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念佛的過程與境界 (憶佛念佛)

念佛的過程與境界   (一)  假三摩提             斷――不斷念佛,對治煩惱雜念,嘗到法樂進入假三摩提。      扶――在假三摩提中(時有時無,不能真斷煩惱)   (二)  念佛三昧           斷――法樂與覺念還不究竟,繼續念佛,可進入三昧           扶――無念亦念,在三昧中,佛號綿綿不斷,整個宇宙團團                   被包圍在佛號當中   (三)  念佛金光           斷――三昧也不圓滿,繼續念佛,金光會自然顯現              扶――金光不斷,整個宇宙就在金光中(四)  三摩提          斷――金光亦不究竟,繼續念佛,念到心不動,絲毫不受外                 境所轉             扶――心住如如不動中,如八地菩薩之不動地  憶佛念佛          斷――三摩提也不圓滿,繼續念佛,念到只剩一句佛號             扶――安住於一句佛號中,如十地之大勢至菩薩,憶佛念佛  究竟圓滿成佛

   介紹念佛    念佛是念覺念,有覺念就沒有煩惱雜念,眾生每一念都在念煩惱,念貪嗔痴,念分別計較。因此,每天都煩惱,每一天都在受煩惱所招感的果報。由於念煩惱的心不斷,所受的煩惱果報也沒有終止的時候。    佛陀所開示的念佛法門,在於念念都在覺念當中,憶念阿彌陀佛,自然身口意所造的都是凈業。有了凈業的因,自然成就凈業的果――往生西方極樂凈土。因為煩惱是從無明而起,而覺念則專對治無明妄想。因此,念佛有了覺念則沒有煩惱雜念,就能斷煩惱伏煩惱。沒有了煩惱,心自然清凈,心清凈就會嘗到法樂,稱為假三摩提。繼續念佛可進入念佛三昧、念佛金光、三摩提、憶佛念佛,到最後究竟圓滿成佛。    念佛就要信佛,要對佛有信心,也要對自己有信心。佛是如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佛陀為眾生開示了念佛法門。因此,我們念佛要能萬緣放下,好比下一刻就要死了,什麼也管不了了,專心念佛,念念願生西方。雜念妄想只要以智慧一轉就能加以斷除。眾生處於這充滿誘惑的物質世界,雖說修行困難,然而基於本身所具備的佛性由始至終都存在。因此只要當下覺悟佛性不生不滅,便沒有什麼可以執著,又還有什麼不可放下的呢?一切煩惱皆是幻,無一可得的實體。只要能死心塌地的念佛,而且念念皆是佛號,不管雜念妄想,緊緊抓住佛號,便很快能進入假三摩提了。此外,具有清凈的願,同時拿出真誠懇切的心,沒有私心;一心一意向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或發菩提心修行佛法,求佛道,這些都是清凈的願。有了清凈的願,就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推動我們去實行,願力不可思議故。自古以來,諸佛菩薩無一不是因發大願而成佛的。念佛是念自己的佛性。一切眾生所具備的佛性與十方諸佛沒有什麼不同,差別只是在於迷悟之間。西方實際上不是在外面,是在我們的心裡。當下念佛,以清凈心念我們的佛性,心清凈了就是凈土。願力與阿彌陀佛相應,不用等到死後,當下就能見到西方。一旦做到了,就會勇往直前,信心十足。這樣比臨終念佛更有把握。臨終時也不會懷疑到底能不能往生,而心裡明確清楚肯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有九品蓮花: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上、中、下品都有各自的條件。平日持戒念佛、行六度、讀誦大乘經典,並廣為人說,發願將功德迴向凈土。這善男子臨終時就能往生上品上生。即日花開見佛,聞說妙法,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又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生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即得往生,花開聞法,得阿羅漢道。下品上生者,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往生西方。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花盛開,聞甚深經典,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得入初地。在極樂世界,以在生不行佛事而生極樂者,如下品上生,需要用十小劫那麼長的時間,來聽聞佛法,慢慢修掉習氣,才到達初地的境界。又如下品下生,造諸五逆十惡業,臨終以十念往生,要在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才開。這是因為此人惡業眾多,雖得往生,但不得聞法,需要用十二大劫的時間來逐漸消除眼耳鼻舌身意所造的罪業。罪業消了,才能花開見佛,得聞佛法,開始修行。如果我們當下懺悔發願改過,精進修行,那麼,就可以超越十二大劫的時間,當下就能聞法修行,離證果的日子也近了許多。   假三摩提念佛法門共有五個境界。每一個境界都有『斷』和『扶』兩種過程。在假三摩提中的『斷』,就是以佛號來對治煩惱雜念。煩惱本來就沒有自體。所以,一旦遇到煩惱雜念時,視他如過客,不要隨它而去。於行住坐卧中不斷的念佛,煩惱就漸漸的消失了。縱然在惡劣的環境之中,只要專註於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持續不斷以佛號來壓煩惱,有如石頭壓草,亦叫功夫成片! 心中的佛號要明朗清楚,內心則要非常精進的與雜念對抗,同時觀:                                                                                                                 「我若戰勝不了煩惱,就會死在這裡了!」的確,煩惱就在當下。如果我們還抱著逃避的心態,不要去面對這充滿空虛寂寞、攀緣恐懼的心,就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更會在六道中輪迴,在煩惱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又無法覺悟它是幻的,甚稱可憐。死心塌地的念佛,念至佛號將煩惱壓住了,就會嘗到法樂。有了法樂,就是進入了假三摩提。法樂非常的不可思議。它超越了世間五欲種種快樂的感受。當下得到法樂,就能對治如猴子一般的攀緣心。攀緣心著實非同小可,它無時無刻都想往外跑。雖然說佛性就在當下,但由於百千萬劫以來所累積的愛跑愛玩愛新鮮的習氣,使到我們的心永遠不能安於當下。無論到哪裡總想往外跑。因此無論我們到哪兒,心都顯得焦慮不安,無法好好安定下來。攀緣心若只在口頭上修行卻又不願老實去做,那就光只是了解修行的法門而已。無論禪定,或持咒,往往怕坐太久,或念太久,心總不能安於當下,老是想逃避修行。因此,即使在佛法上鑽研了數十年,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一點境界都沒有,臨死時依然一樣恐懼害怕。進入法樂,攀緣心就止息了。當下內心多清涼自在,遠勝於世間一不會再想到去哪裡尋求寄託。因為我們的心已附托在佛號當中,心被佛號的法樂所攝受;覺知自己在念佛憶佛,句句佛號皆是法樂。到此,信心大增,就會一直持續不斷想念下去。但是,這個假三摩提並不究竟。只要妄想雜念很盛時,法樂就沒有了,又要重新再努力念佛來對治它。這樣時有時無,還不能達到真斷煩惱的階段。念佛的覺念越深,功夫就越深,也更能悟到法樂之樂。一心一意真誠   的念佛,念佛的覺念不令間斷。念得整個身心寂靜,法喜充滿。但是,法                                                樂時有時無,終歸還不究竟。睡覺當兒也能覺知自己在念佛,晝夜六時從不間斷。有了覺念,吃飯也在念佛,讀書、做家務、工作、行住坐卧等都在念佛。這樣,不管到哪裡皆是修行。再繼續念佛,念到佛號越來越清純,雜念妄想就會顯得越來越少,直到佛號有了一定的力量,雜念妄想就不會再起了。此時,雖然還未進入念佛三昧,但內心已經信心十足,雖然還未了生死,但已經漸漸看到解脫,對解脫已有了了解,對真理亦沒有懷疑了。請參閱以下所提供的資料作為參考,追根究底,此書最終所要表的重點就是念佛三昧、念佛金光、三摩提、憶佛念佛,到最後究竟圓滿成佛。

參考資料     大乘與小乘的來源   小乘佛陀涅槃後,大迦葉尊者召集五百阿羅漢比丘一起結集經典,由阿難尊者背誦出一切佛陀所說過的法。阿難起初即說 『如是我聞』,意思是 『我聽佛陀這樣說的』。阿難所背誦的經典,只要有一個阿羅漢不同意,這部經典就不能結集。務必要所有在會的比丘都同意,這部經典才能流傳下來。阿難說:「佛陀有講過小小戒可以舍。」大迦葉問:「什麼是小小戒?」阿難說:「我沒有問佛。」大迦葉說:「既然你沒有問佛,那我們就得依照佛陀的戒律,因為佛陀已制定的戒律不能擅自更改。」    這就是上座部經典的結集,完完全全依照佛陀時代的修行方法及戒律而定,不增多也不減少。這就是原始佛教,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由印度流傳到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方。比丘們披露肩的袈裟,赤腳出外托缽、過午不食、進入森林修禪定等。他們以證得阿羅漢果為目標。他們只承認兩尊菩薩,一尊是佛陀未成佛前的太子,另一尊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當來下生的彌勒菩薩。其餘的菩薩一概不加以承認。小乘佛教注重自修並隨緣度化眾生。由於佛陀時代沒有紙筆,然而基於眾生的根基都很高,記憶力特強,因此所結集的經典都是以背誦的方式流傳下來。過了大約三百年,阿育王的兒子再度安排結集經典,這時候才有紙筆,經,典才完整的被記載下來。由於南傳之經典都是在國王的安排下結集的所以不但在歷史上記載得很清楚,而且很有系統。         大乘    在印度邊界有一個迦旃延尊者(不是大弟子的迦旃延),在鐵圍山與一群菩薩阿羅漢結集經典。當結集到『小小戒可以舍』這一條時,以菩薩的智慧,他們明白佛陀說 『小小戒可以舍』的用意。即是改變外在的形式來適應環境,並保存內在的精神。因此,菩薩們為了出外弘法度眾生,本著恆順眾生的念頭,盡量遷就一個國家的風俗與文化,同時能捨棄一些微細的戒律。這就是大眾部經典的結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大乘佛教,亦稱北傳佛教。    當佛教由印度流傳到中國時,由於中國的氣候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因此若在冬天穿露肩的袈裟肯定會有冰凍之感,為此僧伽的袈裟始依照中國的服裝改良為沒有露肩的。同時,穿上鞋子,並在冬天戴上帽子。與此同時,由於在中國托缽會被人當作乞丐,因此僧團皆沒有托缽而在寺廟自己種菜煮食。另外又可為了符合慈悲觀而不殺生,可謂一舉兩得!這也就是為何中國僧伽都吃素而不食肉的主要因素。從印度流傳到中國的經典,則從梵文翻譯去中文。由於當時中國有些文字無法準確表達經典的含意,因此法師們就自創了許多新的字眼。到了道安法師的年代,他提倡所有的出家人都姓釋,名釋子,即是佛陀弟子的意思。由中國流傳到外國的佛教一律稱為北傳,這也就是北傳佛教的由來。    一切大乘經典都總集在雜阿含經。到了幾百年後才在不同的時間內一一記錄下來。一切大乘經典都是由雜阿含經里所演變的。佛陀說法不止比丘在聽,還有許多菩薩、天眾、天龍八部等,彼此皆在虛空中聽法。基於阿羅漢與比丘還無法達到菩薩的境界,因此小乘經典就沒有辦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如說 『各種鬼神』,以菩薩的智慧,一切眾生皆有情,有佛性,因此菩薩們加以擴充為 『山神、樹神、海神……』許多小乘經典都沒有辦法將佛陀真正所要表達的意義發揮出來。菩薩有智慧境界,於是便將佛陀所講過的佛法原意發揮出來。從雜阿含經中,將相同內容的收集在一起加以擴充,形成了一部一部的經典,如:金剛經、楞嚴經、華嚴經、法華經等。因此,同樣一部經,大乘小乘中都分別有記載,只是小乘中沒有記載許多菩薩的境界,如放光、化境、菩薩法等。或稍微帶過而已。反之大乘經典內就解釋得非常詳細。 這就是所謂的大乘佛教。       五時說教   佛陀成道後說法四十九年,針對眾生的根基而以方便說出佛法讓眾生明白。佛陀隨緣說法,並無現在過去未來之分,也無時間長短之區別。佛神通力可令半劫而成一日,亦能使一日有半劫之長,佛神通力不可思議故,唯有佛與佛才能究竟明白諸法的實相。由於經典數量多而廣,眾生不知從何修起。因此,大師們隨順眾生的根基,將個別不同的經典方便分類為五個不同的時期,這就叫作「五時說教」,即(一)華嚴時 (二 )阿含時  (三)方等時  (四)般若時 (五)法華涅槃時。    「華嚴時」即是佛陀初成道時,在菩提樹下定中說法。對法身大士及諸大菩薩講華嚴經長達二十一天。華嚴經講的是菩薩法門及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即菩薩從初發心開始修行,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到無上正等正覺的過程。每一個階位的菩薩所修行的過程都不盡相同,就好比初地菩薩看到月亮,二地菩薩也看到月亮,但卻較初地菩薩看得更清楚些。到了成佛,才真正體會及看到最圓滿的月亮。月亮就代表佛性。當佛陀向法身大士說普賢菩薩時,法身大士們都無法看到普賢菩薩。至到普賢菩薩說出他的十大願王時,他們才看到普賢菩薩。又佛現出法身毗廬遮那佛時,普賢菩薩則無法了解毗廬遮那佛。華嚴經所要表的是佛的境界無量無邊,無見頂相,不可思、不可議,唯有佛與佛才能了解。第二是「阿含時」,即是佛陀講完華嚴經後,由於娑婆世間的眾生執著五欲、種種邪見,心量狹小,沒有根基明白如華嚴經這樣甚深微妙的境界。於是,佛陀只好以方便對眾生說小乘法。如:世間是苦、阿羅漢為離苦得樂,不再受輪迴;十二因緣、八正道等法,令眾生捨棄對世間的執著,並以解脫輪迴之苦為目標。佛陀用了十二年的時間說小乘法。所說的經典就是阿含經。    第三是「方等時」。當僧團成立了,比丘們都已證得阿羅漢果。佛陀見比丘們都已具備了根基,於是便講方等經,告訴他們阿羅漢還不是究竟的,還有一個菩薩道要去行。於是佛陀又用了八年的時間讚歎菩薩的功德及種種不可思議之力,令他們回小向大,即捨棄小乘的自度法門而發廣大心去行大乘的菩薩道,救度眾生。方等經就有如:楞嚴經:說佛性及宇宙如何形成、修行成佛所經過的種種境界及魔障;地藏經:講孝道;維摩經:不二法門及不可思議的菩薩境界;凈土:講西方極樂世界;藥師經:講病苦;及其他等等一切經典。    第四是 「般若時」,即是比丘們都已回小向大,發心求菩薩道之後,佛就開始對比丘們講解大乘的菩薩法。佛陀共以二十二年的時間講般若經。講般若的智慧、講空性及六度萬行等種種菩薩法門。所說的經典有:金剛經、大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經等等。    第五是「法華涅槃時」。當比丘們對般若已完全明白,毫無疑問之後,佛陀才講法華經,告訴大家以前所說的佛法都是方便說,佛陀真正要表的就是叫大家發心去圓滿佛道,佛法只有一條路,成佛才是最究竟的道路,並授記比丘們將來定能成佛。佛陀說完法華經後,即將進入涅槃,之後緊接著講涅槃經,作為佛最後的勸勉,同時吩咐比丘們要精進、依教奉行才能圓滿佛道。之後,便進入了涅槃。      精進    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覺得輪廬那國的人民需要佛法的甘露,因此向佛陀要求讓他到那個國家去弘揚佛法。佛陀說:「這個國家的人民不但很野蠻,而且沒有文化,更不容易感化。你講佛法,他們肯定會以粗惡的語言來罵你。」富樓那說:「他們罵我,我覺得他們還有良心,因為他們並沒有打我。」佛陀問:「如果他們打你呢?」 富樓那說:「他們打我,我覺得他們很好,因為他們並沒有把我殺死。」 佛陀問:「如果他們把你殺死呢?」  富樓那說:「若他們殺死我,我報佛恩。」佛陀說:「這樣的話,你可以去了。」修行佛法,要有恆長的精進心,晝夜六時,內心都要保持覺念,不要懈怠。就如富樓那尊者,抱著必死的決心,只知前進,不知後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修行,而真正有成就的卻寥寥無幾呢?原因在於眾生的修行不夠精進的緣故。在往昔,我們都與釋迦牟尼佛一樣,同是凡夫。到了今天,佛陀成道後涅槃已超過二千五百多年了,我們仍然還是凡夫,還在輪迴生死,不知出離。聽聞了佛法,內心仍然在猶豫:「要不要去做呢?」眾生老是喜歡「等」。總認為「明天會更好」。這一等,不知要再輪迴多少趟,才能得回人身。又不知要到了第幾次人身,才能有機會聽聞佛法。眾生的「明天會更好」,是對明天能有更好享受的期望。佛陀經常苦口婆心的告訴眾生:「世間是苦,無常,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而眾生仍然不捨得放下所要追求的事物。每個眾生都是因為抱著「等」與「明天會更好」的觀念,錯過了無數解脫生死的機會。可見,這個錯誤的觀念似乎比毒蛇猛獸還要可怕,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一個精進的修行者,從不浪費自己的時間,既使一分一秒,都不會去做任何放欲的事。他無時無刻都在思維、消化、修行所學習的佛法,晝夜六時從不間斷。刷牙時想:「今天我刷牙,不知明天是否還有機會刷?」日常做工、讀書時都很專心――覺念。工作以外的時間,都會研讀經典、念佛;出外做佛事與眾生廣結善緣並一起研究佛法、拜訪善知識、協助眾生等,來累積開智慧與成佛的因緣。沒有思索探討時就念佛,做家務時也念佛、思維佛法,甚至連睡覺時還保持清醒――覺念。修行者絕對不會把心思放在東家長、西家短的瑣事當中。因為這些事情跟修行沒有關係,無法解脫生死,何況人生無常。因此,他時時刻刻都在思維要如何克服習氣、煩惱,要怎樣利益眾生,要如何更精進的修行、何以才能解脫生死等問題。他捨棄了一切對慾望享受的追求,將全部精神都用來修行佛法。日子久了,智慧開了,慢慢自己就會看到解脫的道路,直到成佛。這就是精進的力量。自古以來,沒有不精進的阿羅漢,更沒有不精進的菩薩。    有一位比丘,聽了佛陀教導的禪定後,便去樹林里修禪定。當他修得將要成功時就大病了一場而不能繼續修行。當病好之後,他又再禪定。豈知,又大病了一場。這樣的情形連續了三次。第四次時,他發誓說:「這次我一定要證阿羅漢果,縱然我將因病而死。」然而當他修得將要成功時,又大病了一場,他堅忍的繼續修,終於在將要倒下去時證了阿羅漢果。精進的力量的確不可思議。修行者皆以精進力克服一切修道上的種種障礙。佛陀也是在菩提樹下以精進力降伏眾魔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精進。

            有一位很有才學的法師,毛筆字寫得很好。他自覺擁有才華其實也是一種習氣。因此,他下定決心不再碰墨筆,就把他的墨寶收藏起來。他的禪定功夫能一坐就三個月而不起座。過了十多年,他以為自己已克服了寫大字才華的習氣。有一天,其信徒要搬家,要求這位法師送他一幅對聯。法師覺得既然已克服了這才華的習氣,因此為信徒寫一幅對聯也不為過。於是,他便將收藏了多年的墨寶拿出來寫。豈知,這一筆寫下去,他的雙手從此便不肯罷休,無論如何也無法控制。法師這才明白,原來他並未克服這才華的習氣,只是暫時將它壓止罷了。習氣是一切眾生輪迴六道的根本。從無始以來,我們輪迴了百千萬劫,去過地獄、餓鬼道,也做過皇帝、豬、狗、牛、羊,及阿修羅。因此,累積了各種不同的習氣。人死後,就依各自的習氣牽引我們去輪迴。若起了貪念,就墮落餓鬼道;若起嗔心,就到地獄;若愚痴,就成為畜牲;若起善念,則會升天或做人。這一切種種的習氣種子都埋藏在阿賴耶識里。只要因緣具足,種子就會現形。無明所產生的習氣導致眾生造業而蒙受種種果報。    佛陀時代,有一位證果的阿羅漢,在一條河邊想要過河,於是便對河神說:「婢女,請讓開!」河神便開了一條路讓他走過去。然而這位河神卻不服氣到佛陀那兒投訴這位阿羅漢雖已證了果卻把他喚為「婢女」。佛陀告訴他,這是因為他們在過去很多世都是主人與僕人的關係。主人就是這位阿羅漢,而僕人就是河神。每一次主人都將僕人喚作「婢女」。因此,今世雖然已證得阿羅漢果,喚「婢女」的習氣卻還沒有凈除。其實阿羅漢的內心並沒有尊貴與貧賤的差別。佛陀於是要這位阿羅漢去跟河神道歉。阿羅漢到了河邊,向河神道歉說:「對不起,婢女!」    大迦葉是佛陀的大弟子,已證得了阿羅漢果。但是,有一回在禪定中突然爬上樹而不自知。其他比丘見了認為這阿羅漢沒有威儀,便去報告佛陀。佛陀說,這是因為大迦葉過去很多世中都是猴子的緣故。他雖已斷除了煩惱及貪嗔痴,心不再對外境起分別,但是累世的習氣尚在。就好比一杯牛奶倒幹了,杯子仍然有奶味。但阿羅漢卻不會再受輪迴,因為他已停止了一切妄想與分別。    有幾位比丘在聽佛說法。其中一個比丘雙眼一直望著天空,另一個的手則一直在泥土中鑽來鑽去。還有一個比丘卻一直望著樹木,似乎很想爬上去。信徒們感到奇怪,為什麼一同聽法的比丘會有那麼多奇怪的動作?佛陀說:「那個一直望著天空的比丘,前世是天文學家;另一個一直玩弄泥土的比丘,前世則是蚯蚓;還有一直想爬樹的比丘,乃是因為前世身為猴子的緣故。這全是因為他們所累積的習氣使然。」    學佛修行,就是要將這種種的習氣修掉。眾生的舉手投足,皆由習氣而來,如:貪、嗔、痴、煩惱、執著、驕傲、愛睡、懈怠、攀緣、放欲、感情及其他無量無邊的習氣。    舍利弗是羅候羅(佛陀的兒子)的依止和尚。每當與比丘們一起出 外托缽時,信徒們都將最好的食物供養給大比丘,而像羅候羅這樣的沙彌每次只能吃比丘們剩餘的菜。有一回佛陀見到羅候羅無精打採的坐在廁所里,便問他怎麼回事。羅候羅將托缽的事全盤說給佛陀聽。佛陀聽了對舍利弗說:「你怎麼受了不凈食呢?」受不凈食就是以分別心來接受供養。舍利弗聽了便將肚裡的食物全吐出來,並決定自此以後不再去受供。由於佛陀一人無法在同一天內到這麼多信徒的家受供養,因此,舍利弗等大比丘就代佛受供。當舍利弗不再去受供,信徒們便緊張了,因為他們沒有機會供養佛。於是,信徒們便來見佛陀,要求佛陀讓舍利弗去受供。佛陀說:「就算我是他的老師,我也沒辦法。」佛陀說舍利弗過去生中有一世生為毒蛇。有一天,它咬了國王一口。大臣們將毒蛇抓到了,要它將國王傷口的毒液吸回去。否則就將他丟進火堆里。那條毒蛇聽了,想也不想就跳進大火堆里燒死了。佛陀說:「這就是舍利弗的習氣,他決定了的事情,任誰也沒辦法令他改變,即使是他的老師佛陀。」習氣好比毒蛇猛獸般的恐怖,障礙修行與證果。即使是佛陀也沒辦法令他改變。因此,千萬別小看習氣。要時時保持覺念,克服習氣,以智慧轉習氣,別讓它現形。

        阿賴耶識    煩惱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一切煩惱皆來自於我們的阿賴耶識。在阿賴耶識里收藏了各種無明習氣的種子。一旦機緣成熟,種子就會現形,我們的六根就對所面對的境產生種種愛恨分別與執著。無形中造了種種善與惡的種子。這些種子都收藏在阿賴耶識里。當機緣成熟時,種子又會現形,形成種種的境。而六根又繼續對當前的境起心動念造種種業。由於六根相續不斷的造業,因此,煩惱也是相續不斷。除非我們的六根能停止造業分別,否則煩惱將不會止息。這些阿賴耶識的習氣種子就是一切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源。當人臨終時,他的阿賴耶識就像錄影帶一樣,將此人一生所造的種種惡業顯現出來。一切眾生所造的種種惡業,都是以情和想為因。善業屬想,想能飛升。惡業屬情,情有沉墮之能。    如果一個人一生行善,不造惡業,純想就能飛升,亦必能升天。如果在這當中又具備了善根智慧福德兼有清凈的誓願,就能見到十方諸佛,一切凈土能隨願往生。假使想比情多,就成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若情與想一樣,就生在人間。反之如果情比想多,則生為畜牲。輕者會成為有羽毛的飛禽,重者則成為毛禽走獸。若七分情愛、三分勝想就形成餓鬼。如果九情一想,輕者就墮入有間地獄,受苦尚有休息的時候;重者則墮入無間地獄,受苦沒有稍停的時刻。假使純情無想,只墮不升,就入阿鼻地獄。若在這當中又加上誹謗佛法,破佛戒律、以邪說演說佛法、冒充善知識欺騙眾生、貪圖供養、濫受恭敬等業力的話,更要輪轉於十方的阿 鼻地獄,求出無期。    阿賴耶識就有如一個貨倉,它只管收藏各種善惡的種子而不會去分別好壞。能分別的只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比如眼睛看到食物,阿賴耶識就現出我們過去對這種食物的記憶,讓我們記起這叫做牛奶。眼根就會起分別:這牛奶的顏色看起來很新鮮,鼻子則聞一聞牛奶香不香;手卻分別牛奶是熱還是冷,意就起了很想喝的念頭。當牛奶送入口中時,舌根便品嘗味道,分別牛奶是否好喝。在這當中,六根中除了耳根沒有起分別外,其他五根都個別對境起了分別心。而這些分別種子就收藏在阿賴耶識里。如果喝了牛奶之後覺得不好喝,意根就感到不滿,舌根就會埋怨泡牛奶者。此時,耳根又聽到對方的回罵聲,心中不禁無明火起,就以身來動手打人,更以舌根破口大罵。這樣六根繼續分別造業,惡業的種子越來越  多,阿賴耶識所收藏的也都是惡種子。        唯識的起源    在小乘阿含經中,佛陀有講到五蘊,色受想行識及眼耳鼻舌身意識,「識」沒有解釋。在阿含經中,佛陀說,在「意」的前面有一堆草,過了這堆草還有一條路。當時阿難及大眾沒有問佛那條路是什麼,因此佛陀也沒有加以解釋。因此,大乘菩薩講唯識論來解釋識,並接引小乘人回小向大去圓滿佛道。在大乘經典內,佛陀有講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與阿賴耶識。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六根向六塵吸收了種種外境,而第七末那識就對所吸收的外境產生種種的分別。比如對六根所見的產生了貪、嗔、痴,想佔有的慾望。分別之後這些善惡的訊息就被收藏在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如一個倉庫,專門收集及儲存事物。它本身沒有感受,亦沒有好壞的分別。能感覺的只是六根。眾生從無始以來生死輪迴了百千萬劫,能分別的末那識由於沒有正知正見,因此末那識為我們造了無量無邊的煩惱收藏在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隨著種子來顯一切苦、樂的境。如果一個人行善,他的心就呈現光明,阿賴耶識就顯了天堂的境。假使一個人行惡,心中沒有光,僅有煩惱的大火,阿賴耶識就顯了火燒地獄。當人死後,只剩下阿賴耶識。如果阿賴耶識沒有光明,全是暗的,什麼也看不見而隨著業力的輕重輪迴去三惡道。若有光明,則輪迴三善道。阿賴耶識就是日常比喻的靈魂,在佛教則稱為阿賴耶識。能令一切眾生輪迴生死的就是它,墮地獄上天堂的是它,修行成佛的也是它。收藏在阿賴耶識的煩惱、習氣種子無量無邊,唯識分為二萬多種。由於太多了,祖師大德將它縮成一百種,叫做「百法名門論」。阿賴耶識可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就是一切眾生的種種習氣、煩惱的種子。舉例說,有貪、嗔、痴、感受、想法、見解、信念、慚愧、昏沉、掉舉、懈怠、放逸、散亂、六根、六識、忿、恨、恐懼、智慧、勤、嫉妒、以及其他等等善惡的習氣與煩惱的種子。阿賴耶識包含了一切善惡、無記法。無為法就是修行的境界。假使心清凈,阿賴耶識就能顯凈土。修行佛法的眾生,六根造的都是凈業,阿賴耶識就顯清凈光明的凈土。由於修行者的阿賴耶識清凈光明,因此當下心很安定、自在、法喜充滿,不會向外追求。心清凈至種種不同的階段,阿賴耶識就顯了種種不同的境界。如:聲聞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獨覺辟支佛、緣覺,及菩薩道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菩薩的果位。一個菩薩的發心有多大,阿賴耶識就能顯多大的世界國土。  

      六根的根性與圓通   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佛性盡虛空界,不但超越時空,更超越了現在過去未來。但是,由於無始以來的一念無明而產生了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使整個虛空變成晦暗的頑空。阿賴耶識隨業力而顯了現在過去未來三世及東南西北四方,形成六道輪迴的眾生界。    佛陀在楞嚴經有比喻,就如有一條絲巾,用這條絲巾結了六個結。在還沒有結結以前,整條絲巾是同體的,沒有一也沒有六。但,在結了結以後,才有一至六結的區別。這六個結,就好比眾生的六根。眾生本來具備的佛性清凈圓滿,好比那條絲巾一樣,沒有一六之分,由於妄想分別才產生了六根的差別。有了差別以後,就有了界限的分隔,所以眼不能聞,耳不能見,意不能嘗,從原本相同的一體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差別。因此,真正令眾生輪迴生死的根本原因,就是六根。六根造業,由阿賴耶識現出天堂、地獄。餓鬼等六道,也只是六根在受著不同的果報罷了。除此以外,別無他物。如果要解結,必須從結心下手,一個一個的解,就能回到原本的一條絲巾了。輪迴生死的眾生,想要修行回到原本不生不滅的佛性,也要選擇六根內最圓通的根,從一根開始一門深入,次第解結,達到六根合一,直至成佛。輪迴起於六根,成佛當然也是從滅六根才能成正覺。    但是,在六根中各有優劣的不同。這就是所謂的根基。每個眾生的根基都有利鈍的差別。雖然如此,眾生的覺性卻沒有分別。就因為這樣,所以佛陀說了八萬四千法門讓不同根基的眾生進入修行。若有眾生,學習佛菩薩的慈悲,慈眼視眾生,見眾生苦,起慈悲心救濟,他就能得到慧眼、眼根銳利的果報。一切世間萬象,無一不看得清清楚楚。若有眾生,口只出讚歎之語,就能得到辯才無礙的果報。所說的話,人人都喜歡聽。由於此人在舌根上修功德,因此他的舌根最利,最容易由舌根進入修行。因此,眾生根基的利鈍,都各自有其因果。釋迦牟尼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佛陀過去用千百劫長的時間,行菩薩道修三十二相,所以,每一相的皆功德圓滿,沒有缺陷。    比如舌根,有說話及品嘗味道的功能。舌能宣揚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妙義,雖然所用的語言因為不同的地方而有差別,不能完全互相通達,但是道理的微妙之處卻能發揮得無窮盡,圓滿的表達,沒有缺失。所以,舌根具備一千二百功能。    又如鼻根,它的功能是嗅覺,能通出息與入息。然而,在出息與入息交換之間,功用不明顯,因此,三分功能中缺了一分,因此只有八百功能。    至於身根,它的功能是觸覺,能知順心意的感受和逆心意的感受。比如舒服與痛、柔軟和硬、溫暖與炎熱等。然而身根一定要與身根接觸才能知道,身體與物質分離後就沒有觸的感覺了。因此,在身體與物質分離時缺了一分功能。在身與物結合時,能知道順與逆共二分,也是三分功能中缺了一分,因此只有八百功能。。    又如意根,雖然口不說話,心裡也能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所知道的範圍能包括十方所有世界,也能包括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切事情,而且能窮盡邊際。因此,意根能夠圓滿照見十方無所障礙。所以,意根具備一千二百功能。    又如耳根,耳聽周圍的聲音,十方有聲,十方都能聽見,沒有遺漏, 聽聲音能知遠近的差別,寂靜的時候,聞性無邊際可尋。因此,耳根具備一千二百功能,圓滿無缺。    又如眼根,眼根具有見的功能。眼只能見前不能見後。與及左後和右後皆見不到。往左右兩邊看,也只能見到三分之二,缺少了後面一分,所以,眼根只有八百功能。    由於娑婆世界的眾生與觀世音菩薩最有緣,而觀世音菩薩是從耳根進入修行。因此,由耳根進入修行最適合此娑婆世間的一切眾生。由於這樣,耳根圓通的法門對娑婆世間的眾生來說是第一。    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門是針對眾生的根而說。在佛的立場,從哪一根進入修行都是一樣。由於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所以佛陀才說從耳根進入修行是第一。佛陀所說的法,皆是第一,沒有第二。因為,每一個法門都能解脫成佛。在楞嚴經里,二十五位聖者分別從十八界與七大進入修行而後證果。因此,每一個聖者都說他所修的法門是第一。一切法門沒有分別。哪一個法門適合哪一個眾生,那就是第一。佛陀說根基的分別也是方便講,明白了佛性就沒有分別了。    只要有從一根進入修行,那還不圓滿。比如有人由眼根進入修行,他則不了解聽經的妙處,但只要一看經典就明白了。所以,眼根就是他的根基。又如有人從耳根進入修行,只要一經於耳,就能記憶不忘。因為,眾生都由一個「開始」來修行,要從聽聞佛法(耳根)、讀佛經典(眼根)才開始修行的。從耳根進入修行的人,不能明白由眼根進入修行的情形。同樣的,從眼根進入修行的人也無法明白由耳根進入修行的情形。因為,有一個「開始」,就有一個分別。有分別,智慧就不能圓滿。真正的智慧圓滿,是超越十八界進入修行。佛陀來世間時,沒有佛法可聽,沒有經書可看,亦沒有師父加以教導。他完全是靠自己的智慧去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圓滿成佛。佛陀超越十八界進入修行。但是,在這之前,佛陀也用了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來聽聞佛法,修行一切佛法,累積一切善根。到了最後一生,才離開一切相而圓滿成佛。若從耳根進入修行也不行的話,那唯有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乘著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同樣可以脫離六道輪迴。然而,也不要輕視念佛法門,因為法門一律平等,都是佛陀為了救度眾生而方便說的。   地獄怎樣來天堂地獄都是由阿賴耶識所顯。當一個人發火時,他周身感到很熱, 所看的東西全都是火。在阿賴耶識中就已造了一個火燒地獄的因。所以,                                                                                                        當這個肉體毀壞之後,神識就會進入自己所造的境里受苦。    如果一個人在做善事時,內心會感到快樂無比。他則為自己營造了一個天堂的境。因此,當他的肉體壞了之後,神識就會進入他所造的天堂內享福。佛陀有個堂弟叫難陀,他擁有一個全國最美麗的妻子。他原想出家可又不捨得拋下妻子。佛陀為了度他,帶他到森林裡看一群猴子。他說:「這群猴子醜死了,一點也比不上我的妻子!」佛陀接著以神通帶他到天堂。他看到一群漂亮的天女在抹擦一個寶座,似乎在等一個人。於是便詢問天女何故?天女說:「佛陀有個弟子叫難陀,因他發心要隨佛出家,所以這個位子是留給他的。」難陀聽了很高興,趕快向佛要求出家說:「這些天女若與我的妻子比起來,天女就好比我妻子,而我妻子則好像猴子一   般。」佛陀又用神通將他帶到地獄。他看到一群鬼卒在準備一個油鍋也似乎在等一個人。他又好奇的問鬼卒何因?鬼卒說:「佛陀有個弟子叫難陀,因為他是為了女色而出家,所以當他的天福享完之後,這鍋油就等著他的到來。」難陀聽了毛骨悚然,他這時才明白,天堂也不是究竟的安樂之處,天堂地獄只在一念之間,而出家的主要因素是為了解脫生死。眾生的每一個起心動念無非都在造天堂和地獄。如果一個眾生對於眼前的境界起了貪念,貪即是吸取,貪心則屬於水。當我們傷風呼吸時,鼻子有水,感覺冷,冷能導致水結成堅冰。所以,在自己心中就顯現了寒冰   地獄。    又如有人發火,因此感覺火在燃燒,全身皆很熱。火燒怨氣形成金屬。因而在心中已個別現了刀山、劍樹、刀輪這些相狀。因此,只要稍有留意發火的人,不難發覺他們臉上皆有一股殺氣騰騰的氣勢。假使念念都想要殺害報復,念念在殺,臨命終時就會招感割、斬、斫、銼、刺、槌等苦報,進入自己所造的地獄受苦。又如眾生有傲慢的習氣,認為自己是最尊貴的,鄙視他人,想超越他人的馳心屬水,傲慢就像一座高山。水從高山上流下來,情勢必然奔騰洶湧。因此,常懷傲慢的人,阿賴耶識在心中就顯了波浪洶湧的相狀。傲的種子習氣在阿賴耶識越積越多,臨命終時就招感得血河、灰河、熱沙、毒海的苦報。    一切眾生的阿賴耶識皆有淫慾的種子。當種子遇緣現形時,男女交接,互相磨擦,以尋求歡樂。磨擦屬火,就好比一人以雙手互相磨擦,雙  手就會發燒。男女互相磨擦不停,耗散精血,積淫成火。因此,在心中就已有大火光在燃燒。而淫慾的習氣越積越多,就如乾柴烈火互相燃燒。因此,臨命終時就招感鐵床、銅柱的苦報。    如果有人在心中起了欺詐的念頭,欺詐是起於互相愚弄,彼此誘騙,令人不知不覺中墮入所設的圈套。詐騙的技術越演越奇,起心動念都是要如何諂詐從無止息。因此,阿賴耶識在心中已現了繩木絞絞的意象。而舊的習氣再加上新的習氣,就好象以水浸入田中,草木自然生長一樣。所以,臨命終時,阿賴耶識就招感機械、枷鎖、鞭、杖、槌、棒等種種苦報。    如果在心中存有欺誑的習氣,欺誑就是彼此欺瞞互相誣罔,沒有說有,真的又說成假的,以種種說法欺人不知不見,眩惑人心。每一念都在思考如何欺誑沒有間斷,設造種種奸謀詭計,使人墮入計中。因此,阿賴耶識在心中已現了塵土、屎尿、污穢不凈的境象。由於舊的習氣加上新的習氣,因此,臨命終時,阿賴耶識就招感了沒、溺、騰、擲,飛、墮、漂、淪各種苦報。       如果在心中存有怨恨的習氣,怨恨就是互相憎惡,彼此懷恨。既然懷恨在心,必然期待能有報復的一天。就如陰險狠毒的人,心裡懷著奸謀的惡念。因此,阿賴耶識在心中已現了飛石投碟、匣貯車檻、瓮感囊撲的境象。由於過去的舊恨加上新仇,彼此怨恨越深,雙方都恨不得生吞對方的肉。因此,臨命終時,阿賴耶識就招感了投、擲、擒、捉,擊、射、拋、撮等苦報。    由於眾生各自執著自己的見解,互爭高明,互相排斥對方的見解,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於是,各自依造自己的錯誤見解,造種種邪業,搬弄是非、違背正法,並且自相矛盾。既然各自都不肯捨棄我見而順從他人,也不肯棄邪歸正,自然希望一個公正的裁判。因此,阿賴耶識在心中已現了王使、主吏、證執文藉的形象。這就好像人走在路上,一定與別人相見,不可避免一樣。因此,臨命終時,阿賴耶識就招感了審問、勘校、權詐、考訊,推鞫、察訪,追究前生的見業,照明了神識的種種習氣。善惡童子,手拿著記錄簿,前生所做的詭辭巧辯,都詳細記載在其中,證據確在,無可逃避,只好俯首領受地獄重罪。另一個就是誣枉與謗毀的習氣種子。既是本來沒有的事,誣枉為有,並認為是真實的而加以毀謗。比如奸賊壓迫善良的人,誣枉陷害無辜的人,使他含冤不白,走投無路,飽受折磨。因此,阿賴耶識在心中已顯了合山、合石,碾、磑、耕、磨等壓迫的境象。由於舊的習氣種子再加上新的習氣種子,新舊種子互相排斥擠壓,因此,臨命終時,阿賴耶識就招感了押、捺、捶、按、蹙、漉、衡、度等苦報。又如有人善於掩護自己的過失,隱藏所造的惡業,所以,心常懷有被泄露的恐懼。因此,阿賴耶識在心中已顯了鑒明燭照的境象。在臨命終時,阿賴耶識就招感了惡友作證,業鏡當前,生平所做的惡業,都顯現在鏡上,使宿業完全暴露,只有俯首受諸苦報。眾生之所以在六道中升沉,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招感的。由以上所說的十種業力為因素,使六根承受這十種業力習氣種子所招感的果報。由於這十種習氣會招感地獄的種種苦報,因此,應當視習氣為冤家,避之唯恐不及。    菩薩視貪心如瘴海,無不遠離。    菩薩視淫慾,就如猛火坑,避之唯恐不遠。    菩薩視傲慢心如巨海洪濤,一旦沉溺就很難出來,沒有不遠遠避開的。    十方如來視嗔恚就好像鋼刀利劍,若觸到了,不死也會重傷。    菩薩視心中的詐偽,如畏懼豺狼一樣,決不會起欺詐的念頭。    十方如來視欺誑心,就好像殺人劫財的盜賊,一旦遭遇,必然損財失命。    十方如來視怨恨心,如違害惡鬼。    十方如來視惡知見,如同無底深坑,一旦誤入,就不能出。    菩薩見枉屈的事,就像遭遇霹靂一樣,無不魂飛魄散。    菩薩觀遮蓋的心念,如頭頂高山,將越頂越重,足踏巨海,愈溺愈深,無法出離。    由於眾生所做的業報不同,因此,所招感的果報也有所不同,進入不同的地獄。這些地獄都以妄想為因,由阿賴耶識所顯,並不是本來就有。    如果一個人的身、口、意六根都造業,六根對六塵起分別,並在六識中造業,一根共造三層地獄,六根共造了十八層地獄。如果只有一根造業,就入三層地獄,受苦也稍有休息。    比如一個人以舌根罵人,而其他根沒有造業,他就入三層地獄。如果舌根罵人,動手打人,意根發怒,共三根造業,就入九層地獄,受苦較多一些。如果身、口、意六根都造業,如眼見色,耳聞聲,鼻聞體香,舌說淫話,身觸摸對方,意起淫念,六根俱造業,就入八十八層地獄,受苦比前者更多,沒有休息。    如果有眾生,六根造業具足以上十種業因的話,在一切時候,以六根同時造十種罪業,這種罪業最重,即墮入阿鼻地獄,受無限的痛苦。這是罪報最重的無間地獄,一旦墮入地獄,經無量劫不得出離。    眾生的六識造業,所招感的果報,也是由六根所產生。因此,有六種不同的果報。    第一種是見報。眾生造業以眼根為主,由眼根引發其他根造業為從。由於見屬火,因此臨命終時先見滿虛空界都是猛火。死者的神識隨著煙火上升,乘著煙氣直入無間地獄。入獄後見到各種惡毒之物,如火蛇、火狗、牛頭、馬面,內心產生無限的恐懼。這是由於在生時明目張胆的造諸惡業。又感天昏地暗,突然無見,在心中產生無限的恐懼。這是由於在生時,暗算別人,瞞心昧己。由於眼識所造的惡因,由於其他五根也有造業,因此,生前所見的花容月貌化為鐵床銅柱;耳所聞的柔聲細語變為兇狠的惡罵聲;鼻所嗅的體香,化為黑煙火氣;舌所說的甜言蜜語,化為焦丸爛鐵的怪味;身所撫摸的雪白肌膚,變為燃灰炭的感觸;意中所愛戀的欲樂,化為滿天星火,遍滿空界。這些都是由眼根造業所招感的果報。    第二種是聞報。眾生造業以耳根為主,由耳根引發其他根造業為從。由於聽聞屬水,因此,臨命終時先見洪水滔天,波浪洶湧。死者的神識墮入洪水之中,隨著洪流越沉越深,進入無間地獄。這時會聽到嘈雜喧鬧,精神昏亂,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是由於在生時,聽別人一言相犯,懷恨在心,必要百計報復才肯罷休。又會突然寂然無聲,幽魄沉沒於黑暗深淵的苦報。這是因為生前疑神疑鬼,自以為是,並無故陷害別人。這樣聽聞的水,歷於聞,就化為質問實情、斥責他的罪行。聞水流注於見,就化為雷震、哮吼、惡毒氣等。這是由於生前只聞一言相侮即怒目相向,氣大聲粗。聞水流注於鼻息,就化為雨霧,漂漉各種毒蟲,圍滿身體。因為生前聽說香花酒氣而生起貪念。聞水流注於味,就化為膿血等雜物。這是因為生前聽說山珍海味,就貪其味,千方百計捕捉來滿足口欲。聞水流注於觸,就化為鬼畜和屎尿。這是因為生前聽說嬌女美男,就起貪念想要觸摸。聞水流注於意,就化為電雹,摧碎心魄。這些都是由耳識對聲音起分別造業,追逐於聲所招感的果報。第三是嗅報。這是由鼻根的嗅業所招引的果報。以嗅業為主,引發其他五根相續造業。因此,其他五根也要受果報。由於嗅鼻是屬於氣,有出息和入息。因此,臨命終時先見毒氣由遠而近,趕緊入地下躲避。誰知,地中也有毒氣,又趕緊從地下湧出。但是由於情重,只墮不升,故往下沉直入無間地獄。這時會被一切惡毒的怪氣熏得難以忍受,心神錯亂。又感氣息不通,悶得將昏死過去,昏躺在地上。這樣的嗅報之氣,沖向鼻息則能化為質問,沖向於眼見,就化為火和火炬。沖向耳根,就化為沒溺烊湯沸屎。沖向舌味就化為爛魚臭羹,臭氣衝天。沖向於身,就變成皮開肉爛,成一座大肉山,有百千隻眼,且受無數的蛀蟲蛀食。沖向意想,就化為揚灰潑瘴及飛沙擲石,擊碎身體。    第四是味報。這是由舌根所招引的果報。以舌識為主,其他五識為從。這是由於生前為了這三寸不爛之舌,貪圖山珍海味,以其餘五根來網捕禽獸,殘忍殺害生靈,造種種業。因此,臨命終時,先見到鐵網,猛火熾烈的燃燒,遍滿整個世界。死者的神識,為了躲避鐵網,想穿過而逃。這樣一穿,直墮無間地獄。在地獄中,一吸氣就結成冰,凍裂肌膚,一吐氣就化為猛火,燒得骨爛髓枯。這樣的味報的嘗,經歷於舌根就變為承當忍受巨苦,俯首認罪,啞口無辭。這是由於生前貪念眾生肉,捕殺時,也強令眾生忍受斷頭滴血之苦,含冤不白的緣故。歷於見就化為金石;歷於聽就化為鋒利的兵器之聲;歷於想就化為大鐵籠,蓋滿整個國土;歷於觸就化為弓箭穿身,弩射貫體。歷於意就化為滿空中的熱鐵,如雨而下。    第五是觸報。這是由身識所招引的果報。以身識為主,其他五識也因身識而造業,故也共同受報。在眾多的觸業中,罪業最重的就是貪圖淫慾,傷害良家少女,強逼行淫使人喪失貞節,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所以,當臨命終時,先見大山,從四面夾合而來,沒有別的路可以逃。死者的神識突然遇見大鐵城,正歡喜有地方可以躲避,卻見到城中有火蛇火狗,虛狼猛獅在內,而不敢進入。這時卻有牛頭鬼卒,馬頭羅剎,手持槍和矛驅逼他入城,進入了無間地獄。一入獄中,便有兩山合起來夾死者身體,立刻骨碎筋斷,血肉模糊。另外又有刀劍刺割身體,剖心挖肝,這就是觸業所招感的苦報。強合的觸,歷於身根就化為杵撞杖擊、刃插箭射身上。歷於眼根,就化為悶熱的火在燃燒。歷於耳根,就化為地獄道上的慘叫聲、獄主官前的傳喚聲、斷獄所中的審罰聲及判罪案前的宣判聲。歷於鼻根,就化為布團團圍住,使罪人不能呼吸,被縛而考問。歷於嘗,就化為犁舌、拔舌或割舌。歷於意根就招感突然上沖,突然下墮、突被煎熬、突受炎熱等苦報。這些都是身識追逐觸所招感的苦報。    第六是思報。這是由意識所招引的果報。以意識為主,其他五識隨著意識而造業,因此,也同受果報。意識有善有惡。如果以意識來造惡業,臨命終時,死者的神識先見惡風,吹壞國土。這時,死者的神識無所依附,被惡風吹向空中,因為情重,所以只墮不升。從空中墮落,乘著風力直入無間地獄。這時感到心慌意亂,不知所措,東碰西闖,不停的奔走。又感覺無量諸苦煎迫,痛苦難忍。這些都是邪思邪見所招感的苦報。這樣的邪思歷於意根,就能化為能受罪的處所。歷於眼根就能化為顯示業報的鏡子,及惡友出來作證。歷於耳根就能化為大石頭相合,風寒水冷,結成冰與霜。歷於鼻息,就能化為大火車、火船、火檻等。歷於舌根就能化為大叫喚、後悔哭泣的哀嚎聲。歷於身觸,就能使身體忽大忽小,忽死忽活。在一天中,經歷萬次生死,隨著惡風俯仰躺卧。這些都是由意識的思業所招感的果報。       一切眾生生死輪迴的阿賴耶識皆是幻,由妄想和真妄和合而成。一切所吸收,聽聞過的事情都收藏在阿賴耶識里,無法忘記。好比數學的原理:一加一等於二,已根深蒂固的打在阿賴耶識里,絕對不可能忘記。同樣的,一個人所培養的習氣煩惱、愛恨情愁亦深深的烙印在阿賴耶識里,也絕對不可能忘記。因此,一旦想起過去的事情,即會產生種種善惡的情緒,因而又為自己造了許多善惡業。科學家研究宇宙何以形成而數學則有零、一、二、三……九的數目字。然而佛的真理卻超越世間一切所有的學問,讓眾生尋回我們與身俱來的真面目――不生不滅的佛性。雖然我們已經明白了佛性,但是妄想煩惱的阿賴耶識尚在,我們所見所聞都無法超越阿賴耶識的範圍,那要如何才能回歸到本有的佛性呢?阿賴耶識是幻的,既然是幻,如何去滅?如果有人說:「我把阿賴耶識滅了!」終歸還有想滅的心,是幻。以幻滅幻,也不是我們原本的佛性。所以,不再對外境起分別則不會有分別心,所分別的境自然也不能獨立存在,這就是一切眾生的本來面目了。所以,我們要以智慧轉識成智,即轉煩惱的阿賴耶識成智慧,再慢慢累積智慧,從初地菩薩提升到等覺菩薩,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為心經說「無智亦無得」,在本來清凈圓滿的佛性中,連智慧也不可得。智慧就好比對治煩惱的工具,因為有煩惱才需要用智慧來對治煩惱。譬如要過煩惱河,就需要用智慧的船。當一個人成功划過彼岸後,就毋須扛著船走,要將船也放下。因為他既已過了河,就不需要船了。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門,都是在教眾生如何的轉識成智,以種種方便的智慧,度化眾生覺悟一切煩惱皆是幻。例如密宗是專心持咒、結手印及觀想本尊。念咒是修定,加上咒語本身包含了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功德。當一個人專心念咒時,六根都專註於咒語中,就能達到一心不亂,再由一心不亂中去明白佛性本來不生不滅。若六根無法專註,就附加結手印。觀想本尊無非是採用一個方法讓眾生將注意力集中至明白佛性,再從佛性上開始修行,轉識成智。念佛法門也是如此。將心專註於佛號,達到一心不亂,以佛號代替煩惱,直到最後沒有煩惱,只剩下一句佛號,轉阿賴耶識成清凈與智慧。讀經典就是聽佛陀說法,佛陀教眾生修戒定慧來對治煩惱。先奉行戒律,停止了一切能讓眾生造惡業的因緣。由於持戒,心漸漸清凈則產生定,有了定就能觀察世間萬象而產生慧。六度中的忍辱波羅蜜就是戒。修行,要能忍,能吃苦,不但要忍受肉體上的一切痛苦,也要忍受心靈上的空虛寂寞、被人冤枉、誹謗、欺詐等一切辱罵。因為菩薩明白吃苦莫過於是累積福報。由於過去世欠了眾生的債,所以今生要還,債還清以後就不用再來輪迴。反之,若享樂則是消福,福報用盡了依然要開始重新受苦。因此,菩薩以歡喜心修行忍辱,乃至是無生法忍,即是菩薩要忍不要進入涅槃的妙樂。利益眾生,直到肉體壞了,才進入菩薩的解脫。能忍就不會起嗔恨心、埋怨心、貪心、痴心。這樣就具備了定。有了定,就能以平等心觀眾生。見到一切眾生都不明白佛性,不當下修行,每天都活在貪嗔痴諸煩惱中,又沒有智慧出離。誹謗的人其實比被誹謗的人還要痛苦。因為誹謗的人要承受自己所造的惡業,到地獄餓鬼畜牲道中受種種難忍的果報。如果眾生明白佛法是那麼的微妙,修行心是多麼的自在快樂,自己也能成佛的話,就不會去誹謗了。菩薩見到眾生因為誹謗而墮地獄受無量苦,心裡絲毫不怪眾生,反之生起慈悲心,發願要更精進修行以便能救度這些誹謗的眾生離苦得樂。因此,讀經典要去明白佛陀所說及所教導的智慧與真理,並實踐於生活中。佛在楞嚴經有比喻,佛對眾生說法好比用手指著月亮告訴眾生說:「那個是月亮。」而執著的眾生則不明白佛陀的用意,望著佛陀的手,誤以為那就是月亮而拿手來研究。月亮其實就好比佛性,手就好比經典。佛講一切經典,就是藉種種方法告訴眾生這本來清凈圓滿的佛性。而眾生卻不明白佛陀的含義,將經典拿來研究、辯論或念誦,而不明白佛陀講佛法的本意是要我們了解佛性。如果不明白而念,所得的只是人天福報。如果明白了經典才念,就會應用、思考佛陀的教誨,並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同時克服煩惱,磨鍊智慧,即是轉識成智。這樣,所得的就將超越一切人天福報,亦可解脫生死輪迴,乃至成佛。                                                                學者與修行者    學佛的人,要做個學者兼修行者。學者,有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到五十三位善知識的處所求法、參學。修行,要學善財童子不恥下問的精神,勤於向善知識請教佛法。參學中,不但能提升自己的智慧與信心,又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可謂一舉兩得!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無量法門誓願學。每一種學問皆要精通。釋迦牟尼佛還是太子時就已學了五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    每一個眾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根基與興趣。菩薩卻能恆順眾生的習性來一一教導兼感化。如有眾生喜歡打高爾夫球,菩薩即陪同眾生一起打高爾夫球,藉此與他做朋友,再從中找機會感化他。菩薩為了度眾生而不惜學習一切法門,以種種所學之法門配合智慧,並針對眾生的根基演說佛法,令他們發無上的菩提心。修行者老老實實將所學習的佛法應用在生活上,並以佛法來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一切煩惱,以真理來看待一切事情。阿羅漢就是佛法的實踐者。從佛陀時代到今天,沒有一個不精進的阿羅漢,自古以來的阿羅漢及祖師大德無一不是努力修行而有所成就。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只有努力耕耘的農夫始能品嘗收穫的成果。阿羅漢精進耕耘自己的心田,因此,他能品嘗到涅槃寂靜的無上妙樂。只要肯努力修行,人人皆可成佛。修行者如菩薩,可以各種身份度眾生。如果光只明白佛法的道理而不去實行的話,就好比紙上談兵,只不過是一位理論家卻無法真正體會到佛法的樂趣。當境界現前時,佛法仍不能受用,死後依然一樣在輪迴;而阿羅漢卻瀟瀟洒灑的面對生老病死,毫無牽掛,內心自在清涼。       誹謗的因緣    佛陀說,人人都可以修念佛法門。凡是念佛的人,都能往生西方極樂                世界,唯犯五逆者除外。五逆即是:(一)殺父 (二)殺母 (三) 出佛身血 (四)殺阿羅漢 (五)破和合僧。如果犯了五逆罪,肯聽大善知識的教誨與懺悔的話,則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學佛的人,千萬不可誹謗佛法僧,乃至不可誹謗任何一個人。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果誹謗了其中一個人,就等於誹謗了自己的佛性。即使起了一念誹謗的心念,就已在阿賴耶識里種了一個誹謗的因。有了這個誹謗的因,則會排斥念佛法門,甚至不能接受它。這個道理就好比一個人誹謗會計師的職業是如何的不好,以後他自然不會選擇成為會計師。如果眾生誹謗佛法,就等於誹謗佛,進而斷了自己的善根慧命,不會再趣向佛道,不修行而墮落於三惡道中。因此,學佛的人千萬不要小看一句佛號,也絕不可輕視出家人。不可誹謗大乘、小乘、禪宗、凈土宗及佛陀所說的每一個法門。在佛陀時代,當琉璃王要起兵攻打及殺戮釋迦族時,善現比丘因貪圖琉璃王的恭敬供養,便妄自說沒有因果的道理。更以邪說來鼓勵大王,說一切法是空,所以殺戮也沒有罪。這兩個人在殺戮釋迦族以後,當生即身陷阿鼻地獄,受大苦報。 一些不是啞巴的人,當抱病躺在床上時,有善知識教他念阿彌陀佛,他張大口念:「阿……」卻「阿」不出一句佛號。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此人曾經造了許多誹謗佛法僧的罪業,以至業報現前,連一句佛號都念不出來。有一個比丘很精進禪定,但他並沒有向佛報告自己禪定的境界。當他死後,比丘們請問佛這位比丘死後去了哪裡。佛陀說:「這位比丘在無間地獄裡。因為他修行時,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天,卻誤以為自己證了阿羅漢果。當他要去世進入涅槃卻無法順利達到時,心裡便想:「佛陀騙我們!根本就沒有阿羅漢進入涅槃這回事!」由於這一念之差造了謗佛的罪業而即刻墮入無間地獄受苦。」       或是有人,由於過去已造了誹謗的因,因此業力現前,無論如何總是有股力量想要排斥,終究無法接受佛法及念佛法門。因此終歸無法學佛而遭輪迴之苦,沒法解脫。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原本要進入涅槃。因為當時佛陀以智慧觀察眾生的根基都很鈍,貪著己見及享樂,沒有辦法明白佛陀所要講的微妙法。如果眾生能信受,便能解脫輪迴;反之如果講了佛法眾生誹謗而不信受,必墮入三惡道,求出無期。若是這樣,佛陀寧願不說法而立刻進入涅槃。當時梵天王及一切諸天王與天眾一起請佛轉法輪:「不論如何艱難,佛出世難可值遇,這盞燈一定要流傳下去。」佛陀始答應以方便演說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法,並以種種方便力度化眾生。因此,學佛者必須無時無刻小心警惕,保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不為自己製造誹謗的因緣,才不至於自作沉淪而無法解脫。

    佛典故事     無緣不可度   一天早晨,佛陀在定中觀察到一位婦女得度的機緣成熟了,於是便前往該婦女的家中托缽。當婦女見到佛陀時卻背對佛陀,不要睬他。佛陀只好回到精舍。佛陀連續兩天又來到婦女的家門,婦女仍然不理不睬。阿難見佛陀為了度化婦女竟然來回跑了三次那麼辛苦,便向佛陀請求讓他去感化這位婦女,佛陀答應了。當婦女見到阿難時,非常高興,請他進屋裡並以種種最好的供品來供養阿難。用完膳後,阿難即向婦女開示佛法,婦女聽後便證果了。過後,阿難就帶這位婦女去見佛陀聽聞開示,終於成功感化了這位婦女。眾比丘不明白為何佛陀去了三次都不成功,而阿難一去便能感化這位婦女。於是,便請問佛陀。佛陀說,這是因為在某一世時,佛陀是一位修行者,阿難則是徒弟。有一回,師徒倆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一隻死老鼠。師父只對這隻死老鼠左、右、左的看了三眼便走了。徒弟看到後卻趕快把它給埋起來。這隻死老鼠即是現在的這位婦女。由於佛陀過去只對死老鼠看了三眼沒去理它,因此縱使跑了三趟想感化她也不得要領。而阿難因將老鼠埋葬起來而與它結了善緣,因此,婦女非常歡迎他。     殺羊祭神從前,有一個婆羅門捕捉了一隻羊來祭拜死者。當他正準備著刀子要殺羊時,這隻羊突然大聲的笑。過了一會兒,又大聲的哭了起來。婆羅門感到很奇怪,便問羊為何它又笑又哭。羊說:「從前我也與你一樣是一位婆羅門。有一次因為殺了一隻羊來當祭品,自那時以後,我就要做五百世羊來嘗受斷頭的果報。我已嘗受了四百九十九次,現在是我受斷頭之報的最後一生了。過了今生,我就可以脫離畜牲道繼續修行,所以我笑。但是,我想到你因為殺羊而將遭受與我同樣的果報,所以我為你而哭。」婆羅門聽了,明白到因果的可怕,就把羊放了,說:「我不殺你。」但羊說:「你雖然不殺我,但我罪業深重,今天仍然難逃一死。」果然,當羊回到山上吃草時,山頂上突然掉下一塊大石,不偏不倚打在羊勁上,羊便斷頭而死了。          從前,有一戶人家,家財萬貫,財寶無量。他修行菩薩道,常以財寶救濟一切眾生。一天,他在市場上看到一條鯊魚,心生慈悲,欲買來放生。鯊主知道他富有,就開價百萬。菩薩答應了,將鯊魚買回家治療傷口後,將它放回大海,說:「願一切地獄餓鬼道的眾生都如你一樣脫離痛苦,得到安樂。」一天夜裡,鯊魚蒞臨他家門,告訴他不久將有洪水泛濫,請他備船,而鯊魚將於當日帶領菩薩到安全的地方。菩薩便告訴國王,請他搬到高處。洪水泛濫當天,鯊魚便帶領菩薩前往安全的地方,沿途中,救起了一條蛇及一隻狐狸。不久,又見到一個人在水中掙扎,菩薩欲救,鯊魚說:「人心險惡,總以怨報德,最好別救他,以免後悔。」菩薩說:「我連動物都救了,若不救此人,我於心不忍。」於是,鯊魚只好將人救了起來,一起到達了安全的海岸。狐狸和蛇也各尋住所去了。狐狸在洞里找到了古人遺留的百斤黃金,便拿去給菩薩以報答救命之恩。菩薩用它來布施救濟窮人。被救起的人見了,起了貪心而要求分得一半的黃金。菩薩送他十斤,並告訴他剩餘的要用來救濟貧苦之難民,不能給他。此人不甘心,便報稟告國王說他挖冢偷金,菩薩因而被捉,關在獄中。  狐狸將此事告訴蛇,蛇說它有辦法救出恩人。於是蛇去到了獄中,       見到恩人面容憔悴,心中不忍,對恩人說:「我去咬太子一口,太子劇毒無藥可救,你拿此葯給他一聞就好。」菩薩默然。於是,蛇依計行事。國王招貼天下:「誰能醫好太子的傷,就封他為宰相。」菩薩便將葯給太子一聞,傷便好了。國王高興的問他原因,菩薩將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國王聽了,將忘恩負義的人殺了,同時封菩薩為宰相。國王問菩薩求什麼道,如此仁慈普濟一切眾生。菩薩回答:「奉行佛法求取佛道。」國王問:「佛法有何要訣?」菩薩答:「佛說四大無常。地球將壞之時,七日巨海泛濫,高山崩壞,一切龍天鬼神命皆不保。地球尚且會壞,何況國土。智者心住在無常之中,即會慈悲普濟一切眾生。又眾生受苦乃起於對慾望的追求,欲如大海,深不見底,因此死墮地獄餓鬼畜牲受無量苦。若生人中,懷胎十月,要出胎時就如被繩子捆綁一樣,墮地時就如從高山上跌下遇到風就如被火燒,以溫水沖涼就如入沸銅漿中,以手觸摸就  如刀刃刺身。當年老之後,精力虛弱,呼吸一停,肉體便歸還四大。因此,肉體生命皆是無常,是苦。又一切有皆是空。就如兩木相鑽產生火,火還燒木,之後便無,所以是空。身體既然都是空,身尚且不保,何況國土。」國王聽了十分高興,嘆道:「可惜我的父王並沒有機會聞到這些道理。既然一切皆是空,我何不布施財寶以濟貧乏,將孤兒視為己子,貧富平等。」國王因而實行仁政,平等救濟,舉國欣欣向榮。昔日的菩薩即是佛陀的前生,鯊魚即是阿難的前生,國王就是現在的彌勒菩薩,狐狸即是大迦葉的前生,蛇即是目犍蓮的前生,忘恩負義之人則是提婆達多。             六年不食罪畢成佛    從前,有一位國王,奉行佛法,以法治民,施行仁政,不設監獄。舉國上下皆讚歎國王的德行,國王在國內的池塘種植蓮花以作為供佛之用。有一位梵志,深夜在湖邊行走,口渴而飲池水。飲畢才覺悟自己犯了偷盜的戒律,因為此池是國王種植蓮花以供奉佛。梵志心想:「偷盜之罪,先是墮於地獄中受苦而後為畜牲任人宰割,在市場上賣以償還宿債。若生於人中則多為窮困或為他人奴婢;食不充饑,飽受欺凌。不如現在就去向國王認罪,以除後殃。」於是,梵志便去找國王,對國王說他不告而飲池水犯了偷盜之罪,請國王處罰他。國王問:「只是飲池水,何罪之有?」梵志說:「我不告而飲,是故有罪。」國王由於國事繁忙,叫太子暫先照顧梵志飲食,待幾天後再下判。太子將梵志放在後花園便去玩耍。玩樂中竟將梵志給忘了。過了六日,國王猛然想起梵志之事,趕緊到後花園去找梵志。梵志守戒,六日中不飲不食,見到國王來,即刻站起來,但卻走得搖搖擺擺,隨後就跌了下去。王后見了不禁大笑。國王見了後悔而泣,並叫人為梵志準備沐浴之具,還親自設齋餚來供養梵志。同時跪在梵志前叩頭說:「我身為一國之君,人民飢餓我不食,人民寒冷我單衣,更何況是修道之士;志願普利一切眾生,一國善人的福報,都不如具足道行的賢者一日之德。只是不告而飲,就有如此果報,何況是懷有企圖心真正搶劫盜取他人財物者,其罪豈能不重?我原諒你的罪,肯定沒有後患。」梵志說:「善戰!基於受王洪潤的緣故,國王過了多劫生死輪迴後,於最後一身成佛前,身為太子並舍國出家修道。縱然如此亦將面對六年不吃東西的罪刑。罪畢成佛,人天歸依,天龍護法。」當時的國王就是佛陀的前生,太子即是羅候羅,王后則是耶輸陀羅。國王因為讓梵志飢餓六日,故成道前六年不吃東西。由於六日後以身供養梵志,故六日之後罪畢成佛。而王妃由於取笑梵志,因此懷羅候羅六年重病,為人誹謗她所懷的不是王子。至於羅候羅因將梵志放於後花園,六日不予飲食,因此在胎中受幽冥六年。                                                         

    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即是定力,也是佛號不斷的意思。只有功夫純熟了,始能體會。因由念佛而得三昧,故稱為念佛三昧。由於眾生擁有相同的覺性(即佛性),卻具備不同的根性,因此,每個根基的利鈍都不盡相同。所以,須從不同的方法進入修行。有的眾生從耳根進入,然而,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再向外攀緣。以唯心論而言,心唯納受佛號,一切外緣皆不可得。由於法樂與覺念只是以佛號壓住煩惱,時有時無,還不能真斷煩惱,因此,也不是究竟的。所以,再更精進念佛,法樂便會慢慢消失,逐漸的進入念佛三昧。就如廣欽老和尚念佛,不管行住坐卧皆在念佛。他立下志願要解脫生死。所以,他出家,萬緣放下老實念佛。在出家時,他的師父教他「吃人所不能吃,行人所不能行。」他老老實實在心地上下功夫,後來進入念佛三昧。別人問他念佛三昧是怎樣的,他說:「在剎那間,整個身心寂靜,風吹草動,無非都在念佛、念法、念僧。」這印證了阿彌陀經所說的:「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佛號綿綿不絕,整個宇宙團團被包圍在佛號當中。在念佛三昧中,彷彿亦念亦無念。佛號綿綿不絕,整個宇宙好比在佛號當中。在此念佛三昧中,亦有念佛,亦無念佛,佛號皆充滿宇宙。此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無念而念,念亦無念。念佛即是念自性彌陀,念自己的佛性。因為,自己也能成佛。所謂: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佛的覺性與眾生的覺性都是一樣的。一切眾生本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維摩經有一句話說:「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這即是說,自己的佛性本來清凈圓滿,周遍法界,不生不滅,常樂我凈,沒有一切病痛煩惱。自己本來就具備這麼好的條件,為何不向自心求,反而要求於外佛。佛陀在法華經有比喻:譬如有人,衣袋裡有一顆無價之寶的夜明珠,能變現一切衣服美食,吃的穿的,無不具備。然而此人卻沒有覺悟到自己衣袋裡的夜明珠,還四處流浪,無依無靠,三餐不得溫飽,導致生活潦倒;更為人做役以求三餐度日,著實苦不堪言。有一天,幸遇到一位智者,智者將真相告訴他,他聽了歡喜雀躍不已。若能早日悟之,就能免受這潦倒無依的煎熬。夜明珠就好比清凈的佛性,原是自家寶,不從外得。所以,只有停止了向外追求的攀緣心,始能安於現況。楞嚴經云:妄心自歇,歇即菩提。念亦無念,無念亦念,就好比學習射箭,學久了自然熟悉,熟能生巧。之後即使不用心的瞄準目標,箭到手來,一發即中。念佛就好比學習射箭,當念佛的功夫達到精純時,即使無念,心也向佛,向佛即是念佛,心不會因不念佛而四處攀緣。如果想要進入念佛三昧,跟隨佛陀的教法專稱佛號,念念相續不令間斷,即能於念中見三世佛,即現在佛、過去佛、未來佛。現在佛即是在十方國土成道,教化眾生的諸佛;過去佛即是已入滅的佛如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就是還未成佛,即將成佛的菩薩及一切眾生。佛陀為了恆順眾生的觀念而方便說佛有三世。在本性上,佛性哪有現在過去未來之分?因此,見三世佛即是見到自身的佛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楞嚴經雲,由於眾生有妄想執著,故有業力,六根造業,六根就在六道中輪迴受果報,因此才產生現在過去未來等假相。六根即是虛幻,佛性所顯,因六根而產生的三世當然也不會是真的。就這樣的以念止念,若佛號念得純熟了,則自然成就。無念亦念,即是無心念佛。本自圓滿清凈的佛性本來就沒有「念」與「不念」。因此,這「念」本來是沒有的。既然無念,怎麼會有佛從念而生?自心即是佛。比如刀不會自己割自己,在佛的境界也沒有一個「認為」自己是佛,本覺妙明的真心也沒有一個分別說「這就是心」。怎麼說佛以外又有一個心,心以外又立一個佛呢?佛既不是實有存在,只是名相上方便說而已,心又怎會是實有的呢?這就叫做無心念佛。在念佛三昧中,整個宇宙都在綿綿不絕的佛號當中。一切事物都是佛法,無一事物不是在演說妙法。因此,未有一法不離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中的無上妙樂,如果沒有向自己心中求,是得不到的。此念佛三昧的解脫境界在心中不住一切相。就好比夢醒之後,覺悟夢中的塵境是幻的,亦無來去可言。無論在夢中得到什麼寶物,或失去什麼無價之寶,醒來之後,自己本身既沒得到什麼,也沒失去什麼。所以,如果想要斷除煩惱而求涅槃,就好比避開形象而尋覓其影,了不可得。在維摩經也有比喻說:「如果說我要見到苦,斷除集起,證到寂滅,修行八正道,這是戲論。」因為,佛法是寂滅相。如果以生滅心去修行佛法,則我們所修的是生滅法,非如如不動的本性。我們念阿彌陀佛,中文即是無量壽佛。其實,何止一佛有無量的壽命。一切眾生與阿彌陀佛一樣,實在也就是無量壽佛。因此,一聲佛號,通念三世的阿彌陀佛,共同往生極樂世界。華嚴經有云:「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又好比太陽本身原就沒有白天和夜晚之分。但是,對娑婆世界而言,太陽出來時就名為晝日,下山時就名為夜晚。本覺妙明的真心就如太陽,沒有分別也沒有三世。因隨著眾生的業力所感而有現在過去未來三世之分。在維摩經中,長者子善德聞維摩居士說法之後,內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清凈快樂。於是,稽首頂禮維摩詰足。並解身上的纓絡價值百千來供養維摩詰居士。當時,維摩詰居士不肯受此供養。善德說:「居士,願您收下,隨您的意願來處理。」維摩詰居士聽了,就接受纓絡的供養,將纓絡分成兩份,一份布施給在此會中最下賤的乞丐,另一份供奉難勝如來。在會中所有的人都見到光明國土的難勝如來,又見到珠寶纓絡在難勝如來頂上變成四柱寶台,四面嚴飾,而且不相障蔽。當時維摩詰居士變現此神變之後,對大會上所有的眾生說:「如果施主以平等心布施一最下賤的乞丐,其所獲得的福報,與供養如來所獲得的福報是沒有差別的。」為什麼呢?因為佛與眾生平等沒有差別。念自性彌陀也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佛;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也就是念自性佛。因此,在佛法上傲慢的人,或是無聞比丘,或是外道及愚痴的男女,不信佛不聞法不敬僧,並以種種外道邪說來誹謗佛法僧,拔無因果,梵燒經像,或妄言自己已證得某某境界、某某聖果,或自稱自己是佛的人,他們之所以墮入無間地獄,罪源都來自於誹謗未來佛上,即是誹謗自己的自性佛,而不是他們所誹謗的現在佛。因此,即見一切眾生,亦不輕慢一切眾生,但生起未來佛想。這就是念佛三昧。                                                                        

                                                                         

         由於念佛三昧的境界還不究竟,仍然不圓滿,因此,繼續念佛,金光會自然顯現。念佛所顯現的金光是由自性所顯。我們的佛性本來就清凈光明,周遍法界,只因無始以來動了一念無明妄念,導致愚痴的妄想不能真正的認知真如的佛性本自清凈,沒有妄想。因此,不知不覺對當前的境界產生愛恨與執著,沒有察覺到此妄念只是幻相而已。由於妄念所產生的愛恨與執著,將本來清凈光明的佛性轉化成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由於妄念繼續不斷分別執著,因此,阿賴耶識中就產生了業力的種子。有了妄想所形成的業識,就成為能見的見分。在佛性中,本來就沒有能見的見和所見的相,全是因為無明的妄念才產生的。能見的見分既然是妄的,所見的相自然也不會是真的,使到這本覺妙明的佛性完全成為晦暗的頑空。以妄見對頑空,轉覺成迷惘,因此又動了想化除迷惘的心念。由於這想要化除的心念相續不息,因此在空中妄見種種色相而產生了由這些色相所產生的虛妄世界。當然,這十方微塵數的國土,都不是清凈無漏的真實世界,一切都是由迷頑的妄想所建立的。在楞嚴經中,佛說這無邊無際的虛空,即宇宙;是我們認為最大的了。但是,若將這虛空放在佛性中,就好像在太空中漂起了一片浮雲,不但太渺小,而且也太虛妄。假使有人能夠發現自身的佛性,返本歸元,那這十方晦暗的頑空,就會完全消失。因此,由念佛三昧進入念佛金光,我們清凈的佛性就有如太陽被烏雲遮擋住,一旦烏雲散開了,太陽就散發出原有的光芒,照射十方諸佛國土無有障礙。在此境界中,佛號只能以金光來代表。這金光不是由阿賴耶識想像出來的,是由我們自身的佛性所顯。佛性本有的金光,不會消失,開眼閉眼都是金光。娑婆世界的光來自太陽,太陽的光曬了皮膚會痛,久旱不雨會形成旱災。而金光則很溫柔、很美、莊嚴兼清凈。若是眾生被此金光所照,就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身心清凈,並且發菩提心。一切世界都是由光所形成的。沒有光的時候一片昏暗,什麼也看不見。有光就不一樣了,光照在物體上,就看得見了。天堂與人道之間的差別,也是在於光。這光,是出自於內心。聖人的心中有光,因此,聖人看水是琉璃,有光澤,閃閃發亮。看地則是琉璃地及種種珍寶。世間人心中也有光,但,比起聖人的光就暗了許多。因此,人看水是水,看地就是石灰地,純粹由沙、石所形成而已。鬼道眾生心中沒有光,因此,他們看水就是血,看地就是刀山、鐵柱或油鍋。天有二十八層天。越高的天人慾望越少。但是,天人的光再清凈也好,也還是有慾望的存在,都是由阿賴耶識所顯。因此,天人的光,終歸比不上金光,因為金光是由清凈佛性所顯,而不是由阿賴耶識所現。若金光與天光照在一起,天堂就顯得暗淡無光了。極樂世界的光就是金光。金光可以化佛。一個人的金光能夠現多少尊佛,就要看那人的心量及他是否有發大菩提心。比如我們閉眼開眼觀想一朵蓮花、二朵、三朵、四朵、五朵……十朵、百朵、千朵、甚至萬朵或更多,就是正觀。反之,若只是閉眼才能觀到蓮花,開眼則不見蓮花,謂為邪觀!  在觀無量壽經中,下品下生的人,聞善知識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和戒、定、慧、解脫和解脫知見。此人聞已消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中的猛火即化為清涼風,吹著許多天花,一一花上都有化佛菩薩來迎接此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品中的化佛和化菩薩就是此人的功德。因此,他心量的大小就代表化其佛及化菩薩之數量。又上品中生者,見五百化佛,因此,他的功德能顯五百化佛。阿彌陀佛的願力超越一切佛,佛就是智慧圓滿回到本來的自性,盡虛空遍法界。因此,阿彌陀佛能「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心量無邊無際,所能化的佛菩薩也廣無邊際。  佛說觀無量壽經,教違提希十六種觀法來觀極樂世界。先觀金光,次以金光觀於水,後再觀冰、寶樹、寶池、寶地。再觀蓮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到後來是觀九品蓮花,成就極樂世界。佛說此經實是要告訴我們,凈土乃是唯心所造。佛所要表的,是西方說近不近,說遠不遠。說不近,要過十萬億佛土。如果我們向外求西方,西方就很遠,永遠去不到。如果向內求西方,西方則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當下發願念佛,於一念頃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凈土唯心所造,就是當下以清凈心念佛,臨終時,由自己的清凈心,感應佛菩薩接引,往生西方。因為佛可入一切眾生心,眾生心又可入於佛心。佛菩薩可以於一毛端處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既然西方唯心所造,為什麼佛陀又說阿彌陀經呢?佛陀是為了滅眾生的慾望而說阿彌陀經。因為眾生沉迷於五欲種種享受之中,佛陀為了度眾生出離五欲的執著,便方便說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那邊的國土、眾生、住所、種種莊嚴是如何地超越世間的一切。只要發願往生,持佛名號,將功德迴向西方就可以生彼佛土。當眾生都舍離慾望精進念佛願生西方,累積善根後,西方即在內心,向內求才是佛陀所真正要表的。  

                                        

   三摩提金光亦不究竟,還不能真斷煩惱,想要突破金光就務必繼續精進念佛,念到心念不動,心不再受外境所轉。至此境界就能真斷煩惱,無來無去,不再受輪迴。這才是千真萬確的三摩提,即是大定,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境界。好比八地菩薩的不動地,心住在如如不動中,也表示此修行者的心已證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了,即內外都顯得空明清凈,一切天魔外道乃至四禪八定皆無法破壞他的定力。世間的修行人一般都很難進入甚深的大定中――三摩提,皆因對世間的一切還存有一分微細的「留戀」與「執著」。因此心中有所掛礙,而不能證得如如不動的境界。

     放下心中微細的執著――菩薩如是證得三摩提過去有一位禪師叫鄧隱鋒,修行禪定的功夫已經很不錯了。有一次,他進入空定中,掌管生死的黑白無常都找不到他,亦拿他沒辦法。他因此以為自己已經不再受生死所捆綁。又有一次在定中,黑白無常把他平日最心愛的缽取走了,他的心念一動,馬上出定,無常的大鬼見到他,二話不說就要把他給捉走。他一驚即刻放下對缽的執著而回到定中。為此他覺悟到稍有微細的執著都能障礙他的生死解脫。他領悟後說了一句話:「若要捉我鄧隱鋒,除非鐵鏈鎖虛空。」這回,無常的生死大鬼就真的再也拿他沒辦法了。修三摩提的菩薩亦復如是。能從容放下對世間所有一切微細的執著,丁點不再留戀世間一切的愛恨情愁乃至一草一木。只要沒有執著,則沒有掛礙;沒有掛礙就能遠離一切恐怖顛倒妄想。菩薩如是修行便能逐漸進入三摩提的境界中。因此,修行三摩提的菩薩時時都覺悟,舉凡對世間一切尚存微細之執著,都是障道的因緣。為何菩薩能進入三摩提的境界呢?……皆因佛性本來就與身具有,原本就存在的真理。三摩提其實並非向外求或心外別有,只要修行的功夫做到了,就能體會這不可思議的境界。

         對世間的一切不再留戀――菩薩如是證得三摩提佛陀開示佛法,很多在家與出家眾的弟子聞法後,都能一一證得初果(須陀洹)或二果(斯陀含)或三果(阿那含)乃至四果(阿羅漢)。他們皆能生起出離心,覺悟世間的苦、空、無常、無我。就好比三果的學人,縱然當下生命即將毀滅,卻能絲毫不再對世間的一切有所留戀。佛如是印可他證得「無還」的果位,死後不再輪迴人間而直達色界的「五不還天」中證得「無生」的阿羅漢果。不受六道中生死輪迴的果報。當時的印度處於戰亂中,人民都深刻的體會到世間困苦無常的道理。為此他們一般都會生起出離心,厭離世間的痛苦轉而追求心靈的清凈寂滅。他們聽了四聖諦――苦集滅道都能心領神會佛說的無常法;他們對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猶悲苦惱,皆能覺悟與體會微細的生滅法。如今處於末法時代,世間到處都充滿著物質的享受與誘惑,因此,很少人會生起厭離心而去修行。若能覺悟世間一切如夢幻泡影,稍縱即逝,精進修行,必定也能有所成就。要證得小乘果位尚且不再對世間的一切有絲毫的留戀,何況是三摩提中的菩薩呢?修三摩提的菩薩能觀世間的一切無非是幻如優曇花,沒有什麼值得去留戀,不再留戀世間的一切人、事、物乃至微細的習氣。對世間的一切沒有留戀則沒有掛礙;沒有掛礙就能遠離一切恐怖顛倒妄想。三摩提的菩薩常處於如如不動中,一切外境乃至色界天的禪悅和無色界天的空想定都無法動搖菩薩如如不動的境界。

        三摩提的菩薩超越四禪八定    佛陀在世根據眾生的根基與習氣的不同共說了四十種禪修的法門,這包括觀呼吸、數息觀、不凈觀、觀四大及對光的觀想等等。緬甸近代的祖師亦有流傳觀腹部的「馬哈希」禪和巴奧的「安般念」禪。「安般念」禪是以數息觀為基礎,觀想鼻尖的一點白光而進入四禪定,再由定中生起慧觀,觀十二因緣的生滅法。由初果、二果、三果,漸漸進入四果的禪修法門。「馬哈希」禪則以觀腹部來代替觀呼吸的另一類禪修方法。很多人都在議論禪修的法門,有者認為由定而生起慧觀的重要性;有者則只強調慧觀而不注重修定。其實,一切法門無非是在教導我們如何克服「昏沉」與「掉舉」。一旦克服了「昏沉」和「掉舉」,就能進入初禪。「昏沉」就是懈怠和依戀睡眠的慾望;「掉舉」則是雜念紛飛,心不能安於一處。要何以克服「昏沉」與「掉舉」呢?佛陀教我們用觀呼吸的方法。觀呼吸是覺觀,念佛亦是覺觀!不凈觀、四大觀、觀光、乃至觀腹部無一不是讓我們生起覺觀。有了覺觀始能克服「昏沉」和「掉舉」而進入初禪。在未進入初禪之前,行者可能會經歷一乃至八種不同的感受――重、輕、冷、滑、濕、癢、動、熱。這些感受不外是由慾望中的「欲氣」所演變的。因此,我們要知道種種禪修法門皆一再提醒我們生起覺念來克服「昏沉」與「掉舉」。在佛陀時代,有兩位信徒,一位是打鐵的鐵匠,另一位則是洗衣工人。佛陀的弟子教鐵匠修不凈觀而教洗衣工人修數息觀。這兩人修行了很久都一無所成,因此便一同去找佛陀。佛陀讓他們互相對換修行法門。他倆修了一段日子之後,都各有所成。箇中原因由於洗衣者能夠深刻體會不凈的感受而打鐵者打鐵的聲音宛如呼吸般一呼一吸綿綿不斷。在初禪天有尋、伺、喜、樂及一境性(定)。尋、伺就是覺觀,念佛也是覺觀。禪悅分為兩種:喜與樂。「喜」就是內心的喜受。念佛念到有法樂,就會一直想念下去。「樂」就是身體的樂受。初禪也叫作離生喜樂地。「生」即是起貪嗔痴煩惱。「離生」就是心離開煩惱而得到禪悅。地球有成、住、壞、空。當地球要毀壞時,由於眾生所招感的共業,因此有七次火災、七次水災、七次風災,而後才進入毀滅。到時人類也無法再生存下去。當火災來時,劫火可燒到初禪天。因為覺觀屬於「火」,因此初禪天的天人還是會被火燒到。心裡有火則能被外境所轉。三摩提的菩薩處於如如不動中,已經達到離開一切心、意、識不起分別的境界,不再有憶念分別的觀念。對一切事物乃至禪境已沒有分別心,離開了一切形相的觀念,也沒有任何思慮和妄想,清凈寂滅。二禪天叫作定生喜樂地。覺觀沒有了,剩下喜、樂及一境性(定)。隨著定力的加深,心已經毋須依靠注意呼吸或念佛(覺觀)來壓住煩惱。沒有了覺觀,心恆常住於喜樂中。由於極度快樂,則會對這種禪境生起貪著。有了貪念,心中就有水相。如人憶想美味佳肴,口中不禁會流口水。貪求是吸取,有了吸取和水的因緣就會有冰冷的感覺。好比人傷風時,鼻中有水,一吸氣就會覺得冰冷,使水結成冰。所以,貪業能招感寒冰地獄――色身毀壞時,神識就會進入自己心中所顯的冰冷境界中。由於二禪天的天人貪著禪悅,心中呈水相,為貪水所動,因此當劫水來臨時,能淹至二禪天。三摩提的菩薩處於如如不動中,已經覺悟覺性如如不動,不假外求。天上的禪悅再如何美妙,終歸不究竟,定力完了一樣會再墮入輪迴中。因此,菩薩對禪定的境界沒有執著而能化身在禪天中度眾,如同觀世音菩薩能於大梵天中現梵王身。所謂大梵天即是持戒清凈所招感的天。三禪天叫作離喜妙樂地。連心的喜都捨去了,進入一種更微妙的禪悅中。這是由於定力的加深,由定力而逼出的喜悅境界。由於三禪天還有樂的「念」,只要動一念,就會產生風輪。所以當地球將毀滅時,劫風能吹到三禪天。三摩提的菩薩處於如如不動中,能覺悟宇宙本來就是一個真空,由於無始以來動了一念無明,使真空變成頑空。本有的真空與頑空互相磨擦,就產生「風輪」;無明是堅固的妄想屬於「金」。金與風互相磨擦故產生熱而生「火」。火燃燒金,火性往上升,「水」往下降,水火相濟,交熾而成熳(地球)――屬於「地」。這就是宇宙萬象的起源。四禪天叫作舍念清凈,就是將樂的念頭也舍掉了而進入清凈。沒有了念頭,風就無法吹動。因此,當地球毀壞時,四禪天能夠繼續存在。三摩提的菩薩處於如如不動中,連「舍」和清凈的念頭都不存在了,因為他覺悟佛性中的本定本來就如如不動,離開一切相,不是向外求或舍了念頭才證得。四禪以上是四種空定天。即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些天的壽命很長。他們離開了世間一切的色相而進入一種更微妙的「想」受中,享受著空定而沒有察覺到煩惱尚未永斷。好比佛世的無聞比丘,只證到四空定就自以為已證得了阿羅漢果。不再受輪迴。當定力完了墮落時,他因為誹謗佛而墮入無間地獄。又如佛世中,佛陀告訴須跋陀:「你的老師郁頭藍弗,雖然利根聰明,能調伏煩惱至非想非非想處,命終之後依然要墮入畜牲道中的飛狸之身,何況是其餘的天。所以要知道未證得聖果以前,還是會受到輪迴的果報。」三摩提的菩薩處於如如不動中,連「空」的境界也沒有執著。菩薩覺悟到三摩提的大定本來就具足,不假外求,不是滅了受想而生出的清凈和空;受想是幻,當體是空。有如六祖慧能所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沒有什麼可滅,亦也沒有什麼可得,當下就是如如不動。

          三摩提的菩薩不受四魔所動:天魔、煩惱魔、五陰魔、             死魔    人人皆有煩惱而三摩提的菩薩不再對世間的一切有所留戀,能放下一切執著,所以能遠離一切煩惱,能真正斷煩惱,不再受一切外境所干擾。在此三摩提里,菩薩的心猶如在虛空中,無來亦無去,一切煩惱不能現前,離開一切相,一切境界乃至七寶蓮池八功德水等種種聖境。在念佛金光中則不然。修行者因為對世間的一切景物,地、水、花草樹木等還有執著的習氣,因此西方也會現出七寶蓮池、八功德水、寶樹等種種聖境,畢竟還不究竟。因此,念佛最好能念到三摩提的境界,誠如廣欽老和尚所說,念佛念至無論外境有任何干擾,始終都無法動搖他的心境。三摩提的菩薩心如止水,好比平靜的海面,能清澈照見越海而過的鳥影。菩薩能照見五蘊皆空,不再受五陰魔即色、受、想、行、識種種魔事的干擾。菩薩覺悟一切修行中的境界無非只是一種過程,並不是究竟圓滿並不是究竟圓滿的境界。若不認為自己圓滿了而生歡喜心,名善境界;若認為這是圓滿的境界,則會墮入五陰魔中,受其干擾。佛初成道時,魔王波旬即請佛入滅;佛將進入涅槃時,魔王即對佛說:「我將在末法時代現出家相,由內破壞佛法,猶如獅子蟲吃獅子肉。」所以,所有的修行者在還未成佛時,都會受天魔的考驗。有時,魔事的干擾是一種增上緣。雖然提婆達多從過去生直到這一生都在破壞佛陀,但是,佛陀曾經說過:「要是沒有提婆達多的障礙,佛也沒有這麼快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魔王是不會讓修行者成道的。因為當修行者入定時,魔宮會被震動而破裂。因此,魔王會用盡種種方法來破壞修行者的禪定,讓他對世間的一切生出留戀之心。菩薩因念佛而得三摩提,如平靜的流水,清楚的了解以上種種魔,而不再受一切天魔外道所干擾。由於不明白真理又對世間的一切有所留戀,因此眾生對於死亡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不知死後會往何處。眾生隨業而往,造什麼業則會受什麼果報。貪心能招感餓鬼道的果報,嗔心是墮地獄的因,而愚痴則入畜牲道中。若能覺悟無常,勤修戒定慧,斷滅貪嗔痴,就能了生脫死,不再受六道輪迴的果報。假使能覺悟一切法無我,勤修六度萬行,則能進入菩薩無我的解脫境界。無我就不會再有死亡的恐懼。

       佛陀示現三摩提有一次,佛陀在一棵大樹下端坐禪思,五百輛商人的馬車與牛車,由遠而近,再由近而遠,從佛陀的面前經過。塵土飛揚,蹄聲如雷。而佛陀仍然端坐於樹下,其心如如不動,絲毫不受任何外境所干擾。這好比三摩提的菩薩,心恆常住於不動地中,多麼不可思議啊!又有一次,佛陀在一棵大樹下端坐禪思時,有兩兄弟與四頭黃牛在田裡耕種。突然烏雲密布,天色陰暗,打了幾聲巨雷「隆隆隆隆……!」兩兄弟及四頭黃牛頓時驚嚇而死而佛陀卻絲毫不受影響。佛陀說:「當時我的心如如不動,絲毫沒有被這致命的巨雷所干擾。」這就好比三摩提的菩薩不可思議之境界,如如不動,不再被一切外境所動搖。以上種種皆是三摩提不可思議的境界,心恆常住於如如不動中。雖然如此,三摩提亦不圓滿。想要突破還須繼續精進念佛才能漸漸進入憶佛念佛的境界。

      憶佛念佛    三摩提也還不圓滿,再繼續精進念佛,漸漸就可進入憶佛念佛的境界。在此境界,整個宇宙只剩下一句佛號:阿――彌――陀――佛。心就安住於這一句佛號之中,沒有現在過去未來。此境界難思難解,不可說不可測,就如十地大勢至菩薩的境界,憶佛念佛。    這是念佛過程中的最後一個境界,十地之後就是究竟圓滿成佛了。要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呢?只要從凡夫地開始下定決心念佛,不斷的與雜念妄想對抗,以綿綿不絕的佛號戰勝了雜念妄想與攀緣心,進入假三摩提,就可得到法樂。在法樂中感覺非常清涼自在,有如饑渴的人飲到了甘露,頓時身心舒暢。一切煩惱都煙消雲散,內心愉快無比,覺得天下最好的享受莫過於飲到了這杯甘露。整個心都住在法樂當中,享受著無掛礙心的自在。由於假三摩提時有時無,還不究竟,行者也厭倦了,不再留戀這不究竟的境界。於是,繼續精進念佛,法樂便慢慢的消失而進入念佛三昧的境界 。在念佛三昧中,無念亦念,念亦無念,佛號綿綿不絕,整個宇宙就好像團團被包圍在佛號當中。明白了本性,是心是佛,我法皆空,無一法可得。智慧上了解諸法畢竟不生不滅,諸法究竟無所有,所以是空。一切諸法,如幻化相,無一可得。心住綿綿不絕的佛號當中。在念佛三昧中,心念念佛,即使心沒有念佛,心亦在念佛,這就是所謂的無念亦念,念亦無念!    然而,念佛三昧亦不究竟。行者也開始厭倦了這種境界。因此,更精進念佛,金光自然顯現,整個宇宙就在金光中。若以金光來表佛號,就好比一顆無價之寶的夜明珠,被塵埃遮住了,不能發出光芒。當將塵埃掃除之後,夜明珠就發出它原有的光芒,一切珠寶之光無以能比。在念佛金光里也一樣,當煩惱被清凈的佛號去除之後,佛性就散發出了它原有的光芒,一切皆無所障礙,心就住在自性所顯的金光中。清凈的金光離開一切世俗的無明煩惱,無來無去。    此佛性所顯的金光尚不圓滿,只能照一佛剎、或二佛剎,不能照無量無邊的佛剎。因此,行者再繼續精進念佛,慢慢就進入三摩提的境界。心如如不動,開發一切諸佛智慧,能於念念中現種種色相身,充滿十方法界,令一切眾生或見到,或聽到說法,又或者證得開悟,應時調伏一切眾生。就有如在太虛空中,一切世界在虛空中有成、住、壞、空四種現象,但是虛空沒有分別。為什麼呢?因為虛空的本性清凈,沒有污染與雜亂,沒有障礙和厭倦,無長無短。盡未來劫,持一切剎,皆在虛空中。因為虛空包羅萬象,無所不容。三摩提的菩薩也一樣,以如虛空界的廣大身心,吹起大願的風輪,攝持一切眾生,令他們脫離三惡道,生在三善道。令他們安住在一切智慧之地,滅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生死苦縛。而菩薩本身沒有憂愁,也沒有歡喜,更無疲厭之心,心安住於如如不動的境界當中。    雖然心已如如不動,能隨願來供養諸佛與調伏眾生,但,三摩提仍然不圓滿。因此,再繼續精進念佛才能進入大勢至菩薩憶佛念佛的境界。憶佛念佛,就比如有甲和乙兩個人,甲時時刻刻都憶念著乙,而乙的心裡卻沒有甲。這樣的兩個人,自然難以相逢相見。就算是偶然相逢,也亦如不逢,相見亦同不見。為什麼呢?因為乙不想念甲,即使甲在眼前他也視而不見。如果是兩個人都互相憶念,甲時刻想著乙,乙也常常憶念著甲,越想越念,最後定能夠相見相親,見面後亦不願分離,以至生生世世,都會如影隨形,互相依戀,不相背離。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就好像慈母憶念兒女一般。如果見眾生在三惡道中受苦,念念都想救度眾生脫離痛苦,讓他們回到自己溫暖的家,念念不忘接引眾生往生諸佛的凈土,以受妙樂。如果眾生的心也和諸佛愍念眾生的心一樣,時刻都憶佛念佛,現在乃至將來一定會親見佛陀,距花開見佛之日,不會太遠。到那時後,毋須借重其他方便法門,自然會開顯自身本具的心佛。就好像染香的人,身上自然必有香氣,這就叫做香光莊嚴。只要一心念佛,以這念佛的心,統攝六根,令凈念相續,念念不斷。到此憶佛念佛的境界,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通念三世佛,自性彌陀,已是不可說不可說的了。    在華嚴經普賢十大願王中,普賢菩薩發願要在臨命終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圓滿他的大願。為什麼普賢菩薩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因為普賢菩薩發願要成佛。所以,普賢菩薩不惜生命求一切智。為了求一切智,他發了十個大願,即(一)禮敬諸佛  (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  (四)懺悔業障  〔五〕隨喜功德  〔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  (十)普皆迴向。在這十大願王,普賢菩薩行此願王至何種程度呢?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一切諸佛,普賢菩薩行他的十大願王,利樂一切眾生,供養禮敬承事一切諸佛、懺悔一切業障、恆順一切眾生,乃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已乃盡。    普賢菩薩的行願是不會盡的。這樣的念念相續,沒有間斷,身語意業沒有疲厭的時候。為了成佛道,普賢菩薩未曾捨棄一法門,未曾捨棄一眾生而不救度。西方極樂世界是十方諸佛所共讚歎的,普賢菩薩當然發願要去西方,了解西方,向阿彌陀佛學習那不可思議的願力。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超越一切佛的緣故。因此,普賢菩薩為諸佛所共讚歎,為一切菩薩、聲聞、緣覺、辟支佛、阿羅漢、法身大士、眾生所共學習的榜樣。因為普賢菩薩示現了十方諸佛所真正要表的,就是圓滿菩提大道,成佛。                                                                                                                                                                                                                                                                                                                                                                                                                                                                                                                     
推薦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淺釋(四)
如何做到在與對方理念背道而馳的情況下不產生鄙視和輕視的想法?
米飯的最高境界
奇門之最高境界

TAG: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