真理了,那麼你從唯識的真理的隨順當中,就能夠親證這種二空的真實法界了。

 

  我們本來安立名言,讓自己墮落到一種虛妄的法界,我、法二執的法界,現在你只要把名言破壞了,你就回歸到二空真如的圓成實性的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二相是指的能取的我、我相,跟所取的,有能取相跟所取相。那麼也就說:你要破執著,你必須要破你的分別,因為你一定是先有分別,才會有執著。

 

  我們再看下面的次第:「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那麼他在破相的時候,在唯識的角度先破所取相,所取的人事,是你的心安立出來的,所以離開了心,這個所取的相狀,根本就沒有好壞的概念,就破所取相。第二個,再破能取相,這個能取的我,第七意識這個恆審思量這個我它也不可得,因為心性本來清凈嘛,它哪有一個真實的我在執著?所以智者了達能取所取的相狀都畢竟空,就平等的安住在一真法界,二空真如的法界了,就安住在圓成實性了。

 

  所以它離兩種相:第一個離所取相,第二個離能取相。

 

  這個我們說明一下,這個兩個相狀,唯識它是先離外相,再離內相,它先修外空再修內空,但是這個方法不一定好。圓教的思想:天台、楞嚴,比較高端法華、華嚴的思想,它是先修內空,再修外空,我們解釋一下,我們最好是先達到內空,觀察正念真如,我們知道何期自性本來清凈。人生本來就沒有輪迴這件事情,先內空然後再觀察外空,那麼再破除,在沒有輪迴當中,你不要去執著如夢如幻的影像。內空叫做「正念真如」,它就觀察真如;外空,是觀因緣的「緣起性空」「因緣性空」、。站在內空的角度來修外空,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斷除生死,站在本來沒有執著的角度來調伏執著。所以它這個我們從性相圓融的角度,我們站在真如清凈的角度來破遍計執,這個是比較好的一個方法。

 

  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兒,今天的空性有沒有問題?這個很關鍵哦,我們要往生凈土,往生凈土是一個新的概念,你要先破壞舊的概念。你不把你過去生,輪迴當中留下的雜毒破掉,你就直接修信願,你這個信願夾雜了執著。我們一定是先排毒,然後再重新的給自己養分,所以這個無分別智很關鍵。先清除心中的地雷,後面我們再講到怎麼建立菩提,建立凈土的概念。

 

  【124】禪凈雙修對我們是不是有助益了呢?

 

  師父:欸,請說。

 

  學員:那師父請問,這個凈土也是依他起的嗎?

 

  師父:是。

 

  學員:就是我們……

 

  師父:但是它是清凈的依他起。依他起有雜染的依他起,比方說輪迴;這個佛菩薩叫清凈的依他起,還是要分一下。

 

  學員:對。那我們實際上,用一個清凈的依他起,去代替一個雜染的依他起?

 

  師父:是的是的,是的。這個轉移你的心態,對對對。因為大乘佛法是轉識成智,它不破壞心性的功能,它是把你攀緣娑婆世界的心,把它……我們不要說攀緣了,把它憶念凈土,其實就是攀緣,憶念,叫憶念,是這樣。

 

  學員:那這裡邊我們講真如,跟禪宗講的自性是一是二?

 

  師父:是一樣的,一樣,是的。

 

  學員:那這樣的話,禪凈雙修,是不是會是有助益了嗎?還是說……

 

  師父:因為你現在你念佛人,你不修空觀,有什麼問題?就是說我們一直在輪迴,我們心中已經留下一些問題了,一些盲點了。盲點你不處理,它是不是永遠存在?還容易起顛倒,你知道嗎?因為你每一次的輪迴,或多或少都有留下一兩個影像在你的心中,執著在裡面,對不對?那麼這個就遍計執,就這種輪迴的力量。當然你也可以不管它,但是你不管它,它不會放過你,所以你如果這個東西你不清除,你就直接修信願,你的生命就兩種力量了:一個是往生的力量,一種是輪迴的力量,是吧?那臨終就難說了。

 

  所以凈土宗的人,你不用空觀來清除地雷,你的臨終就充滿了變數。你看往生的力量強,還是輪迴的力量強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念佛人,關鍵在哪裡?我們不是一張白紙,然後開始念佛。我們已經輪迴很久了,我們有太多的生命的經驗,而每一次的經驗,都或多或少都有留下一些帶有顛倒執著的妄想。也就是說,我們對娑婆世界有太多的貪念,那麼這個地方是一個問題呀,如果你不處理的話,它是個大問題。當然你也可以不面對它,但是你不面對它,關鍵是它也是存在。

 

  學員:那最後能不能請師父,抽時間帶我們拜一堂八十八佛?因為我們一直都不知道正確的拜法。

 

  師父:我們講唯識學的課程,請坐請坐。

 

  【125】唯識的真如跟《楞嚴經》的真如一樣嗎?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剛提到一個概念,就是隨緣消舊業,就是說盡量做到不攀緣,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歷緣對境的時候,好比說我今天選擇到美國來念書,或在台灣念書,做這個抉擇;或者說好比說我今天晚上選擇來聽這堂課,或在家,這種抉擇,都會造成後續產生境相上,就是很明顯會感覺到不同的地方。那這種事情會讓我們有種錯覺,誤認為說,我們對於果報是某種程度上,是有種掌控力。那我們實際上,歷緣對境有時候,又不得不去做這些取捨,那要怎麼去解釋說,這個都是果報變現的,我們沒有任何掌控力,應該要從什麼角度去切入?

 

  師父:「攀緣」,它的一個定義是對結果,你來美國讀書是個結果,還是一個過程?它不是一個結果,你結果變得更好,或者變得更壞, 「結這叫果」,是吧?佛教的攀緣是針對結果,因地我們不叫攀緣,因地叫做「如理思惟」。我們現在講的是結果,你來美國讀書,這個結果還沒有出來嘛!這是你的因地嘛,來美國讀書不能講結果嘛,你可能會變得更好,也可能變得更糟,是吧?在因地你要如理思惟,佛教的攀緣是針對結果,你要去執著它的結果。過程因地不講攀緣,因為你不能什麼事都沒有分別,那你就會傻傻的,對不對?你要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嘛,你要能夠善能觀察諸法相嘛,於第一義諦而不動嘛。在因地的時候,你要知道善惡因果嘛,什麼事情對你的修行是有幫助的,什麼事沒有幫助的,你要趨吉避凶嘛。在因地上你要分別嘛,但是結果要放棄。這個問題在結果,你不能對結果有期待,因為人生是沒有結果的,但是你在因地的時候,你要善加抉擇。好請坐。

 

  學員:師父吉祥、慈悲!然後上一堂課,師父有講到說過程經歷,然後結果靠業力,然後您也有提到說,第七意識,如果第七意識不被啟動的話,第八意識業力它也不會有作用。所以我的問題是:如果今天第七意識被啟動,然後第八意識業力沒有的話,那經歷之後的結果會是什麼?

 

  師父:第八意識的業力會沒有?你再講一遍。

 

  學員:就是如果第七意識,如果第七意識沒有被啟動的話,然後第八意識的業力,也不會有作用,所以那現在的話,那如果這樣的話經歷之後的結果會是什麼?

 

  師父:那就是無生。你至少輪迴結束,輪迴就自動會結束。輪迴結束有兩種結果,第一個如果你走小乘的路線,落入偏空涅槃,如果大乘就到十方凈土去了,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你走大乘一定往生十方佛土,比方說西方凈土或者東方凈土,還有很多凈土。你只要把第七意識的執著給調伏了,你的輪迴的力量就結束了,三界的輪迴就結束了,這個時候你的人生你就有資格叫做「隨願」,你就有願力了。你業力沒有消之前,你根本沒有資格談願力。但是你有願力了,那你就隨願往生十方佛土,那隨你的願力了,你是一個自在的人。但是你如果執著啟動了第八識,那你就不得自在,你沒有資格說你要願生哪裡去,因為娑婆世界不會放過你,關鍵在這兒。所以不管你要去哪裡,你要先解決娑婆世界的問題,我們必須把輪迴的力量降低,你才有資格談往生這件事情,因為它是確實存在的東西。

 

  學員:師父慈悲,那唯識這邊叫「圓成實」,它也是亦名「真如」,那請問師父,跟《楞嚴經》上說正念真如,這兩個真如有不一樣嗎?

 

  師父:《楞嚴經》的真如,它是偏重在內空是本來清凈,它是不需要修的,本來清凈是吧?本來清凈你只要知道有這件事情,只要你憶念它不迷惑就好了。《楞嚴經》的真如是正念、是內空、是本來清凈。唯識的真如是你要去修,你要斷分別,才會去開顯這個清凈,要離相,你要把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停下來,它那個清凈的圓成實才會顯出來,它是修來的。唯識學的空是外空,它要破遍計執。那麼《楞嚴經》的正念真如的空是:它是本來就清凈,你只要知道有這件事就好,知就可以了,本來就清凈你就不需要修的吧,它是一個理性。但是我們今天談的,這種無分別智,所選的真如空性,是要修的,你要去努力修的才有的,沒有修就沒有了。

 

  學員:師父,弟子對那個空跟有,概念不是很清楚,《心經》上說這個色即是空,就是相狀本來就是空,為什麼說下一句它是說空即是色,為什麼說空就是相狀?

 

  師父:因為就是一切法畢竟空,所以才會讓緣起有機會顯現。如果生命不空,我們先反證,假設你的生命不空,假設你的這個生命是有自性,那你來生還是這樣子,那就違背緣起了。你不管造善造惡,你永遠保持原狀,所以你必須要安立在本性是空,才能夠建立緣起法,這兩個是互相證明的,因為有空才有緣起,因為緣起所以它是空。假設你的生命不是空,那就違背緣起了,那就是自性有了。說你這個生命有自性了,那糟了,一百年後一千年後,你還是這樣子,不管你造善不管你造惡,那就沒有因緣了,這個因緣法就不建立起來了,一切法是有自性的,那麼生命就恆常不變了。所以因為一切法畢竟空,才會一切法畢竟有,因為空所以才有資格談緣起,才有辦法緣起。因為緣起所以空,這兩個是一體的,所以緣起所以性空,因為性空所以才有辦法緣起,它要不是空它就有自性了吧,有自性怎麼緣起?

 

  好,最後一個。我們可能這一堂課上完,再上一堂課,我們會針對空性做一個研討。如果你有空性的問題的,這一塊是很關鍵哦,如何把輪迴生死的繩子,從你的心中解開來,這個很關鍵,我們在下一堂的下一堂課,下禮拜二會做研討。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的理解對「遍計所執」的理解,就是說我們看到相狀,然後我們也有分別,我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可是我心知道我自己知道,我起了這個念頭,我是喜歡的,我貪著,然後我不喜歡的我起瞋恨心,可是就是我現在要對治的,就是說我不要去執著那個相狀,繼續進去是不是就是要破這一關?

 

  師父:對對對。

 

  學員:就是分別都還是沒錯,我應該是有分別的嗎?

 

  師父:不能夠分別,你一分別你就會產生執著,但是到分別還不算執著,到了執著的話就是,我一定要得到它,就到落入遍計執了。但是等到這個時候,你要斷它就難了。斷煩惱、調伏煩惱跟調伏火是一樣,當火沒有燒的很大的時候,你就要下手,你不能變成森林火災了,所以當它變成執著就很難去動它。

 

  學員:可是分別不是一種自然反應嗎?

 

  師父:不能講自然反應,這是不自然的反應,非常不自然!因為你就多事嘛,你不能把錯誤當做自然,那你就完了。它是不自然的,它違背真理,因為它本來就沒有分別,是你自己給它分別的,你自己多事。我們要想辦法讓這個宇宙人生還它本來面目,不要加上你的加油添醋,它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好好的把今生走過去就算了。不要在人生裡面加太多的加油添醋,你會給輪迴增加很大的力量。

 

  好,我們先上到這裡。那麼這個空性的法則是很關鍵的。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唯識學概要講記 (5)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十九 

 

  【126】調伏力的兩個重點!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五面,四十五面我們講到乙二:事修。

 

  我們凈土宗的修學,我們主要的宗旨就是追求臨終的正念,千念萬念為了是追求臨終的正念。那麼事實上臨終的正念,跟我們平常的正念是不太一樣的,因為平常的正念,它的作用是表現在第六意識。我們平常的正念,你只要調伏你第六意識的妄想跟煩惱就好了,因為第六意識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你能夠打個佛七,或者你能夠專心的用功一段時間,你會發覺平常的正念,並不是那麼的困難。

 

  所以凈土宗很多人產生錯覺,他從平常的正念的容易,他就推論臨終的正念也是容易的,這個是凈土宗一個很大的盲點。因為你臨終的正念,它除了第六意識的問題以外,它要面對第八識的生死業力。所以古人說,臨命終的時候,那叫做臘月三十算總帳,不是算今生的帳哦,算無始劫來的生死業力的帳。因為你臨終的時候,阿賴耶識現前,是人臨命終時,阿賴耶識的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的種子,都會現在你前面,那麼這個時候,第六意識當然它的問題就複雜,它要內調煩惱,外調生死業力,它是內憂外患,它雙重的壓力。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我們遲早有一天要面對阿賴耶識的,遲早,因為它不會放過你的,所以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我們必須讓第六意識在臨終到來之前,你要具足兩種的功能:第一個「調伏力」,第二個「引導力」。我們怎麼去調伏第八識,怎麼去引導第八識,讓整個生死業力能夠順從彌陀的本願,這個就是我們平常要做的功課了,除了調伏妄想以外了。

 

  那麼調伏力,我們前幾次的課程講到兩個重點:第一個你要調伏我們八識裡面的生死的重罪。我們不能夠在我們生命當中,累積太重大的罪業,這種殺盜淫妄的罪業。臨終的正念是有條件的,你一定是身心沒有障礙,所以我們必須要在臨終之前,把我們身口意的罪業把它懺除乾淨,這是你要做的第一個功課。在你生命還沒有結束之前,趕快把阿賴耶識裡面特別重大的罪業把它處理掉。

 

  那麼這個處理的方式,在大乘佛法當中有三個法門:就是懺悔、皈依、發願。你要有一個懺悔的心,這個懺悔的心當然主要就是你要怖畏當來的果報,生起怖畏的心;第二個:皈依,我們在懺悔過程當中,一定仰仗三寶的加被,你要念佛或者持咒,或者一個懺悔的法門來引導你;那麼第三個當然發願,你能夠盡未來際,奉持如來的戒慧,絕不再犯。所以你透過懺悔、皈依、發願的法門,你可能經過三個月的加行,或者是一百天、一年的加行,你就很容易把這個罪障給懺到讓它沉澱下來。所以我們臨終正念的第一件事情,你要趕快處理你的罪業的問題,你不能讓它相續下去。

 

  那麼第二個就是調伏我們的顛倒妄想。我們第六意識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有些妄想是不障礙你往生的,叫做「表層妄想」,這個妄想不可怕,你只要佛號提起來,它就消失掉了。但是有一種妄想是特別堅固的,叫做「顛倒妄想」。

 

  【127】顛倒妄想的形成是有三個次第!

 

  這個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由於我們個人的業力,我們會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當中,我們取到我們自己業力相應的相狀。如果你善業起現行,你會取到一個如意的、美好的相狀;如果你這個時候剛好罪業起現行,你當下取到的是你不如意的,違背你心意的相狀。當然這個取相都沒有錯,凡是業力顯現出來的東西,在佛法裡面叫做「依他起自性」,這個是沒有錯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在哪裡呢?就是「分別」。第六意識把我們取到的相狀,根據我們個人的習氣、思考模式,安立名言,這個時候問題就複雜了,因為相狀經過你的解讀以後,它產生對立了。所以你怎麼解讀人生,這是很重要的關鍵,面對人生容易,解讀人生難。因為你第六意識一旦安立名言,這個相狀就產生固定的相狀了,所以這個時候你安立名言以後,你的相狀產生對立的時候,你就很容易提供第七意識產生執著了。第七意識的我愛執就住在這個相狀,那麼當你的心有所住的時候,你的心態就產生變化了,這個相狀就開始主導你了,就產生顛倒了。

 

  為什麼叫「顛倒」呢?因為你得到這個相狀的訊息是錯誤的,它不是原來的面目,它是經過你第六意識的錯誤的名言的安立,經過第六意識的錯誤解讀而產生變化了。所以這個顛倒妄想假設你不除的話,它就是容易在臨終的時候刺激你的生死業力,讓你的生死業力得果報。每一個人都有顛倒妄想,有些人表現在財、有些人表現在色、乃至於名食睡,就各式各樣的顛倒妄想,那麼這些都是讓我們生死業力得果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增上緣。

 

  這個顛倒妄想的處理,佛陀的意思,它是三個次第生起的:取相、分別、執著。那你說我現在不要取相了,不對!相狀沒有錯,你不能夠說那我現在開始,我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向外攀緣了,我就躲到深山去了,眼睛也不看了、耳朵也不聽了,相狀沒有錯,而且相狀在後面我們在修菩提心的時候,借相修心,它還有很好的用處,所以取相沒錯,錯不在取相。所以,你不能從取相下手,因為它沒有錯。佛陀說的你沒有病,你不能給它吃藥,不能無病飲葯的。

 

  那麼有些人到了執著的時候再來對治,太晚了!你只要驚動了第七意識這個魔王出來活動的時候,你第六意識就沒辦法對治它了,這個火都已經燒到整個森林都起火了,你再把消防車叫來來不及了,你再持咒、念佛都無濟於事。一個人墮入顛倒當中的時候,是誰都救不了你,你自己也救不了你。所以你不能等到這種堅固的執取在活動了再來對治,晚了!

 

  所以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在我們生起顛倒妄想的過程,取相、分別跟執著,最佳對治的時機在「分別」,斷你的分別,叫「無分別智」,你只要不生分別,第七意識就沒有活動的空間。我們有些道路已經走得夠深夠遠了,我們的心當中有的道路,已經離真如本性越走越遠了,這條道路該是封閉的時候了。所以為什麼佛陀要你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你再分別下去你只會在這個道路越走越遠、越走越有力量。

 

  凡是在你的生命當中,你只要覺得哪一塊因緣你一直分別的時候,它很快帶動你的煩惱,貪、瞋的對立的煩惱,這個道路就不能再走了,因為它已經形成顛倒妄想了。所以我們的生命當中,有些分別、有些妄想是沒關係的,但是有些妄想是充滿了地雷的,這個妄想你必須暫時把它封閉,就是「斷相續心」。所以偉大的佛陀要我們在生命當中,你開始檢討你自己,哪些妄想是必須要斷除的,哪些妄想是不障礙的,你必須做一些自我的反省跟檢討。

 

  那麼總而言之這個調伏生死業力,包括調伏重大的罪業跟調伏顛倒妄想,這兩塊都是在我們臨命終之前,你必須要做的兩大功課。

 

  【128】菩提心的生起有四種因緣!

 

  現在我們來談一談引導。大乘佛法對於生死業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調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麼去引導你的生死業力,讓它趨向兩個方向:第一個趨向無上菩提,第二個趨向西方凈土。現在我們來談談引導的功德。

 

  好,我們看事修。那麼前面的理觀它是調伏顛倒妄想,它直接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息滅我們心中一切的分別。因為它本身在觀照的過程當中,是離一切相的,所以叫「理觀」。但是這個事修,它必須要即一切法,它必須在有相的因緣當中,去歷練、去觀照,所以它叫「事修」。它要借因緣的假相來修學,來修學什麼呢?修學菩提心、修學往生的心,這個叫「事修」。那麼這當中分成兩段:一:依聖道門修學六度;第二個:依凈土門成就信願。那麼這兩個都是屬於在因緣當中來修學, 「事修」叫做。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個:依聖道門來修學六度。這個地方有五種因緣:

 

  一、因緣;二、殊勝;三、方便;四、利益;五、助成。首先我們來談談這個六度的成就的因緣。這個地方有分成三段:一、對治障礙;二、成就功德;三、成辦利他。先看對治障礙。

 

  那麼這個菩提心,我們談一下,我們以前在沒有修菩提心之前,我們第八識是受誰主導呢?對了,受第七意識。第七意識的我愛執,以自我為中心產生攀緣心,攀緣人天快樂的果報,所以我們以前的生命只有一個宗旨,叫做:「享受人生」。

 

  我們攀緣色聲香味觸法,讓自己這個自我意識來享受,就造成了無窮無盡的生死。那麼這種享受的心,被我們的無分別智給破壞了,因為你享受一定要有分別心來帶動,你不打妄想你怎麼享受人生?因為人生本來就是痛苦嘛,生命是苦多樂少。所以享受人生的概念是你自己想出來,就是說我們把人生美好化了。我們可能在人生的經驗當中,曾經有過一次的快樂的經驗,然後你就拿那個經驗來看所有的人生。

 

  我們為什麼能夠去承受人生的折磨?生老病死的折磨?因為你覺得,你曾經有過那麼一個快樂的影像,那個影像支持著你,讓你繼續走下去。

 

  但是這個影像,被我們的無分別智破壞了,所以這個時候菩薩自我意識這個道路被封斷以後,它就不知道何去何從?這個生死這麼多的善惡的業力,該往哪裡去呢?所以我們必須要重新建立一個引導我們業力的一個力量出來,第一個就是「菩提心」,重新引導我們的阿賴耶識的業力,不能受自我意識引導。

 

  那麼這個菩提心本身的生起,有四種因緣,因為個人的根機的不同。在《瑜伽師地論》上說,第一個因緣:聞法歡喜。有些人對大乘佛法的這種各種的教法,聽了以後特別的法喜,而發起菩提心了,第一個依法而發心;第二個:見佛的功德。看到佛陀在大乘經典,有種種的神通道力變化,依人、依佛而發心,見佛功德;第三個:悲眾生苦。他看到無量無邊的眾生,在顛倒妄想當中,一次一次的跳入生死的火坑當中,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他看不下去了,所以他發心了,悲眾生苦;第四個:哀聖教衰。看到佛法在末法時代,代代的相傳,法的力量越來越薄弱了,所以刺激菩薩的一個使命感,為了護持正法而發菩提心。

 

  那麼這四種因緣都能夠使令一個菩薩產生一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這個就是菩提心。那麼這個菩提心一旦發起來以後,我們的生命又重新有了動力了。以前是以享受人生,一種攀緣人生為動力,現在是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動力。

 

  【129】如何對治難發菩提心?

 

  那麼這樣的一個菩提心,在生起的過程當中,這個《攝大乘論》的無著菩薩,把它分成三個重點。我們今天會談到三個重點的菩提心:第一個是自受用的菩提心;第二個是他受用的菩提心;第三個是自他圓滿的菩提心。

 

  第一個我們先從因緣當中,來談談自受用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有三段,先講到這個對治障礙,對治障礙當中,我們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對治不發趣。我們把它念一遍:

 

  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

 

  那麼不發趣,這個發趣就是不發起菩提心。那麼為什麼叫「發趣」呢?因為發了菩提心,就能夠趣向菩提、趣向涅槃。那麼有些人菩提心他發起來很困難,他發不起來,佛陀就幫助菩薩,安立了布施跟持戒波羅蜜多。

 

  就說你發不起菩提心怎麼辦呢?你多布施、多持戒。因為有些人為什麼發不起菩提心呢?因為他貪著世間的錢財,貪著地位跟及著室家。及著室家就是貪著這個家庭眷屬,這種兒女的私情,他很難發起菩提心。

 

  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修六度的時候,其實是在「借事修心」,主要是在幫助自己發菩提心,初心菩薩都是這樣子。那麼我們透過布施我們慢慢慢慢知道,其實我們把一些多餘的財物,布施出去,我們把我們過去認為很重要的東西,布施出去,我們發覺我們並沒有因為這樣子而產生痛苦,我們活得更快樂。

 

  所以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說:我們以前對東西是過度的執著了,不是你真正需要它,而是你的妄想認為你需要它。通過你透過布施,你會慢慢從無貪當中,而生起一種成佛的願力,這第一個,這個從布施。

 

  那麼持戒呢?持戒它的重點在「少欲知足」,就是我們會從很多很多的物質當中,知道知足感恩,也能夠幫助我們發菩提心。

 

  所以佛陀安立布施的無貪跟這個持戒的這種知足的善根,他幫助一個很難發菩提心的人他容易生起菩提心,就是對治你發不起菩提心的人,你要多修布施、多修持戒,是這個意思。

 

  【130】如何對治退失菩提心?

 

  我們再看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忍進波羅蜜多。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那麼有些人發了菩提心以後,因為這菩提心剛開始,我們剛開始是很生疏,因為我們以前都是用慾望來帶動我們的修行。我為什麼願意努力的去修行呢?因為我可以透過修行,讓我享受五欲的快樂,以前是用慾望來帶動。那麼現在變成無所求,因為所有的慾望被無分別智給破壞了,這個時候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成佛的願力、往生的願力,那麼這種願力對我們來說,我們在操作還是比較生疏的,所以很容易在順、逆的因緣當中,得到破壞。

 

  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告訴我們,你要在保護菩提心的過程當中, 「忍加修辱」跟「精進」,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以前在修無分別智,這個空性智慧的時候是離一切相的。當我們把相狀離開的時候,所有因緣也就離開了,所以你回到空性的時候,你是風平浪靜的,一念不生的,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就是那一念的寂靜的法喜而已。但是當你修菩提心的時候,你一開始從空出假,你開始面對人群的時候,諸位,一旦你接觸眾生,那就是接觸你的因緣。

 

  因緣就有好壞的問題了,就是對立的事情了。有些人跟你結了善緣,有些人跟你結了個惡緣,當然結善緣的人,他會讚歎你、鼓勵你,但是如果過去生跟你結惡緣的人,看到你這樣子發菩提心,他毀謗你、刺激你,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就忍辱波羅蜜!就是說:『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那麼有些眾生跟你生生世世結惡緣的,他看到你發了菩提心,他就來破壞你了,這個時候你應該安忍不動,你要修忍辱波羅蜜。

 

  不過當然這個忍辱波羅蜜,它也不是強忍,在佛陀的教法裡面,就是說你要修這個自他平等。佛陀在對治瞋心這一塊,他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消除對立,你永遠都不要跟眾生站在對立面,永遠不要。就是說當眾生來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思惟:其實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要離苦得樂而已,那麼他這樣的心情也沒有錯嘛,他站在他的角度他想保護自己,所以他釋放一種負面的身口意,那如果我今天是他的話,我是一個生死凡夫,我也會跟他一樣做出同樣的舉動,因為離苦得樂的心情每一個人都有。

 

  所以我們從這個同理心態,其實我們也沒有比他好多少,只是個人的角色定位不同而已。所以我們如此的思惟,我們就可以成功的把人跟人之間的對立,給消滅掉了。你一個家庭,做先生有先生的立場,做太太有太太的立場,做子女的他也有他的定位,所以每一個人站在自己的角色上,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想保護自己。當然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他的角色來思考這件事情,他所做的一切事情是很正常,因為他想要離苦得樂如此而已。

 

  所以我們透過這種同理心的思考,我們可以慢慢的調伏我們不跟他站在對立面,這個就是修習忍辱波羅蜜。

 

  第二個就是在長時間的善品,就是解行的功課當中產生了疲倦。前面是面對逆境的一個修學,安忍不動,但是順境的時候也要小心。

 

  因為你順境的時候,你會產生得少為足,就懈怠了。所以菩薩要以精進的心來激勵自己:我們要走的路還非常遠,我們離佛菩薩的功德,還是相當的有距離,所以我們應該要鼓勵自己不斷的進步。所以當我們生起菩提心以後,我們面對順、逆的因緣,逆境:採取保守的忍辱波羅蜜;順境:我們應該要多用精進波羅蜜,抓緊這個美好的暇滿人身,好好的積功累德,這個是對治退還。

 

  【131】如何對治菩提心的失壞?

 

  我們來看第三、對治失壞: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不復退還而失壞因,故立定慧波羅蜜多。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

 

  那麼你能夠透過這個布施、持戒發起的菩提心,透過忍辱、精進讓菩提心增長廣大,你還得要注意,不要讓它產生一種內在的破壞。

 

  前面的退還是外在的順境因緣的刺激,這個破壞是來自於你內心的障礙。

 

  比方說散動,你一個人發了菩提心,你不可以讓你自己整天處在一種非常散亂攀緣的階段,就是說你什麼功課都不做,這對你的菩提心就非常不吉祥。因為你長時間活在這種人事的忙碌當中,你的心是散散亂亂的,就是佛陀說的你這個水沒有一個池塘把它保護起來,這個水都流失掉了,你內心的能量,念力太薄弱了,你很容易失掉菩提心,因為你正念力太薄弱了。所以你不能長時間處在散動的階段,你一個人或多或少要有一點功課,佛號、咒語或者聽經,把這個心攝持攝持,就是這個心你不能老是不管它,你要好好的去調伏它、管管它,這第一個。

 

  第二個、邪慧。這個人他在做功課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邪見顛倒。

 

  在《小止觀》裡面講到一個邪慧說,當你在做功課用功的時候,有時候會起一個顛倒說:哎呀,我為什麼要在這邊拜佛?為什麼在這邊打坐呢?我應該去干一點實事多好呢,現在那個地方在辦慈善事業,我應該去參與呀,我們應該做一些慈善的資糧,而不是在這個地方,空心的靜坐、空心的念佛……你自己會產生這個顛倒。那麼這個智者大師說,你要思考,你現在的定位是在自受用的菩提心,你這個時候不宜有太多的外緣,所以當你生起一個錯誤的念頭,跟你當下的修行不相應的時候,你自己要如實了知,趕快把這個念頭消滅掉,這是不能產生邪見的顛倒。那麼透過我們的一個專註跟正知,來對治菩提心的失壞。

 

  【132】自受用菩提心它有什麼功德呢?

 

  我們看最後,從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麼成就的自受用的菩提心,它有什麼功德呢?我們把它念一遍: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

 

  那麼前面的四波羅蜜多,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它慢慢的會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就是我們的攀緣心,你要不斷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它慢慢的心就寂靜下來。那麼再經過禪定的專註,它就能夠成就不散動成就。那麼以這個不散動的寂靜的心做基礎,我們再來修習我空觀、法空觀,覺知諸法的真實義,我們更清楚的知道:生命是無所得。我們以前透過佛法的聽聞、思惟,我們知道人生是自變自緣。你自己變現一個假相,然後引導你第六意識去攀緣,攀緣以後就產生很多的分別。如果是你滿意的相狀,你就讚美它;要是不滿意的相狀,你就呵責它,然後再啟動第七意識去執著,就造成了一種人生的生死相續。但是前面的了解,都是屬於文字上的思惟,那麼透過你前面的六度的慢慢的修行,那你開始觀照的時候,你這個時候慢慢的心寂靜了,那麼觀察諸法真實義的時候,你對人生的空性的道理就更深刻的體驗:原來人生只是個過程!人生只是讓你來做一個歷練,不是讓你來受用,所以你這個時候慢慢慢慢對佛法的功德,產生更堅定的信仰,這個信仰有智慧的觀照。所以在自受用的功德的菩提心當中,它主要的成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跟智慧相應的菩提心。

 

  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以前沒有發菩提心的人,是活在我們個人的慾望。我們為什麼願意做義工呢?為什麼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我願意犧牲我的精神、體力,我願意犧牲我的睡眠來做義工呢?因為我們有一種需求,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個做義工的善業力,來招感來世的快樂,那麼這種有所得的攀緣心來做善事,那麼這個叫做「善業」了。就是說你這個事情做完以後呢,你來生得到一種快樂的如夢如幻的果報,然後就結束了,對你來說你的生命一點都沒有增上。但是這個地方的菩提心不一樣,你是法法消歸心性,按照《法華經》的說法叫做「萬行一心」。你把所有的六度的法門,會歸到一念的菩提心了,由菩提心的修學,又增長你般若智慧的觀照。

 

  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在修六度,在修一種善業,但是你發了願以後,你現在是修一個善根,那不一樣了。這個時候自受用的菩提心,佛陀在經典裡面比喻作「大地」。你心中有一個大地,來攝持一切的草木、攝持一切的善法。舉一個例子,我們來看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裡面有一個公案,談到佛陀在持戒的時候所發的菩提心。

 

  佛陀有一生他是做一個龍王,佛陀在龍王那世,在龍宮裡面享受很多五欲的快樂了。那麼它有一天就想,它每天把這個世間的快樂一天過一天,它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所以它應該來追求佛法。所以這個龍王,這因地的菩薩龍王,就從大海當中就跑到陸地上,就變了一個人的樣子到寺廟去聽聞佛法,聽完佛法以後它又受了八關齋戒。受了八關齋戒,它想說:受了八關齋戒,它也不好回到龍宮去了,那种放逸的境界,它就跑到樹下去靜坐,在樹下靜坐的時候,因為疲累,長時間的靜坐就打瞌睡了。

 

  打瞌睡以後,因為它的這個畜生道的報通,在打瞌睡以後,它的正念失掉以後,它的神通力就失掉,就變現出這個龍的原形,就是一條很大的大蟒蛇。這個時候有一個獵人經過的時候就看:哇,這個蛇的皮真漂亮!

 

  他拿這個刀子就切了它身體一塊的皮,把它剝起來。那麼這個獵人,在切這個大蟒蛇的身體的時候,當然蛇就驚嚇了,因為它很痛嘛!它想說:這個小人物,我要吐一口氣就把他給毒死了,但是它想:我這個時候發的菩提心,我受了這個八關齋戒,我要守住我的戒體、守住我的菩提心,所以它忍住了。忍住的時候呢,他這個獵人把這個皮切走了以後,這個時候這個龍就想要慢慢的爬到海邊,回到它的龍宮去療傷,但是它流了很多血,就招感很多的螞蟻來吃它的肉。這個時候它快到海邊的時候它又思考:如果我回到海邊去,那我身上這些螞蟻都得要死掉了,所以它就把身體就布施給這些螞蟻,然後發願:願我今生用血肉之軀來供養這些螞蟻,我來生成佛以後,用佛法的法味來度化他們。後來這些人就變成佛陀的這些子弟們。

 

  那麼我們今天要說什麼事情?就是說當一個菩薩,在依止菩提心在修善法的時候,他的善法是怎麼樣呢?它是一貫的、它是互含互攝的。這個公案,本來是在讚歎菩薩的持戒波羅蜜,但是你認為這個持戒當中,有沒有布施的功德?當然是有,它有施捨的心嘛!它有沒有忍辱的功德?當然也是有;它也有精進、也有禪定、也有智慧。

 

  諸位你會看到,我們凡夫得果報的時候跟聖人在得果報不太一樣,我們凡夫得果報,它是片段的。你看有些人福報很大,他身體就不好;有些人可能身體很健康,但是相貌就醜陋。就是我們用攀緣心在修善業的時候,他得果報的時候,它是一碼歸一碼,一個果報歸一個果報……但是你看佛菩薩的功德一出現的時候:他要是莊嚴,他一定健康;他要健康,他也一定富貴。佛陀的功德,它是互含互攝的。

 

  這樣講好了,佛陀的功德,這個果報一出現,菩薩的功德一出現的時候,是多元化的。因為他因地的時候他有菩提心的攝持,所以他每一個法都堅固的。也就是說他不像我們凡夫,修布施的時候,他就盡量發脾氣吧,是吧?他就只是在修布施嘛。但是菩薩,因為他在修菩提心的時候,他也會兼顧到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他不會帶有過失。它這個水果一旦成熟以後,它只有甜美的味道,沒有任何的雜毒。為什麼?

 

  因為他有菩提心的攝持!

 

  所以諸位,我們今天如果不發菩提心,你修六度的時候你很容易帶有攀緣心。攀緣心的時候,你一旦有因緣刺激你,你就容易起煩惱。所以你在修善業的時候一定夾雜煩惱,不是貪就是瞋,要不然就是高慢、就是嫉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果報,永遠充滿著殘缺,就是人生永遠不圓滿。

 

  因為我們因地的時候,用自我意識的攀緣心來修善法。我們因地的時候每一個善念,都夾雜了很多的煩惱的成分在裡面,所以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水果雖然有甜美的一部分,當然也有一些毒藥,你必須要好壞都吃下去。就是因地夾雜嘛,夾雜、雜染嘛,所以人生永遠不圓滿。

 

  所以我們在修菩提心的時候,就是說你修菩提心有一個好處:你在修布施的時候,你一定會兼顧到其它的善法;你在修忍辱的時候,也會兼顧到布施、持戒。所以這個菩提心,會讓我們因地減少過失,在果地的時候,它能夠產生面面俱到的功德。那麼這個是講到自受用的菩提心,就像大地,有一個大地來攝持一切的草木,讓所有的草木都能夠正常的發展。

 

  【133】成辦利他——這個時候的菩提心叫做一心萬行!

 

  好,我們看利他的,下一段:成辦利他。這個地方有一段這個《攝大乘論》的文,我們把它念一遍: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從此已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於開悟時,彼得成熟。那麼前面的菩提心,我們是偏重在自受用的菩提心,就是菩薩只是利用六度,來成就自己的菩提心。那麼這個地方的菩提心,他開始利他了,那麼這個菩提心,他開始從這個自受用的因緣,開始去觀察眾生的根機,做一些利他的事業了。我們來看:『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菩薩長時間的在前面的修習布施,他有一定的資糧力,所以他開始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他會把他的資糧的資具,跟眾生分享。為什麼呢?因為攝受眾生,眾生需要生活的資具,菩薩以資具來攝受他,建立一個很好的一個因緣,讓這個眾生對菩薩心生歡喜,就容易去攝受他進入佛道。所以菩薩先用布施波羅蜜多來攝受有情,這第一個。

 

  第二個用持戒波羅蜜多,『於諸有情能不生毀害』。那麼當然眾生在成長過程當中,有時候有煩惱,有這個煩惱,就會對這個菩薩產生一定的傷害,那麼菩薩因為他有這個持戒的功德,他不損惱有情。我們受了菩薩的戒體,當然它的根本在於增上慚愧,增上慚愧當然它有自調跟調他。「自調」,自己這一塊呢,就是殺盜淫妄酒根本重戒;那麼在利他這一塊呢,佛陀開出了五條戒,不損惱有情。第一個:說四眾過;第二個:自贊毀他;說、毀、慳…… 第三個是:慳惜加毀罪;第四個:瞋心不受毀;第五個:謗三寶戒。這五條戒都跟口業有關係,諸位。所以菩薩在整個修行當中,他一定是善護自己的口業,不出惡言,不損惱有情。那麼因為你一損惱有情,你就跟眾生結惡緣,你就很難去度化他。所以菩薩有戒波羅蜜的攝持,他能夠有這種一定的這個調伏力,他雖然不能馬上去利益到對方,起碼不損惱眾生,不跟眾生結下惡緣,這第二點。

 

  第三個『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菩薩有這種包容、寬恕的這個胸量,能夠忍受眾生的毀害。當然這個地方,菩薩他也能夠知道,因為瞋心的過失了。其實菩薩道,你稍微生起一點貪念,你貪念世間的一些物質,傷害不大,但是你生起瞋心,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菩薩道是有三個大忌呀,菩薩道,菩提心哪,它最怕三個東西,我們後面會說到,第一個瞋心、第二個高慢心、第三個嫉妒心。這三個會直接傷害菩提心的根本,會破壞菩提心,所以這個忍辱波羅蜜在菩薩道是特別重要。因為你一念瞋心起,你就火燒功德林,你前面的努力,可能就白費掉。你菩提心一失掉,你所有的善法就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因為你所有的草木依大地能夠生長,如果你把大地給弄沒了,你所有的草木,就枯萎的枯萎、凋零的凋零,你又打回人天的有漏福報了,這個果報裡面全部帶業,帶了生死業。所以我們為了保護菩提心,你要小心你的瞋心,瞋心的火,這是忍辱波羅蜜。

 

  第四個『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菩薩有那一份的堅持的意志力,勇往直前,所以他能夠承辦經營他所應作的事業,可能他到人世間成立一個念佛堂、成立一個講堂、帶個佛七等等,就是成就這個佛法的事業,還得靠一點精進。『即由如是攝利因緣』,由這個攝受利他的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那麼菩薩透過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使令眾生的善根慢慢的成熟,對於大乘佛法,有所接受,有所堪任。那麼從此以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安定不下來的,菩薩用善巧方便,讓他做做功課,讓心定下來;已經定下來的,菩薩告訴他種種的智慧的觀照,那麼產生內觀、產生解脫。在解脫當中先求開悟再求成熟,先明白道理,最後才證得真如。

 

  那麼前面的自受用的菩提心,它是一個菩薩的智慧來攝持。這個地方的菩提心,他從利他當中,在蕅益大師的這個開導說,菩薩在從一個自受用的菩提心,到利他的菩提心的時候,這個菩薩成就三種功德力:第一個福德力的增長。菩薩在利他當中,他的福德慢慢的增長廣大;第二個慈悲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包容的胸量擴大了;第三個方便力。菩薩經過長時間在人世間的歷練,他對各種有情眾生,他需要什麼東西,他的善巧方便門的操作更加的熟悉了。

 

  那麼在《法華經》它舉一個例子說,它說我們這個自受用的菩提心,好像一個車子,你看這個車子什麼都沒有,就是空空的一個車子,因為你這個時候以自修為主吧,那麼你開始在利他的時候,你開始在幫助有情、在調伏眾生的時候,你這個車子多了一些資具了,多了一個床座了,有這個床座有茶几,牆壁又多了一些花蔓,外面又種種的傘蓋的莊嚴。就是說你開始用福德力、慈悲力跟方便力來莊嚴這個車子,讓這個大白牛車,不但只是一個車子,它更加的莊嚴、更加的廣大、更加的殊勝。所以在成辦利他當中,菩薩也是不斷的增上。有三種增上:福德增上、慈悲增上、方便增上。也就是說前面的菩提心叫做「萬行一心」,那麼這個時候的菩提心叫做「一心萬行」《法華經》是這樣規劃的,就是從萬行回歸到菩提心。那麼從利他的角度,從一心的菩提心又開展出萬行。

 

  好,我們休息一下好了。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二十

 

 

 

  【134】以自我意識引導的生命,使我們不得自在!

 

  請打開講義第四十八面,我們看丁二的殊勝。我們這一科講到這個對第八識的無量無邊的善惡業力的引導。

 

  我們學了唯識學以後,我們看到我們無窮無盡的過去,我們發覺我們過去的生命雖然消失了,但是我們過去所造的所有的業力都保存下來。那麼佛陀的意思,就是你沒辦法急著去把所有的罪業消掉,你不可能馬上把所有的善業都生起來,不可能!我們不可能馬上去改變我們的業力,當然你也不可能跟業力做一個切割,所以我們一定要正確的面對業力,這是一個現實。我們必須要去承當我們過去所留下的業力,但現在關鍵在怎麼樣?關鍵是怎麼引導它的問題。

 

  我們過去是一種錯誤的引導,不是業力有問題,是引導的錯誤。我們過去用自我意識來引導,自我意識它的特點就是攀緣、有所得,所以我們以前對人生的解讀,從一種受用的角度來看人生。當然當這個自我意識,

 

  跟善業結合的時候,它創造快樂的果報,這是我們所期待的;當自我意識跟罪業結合的時候,出現一個痛苦的三惡道果報,這是我們所厭惡的。但是關鍵在什麼呢?關鍵在我們以自我意識引導的生命,我們不得自在,就好像你不知道你來生要飄到哪裡去,你不知道。

 

  所以以自我意識主導的人生,它有什麼問題呢?它最嚴重的問題就創造了生死輪迴,而且這個是一個無止境的生死輪迴。它永遠沒有停止的,如果你不改變它,它會一直的下去。你就是像生死大海,你站在大海的中間,你看你的過去無量無邊,對不起,你看你的未來也是無量無邊。也就是說你以自我意識來修善業,雖然這個善業會讓你得到暫時的快樂,但這個快樂當中有三種過失:

 

  第一個以有煩惱故。你一定會產生貪瞋的煩惱,因為你去受用它嘛!

 

  第二個以有業障故。凡夫的快樂都帶業,讓你忙碌,不得自在。

 

  第三個有老病死故。你為了這個快樂,你每一次都要付出老病死的折磨。所以這種快樂是不值得追求的,因為你付出太多快樂太少,是得不償失的快樂。所以佛陀出世以後告訴我們說,我們應該要重新的引導我們的業力。業力對我們影響不大,錯不在業力,錯在我們錯誤的引導業力。首先我們必須把自我意識給破壞掉,所以佛陀開出了這種空性的智慧,用無分別智把這個自我意識給消滅了。不能再以這種攀緣心、有所得的心,來面對人生了。所以空性的智慧就是告訴你無所得,我們每一次的生命,都是空空的來,空空的走,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人生只有過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緣生緣滅的假相,所以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所以你知道這個道理以後,你自我意識慢慢放,你不要去主宰它,把它放棄。所以空性的智慧先把自我意識破壞,破壞以後那怎麼辦呢?我的生命,我那麼多阿賴耶識的善惡業,怎麼辦呢?「無住而生心」!重新的引導它,用願力來引導,菩薩在佛前重新的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他重新發起了四弘誓願。以這個四大願望為他人生的主要的目標,開始修六度法門。所以他透過這種願力的引導,開始透過自受用的菩提心、他受用的菩提心,那麼當然他的生命也就變化了,從一種清凈的無漏的空性的智慧,在六度的修行當中,他又增長了福德力、慈悲力跟方便力。

 

  【135】發菩提心的過程跟未來有什麼功德?

 

  我們來看看最後透過自受用、他受用的菩提心,他的一個過程跟未來有什麼功德,殊勝的功德,我們把它讀一遍: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五、由迴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六、由清凈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那麼前面的菩提心,透過自受用跟他受用,他有六種的殊勝,超越凡夫、超越二乘人。

 

  第一個:『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止故』。

 

  那麼我們前面依止自我意識,雖然也能夠斷惡修善,但是它的依止是錯誤的、是有漏的。因為「自我意識」引導我們進入了生死大海,但是我們今天以菩提心為依止,引導我們趣向於菩提涅槃,這是一個不同的依止、不同的引導。就是你一開始的這個根,這個因地的發心就是非常殊勝了,這是一個很正確的引導。

 

  第二個:『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

 

  這個菩提心,不是只有一個單一的菩提心,因為他從前面的萬行一心,而開展出一心萬行,他每一個菩提心,不是只是一種願力,他還付諸行動。他有什麼行動呢?六度的行動;從六度當中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是一個成辦他的事業的殊勝。

 

  第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

 

  那麼這個處所,就是說他的一個目標很清楚,他為了使令一切有情得到現世的利益,這個利益指的是來生的解脫跟今生的安樂。那麼他從一種利他的慈悲,當作他的一個殊勝。

 

  第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

 

  那麼菩薩當然他一旦從空出假,從空性的無相進入到六度的有相的因緣,他一定要遇到很多順、逆因緣的刺激,那麼菩薩怎麼樣來調伏他心中的障礙呢?他修無分別智。就是該幹什麼你幹什麼,不要太多的妄想,就是:凡事盡心儘力,成敗交給業力!所以菩提心的好處,它不再論成敗、得失。我們剛開始這個自我意識,我們的思考模式就對立的,講到趨吉避凶,我們都是考慮自己,結果把自己弄得生死輪迴。到了菩提心的時候是超越吉凶,你要把吉凶、得失放下,你就是相信佛陀的教法。佛陀要我們這樣做一定有道理的,你把你的得失、成敗、吉凶放下,你跟著你的願力走,然後修無分別智,只求過程的盡心儘力,不求結果的成敗得失。這個菩薩怎麼來調伏自己呢?就是無分別智來調伏自己。

 

  第五個:『由迴向最勝故,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

 

  那麼菩薩在整個人世當中的六度,他積集廣大的資糧,他怎麼辦呢?他把這個資糧迴向到無上的菩提,不求人天福報。

 

  最後由清凈最勝故,謂煩惱、所知二障,不能夠障礙所成就故,他產生一種清凈無漏的功德。

 

  那麼這六種殊勝,當然從他的因地來說是菩提心,他做了一個正確的依止,那麼最後會歸到清凈。

 

  【136】你要把苦樂的概念提升到清凈跟不清凈!

 

  我們剛開始在學佛的時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樂,離苦得樂,是吧?我們可能遇到了身心很大的痛苦,我們想要找一個依靠,找到一個解救的方法。

 

  我們一開始學佛,大部分都受到痛苦的刺激而來到佛門。所以我們剛開始學佛,都是一種苦樂的概念,離苦得樂,這個很正常,但是這不是最好的想法。你要把苦樂的概念提升到清凈跟不清凈,就是有漏跟無漏的概念。當你要解決生死問題的時候,你不能永遠活在快樂跟痛苦,你這個檔次太低了,你要把快樂痛苦放下,你才會追求到清凈。

 

  舉一個例子,佛陀成道以後,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開悟。其實佛陀開悟以後,並沒有馬上起身來說法,他觀察眾生的緣起,應該要……在《法華經》說,他是應該開方便門呢,還是直接講真實相呢?後來佛陀得到結論:應該遵循十方諸佛的方法,先開方便門,再說真實相。

 

  那麼佛陀在整個思惟緣起過程當中呢,這個時候菩提樹,因為佛陀一成就以後,他的身心世界是很大的變化,放大光明,大地六種震動。當然第一個知道的是誰呢?就是那個樹的樹神。那個菩提樹上面的樹神,樹神一看:哎呀,這個人不簡單啊,放出這麼大的功德相狀!樹神他就帶領了很多旁邊的那些草木土地尊神,就拿鮮花了、水果了,來供養這個菩提樹下放大光明的聖者,他說你一定是一個偉大的聖者。

 

  那麼供養以後呢,他就問這個聖者說:我們這樣供養是不是如法?請佛陀開示。佛陀說你們都用誠心的心來供養,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如果你們要圓滿的話,你們要發願,你們不能只是供養,因為你供養是有所得嘛,你發願的話就無所得了,就是從有漏轉成無漏了。那麼這些樹神說:那我們應該怎麼發願呢?他說你要發願,你因為這個供養的因緣,你能夠生生世世修行,能夠成就像佛陀一樣的功德。你因為這個供養因緣,成就佛陀以後要廣度一切眾生,你要發兩個願,等於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這個時候樹神就領導所有其他的尊神,就在供養以後重新發願,佛陀就讚美:善哉!善哉!

 

  所以說呢,我們同樣做一件事情,你的依止是很重要,你用什麼心態比較重要。我們的內心,阿賴耶識如果它是一個田地的話,就是你的心在推動這個善法的時候,你用什麼的種子種下去。現在我們已經不談苦樂這一塊了,談有漏無漏。

 

  就是說我們現在只有兩種選擇,把自我意識放下,跟著我們的願力走;

 

  第二個我們繼續以自我意識為中心,來斷惡修善。這兩個最大的差別就是你以自我為中心,你就考慮到個人的受用問題,因為有一個我你就想保護它嘛!你想讓這個我快樂。但是你在追求快樂的過程當中,你付出了生死輪迴的痛苦,這就是你要考慮的,你可能會到三惡道去。那麼第二個:我們把自我意識徹底的放下,我不要這個我,我以空性來破壞自我,然後我重新發願,我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當作我們生命的一個推動力,那麼這個時侯你生命就反轉了。一個是雜染的六道輪迴,一個是清凈的菩提道,你有兩個跑道可以選擇,關鍵是你到底要以誰為依止,這個關鍵在這個菩提心或者自我意識,所以我們的因地是很重要。那麼一個牽涉到清凈跟無漏,所以它菩提心的根本它是無所求,因為它沒有自我概念它就不需要求嘛,向內無所求,向外看需求!

 

  【137】有什麼樣的方便讓我們的功德圓滿?

 

  好,我們看丁三的方便。那麼前面是一種自受用跟他受用的功德,這以下講到圓滿,自他的圓滿。那麼有什麼樣的方便,讓我們在修的每一個善法當中,都能夠達到佛陀一樣的功德圓滿,有沒有什麼方法?那麼無著菩薩他提出了一些方法,這個地方有三段:一、總標;二、別明;三、結示。看看總標,我們把它念一遍,六種意樂,三種作意:

 

  (一)、六種意樂 。一、廣大意樂;二、長時意樂;三、歡喜意樂;四、荷恩意樂;五、大志意樂;六、純善意樂。

 

  (二)、三種作意:一、愛重作意;二、隨喜作意;三、欣樂作意。

 

  那麼這個就是說,我們初發心的菩薩,記得一個觀念,你在修菩提心的時候,先論心不論境。當我們種下一個菩提種子下去的時候,你先不要急著要讓它開花結果,你先關心你這個種子種得對不對,種得圓不圓滿。因為你種子是圓滿的,你的果地功德自然圓滿,它的速度只是你的精進跟懈怠的問題。所以當我們在剛開始修菩提心的時候,先求自己的因地圓滿,所以我們的心態就很重要了。

 

  這個地方無著菩薩說,你既然做一件事情,其實你可以做得更好,那麼怎麼辦呢?改變心態!那麼這個地方,提出了三種作意配合六種意樂。我們先看三種作意:

 

  第一個:『愛重作意』。這個地方就是對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感到珍重愛惜。你在布施的時候、在持戒的時候、忍辱的時候,你應該對你所修的一切的法,告訴你自己: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你要很珍重、很愛惜的心去做,這個地方是自受用功德的圓滿,愛重作意。

 

  第二個:『隨喜作意』。那麼我們今生的能力有限,我們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能力沒辦法做,別人做了怎麼辦呢?隨喜讚歎!他受用功德的圓滿。如果我們透過隨喜,我們可以把別人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他受用圓滿,隨喜。

 

  第三個:『欣樂作意』。就是自圓滿他也圓滿,就自他不二的圓滿。我們希望我們自己跟一切有情,都能夠圓滿六波羅蜜,叫「欣樂作意」。而每一個作意,都包含了六大意樂才能夠圓滿,就是愛重作意有六大意樂:廣大、長時、歡喜、荷恩、大志,乃至於純善。隨喜、欣樂都是具足,每一個作意都具足六大意樂。

 

  【138】什麼是菩薩的廣大意樂、長時意樂呢?

 

  好,我們看看這個解釋,那麼什麼叫做三種作意、六大意樂呢?我們看它的別明:第一個意樂,就是意樂所攝的「愛重作意」,就是六種意樂所攝的愛重作意。第二個是六種意樂所攝的「隨喜作意」,跟六種意樂所攝的「欣樂作意」。也就是說愛重作意包括了六種意樂、隨喜也包括六種意樂、欣樂也包括六種意樂。先看看第一個:意樂所攝愛重作意。就是依止自身的愛重,那麼展開六種意樂。我們先看第一個,廣大意樂:

 

  若諸菩薩,乃至若干無數大劫,現證無上正等菩提。經爾所時,一一剎那,假使頓舍一切身命,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布施意樂,猶無厭足。經爾所時,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熾火,於四威儀,常乏一切資生眾具,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心恆現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是名菩薩廣大意樂。

 

  第一個廣大意樂,就是說要把我們的志向廣大。諸位,我們講過意樂,在修意樂的時候,先不要考慮現實問題,因為你的現實問題受到我、法二執的障礙,會產生很多的障礙,所以我們先把我們自己的想法先放開來。我們現在先怎麼樣呢?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先說佛陀是怎麼想的,我們就怎麼想,先不要管你是怎麼想的,你先看看佛陀在修六度的時候,佛陀是怎麼想的,我們必須要先把佛陀的因種掌握了,你才可能開出佛陀的花果。

 

  所以現在已經不談現實的時候了,我們來談談意樂。談談意樂,第一個,一個發心的菩薩,他即便知道,他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可以成就佛道。也就是說他不是今天學佛明天就成佛,不是這樣子,他要經過長時間的運作,這是一個漫長的道路。那麼在這當中他可能要經過每一剎那時間,要隨時犧牲他的生命,乃至於用殑伽河沙,用恆河沙的七寶來供養如來,一直到安坐菩提座成佛為止,那麼這個時候菩薩的布施意樂都不感到退轉,都不感到厭足,這第一種心態——無有厭足。

 

  那麼這個地方指的是布施,那麼其它的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亦復如是。在這當中每一個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充滿了大火,這麼一個惡劣的環境,而且菩薩在日常生活四威儀當中,又缺乏生活的資具,菩薩對於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心,都是經常保持現行,不生退轉,不會因為有大火的干擾,有生活貧窮資具的刺激,菩薩就產生退轉。他菩薩這種持戒乃至般若的心,還是正念現前。那麼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是名「菩薩廣大意樂」。所以我們在發願的時候,一定是要在空間上是廣大的,不能有這種自我設限。

 

  再看第二個時間,時間的這個廣大,前面是講空間,這講時間:又諸菩薩,即於此中無厭意樂,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無間息,是名菩薩長時意樂。

 

  那麼前面的菩薩在發大志向的時候,是依止廣大的空間,這裡講的是盡未來際的時間。

 

  說菩薩在這當中無厭足意樂,乃至於安坐妙菩提座,常無間息,在這個廣大的時間當中,是名菩薩長時意樂,這是時空無盡。

 

  諸位,它的意思就是說:你這個心態不能畫地自限,得少為足。你不能說:欸,我這輩子,我只要拜一百零八部的八十八佛就夠了,不可以這樣子。你可以只拜一百零八部,說我可能今生,我暫時拜一百零八部,但是你不能夠以此為滿足,這是很重要關鍵。

 

  就是說你必須讓你的願力是無窮的,雖然這現實生活當中,你必須有所選擇,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你可能只是實踐你一部分,但是你的願力的布局是廣大的。

 

  諸位你看那個菩薩戒,你受了菩薩戒以後,你打開菩薩戒本你會看到,當你受了菩薩戒,你看菩薩的戒法很多你做不到,非常多你做不到,幾乎大部分都做不到。那跟五戒、八關齋戒完全不一樣,很多都是要你隨喜讚歎的:這件事情我做不到,但是我隨喜讚歎。諸位,當你受了菩薩戒,當你走上了成佛的跑道,有一句話你就沒有資格講了,叫做:我做不到!你只能夠說:我慢慢做!對呀,這個廣大意樂就是說,它沒要求你現在做,但是你不能夠胸量狹小,因為你要以佛陀的種子為你的種子,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嘛。

 

  當你的心跟一個法接觸的時候,你那個心的發起很重要,你用狹隘的心,你的功德就狹小了。

 

  我們同樣做一件事情,其實我們可以讓功德更圓滿。所以諸位,談到發心的時候,它不是在講現實生活了,先把你的煩惱拿開、先把你的業障拿開、先把你的老病死拿開,這些虛妄的讓你障礙的東西都拿開,回到你最初的清凈本然的真如心來發願。發願是理想化的事情,無量劫來的煩惱、業障、老病死折磨得一個人已經像是一個乞丐,所以我們發不出廣大的志向,所以造成我們老是惡性循環,我們發的願狹小,得的果報又狹小,得的果報狹小又讓自己胸量更小。所以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把所有的障礙都先撥開來,先不要考慮現實問題,用你理想化的清凈心發願: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個就是廣大意樂、長時意樂。

 

  【139】什麼是菩薩的歡喜、荷恩、大志、純善意樂呢?

 

  好,我們看第三的歡喜意樂: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歡喜,蒙益有情,所不能及,是名菩薩歡喜意樂。

 

  那麼前面的這兩個意樂,就是廣大意樂跟長時意樂,它是一種心量的廣大。那麼這個地方是講心態問題,就是保持歡喜心,就是前面六波羅蜜多,在饒益一切有情的時候,你應該用什麼心情呢?

 

  『深生歡喜』!

 

  那麼菩薩自己的內心的歡喜,乃至於對所生起的饒益有情的心,你要更加的歡喜,是名菩薩歡喜意樂。就是說你既然要做一件事情,你就不要有埋怨,這個很重要。菩薩道就是說,你要做之前你先量力而為,你要麼不做,要麼你就歡喜的去做,就這樣子。

 

  所以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懺公師父有一句話叫:「隨緣盡分,盡分隨緣,不能強求」。因為你一強求,諸位,前面是一種理想的發心,但是你實際操作的時候,你一定要量力而為,因為你超過你的負荷,你自然會埋怨,那就非常可惜了。因為你埋怨一起的時候,就回到自我意識了,你所有的善業都帶業,通通帶業,得果報的時候,你就不得自在,你要付出痛苦的代價,這個水果就不純了。所以你在做的過程當中,請你先評估好,你是不是可以做,你可以做到什麼程度,量力而為,但是用最大的歡喜去做,保持歡喜意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第四個『荷恩意樂』,我們再往下看: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見彼於己有大恩德,不見自身於彼有恩,是名菩薩荷恩意樂。

 

  那麼菩薩在修六波羅蜜多來廣益一切有情的時候,應該怎麼思考呢?要觀察有情對我們是大恩德的。因為有眾生讓我們歷練,才能夠啟發我們菩提心的善根,而不是我們去施恩於有情,是有情施恩於我們,是名菩薩荷恩意樂。也就是說菩薩要心存感恩,那麼這個地方的感恩心,主要是什麼目的呢?就對治高慢。因為菩薩長時間的為公為眾盡心儘力,為眾生為佛教付出的時候,他有廣大的資糧力,但是菩薩有三大障礙要小心的,我們前面講過:瞋恨,就到處抱怨;第二個就是高慢;那麼第三個就是嫉妒了。所謂的高慢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心存感恩,其實我們不是幫助眾生,是眾生來成全我們,你要換這樣的思考,來對治我們的高慢心。

 

  第五『大志意樂』:

 

  又諸菩薩,即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愛勝果異熟,是名菩薩大志意樂。

 

  那麼前面菩薩經過廣大意樂、長時意樂的一種真實圓滿的發心,經過歡喜心跟感恩心,這個種種的歷練以後,他有大資糧,這個時候菩薩應該怎麼樣?要迴向!你不要老是惦記那些人天有漏的福報,你應該要往更好的方向去。所以『又諸菩薩,即以六波羅蜜多所集的善根,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愛異熟果報,是名菩薩大志意樂』,跟一切有情分享。那麼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功德釋放出來,把我們所念的每一句佛號釋放出來 ,跟一切有情分享,這是大志意樂。

 

  第六『純善意樂』:

 

  又諸菩薩,復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共諸有情,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純善意樂。

 

  那麼前面是跟諸有情,得到可愛異熟人天的果報,這個地方是把這個功德轉成無漏的無上菩提,這個也是一種迴向。前面是迴向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地方是迴向一切眾生趨向無上菩提。

 

  宗喀巴大師說,他說我們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實我們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們多生多劫也不是啥事都不幹,也不是這樣子,我們也不是老是做惡,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資糧力很有限?因為我們在造善的時候,我們的心態不到位,我們缺乏廣大意樂、長時意樂、歡喜意樂、荷恩意樂,乃至於大志意樂、純善意樂,我們心量不夠廣大,我們的心態不夠清凈,所以造成了第一個果報狹小、第二個夾帶業力,帶業。所以現在問題是什麼?現在就是說你做什麼事情都沒關係,你換個心態就可以了,用廣大的信願、用歡喜的心、感恩的心去做,這是一個轉變你的心態的一個因緣。當然你的因地轉變了,你的生命的跑道也跟著改變了。

 

  【140】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好,那麼這個地方講到自受用的圓滿,我們看他受用圓滿,我們看己二意樂所攝隨喜作意:

 

  又諸菩薩,於余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深心隨喜。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意樂。

 

  那麼我們在一生當中,我們自己的能力有限,時間也有限,我們很多事情可能沒辦法做。那別人去做怎麼辦呢?對於其他的菩薩在修習六種意樂,在修習六度的時候呢,他在成就種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六種善根的時候,菩薩呢深心隨喜,多加讚歎,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的隨喜意樂。

 

  前面的這個愛重作意呢,我們是偏重在自受用圓滿,這個地方講他受用的菩薩的波羅蜜圓滿,就是我們能夠把他人的功德,把它透過我們的隨喜讚歎,把它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來。因為你不隨喜讚歎,你很可能會產生嫉妒,你一嫉妒的時候,你就跟眾生的功德產生對立了。圓滿的功德最忌諱對立,因為你一對立你就不可能圓滿。所以為了能夠讓我們功德圓滿,我們必須要隨喜讚歎別人。

 

  己三:『意樂所攝欣樂作意』,這個自圓滿跟他圓滿,兩種的圓滿,我們看: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亦願自身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恆不相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

 

  那麼菩薩呢,深心的希望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的六波羅蜜的功德,也希望自身六波羅蜜的功德,都能夠具足圓滿,乃至於成佛為止。也就是說我希望一切有情圓滿,我也希望我自己圓滿。那麼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就是自圓滿、他圓滿,大家都圓滿。這是我們經常在念的——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它是這樣,諸位我們會看到,我們以前的心態,它以自我意識為中心,它是自我意識是有所得,所以它對立的。所以我們一旦走入對立的世界的時候,我們會發覺,這個人世間啊,越來越多差別,就發覺人不同啊,越來越多,就是「無差成差」;但是你一旦修菩提心、空正見,你要走上成佛之道的時候,你要逆向操作——「差即無差」。你看啊,先求自身的圓滿,再求他人的圓滿,你會發覺你的修行,越來越整合、越來越整合,把以前的差別相,慢慢的整合成一真法界。如果你的修行,你越修行,覺得人生眾生的問題越多,差別越大,那你可能錯了,因為你在放縱你的顛倒妄想;如果你的修行,你會覺得人跟人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少、越來越少,自他的平等越來越大,那這方向就對了。這是不同的二個方向:一個是趨向真如的一個整合,一個是趨向於自我意識的對立。這兩個心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它引導到不同的方向。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

 

  若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已,但當能起一念信心,尚當發生無量福聚,諸惡業障亦當消滅,何況菩薩?

 

  好,那麼最後呢,無著菩薩做了總結說,如果有人對前面的六種意樂的這種作意修,乃至於產生一念的歡喜心、隨順的心,就能夠產生無量的福德,而且消除重大的罪障,何況菩薩如法如律的去做呢?就是說你即便不去做,你乃至於對這樣的一個法產生隨喜讚歎,都有無量功德。

 

  我們剛開始在播種的時候,這金剛種子它這個真實,它有什麼特點?

 

  就是它你這個種種下去以後,它永遠不會破壞。你今生在人間,它跟你到人間,假設你沒到凈土去 ,你萬一弄得不好到三惡道去,它的金剛種子也到三惡道去。所以有些人他為什麼在痛苦當中 ,他很快從痛苦裡面彈出來?因為他有佛種,佛種它不允許一個人在障礙裡面待太久。但是你如果沒有佛種,你沒有栽下一個佛的覺悟的種子,你到了障礙的地方,你就缺乏反彈的能力。

 

  諸位,為什麼有些人在臨終的時候,他五逆十惡的罪業這麼重,他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反彈?蕅益大師解釋:這種造惡的凡夫,能夠在業障現前的時候產生反彈,他一定有佛種的,金剛不壞的種子。煩惱不能破壞它、業障不能破壞它、老病死不能破壞它,所以它只要一念的,你只要一念的相應那就不得了,何況你去讓這個佛種不斷的增長廣大。

 

  那麼這個地方是說明什麼事呢?真能破妄!因為你今天栽培這個佛種,是隨順你的本性的,是你本來應該有的東西,我們以前所做的事情,都是違背本性的,離家出走。

 

  好,我們今天把這個菩提心講完了,先講到這裡,後面還有它的利益跟助成。好,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有關菩提心的一個修學的心態。

 

  【141】如何克制、對治這個瞋恨心?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剛剛有說,就是修菩提心時候,菩薩沒有資格說我做不到,可是後面在講意樂的時候,師父又說我們要量力而為,那到底要怎麼樣?

 

  師父:好,請坐。你在發心的時候,講意樂的時候,你要廣大,但是你實際操作的時候,你要判斷。但是他判斷他是怎麼樣,他是暫時不做,他沒有說完全不做。比方說這件事情,你菩薩你剛好在做一個修行,你比如在念佛,念得很好,那你同參說:欸,某某人啊,我們去哪裡幹什麼好不好啊?你可以拒絕他的,但你拒絕他的時候,你是做如是作意:我現在必須要自修行,我暫時拒絕他。他能夠在不壞菩提心的情況之下拒絕他,是可以的。因為初心菩薩以自修為主嘛,因為你現在的階段是自受用的菩提心。首先你要有自己的定位嘛,就是實踐的時候你要現實,但是發心的時候你要廣大,要超越現實,這兩個是可以調合的,所以它叫「隨緣盡分」嘛!隨緣就是要考慮現實,盡分就是用最大的努力,就是理想化的願力。隨緣盡分,盡分隨緣嘛,這兩個不衝突啊!隨緣跟盡最大的努力,這兩個沒有衝突。

 

  學員:師父剛剛提到說這個忍辱,不要強忍……

 

  師父:不能強忍,強忍你不會持久。

 

  學員:對,不要站在對立面,我想是不是請師父指示一下,如何克制、對治這個瞋恨心?

 

  師父:對啊,瞋恨心你不能去對立,你不能跟他站在對立面。就是說你不能把他當假想敵,其實他呢跟你是一條線的,因為他想離苦得樂,你也想離苦得樂,如此而已。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的角度,他想離苦得樂,對不對,是吧?我們以前是個生死凡夫,我們如果站在他的角度,我們也會產生相同的反應,所以我們沒有比他好多少。你必須找到同理心,首先你先不要管他行為做了什麼,先把他的行為先放下,先看他的心態,其實他的心態跟你的心態是一模一樣,你以前也是想要離苦得樂嘛!難道不是嗎?對不對?我們在沒有修菩提心、我們沒有放下苦樂之前,我們也是訴求,也是想離苦得樂。

 

  就是說先不要管他說了什麼,先不要管他做了什麼,先考慮他為什麼這個心態,他是用什麼心態做的。其實他只是想保護自己嘛,那我們也是一樣啊。我們也曾經是這樣做,我們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偶爾會犧牲別人,對不對?難道我們以前不是這樣嗎?

 

  所以我們就找到同理心嘛,就是說他是一個生死凡夫,他有這個心態,我也有這個心態,所以自他平等,我們沒有比他高明多少。先不要管他行為,因為他的行為,只是一個他發泄的管道而已,關鍵他的心態是想離苦得樂。也就是說他並不是想傷害你,他只是想要保護自已,先把我相人相的對立拿掉,跟他找到一個共同的立足點。

 

  其實他的立足點,我們也曾經想要離苦得樂,所以追求安樂此心同,是吧?所以你不能放縱第六意識,因為第六意識它一打妄想,那就沒完沒了。第六意識它可會打妄想了啊,你要是讓它分別這件事:他講過什麼事情、他說了什麼話,那就糟了。你要讓第六意識的名言停下來,就必須要做正確的思考。你要讓第六意識打妄想,那就不得了,那就問題就嚴重了!到時候又刺激第七意識出來執著,那就完了,那就無解了。

 

  諸位,等一下我要再講幾句話,第六意識很重要啊!諸位,你不能等到第七意識執著了,再來處理事情,所以第六意識關鍵,我們即將面對很多很多的順逆的因緣,你怎麼解讀人生是關鍵。我們不能選擇人生,人生你沒有選擇權,你今天會遇到什麼人做你的眷屬,你會碰到什麼事情,那對不起,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人生你沒有選擇權,但是你有解讀權,怎麼解讀你說了算,因為第六意識是自由自在的,你如果能夠正確的解讀人生,你今生可以把很多的障礙閃過去。就看你的第六意識在安立名言的時候,你是用什麼方式來安立它,你怎麼去解讀這件事情。好,你是不是有問題?你請說。所以第六意識是關鍵,善用第六意識。

 

  【142】空觀是菩提心的基礎!

 

  學員:師父,有個問題跟上次課程有關,希求凈土是遍計執嗎?

 

  師父:啊?

 

  學員:希求凈土是遍計執嗎?

 

  師父:哈……希求凈土你是用自我意識到凈土,還是發願?你是發願去的吧!你到凈土去是為什麼呢?為了成佛!你該不會只是為了離苦得樂吧?

 

  學員:這個我想各種發心都有吧。

 

  師父:你要為了離苦得樂那就不好了。我們後面會說,不能為了離苦得樂,你到時候會到天上去,因為離苦得樂是檔次很低的訴求。你要為了菩提、為了聖道而到凈土去。

 

  學員:師父慈悲,這堂課的前半段,師父在我們上的課程內容,著重在以無分別智來空掉我們的煩惱。

 

  師父:對,因為你沒有空性,你就談不上菩提心。因為你不把自我意識空掉,因為它是熟境界,你菩提心就生不起來了。因為自我是一種想要保護自己的,菩提心一定是要放下自我。

 

  學員:是。那今天這堂課談到發菩提心,那以後將來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歷緣對境遇到煩惱的時候,我們用各種觀想的方式,去對治這樣的煩惱。那我們是不是後面如果能夠再加發一個菩提心,就是說我今天受如是苦,然後也希望眾生,一定有眾生是跟我一樣也受相應的煩惱,那我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我們是不是在這個部分,要注意加發這個部分來增長菩薩道?

 

  師父:當然這個方法很多,我們今天講六種意樂只是一個原則了,但是大方向,無分別智很重要。就是說有些路,有些分別,你不能再分別了,你要管好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錯誤的分別,就顛倒妄想;一種是如理思惟。你只要把第六意識管好,你就成功的把自我意識轉成菩提心了,就是第六意識了,它的關鍵在這裡。你先不要管第七意識,其實第七意識是很被動的。第七意識的自我意識它雖然可怕,但是它有一個特點,它沒有主動權,它不能主動干擾你,要不是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為它布局,第七意識能夠活動嗎?

 

  所以第七意識雖然可怕,但是第七意識它沒有主動干擾你的能力,一定要第六意識的虛妄的名言分別,幫它鋪路,所以管好你的第六意識很重要。你怎麼去解讀人生,所以你要不斷的學習,遇到事情你是怎麼想的很重要,你要往哪一個方向去想。

 

  當然第一個先安住自己,先告訴自己,其實人生無所得,這是空性是很重要,所以為什麼天台宗講:即空、即假、即中?為什麼把空性放在第一個?你要把有所得先放掉,這個是關鍵,你一旦有所得,你很容易跟眾生產生對立面,然後就會有一些特別喜歡的東西,特別不喜歡的東西就出來了,就對立了。空觀是菩提心的基礎,你要永遠告訴你自己: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只有過程。你要建立一個無所得的人生觀,你才有資格談菩提心。所以空觀的智慧是很關鍵啊。

 

  學員:是,弟子的意思是說,以往我們修學的態度可能只求離苦得樂,所以可能煩惱對治完就算了,可是對一個菩薩行者來說,煩惱對治完是不是再加發一個:願眾生離苦得樂的心,這樣是不是更……

 

  師父:那你還要願成佛道,菩薩還要求菩提、求往生,我們是先求無分別智,對不對?先從無求,然後有三求,菩薩有三種:求福德、求菩提、求往生。但是這三個求,是建立在無所求的基礎之下。

 

  好,那我們下禮拜二,就下一次,我們把菩薩的無求,無分別智,跟求菩提的菩提心,這兩個做一個研討。另外這個講完以後,我們開始要講求往生的問題了,怎麼樣讓自己的心對凈土產生好樂,那麼這個地方先談到菩提。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二十一

 

 

 

  【143】我們臨終時的往生力量,它的關鍵在哪裡?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我們知道唯識的整個生命的因緣,是建立在阿賴耶識的緣起。唯識認為說阿賴耶識它蘊藏著很強大的一種力量,那麼這個力量當它成熟的時候,它就會變現果報,讓我們來受用。那麼這種力量,在經論裡面解釋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它說這阿賴耶識的力量,它不是今生造成的,它是無始劫來,你每一生都會儲存一種力量。那麼這個力量它有兩種可能:第一個它是一種生死的力量,它可能會由此有諸趣,這種力量可能會推動你到六道輪迴去,這種力量也可能會把你推動到涅槃的因緣去。所以阿賴耶識,如果說把它比喻作一個機器的話,它有兩種開關:第一種開關,是打開來是通往生死的力量;另外一個開關,是通往涅槃的力量。

 

  那麼現在的關鍵來了,我們怎麼樣能夠在臨終的時候,讓阿賴耶識現前的時候,它是一種往生的力量,它的關鍵在哪裡?

 

  在《楞嚴經》裡面說,它說第八識本身,它沒有決定權。它雖然是一個強大的力量,但是它不能夠決定說:哦,我要到生死輪迴去、我要到涅槃去、我要到凈土去,第八識的力量,它本身沒有決定權,關鍵在你第六意識,也就是說: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你的人生的相狀。

 

  在《楞嚴經》裡面說,假設我們今天面對人生的時候,是一種背覺合塵,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是一種攀緣性的、主宰性的,我們想要去受用人生的快樂,那麼這樣子當然你就把阿賴耶識的力量,就往生死輪迴那邊跑過去了。如果我們的心態是一種,我剛剛是講背覺合塵,現在我們相反就是背塵合覺。假設你的心態是把人生的因緣放下而開始內觀,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是用道理來解釋這件事情,你開始起觀照了,而不是動感情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是把第八識產生一種涅槃的力量。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阿賴耶識一定會現前,但是它會產生不同的力量,它可能會產生生死的力量,把你的佛號帶往娑婆世界得果報;它也可能你在臨終念佛的時候,阿賴耶識現前,它把你的佛號力量把你帶到凈土去。所以諸位,你最好檢討一下,你阿賴耶識現在它到底是累積了一個什麼力量?

 

  原則上,如果你對今生看得很重要,你對娑婆世界的攀緣很重,你阿賴耶識的力量,一定是一個強大的生死業力,你臨終你很難返轉的;如果你現在對娑婆世界的心態是完全放下,你遇到事情是用內觀的,用理智來觀照因緣法,那麼這個時候,阿賴耶識,你現在儲存的力量是往凈土的力量。所以佛法的角度,佛法對人生的價值,它不再看待你生命是變現什麼相狀,你這個相狀是快樂的相狀、或者痛苦的相狀,在佛教裡面看這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它是生滅法,這個東西很快就過去了,就像你做一場夢,你今生活得快樂,也是一場夢;你今生很痛苦,也是一場夢,它很快會過去的。佛法很重視你將往哪裡而去!佛教不重視你的過去,但是它非常重視你的未來,它也不再重視現在,因為現在是一時的。所以你的心態就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了,到底我們就對娑婆世界,是用攀緣的心還是觀照的心,就決定你未來的來去了。

 

  【144】我們遇境逢緣,第一件事情是先修空觀!

 

  那麼智慧的觀照應該怎麼觀照呢?就是我們遇境逢緣應該怎麼去用這個智慧來觀察人生呢?我們這次的唯識學課程,講出了三種觀照:第一個是空性的觀照;第二個是菩提的觀照;第三個是凈土的觀照。這三種觀照你都具足了,你就可以成功的把阿賴耶識的業力,轉成往生的力量了。

 

  好,我們今天先來談一談空性的觀照。那麼這裡面有幾個問題,我們空性的研討,我們先談一種通途的問題,再來談個別的問題。我們先來談通途的問題,很多人對修空觀,還是有疑惑的,我們先解釋一下,就是我們遇境逢緣,第一件事情是修空觀,這是很重要的。

 

  在唯識的角度,先否定自己,你不能馬上肯定自己說:哎,我要發菩提心,這不對的,你要先放下,你才有資格談提起。所以唯識它的態度,當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先否定自己,先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不是真的。所以它空觀有三種觀法,大小乘有三種觀法:

 

  第一個從無常切入。你觀察它是一時的、無常的—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所以空。

 

  那麼無常觀,它的特點就是它這個藥力道很強,尤其是你對財色名食睡這一塊煩惱特別重的人,用無常觀它是藥到病除,它藥效很快。當然它也有缺點,這一帖葯不能常用,因為它這個在修空觀的時候,它夾帶了苦諦的思考,它不是運用一種中道的平常心來修空觀,它是夾帶苦諦的思惟來修空觀。因為它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所以它這種空觀,天台宗智者大師給它一句話叫做「滅色取空」,它是把相狀毀滅了,然後再進入空性。

 

  所以這個地方對整個大乘來說,你要修菩提心,你這個時候要借相。佛法認為相狀沒有好壞,它只是讓你假借的,你用相狀來修空觀,叫從假入空;你用相狀來修菩提心,叫從空出假。所以相狀是可以借的,但是無常觀把相狀給破壞了。你這個葯如果經常用的話,對你以後修菩提心會有困難。所以無常觀修得太厲害,古德說有兩個過失:第一個忘失大悲;第二個不樂修善。你對積集資糧沒有興趣,反正它都是無常的嗎!所以無常觀的這個空觀,它的好就好在藥效猛利,但它的缺點就是說要適可而止,這個法門適可而止,操作適可而止就好,這是一個空觀的方法。

 

  第二個就是唯識學說的,從因緣來修空觀。觀察這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都是自變自緣,你自己的阿賴耶識變現,第六意識去攀緣它,其實沒有一個真實的實體,所以因緣性空。

 

  那麼這個唯識學的空觀,它主要是破你心中的遍計執,就是你不能分別,人生只能受用,你不能夠去解讀它,最好的人生就是不解讀,你不解讀就是最好的解讀,就人生毫無意義,所有的意義都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

 

  所以人生只就是一個「如」的境界,就是「那樣就是那樣」,沒有對錯、沒有好壞,只是因果的顯現,如此而已。所以這個無分別智,佛陀的意思,他不讓你的心去住在這個外境,他要把你的心往菩提心、往凈土方向去引導,你不能把你的心力,往娑婆世界去分散。所以這無分別智就是說,它等於是把你對娑婆世界的整個攀緣的心,整個門關掉,把門關掉了。

 

  因為你沒有辦法分別,你就不能得到任何的資訊,你就沒有辦法去解讀人生,你沒辦法解讀,你就不能執著。

 

  所以唯識學有一個很重要的話,叫「唯識無義」。人生的概念,都是你自己編出來的,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的,人生的成敗得失,它只是因果的顯現,成敗得失這四個字,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這種概念是你捏造出來。所以它那個破名言,就是說你要告訴你自己:人生所有的概念,都是你捏造出來的,而且是毫無意義,這個時候你對它的執著攀緣就斷了。我們不可能去攀緣一個沒有意義的東西吧,因為它不值得你攀緣,它毫無意義。

 

  所以這個唯識學的空觀,它不破壞相狀。諸位,它不壞相,就是相狀還是存在,但是你的心不迷、不取、不動,它是破壞你的名言,你不要去亂解釋人生,因為你一解釋,你就想要去執著,你就想要去主宰,你就把生死業力給帶動起來了。所以人生只能夠輕輕地走過去,你不能夠動任何名言的,你要把所有的精神體力放在來生,唯識的意思就是這樣,用在實踐你的理想。我們以後會講到菩提心,人生只有一個意義,就是實踐你的願望而已—歷事練心,積集資糧。所以唯識學就是說,它從無分別智裡面切斷了你任何的攀緣心跟執著的心,因為我們不可能去執著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這個唯識學厲害,它不壞外在的相狀,它把你的分別心停下來,這個是唯識的空觀,比無常觀更高明,而且力道也不差,這是從因緣切入空性。

 

  第三個是從真如,本來清凈。是你本來什麼都沒有嘛,本來什麼就沒有,你今生來這裡,你也沒有得到什麼,你也沒有失去什麼,人生本來就不增不減嘛,沒有得也沒有失,也沒有好也沒有壞,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嘛。你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走的時候也是什麼都沒有,只有過程,就是本來清凈,當然這個觀法是比較微細了。

 

  這三種空觀都可以,但是我們今天強調是第二種:修無分別智。破壞你對人生的概念,因為這種概念是生死的根本。好,我們先把無分別智解釋完了,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你至少要知道怎麼操作,可能你還很生疏,至少這個操作方法你要懂。無分別智就是唯識的空觀,就是斷除你的分別心,消除你的名言分別,把人生恢復它的本來面目,你不要對人生加油添醋,就是還它個本來面目,它該是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要把你的概念,加到因緣的假相上去。

 

  【145】凈土的緣起跟這個無分別智如何結合起來?

 

  學員:請問師父,那個凈土本身也是緣起的,那我們怎麼把它跟這個空觀統一起來,跟這個無分別智……按說它也是一種名言。

 

  師父:凈土的緣起是清凈的緣起,我們今天要破壞的是雜染緣起。就是說雜染緣起你不能碰它,你一碰它就惡性循環。因為雜染緣起你一碰它,你就會產生攀緣。但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我們去接觸它的時候,我們不會動攀緣心,它是怎麼樣呢?

 

  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這個是清凈的法界緣起,這段話我們再說明一下:

 

  這緣起不同,這是彌陀本願變現出來的,它不是業力所招感的,因為業力所招感的東西你太熟悉了,你不能碰,因為你自己業力變現的東西,你太熟了,你一碰你就沒完沒了了,那生死大夢你就一直做下去了。娑婆世界的業,為什麼不能碰呢?因為它是業力所變現,就很容易牽動你的煩惱。比方說你在走馬路的時候,你看到黃金,你很想把它撿回去,對不對?到極樂世界你看到黃金,你不會想把它撿回去,因為它不是業感緣起,你會欣賞它、讚美它,但是你不會有一種攀緣想要取著的心,這兩個緣起不一樣。因為娑婆世界的緣起有雜毒,它有過失的緣起。它這個是一個蘋果很漂亮、很甜,但是裡面有毒藥,所以你碰不得。娑婆世界的快樂,每一種快樂你都要付出代價,沒有例外。任何的一個蘋果你吃了,你就準備生死輪迴了。娑婆世界的水果通通不能摘,全部只能夠走過去,不能摘,因為這個水果你吃的越多,你的生死業力就越重。

 

  學員:所以說空觀並不是破一切名言,而是只是針對娑婆世界的名言?

 

  師父:娑婆世界名言。對對對。好的名言,我們讚美極樂世界、讚美菩提心,這種名言還是要保留。等到後面會講到,後來又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名言,但是這個名言是佛菩薩的教授,就是所謂的法的教授。好,請坐。

 

  【146】你管不住第六意識,你就不可能有臨終正念!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想問,就是說我們不要對外境起分別嘛,那我們就是說,不要在外境分別的時候,那我們是看我們自己的內心,那我們內心起的那個念頭,也不一定是對,對嗎?

 

  師父:我沒叫你看內心的念頭!我要你看你安住內心的道理呀。念頭,當然你不能觀你的念頭,念頭也是情緒化的。你要安住你的空性的道理、菩提心的道理,你要安住那種道理的那種正思惟,安住在道上,一種真理。

 

  學員:那我們平時歷緣對境的時候,我們要如何來做事情?應該是有一個……就是有一個軌道,來依止來做嗎?

 

  師父:做事情你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是不要去分別它就好了,你不要在結果上去分別它。

 

  學員:那是聽自己內心的道理去做?

 

  師父:對,因為你聽聞佛法一定總結一些道理,比方說無常、因緣觀、本來真如,對不對?你要憶念這個道理:哦,這是無常的、這是緣起性空的,你要去從這個道理上來調伏自己的分別。

 

  學員:上堂課師父說過,就是差即無差無差成差,那可以請師父再解釋多一點,怎麼樣來操作?

 

  師父:因為你向外攀緣呢,就是無差成差了,人生就用得很複雜了,你要是向外攀緣就是這樣。本來人生是一個如的境界,它是一個一真法界,你就把它切成一小塊:這是我喜歡、這是我不喜歡的、這是成功、這是失敗……你就產生對立的思考了。對立了以後,你一定會產生執著,你不可以說:欸,我先去分別,我最後再來不執著,不可能!你分別後你就控制不了自己了。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告訴你不能分別,你一分別以後,後面就完了。執著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你現在唯一能夠下手的就是無分別。你一分別完你就完了,你控制不了自己了,你一定會執著了。所以很多人講說看破放下,你要放下,你一定要無分別,你一直分別,你不可能放下的,關鍵在這裡。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個問題問一下,因為我看網路上提到說無分別智,它有分根本無分別智跟那個唯識心觀無分別智,跟後得無分別智,也就是說你如果入禪定以後,你的根塵識都不產生分別,那個才真的是無分別智,那因為我們是修凈土也沒有禪定力,對不對?那是不是其實……

 

  師父:不要把標準講的那麼高了,我們現在叫做聞思,就是隨順無分別智,隨順嘛,對不對?哦,我們至少也是在調伏狀態嘛。那你講說完全遇境都一念不生,不可能。我們第一念一定會生,就修第二念,第二念的無分別智。

 

  學員:那我的意思就是說用我們的那種般若的那個觀照來近似於那個無分別智?其實我們沒辦法達到,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我們是凡夫,就算我走路,我看到馬路綠燈,我停下等綠燈,我不能說我無分別,紅燈就闖過去,所以說我這個時候就說近似今找我名言上我可以用的,比如說計度分別,應該是近似這樣子操作就可以是不是?

 

  師父:對對對,你說對了,計度分別,正常的分別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分別是計度分別,然後多事。

 

  學員:然後再將有執著部分盡量把它,就是師父提到的,我喝咖啡……

 

  師父:你不要管執著,你不分別它就不會執著了。

 

  學員:好,謝謝師父。

 

  學員:師父剛剛提到那個滅色取空……

 

  師父:滅色取空,毀滅的滅,滅色取空。

 

  學員:我想請教師父一下,那個如果說我們的相狀是有遍計所執產生……

 

  師父:遍計所執性

 

  學員:那如果說這個事情過了,或者是說這個所攀緣的已經消失了,

 

  這個相狀它也就不會再存在了,但是如果這個相狀是依他起,它產生了的相狀,如果說要把它是不是很難甩掉?

 

  師父:你講大聲一點,你把麥克風靠近一點。

 

  學員:就像是說我們身邊有那個眼耳鼻舌都是我自己的,天天看著它,天天用著它,怎麼樣去把它觀空呢?就像《心經》說的「照見五蘊皆空。」

 

  師父:就是你少去分別它呢,你一定要面對它嘛!但是你少去分別它嘛,你要減少分別,你一分別你就一定會執著,一執著就產生對立:不是愛就是恨……所以你少分別,就這樣子,就是少去分別它,否則你會惹很多塵埃。就是說它到底是不是一個業力,它不一定,你也可能安全閃過去,但是你一分別它,你就糟了,它就是一個業力了。

 

  學員:因為照依他起之說……

 

  師父:依他起它只是現出一個相狀,它又沒叫你去分別,對不對?是你自己要去分別的了。依他起身為第八識,它只是把你的業力變現出來,是你第六意識要去分別,最後驚動了第七意識去執著,是吧?第八識沒錯嘛,關鍵就在第六意識,管好第六意識這很關鍵。

 

  你要臨終無障礙,你一定要把第六意識管好,它一定要在你的管控當中。第六意識一旦不聽招呼你就完了,你不可能往生了。如果第六意識不歸你管,你就完了,你佛號念得再怎麼樣都沒有用了。因為你第六意識失控,你亂分別,你就招感了無量的業力,你就跑不掉了。所以管好第六意識很關鍵,第八識它不歸你管的,因緣果報這是一個天然的軌則,它該出現就會出現,不該出現就不會出現,是吧?你看釋迦牟尼佛他的家族被滅,佛陀也知道,佛陀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採取行動也沒有用,是吧?所以第八識是你不能管它,你要管好第六意識。

 

  學員:是,我會往這個方向……

 

  師父:對對對,這很重要。你第六意識你一旦失控,你第六意識只要不歸你管,你就完了,你今生就完了,你全部都毀了。你管不住第六意識,你就不可能有臨終正念,不可能!就是說,我們不可能一念不生,但是至少你有本事斷相續心,就是念頭起來的時候,你馬上覺察,斷相續。我再講一次,我們不可能一念不生,你不可能連第一念的分別都不起,不可能,但是就算你不是先知先覺,至少後知後覺吧,是吧?至少你覺照的功夫要生起來,然後你什麼時候生起,把相續心給斷了,這個就有辦法了,就是第六意識在調伏狀態,你開始在調伏它了,它本來是一個猴子到處攀緣,慢慢慢慢……它慢慢慢慢,這個攀緣心靜下來了,這個是好現象,它調順了,調柔善順了,這個時候你生死業力就轉了。

 

  學員:師父慈悲,我想問一下就是說,就比如說我們人生下來之後,就要有成人的教導,就是說這個是對的、那個是錯的。那麼就是從小我們就要有分辨心?

 

  師父:分辨智慧,對對對。

 

  學員:再比方說孩子們長到一定的程度,他學習的好上大學,你會恭喜,有這個歡喜心;這個孩子假設要是走了偏路,吸毒、參加幫派,那你會一路跟著他,就是阻止他說這個是錯的,那這個也是分別?

 

  師父:這個是分別,但這個是正確的分別,這個是可以保留下來的。

 

  學員:這個可以保留。

 

  師父:這個是可以保留下來的。就像剛剛你說的,看到綠燈再走過去,對不對?你不能看紅燈走過去,我不分別,不能這樣講對不對?正確的分別是要保留下來的,這種分別是屬於正確的、如理的。但是有些分別是虛妄的,尤其是會創造對立的,我相、人相對立的,好壞對立的。

 

  學員:謝謝師父。

 

  【147】圓成實性到底是生滅法還是不生滅法?

 

  -好,我們這裡有幾個有關空觀的問題,我們解釋一下:

 

  網路學員:師父在課堂中說明圓成實性的真如是後修所得,與《楞嚴經》的真如有異,又提到凡夫對依他起的時候,或起遍計執、或起依他起觀,而成圓成實,是否代表圓成實性為生滅法,要修才有?那麼講義中又說,圓成實性即二空所顯圓滿的實性,那麼圓成實性到底是生滅法還是不生滅法?

 

  師父:這個無分別智,它在成就圓成實性,無分別智是生滅法,因為你修的時候你會慢慢進步吧,但是它成就以後變成不生滅法,它是開顯不生滅的空性。因為真如的空本來就是空的,一切法本來就是「如」的境界,它的存在不需要假名的,不需要名言的,是我們自己把它安立下去的:哦,這個是叫做成功、這叫失敗。那麼真如的空性,一切法離言說相,本來是一種實相,所以我們恢復了它原來的相貌。

 

  所以無分別智在修的時候是生滅法,但是它成就以後是不生滅法。這樣講好了,月亮本來就存在嘛,對不對?但是我們陰天的時候我們看不到月亮,看到的是烏雲嘛,對不對?那怎麼辦呢?我現在用風把烏雲給吹走了,這個風在吹的時候是不是有動作?是生滅法吧。但是烏雲吹走以後,月亮出來,你不能說月亮是生滅法,它本來就存在嘛!它以前是被烏雲遮蓋住嘛。月亮是什麼樣?它是不生滅法,它也沒有生也沒有滅,所以你把遍計執破了,你只是恢復它本來面目,不是說,哦,這個面目是你創造出來的,不是這樣子,你只是恢復它本來的樣子。所以過程是生滅,結果是不生滅。因為一切法本來就離言說相嘛,是我們人太聰明了,就是自作聰明,安立很多名言,創造很多的對立,就產生愛憎取捨,然後就啟動了生死業力了。

 

  【148】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這種粗重的分別?

 

  好,第二個問題:

 

  網路學員:在第六意識分別當中是否也有輕重的不同?對有些事情我們的分別是特別的重、也特別的快,弟子請問師父,面對這種粗重的分別,已非單純的自我說服就能夠解決,應該用什麼方法來對治?

 

  師父:一般我們修無分別智的空觀,要兼修事修。所以你無分別智以後,後續要提起佛號,趕緊提佛號。空觀的智慧,它相應的快,但是它有一個問題,它很難相續,相續也太難,所以我們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提佛號,不是哦!你要先修無分別智,再提佛號,為什麼?有些人他完全不修空觀,他就提佛號,他有什麼問題呢?

 

  就是你的執著是用佛號把它壓下去的,凡是壓下去的東西它一定會反彈,總有一天你壓不住它的。但是你用空觀來照它呢,是一種對治,會破壞它的結構。所以如果你一輩子都不修空觀,你遇到事情,你的不分別只是轉移目標,把對這件事情的執著轉到佛號去,那麼換句話說你的遍計所執性、你的攀緣性一點都沒有破壞,你只是轉移而已,或者說壓抑而已,這種壓抑式的念佛,總有一天你會壓不住的,總有一天,因為它是無始劫的習氣,你念佛是短時間的幾年的時間。所以你不用佛法的空觀的葯,你只是一路的用事修來跟它壓著,你總有一天壓不住的。但是你只是修空觀,你把它暫時調伏了,你不提起佛號,也不行。所以無分別智修完以後,趕緊提佛號,這個合乎大乘的中道——無住生心!這個是合乎中道思想的。我們把問題都回答完再來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我們看第三個問題:

 

  網路學員:師父在課堂中提到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應該放棄而寄託於來生。然則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念念在行為上的選擇,也能夠引發後續不同因緣的發生,比方說我們會產生對阿賴耶識變現的果報可以掌控的錯覺,那麼弟子請師父在道理上應該如何去理解?

 

  師父:其實我們今生的一些修行,你比方你今生起了菩提心,斷惡修善,你今生也會有一些美好快樂的因緣出現,這個是花報。但是為什麼佛法要我們今生要全盤的放下呢?它要你不要把精神放在今生,你把精神體力放在今生,你今生已經是有漏了,它的本質是有漏,就算上面多一朵花、多一個水果,又怎麼樣呢?它的本質是輪迴的果報,就是說雖然我們今生好好念佛、好好持戒,你今生人生也會產生命運的改變,但是你都不能去執著,所以今生要徹底的放下。

 

  所以佛法叫你放下今生的意思就是:你的精神體力要完全放在創造來生上。也就是說你今生只有一個意義,你人生只有一個意義:為了創造來生而活!這是佛法的思考。當然這個是針對一定要往生的人來說了。諸位,為什麼它要你放下今生?是這樣子,韓信的軍隊只有三萬的軍隊,項羽有十萬大軍,憑什麼韓信能夠打敗項羽?最後那個時候,在垓下的時候,最後一戰,韓信能夠用三萬的軍隊,打敗項羽的十萬軍隊,憑什麼?因為他背水一戰!他過河以後把船都燒掉了。

 

  諸位,你憑什麼用短短的幾年的時間,去了生死,憑什麼?你憑什麼用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去解決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憑什麼?憑的就是你放下今生的那個決心——我一定要成功嘛。

 

  所以你如果又分心在對今生的果報的一種攀緣,你的精神體力就分散了。本來你的精神體力就有限了,你面對又是一個強大的敵人,你要沒有背水一戰的決心,你就完了。所以你要知道佛陀很多的規劃,他是有道理的。今生跟來生你只能夠選擇一個,就像蕅益大師說的:你不可能「腰纏十萬貫」,又要「騎鶴上揚州」。你要選擇,你又要享受今生榮華富貴,你來生又想求生凈土?不可能,不可能的,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決心。

 

  一個會往生的人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背水一戰!因為你面對的敵人是一個無始劫的業力。往生與否只有一個字,就是你的決心夠不夠而已了。其實不是佛號念多少,諸位,你沒有決心你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也沒有得生之理」,你要是決心夠,一句佛號乃至十念就夠了。所以一個人,如果你現在是我很想要往生,你大概不會往生了,你只是很想要往生嘛,是吧?可有可無。

 

  所以我們在學唯識,你會發覺,你不能對今生有任何的縫隙,它無分別智就是所有的縫隙,把全部攀緣娑婆世界的門全部關住,把所有的精神體力放到來生去,你才可能成功的。

 

  網路學員:師父慈悲,請問師父,打坐兩個小時後覺得腿疼痛難忍,這能不能用空觀來對治呢?

 

  師父:你疼痛難忍應該把腳放下來了,不是修空觀,它是依他起性,佛陀要你去對治遍計所執性。這個疼痛的感覺是一個因緣所生法,不是你分不分別,你不分別它也是會痛,是吧?所以你無分別智不要隨便操作,它是對治你心中的執取,不對治外境的。

 

  【149】為什麼無分別智要跟凈土宗結合?

 

  好,我們再看第二個,空觀的第二個主題。

 

  前面是講如何修空觀,第二個是講空觀的智慧跟凈土的結合。

 

  為什麼無分別智要跟凈土宗結合?

 

  其實我剛剛也講過了,因為無分別智就是關住生死業力的大門。諸位,如果你平常就放縱第六意識到處攀緣,你招惹了很多生死業力,你到臨終的時候你這個門關不起來了,問題在這裡。你平常都不收心,你臨終的時候心就收不回來。所以一個人,正常修行人越晚年的心,越要慢慢的往內收,慢慢收,真的要收心。因為你攀緣的越廣,你的生死業力就越重,這個道理就這麼回事。

 

  所以凈土宗跟無分別智,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當然有些人說:欸,我不要修無分別智,我人生的經驗……有些人人生經驗當中吃了很多痛苦,對不對?他就用這種痛苦的感受,來激發自己往生。這樣子可不可以?這樣子會有問題,因為你人生的痛苦是局面的,你不可能在所有因緣裡面都痛苦,你可能是某一方面有痛苦,某一方面沒有痛苦。所以你不能從事相的體會,來激發你的往生,不可以。一定要從道理上的理解,因為道理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而且你的體會也僅限於欲界的娑婆世界。如果你是用人生的經驗的痛苦來激發你的往生,那對不起,諸天的感受你沒有感受過,至少你今生沒有感受過,你這個就是一個空隙了,就是一個漏洞了,你厭離的娑婆就不全面了。你厭離的是痛苦的這一塊,娑婆世界快樂的這一塊,你就沒辦法厭離了。

 

  所以不能用人生經驗來厭離娑婆,諸位,因為它不全面,一定要用道理的理解才可以,因為道理是涵蓋整個三界的。 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好,我們的空觀的智慧怎麼修?如何跟凈土宗結合,到這裡有沒有問題?欸,請說。

 

  學員:師父,弟子請教一下,剛才師父回答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說禪坐的時候腿疼那個問題,就是說臨終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可能也會遭遇一些身體不如意的狀況,可能這邊疼痛,那邊疼痛,那平常如果腿疼的話馬上就放下,然後佛號就念不起來,這個是不是……

 

  師父:其實臨終的時候痛苦……請坐,唯識的意思它是這樣,臨終的時候,他諸根會先敗壞的,在死亡之前他六根一定要先破壞,他的阿賴耶識才會離開。它這個離開是前六識先破壞,當然六識要破壞他六根一定要先破壞,六識破壞以後他第八識才能離開。那麼你的六識一旦破壞了,你的感覺、疼痛的感覺,就幾乎沒有感覺了,所以臨終的痛苦是心苦多於身苦。我們常常用生龜脫殼來比喻臨終,其實臨終的痛苦,因為他的根已經敗壞了,他那個感官功能幾乎都破壞了,你外面看,你看他很痛苦,其實他沒什麼感覺了。他那個識,因為你真正了別的是那個識,他那個明了的識已經都喪失了,所以他就是一個血肉的那個器官在而已了。他耳根也聽不到聲音了、身體也感覺不出疼痛的感覺了,但這個時候最大的痛苦是什麼呢?

 

  是心的痛苦。他茫茫然,尤其有些人對死亡完全沒有規劃的,沒有宗教信仰的,這糟了。他把死亡當做毀滅,人死如燈滅,所以他恐懼,而且他不甘心啊。你看哪一個人死的時候是心甘情願走的?說:欸,我真的該走了,很多人說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怎麼可以走呢?對不對?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對不對?所以他臨終的時候痛苦,都是心苦多於身苦,是心裡的掛礙多於這種痛苦最多了。

 

  我們一個人很奇怪,我們看到別人在死都沒有想到自己,所以到自己死亡的時候:哦,原來我也會死!那麼他本身沒有做好來生規劃的人,他就會恐懼,這個痛苦就在這裡,他沒有做好來生的規劃。因為我們一般人的規劃,都規划到今生嘛,是吧?小時候讀書,立志讀書、慢慢長大、找個好工作、然後退休生活,你大概就規划到這樣子。但是你的生活規劃只到今生,到死亡後半段是一片黑暗,這個就是你的問題點。你的規劃沒有規划到來生去,所以死亡會給你很大的恐怖、不安,這種痛苦在這裡。當然凈土宗的人他臨終的時候,他是充滿期待,因為我早就做這樣的布局了,對不對?凈土宗的人本來就是:「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他把娑婆世界當客人,你想一個人一天到晚在外面流浪,他要回家,他什麼心情?你想,是吧?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剛剛說求生凈土不能用人生的經驗來發願求生凈土,可是弟子經常都覺得周圍的朋友,很多都是因為人生的經驗太痛苦了,令到他們慢慢就放下了,可以一心念佛,都是這樣子就可以……

 

  師父:他可能只能夠放下一部分。你的痛苦的資訊來自於人生的體會,你能夠放下一部分,你不可能放下全部。因為諸天你放不下,因為你沒有體驗過嘛!沒有體驗過你怎麼放下呢?

 

  學員:那對諸天放不下的理解,是不是說如果他臨終的時候有天人……

 

  師父:因為你不能靠事修來建立你的知見,你要用道理來建立你的知見,用道!不能用人生體會,人生體會只能夠當做一時的激勵。

 

  學員:這兩個是不是有互相的……

 

  師父:當然不一樣,你道理是全面的,你說無常那是全盤性的,放諸四海皆準的,你道理的理解是全盤性的,是不是?什麼都是無常,什麼都是無分別,對不對?但是你人生的體會只是其中你的一個小黑點,一個局部,你不能用人生經驗來當做你厭離娑婆的一個全部,它只能夠當做你一時的激勵。你沒有看透,你不可能放下,我不相信一個人沒有把道理參透,他能夠放得下,我不相信,我絕對不相信。他為什麼來娑婆世界呢?他就是生生世世攀緣,他有這種習慣嘛!那麼你有這個病你也不吃藥,你怎麼會好呢?

 

  學員:我的意思就是說他人生的經驗令他看透了,放下了,有沒有這個可能呢?

 

  師父:那他一定要結合道理,他一定有聽到什麼無常的道理。他可能一開始是人生的經歷,但是他後來聽到無常的道理,他的人生的痛苦跟無常道理結合,這樣子可以,他一定要跟道理結合。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一個問題,就是有關我們凈土宗的有一個十六觀,觀境嘛,我想請問師父我們凈土宗那個概念,觀這個十六觀,跟那個唯識有沒有關係?不是唯識所變的……

 

  師父:你說十六觀也是唯識所變?

 

  學員:我問的意思是是還不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觀,觀這十六觀。

 

  師父:那觀他是用第六意識來修觀嘛,他是熏習一個……比方說蓮花觀,熏習一個蓮花的種子,是不是?那蓮花的種子這個是跟凈土有關係,他臨終就容易感應道交,對往生有幫助吧。

 

  學員:那是唯識跟這個我們的凈土宗,有點關係對不對?

 

  師父:有關係,有關係。

 

  學員:阿彌陀佛。

 

  師父:當然我們主要是持名,持名。總而言之它這個無分別智,其實它不能夠說是修行的全部,但是是修行的一半。就是說,大乘佛法是這樣子,它是先把娑婆世界的攀緣,這個門先關掉。但是你也不能把第六意識毀滅掉,不像二乘人是灰身泯智嘛,所以它把第六意識的能量,把它引導到就剛剛你說的修觀,觀照菩提心、觀照凈土的功德,它是這樣子。它是背水一戰,把攀緣的這方面的門關掉,它要你這塊無住,但是後面還有生心,生起菩提心、生起往生的心。你必須把你的分別的功能,用在這一塊,它是這個意思,並沒有要你毀滅它的分別功能。就是說該你分別的,你好好分別,不該你分別的,你就不能分別。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二十二

 

 

 

  【150】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願力,你要發願!

 

  我們上一堂課,已經討論了這個空正見。那麼我們從一種有相的執著,要進入到空性的法海,你所採取的方法就是「無分別智」。我們如果是在一種生死的業海當中,那麼佛陀的空性的三昧是在彼岸的話,無分別智就是它的船,就是你的工具。當你的生命要從一種攀緣心的業力,轉成一種往生的願力,無分別智是很重要的一個工具。這個工具你不操作,你很難從過去的執著裡面跳脫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念的佛號,全部是生死業力的佛號,他這個佛號上不去,因為你的攀緣心太重了。

 

  諸位,這個佛號雖然是萬德洪名,但是你可別忘了,它是你的心創造出來的。當你的心是攀緣的時候,這個佛號自然是充滿攀緣,是心作攀緣,是心是攀緣,所以關鍵是你的心來引導這個佛號的方向。如果我們心態不提升,這本來是一個萬德洪名,進入到你的攀緣心,變成糖果、變成人天福報,多可惜啊!

 

  所以阿彌陀佛的意思就是說,雖然我們不能夠證得空性,但起碼你得隨順,你不能完全抗拒啊!你對於整個菩提道、空性、菩提心,完全抗拒,那你怎麼能夠往生呢?你一定要往三界火坑裡面跳,誰能夠把你拉回來呢?不可能。不一定要斷煩惱,但起碼你的心,對於聖道的空性、對於聖道的菩提心、對往生的這種功德是隨順的,這個很關鍵。你起碼跟阿彌陀佛是走在同一個道路上,你不能背道而馳,所以這是很重要的概念。

 

  要我們修無分別智,不是要你證得空性,起碼你有這個決心,而且你也努力在做了,雖然你不斷的失敗,但是你絕不放棄,表示你是怎麼樣呢?我對這個真理是順從了,這個是最重要了,論心不論境,那麼你已經在進步當中了,你保持在一種進步的力量,每天在進步當中,這個最可貴了。那麼我們修完空觀以後,我們就要談談菩提心了,這兩個是相接的。

 

  佛陀常常說,我們生命是一個無止境的水流。當然身為一個凡夫,引導這個水流的是自我意識,我們以前用攀緣心來引導這個水流,現在攀緣心被無分別智給破壞了,但是你不能讓水流停下來,大乘佛法永遠是要保持活水,一定要真空妙有的。

 

  所以自我意識被無分別智破壞以後,誰來取代它呢?就是菩提心、往生的心!你必須要創造一個新的力量,來引導你的水流。我們是創造兩個力量:一個「成佛的力量」、一個是「往生的力量」,這兩個要結合起來。也就是說以前我們是用攀緣娑婆世界的心,來引導這個水流,你攀緣它,如果你好因緣善業現前,就到天上去;你攀緣它,如果你罪業起現行,就到三惡道去。不管怎麼樣都是攀緣,本質就是有漏。

 

  那麼這個攀緣心被無分別智破壞以後,這個水流停下來了,但是你要重新再創造一個力量,把它引導到涅槃、把它引導到凈土。所以我們談談菩提心,就是重新建立一個生命中的力量。這個力量是什麼呢?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願力」,你要發願!

 

  以前我們是跟著感覺走,我們以前人生沒什麼目標,就是追求快樂。曾經有過給你快樂的感受,你就念念不忘,你就希望這個快樂再出現。我們以前是跟著感覺走,活在自己那種帶有快樂的影像,不斷的攀緣那個影像,然後就住在這個影像上。現在這個影像被無分別智破壞了,沒有影像可以攀緣了,這個時候你開始立定你的志向,你到底希望你來生,希望變成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你就開始可以規劃來生。因為你擺脫了生死業力,你現在有資格叫做「開創未來」。你還在攀緣娑婆世界,你根本沒有資格講開創未來,你的未來就被生死業力給綁住了,你怎麼開創呢?所以生死業力被無分別智破壞以後,你現在有選擇權了,你未來要何去何從?當然最好的選擇就是成佛了,發一個成佛的願力。

 

  那麼成佛的願力有兩種方法,第一個:如果你是智增上的菩薩,你可以多緣諸佛的功德莊嚴,多讀讀《法華經》《華嚴經》、,讚美佛陀的功德,無量的功德三昧,然後你發願:我有一天要跟他一樣,佛道無上誓願成,這第一個,緣佛的法界而發菩提心。如果你是屬於慈悲心比較重的那一種,你也可以緣眾生法界:悲眾生苦,哀聖教衰。多想想眾生的痛苦,活在顛倒當中,那麼你發起要度拔他的使命感,我一定要對他們做一些有幫助的事情。總而言之你緣佛道的功德發願也可以、緣眾生法界發也可以,總之你要許下你未來的誓願,你的理想抱負是什麼。因為娑婆世界業力被你調伏了,所以菩提心就是一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這個就是「菩提心」。

 

  那麼你有兩種選擇,最好的選擇是受菩薩戒,最好的選擇,有諸佛菩薩的證明,有同參道友的互相的攝受,在佛前緣境發心成就菩薩的戒體,這個是最好的。如果你因緣不具足,也可以在佛前自己發願,也可以。你可以上網去找一下,菩提心的發願文它有很多的儀軌,藏傳佛教、顯教的大師都有這些儀軌,你可以隨便根據哪一個發菩提心文,來照他的文念也可以。

 

  總而言之,我們對娑婆世界的攀緣心被消滅以後,你必須對來生對未來有一個新的規劃。那麼這個規劃,菩提心發了以後,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初心菩薩的菩提心,叫「自受用菩提心」,要以內觀為主,所以自受用的菩提心又叫做「願菩提心」,它只論心不論境,你可能今生什麼事都沒有做,也無所謂,你只要把所有的修行,都會歸到菩提心就可以了,所有的修行都跟你的理想抱負有關。你這個時候的人生啊,從攀緣心變成歷事練心,就是人生只有一個目的,利用所有的事情來幫助你的菩提心,就做這件事情。你只要看看你的菩提心,今天有沒有比昨天進步就好了,因為成敗得失對你來說沒有意義了,所以這個時候是法法消歸菩提心。

 

  剛開始的菩提心叫「願菩提心」,以增長內在的菩提心的願力,加強他的願力為重點,還不在於資糧力,願菩提心是屬於自受用這一塊。那麼可能你要經過五年的時間,或者十年的時間,你的菩提心站穩了,你的因緣也具足了,就有資格談到行菩提心,你可以做一點實事了。你找到你的定位,你看你適合做什麼,在佛教界裡面,你是適合做什麼,做什麼都可以,這個職位沒有高下,你在這個地方開始利益眾生積集資糧,這個時候你的菩提心除了願以外,還有資糧力了。所以我們前面的菩提心, 「萬叫做行一心」,在《法華經》給它一個詞,叫做「萬行一心」。把所有的萬行會歸到菩提心,只要對你菩提心有幫助的你就可以做,只要傷到菩提心的就不能做,它完全用菩提心的增減,當做你生命的指標。

 

  初心菩薩先不要管別人怎麼樣,先管你的菩提心是不是進步,但是後半段一心萬行的時候,就考慮到慈悲善巧了,開始要站在眾生的角度來思考,他需要什麼?——恆順眾生。

 

  所以這菩提心有兩種修法:你如果是在自利的角度,那就是以願菩提心為主,先守住你的本願就好了;如果你是後半段了,你覺得你除了你自己的願力以外,你可以多少做一點事情了,你可以轉成行菩提心。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就是菩提心的修法。其實就是你心中的一種願力,由願力取代對生命的攀緣。

 

  好,那麼這塊有沒有問題?這個是修了空觀以後,接著就是修菩提心了。它是一種願望,但是這個願望,不要忽略,它是你生命中一個新的力量產生了。

 

  我問一下,諸位,你們受過菩薩戒的舉手我看看。鼓掌,鼓掌!你不能夠一天過一天啊,修行啊,它是先有目標才有修行的,你不是說走一步算一步,不是這樣子的。佛教是先有目標才有過程,要「以願導行」。你要設定一個目標你才有資格談修行,你沒有目標,你根本連修行的資格都沒有,你的心就是到處跑,就是你還沒上路啊,這個發願很重要的,你不能拖哦。

 

  【151】我們如何來操作我們的菩提心呢?

 

  學員:請教師父一下,那弟子怎麼會知道我什麼時候,已經差不多自受用的那個階段,因為會怎麼樣覺得會足夠那個信心,我可以出去行菩提道了?

 

  師父:這個很難講了,沒有標準答案。你應該多少會知道一點,但是五年是少不了了,每一個人的時間都不一樣。但是你不能發了願,就趕快在外面到處跑,不可以。你一定要讓那菩提的幼苗要讓它增長,就是「止觀」的力量。你要用止觀來灌溉菩提心,讓它至少生根,就是它不容易退轉。因為你來到娑婆世界,來到人身的凡夫的世界那就很複雜了,弄得不好菩提心會失掉的,會被破壞。欸,請說。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請教一下,這個菩提心的修法,事修上面是說我們譬如說受菩薩戒,這樣一生一次,或者是說每天,譬如說睡前的時候,都要有一個時間來觀想這個菩提心,應該是要怎麼操作比較得當?

 

  師父:它有很多的方法,我們上次有開一個菩提心的課程,對不對?它有很多的偈頌可以背誦。那我們這次的上課也談到,這個從布施去修,是吧?布施、持戒,但是它在修的時候呢,它在修布施在修持戒的時候,它是會歸到無貪的善根。就是說你是不是從布施持戒當中,建立一種無貪的概念出來,讓你去學習施捨,而不是重點是你送什麼東西出去。它是借相修心,它觀你的心,欸,我今年的無貪的心比去年進步了,你看到事情的執著度,執著的力道淡薄了。所以它菩提心它有一些眷屬的,比方說無貪、比方說精進、忍辱,它也有很多的善根。它這個寶鼎,它下面有很多腳來幫助它的;我們在講自受用菩提心有講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你要有一些安定的功課,你要有一些誦經、聽經的法門,智慧也要不斷的增長。所以它六度,它一開始是幫助菩提心。

 

  學員:是,聽師父這樣講,弟子的理解是說:菩提心的修法就是說日常生活中,歷緣對境,就憶念這個菩提心?

 

  師父:對,你要憶念它,對對對,你要憶念你的願力:我為了要成佛,所以我必須要去拜八十八佛;我為了要成佛,所以我要去念佛、去持咒、去持戒。所以你所有的功德,是往這個菩提心上面去整合起來,否則你沒有菩提心的話,你就流到人天福報去了,就是憶念這兩個字。

 

  學員:師父,弟子請教一個問題,那上次師父提到說,有漏種子跟無漏種子,我在發菩提心、我在事修,比如說我去做義工、做做善事,因為我們第一念很容易就分別,為了我自己,是否那時候我們是說,強迫自己說:我就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去做這個事,就強迫它第二念?

 

  師父:對對對。

 

  學員:變成這樣子,把它轉成這種念,這樣我就慢慢就破壞它?

 

  師父:是的是的,是,一開始都是勉強,對對對,就是這樣。不能做要它做,不能這樣子想要它想,就是要第六意識聽你的,聽你的規劃,就是訓練第六意識在你的規劃當中,你要訓練第六意識順從菩提心、順從往生的心,就是訓練第六意識。就是強迫,就是強迫,對,當然你要有一點善巧,它做得好的時候,鼓勵它一下。

 

  學員:好,謝謝師父。

 

  師父:其實現在第八識已經不是重點了,諸位,現在關鍵是你第六意識的訓練,你現在是第六意識怎麼去引導第八識。生死凡夫啊,他第六意識一天到晚打妄想,所以第六意識就跟第八識走,叫生死業力凡夫了。它第六意識它本來是可以主導第八識,它放棄了主導權,因為它第六意識到處攀緣,攀緣到第六意識妄想很重,它自顧不暇,所以臨終的時候,它到處去打妄想。所以第八識本來要讓你引導,結果你不引導,那對不起,那第八識來引導你,第八識把第六意識帶走了,隨業流轉了。凈土宗不可以這樣!凈土宗要第六意識來引導第八識,隨念往生。所以你就要訓練第六意識聽你的,你要給它一個願望,那麼在過程當中隨時檢查一下,你菩提心在不在、你是不是為了菩提心做這件事情、你菩提心是不是不斷的在進步當中?你把心放在哪裡,第六意識就會跟著你走,是這樣子的, 「作這叫意」。我們為什麼對娑婆世界攀緣這麼重?因為以前都把心放在那裡。

 

  【152】第六意識有失智傾向的時候怎麼辦?

 

  學員:師父,阿彌陀佛!我有兩個疑問,但是跟上一節課講的有關,因為來不及問,我現在可以問嗎?

 

  師父:可以可以。

 

  學員:就是上一節課師父有講到,就是我們臨終的時候,我們要控制我們的第六意識,就是說斷相續心。那我們如果就是提起佛號的時候,那還是用第六意識,還是要用第七識去執取佛號?

 

  師父:第七意識它聽你招呼嗎?第七意識不能用。第七意識的執著是……你就是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你做如理的思惟是,你告訴你自己:你的生命結束了,你要到哪裡去。你要用第六意識來給自己一種很好的分別、很好的思考。你第六意識決定了,第八識就跟你走了。

 

  學員:是。我第二個疑問是:就是現在有很多年紀大的人,有這個失智症的問題,那這個失智症呢,是第六意識出了問題,還是這個第八意識裡面的種子不見了?

 

  師父:你說這個是叫,我們叫做老人痴呆是不是?

 

  學員:是。

 

  師父:他這個老人痴呆可能第六意識已經出了狀況,就很不好了。因為你整個生命的希望,都靠第六意識來引導,尤其凈土宗,如果第六意識受到傷害,這個就很麻煩啊!他沒辦法如理思惟。

 

  學員:是,他是不能控制第六意識了嗎?

 

  師父:他已經沒辦法如理思惟了,對對對,它已經不聽招呼了,這就很麻煩了。

 

  學員:那他的斷相續心,等於也是就沒有辦法做得到了,是嗎?

 

  師父:第六意識不能讓它受到傷害,因為你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第六意識了。所以第六意識一旦進入到暗鈍,一到失控,那這個往生的機率就大大的降低了。

 

  學員:有補救的辦法嗎?

 

  師父:我真的不知道了。因為你第六意識是關鍵嘛!因為你現在第六意識用思想來引導業力,你現在唯一的可能就這樣子嘛。當然你要思想遇到障礙,那就很麻煩了。

 

  學員:是,因為失智的話,他可能不是馬上就面臨死亡的問題。

 

  師父:是的,因為他已經沒辦法判斷:娑婆世界的過失、極樂世界的功德。他的判斷力應該也會受到影響,是吧?那就糟了。

 

  學員:那有可能再找回來嗎?第六意識。

 

  師父:它也不是失掉,他的第六意識的思考能力失掉了,它第六意識還在,但是它思考能力的功能失掉了,這就很麻煩啊。

 

  學員:那就等於沒辦法補救了?不能失智,失智不能去西方。

 

  師父:嗯,所以我們,所以福德資糧很重要。你為什麼要拜懺、要持戒,其實這個東西,你的資糧力太差也不行,要迴向。

 

  學員:OK。但是有失智的傾向的時候,那就表示他以後沒辦法去西方,往生西方?

 

  師父: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這個醫學的問題由醫學去處理了,反正你第六意識是關鍵。你要引導第八識只有靠第六意識,因為第七意識它不聽你招呼的,前五識根本一點用途都沒有。你現在能夠往生,唯一的希望就靠第六意識的明了、分別、想像、如理的思惟。因為第八識它就是一個強大的業力,它何去何從它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如果你第六意識你不引導它,它會先等你,臨終的時候第八識會先等你,等你來引導它,所以隨念往生,第八識的業力還沒有啟動,它一啟動你就完了。但是你最佳時機,在臨終的最佳時機,你不引導第八識,對不起,等到第六意識消失以後,第八識它就來引導了。就是它給你機會了,你自己不引導,它第八識它給你機會嘛,臨命終的時候它給你引導嘛,結果你不發願,你就整天打妄想,好,那第八識:我給你機會了,你不引導,那我來引導你,你就只好隨業往生了,第八識強大的業力出來了,就把你帶走了。所以要往生,你要在第八識業力沒有現前之前,趕緊發願,用願力來引導第八識。當然你不能起執著,你一執著的話,你就觸動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去觸動第八識,第七意識也會去刺激第八識的業力得果報,你不能有太重的執著。所以空觀的智慧,無分別智也很重要。

 

  【153】廚房裡會引來一些蟑螂螞蟻,應該怎麼辦?

 

  學員:阿彌陀佛,師父慈悲,我想問一個事修中的一個常見的問題,比如說咱們一個道場,道場里會有一些廚房,為大家做一些齋飯,那麼有一些廚房裡,會引來一些蟑螂螞蟻一些東西。我有聽過有一些道場,要請來殺蟲的去殺這些蟑螂螞蟻。那如果像咱們這種佛教的道場,怎麼能殺蟲呢?我覺得這個問題要遇到了,應該怎麼辦?

 

  師父:請坐。這當然不可以呀,不可以不可以這樣。假如你明明知道這個東西噴下去,它會死嘛,你知不知道?你知道,結果你又噴,這就殺生了,不可以。殺生是不能有理由,知道嗎?不能有任何理由的,殺生是比較麻煩,因為它牽涉到一種死亡的業力,又牽涉到你跟它的互動。這個冤親債主啊,你臨終的時候,它會來干擾你的,它如果到鬼神道去就糟了。

 

  學員:像在美國,Government 會有一些人來檢查嘛,他定期的會來檢查這個衛生的問題,如果發現有,他可能會把這個道場關掉,那我也不知道,如果在 China、在台灣可能都沒有問題,但是我覺得在美國這確實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師父:你只能夠說:這個我沒有意見,你看著辦。對對對對,就是這樣,戒律的原話就是這樣,佛陀說:我沒有意見,你看著辦。你不能夠說:欸,把它怎麼樣,不可以。你不能動身口意,你就說這個事我沒有意見,你要做什麼,你看著辦,只能這樣子。這個殺業對往生是很大的障礙啊,

 

  諸位,這個問題嚴重哦,殺業。

 

  學員:我就是想對那位師姐說的問題,說一下我自己的那個經歷,就是原來家裡邊也有蟑螂嘛,那不能殺它,就後來寫《金剛經》去超度它,然後就慢慢就沒有了,大概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我想這個肯定還是有……我們如果沒有業力的話,應該也不會招感這個東西來吧。

 

  師父:你應該還有發願,對不對?

 

  學員:反正我就是當時就是想說:那我不能殺它,我就希望能用這個方法來跟它解除這個恩怨,然後呢它就不要再來招惹我,我也不去招惹它。

 

  師父:非常好,對對對,你就是發願,所以你願力,你又加上資糧力,你又誦經。

 

  學員:對,我抄經,我抄那個《金剛經》。

 

  師父:是是,而且你應該很虔誠,感覺上很虔誠,力道下來很大。真的你要發願,所以你的願力可以轉業力。

 

  學員:還有剛才那位師姐說那個,就是老人痴呆這個問題,我自己本身學醫嘛,那我認為這個東西,因為現代醫學它沒有辦法解決,那既然沒有辦法解決的病,它就應該是業力病或者是業障病,或者就是那種冤親債主的病嘛,那應該也可以用誦經,或者什麼樣的辦法來迴向,希望能幫他積蓄一些資糧,不知道這樣會不會,至少幫他積一點福,也許會有一點點幫助?

 

  師父:可以可以,最好是沒有得到就趕快迴向了,得到有點太遲了。

 

  學員:對對對,就是像師姐說,如果要是剛開始覺得有一點跡象的話,就趕快給他修福這樣子?

 

  師父:對,因為你業還沒有成熟,你趕快迴向,很好很好。學員:那這個中陰身還有五通的嘛,它中陰身也有得度的這個方法,然後它是不是也有第六識,也可以聽開導?

 

  師父:中陰身八識都具足。

 

  學員:哦,那像剛才那種老年痴呆的,是不是靠第六識。

 

  師父:不過中陰身超度這塊啊,顯教講的少,所以這個問題我不回答。

 

  但是藏系有這樣的一種說法,但是顯教呢,它強調臨命終的時候,它是在人的第六意識裡面,就趕緊要往生了。但是中陰身是這個人是已經死亡了,它已經不是一個人,所以這兩個傳承不太一樣。可能密宗有一些不可思議的加持力,這個我們就不談了。但是從顯教的角度,它偏重臨命終的這塊。

 

  【154】往生凈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好,我們討論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菩提心跟凈土宗的結合。我們一個成佛的心跟往生的心,結合起來。當然這個地方,很多人一直在質疑一個問題,就是往生凈土要不要發菩提心?你們覺得呢?

 

  要!

 

  對!我們現在來反推一下,比方說你求生凈土,你不發菩提心,那麼你是什麼心態?只有兩種可能:一個追求安樂,就增上心;第二個就是出離心,其它沒有了嘛。就是你怖畏娑婆的痛苦,出離心,要麼就是追求極樂世界的快樂,兩種可能。

 

  那麼你用追求快樂的心,這就很難往生了。因為曇鸞大師說,你只是為了追求快樂,你要追求快樂,你根本不用大費周章到凈土去,諸天給你的快樂夠多了。而且你這種追求快樂的心帶雜染,是帶愛取,跟彌陀本願是不符的。彌陀創造凈土,是彌陀的法身變現出來一種清凈的國土,它是在快樂當中,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諸位,你一定要知道因緣果報,你的因地發心跟你的目標,是不是相隨順的,是不是它是同一個檔次的。

 

  如果凈土是無漏的,你的心是有漏的,這兩個不可能相應嘛!我們現在是有漏,但是我起碼的心是隨順於無漏。所以你為了追求快樂而已,不能往生;為了出離心,當然也不可以了。因為出離心的人,他根本就是,他不希望有依正果報的,偏空涅槃。

 

  所以往生,即便你沒有堅固的菩提心,起碼你的心是隨順於菩提心,這是最低標準。就是你沒有發起正式的菩提心,但起碼是隨順菩提心。也就是說你是為了聖道而到凈土去的,這才是正確的思考。因為彌陀是為了聖道而安立的,快樂只是佛陀的方便而已。你看《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解說極樂世界,沒有錯,他剛開始講: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是攝受我們,他到後面的時候,他話鋒一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極樂世界的功德來自於不退轉,哪是只是為了快樂而已呢?阿彌陀佛花了五劫的思考,喔,就創造一個快樂的國土啊,它每一個快樂當中都有聖道的力量啊。我們下一堂課,再下下堂課會講到,其實極樂世界的本質是無漏的,它是一個無漏的國土,純無漏的國土,所以你的心態必須要隨順無漏。最好的思考:為了成佛而到凈土去!這是最好的思考,如果你能夠這樣想是最好的:把成佛跟往生,這兩個目標結合在一起,為菩提道求生凈土,這種思考模式是最好的,互相幫助。

 

  好,那麼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所以我們前面的空正見跟菩提心,這兩個跟凈土都是有關係的。菩薩道啊,諸位你看菩薩戒,菩薩道的初學,像我們這種初學,偏重論心不論境。你先不要管你做多少,你只要肯努力你就會有進步了。就是說至少我認定這是我的一個方向,可能我做的不好,我可能進三步退一步、進三步退一步,但是起碼你的心是開始順從,這非常可貴啊!就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個很關鍵。如果你連努力都不想努力,你就完了,這個最可怕就是這樣,你連第一步都不想踏出去,那你就擺明了準備輪迴了嘛,那誰能夠救得了你呢?我們先不管你做了多少,至少你已經努力的在做了,這個事叫做「順從」,你已經開始聽話了,那麼阿彌陀佛就有辦法攝受你了。關鍵在順從這兩個字,關鍵不在於你做了多少事情,所以這兩個是很重要的一種概念,空正見跟菩提心。請說:

 

  學員:師父慈悲,請問師父,有一些人說往生凈土之後,可以一直在極樂世界成佛;有一些人說,一定要再回來娑婆這邊成佛……

 

  師父:不可以成佛,你一個國土不能兩尊佛陀,不可能。你可以到等覺菩薩,極樂世界不能成佛,你要回入娑婆,然後你去建立你的因緣,成就你的國土。沒有一個佛土是兩尊佛陀的,不可能。

 

  學員:所以一定要回娑婆?

 

  師父:是的,是的。你也不一定要回到娑婆,反正你可以到其它世界去,你一定要回到凡夫的世界來。回入娑婆是其中一種選擇了,你也可以到他方世界,都可以了。

 

  那麼我們現在已經開始為臨終的正念,描繪出一個方向、一個道路。那麼當然我們是勉勵大家,先試著踏出第一步,先讓自己順從這個道路。先不要管你做了多少,你可能會失敗,但是你只要不放棄,你只要有一種決心,那麼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那麼我們再跟凈土的結合,那麼你就開始走上了凈土的道路了。也就是說其實生死業力不可怕,但是你的心態很重要,你怎麼引導它。所以整個唯識學的關鍵在第六意識了,用心念來引導你的業力了,你這個念頭必須跟空正見相應、跟菩提心相應、跟往生的心相應。

 

  好,我們今天就討論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二十三

 

 

 

  【155】凈土宗的人生觀只有一個:為了來生而活!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二面,我們講到丁四:利益。那麼這一科是說明菩提心來修習六度所成就的功德利益。那麼佛陀出世以後,佛陀在解釋人生,他主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從因緣來建立人生觀,所謂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所以佛法是認為:因為因緣的生滅,所以我們的生命就產生不斷的變化。那麼到底什麼是因緣呢?它能夠去掌控我們生命的生滅變化?從唯識的角度,生命的主要因緣就是我們心識的活動。

 

  那麼心識的活動在唯識當中,古德把心識的活動開出三種心識,所謂的異熟、思量、了境這三種心識,這三種心識的交互作用,就產生人生不斷的生滅變化。那我們研究唯識學的時候,你在這個三個心識要找到一個根本。所有心識的根本就是阿賴耶識,因為它把我們無量的過去跟現在,做一個攏總的攝持:第一個它攝持我們的過去;第二個它接受我們現在的熏習,這個很重要。

 

  也就是說過去要變成未來,必須經過現在。你有可能過去就代表未來,有些人是今生毫無作用,他的人生對他整個因緣來說,是毫無任何價值,所以他的過去就直接等於未來,他前生是怎麼樣,他來生就怎麼樣。但是有些人他學佛以後,他過去不等於未來,因為他今生強大的熏習的力量出現了。那麼這個熏習的力量,有兩種力量會影響你的第八識:

 

  第一個就是你的第六意識的熏習,這就是所謂來自善惡業力的熏習。我們第六意識的思考模式,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起惡念,那麼就帶動了身口意去熏習第八識,產生善惡的業力。那麼第六意識的熏習主要的來自於、決定於我們的一種人生的善惡業,也就是來世的快樂跟痛苦,就是業力的熏習這一塊。

 

  第二個來自於第七意識的熏習,這種「恆審思量我相隨」,就是我們心中的我執所推動的那種攀緣跟愛取。這個就沒有善惡了,你攀緣一個東西,你執著一個東西,這個沒有什麼善也沒有惡,但是它會加強你輪迴的力量,要小心。所以這一塊的熏習,就決定你的輪迴的力量。

 

  所以整個唯識學的因緣觀,主要是兩種力量的交互作用:第一個善惡的業力;第二個是生死的輪迴。就是第六意識去熏習第八識,第二個是第七意識去熏習第八識。那麼因為這兩種熏習的不同,就創造了你來生的各式各樣的果報:有些人會活得快樂,但是他的生死業力很重;有些人他雖然活得很痛苦,但是他的生死業力相對比較輕。所以因為第六意識的善惡的熏習,跟第七意識的我愛執的熏習的不同,就創造了各式各樣的人生觀。那麼現在我們從過去即將面對未來,那麼今生是很關鍵,你是怎麼熏習你的第八識?

 

  從凈土宗的角度,你必須掌控兩種的熏習:第一個趕快改造你的業力,尤其是在第八識當中有重大的罪業,透過懺悔的熏習:懺悔、皈依、發願。凈土宗的修行者,你絕對不允許在臨終的時候罪業起現行,這對你是非常不吉祥,臨終你的罪業起現行,你就很難往生了。因為你的色身不斷的干擾你、刺激你,你很難生起正念。所以我們希望我們臨命終是相對安詳的——「願我臨終無障礙!」我們希望是在一種很平和的、沒有一種色身的傷害刺激的情況之下保持正念,所以我們必須要把罪業,把它懺除乾淨。懺除乾淨的原則只有一個,叫做「斷相續心」。我們對於罪業,就是你不能再相續了,就這個原則而已。尤其是殺盜淫妄的罪業,你透過你的懺悔以後,你從今以後永不造作,那麼雖然這個業種子沒有消掉,但是保證臨終它不會得果報,它不會干擾你了,因為你這個業沉澱下來。

 

  諸位,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不能是一個活絡的業力,不可以!帶業往生它必須是一個沉澱的業力,就是它的相續心被你破壞,它這個運轉的功能被你破壞了,這個很重要。所以我們必須要檢討我們身口意當中,哪些罪業還在相續的,這個地方你趕緊要處理,這是第一個,業力的熏習這一塊,我們透過懺悔、皈依、發願,把這個罪業給調伏下來。

 

  第二個就是來自於顛倒的熏習,就是我執產生的攀緣跟愛取。那麼這個地方在唯識,它是用調伏跟引導兩種力量的作用:一方面修習空觀的無分別智,告訴我們其實你人生毫無所得,我們人生只是在受用一種生滅的影像,你不可能從今生帶走任何東西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太多的去分別,該是你的它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你打妄想也沒用。所以你透過這種無分別智的時候呢,你就放棄了攀緣,你會把心專心的放到來生去了。

 

  修行人的成功很重要就是:你必須把今生放棄!因為你的精神體力,剛好值得你做一件事情而已。我們很難去攀緣今生,又去專心的去規劃來生,很難的,因為你的精神體力有限嘛。你透過你的這個上班、休閑,你剩下的時間,剛好能夠做一件事情而已,所以你必須要把心正確的引導到來生去。

 

  凈土宗它的人生觀只有一個:為了來生而活!你必須把你對今生的攀緣的心,全部收回來,完全把心皈依到來生去,你就成功了。雖然來生還沒有出現,但是你必須要透過憶念,透過你的憶念,把你內心的能量全部導到來生去。這樣子你對今生的顛倒相對降低,臨終的時候它也不可能起顛倒,因為你的心的能量,已經成功的移到來生去了,你不可能去回顧今生了。臨終最可怕的就是回顧你今生,人生不堪回首,這個很重要,你臨終的時候,只要你回頭去看你今生,你就完了。臨終只能夠向前看,不能向後看,所以臨終的時候,往事不堪回首,因為你只要回憶過去,你就跑不掉了。

 

  所有臨終往生的人,一定是背水一戰,他心中想的只有來生,他把今生完全放棄了,這種心態才可能會往生的,叫做「一心歸命,通身靠倒。」所以我們在凈土宗,你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兩件事:第一個業力的調伏;第二個思想的調伏跟引導,這個我們前面講過很多次了。

 

  那麼我們現在談談菩提心,當然引導有兩種引導,一個正確的往生的人,他的心態:長遠的目標是引導到成佛;短期的目標是引導到往生,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那麼假設我們今天已經把今生放棄了,反正今生它是一個成熟的水果,我們現在要的是,好好的去播種來生的種子。它這形成一個水果了,它已經很難改變了。

 

  【156】菩提心所引生的世間的利益

 

  那麼當然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我們開始修六度的時候,那麼這樣子對我們的今生、來生,有什麼樣的好處呢?我們來看看,由菩提心所引生的兩種利益:第一個世間的利益;第二個出世間的利益。我們先看第一個世間的利益。好,請合掌:

 

  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

 

  那麼我們今天發了一種成佛的願力,那麼這種願力發了以後,去修習六波羅蜜,那麼這樣子對我們來生,有六種的利益:第一個富貴攝故。就是菩薩透過布施,會使令我們未來的因緣資財豐富,生活的這種資具跟財富非常的豐盛,叫做富貴攝故;第二個大生攝故。那麼這透過持戒,使令我們成就尊貴的種姓,我們會生長在一種尊貴的家族,受到別人的尊重、讚歎;第三種是大朋大屬。這個「朋」,就是很多的朋友、很多的親屬,因為這個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修無諍三昧,跟別人都保持一個和合無諍、避免對立,所以他就修忍辱的關係,所以得到很多朋友眷屬的幫助;第四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菩薩的因地的精進,他在未來的生涯當中,能夠成就廣大的佛法的事業,因為他絕不放棄;那麼「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菩薩因地的時候,由菩提心來攝持禪定的緣故,他來生的因緣,他的煩惱輕薄。那麼他對這種各式各樣的這種妄想,也特別的輕薄,不是說沒有,因為他還是凡夫嘛,但是他因為經常修習這個專註的「止」,經常有這種定課,功課的攝持,心中有這個法的攝持,他的妄想輕薄;

 

  最後一個「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菩薩因為在因地的時候廣學多聞,所以他對這個工巧、還有這個聲明,還有很多的因明的邏輯,這種善巧方便,他也是有他的一定的攝持。

 

  那麼這個地方的世間利益,當然世間的福德力,它共於凡夫、共於外道的。但是菩薩的地方,菩薩的福德力跟外道凡夫不太一樣的地方,我們前面說過,你發了菩提心在修習善法的時候,因為你是有願力,所以你的心就像大地一樣,大地它能夠不斷的生長草木。它這個草木,你看一個草木,你把這個花,把它剪掉放在花瓶當中,它不可能生長,它只有不斷的凋零;但是你把這個花,你把它種在大地當中,它得到泥土的這個陽光礦物質的滋潤,它不斷的增長廣大,那說明什麼事呢?你發了菩提心去做善法,你未來得果報的時候,是特別的堅固,不可破壞。

 

  你看我們世間人很多人有福報,但是有些人的福報是很脆弱的:他小時候很有福報、長大有福報,但是中年以後他的財富被破壞,他的尊貴的種姓被破壞了;但是有些人的福報,他小時候福報很大、長大福報也很大、晚年的福報也還是很大,乃至於生生世世的福報都很大,因為他因地的時候,是發願去做這件事情的。

 

  諸位,諸法因緣生,佛教的結果,跟你的過程有很密切的關係。兩個人同樣把一件事情做了,但是你用什麼心態去做,這件事情是非常關鍵。如果你今天做了善法,是一時的感動,你看到這個人很可憐,刺激你的慈悲心,你去幫助他了,這是一種概念。那麼由外境的刺激,當然你是針對性的,這個人一定跟你有緣,跟你是特別親厚,所以你的所緣境不可能普遍;第二個你的心不是很堅定,你是在某種情況才生起布施的心。但是菩薩發的菩提心不是,他是形成一種強大的願望,他隨時準備修習善法,只要因緣具足他就表現出來了,所以他心中醞釀已久,就像大地一樣,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他特別堅固。

 

  舉兩個例子,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當中,有兩個福報是很堅固,在家居士的代表,就是須達長者。須達長者他不但把他的錢財,用黃金鋪地買下了花園,他還親自的監工。整個精舍快蓋完的時候,他們家的錢花到連吃飯的米都買不起了,他沒辦法了,他把他們家唯一的裝米的那個桶子拿去換了少許的米煮成粥。要吃的時候,由於這個佛陀跟阿羅漢弟子的現前,他又把所有的粥全部供養出來,那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佛陀給他咒願:說你從今以後,罪滅福生,永恆富饒。也就是說須達長者經過佛陀的咒願,說這個人他雖然只是個初果,他離成佛還有很漫長的路,但是他的生命當中,他一旦得果報,不管是在天上、在人間,他絕對沒有貧窮這件事情出現,不可能。因為他的福報已經有根了,他那個福報力,已經在他的生命當中生根了。我們的福報沒有根,所以也是有時候有福報有時候沒福報,那完全看業力來主導。

 

  所以須達長者,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他在修善法的時候,他是由願力來推動的。他來行布施,他的重點不在布施,他認為這是他的願望,他只是在實踐他的願望。他是怎麼樣呢?法法消歸他的願望——「萬行一心」。

 

  諸位,你用善念來修善法,這是一種因緣,那是一時的感動;你今天修善法是在實踐你的理想,那又是一種因緣。你只是在實踐你的理想,沒有任何理由,那麼你得果報的時候不可思議。因為你是在因地的時候,你用善根來修善,不是用善念,這是一個福報的代表,須達長者,他的福報是生生世世的相續下去。

 

  第二個我們來看看佛陀的出家弟子,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本來是八王子,他出家以後所有財富都舍掉了。但他舍掉財富,並沒有舍掉他的善根福報,他跟同參道友去托缽的時候,如果今天沒有托到東西,托到空缽回來,他的缽只要往空中一拋,這個虛空裡面的缽回來的時候,裡面全部是蜂蜜,他可以把那個多餘的蜂蜜分給其他人,如果不夠再拋一次,這個福報到這種這種份上,你看,隨心自在!這種人修福報都不是一般的心態,不是一般的善念,他們都是形成一種強大的願望,這種的福報已經形成善根了。就是說這種善業已經在心中生根了,所以他這個福報力,是一種相續的力量,自然相續。佛陀說他不管白天晚上,他那個福德力不斷的增長廣大。

 

  所以你要不發菩提心,你是非常吃虧,因為你修善法的時候你沒有根,就像這個樹沒有根,所以你得果報的時候,你把它花完的時候 就什麼都沒有了,什麼痕迹都沒有留下來了,它不能產生一種展轉相續的力量。

 

  諸位,你在研究唯識的業果這一塊,記得一個原則:凡是善業一定要讓它生根;凡是罪業絕對不能讓它生根,不能有生根,變成惡根,就糟了,就是相續的關係。業力只有一個原則:相續跟不相續。罪業,你要把它的相續的觀念把它切斷;善念,你要讓它不斷的在心中不斷的運轉,就像機器一樣讓它 run,不斷的運轉。那麼你要讓善念不斷的運轉,你只有一種情況,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發願,你沒有其它的情況能夠讓善念運轉。

 

  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就是說,我們雖然打很多妄想,但是你只要許下你的誓願,你只要絕不放棄,你就可以把善的因緣在心中運轉起來形成強大的善根。所以我們在發菩提心、修習六善法的時候形成了六種善根:富貴的善根、大生的善根、大朋大屬,乃至於善巧方便,這種六度的善根,而且你是盡未來際的受用,這是第一個,當然這個是世間的福德力。

 

  【157】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間的利益

 

  我們看出世間的利益,第二個: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那麼前面是講到世間的福報,那麼這個地方講到出世間的善根,前面是講世間的善根。那麼出世間的善根說這個人,他有什麼好處呢?

 

  「勝生無罪」。就是說菩薩如果說他萬一他沒往生到凈土去,或者他還沒成佛,還沒有成就聖道,他還是一個凡夫,那麼他成就這麼廣大的富貴的果報的時候,他不生起顛倒的妄想,不會放逸。也就是說他的心跟福報接觸的時候,他不會產生煩惱跟罪業的過失,乃至於在成佛之前,他在受用福報的時候,他會有所克制、有所節制,這第一點這就成就自利的功德;

 

  第二個他跟眾生接觸的時候,他經常能夠有各式各樣的方便力,能夠「現作一切有情義利。「義」當然是出世間的解脫,」「利」就現世的安樂。他總是有辦法讓跟他有緣的眾生,得到世間的利益乃至於出世間的功德,他有這兩方面的善巧方便,其實這個是很重要的,「勝生無罪」。

 

  諸位,印光大師他提醒我們,如果你沒有成就一個菩提心,你也沒有很堅定要往生的人,你最好福報不要太大,因為你第二生一定會放逸,因為你沒有菩提心、沒有願力的攝持,你修善的時候你是用自我意識來修善,你是用有所得心來修善,你一定會對這個善法有所期待,你一定會有的。

 

  憑什麼大家都去休息了,你偷偷跑去掃廁所,憑什麼?你就心想:好,我今生受盡了苦難,我一定要修善,讓我來生得到自在,你這個就是有所得心了。所以你一旦沒有發起菩提心的人,沒有求往生的人,他心中的福報力,一定是鎖定了娑婆世界的有漏的福報,那麼你因地的時候修善,你心中就打這個妄想,你糟了,來生果報現前的時候,你一定會放逸。因為你因地造業的時候,就做如是思惟、做如是規劃的,你就是準備要來受用了。所以福報現前,你要沒有強大的願力的引導,你的放逸的結果,你第三生就墮落了。

 

  所以你修善的結果,你第三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然這個地方不是善業害了你,是你沒有用菩提心來攝持善業。所以你沒有菩提心所攝持的善業,不但是脆弱、容易破壞,它還會引生很多的後遺症。一個人會造重大罪業,都不是福報差的人,他造不出重大罪業的。當然你發了菩提心以後,你的福報是多多益善,因為你得到正常的引導攝持吧,他能夠正確的把這種水流的力量,往凈土的地方引導、往佛道的地方引導。

 

  我們舉一個例子:天台智者大師。天台智者大師他這世可以看得出來,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他這一生出世的時候,他生長在一個梁朝,他爸爸是梁朝的做官的,做大官的。所以這個古時候的大家族,這兒子出生的時候,那是後繼有人,大家就歡天喜地的要慶祝,就殺雞、殺豬要慶祝。

 

  但是很奇怪呢,他們家的僕人,在殺雞殺豬,要燒水的時候,它的火一升起來就有一陣風吹過來,把它吹熄滅了,第二次也吹熄滅了,第三次吹熄滅……後來終於這種殺雞、殺羊的事情,就不得成就了。

 

  諸位,我們現在比較關心的就是說:為什麼他們在起火的時候,會吹起那一陣風,那陣風怎麼來的?

 

  菩薩因地咒願嘛!

 

  因為菩薩修善的時候,他是用願力、用咒願力來修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他善業的時候,他因地的時候,他是正確的引導他這個善業,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他不允許有過失出現,他是用願力來修善的。你今天在得果報的時候去殺生,違背他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力。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得快樂果報的時候,他一旦要造罪業的時候,他就會有一種因緣來阻擋他,讓他罪業不能成就。就是他因地修善的時候他有發願,所以得果報的時候,當過失要出現的時候,他自然會產生一種力量,來抗拒這個果報,來抗拒這個罪業。當然如果你沒有發願那你就糟了,你就沒有一種善的力量來引導你,那你只好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那就糟糕了,那就放逸了。

 

  所以說菩薩修菩提心的時候,他有願力的攝持善法,他得果報的時候「勝生無罪」。他生長那種大富貴的家族裡面,他不會有過失出現的,這他因地的咒願力的攝持。

 

  那麼我們看到這個菩提心,它會使令一個人來生得到大富貴,而且大富貴當中,它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往這個出世的解脫去引導他,有一種聖道的力量。

 

  【158】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都具足其它五度的波羅蜜多

 

  好,我們看丁五,就是菩提心的最後一科:助成。這個六度,透過菩提心的攝受,它會互相的資助,我們看提問: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互相抉擇,云何可見?

 

  那麼六度的法門,如果透過一個菩薩的空性跟菩提心的攝持,它互相抉擇,它會互相的融通、互相的資助。那麼這是應該怎麼去理解呢?我們來看這個無著菩薩的回答:

 

  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或有處所以戒聲說,或有處所以忍聲說,或有處所以勤聲說,或有處所以定聲說,或有處所以慧聲說。如是所說,有何意趣?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那麼這個地方是說,佛陀在讚歎六波羅蜜多的時候,他有些經典講到說:喔,所有的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最為重要,你把布施修好了,其它度就修好了,佛陀「以布施聲說」;但是有的經典,佛陀說:所有六波羅蜜,持戒最為重要,你把戒持好了,六度就持好了;或者以忍辱,所有的功德,忍辱第一;或者是精進、或者禪定、或者智慧。那麼佛陀為什麼在六度當中,有時候會用一個波羅蜜,來攝持其它波羅蜜,這到底有什麼樣很深的意趣呢?看無著菩薩的回答:

 

  「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因為一個菩薩他開始生起菩提心,他用願力來行菩薩道的時候, 「一叫心萬行」,但是他最後「萬行一心」,他所有的萬行都是在增長他的菩提心。

 

  所以呢,他在修一切的波羅蜜多的時候,他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的時候,都具足其它的五度的波羅蜜多。他這個波羅蜜多,他能夠有一種互含互攝、互相助成的效果。

 

  比方說菩薩在布施的時候,他也具足了持戒,因為他布施的時候,他知道怎麼樣布施是如法的布施,什麼情況應該布施,布施到什麼樣的程度是恰到好處。那麼菩薩在布施的時候,遇到種種順逆因緣的刺激,他能夠安忍不動,這個就是忍辱了;菩薩在布施的時候,他能夠相續不斷,不生疲厭,這就精進;菩薩布施的時候,他內心寂靜,他不生起攀緣,就是禪定;菩薩在布施的時候,他善知眾生的需求,他不會把自己的需求強加給對方,他知道眾生需要什麼,他廣設善巧方便,這個就是智慧了。所以菩薩到最後在操縱六度的時候,他是隨修一法,其它的五度法門都具足了,他修一波羅蜜,他具足其它的波羅蜜。

 

  諸位我們看到,阿羅漢的功德,阿羅漢的神通跟佛陀的神通,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同:阿羅漢的神通,他因為沒有菩提心的這種攝持,他的神通是單一的,是自受用的,他只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佛陀的神通一釋放出來的時候,他有廣大的他受用,他能夠一為無量,他能夠滿足所有眾生的需要,叫「普門示現」。

 

  比方說我們經常舉的例子,佛陀調伏狂象的例子。你看佛陀跟諸大阿羅漢,那都不是一般的阿羅漢,三明、六通、八解脫的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大阿羅漢,那種常隨眾,那都是久修聲聞法的大阿羅漢,跟佛陀在路上走的時候,突然間看到那些狂象衝過來的時候,阿羅漢第一個反應:飛到虛空。他的神通力先保護自己,這個自然反應嘛,這跟他因地有關,他因地修善法的時候,他是少事少業少方便住,所以他的神通力不能跟眾生分享。但是你看佛陀第一反應是把手舉起來,現出五道光明,所有的象都跪下去,這是非常不容易,因為他知道每一隻象,它需要的是什麼。

 

  佛陀舉出一道手的時候,每一個象看到的光明是不一樣,看到獅子的相狀是不一樣的,只有佛陀做到。佛陀用一個音聲說法,所有人都能夠聽到自己相應的東西,這個因地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互含互攝,所以佛陀為什麼叫萬德莊嚴呢!佛陀只要釋放一個法,他這個法能夠普遍讓所有的眾生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因為他因地的時候有菩提心攝持。

 

  諸位你如果說,你如果不法法消歸心性,你修善法的時候是用攀緣心:喔,我把這件事做好了、你把這件事做好,你得果報的時候,你做了 A 跟B,它不能產生整合的效果,它沒有那種效果。因為你是向外攀緣嘛,你叫做「修習善法」。但是如果你把這些善法你能夠整合到內心去,產生互含互攝,你得果報的時候,你富貴中就具足了莊嚴;莊嚴中就具足富貴。它那個功德力,它是互含互攝的,就差在這裡。所以說呢,菩薩在修六度的時候,到了末期的時候,他的每一個法一出現的時候,互含互攝。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一為無量,普門示現,那叫做「萬德莊嚴」。 

 

  好,那麼這個地方,我們把菩提心的功德,就是說你有發菩提心,也是做這件事情;你沒有發菩提心,也做這麼多事情,但是它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因為你過程不同嘛。你的心跟這個法接觸的時候,你用什麼心態,會影響這個法到最後的開花結果。

 

  好,那麼前面我們把這種聖道門的菩提心,就是我們如何來引導第八識:第一個引導的力量來自於成佛的願力,以成佛的願力來修習善法,來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我們未來會產生很殊勝的果報、很殊勝的功德。

 

  【159】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

 

  第二個我們來談談第二種引導,就是阿賴耶識的第二個引導,就是凈土門的引導。那麼我們看:

 

  丙二、依凈土門成就信願。分成三科:一、建立信心;二、依觀發願;三、會歸佛號。

 

  那麼凈土門,首先我們要建立一種真實的信心!這信心當中有兩科:第一個感應道交;第二個是轉他成自。我們先看感應道交的地方,好,請合掌,我們先把經文念一遍: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好,我們來看看,我們先把它做一個簡單的消文。那麼我們前面的賴耶緣起觀,我們主要是針對自身的因緣,你應該怎麼樣來調伏自己的罪業、怎麼樣調伏自己的這個思想,完全從自身的因緣。那麼現在我們來談談,你跟眾生的相互關係,你的阿賴耶識跟對方的阿賴耶識,它們之間的相互的感應的關係,是怎麼回事?

 

  那麼這個地方佛陀先講出一個譬喻:說有兩個人某甲跟某乙,這兩個人都有自己的阿賴耶識,他們有他們的業力、有他們的思想。這兩種因緣在他的生命當中,交互的作用,這兩個不同的阿賴耶識,那麼這兩個人發生什麼事呢?「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假設某甲他呢,很專心的很相續的去憶念某乙的優點,比方說他憶念某乙的這個人,是很善良一個人,他是一個很體貼的、喜歡幫助別人的,就是某甲經常憶念某乙的優點;那麼另外一個呢?「一人專忘」。但是某乙心中早就把某甲給忘掉了,他憶念是另外一個人,另外一件事情,他們兩個做了一個不同的憶念。那麼這兩個人第六意識有不同的憶念,他們來生會有什麼後果呢?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有兩種情況:有可能會相逢,當然有可能不相逢。但是即便相逢,比方說這兩個人來生都投生在洛杉磯,但是他們就沒有因緣相見,他可能一個在洛衫磯住在 arcadia,另外一個住在 pasadena。他們這輩子兩個活動當中只有相逢,但是不可能相見,它沒有一種感應的力量,它沒有一種力量讓他們兩個能夠接觸,叫做「若逢不逢」,即便是相逢在一個城市,就跟不相逢一樣,他們兩個生命不能產生交集。

 

  「或見非見」:就是即便你們兩個在超商相見了,某甲某乙,欸,兩個人見面了,但是你看他沒感覺,他看你也沒感覺,兩個人就當面錯過。就是說這兩個阿賴耶識碰撞的時候,它不會產生互相吸引,為什麼呢?因為它在因地的時候沒有互相憶念。

 

  那麼反過來,再看另外一個因緣「二人相憶,二憶念深」:某甲很專心的憶念某乙,某乙也偶爾憶念某甲,這第一種情況,兩個互相憶念。或者說「二憶念深」:他們不是偶爾的憶念是經常性的憶念。某甲經常憶念某乙,他可能不在洛杉磯,他在另外一個州,那麼這個某甲就經常憶念某乙,那某乙也經常憶念某甲,那麼這兩個人,未來的阿賴耶識會什麼樣的結果呢?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他們兩個生生世世的生命會互相吸引,就很容易生長在一個城市,就很容易讓他們有一種力量,讓他們見面乃至於變成眷屬,因為他們因地有互相的憶念。這是一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之間的相互關係,透過憶念,就創造來生的相遇。那麼這個比喻,佛陀到底是想說什麼呢?他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眾生跟眾生的憶念,是這個道理,佛陀跟眾生的互相吸引,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兩個都是心嘛。

 

  就是說呢,我們先看看佛陀是怎麼回事,佛陀心是怎麼想的?說:「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的心是大般涅槃,但是佛陀的心大般涅槃,他跟阿羅漢的涅槃不一樣,他的涅槃是真空妙有的、他是轉識成智的、他是破壞顛倒執著、他不毀滅心識的活動,所以他在大般涅槃當中,他憫念所有的眾生,他是用平等心,就像母親憶念所有的兒子。所以佛陀的憶念已經完成了,佛陀成功的去憶念每一個眾生,就是佛陀他自己已經把他該做的事情做好了。

 

  佛陀因地的時候:眾生無邊誓願度,對不對?他發這個願,他成佛以後,他果然的實踐他的願望,他把他的心平均的分給每一個人,他沒有哪一個人多,也沒有哪一個人少。但是為什麼有些人得到佛陀更多的關懷、更多的加持呢?我們看看怎麼回事: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作為佛陀,他是用平等心來憫念一切眾生,但是作為眾生呢,假設這個眾生他離家出走,他根本就把這個佛陀的功德給忘了,那麼這個人就很難跟佛陀感應了,因為他的心是憶念凡夫的世界,他從來沒有憶念過佛陀;那麼反過來假設這個人是一個學佛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他能夠就像兒子憶念母親一樣的憶念佛陀,那麼他跟佛陀就很容易生生世世就能夠產生感應、產生吸引。

 

  也就是說,我們這樣講好了,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釋迦牟尼的佛像,到底他有沒有加持力?有沒有加持力?你說有?喔,答案是:很難講!你看有些人外道他走過去,他完全對這個佛陀是完全不當一回事,那麼這個佛陀對他就毫無加持力可言,就是佛陀的功德力就跟他不可能接觸了,因為你不憶念他嘛!諸位,加持力不是單方面的,不能強迫的。一個佛弟子他經過佛像的時候,他會合掌,欸,這是一種感應了,那這佛像對你有加持力了,佛法的加持力都是雙方面的。

 

  作為佛陀他是把他的加持力,平均在每一個眾生上,但是你自己是不是跟佛陀感應,你要透過你一種至誠懇切的憶念,才能感應道交的。也就是說佛陀跟你的因緣有多深,完全取決在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決定的。因為佛陀這一塊已經準備好了,他平等心把他的功德全部釋放出來,但是我們自己的準備,就決定佛陀會給你多少。那麼這個就是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是兩種力量形成的: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唯識學概要講記 (6)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二十四 

 

  【160】我們對彌陀的憶念有兩種情況!160】我們對彌陀的憶念有兩種情況!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五面。我們講到這個佛法的因緣觀,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的因緣,就是直向的因緣。

 

  你未來要往哪裡而去?那麼你自身的因緣,當然是跟菩提心、空正見有關係的,你怎麼去調伏引導你的業力跟思想,這個是你自身的因緣。

 

  但佛教的另外一個因緣觀,是橫向的因緣,就是你跟眾生跟佛陀之間的相互關係。當我們講因緣的時候,那自然是有差別的,世界上只要有相狀,就有差別。我們從現實的人生來看,人跟人之間的因緣,的確是有親疏遠近的差別。有些人,你看在一起,他們有說不盡的話,這因緣深;有些人因緣相對淺薄,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佛法的因緣觀,尤其唯識的思想就是:所有的外因緣,都是從內因緣創造出來的,都跟你的心態有關係。佛教的因緣觀永遠是由內向外解釋的,跟外道不一樣。

 

  也就是說因為他們在因地的時候憶念、互相的憶念有淺深的差別,所以造成今生的因緣,也就有親疏的差別。那麼我們今天從凈土宗的角度,我們不是說跟眾生因緣的互動,我們更關心的就是說:你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會給我們多大的力量來加持我們,這個我們很關心,是吧?你往生凈土是佛力加持,我們自己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們把娑婆世界的力量降到最低了,我們把業障懺悔到一定的程度了,但臨終的時候我們等待彌陀的降臨,有些人很快的,阿彌陀佛就來了;有些人要等一段很長的時間,到底是怎麼回事?

 

  因為你跟阿彌陀佛的互動的關係,的確有差別。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說,我們要在臨終的時候,除了我們自身的準備,我們對娑婆世界的調伏,我們怎麼樣能夠跟阿彌陀佛建立一個非常強烈的感應力量,讓彌陀早一點出現,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件事情:你要對彌陀功德的真實的憶念。因為佛陀已經釋放一種力量出來了,當然憶念是雙方面,你說你憶念阿羅漢,那就沒有什麼效果,因為阿羅漢他根本不想跟你憶念,阿羅漢,是吧?他不想跟你憶念,你憶念他也沒什麼用。但作為佛陀不一樣,佛陀是有發願的,他「眾生無邊誓度」的,他已經跟我們憶念了,關鍵是我們是不是也釋放相同的力量來憶念他。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對彌陀的憶念有兩種情況,就決定你臨終的時候有兩種因緣。第一個我們來看「二人相憶」,就是說一個是佛,一個是眾生。假設我們對佛陀的憶念是念念相續、心心相合,如在左右、如在目前,但是這種憶念呢,是斷斷續續的,緣淺相隱,你沒有很真正的去投入的去憶念佛陀,而你更多的是把憶念放在憶念娑婆世界的人事,那麼這種情況到臨終,佛陀對你的加持力相對會比較疏遠,相對會疏遠。就是你來自於佛陀的加持力會比一般人薄弱,佛陀對你的攝受力、加持力相對薄弱,這第一個。

 

  第二個「二憶念深」「見堯於牆,見舜於羹」「存乎中,形乎外」,,,就像孔夫子,他經常看到堯在牆壁上顯現,看到舜在吃飯的肉羹中顯現,因為他內心經常憶念,也就產生外在的相狀顯現,就是緣深相現。他對佛陀有決定性的憶念,強大的憶念,超過對娑婆世界的憶念,那麼這種人到臨終的時候,他會得到佛陀更多的加持、更多的關懷,因為他釋放更多的憶念出來。

 

  好,那麼這個地方,在蕅益大師把這個憶念的概念,他把這個臨終的時候的憶念,把它開出兩種力量:第一個佛力。佛陀是「能應」,彌陀大願力,阿彌陀佛創造四十八願,他每一個願都在憶念我們,因為他因地的時候,彌陀發願都是為眾生而發的,他所發的願都是想要幫助眾生,所以他每一個願,四十八願,願願已經釋放一種力量在憶念我們,但是作為我們眾生的心力啊,我們有自性功德力跟名號功德力,就像兒子一樣,是不是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蕅益大師提出三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來,我們解釋一下:

 

  佛力不可思議這一塊,你就不用操心啦,佛陀眾生無邊誓願度,他已經該做的做了,他已經在實踐他的理想;那麼對我們來說呢,心力不可思議,很重要,你心中的憶念,當然這個地方你要有很確定的信仰,這個地方就是強調你要相信你做得到。蕅益大師在講三力的時候,他很強調你的心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呀,祖師提出兩點,很重要的概念這個信仰,建立兩種信心:第一個從因緣的造作上,對自己的信心。他說:「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你臨終的時候你要這樣想:我過去的顛倒妄想,做了太多錯誤的憶念,但是我現在回過頭來,「苟一念回心」,我把我的心力憶念佛陀,我隨時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因為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所以凈土法門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忘掉你的過去。諸法無自性,你不要再想你過去是怎麼不堪了,你要建立一個新的信仰:你相信你做得到。凈土法門就是注重未來,你的心好好的想著未來就好了,想過去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過去不等於未來。所以你相信你是一個新的開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說我雖然過去,我錯過很多的對佛陀的憶念,但沒關係,我雖一路以來「昏迷倒惑」,但是我「苟一念回心。」因為阿彌陀佛隨時在等待我們,我們只要回心轉意,我們隨時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永遠不會嫌太遲,這第一個概念,你相信你心的改變,一定會改變你的因緣,這第一個;

 

  第二個從理體上的信心,就是說「我雖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們心內的佛,所以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我們的心,把因緣這一塊撥開來,我們的心是「如」;佛陀的心,把清凈莊嚴的因緣撥開來,他也是「如」,一如無二如,所以感應道交是合理的,因為我們跟佛陀是一家人,從一個同體真如法性的加持力來說,我們得到彌陀的關懷攝受是正常的。所以首先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一定要建立一種堅定的信仰,你相信你對阿彌陀佛每一分的憶念,阿彌陀佛都能夠接收得到,不管你過去你煩惱有多重、不管你的過去業障有多深,總而言之臨終的時候一個概念:人生不堪回首!不要想你的過去了,你專心的想想你的未來更重要。

 

  【161】當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就開始收攝!161】當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就開始收攝!

 

  舉一個例子,在《凈土聖賢錄》,這個明朝講到一件事,說有一個做官的叫楊選一居士,當然他娶了幾個夫人,他的元配夫人楊夫人,她是學佛念佛的。這個楊夫人她三十一歲以後,就生了一個兒子,可能之前生了幾個女兒吧,她生了一個兒子,她就跟她先生說:我的責任已經了了,傳宗接代了,所以我現在想要專心念佛了,也希望你能夠成全我。她先生蠻不錯的,大富貴人家很多房子嘛,就找了一個偏房,打掃一下,就給她住在偏房,專心拜佛、念佛。

 

  那麼這個楊夫人,她在專心拜佛念佛的過程當中,突然間業障現前了,她背部長了一個膿瘡,流膿流血,醫生看也沒有好。但是她專心的還是繼續的念佛,念到有一天晚上做夢,她夢到有一個鬼拿刀要砍她、殺她,就趕緊跑,邊跑邊念阿彌陀佛,那麼這個時候看到一念佛的時候,旁邊出現一道光明,那麼這個光明出現的時候,那個鬼就跑掉了。跑掉以後她醒過來的時候,欸,這個瘡就不再流膿流血,慢慢幹了,後來就好了。好了以後,當然她就有信心啦,佛號把這個業障給消了,她繼續念佛,以後沒多久她就預知時至,臨終的時候她看到四個童子捧著蓮花來接引她——安然往生凈土。

 

  那麼現在我們要說什麼事呢?就是說楊夫人的成功——消除罪障,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她的關鍵,她產生一種強大的專修專念的憶念,這很重要。其實我們平常偶爾也會到佛堂,憶念阿彌陀佛,對不對?但是我們的心沒有真正的收攝起來,「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也就是說專修專念,不是說你一定要把工作辭掉,而是說你在憶念佛陀的時候,你是不是全心的投入,這個很關鍵。

 

  諸位,我們現在創造的每一句佛號,跟臨終都有關係。如果你平常都用攀緣心來念佛,就是也打打妄想,也念念佛;念念佛,也打打妄想,這個都是一種空洞的佛號,諸位,這個佛號全部是生死業力。如果你平常念的佛,都是生死業力的佛號,你怎麼可能臨終創造一個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的佛號呢?念佛先不管你念多久,你有半個小時,你就念半個小時;你有一個小時,就念一個小時,但是你的方法很重要,你的心態很重要,你是不是很真實的,把所有的外緣都放下,這個時候,我現在只有一個小時,不要再打妄想了。你是不是成功的把所有的心力,都來憶念佛陀,憶念名號,創造一個能夠跟彌陀感應的佛號出來,就是真實功德的佛號。如果你平常的佛號,都不能跟彌陀感應,你臨終的佛號,就不可能跟彌陀感應,不可能。

 

  蕅益大師的觀念就是說:沒有平時的正念,你就絕無臨終的正念了,因為你那個養成等流習慣了嘛。我們先不要求說你二六時中佛號不斷,但起碼你養成一個心態:當佛號現前的時候,只要你的本尊功德現前的時候,你就把這個佛號當一回事,養成這個習慣。當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就開始收攝,這是我的本尊的功德,你就專心的念佛,不管你五分鐘也好、十分鐘也好,養成一個習慣,佛號一現前,就把心收起來,你臨終的時候,你自然會養成習慣。你平常佛號現起的時候,你都不當一回事,你臨終也不可能當一回事。

 

  諸位,我們背後有強大的業力在等著我們,如果你今天沒有強大的憶念的願力,你怎麼抗拒生死業力?所以所有成功的人,他不管念佛時間有多久,他的心態一定是圓滿的。只要本尊功德現前,你就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把佛號當作你的所有的功德,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如果你今天對阿彌陀佛的,就是阿彌陀佛在心中的地位,如果你能夠訓練成當佛號現前的時候,所有的外緣你都能夠放下,你就成功了。因為它在你的生命當中是最重要的憶念了。因為你的憶念,雖然有很多憶念,你可能也貪娑婆世界某一種東西,但是只要佛號現前,你佛號生一切法不生,它能夠成功的把所有憶念停下來,你就可以帶業往生了。因為它是你最主流的憶念,最有勢力的憶念,強者先牽嘛!所以我們不可能斷掉所有娑婆世界的憶念,但是你必須對阿彌陀佛的憶念,是最重要的憶念,最主流的憶念。也就是說它是你對所有因緣憶念當中它是最大的憶念,當它出現的時候,所有的都可以放下,你只要養成這種心態,你就成功了。

 

  楊夫人的成功不是說她能夠念佛多久,而是她的決心,她成功的把對阿彌陀佛的憶念,當做最重要的事情,這就是阿彌陀佛對她特別關懷的原因,特別加持的原因。所以我們感應道交,一定要注意你的心態,你是不是很真誠的去憶念佛陀,這個地方就決定了阿彌陀佛是不是對你有更多的關懷、更多的加持,是這個意思。

 

  【162】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162】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好,那麼我們得到彌陀的關懷、得到加持會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來看看第二個:「轉他成自」。這個「他」指的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種加持力。這四十八種加持力,這已經成就存在法界,而且都已經對我們釋放善意的四十八種力量,那麼如果我們今天能夠成功的把憶念阿彌陀佛,當做你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你就可以把四十八種力量轉成你自己的力量,臨終的生時候有四十八種力量來推動你。好,我們來看經文: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好,我們來看消文。那麼這個地方,它是先法說,再譬喻。先看法說,佛陀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接著我們前面說的,憶念佛的功德或者憶念佛的名號,那這樣憶佛,主要是對佛陀功德的一種觀照,觀照力;那麼念佛,是對阿彌陀佛名號一種專註,「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那麼你這兩種憶念都具足,那麼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現前當來」「現前」指的是今生,,「當來」指的是臨命終,那麼或者是現前,或者當來,你「必定見佛。」

 

  當然這個「見」不是說眼睛去見,你跟阿彌陀佛就心心相印,感應道交,就跟阿彌陀佛,就能夠得到彌陀的攝受,安住彌陀的光明當中,跟佛陀不遠了,而且不必假借其它的方便,你就能夠破除障礙,那麼心開意解,乃至於往生凈土。也就說凈土的功德,只要做兩件事情就好了:憶佛、念佛。

 

  那麼他講出一個譬喻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就是說我們今天身體什麼香氣都沒有,我們就是一個標準的業障生死凡夫,身口意充滿了煩惱罪業,但是我們臨終的時候,我們那個明了的心,我們能夠成功的放下娑婆世界所有的憶念,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欸,就像這個人,他沒有香氣,他經常跟香在一起,跟光明在一起,他就有香光莊嚴,他就能夠成功的把香氣、把光明轉成自己的香氣、自己的光明,就「轉他成自」。所以阿彌陀佛的功德的轉變的過程,只有一個方法:「憶佛念佛」。

 

  我們來看這個古德的解釋,什麼叫「憶佛」呢?「繫心佛境,思惟觀察」「念佛」呢?「注心一境,系緣不散」「憶佛」它是一種思想的改變,他能夠憶念佛的功德,而把佛的功德加以思惟觀察。當然佛的功德就是凈土的功德,極樂世界的正報、依報的莊嚴,他能夠正確的去思惟觀察,而產生堅定的誓願。這個地方應該包括了觀照力、誓願力,「念佛」「就是,一種專註力——「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這個印光大師強調一句佛號念、誦、聽,這是一種專註力。

 

  所以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必須兩種力量現前:一個專註力,一個觀照力。那麼這樣子,你就成功的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就叫「香光莊嚴」。

 

  我們看它的這個轉化有兩種情況,「必定見佛 」,第一個:現前。你可能今生,就能夠得到彌陀的光明香氣的攝受,比方說在夢中,《法華經》上說的「若於夢中,見諸如來。」其實你在用功的時候,拜懺也好、你在打佛七也好,你要注意你的夢境,因為這個夢境是不能造假的,尤其是你的第八識,得到你第六意識強大熏習的時候,你的業種子產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它會有一點夢境出現。當然你要能夠見到蓮花、見到光明,這都是非常好的事;或者是在定中,在寂靜的心中,譬如說《大集經》上說:「至七七日,現身見佛」,這第二種。當然最重要是臨終,《阿彌陀經要解》說:「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臨終見佛」;或者說「當來見佛」,就是決定往生所念的佛土,見彼佛世界之佛,這是剛開始。

 

  那麼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運見十方諸佛,見到十方諸佛,那麼最後呢,「無明斷盡,轉識成智」了,見到自性佛。有三種見佛的可能:第一個見到阿彌陀佛;第二個見到十方諸佛;見到自己的自性佛,三種見佛,三種功德。

 

  【163】見佛有什麼好處呢?163】見佛有什麼好處呢?

 

  那麼見佛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來看:

 

  一、現前心開,多劫的業障,消融至極,心豁然開。那麼當然這個是平時的感應,你多念佛,消業障增福報;

 

  第二個:當來心開。就臨終的時候能夠見到彌陀,聽聞佛陀的說法開示,然後能夠心豁然開,臨終的時候的開悟。

 

  我們前面講到感應道交,這個地方講到它的功德——「轉他成自」。這個憶佛念佛,把佛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我們也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說是這個慧遠大師,他在廬山東林寺成立一個蓮社,帶大家念佛。那麼念佛的時候,他的結社當中,有一個居士叫劉遺民居士,這個劉居士他除了持名以外,他兼修觀想。他做兩種觀想,第一個光明想,這是很重要,《十六觀經》的最重要就是這兩個,一個是光明想。當然佛陀的慈悲他先用落日觀,因為佛的光明就很像那種夕陽的落日,它不刺眼,但是很柔和,你取那個落日光,然後再把那個落日光,把它當做佛陀的光明想,這第一個;第二個是蓮花想。在十六觀裡面,蓮花想是很重要的觀,它有靜態的蓮花跟動態的蓮花。

 

  靜態的蓮花呢,就是觀想七寶池、八功德水,那麼蓮花在這個八功德水上,那邊漂過來漂過去、漂過來漂過去,這是第一個靜態;第二個就是觀想蓮花跟你的關係,動態的蓮花,作蓮花開合想。你觀想你,欸,坐在蓮花裡面,然後蓮花是關起來,然後一剎那間,你發願以後,欸,蓮花到了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花打開,花開見佛,阿彌陀佛光明攝受加持你。這個是蓮花開合,先在娑婆世界合,再到極樂世界開,你經常做這個觀想。那麼這個劉居士,他就是除了念佛以外,他作光明想跟蓮花想做了多久?做了十五年的時間。然後十五年後,他出現兩件事情:第一個在打坐念佛的時候,他親自見到彌陀光明出現來照他,照耀他身心世界,身心柔軟,他覺得身心特別的舒暢柔軟,這第一個,他在十五年以後,在靜中見彌陀放光攝受;

 

  第二個在夢中,他親自見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而且還空中有人說:欸,你可以把這個水拿來吃一吃,他還真的把這個水舀起來吃,特別的甘美。那麼這兩件事情當然出現以後,他就知道他的凈土因緣成熟了,後來沒有多久就往生了。

 

  我們現在要問大家兩件事情:他為什麼能夠見到光明?他為什麼能夠喝到八功德水?諸位,他是一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娑婆世界的果報體沒有佛的光明,沒有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但是他真的接觸了,就這兩個事情。我們先不談他往生到凈土去了,就是說他往生之前,這兩個因緣是怎麼出現的?他沒有做多大的布施,我們看不出他有什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六波羅蜜的資糧力,用這個資糧力去成就這種功德莊嚴,他沒有太多的資糧力,他做了兩件事情:憶佛、念佛,他在佛堂做兩件事情而已。

 

  也就是說這個功德不是他的,他只是成功的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他找到了轉換的方法。他找到轉換的這種把他的功德轉換成自己的功德,他是有方法的,他是有管道的,他掌握了一個正確的管道,正確的方法,所以他現生就受用了。所以諸位,方法是很重要的,雖然我們時間有限,但是你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諸法因緣生,你今天掌握到一個正確的開關,你就可以把極樂世界的功德打開,你打開了。你今天碰到娑婆世界輪迴的開關,你就流轉生死嘛,這個很公平。這個生命有很多開關,看你去碰到哪一個開關。就諸法因緣生,你去憶念娑婆世界,你就付出代價,因為娑婆世界本身的問題就很多,你去憶念它,你就跟它感應道交。

 

  【164】娑婆世界很大的一個過失就是無常敗壞!164】娑婆世界很大的一個過失就是無常敗壞!

 

  好,我們前面是建立一種信仰,就是憶佛、念佛的信心,那麼現在正式來說:怎麼憶念?這個方法怎麼做,應該怎麼做?就是說我們希望臨終的時候,我們要做兩件事情:第一個我們想辦法不要跟娑婆世界感應了。

 

  就是說雖然我們阿賴耶識還有很多業力,但是我們現在這個業力不要去刺激它,這是你要做的。你千萬不要把阿賴耶識的業力,這種睡覺這種沉澱的業力,去把它喚醒。你好不容易透過懺悔、皈依、發願,把業力給沉澱下來,你不能再攪動它了。

 

  就是臨終的時候,你怎麼樣能夠悄悄的走過生死關,不要把生死業力的開關觸動,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第二個你能夠正確的打開阿彌陀佛的感應的開關,做這兩件事。那麼這一點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給我們一個很正確的指導,叫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要做好兩種憶念:

 

  第一個對娑婆世界過失的憶念;第二個對極樂世界功德的憶念,讓你產生兩種心態。

 

  我們前面的空觀,是離一切相,把所有的心態全部的銷毀,讓你無分別住。現在要重新建立兩種心態,前面是破壞,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壞的妄想全部的停下來,把生命歸零。那麼現在重新借假修真,借娑婆世界的假相,讓你厭離娑婆;第二個借極樂世界的假相,讓你欣求極樂。所以現在這個相怎麼樣?重新要借回來了!

 

  前面的空觀讓你離相,對不對?現在「相」你已經不執著了,這個時候把它借回來。那怎麼借呢?我們來看看,第一個:我們先借娑婆世界的相,第一個借今生的相。我們要觀想今生的相是無常敗壞的,娑婆世界就是不安穩的:「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對來生的相。我們來生有三惡道的危機,所以你不能對娑婆世界的來生有所期待,因為你期待的結果,就是讓你得到第二生的快樂,然後你第三生就直接去三惡道去了。我相信如果說讓你得到一生的快樂,然後直接到三惡道刀山油鍋去,你是不會選擇的。所以你今天如果對娑婆世界有所期待,你就很可能有到三惡道去的可能性了,那麼這是一個總相的觀察。

 

  第二個我們再觀察這個輪迴的過失有三種:第一個苦多樂少。我們不要講太差的人生了,就講今生好了,今生在你的生命裡面算不錯的喔!說實在,今生這個水泡冒出來,對你來說算不錯的人生了吧?因為我們大部分都在三惡道,你做人算不錯了,但是你看,今生是一個不算太差的果報體了,但是你回憶你的過去,人生裡面,痛苦的因緣多、快樂的時間少。其實人生是得不償失,快樂跟痛苦不成比例。佛陀說刀上的蜂蜜,雖然你承受,當然人生也有快樂的一面,我們不能否認,但是快樂就像刀上的蜂蜜,你舔蜂蜜的時候,你的舌頭被割傷,你付出代價,所以娑婆世界的快樂,全部要有代價。

 

  但是現在有什麼問題呢?就是說既然人生是得不償失,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輪迴呢?因為你被你的妄想騙了。我們總是記住娑婆世界美好的影像,我們小時候成長過程可能有一些影像,給你很幸福快樂的感受,然後你的心在分別這種感受的時候,你堅固的心就住在這個影像裡面,然後從今以後,你就不在乎娑婆世界的真相了,你在乎的是那個影像,你希望那個快樂影像再一次出現,即便你承受到很多痛苦——老病死的折磨,你也不在乎。所以直到佛陀出現了,把你從妄想裡面拉出來:說你不要活在妄想了,你看看,從依他起的角度,你看你一生走過來,你就知道痛苦的時間多,快樂的時間少,每一次都是這樣,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第一個娑婆世界,你要付出痛苦的代價,你凡事要追求快樂,你一定要付出代價,這第一個;

 

  第二個展轉相續,這個最可怕的。如果你不解決它,它永遠不會消失。我們說很多痛苦都會有期限,你說我肚子痛,痛了幾天慢慢會好,但是輪迴的病它永遠不會好。輪迴的可怕就是說:你不面對它,你就一直的輪迴下去,它沒有一個期限的,這是它的可怕的地方。這個夢越做你越難醒過來,所以你不處理它呢,它就一直下去,展轉下去;

 

  第三個毫無意義。有些痛苦是有意義的,就是這種痛苦會給你增上,比方說你去拜佛,雖然會給你身心的痛苦,但是它的痛苦會有增上的效果,這種痛苦是有意義的痛苦。諸位,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對你的增上一點都沒有幫助。就是說你受了無量劫的痛苦,你還是顛倒妄想,該打妄想還打妄想,你不會在痛苦當中得到任何的啟示,不會的,娑婆世界的痛苦對你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就知道,娑婆世界不值得我們憶念,我們現在開始在重新建立心態了。

 

  前面是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心態全部停下來,就無分別智;現在是有分別住了,開始把娑婆世界的相,重新借過來。到底臨終的時候,你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你不能等到臨終再做決定。當然這個地方,從今生的觀察,重點在無常敗壞,這種不安穩性,我們舉一個例子,講這個莊子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莊子在道家裡面,他長期的修行他是有神通力的。那麼莊子有一天,他去參加一個朋友的聚會,他回家的路中經過一個小山坡,看到一個婦人,穿著白色的衣服,拿著扇子在搧一個墳墓,那麼搧墳墓他就過去了,他說某某人啊,你為什麼拿扇子去搧這個墳墓呢?這個穿白色衣服的這個婦人說:這個墳墓是我先生,我們在生前感情很好,那麼他死的時候拉著我的手說:「夫人啊,我不敢奢求你終生為我守寡,但起碼我們感情一場,你等到我墳墓幹了以後,你再嫁給別人。」這婦人就答應了,答應以後呢,但是不巧,她先生死了以後,連日下雨,就是把墳墓都弄得濕濕的,所以她是已經找到對象,想要嫁給對方了,但是她要信守她的諾言,所以只好拿扇子趕快把它搧一搧,看看能不能把它搧干。

 

  莊子一聽:喔,是這樣子,沒關係,我來幫你一把吧。他就:你扇子借我一下,他就用神通力,兩三下就把這個墳墓給搧干。哎呀,這個婦人就跟他感謝:你真是我的恩人。那莊子走的時候,他說:你這樣子啊,你可不可以把這個扇子借給我,做個紀念,婦人就把……這扇子沒有用了,就送給莊子。這個莊子回去以後呀,就拿著扇子,在客廳裡面搧,就悶悶不樂了。

 

  這個時候他回去以後,他太太跟他感情很不錯,就說:欸,你今天為什麼心情不太好?莊子就把今天回家看到的事情,如是如是的跟他夫人報告。他夫人說啊:我對你一定是忠貞不二,烈女不嫁二夫,她說:你最好記住你這句話。後來莊子悶悶不樂,沒多久就生病,就死掉了。死掉以後當然就是,古時候為先生就要守靈三個月,三個月的時候,就把這個棺材擺在客廳,沒多久莊子一個學生就來拜訪莊子,帶了一個僕人就到山上去拜訪莊子。拜訪莊子的時候,他夫人說:莊子死掉了,真不巧。那個學生說:那這樣子,老師死掉,那好,我要守靈吧,就在旁邊的一個偏房,弄了一個偏房給這個他學生住。

 

  這個學生長得瀟洒莊嚴,這個莊子的夫人日久生情,對這個學生就有好感啦。有好感以後呢,有一天莊子的夫人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就問這個莊子的學生說:「你結婚沒有?」他說:「我還沒結婚」「你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結婚呢?你的對象是什麼對象?」這個學生說啊:我的對象如果像師母這種條件,我就可以考慮結婚。那麼後來這個莊子的夫人,對他也有好感,那我乾脆嫁給你好不好?他說好。結婚的時候,他說那結婚的時候

 

  我們辦喜事,但是這個時候莊子的棺木還在,怎麼辦呢?莊子的夫人說:沒事兒,我們把這個棺木,把它移到旁邊的柴房去就好了,把客廳布置一下。

 

  那麼後來就兩個人在辦喜事的時候,洞房花燭夜的時候,他的學生突然間發起了羊癲瘋,就躺在地上就一直抽搐,不省人事。不省人事,這個夫人很緊張啊,這怎麼辦呢?就問他的僕人說:你這個主人是怎麼回事?他說我這個主人,這種病定期發作,她說發作怎麼辦呢?他說這個是葯沒有辦法治,只有一個方法:要吃剛死的人這個腦汁,這腦袋的汁給他吃才有用。他以前他發作都在秋天,秋天很多秋決,就死亡犯,去跟那個死的那個犯人,那個槍斃的人,把他那個腦汁給他喝,現在不是秋天那怎麼辦?結果他夫人說:那我有辦法。莊子的夫人就到廚房去拿一把菜刀,就往莊子的棺木走過去了,走過去用這個刀把棺木給劈開以後,莊子就坐起來了。

 

  這是他的神通力變現,他說了一個偈頌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相聚幾時休。既知死後無情義,早把生前恩愛勾」。所以他就……他也不怪他老婆,因為世間無常嘛,因緣變化了嘛,所以他就出家修道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說什麼?就是娑婆世界,其實它所有的過失,我們勉強都可以接受,但是有一個過失是我們沒辦法接受:就是無常敗壞!娑婆世界對我們的折磨,就是讓我們永遠活在沒有安全感。你得到的所有東西隨時會失壞,這個問題最嚴重。

 

  你說娑婆世界苦吧,是吧?但是我們好歹在這個地方,從小到大也習慣了,對不對?你好不容易在這地方住上去習慣了,欸,來生把你弄到其它地方去了,到另一個地方去,你也習慣了,結果你又死了,又業力再把你漂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生死疲勞,你永遠在適應新的環境,這個就是娑婆世界的最大過失——無常敗壞。你只要在娑婆世界住一天,你就沒有所謂的安穩性可言,而所有的快樂的基礎就是安穩,這最基本的訴求嘛,但是關鍵是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一個是安穩的。就是所有的快樂,你就必須用擔心、怖畏……你在受用快樂的時候你是擔心的,你想想看。 

 

  所以我們今天在回顧娑婆世界的時候,我們怎麼樣正確的看待娑婆世界,當然我們有些善業,我們由善業力也會成就快樂的果報,那麼為什麼這個快樂的果報不可取呢?因為它無常敗壞。我們凡夫在受用快樂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期待,希望它是長久性的、是安穩性的,但是娑婆世界沒有安穩性這個東西,所以你要從無常切入,大概娑婆世界的真相全部出來了。所以我們選擇娑婆世界輪迴,是錯誤的選擇,是非常錯誤的。

 

  【165】持咒在整個念佛法門它的定位為何?165】持咒在整個念佛法門它的定位為何?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欣求極樂,那麼我們為什麼選擇極樂世界呢?我們下一堂課再說。 今天大家有沒有問題?我們今天是在講感應,好,就是一種正確的憶念。好,請說。

 

  學員:師父慈悲,今天的課程講到憶佛念佛,但在凈土法門裡面,很多行者也兼修持咒。那弟子這邊有兩個問題,就是說持咒在整個念佛法門,它的定位為何?第二個問題是說,持咒要到什麼階段該放下,然後該怎麼樣把持咒的功德,最後導歸凈土?謝謝師父。

 

  師父:當然凈土法門它有專修跟圓修。那麼從圓修的角度,我們也可以念佛、也可以持咒、也可以拜懺,但是呢,你必須要有一個正行,就是主修跟兼修的差別。也就是說:你不能對所有的法門用平等心,凈土法門沒有平等心,它就是一心歸命。也就是說我們一生可能會接觸很多的法,有可能,你可能會持咒、你可能會拜懺、你也可能會持戒、你也可能會念佛,但是你要永遠記住,佛號在你的心中是不可取代,不可取代!

 

  我剛剛講過「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當佛號在你心中出現的時候,是所有的法門不可取代的。阿彌陀佛的聖號在你的生命當中,它永遠是在你的核心的地位,不能動搖,不管你念多少佛,你永遠知道他是你的本尊,他是所有法門不可取代的。所以你的本尊現前的時候,你對他是一心歸命的,其它都是助行,兼修的。你必須把你的所有的法門,你心中會接觸很多法門,你要把佛號排在最核心的地方,理由?沒有任何理由!因為你今天要跟阿彌陀佛,你今天是主要是靠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其它的感應都是其次,都是其次了,就這個意思。也就是說所有的修行是幫助你——萬善莊嚴凈土,是幫助你跟彌陀感應。

 

  諸位!當我們在研究教理的時候是融通的,各種教派都可以研究,但是一旦落入事修,那是很主觀的,就沒有對錯了。你說:喔,我的本尊是文殊菩薩,那就修文殊菩薩也沒有什麼對錯;你的本尊是藥師佛,你就修藥師佛。但是凈土法門的本尊只有一個,只有一個,那就是阿彌陀佛的聖號,如果你選擇凈土的話。我們不用去排斥其他的菩薩,觀世音菩薩也不錯、地藏王菩薩也不錯,但是阿彌陀佛在你的心中是不可取代,就這個概念。好,還有什麼問題?

 

  【166】把做壞事當成是功德來修這種果報會是怎麼樣呢?166】把做壞事當成是功德來修這種果報會是怎麼樣呢?

 

  學員:師父慈悲,如果有一位菩薩他發了菩提心,修六度萬行,可是他可能智慧不夠,聽了惡知識的影響,那把做壞事當功德的來修,想問:將來他這種果報會是怎麼樣呢?

  師父:你再講一次,說把什麼當做功德來修?

 

  學員:就是把做壞事當成是功德來修。

  師父:那這個很嚴重哦!

 

  學員:可是他智慧不夠,他自己不知道的。

  師父:不管他是怎麼樣,他這個是起邪見。因為你今天把過失當功德修,這個問題很嚴重啊!因為他這個是無慚無愧啊,如果說他知道好壞,他一時的做錯,那這個還有救,還有救。但他做這件壞事的時候,他當功德想,那這件事情就非常嚴重了,非常嚴重。因為他的心就「其心堅固」,猶如石頭一樣堅固,這個造惡是無慚無愧啊!那這個得果報就很難懺悔了,這個人到三惡道就很難出來,因為他是種邪見。

 

  學員:可是他是受惡知識的影響。

  師父:不管他是怎麼回事,反正他的結果就是這樣子。他造業就這種心態,他受惡知識的影響也是他的因緣。他過去生結太多……他為什麼跟惡知識結緣,這也是自己造成的。諸位,全世界最可怕的就是用邪見來造惡,最可怕了。他在造惡的時候,他把它當功德想。你看那個恐怖主義的攻擊是最嚴重了,他在殺人的時候他認為他會生天,這最可怕了,最可怕了。這種業力得果報的時候是很難懺悔,幾乎沒辦法懺悔,因為他完全沒有慚愧、懺悔的心,他那個結構太堅固了,他那業的根太強,你說怎麼懺悔呢?

 

  所以建立正知見是第一件事情,正知正見,了解正確的言行:什麼是過失相?什麼是功德相?正見是最關鍵的。你沒有正見啊,不過他沒有正見怎麼發菩提心呢?怎麼發起菩提心呢?你這邏輯有點錯誤,他發了菩提心?所以這個菩提心發的不真,我覺得他不可能發菩提心,不太可能,後來退失了?有可能。所以諸位,正知見是很關鍵的,很關鍵,你做了錯事要趕緊懺悔。好,請說。

 

  學員:就是我記得原來師父,聽師父講經,就是講過,就是舉過一個例子,就是一個美國的一個體操運動員,然後他摔斷了腿,然後就請教了一個哲學家,然後您舉過這樣一個例子。那是不是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碰到了順境的時候,不能起貪戀;然後逆境的時候,不能起瞋恚,那就是我們這個人生當中的痛苦,還是有意義的。就是我們這個痛苦,能夠幫助我們精進修行,因為一般凡夫在順境的時候,都會起放逸的心;然後逆境的時候才會把我們警醒,那就是說我們生活當中,那個痛苦和逆境都是還是有意義的,是不是可以這麼想?師父慈悲開示。

  師父:如果你今天用智慧來面對它,你今天把這種痛苦,把它用來調伏你對娑婆世界的愛取,就是你怎麼引導這個逆境,如果你逆境的時候你是怨天尤人的,那這個痛苦是毫無意義了。如果你用智慧來引導它,把這個痛苦,當做你生命當中的一個警惕,那這個痛苦是有意義的。但是我說過,你厭離娑婆不能只是靠生命的體驗,因為你生命的痛苦是點狀的,不可能全面,對不對?但是你觀察無常敗壞,是全盤的否定所有娑婆世界。一定要從道理上跟自己溝通,也就是說你厭離娑婆的理由,是從無常的道理切進去,這才是全盤的厭離娑婆。生活中的體驗只能夠當助行,不能當做你對娑婆世界痛苦的觀察的全部,因為你今生所接觸的痛苦,是所有痛苦裡面的極少部分,這樣懂嗎?用道理來跟自己溝通。當然生活的經驗也可以當做一種助行,當做助行,但是你不能夠說永遠用生活上的痛苦,來激發你,沒有用道理來攝持你,那你這個痛苦的了解是片面的,那你沒有體驗到的地方,就是你投生的地方了,因為你的理解有漏洞。所以你厭離娑婆也是選擇性的厭離,你不可能全盤的厭離。

 

  好,我們先到這裡。我們凈土宗講完,大概是明天講完,下一次講完,再下一次會有一個研討,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凈土的憶念。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二十五

  【167】只有你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跟自己溝通!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八面,丁二:依觀發願。

 

  我們大乘佛教的修學,我們主要分成兩大塊:一個是聖道門;一個是凈土門。聖道門它是靠自己心靈的力量,當然它主要的心力,來自於一種菩提心。那麼聖道門是以菩提心來做一個出發點,來攝持六度的法門,從這個菩提心開展出六度,去創造它的一個功德莊嚴,所以它這個是一種單向的力量。

 

  凈土門它的修學,它是雙向的力量,它是心力跟佛力的一種交互作用。也就是說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我們生命是同時出現兩種力量:一個是來自於你內在的心靈的皈依的力量;一個是來自於外在的彌陀的本願功德的攝受。所以它兩種力量是心心相印,產生感應道交。

 

  那麼我們在凈土宗的修學,它主要是做一件事情,就是轉他成自。當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功德接觸的時候,當然有些人,他的心跟佛陀接觸的時候,他是沒辦法去轉化佛陀的功德。但是你正常的操作,你如果你的心跟佛陀接觸的時候,你要能夠把佛的功德轉成你的功德,這個凈土宗的意思是這樣子——他力攝受的法門。

 

  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夠把佛的功德,轉化成我們自身來受用呢?當然我剛剛說過感應道交,這個感應道交的關鍵,就是你的心跟佛陀的功德要順從。你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能夠完全順從彌陀功德的這個方向,你就能夠感應道交。

 

  我們舉一個小例子來說明:就是有一個西藏的上師,他去弘法的過程當中,他路過一個樹林,他在這個樹林的石頭旁邊的縫兒呢,他救起了一個凍傷的小老鼠,他就把這個小老鼠,帶回他的山洞裡面去,給它溫暖、給它食物,就把它養著。然後這個小老鼠慢慢它的身體恢復健康了,就跟它的師父在山洞裡面修行。

 

  但是這個山洞,除了它這個老鼠跟它師父以外,它師父又養了一隻貓,所以這個老鼠一看到貓,它就覺得渾身不自在,有很大的壓力。它有一天就受不了,跟它師父說,說:「師父啊,你可不可以把我變成一隻貓呢?因為我老是看到這隻貓,我心裡就覺得很害怕。」它師父就用神通力,把它變成一隻貓,那變成貓的時候,它就覺得很自在了。但是它有時候出去的時候呢,它看到一隻狗,它又很害怕。它就跟它師父說:「師父啊,你可不可以慈悲,再把我變成狗?」它師父說:「可以」,就把它變成一隻狗。

 

  那麼有一次它跟它師父,在進入森林裡面做更深的遠行,它看到一隻老虎,它又覺得很害怕,它回來跟它師父說:「師父,你乾脆把我變成一隻老虎得了,萬獸之王,我從今以後不再害怕」,它師父就把它變成一隻老虎。但是這個老虎有一天,它要進門的時候,它突然間一剎那看到貓的時候,它嚇得渾身出汗,它就覺得很奇怪了:我現在已經是一隻老虎了,為什麼我看到貓還是害怕呢?它就請它師父開示,它師父說:我能夠改變你的外相,但是我改變不了你的內心。

 

  那麼這個是說什麼事呢?就是說凈土法門雖然是他力攝受,阿彌陀佛做了最完整的準備,他把四十八種功德都準備好了,但是他呢,阿彌陀佛他有一件事情是不能改變的:他改變不了我們的內心!就是當我們的思想是錯亂的、是顛倒的時候,這一塊,佛陀的攝受力是沒有用的,因為佛陀不可能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去跟你溝通的,不可能。

 

  諸位,我們自己打的妄想,只有你有辦法進到你的內心世界跟自己溝通。

 

  所以蕅益大師講到凈土宗的修學,他說「既從心起,還從心滅」,因為這個妄想是你捏造出來的,解鈴還需系鈴人。本來我們的本性是清凈的,是你自己打妄想把這個世界搞亂了,所以你的內心是你自己把它弄亂的,所以也只有你自己回到你內心的深處,把它重新調整,這一塊佛陀是做不了主的。

 

  也就是說,凈土宗其實它是兩種力量的結合:佛陀已經做好最好的準備,但是我們自己也要做一些準備,我們才可以成功的把佛陀的功德,轉化成我們的功德。

 

  【168】你必須要多憶念無常敗壞的道理!

 

  那麼我們這一塊應該準備什麼東西呢?按照《念佛圓通章》的開示,

 

  我們要做一個正確的憶念。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你心中是怎麼憶念?你是怎麼憶念的很關鍵,你怎麼去引導這個佛號?按照《彌陀要解》蕅益大師的規劃,我們一個人要把佛號念起來的時候,直接跟彌陀感應道交,你要有三種憶念:第一個:你要正確的憶念娑婆;第二個:你要正確的憶念凈土;第三個:你要能夠正確的憶念名號。你如果這三種憶念具足,你這個佛號就可以直接的「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通行無阻,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

 

  首先我們談一談憶念娑婆世界,這一塊我們上次談過了,我們把它做一個回顧,我們必須要憶念娑婆世界,憶念兩件事情:對今生的憶念跟來生的憶念。

 

  為什麼要憶念娑婆世界呢?你說我娑婆世界不是很熟悉嗎,為什麼要憶念呢?因為我們娑婆世界雖然熟悉,但是我們不了解娑婆世界。雖然我們在娑婆世界一次一次的打滾,一次一次的受生,但是因為我們的心跟娑婆世界接觸的時候,我們自己打自己的妄想,我們自己活在心中的影像。你曾經有一些小時候或者是你成長過程有一些快樂的影像,你自己就把心住在這個影像上。

 

  所以我們平常憶念娑婆世界,我們根本不是憶念真實的娑婆世界,我們完全是在憶念我們心中的影像,用這個影像來代表娑婆世界,這個就是一種愛取呀,就是對我們產生一個很大的誤導。所以我們應該把心中的妄想,我們前面說過,用無分別智,把心中的妄想破壞了,破壞以後,我們對娑婆世界沒有貪愛、也沒有厭惡,就是平常心。但是凈土法門對娑婆世界不能平常心,如果你走聖道門,你可以平常心。所以你用空觀的智慧,破壞了你心中的妄想以後,凈土宗對娑婆世界的心態是厭離的;你必須想要離開,你必須想要做一些改變。

 

  所以我們必須要憶念娑婆世界的過失,如果你是福報大的,你今生的善業力給你很多的快樂:你身體健康、眷屬很滿意、你的身相也相對的莊嚴,也就是說你今生是一個安樂的果報多,你必須要憶念無常、敗壞,你要告訴你自己:你今生的水泡遲早會破裂的。所以你今生擁有的一切東西,總有一天,你跟因緣借來的東西,一定要還給因緣的,它是緣生,它就會緣滅。所以當你是對今生執著愛取,你必須要多憶念無常敗壞的道理。

 

  那麼如果你今生是痛苦的時間很多、業障很重,身體也多病、又貧窮、很多不如意、子孫對你又不是很好,你把生命的希望寄託到來生,這個時候你要憶念三塗的果報。如果你對來生有所期待,你要付出第三生的代價,因為你第二生的放逸,會讓你第三生到地獄、餓鬼、畜生去。所以我們對於娑婆世界,知道今生的過失跟來生的過失,我們開始對娑婆世界產生厭離,這個是凈土宗第一個心態。

 

  我再講一次,對娑婆世界不能平常心,平常心不是娑婆世界的心態,不是凈土的心態。空性的智慧把我們的愛取破壞以後,我們現出一種平常心以後,要加修憶念法門,就是:厭離娑婆,對今生的厭離跟對來生的厭離。

 

  【169】極樂世界的六種功德

 

  那麼厭離娑婆世界以後,這個問題就來了:我們是個凡夫,我們也不可能到涅槃去,來生不到娑婆世界,那我們該去哪裡呢?好,我們看一看,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叫做「極樂世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那麼這個極樂世界,當然對我們很陌生,我們必須要透過佛陀的教誨,佛陀在《阿彌陀經》裡面的教誨,來做一些正常的憶念。

 

  那麼在《阿彌陀經》裡面,我們對極樂世界功德的憶念,又分成兩塊:第一個是安樂功德的憶念;第二個是解脫功德的憶念。我們先看安樂這一塊,安樂這一塊又分成兩部分:一個是無有眾苦;第二個是但受諸樂。我們看第一個:無有眾苦。我們先把這個安樂道的功德六塊先念一遍:

 

  一、不墮惡道;二、色身堅固;三、衣食自然;四、國土莊嚴;五、具足五通;六、壽命長遠。

 

  那麼凈土宗的人,你不能對極樂世界太過陌生,因為你陌生,你就不可能欣求,你沒有欣求,你的佛號就沒有明確的方向,所以我們第一個憶念:不墮惡道。

 

  人生當然也有痛苦,但是佛陀說的痛苦是分兩塊:一個是帶有希望式的痛苦,這種痛苦會給你希望、會給你增上的;一種是破壞式的痛苦,這種痛苦它不但沒給你希望,還給你產生很大的傷害的,比方說三惡道。當我們臨終的時候,我們殺盜淫妄的罪業起現行的時候,一念的妄想去刺激到罪業的時候,你到了地獄的刀山油鍋、你到了餓鬼道的飢餓口渴、你到了畜生道的系縛打殺,這個三惡道這個痛苦我們就不談了,這個長時間的痛苦,關鍵是什麼呢?關鍵你從三惡道出來的時候——愚痴暗鈍,你在人世間所栽培的善根,產生嚴重的遮蔽,你要經過很長時間在人世間的流轉,慢慢慢慢把三惡道給你的後遺症,那個暗鈍相,再把它給撥開來,你才能夠恢復到你現在的功力。

 

  也就是說你一旦去了一趟三惡道,可能你同梯一起修行的人,已經跑很遠了,你要很久才恢復到現在的你的情況。所以三惡道的可怕,不是它是痛苦而已,它的這種痛苦,給你的這個後遺症太大了。因為你那個第六意識,在整個畜生道、餓鬼道、地獄的時候,長時間第六意識它是不活動的,所以這個機器完全不運轉。三惡道的痛苦,它完全是直覺性的,它沒有太多想像力,完全直覺,就像你那個針刺你一下,當下的直覺。所以你第六識長時間沒有運轉的結果之下,你就算回到人世間,你還是一樣,你的思考能力受到很大的傷害。而所有佛法的善根,在沒有入聖道之前,都必須要透過如理思惟,要透過第六意識的運轉,這個我們待會兒會講到。

 

  所以你到了三惡道以後,你所有的善根全部停擺。諸位,你心中沒有光明,那煩惱就出來活動了,所以印光大師說:一個人墮落到三惡道出來以後,又很可能會再回去,這個道理是合理的,這個是合理的推論,因為你善根受到傷害,你心中沒有善根——六神無主,那你很容易受到煩惱的攻擊。

 

  所以你到了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呢?它有兩個好處:第一個極樂世界本身沒有三惡道。它要麼人道、要麼天道,極樂世界只有兩道。當然聖人那我們不講,我們講的是凡聖同居土。那這個實報莊嚴土,那聖人的境界,常寂光凈土、方便有餘土,這種聖人境界我們不談,就講我們帶業往生的凡夫,我們到凡聖同居土的時候,只有兩道:你要麼是人、要麼是天,這第一個,極樂世界只有兩道。第二個,你從極樂世界回入娑婆的時候,你只要去過一次極樂世界,在你未來的成佛的過程當中,你永遠不到三惡道去了,即便我們還有三惡道的業力,但是這個業力到了凈土,去一趟凈土以後,這個業力的功能被破壞了,它沒有得果報的力量了——彌陀本願的攝受。

 

  也就是說你去了一趟凈土以後,你未來的菩薩道,即便你沒有成就聖道,你要麼做人,要麼做天。只要你去過極樂世界一次,這個是彌陀給我們的保證:不墮惡道,這個是很關鍵啊!行菩薩道最大的悲哀,就是墮落三惡道。你看《華嚴經》講,佛陀警告所有的凡夫菩薩,你不準墮三惡道,所以佛陀講出三皈五戒、講十善就是這樣,你不管怎麼樣,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在行菩薩道做的第一件事情:想辦法不要讓自己到三惡道去,當然做人最好了,因為天上也很難行菩薩道。那麼極樂世界給我們第一個保證:就是在你未來的生生世世的菩薩道當中,你不墮惡趣了,這個三惡道的惡夢跟你沒有關係啦,這叫「離開痛苦」,離開這種毀滅式的痛苦。我們看但受諸樂:

 

  第二個:色身堅固。我們凡夫的這個果報體是種業力,當然我們業力就是複雜啦,有善業有惡業,所以我們的身體變來變去:小時候很健康,長大就生病;小時候生病,長大很健康,這個色身你是做不了主。極樂世界的身叫「意生身」,他能夠隨意做主,第一個:壽命自在。他壽命可以長可以短,當然他的色身也自在,他在一生當中呢,極樂世界的果報體他這種意生身,因為他是蓮花化生,他不是父母的這種胞胎的肉身,所以他沒有老病的問題。極樂世界在他一生的生命當中,不管他時間多久,他長大是什麼樣子,他以後永遠是這個相貌,他的相狀沒有衰老、沒有病痛,這是第二個:色身堅固,因為他是意生身,不是業報身。

 

  第三個:衣食自然。你在娑婆世界投胎,如果你來生再來的話,除非你福報非常非常大,正常人你必須工作,你必須把你人生的精華的八個小時,貢獻出去,換取你需要的衣食。所以你的整個精神體力都為了工作,就是工作的因緣拿掉,你剩下的時間有限了,因為你的黃金時間都在工作了。所以到了極樂世界,他沒有工作的問題,因為他是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他念頭一動,飲食自然現前,他吃完飯以後,飲食自然消失掉,他沒有這個衣食的困擾。

 

  第四:國土莊嚴。國土莊嚴,在這個《阿彌陀經》,它主要把它分成結構式的莊嚴跟功能式的莊嚴,我們先談談結構式。

 

  極樂世界的莊嚴,《阿彌陀經》它分成兩塊,第一個:生處。就是我們剛剛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受生的環境: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花,它有三個:寶池莊嚴、功德水莊嚴、還有蓮花莊嚴,三種莊嚴。所以你剛開始到極樂世界,你受生的地方是乾淨莊嚴的,不像我們凡夫來到母胎,是臭穢的、是污穢的一個環境。第二個:住處莊嚴。當我們長大了離開蓮花以後,我們住的是一種宮殿樓閣——七寶所莊嚴的宮殿樓閣。當然極樂世界的宮殿樓閣有兩種:一種是在地上的;一個是在樹上的,兩種。那麼結構式的莊嚴是生處跟住處。

 

  我們再看看它的功能式的莊嚴,在極樂世界的功能是有三大功能,第一個:光明。極樂世界的七寶它自動放出光明;娑婆世界的七寶,它只能夠反射光明,它本身不能放光;第二個:極樂世界充滿了音樂,常作天樂。極樂世界的虛空,經常出現美妙的音樂;第三個:極樂世界的珍寶,它除了放出光明,它還放出一種旃檀的香氣。所以極樂世界是充滿音樂的地方、充滿光明的地方、充滿香氣的地方,它這個五塵:色聲香味觸,這個五塵是特別的微妙莊嚴,不可思議的。

 

  那麼前面講到依報,這個地方談談它的正報。極樂世界的果報體,它本身一受生就有五種神通,所以在那個《阿彌陀經》特別提到這個神足通,說你在極樂世界吃完飯的時候,這個你能夠怎麼樣呢:一剎那間到這個十方世界,十萬億佛土外的世界,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個神足通不可思議。我們一般的娑婆世界阿羅漢,他只能夠到一個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他能夠到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他那個果報體的功能,是特彆強大的。當然你親近十方諸佛,你就能夠蒙受諸佛的教化。所以蕅益大師他說,你說你表面上是往生到極樂世界,表面上好像是到一個世界,但是你實際上是往生到很多地方的世界。所以蕅益大師說:生西方就等於生十方世界。雖然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我們放棄其他諸佛的世界,我們只選彌陀世界,對不對?但事實上阿彌陀佛的世界,它給你一個很強大的這種飛越的功能,所以你到了極樂世界,你同時等於是可以去受用其它國土,因為它神足通太廣大了。

 

  第六個也是最重要的:壽命久遠。所有的快樂都是以壽命做基礎,你沒有壽命,就是他的有效期限到底有多長,他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的時間,所以極樂世界的好就好在哪裡呢?古人說拼個今生,永做閑漢,它是一勞永逸啊。諸位,你要走聖道門,聖道門是無量無邊的樓梯,聖道門沒有一勞永逸啊,你到了初果,對不起,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不要講說初果好了,講大乘好了:你到了初地到二地,你要做很多事情;你到二地到三地,你也要做很多很多事情,你每一地的增長——對不起,各憑本事!

 

  聖道門沒有說,我做一件事情以後就一勞永逸,沒有這回事情,每一關每一關,都有你要做的很多很多事。極樂世界不一樣,極樂世界你努力一次,除非你自己願意放棄你的壽命,你到其它十方世界去,你可以一直在極樂世界待到等覺菩薩為止,它是一次性的完成你的修學,就是你拼個今生,永做閑漢,所以它這個也特別有代價的。

 

  【170】極樂世界的解脫功德

 

  那麼這個地方,前面六個安樂道,都是佛陀在《阿彌陀經》裡面明顯提出來:我們怎麼去觀察極樂世界的六大安樂。當然極樂世界,它也不是為安樂而設計的,它更重要是在安樂當中,它有聖道的力量。我們看這以下有解脫的功德:

 

  第一個親近諸佛。它這個親近諸佛,主要來自於他的神通力,他能夠到十方世界親近十方諸佛。

 

  第二個隨願聞法。極樂世界的說法叫「五塵說法」,當我們在樹下乘涼的時候,微風吹動、享受各種音樂的時候,我們就能夠「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它五塵給我們接觸的時候,雖然帶給我們快樂,但是不會帶給我們放逸,反倒是會產生一種聖道的加持,讓我們能夠開啟智慧、隨願聞法。

 

  第三個諸善聚會。極樂世界有很殊勝的一種僧寶的僧團的力量,大家所謂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會說:今天我傷害你、來生你傷害我,互相的傷害,它沒有這種情況。那麼當然我們在憶念極樂世界的時候,安樂道它是一個方便,因為安樂道它某種程度,它是共諸天的。當然它也有些地方不共諸天的,比方說壽命久遠,但它絕大部分,八成,都是共諸天的。所以諸位,你今天對極樂世界的憶念,你不能只是扣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個不對啊!你憶念極樂世界只是憶念了一半,最重要的一半你沒有憶念到,極樂世界的最重要的關鍵在:見佛聞法!尤其是親近十方諸佛,見佛這一塊更為要緊。佛陀是所有善知識裡面,最高明的善知識,

 

  因為他有殊勝廣大的方便力。我們生活在末法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有法無人。我們可以接觸到《楞嚴經》、接觸到《法華經》,但是當這個經典要進入到你內心世界的時候,缺乏善知識的引導,它有什麼問題呢?這個法直接進去以後,你只知道一種原則性的佛法,你不能夠知道一種個人性的佛法。

 

  諸位,佛法的修學全部是個人化的,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沒有兩個人他在成佛過程當中,他所需要的法是完全一樣的,不可能!因為你的病跟他的病不一樣。那現在問題來了:誰能夠為我規劃一個適合我的契機的佛法?現在誰也沒有資格來安立這種個人化的佛法。我們現在身為一個法師,我們只能夠講一個通途性、原則性的佛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這個原則沒有錯。但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如果落實到你的生命當中,你應該怎麼操作?對不起,我不知道,因為我們不是佛陀。

 

  佛陀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我們解釋一下:佛陀的力量他能夠「一為無量」,在《維摩經》上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法。」佛陀用一個音聲來說法,百千萬人聽到的東西,每一個人,人道聽到是人的聲音鬼道聽到是鬼的聲音,每一個人聽到的是:佛陀是專門為他說法的,這個叫做「普門現」。這個所有的菩薩、所有的阿羅漢,是不共的,只有佛陀才有。

 

  所以你親近諸佛有什麼好處呢?就是你能夠聽到契理又契機,這個契機就不容易了,他能夠為你規劃一個個人性的佛法,他會告訴你:喔,你現在呀,什麼都不要學,你只要聽我的話,你拜一百零八部八十八佛,然後念幾聲佛號,然後發願,就可以了,欸,你這樣對你這個人,你的煩惱這樣就夠了,你就不要太多時間去 try and error,對不對?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摸索,摸索還不見得有效果,因為我們現在有法無人,我們不知道我們到底需要什麼,就像那個神農氏去親嘗這個草藥一樣,因為醫生都不在了,只剩下藥在而已呀。

 

  所以極樂世界的殊勝,諸位,你不要忘了,它是有佛陀住世的地方——「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你待在娑婆世界,你要等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個世界是一個黑暗時代,所以我們現在只能夠聽到一個原則性的佛法,我們沒辦法學習到個人化的佛法。所以我們在憶念極樂世界的時候,除了憶念極樂世界的種種安樂道以外,我們一定要知道:在所有的快樂當中,是有佛陀住世的、是有五塵說法的。見佛聞法這一塊,你一定要把它憶念下去,才能夠顯出極樂世界不共的地方。

 

  好,這個是我們要憶念娑婆世界的過失,憶念極樂世界的功德。

 

  【171】業障深重,求出無期。彌陀大願,必定救拔!

 

  那麼第三種憶念:憶念名號的殊勝。丁三:會歸佛號。會歸佛號有平時的會歸,跟臨終的會歸,我們把它念一遍:

 

  平時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無期;二、彌陀大願,必定救拔;三、無常迅速,把握當下。

 

  臨終正念:一心歸命——阿彌陀佛。

 

  那麼當我們前面憶念娑婆世界的過失,讓我們厭離娑婆;一方面也憶念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讓我們欣求極樂,也就是說呢,表示我們生命該是改變的時候了,該是換跑道的時候了,我們必須從一種娑婆世界的流轉,而轉成極樂世界的蓮花化身。那麼這麼大的一個轉換跑道,到底誰能夠幫我們做?我們發了願,心中有一個願景,那麼這個願望誰來幫我們實踐呢?這個地方就很重要,這會歸很重要,你沒有會歸,你前面的思考就很可惜,就散掉了。

 

  我們來看,第一個我們要思考:業障深重,求出無期。雖然我們很想離開娑婆世界,但是我們評估我們自身的能力:我從現在開始,我飯也不吃了、我覺也不睡了,我每天拜佛念佛,我也沒辦法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沒辦法。

 

  這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是你根本做不到,因為你不可能把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用幾十年來處理嘛,這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受生,每一生都造成很大的問題,都存在第八識,就像這個廚房的油煙一樣,你生生世世留下的問題,你今生就想處理,你這個不合比例呀。

 

  所以了生脫死,它不是一生一世可以完成,關鍵在這兒,所以我們今生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叫做:業障深重,求出無期。這個業卡得太重了,不是三天兩天可以洗乾淨的,可以懺悔乾淨的,這是第一個,你是先了解自己是怎麼回事,了解自己。我們自己是怎麼回事呢?「業障深重,求出無期。」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看第二段,我們來看看佛陀有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彌陀大願,必定救拔。」阿彌陀佛他經過了五劫的思考,他經過長時間的六波羅蜜的攝受,他成就了四十八種功德,他把四十八種功德放在一句佛號當中,所以佛力不可思議這一塊,我們就不用費心了,你只要相信就夠了,就是佛陀他有足夠的能力救拔我們,這是我們要知道的第二個概念。

 

  第三個概念叫:「無常迅速,把握當下。」你沒有太多時間考慮了,諸位,未來是不可以規劃,死亡是不能規劃。你說:欸,我五年後我再下定決心求生凈土,你不能這樣規劃,因為你這個人生無常,你能夠把握的就是當下。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把前面的願望,所有的願景,把它寄托在一句佛號,這個很重要。你要把所有的觀想會歸到一句佛號,也就是說前面我們設定了一個目標,最後要把這個目標跟佛號做一個結合。

 

  所有大乘佛法的操作,你一定要知道開合的問題,你看聖道門,因為你走的是大乘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如果你修小乘法,小乘法就這麼幾個簡單的無常、無我,它也不需要什麼會歸。大乘佛法那是廣大的六波羅蜜呀,所以大乘佛法的會歸,法法消歸心性,會歸到菩提心。凈土法門的會歸,會歸到一句佛號,你要能夠從一句佛號,開出無量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要有本事從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會歸到一句佛號。

 

  也就是說你所有的理想、抱負、願景:你希望你來生,你的色身不受病痛的干擾;你希望你來生的色身有無量的神通力——遨遊十方世界,親近藥師佛、親近普明佛、普光佛;你希望你的色身有長時間的壽命等等,完全因為你有佛號的關係,你必須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句佛號,叫「會歸一句佛號」。

 

  那麼你平常這樣子會歸有什麼好處呢?到臨終的時候,你提起一句佛號的時候,它就已經不是代表一個聲音了,當你的佛號現前的時候,它代表的是你的來生所有的希望。因為它跟你的希望結合在一起,它已經變成一種叫做「萬德洪名了」。所以這個時候你對佛號,臨終的時候,你就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諸位,你最好檢查一下你心中的佛號,你最好檢查一下,有些人的佛號是很空洞的,它空洞到只剩下聲音了。為什麼你念佛的時候,你老是佛號抓不住呢?因為這個佛號對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你認為它就是一個攝心的方便而已,因為你沒有把佛號轉換,從一個空洞的聲音轉化成萬德莊嚴,是你今天沒有把佛號做好,你念的是一個空洞的佛號,它攝不住你的心。

 

  如果你把你所有的希望、你所有的願景,都會歸到這句佛號,你平常就是把佛號,把它莊嚴成一種功德莊嚴,我相信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不容易失掉它的。因為你失去佛號,你就來生你就什麼都不是了,你想厭離娑婆、你想遠離三惡道、你想要得到廣大的依正二報的國土莊嚴,這個都跟佛號有密切關係。

 

  所以今天你臨命終的時候,當你的佛號現前的時候,這個佛號到底會對你產生多大的引導力,就看你平常的栽培了,如果你的佛號還是如此的空洞,它只是空洞到只剩下聲音,對不起,臨終的時候這個佛號對你一點力量都沒有,因為你根本沒有對它修皈依嘛。當佛號沒辦法引導你的時候,那就是業力引導你的時候了。

 

  所以我們在修觀的時候一定要開出去,觀想娑婆世界的過失、觀想極樂世界的功德,最後一定要告訴你自己會歸到:

 

  因為有佛號的關係,所以你才能夠實踐你所有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切的理想,都跟佛號有關係。

 

  所以這個佛號,它就不是一個聲音而已了,它已經提升為無量功德的萬德洪名,就是你的生命已經跟佛號不可切割了,它是你未來生命的所有的功德,都靠這句佛號了。所以我們在凈土宗一定要知道,聖道門是會歸到菩提心,因為有菩提心,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才有意義;因為有佛號,所以你才可以實踐你的理想,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好,那麼凈土宗,我們一定要做三種憶念,提起佛號的時候是三種憶念: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然後對佛號一心歸命,這三種憶念。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二十六

  【172】千念萬念在臨終那一念!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九面,我們看乙三的總結。

 

  那麼佛教講到我們生命的現象界,主要是靠因緣的力量來創造,那麼因緣當然主要分成兩塊:一個是業力,一個是我們的心力。比方說你今生的現象,為什麼你今生經常會有一個很好的朋友跟你保持互動呢?當然你們過去生造的共業,所以你們會生長在同一個時代,同一個地區。但是只有業力是不夠的,因為它是一個基本的資糧而己,因為跟你共業的人很多嘛,跟你生長在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很多嘛!所以生命要個別化呢,你心中的憶念就很重要了。因為你前生不斷的憶念他,他也不斷的憶念你,所以你們今生就在一起了。

 

  所以你今生,所有凡是你熟悉的人事物,除了你的業力以外跟你的心靈的力量,就是憶念是有關係的。所以我們從一種自利角度,生命的創造是兩種力量創造的:一個是業力、一個是心力的結合;這從聖道門。但凈土宗不一樣,因為凈土宗不考慮業力,因為業力這一塊,佛陀都準備好了。凈土宗重心力,因為它是臨終只要正念力,因為凈土宗的業力這一塊,佛陀都幫你承擔了。就好像它是一條船,我們的業力是一個石頭,只要你操作得當,只要你順從本願,你的業力,佛陀是可以承受的,但是關鍵是你不能攪動它了。佛陀可以承受的是你沉澱的業力,就是你不能再造作了,要懺悔,斷相續心,這個業力佛陀是可以承受的,這個大願船是可以承受的。所以凈土宗它重心力,臨終的那一念,千念萬念在臨終那一念,當然你臨終那一念,是平常的栽培。

 

  我們臨終的那一念,必須有三種憶念:

 

  第一個你對娑婆世界要如實的憶念,你要告訴你自己,娑婆世界絕對不能再受生了,因為它充滿了過失,後患無窮,你遲早得解決,而且你越早解決越好。所以你第一個憶念,一定要有厭離娑婆的決心,這第一個。

 

  第二個你要能夠欣求極樂,你要有一種往生的願望。你想要投生的一種希望、一種動力,你不可以說: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那不可以!一定要去!要有一種願力——堅定的願力,這第二個;

 

  第三個你要告訴你自己:你唯一的希望就是佛號!就當下這個阿彌陀佛的聖號,對阿彌陀佛的音聲這個所代表的佛號,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好好的跟著佛號的節奏、跟隨佛號的腳步,不要再跟隨妄想了。

 

  所以你能夠做出三種憶念:憶念娑婆、憶念凈土、憶念名號,你提起一句佛號,那叫做「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順從本願,感應道交,這個就是為什麼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凈土宗重視憶念,這是很關鍵,因為你要感應道交只有這個方法。

 

  【173】什麼是相由心生呢?

 

  好,那麼我們把前面的修行的一個方法,包括空正見、菩提心跟往生的心,這三種修行做一個總結。分三,這個三呢:第一個相由心生;第二個相隨心轉;第三個善用其心。我們先看第一個:相由心生。這有兩個偈頌我們把它念一遍: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那麼我們把這個標題解釋一下:「相」,相當然是屬於業力了,人生要受用果報一定有相狀,有自己的我相、有他人的人相,乃至於這一切因緣所生的眾生相,各式各樣的相狀。那麼這個相狀是怎麼變現呢?是「心」,這個心指的是誰呢?「第八識」,就是人生的相狀是由第八識的業力變現出來的,這是第一個概念,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第一個概念:相由心生。我們舉兩個偈頌來做一個證明:第一個: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這裡面是說,我們無始劫以來,眾生的第八識有很多很多的這個「界」,這個「界」呢,就是善惡有漏無漏的種子。這個種子為什麼叫「界」呢?因為它變現果報的時候,會把眾生做一個區隔:你的業只有你可以受用,你不能把業分享給兒子。所以你看一個家:一家四口人,住同樣的房子、吃同樣的飯菜,有些人活得很快樂,有些人活得很痛苦,因為各有各的業力唄,是吧?所以它有界限,你不要以為你們一家人,就大家都沒有界限,不是啊,各人受各人的業力,因為共業中還有別業。所以這個「界」,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有區隔的,那麼這個界指的是種子。

 

  那麼這個一切法等依,這個一切法是什麼呢?是果報的現行。果報它叫「一切法」,就是我們無量劫來的種子跟果報,都必須要依止第八識,種子是它來攝持,果報是它來變現,也因為第八識它的受熏持種、變現果報,所以由此有第八識,這個「此」指的是第八識了,因為有第八識的緣故,才構成了六道的輪迴跟涅槃的成就。因為我們平常放逸的時候,造了有漏的善惡業,我們平常聽經,在佛堂做功課的時候,栽培了菩提心、空正見,還有憶佛念佛的種子,這個出世的種子,所以我們的生命當中,有躁動不安的相狀,也有寂靜安穩的相狀。這兩個相狀為什麼能夠出現呢?因為第八識它把你所有的修行的種子,都保存下來。所以所有有漏的果報,是由有漏的業種子變現的;無漏的功德,是我空、法空的無漏的種子變現出來的,這是第一個:從有漏無漏來談相由心生。就是這種躁動不安的相、涅槃寂靜的相,都是第八識變現的,這是從有漏無漏。

 

  我們再從善惡的角度:「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它舉出了六道裡面四個來作代表:鬼道、畜生道、人道跟天道。那麼每一道,當然這個就是五趣雜居地嘛,對不對?每一個人都生長在一個環境,但是因為他的第八識的業力不同,而各自循業發現。

 

  怎麼說呢?舉一個例子:「等事心異故。」比方說水,水它是一個相狀,是吧?但是這個相狀,它只是針對人來安立,它是一個濕潤的一個相狀;但是如果你是鬼道眾生,去接觸水的時候呢,因為他的罪業重嘛,所以他的心跟水接觸的時候,他看到的是火;那麼畜生道的魚,它跟水接觸的時候,它看到的是它的房子,沒有好也沒有壞;那麼天人那個善力強,他看到水,是他的琉璃地,是宮殿樓閣。那麼我現在問一個問題,它到底是什麼?你說它是水也對,你說它是火也對,你說它是房子也對,你說它是琉璃地也對,所以「許義非真實」,所以一切法沒有真實的內涵。它如果是真實的,那應該每一個人去接觸它,它如果有真實獨立的體性,每一個人接觸它應該都一樣嘛!事實上它的本性是空性的,所以各人的業力去接觸它,各人變現自己的相狀出來。

 

  舉一個例子:佛在世的時候的諸大弟子,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目犍連尊者有一天在打坐的時候,他突然間動一個念頭,他想念他過去的母親,他沒有出家時的母親,想到我母親到哪裡去了?結果他用神通力,看到他母親墮落到餓鬼道去了,是一種很貧窮的那種餓鬼。那麼在餓鬼道的時候,當然那個脖子細細的,喉嚨細細的、肚子大大的,受著這個飢餓口渴啊!

 

  目犍連尊者慈悲心,趕緊從禪定出來,去托那個牛奶跟粥混合,把那個牛奶、粥混合以後,用神通力一剎那間,就到他母親的前面,要給他母親吃。他母親吃這個牛奶粥的時候,一喝到肚子裡面去的時候,完全變成火啊,燒她的喉嚨。目犍連尊者看沒辦法了,就請教佛陀,佛陀說你要幫她懺悔,要幫她供養大眾師修福報。

 

  就是說對你來說它是一個牛奶粥,但是對於一個鬼道眾生來說,它是一團猛火——相由心生。而這個相呢,是各有各的界線,這一塊是不能夠取代的。

 

  也就是說我們生命的過程當中,的確有一種力量來主導我們,這種力量來自於我們的過去。人生有一半是無奈的,是很難改變的,就是相由心生這一塊,因緣變這一塊,你必須要認命隨緣。因為這個力量是來自於過去,不是來自於現在,是來自於過去。凡是來自於過去的東西,你就很難改變了。所以人生冥冥當中,真的有一股力量在主導你,這個你必須要清楚,這個是誰?你第八識。第八識它不聽你招呼的,它哪一個力量成熟了,第八識是完全不講人情的,它是非常公平的,哪一個種子力量成熟了,哪一個力量最大,它就把哪一個力量推出來,讓你來受用。它完全不聽你第六意識,說我希望怎麼樣……你希望怎麼樣,你是規劃來生,今生不能規劃。

 

  所以我們在學唯識的第一個概念就是:第八識它決定我們今生所有的相狀,這第一個概念,它當然是決定了我們涅槃寂靜,還有善惡這種相狀。

 

  【174】什麼是相隨心轉呢?

 

  我們再看第二個,第二個很重要了——「相隨心轉」。那麼相由心生,指的是我們接觸的第一個剎那,是不可改變的,是業力。第二個相狀呢,就是這個心指的是第六意識的你的分別、你的思惟、你的憶念。我們來看我們的心靈的力量是怎麼去主導這個相狀的?我們看這個偈頌:

 

  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

 

  好,那麼這個地方,提出了生命當中的兩種因緣:第一個名。 「名」這個是第六意識的名言,就是你的思想分別,就是來自於心靈的力量,第六意識心靈的力量;這個「事」指的事,第八識的業力所變現的相狀。那麼心力跟業力,它是互為因緣。因為你心力會影響你的業力,業力也會牽動你的心力,你在一個不同的相狀,你也很容易受到影響。那麼這當中的心力跟業力之間的關係,值得我們好好的去思惟:到底你是要用心力來主導業力?還是你要用業力來主導心力?這兩種,值得我們去思考。

 

  那麼「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 就是在業力跟心力這兩個當中,,「唯量」:你產生不同的分別,它就會變現出不同的假相。這個「量」指的是第六意識的心量:你是產生一個如理的思惟,跟不如理思惟,它會產生不同的相狀。

 

  人生有兩種相狀,有一種相狀是不可改變;有一種相狀,你可以改變。業力所變現的相狀,就是客觀的環境,不能改變,今生不能改變;但是主觀的因緣,今天有人障礙你,你是怎麼想的?你認為他是惡因緣,那他果然扮演惡因緣;你認為他是善知識 他是來激發你的,欸,他果然扮演善知識的角色,他對你是幫助的。

 

  所以我們不能主導生命的相狀,但是你有辦法解讀,就是你的名言分別很重要。就是說這個相狀出現了,那麼它對你代表是一個什麼樣的意向,它對你代表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個你是可以決定的。

 

  你認為它是來傷害你的,那麼它果然是來傷害你;你認為它是來幫助你的,它就是在幫助你。我們有解讀人生的權力,因為你有主觀的第六意識的力量。你可以主導這個相狀,讓它往道上會、往凈土法門會。也就是說逆境本來是要傷害你的,但是你如果好好的去思考,它會變成菩提道的助緣,這叫做「順逆皆方便」。你如果不會操作,順境、逆境對你都是傷害,順境讓你放逸,逆境讓你挫折。所以說有些東西不能改變,有些東西,你應該主導,你自己可以主導的。就是來自於第八識的業力不能改變,來自第六意識的分別,這一塊你不要放棄,這是你的權力。

 

  那麼我們看總結。也就是說我們今天面對於兩種的因緣:第一個第八識的業力,跟第六意識的心力,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你要善用第六意識的心力。我們看善用其心,這地方有二:第一個我們先了解一心二門;第二個轉凡成聖。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第六意識的心是關鍵!人生會讓我們墮落,人生也可以讓我們增上。諸位,當你學大乘佛法的時候,你最好保持雙向思考——「不二法門」。凡夫把娑婆世界講得太美好,想像太美好,錯覺;二乘人對人生是全盤否定,悲觀主義者,也不對。其實人生沒有好、也沒有壞。你說生命現象——人生,你得了一個人的果報,你說今生對你來說是好還是不好?很難講!如果你好好利用,它可能是你一個往生的跳板;如果你不好好利用,你今生會造很大的罪業。

 

  我們一念心那,永遠是兩種門,它隨時打開:一個是通往地獄之門;一個是通往凈土之門。

 

  【175】什麼是心隨境轉呢?

 

  好,我們來看看,我們如果操作失當——心隨境轉,那就糟了,第六意識的心隨第八識所變的境相而轉,就是心有所住了。你用攀緣的心來面對外境,那麼這樣的攀緣,第一個攀緣到相狀,你先取到相狀,這個取相沒有錯,錯在第二個——你安立錯誤的名言,然後產生虛妄的分別,最後產生堅固的執取,墮入了遍計執,那麼這樣子就變成流轉門。今生對你來說是一個禍害,你今生對你的生命是一個禍害。

 

  這個流轉門有三個次第:第一個唯識所現;第二個唯識所變;第三個唯識所住。

 

  「唯識所現」沒有錯,因為第八識把相狀變出來這沒有錯,但是你在你的心中不斷輾轉的分別,它相狀不斷的變,它本來只是一個相狀,七弄八弄,變成你自己認為它是傷害你的,你把它變成一個冤家,那麼這個時候「唯識所變」、最後「唯識所住」,你對它產生執著,結果你就被它拖下去了。

 

  諸位,不是相狀把你拖下去,是你自己的妄想把你拖下去,你要永遠知道這個觀念。相狀只能夠給我們快樂,只能給我們痛苦,它只給你兩件事情而已。人生的果報它只給你兩個東西:一個快樂,一個痛苦,其它都是你妄想自己捏造出來的。你為什麼會墮落?你為什麼會增上?這跟相狀沒有關係。其實人生的果報只給你兩個東西,後面的東西都是你自己加上去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們今天我們不放棄第六意識的主導性,我們境隨心轉。我們用第六意識的如理思惟,去帶動相狀,這種正智跟真如,落入圓成實性,就如理思惟,最後會歸到二空真如的法性,變成圓成實性,變成一種涅槃的功德,那麼今生對你來說是「還滅門」。這個地方的如理思惟我們前面講過,包括空性的智慧:離一切相;也包括假觀的智慧:借相修心,修菩提心、往生的心。反正人生就兩塊:一個外境;一個內心。

 

  我們看最近,台灣也好、美國也好,發生很多……發生了一些年輕人,拿著刀、拿著槍在外面隨機殺人,這個是很可怕的事情,因為這個煩惱是很粗重的,因為他跟他完全無冤無仇啊!那麼這個事情,當然事出必有因。我看到一個台灣媒體,它講到一個大學教授,他對這些事情提出他的觀察跟看法。

 

  這個大學教授,他從事教育已經好幾十年了,他認為這個事件的發生,他認為九零年代,他把我們這個時代,九零年代之前跟九零年代之後,以九零年代劃個界限。他說九零年代的年輕人,他講很多了,我自己把它會歸成兩塊,面臨著兩大問題:第一個來自外境的刺激太大。所以年輕人因為資訊太豐富,資訊一刺激到第六意識的時候,因為你這個外在刺激太多的時候,他很容易產生對立的思考,產生比較,他要麼貪愛、要麼瞋恚,尤其是很容易產生瞋恚。

 

  因為這個教授提到說,他說這個現在的媒體要負一半的責任,它本來發生一個小事情,媒體是幹什麼的呢?唯恐天下不亂!因為它要創造收視率,是吧?它最好是把一個不好的東西,它好像要講連續劇一樣分成十塊來分析,是吧?所以它把這個不好的事情炒熱了。那麼他一個成長的過程,他本來就是一個小小的幼苗,他接觸了太多的東西,他對世界極度的失望,他還沒有出社會,他的心靈就受到太多的負面訊息的刺激,這是第一個來自於外境的刺激太大。本來這個小孩子心識沒有成熟之前,他沒有判斷力應該善加保護,但是現在媒體太過開放了,所以他太早受到外境的刺激了,而且這個刺激已經超過他的負荷了,這第一個。

 

  第二個:傳統教學的衰微。九零年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像老一代的尊崇傳統的教育了。像台灣儒家思想——要守本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美國的文化,它還有基督教文化,它還有很多的……每一個禮拜去做禮拜了,有基督教的這種《聖經》的教導。那麼九零年代,他根本就完全不相信這種文化跟宗教。諸位,你把世間上的文化宗教拿掉以外,那你就是知識的傳授,知識的傳授進入到你內心,它沒有調伏力跟引導力,它完全沒有這種對外境的抗壓力。就是說他出現一件事情,他沒有辦法用道理來說服自己,他沒有道法,他只有知識啊。大學的教育,它不可能傳授一種聖賢之道。那麼他心中,沒有一種道法來調伏他的時候,又遇到很大的外境的刺激,他就失控了,就是我們說的——心隨境轉。

 

  外境的力量增長了,內心的抗壓力、抗壓性薄弱了,這個是年輕人最大的問題。這個末法時代也是這樣的——魔強法弱。就是本來我們以前小時候,接觸的外境很單純,你看我們這一個村莊、一個村莊,隔壁村莊發生什麼事?我們也不知道,是吧?你說這個是幸福不幸福?這是幸福啊!因為你外境沒有過度的刺激你。

 

  所以末法時代就是怎麼樣呢?它有個問題:這個業力互相刺激。本來這件事情是發生在美國,美國的共業,變成跑到台灣去了;台灣發生的事情跑到美國去了,所以這個第八識互相的攪動,共業啊!你的共業刺激我的共業,我的刺激你的共業。諸位,第八識最怕的就是攪動它,我們學了唯識學我們知道:第八識是有漏業力的攝持者,你要趕快讓第八識,趕快讓它沉澱下來。第八識一攪動就不吉祥了,你第六意識你就控制不了它了,現在不是第六識這樣,我的第八識刺激你的第八識,你的第八識也刺激我第八識,彼此互相刺激。我自己已經有我自己的第八識了,然後又來自其他人的刺激,所以這個地方就是魔強法弱,就是外境的力量太強大了,而年輕人的心靈的抗拒力薄弱了,就是一消一長,所以合理的推論,以後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176】無分別智怎麼修呢?

 

  那怎麼辦呢?我們現在說過我們改變不了外境,改變外境這個是不切實際,因為這是共業,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大家都想這樣子,你不可能扭轉這個趨勢,你不可能力挽狂瀾。那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往下面那一頁看,我們只有加強自己的抗壓力——正智:無分別智。

 

  那麼我們接觸外境的第一件事情:先離相,記住先求離相,就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離相的意思不是說叫你把相狀拿掉,而是你先不要馬上去執著那個相狀,你要先觀想這個相狀是本來沒有的,它只是一個如夢如幻的影像而已。所以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個如幻的意思就是說:你不要壞假相,你只要離相就好。那麼這個無分別智當然是第一關,我們要先從無分別智,然後再入如理思惟。

 

  我們看無分別智怎麼修?

 

  「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

 

  第六意識的觀照,它不能夠離開「彼能詮」的文字,而這個無分別智,它能夠單獨的在所詮的真理上活動。也就是說你必須透過學習,能詮的文字,它才有辦法引導你到所詮的真理上去。比方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這裡面有道吧?我們第六意識,必須要靠語言文字的引導,才能夠跟道法相應,才能夠產生抗壓力、引導力、調伏力。我們的生命經驗,不可能會給你道法的,不可能!所以必須透過學習,透過學習當中,從能詮的這個文字當中,去所詮的義理上去體會。

 

  好,我們把這個一心二門,作一個總結。就是說我們現在生長的環境,比較複雜了,當然這個複雜的環境,對有些人是傷害的,有些人反而是增上的,這個境本身都沒有對錯。就是說你現在要做的,不是說你把外境,把電視關掉,當然該關掉也關掉了,但是你不可能拒絕所有的外境,你必須加強你的思考能力,把所有來自負面的力量,把它引導成你的菩提的道路。

 

  也就是說:你怎麼引導它是很重要,你千萬不要跟外境站在對立面。大乘佛法永遠是轉識成智,你跟外境站在對立面,你遲早變成阿羅漢、二乘的聖者,因為你極度的厭離;要麼就是凡夫,極度的攀緣,不中道了。我們今生從小到大,未來會遇到很多很多的順境、逆境,關鍵是你怎麼引導它,能夠讓你把這個力量,引導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就是你第六意識的力量。用第六意識的智慧引導第八識的業力,這個唯識學所說的道理,就在這裡而已。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來培養我們的智慧,就是重點了,而不是去改變外境。

 

  【177】什麼是凡夫的十大地法?

 

  好了,我們來看看轉凡成聖,做一個總結。在唯識學上說:有些念頭是沒有根的,有些念頭是很堅固的,是有根的,叫「大地」。那麼一個堅定的念頭,它必定經過十個過程,才能夠構成一種強大而有主導的念頭,叫做「十大地法」。我們來看看凡夫的十大地法,跟聖人的十大地法,一個菩薩修行者的十大地法。我們先看凡夫的十大地法,先看五遍行,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觸:令心,心所觸境為性;作意:警覺應起心種為性;受: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想:於境取像為性;思:令心造作為性。

 

  那麼首先我們今天在培養智慧的過程當中,從凡夫的角度,凡夫的智慧的培養,是先觸。我們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觸境的時候那個「觸」開始,當然觸會產生感受:可能快樂的感受,也可能痛苦的感受。

 

  那麼這個「觸」的接觸以後,產生作意,這個「作意」很關鍵了,一種警覺的功能。什麼叫「警覺」呢?就是喚醒睡眠的種子讓它生起活動。我們第六意識有很多善良的一面,我們的第六意識也有很多邪惡的一面,那麼這兩個種子都在睡覺,叫種子,那麼是誰把它喚醒的呢?作意!

 

  當你起的是一種正確的作意,叫「如理作意」的時候,它就喚醒這個清凈的第六意識的種子起來活動,作一種如理的思考;如果它今天起的是一種不如理作意,那麼它就喚醒邪惡的種子起來作思考。當然這個作意,我們凡夫是受外境影響,你接觸染污的環境,它自然產生錯覺:錯誤的覺悟——錯覺,喚醒錯誤的思想;你接觸的是佛堂、三寶,那麼你自然產生自覺:好的覺悟、好的如理作意。

 

  所以這個「作意」,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一個人念頭起來的時候,善惡,第一個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這第一個概念;那麼作意一起來的時候產生「受」,各式各樣的領納,產生想像。如果這個作意是好的,它就產生正確的想像;這個作意是錯誤的,它就產生偏激錯誤的想像;最後產生「思」,這個思就開始下定決心,付諸行動了。在想的時候他還猶豫不決,但是當想變成思的時候,產生造作了,推動身口二業去造作了。所以我們整個凡夫的整個作意,是受觸的影響。那麼又因為這五遍行,最後會產生五種結果,就是五別境。

 

  這五別境我們在念之前,我們更正一下:第一行的「於所樂境,希望為性」,第二個是「欲,勝解,於決定境,印持為性」,請大家把第二行那個「欲」,把它拉到第一行的開頭的地方。它是「欲」,然後下面一條線「於所樂境,希望為性。」要把欲這個字拉到第一行,把「勝解」,把它拉到頭上去,第二行那個勝解,它是第二行的頭。好,我們把它念一遍:

 

 

  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勝解:於決定境,印持為性;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於所觀境,令心專註,不散為性;慧:於所觀境,揀擇為性。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欲」。我們前面的觸、作意、受、想、思,經過我們接觸各式各樣的環境,產生不同的作意,最後產生不同的思想。那麼一次一次的這樣子活動以後,我們生命會產生一些希望。當然這個希望可能是顛倒的,比方說我們希望來生在娑婆世界得快樂的果報,也可能這個希望是正確的希望,比方說我們願意求生凈土去,這個是合理的希望。對於所好樂的境一種希望,這第一個結果。

 

  第二個結果就是「勝解。」我們對於一些決定的境產生印持,就是不再猶豫不決了。那當然這個勝解也分兩塊:也可能對正知見的勝解,也可能會對錯誤的知見的勝解,這個也受到前面的作意跟思想的影響。

 

  第三個「念」。我們對於一些曾經接觸過的境界,念念不忘。當然這個境界,也可能是染污的境,也可能是清凈境。

 

  或者第四個「定」。開始產生專註、不散亂。最後產生「慧」,產生抉擇,但是在這唯識學裡面它這個慧,也是通善惡的。

 

  那麼這樣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凡夫的作意是被動的,它是著相而作意,它受著觸的帶動。所以我們假設沒有經過佛法訓練的人,你的思考能力、你心中的希望、你憶念的東西,跟你的成長過程是有關係的,你的成長過程是缺乏什麼東西的,可能你成長過程你缺乏房子住,你來生會把所有的福報,往房子的方向跑,因為你這個有缺乏,你就特別的希望、你就會特別的好樂、你就特別的憶念,所以你來生的因緣就往那個方向跑。所以我們凡夫的作意,完全受環境的影響,這個是指的沒有經過佛法訓練的,你的思考能力、你的希望、你的憶念是受外境帶動的。

 

  【178】什麼是菩薩的十大地法?

 

  那麼一個覺悟的菩薩是相反的,我們看第二個:菩薩的十大地法。這個裡面都完全一樣,只有改變一個而已,把「觸」跟「作意」調動。菩薩的作意是離相作意,他是直接接觸佛法的教義,他脫離了生命的經驗,他直接從佛法當中得到警覺:哦,告訴我們娑婆世界是有過失的,雖然快樂,但是有過失;極樂世界的快樂是沒有過失的,你可以盡情享受的。那麼這種作意,我們不是從日常的外境給我們的,是直接從聖言量。所以菩薩的作意,帶動我們的觸,我們這樣的作意,就引導我們去接觸清凈的環境,產生美好的感受、正確的思想、正確的希望、正確的勝解、正確的憶念,乃至於正確的定慧。

 

  那麼現在是什麼事呢?我們一般人有兩個作意,修行人有兩個作意:第一個你從小到大,環境給你的作意。這個作意不能說全部都不好了,大部分都不好了,這種作意在佛法裡面,全部是妄想、是錯覺,當然你也不能洗掉了。所以我們這臨終的正念是什麼意思呢?是培養第二念的正念!

 

  就是當你墮落到一種你過去或小時候,你環境給你的一些負面思考的時候,你怎麼產生反轉?尤其是臨命終的時候,你不幸你第一念的作意錯了,就是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突然想到你一個親人,然後產生嚴重的情執,當然這個是觸帶動的,因為你接觸到親人,你有一點不舍了,這個時候你怎麼樣提起第二念的正念?就是要培養離相作意。這個作意它跟相狀沒有關係,這個就是你要栽培的,在佛堂裡面如理思惟。

 

  我再講一次,修行是靠第六意識的正念,但是第六意識在培養正念之前,我們第六意識已經累積了很多非正念,就是不如理作意了。就是從小到大,你的環境給你一些錯誤的思考,或者來自於一些不好的媒體的渲染等等,反正我們現在有很多錯誤的作意了,但是沒關係,你再培養第二個作意,叫「如理作意」做你的備用。所以我們今天所要做的臨終正念,叫做第二念的正念,一種反轉式的正念。你要訓練你自己:當你墮落到第一個不如理作意的時候,你如何反轉。

 

  修行不是哪一個人一開始就走上正途的,先錯誤再正確的多了去了。你看佛陀的弟子裡面,那些出家的弟子,很多都是干殺盜淫妄的:蓮花色比丘尼以前她是邪淫,是一個淫女,賣淫的女眾,結果她出家以後,是第一個成就阿羅漢的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我們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央掘摩羅,諸位知道吧?他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他是殺人魔王,後來殺到整個城,殺到室羅伐城殺到沒人了,他要回去殺他母親,湊足一千人。他受到錯誤的引導、錯誤的作意,他認為殺人可以生天啊。後來佛陀出世,告訴他兩個字:放下!產生反轉、產生如理作意,後來跟佛出家證得阿羅漢果。

 

  不要怕第一念錯誤,佛陀的聖人的弟子當中,第一念錯誤多的去了。現在就是說我們第六意識,事實上已經很多不如理作意,你不可能把它拿掉。你要培養一個新的作意:就是你平常怎麼樣從佛法裡面,去修一個正念的力量,你怎麼思考這個事情,你要用這個作意來破壞第一個作意,去轉它——「轉識成智」!整個唯識學都在講這個道理,用第六意識來引導第八識。第六意識裡面,又分成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怎麼樣培養如理作意。

 

  你永遠要相信一個道理:是光明來破除黑暗,從來沒有說黑暗來破除光明的;也就是說當你如理作意生起的時候,它不如理作意自然會消失掉,其實你根本就不用破它。光明出現,黑暗自然消失掉,這個就是臨終正念,叫做「反轉式的正念」。你怎麼從你本來第一念墮入了顛倒妄想,如何產生反轉?那麼以蕅益大師的說法,這個如理作意我們一般來說,是比較生疏的,我們憶念娑婆、憶念凈土,乃至於憶念名號功德,或憶念空性等等,這個都比較生疏。所以你一開始怎麼樣呢?勉強力行!要強迫自己,先踏出第一步,然後慢慢才習久成性,你操作就比較習慣了。

 

  所以你要先靜中修,你不可能一開始就起煩惱的時候,就要提空性,不可能!你要在你沒有煩惱活動的時候,心中很平和的時候,把空調打開、把手機關掉,在這個時候去如理思惟。在心平氣和的時候,慢慢的體會出一個道理出來,慢慢慢慢這個如理作意強了,這個時候在煩惱當中,再把你心中的作意提起來,來反轉你的煩惱,它是這樣子的。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那麼整個唯識的修行方法,到此我們告一段落了——就是如理作意。好,有沒有問題?好,請說。

 

  【179】我們如何成功的把這個佛號引導到凈土去?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在這堂課不斷提到就是說:一開始念佛的時候,先重質不重量;那後來的目標又是,後期的目標就是說佛號多多益善,那在中間有一段過渡的時期,我們怎麼判別說:是時候該從質轉成量的時候了?謝謝師父。

 

  師父:好,請坐。我們創造一個佛號其實不難,但是引導一個佛號就相對困難了。就是一句佛號信願具足,就是說:我們如何成功的把這個佛號,引導到凈土去,這是種觀照力了。

 

  所以我們剛開始在念佛的時候,可能要花一段時間,暫時把佛號放下,如理思惟娑婆世界的過失,極樂世界的功德,讓我們產生一種願望。也就是說,我們這顆樹,我們正常情況,沒有經過訓練的人,我們這顆樹是往娑婆世界傾倒的,我們是貪戀娑婆的,我們對娑婆世界有所愛取的,所以我們才來投胎嘛。我們現在想辦法把我們這顆樹,把它慢慢慢慢的往凈土的方向傾倒,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建設好了,你所有的佛號,就會跟著你的心態走,就是「是心作凈土,是心是凈土」,你心態不調整,佛號就沒辦法調整,因為佛號是跟著心走的。如果你的心都在憶念娑婆世界,你這個佛號只有一個情況:就在娑婆世界得果報了。佛號是萬德洪名,沒有錯!但是它沒有方向性,如果它跑到娑婆世界,那就變成糖果了,一時的快樂;如果佛號跑到了凈土去,那不得了了,那叫功德莊嚴,那叫做永恆的解脫。

 

  所以佛號的價值,看它往哪裡跑?你今生所念的佛號,到底是一個摩尼寶珠的佛號,還是一個糖果的佛號,是你決定的,佛號本身沒有,它本身沒有辦法決定它好壞,所以你的心態變得很重要了。

 

  我們剛剛講的如理作意,你怎麼樣跟自己溝通,讓你的心的作意是隨順於凈土功德的,你要創造一個這樣的力量出來。雖然我們的過去是貪戀娑婆,這一塊已經不能改變了,但是它不是問題,因為它是個黑暗相,它是一時的顛倒妄想。你今天得到的智慧,來自於佛陀的教授,是一種真實的功德,是合乎真實相的,它不是妄想捏造出來的。所以你只要創造一個新的作意,去改變你錯誤的作意,這個佛號就有正確的引導了,所以引導佛號比創造佛號更重要。你所有的佛號都往娑婆世界跑,你比不上一個通往凈土的佛號,因為它是摩尼寶珠。你一山的石頭比不上一顆鑽石,因為石頭還是石頭。在娑婆世界得果報是毫無意義的,很容易讓你墮落,對你沒有好處。所以我們現在關鍵是怎麼引導佛號的問題呀。欸,請說。

 

  【180】轉他成自是什麼含義呢?

 

  學員:師父慈悲,請問所謂的「轉他成自」,它指的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還是說真的是把彌陀功德拿過來,變成我們的功德?謝謝。

 

  師父:好,請坐。你覺得按照正常情況,你來生有資格享受七寶池、八功德水嗎?我們以我們的資糧,就是我們現在把佛力拿開,就是說你認為你來生有本事享受七寶池、八功德水嗎?你的福報力,有沒有辦法?你有辦法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嗎?有沒有辦法?

 

  沒辦法!對不對?你不管怎麼修都沒辦法,對不對?那這個東西哪裡來的?你有沒有想過哪裡來的?一定事出必有因嘛,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到底是誰給你的?它明顯不是我們的心力變現出來的,我們阿賴耶識沒有這個東西,是吧?那是哪裡來的?當然是彌陀本願的攝受!是佛陀給我們的。我們只是把他的功德用來受用,當然我們要做好準備,它是有條件,所以往生凈土是有條件的,帶業往生是有條件的——你要能夠「順從」。

 

  所以凈土宗,我們也不否定佛力不可思議,因為沒有彌陀本願的攝受,我們不可能受用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不可能的!那都不是凡夫的境界啊。極樂世界我們剛剛談的遠離惡道,你有本事遠離惡道嗎?你有辦法控制你的來生嗎?不可能嘛!你死了以後去哪裡?你說了算嗎?你說了不算嘛!那為什麼我們能夠永遠保持遠離惡道呢?到底是什麼力量,讓我們的三惡道的種子不得果報呢?當然是彌陀本願攝受。

 

  所以我們要相信,除了我們的心靈的力量以外,另外有一種力量在加持我們,是吧?那就是佛陀了——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只是把他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叫轉他成自,這句話是蕅益大師說的。當然你方法很重要,如果你操作的失當,你把這個佛號,來生在娑婆世界得果報了,那你就不是轉他成自了,你是可惜了!你買一台機器,這一台機器,本來是可以創造很大的作用,結果你操作失當,這個機器的功能變得縮小了,那是你操作失當。

 

  這句佛號它本來可以發揮到,它本來是可以給你七寶池、給你八功德水、給你壽命無量的,但是你操作失當,這個佛號變成人天福報了。不是佛號沒有準備好,是你沒準備好,它有無量的功能——萬德洪名啊,但是你操作失當。

 

  那麼這個問題我們不討論了,時間到了,我們下一次有一堂課,會討論凈土的這一塊,我們一定要把它弄清楚。

 

  修行一定是以正知見,你要把你的道路弄得清清楚楚、明明明白,你過去是怎麼回事?你未來要怎麼樣?所以你現在必須做一些什麼準備?

 

  我們下次的討論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從凈土的角度,來談信願持名,憶佛念佛;第二個從凈土跟菩提心的結合,從聖道門的結合,對我們有什麼幫助。這兩塊我們下一次來好好的討論一下,來把這個唯識學的修行,做一個總結。好,我們今天講到這。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二十七

 

  【181】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對三個問題!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那麼我們這一堂課,就是一個研討課,今天我們從唯識的角度,來談一談凈土宗的修學重點。

 

  我想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佛法修學的法門是廣大的,所以當我們開始修行的時候,你要先掌握它的核心的一些法門,它的重點在哪裡?基本上凈土法門跟聖道門,有些法門是相通的,但是它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目標是不同的。

 

  在整個成佛之道當中,最關鍵的一個重點,就是了生脫死這一塊。那麼了生脫死這一塊,從聖道門的角度,他是在穢土、在娑婆世界來完成他的了生脫死;那麼凈土宗的修學者,他是到凈土去了生脫死。所以雖然我們最後這個成佛的目標是一樣,但是過程是不一樣的。就是你了生死的地方,就決定你今天修行的方向。也就是說我們有兩個選擇:你選擇在娑婆世界了生死;第二個你選擇在凈土了生死,這兩個是不同的。

 

  那麼當然如果這兩種選擇,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都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到了末法時代,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因為你離佛的時間越來越遠——「去佛久遠」。那麼我們離開佛世的時間越久的時候,會發現兩個狀況:第一個魔強;第二個法弱。就是這個干擾我們的因素越來越多了;第二個我們接受佛法的這種力量、時間、因緣越來越少,就是這個世間上,宣揚佛法的因緣越來越少。

 

  所以在末法時代,如果我們選擇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對三個問題:

 

  第一個:障礙太大。在末法時代的修行有四個字是很重要,叫做「內憂外患」。當你在娑婆世界得果報的時候,你內有煩惱的干擾,你經常打妄想,這個你沒辦法控制的,妄想打久了就產生煩惱了,因為這個妄想會讓你產生對立,我相、人相的對立。一個人一旦對立,要嘛就是喜歡,要嘛就是討厭,兩種情況。所以你經常打妄想的結果,就很容易讓你結成一種煩惱,這個對你修行是一種障礙——內憂。第二來自於外境的刺激太大。

 

  如果這個世界上大家都放逸,你就很難修行了,因為它形成一個強大的共業,套一句印光大師說的話:這個魚想要往前走,但是它那個逆水的力量太大。所以我們每天在佛堂裡面做功課,離開佛堂以後接觸外在的環境,基本上,頂多把我們佛堂的功德抵消掉而已。所以每天都在抵消東西,我們很難保持進步,因為它來自於逆境的干擾太大。所以在娑婆世界的修行,你必須要面對內憂外患,而這個是不可避免。

 

  第二個:時間太短了。我們娑婆世界的果報體,給我們的壽命太短,扣掉我們日常生活的耗損,你剩下的時間太短了,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處理你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你不得相續。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死亡到來的時候,我們到下一個果報體投胎的時候,你不能馬上把你今生的修行,把它累積起來,就是一加一不能等於二。這個當我們面臨死亡的時候,其實一個人善根最強的時候,是晚年的時候,你的修行、你對人生的體悟、對佛法道理的理解,是最巔峰的時候,但是你死掉以後,你在來生得一個果報的時候,你要經過一段摸索期叫做「隔陰之迷」,你不能馬上把前生的善根啟發起來。所以死亡對我們的傷害太厲害,就是說它中斷了我們前生跟來生的一種相續的力量,所以構成一加一不等於二。

 

  所以在娑婆世界的修行,它有三大困難要面對:第一個來自於內外的障礙太大。雖然我們不斷的努力,但是障礙太大呢,往往把我們沖回原點,所以在娑婆世界你經常有挫折感;第二個時間太短;第三個不得相續。所以到了末法時代,選擇到凈土去,這是一個相對的比較好的選擇。

 

  因為這個眾生已經形成一個非常不好的共業了,這個磁場,你改變不了眾生,你改變不了這個世界,最後是世界改變了你,所以選擇暫時離開,這個是菩薩不得已的選擇。

 

  那麼你選擇到凈土去,這就面對一個問題了:就是你必須要跟佛陀感應道交。沒有人能夠離開佛力的攝受,憑你的力量到凈土去,不可能!所有人到凈土去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法身菩薩以前的眾生到凈土去,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佛力的攝受!所以來自佛陀的力量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沒有一個人憑你的力量到凈土去,沒有一個人。所以你必須去啟動佛陀的力量,這個力量本來就存在,誰能夠找到那個啟動彌陀的開關,誰就到凈土去了,諸法因緣生嘛。

 

  【182】臨終的正念在唯識學它基本上有三個重點!

 

  那麼臨終的正念,在整個凈土宗的修學者,是所有人努力的共同目標了。不管你是走專修的、不管你是走圓修的,總而言之凈土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你臨終必須保持正念,以念力來感動佛力。

 

  臨終的正念,在唯識學,它基本上有三個重點,我們一路從唯識學來呀,第一個:懺悔罪障。我們凈土宗第一個,你要處理你的業力的問題,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很多老參長時間在心中修觀想,忽略了業力的問題,這個是不對的,因為你還有很多的過去,我們是夾帶過去的因緣來修行,你今生可能沒有重大的罪業,但是我們每一次的受生,都會留下一些問題。

 

  懺悔罪障當然這個地方,在聖道門跟凈土門的目的不一樣。聖道門的懺悔罪障,是為了要保住人身。因為他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增上,他必須要保住人身才能夠不斷的進步,所以他的懺悔業障是針對來生來懺悔;凈土宗的懺悔業障,是針對於「願我臨終無障礙。」我們臨命終要提起正念,以及要面對心中很多的妄想的干擾,你絕對不允許在臨終的時候,業障起現前,否則你根本沒辦法做了。如果業力再來干擾你,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不能要求說:臨終的時候,所有的善業起現行來幫助你,這個可遇不可求,起碼它不要來障礙你。

 

  所以有鑒於此,凈土宗的人,必須要透過懺悔、皈依、發願,把重大的罪業懺除,讓它沉澱下來,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先處理你無始劫來的殺盜淫妄的重大業障,這個是為臨終做的第一件準備工作。當然要以弘一大師跟蕅益大師的標準:懺悔業障的工作是要滿一年、加行滿一年,你要有一年的時間專修懺悔,當然這個懺悔當中還包括皈依,不是說你在佛前發露一下就可以了,你要有一個法門,你必須有佛、法、僧的力量,你要有一個八十八佛、或者大悲懺、或者拜阿彌陀佛,你必須某種程度有三寶的加持,才能夠做到的,所以你的皈依也很重要;第三個:發願。你要對未來要永斷相續,持戒、發願永不再犯。這個是我們在臨終的正念,第一個要做的事情:你必須找出時間好好的做這個功課,懺悔業障的功課。第二個:就是依觀發願。沒有一個人往生,是臨終才想到要去那裡的,不可能。所有往生的人,他早就知道他要去哪裡,一定要先有一個人生的規劃,你不能到臨終才決定要到凈土去,你不可能做到的。

 

  思想的改變,一般人,利根人不講了,那種頓修頓悟的;絕大部分人的思想改變,都是點點滴滴的,就像一棵樹,你要把它從東邊搬到西邊去,那是慢慢慢慢的搬動的。我們無量劫來會在娑婆世界得果報,就是因為我們對娑婆世界是有貪愛的。所以幾乎所有人的思想是要修正的,正常人是不可能往生的,正常人,除非你是大善根的,你根本不需要今生修行,你佛號提起來就馬上往生的人,這個人前生是大善根,他前生修得很好,他本來前生就該走了,一時的糊塗,所以他今生對他來說,他有沒有修,對他影響不大,但這個是特例。正常人你要往生之前,你的思想是要調整的,你沒有調整,你是往生不了,正常人。

 

  所以你不斷的在佛堂當中的思惟觀察,慢慢慢慢調整你的心態,從貪戀娑婆,然後把它轉成欣求極樂,就是思想的改造,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情,讓你的生命只有一個目標:我一定要往生!你別無選擇。思想的改造,你必須從道理上的覺悟,誰勸你都沒有用的,因為別人勸你的東西,對你來說是外來的,它對你的影響,可能只是一句話而已,但是你真實的從道理上的覺悟,發自內心的力量那才是你真實的力量。所以佛陀講很多的道理,你必須把它做一個會歸,不斷在心中不斷的跟自己溝通,用現在的道理跟過去的你溝通,讓你的思想從貪戀娑婆而轉成欣求極樂,這個就是你要做的第二個功課:思想的改造。

 

  第三個是最關鍵的:會歸佛號。大乘佛法的操作,我們前面講過,你要知道它的開合,聖道門的開合、所有的會歸,你看那個菩薩他整天忙這忙那,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是法法消歸菩提心;凈土宗是法法消歸佛號,要會歸佛號。我們所拜的任何的懺悔、我們所修的觀行,你要觀想這個完全是彌陀本願的攝受,會歸到這句佛號。就是你要告訴你自己:有這句佛號,我一定可以往生!我們在發願的階段,是我一定要往生;當你會歸佛號的時候,你從我一定要往生,提升到我一定可以往生!所以從這個唯識的角度,我們凈土宗,你有志於追求臨終正念,要做三塊:第一個懺悔業障;第二個依觀發願;第三個會歸佛號。

 

  我們先把這個凈土宗的修學,做一個總相說明,我們待會再來回答個別的問題。這個地方大家有沒有問題?也就是說臨終的正念是要準備的。我想就是說,成佛之道,其實它是很多選擇的。佛法它跟其它宗教不同就是說:它回家的路,它「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就是說我們從一念清凈的心,迷真起妄以後,我們現在回到我們原始的家,它不是一個選擇。所以就是說的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當然你要選擇一個你認為最適合你的法門,那這個就沒有對錯的問題了。

 

  凈土宗的正念,我再強調一次,它不是偶然出現的,它是要刻意去栽培的,因為你沒有這種正念,就是說它不是你原來的東西,如果你學唯識你會覺得,我們的心是跟娑婆世界相應的,它所有的活動,絕大部分是順從娑婆世界的。所以凈土宗的正念——順從彌陀的本願,我再講一次,是刻意栽培的!如果你沒有栽培,對不起,你就沒有這個東西了。它是要去準備,它不是偶然出現的。

 

  【183】如何觀相念佛?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上次師父提到那憶佛裡面,有用光明想跟蓮花想,如果說我要加修這一塊,當方便助行的話,我可不可以說,因為你要去觀想它不容易,我可不可以譬如說找一個佛像,我自己感覺是有人在那邊,然後每天看著它,就有時候這樣兼修的話,這樣是不是可以比較容易去憶佛?要不然的話要觀想就不大容易做得到。

 

  師父:對對對,但是你在觀佛像的時候,你要先離相,然後再觀相,就是你不能太執著。所有的觀相念佛,一定要站在清凈心的角度,你不能住相。我上次有好像給大家講過一個實際的例子:有一個大專生,參加懺公師父的大專齋戒學會,他就專門看佛像,結果他看到最後,他覺得佛像,阿彌陀佛對他微笑,這不對啊!你這打妄想了,是吧?我們在觀想的時候,一定記得:一定是要「借相修心」,修你的往生的心。就是說這個相狀本身只是讓你借來用的,它沒有太大意義,「借相」修願力、「借相」修你的信心,所以你要往心中去會,而不是注意它的相狀有什麼變化。 

 

  學員:所以師父的意思是說,比如說我們在拜佛看著佛像,就要會歸到自己用般若去觀想,它這個東西是功德,要會歸菩提心,用這樣子來做。

 

  師父:會歸到你的信願,你的深信、切願、持名會歸這句佛號。

 

  學員:是。師父第二個問題我請教一下,就是師父在那個《楞嚴經》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識,是一個往內歸就是不生滅,往外就是攀緣,那這個原理在哪個地方?可不可以簡單提一下?因為往內的話,往內那不是跟唯識一樣,是往內觀嘛,對不對?也是一樣;那往外就是攀緣,這樣子它的差別是說,我是不是受到外境的影響?

 

  師父:因為是這樣,你往外是接觸到相狀,它是生命的結果了,往內看到的是佛法的真理,對不對?那是道。如果我們的心是一個車子的話,你往外,你是攀緣外在的相狀,你很可能會墮入你的生死業力當中,因為它外面本來就是業感的世界,你除非能夠做到: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那就沒有內外的問題。我們後面會講到修行的階位,到了通達位以外,就沒有內外的差別了——他順逆皆方便,他心完全無住。但是我們的心是有執取的,我們去到哪裡,就像一個手上粘了強力膠一樣,你看到什麼你會住在上面的。所以這個時候佛陀的慈悲,告訴你:你的心有兩個門,一個是前門,一個是後門。一個是接觸業感的世界,你看完以後你很容易產生煩惱。你看你一天到晚看別人,你很容易起煩惱,對不對?那你不斷的在心中思惟著道理,你很容易保持正念,這個事你可以做實驗的嘛。

 

  學員:謝謝師父。師父,第三個問題問一下就是:如果成佛以後他那個遍計所執沒有,他的依他起還是不是存在?

 

  師父:依他起還在,依他起還是在。但是他的依他起,是從雜染的依他起,變成清凈的依他起。

 

  學員:就變成了清凈的國土,他可以莊嚴?

 

  師父:清凈的功德莊嚴的國土,但依他起是在,因緣法是不能壞掉的,所以不壞假相。他從一種生死輪迴的假相,變成清凈莊嚴的假相——依報正報的莊嚴,他還可以跟眾生分享。

 

  【184】為什麼欣求極樂比較難?

 

  學員:師父慈悲,剛剛師父說我們要調整思想,那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身處於娑婆世界,那厭離娑婆世界這一塊,我們比較容易做得到,那欣求極樂?因為娑婆很苦嘛,那就比較容易厭離。

 

  師父:那是你的生命體會。

 

  學員:可是欣求極樂,我覺得極樂世界就是一個不思議境,雖然是說從佛經裡面,可以體會到極樂世界的殊勝,還有阿彌陀佛的功德,可是因為畢竟還是很難想像,所以很難做得到。

 

  師父:你可能沒有找到你相應的。這個問題很重要,「欣求」就是說你一定要得到它叫「欣求」。所以你必須在極樂世界的功德當中,找到一個能夠感動你的相狀。如果你覺得極樂世界你欣求不起來,表示你還沒有找到一個你感動的,比方說他沒有病痛,這個像我們這種年紀大的人,就感受到這個病痛的問題了,是吧?他沒有病痛,他一輩子都沒有病痛;他有廣大的神通,他能夠隨時親近十方諸佛;他隨時能夠隨願聞法。我們娑婆世界要聽佛法可不是很簡單啊,諸位!所以你必須把極樂世界所有的功德,通過《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來整理一下,、、哪些因緣能夠感動你的先找出來,因為阿彌陀佛是為所有眾生設計這個國土,他不知道哪一個因緣會感動你,是吧?

 

  所以你這個欣求極樂,你要怎麼個人化呢?就是你要先看看:哦,《阿彌陀經》講到極樂功德是這一塊、《無量壽經》它偏重在依報的莊嚴講得多一點、《阿彌陀經》的正報的功德,講得多一點……你要把所有的凈土的經論,全部找出來,只要是佛說的都找出來,《觀經》也找出來,你要找出一些能夠感動你、能夠說服你往生的條件找出來,這個很重要。如果你對極樂世界完全沒有感動,你就很難欣求極樂了,這個不能勉強。就是說不管你觀的是什麼極樂世界的功德相,重點是它能夠感動你、它能夠說服你:你一定要去!這個相狀對你來說就是妙法!

 

  契機就是妙法吧,不管你為了什麼理由都沒關係,重點是你要能夠欣求。如果你現在對極樂世界的功德,還沒有一個感動你的,那對不起,你還要做功課了,你一定還沒有找到。阿彌陀佛花了五劫的時間去思考這個國土,它是一個很多元化的國土,他一定是有把握滿足所有的眾生的需求,他才敢把這個國土推出來。所以你沒有找到,一定是你還沒有找到,不可能沒有,一定有!找到你相應的、找到能夠讓你感動的、找到能夠啟發你欣求的那個條件出來,這個很重要。

 

  所以不斷的學習很重要,我們的觀照只有透過學習,因為佛的世界,不是我們可以想像出來的,你的生活經驗當中,不可能告訴你極樂世界長什麼樣,你的生命經驗裡面沒有這種訊息。你的生命經驗有可能會告訴你:娑婆世界是痛苦的,就剛剛這位居士說的,這個我同意,但是不全面。我再講一次哦:不能靠生命經驗,來當做你生命所有的引導,不可以!

 

  要從道理上的理解來發願。生命經驗就像你今天瞎子摸象嘛,祖師說你摸到象的腳,你認為這個世界是直的;你摸到象的鼻子,你認為這個世界就像圓圈的……因為道理它是圓滿的,所以說不斷的學習教理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學習得越廣,你看人生你看得越透徹,你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你會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185】沒有依教起觀,他念的佛號是不是凈土的資糧?

 

  好,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個別的問題,第一個:

 

  網路學員問:師父提到凈土法門的重點,是如何引導佛號,請問: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依教起觀,那麼他念的佛號是人天的善業,還是凈土的資糧?

 

  師父:當我們提起一句佛號的時候,從凈土宗的角度有兩個要求:第一個專註力,第二個就是觀照力。你要能夠安住佛號、引導佛號,引導佛號比安住佛號更難,因為安住佛號只是一種事修,你只要聽得到你的聲音就可以了;那麼引導佛號,就考驗你的智慧的水平了,就是你是怎麼想的。我們剛剛講過,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依教修觀,那麼如果他可以往生,只有一種情況——這個人根利遮輕:大乘善根深厚,煩惱妄想天生輕薄。

 

  所以他今生的思想,不太需要有太多時間的修正,也就是說他前生已經修得差不多了,他這一棵樹已經往西方傾倒了,所以他今生,不需要太多的去做一些調整,他就自然能夠往生,這種人是極少數的。就是他都沒有修觀,但是他往生了——特例,末法時代特例。

 

  就是說他今生,他小時候是什麼思想,他長大就是什麼思想,他老了的時候還是什麼思想,他完全沒有任何修正,他就往生了——千年的冰山雪蓮!六祖大師就是這樣子了。六祖大師你看他開悟之前,也沒學什麼教理,他沒有什麼修正,他就是送柴火去一個有錢的員外,這個員外在誦《金剛經》,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當下開悟了。他已經準備好很久了,他這個柴火是乾的,所以他火一點,當下就燒起來,他準備好了。

 

  但是六祖大師在中國佛教兩千年裡面,是特例,少數的例子。千萬不要把自己觀想成六祖大師,我們最好是觀想自己是業障生死凡夫,這樣會比較符合實際一點。

 

  好,那麼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就是說我們還是要做一些思想調整。欸,請說。

 

  學員:師父這個問題比較原始,那個就是憶佛念佛同時進行嗎?我實踐起來,感覺好像……

 

  師父:不是同時進行的,它分開的,這個待會我們會講到,你觀想的時候要把佛號放下,念佛的時候就行起解絕,專心念佛、專心聽聲音,這兩個一開始是分開的,但是後半段會結合在一起。剛開始修的時候是分開的,一個是無分別住,一個是有分別住,這兩個是矛盾的,初學是矛盾的,所以要分開,專註力跟觀照力,憶佛、念佛,一開始是分開修的。

 

  學員:那在凈土裡邊,這個雙盤打坐很重要嗎?是不是增加專註力一定要打坐?

 

  師父:這倒沒有說很強調姿勢,沒有說一定要雙盤打坐,這倒沒有。

 

  學員:還有一個就是那如果打坐的時候,腿很痛的話,這個是消業障嗎?還是……

 

  師父:那不是消業障,那是你筋骨不夠柔軟,那跟業障沒有關係,我們不能把所有事都會歸到業障。欸,請說。

 

  學員:師父慈悲,我請教一下:我們要怎麼樣分別,我們的念的佛號是空洞的,還是轉向萬德莊嚴?

 

  師父:好,請坐。你提起佛號的時候,你心中要有兩個作意很重要,第一個:我一定要往生;第二個:我一定可以往生,這兩種作意啊,這兩個馬車,在引導這個佛號。你看很多人,他肚子痛他就念阿彌陀佛,對不對?肚子不痛,他就不念了,這個是空洞的佛號。你這個佛號完全隨外境而轉,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你才想到佛號,所以你這個作意,完全是由相狀的刺激,你這個作意是著相的作意,我們前面講過,作意要離相作意,你不能把佛號,用來處理你今生的問題而已,諸位,那這個阿彌陀佛,設計這個佛號對你來說,太可惜了。阿彌陀佛花了那麼長的時間,創造這個佛號,結果你是用來處理你今生的問題,太可惜了!

 

  【186】我們應該多念佛號,還是要多多的依教修觀?

 

  好,我們來進行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跟剛剛那個提的是有關係的:他說在平常的修習當中,我們應該多念佛號,還是要多多的依教修觀?這兩者應該如何平衡?

 

  當然從往生的角度,觀照力比專註力更重要。就是你的信願,它是決定往生,佛號念得是不是能夠專註、能夠得到一心,這個決定你的品位。就是你往生的決心,你是不是一定要往生,你是不是相信你一定可以往生,這兩種心態是決定你往生與否;那至於往生以後你的品位高低,這個佛號是多多益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當然我們先求有,再求好,是吧?先求往生嘛!所以說剛開始修觀的時間就很重要了。當然修觀也不完全是在佛堂,你在聽經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你在聞思,它也是一種修觀,誦經本來就是一種修觀。剛開始的比例,我個人的體會要一半一半,觀的時間要多一點。等到你修行上路了,你的思想的方向已經確定了,這個時候你把觀的時間可以少一點,持名的時間可以到七分,修觀可以三分,佛號可以慢慢增加了。

 

  先確定方向,再增加你的動力。

 

  你的佛號方向不確定,你所念的佛號全部帶業——帶生死業。所以初學者,我個人是覺得你的思想的建設、思想的改造是很重要的!雖然我個人也接觸凈土,我個人也接觸聖道,但是我個人的選擇,我覺得如果你是初學者,先把凈土宗——你的本行,先把它穩住,你的凈土宗的整個方向確定了,你再來看一些聖道的東西來輔助你,會比較好一點。初學者,你不可能什麼都要的,你的時間沒這麼多的。所以我們剛開始修觀的時間要多一點,等到你人生的規劃已經明確了,你很確定你來生不能在娑婆世界投胎了,你一定要到凈土去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把佛號慢慢增加了。欸,請說。


推薦閱讀:

通過死亡時的狀況可以判斷投生的去向「南懷瑾先生」唯識與中觀 零陸伍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7)

TAG:唯識 | 法師 | 唯識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