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黃帝內經順時養生·時與氣的關係
黃帝內經順時養生
張廣修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時氣基本知識
第一節 時與氣的關係
一、時演為歷,運行不止
「時」字,繁體為「時:」,從「日」從「寸」。日即太陽,寸為我國市制長度單位。日為陽,日影為陰,日影逐寸移動的過程,構成了「時」的概念。《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直接把「寸之陰」當作「時」。隨著認識的深化,「時」字出現了許多同義詞,例如:①由於「時」與「太陽」的關係密切,太陽居於廣大的空間之中,故人們通常稱 「時」為 「時間」。②由於太陽為最大的發光球,故「時間」亦稱「時光」,如唐·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③由於時間為日光之陽和日影之陰綜合形成,故時間亦稱「光陰」。如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古人在長期生活過程中體驗到:日影移動所形成的時間在推移過程中,在節律方面,白日和黑夜交替存在,寒冷和暑熱更迭發生。在規律方面,循環往複,如環無端。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揣摩,發明了一種叫做「圭表」的天文儀器,通過觀測日影的長短,作為計算時間的依據。具體方法和過程,在《素問·六節臟象論》中有所記載:「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終,而天度畢矣。」具體地說:圭器平卧而標有刻度,表則是一根直立的竿子。表垂立在圭的南端,以便日影能投射到圭的上面,此即「立端於始」。表的上端有一個向外彎曲的景符,景符中間有一個圓孔,以便太陽的影子能經過圓孔投射到圭面上,此即「表正於中」。古人通過觀察日影的長短周期變化,以測知太陽的行程,將日影最長的那一天定為冬至節,日影最短的那一天定為夏至節,循環一個周期定為「一年」。
在此基礎上,古人進而引進「月」的概念,製為完整曆法。如《素問·六節臟象論》說:「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周而復始。」《素問·天元紀大論》補充說:「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另外,《靈樞·經別》中有「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的說法。
句中「時(辰)」、「日」、「候」、「氣」、「月」、「時」、「歲」、「紀」、「周」,為幾個時間單位名稱,構成不同的時間節律。這些時間節律,大小嵌套,循環往複,如環無端,以致無窮。由於這個原因,「時間」又有「歲月」、「年華」等與曆法有關的別稱。有時直稱為「日月」。如《詩·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奧。」 宋·岳飛 《贈方逢辰》:「日月卻從閑里過,功名不向懶中求。」
小貼士:曆法
(一)曆法的定義[1]:曆法,是一種以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為依據,制定日、月、年等時間節律,推算日、月、年等時間長度,確定日、月、年等時間單位及其相互關係的一種方法。由於曆法與天體運行的關係十分密切,故質言之,曆法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二)曆法的起源[1] 。關於曆法的起源,傳說較多,較為科學而為大多數人接受的學說有兩個:
1、起源於農業生產。公元前3000年,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出於農業生產的需要,以月亮圓缺為計時標準,制定出世界上最早的太陰曆,把一年分為12個月,共354天。公元前2000左右,古埃及人根據計算尼羅河泛濫的周期,制定出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曆。
2、起源於天象的觀測。據《史記·天宮書》記載:「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其中的太一星也叫紫微星或北極星。此星周圍有兩個著名而明顯的星座,呈勺狀的大熊座和呈W形的仙女座。其中北斗七星最為重要,成為我國古代人民辨方向、定季節的重要依據。例如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的規律是:斗柄指東是春天,斗柄指南是夏天,斗柄指西是秋天,斗柄指北是冬天。
(三)曆法的作用。曆法是在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服務,是其應有「職責」。其服務項目主要分為四個方面:
1、指導農業生產[1]。由於曆法起源於農業生產,最初是因為農業生產的需要而創製的,因此,為農業生產服務,為其最原始、最主要的作用。例如揭示節氣規律,預測氣候變化,指導農業生產的有關按排等。
2、記載時間,記載歷史,安排生活[1]。時間長河是無限的,在這個無限的長河中,曾經發生過什麼事?分為哪幾個歷史階段?目前處於時間長河中的什麼位置?計劃在以後的什麼時間做什麼事?等等,都靠、也只有曆法才能進行記載。放一本枱曆在身邊,眼睛一看,今天是2013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於1949年的這天成立的;小李是1982年這天出生的,等等。這一切,曆法表現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停停當當。如果沒有曆法,則如蒙在鼓裡一般,昏昏糊糊,什麼都無法知曉。
3、用於養生保健。《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養生防疾的專篇,春、夏、秋、冬四時的不同之氣,是採取養生措施的重要依據。而每年春、夏、秋、冬的起始,都是由曆法提供的。不同之時有不同之氣,要分別採取相應的養生措施,才能收到較好的養生防疾效果。如果沒有曆法的支持,四時的養生措施混亂誤用,必難收到理想的養生效果,甚至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因此,曆法與人們的身體健康休戚相關。對於一個醫者、養生者來說,了解和運用曆法的有關知識,對於養生保健的順利開展,正確實施,意義十分重要。
(四)曆法的類型[1] [2]。曆法的類型非常複雜,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時期,都可有不同的曆法。我國從古至今使用過的曆法,約有一百多種。曆法對於時間的計算,是以太陽、月亮和地球三個天體的運轉周期為依據的,因而形成三個最基本的時間單位-日、月、年。其中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為一月,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據此特點,曆法不管有多少種,都可用三個系統進行歸納: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基礎制定的曆法,為陽曆系統;以月亮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為基礎制定的曆法,為陰曆系統;將上述兩種周期進行調和後制定的曆法,為陰陽合曆系統。現將這三個曆法系統的具體內容簡要介紹一下:
1、陽曆[1] [2]。「陽」指太陽。根據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一周(實即地球繞太陽公運一周)的時間定為一個「回歸年」的協法,稱作「太陽曆」,簡稱「陽曆」。通常所說的陽曆,即格里曆,為目前世界通行的公曆。
陽曆一年共365日5時48分46秒余。其五小時多的尾數,通過置閏方法進行處理,即每4年加一天,每滿100年又「廢閏」一次,每滿400年又不廢一次,如此反覆調整。陽曆把每年機械地分為12個月,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為「大月」,每月31天;2月、4月、6月、9月、11月為「小月」,每月30天;2月在平年為28天,閏年為29天。陽曆的優點是地球上的季節固定,冬夏分明,便於人們安排生活,進行生產。缺點是沒有把月亮繞地球的運行考慮進去,往往致兩月之交滿月當空,而月中之夜反天暗星明,對於沿海人民計算潮汐很不方便。
2、陰曆[1] [2]。「陰」指太陰月亮,根據月亮在「白道」上運行一周(實即月亮繞地球公運一周)的時間定為一個「朔望月」的曆法,稱作「太陰曆」,又稱「月亮歷」,簡稱「陰曆」。
朔望月的長度是29日12小時44分2.8秒,即29.530587日,兩個朔望月大約相當於地球自轉59周,所以陰曆規定每個月中一個大月30日,一個小月29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由於兩個朔望月比一大一小兩個陰曆月約長88分鐘即0.061日,一年要多出8個多小時,三年要多出26個多小時,即一日多一點。因此又規定:每三年中有一年安排7個大月,5個小月。由於陰曆年沒有把地球繞太陽的運行考慮進去,它的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比回歸年短11日或10日多,因此,陰曆的新年,氣候紊亂不規,有時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有時則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對於人們安排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極為不利。
3、陰陽合曆[1] [2]。這種曆法把太陽、月亮和地球三者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一方面,運用陰曆的方法,以月球繞地球運行一周的「朔望月」定為一"月";另一方面,以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的「回歸年」定為一年。由於陰曆的一年為354日,而回歸年的一年為365日5時48分46秒余,其中相差的11天多的時間,則通過設置閏月進行調整,同時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由於此歷集陰、陽兩歷的特點於一身,因此稱作「陰陽合曆」。由於此歷設置有24節氣,對於安排農業生產極其有利,故又稱作「農曆」。由於農曆為我國的傳統曆法,因此,自古以來所說的「殷歷」、「夏曆」、「古歷」、「中歷」、「舊曆」、「黃曆」等,也多指陰陽合曆。
4、干支曆法。這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曆法。這種曆法是在農曆基礎上,配上天干地支,演為六十甲子,不但作為紀時的方法,而且作為推算天氣盛衰的工具,對於養生防疾最為有益。具體方法是:「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素問、六微旨大論》)。句中甲、子分別為天干、地支的第一位。具體地說:天干有10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個: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始於甲,地支始於子,天干與地支循環相配,可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已、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等共60個組合,以此作為記載時間的工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甲子」。用這種方法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時間單位大小嵌套,循環往複以至無窮。這種紀時方法,稱作「干支紀法」;用這種方法製作的曆法,就叫做「干支曆法」。關於干支的起源,目前還沒有證實,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其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說明干支紀法可能起源於殷代。
干支曆法不但紀時間,而且紀空間;不但紀時,而且紀氣,它把時間與空間、天時與天氣進行科學統一,高度結合,是世界上最完善、最重要、最系統,因而科學性最強、實用性最大、應用範圍最廣的一種曆法。
(五)曆法術語選介。我國農曆中有許多專有術語,了解其含義和相關規律,對於深入理解曆法知識,正確運用曆法知識,提高順時養生水平,增強順時養生效果,是很有益的。較為常見而重要的術語有:
1、斗建[3]。公元前4000~前1000年間,北斗七星比現在更接近北天極,處於恆顯圈內,每天晚上都可見到。但不同季節的黃昏時,北鬥鬥柄的指向不同,如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鶡冠子》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古人把斗柄指示的方向與月份相配合,制定「月建」規則。具體是以十二地支為工具,將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分別與地面的十二個方位相配(正北為子,東北為丑、寅,正東為卯,等),再與曆法的十二個月相配(正月屬寅,二月屬卯,三月屬辰,等)。這樣,當北鬥鬥柄在黃昏時指向東北方寅時,為正月;指向東方卯時,為二月,依此類推:三月建辰,四月建已,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健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史記·曆書》集解說:「隨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從曆法規律來說,正月又叫「寅月」,二月又叫「卯月」,等。同樣道理,平時人們說「寅月」時,指的是正月,說「卯月」時,指的是二月,等。
2、朔望[3]。當月球處於太陽與地球之間,幾乎和太陽同起同落,朝向地球的一面因為照不到太陽光,因而從地球上看不見月球時,叫做「朔」,包含「朔」時刻的那一天叫作「朔日」。當地球處於太陽與月球之間,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滿陽光,因而人們從地球上看去,月球呈光亮的圓形時,叫做「望」,把有望時刻的那一天叫作「望日」。此日月球特別光亮而圓滿,故此時的月亮,習慣稱作「望月」或「滿月」。從朔到下一次朔或者從望到下一次望的這段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平均約為29.53059日。由於月球繞地球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運動都是不均勻的,二者之間也沒有簡單的關係。因此,每兩次朔之間的時間是不相等的,最長與最短之間約差13小時。對於這種相差,東漢劉洪在其創製的《乾象曆》中,用「定朔」的方法進行修正。
3、二十四節氣[2]。「二十四節氣」是我國農曆(陰陽曆)中的一個重要術語,設置的依據是陽曆,具體是將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360度,分為二十四等分點,每兩個等分點相隔15度。每個等分點,綜合其氣候、物候、農業、農事等特點,賦予一個專有名稱,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個名稱依次順數,逢單的為「節氣」,簡稱「節」;逢雙的為「中氣」,簡稱「氣」,合稱為「節氣」。每個月包含一個「節」和一個「氣」。例如:立春為正月節,雨水為正月氣;驚蟄為二月節,春分為二月氣,余類推。現在,一般不再分「節」與「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每月兩個節氣。不過,對於曆法學者來說,將24個節氣分為「節」和「氣」兩類,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氣」是設置閏月最為方便、最為重要的依據: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則為上月的閏月。例如2012年,陰曆屬於壬辰年,此年在四月份沒有小滿,故四月的下一個月為閏四月,然後才是五月。
從《素問·六節臟象論》中有關曆法記載來看,我國的曆法以及相應的24節氣的設置,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而成為現今的農曆。
二、氣貫宇宙,升降不息
在《內經》中,「氣」是一個十分活躍的字詞,出現率高約3036次。氣,繁體為「氣」,為象形字,甲骨文、小篆「氣」字,象雲物蒸騰上升的樣子。
《內經》認為,宇宙之氣具有四大特點:來源於天,布散於地,彌貫宇宙,升降不停。
(一)來源於天。《素問·五運行大論》說:「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昂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璧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文中「丹、黅、蒼、素、玄」五個字,分別為「紅、黃、青、白、黑」色的同義詞;「牛」、「女」、「心」、「尾」等,為天體上二十八宿的名稱。上古之人仰以觀天,發現有五色之雲氣橫亘於天空,布散於列宿。其中紅氣為火,經於牛女奎壁四宿;黃氣為土,經於心尾角軫四宿;青氣為木,經於危室柳鬼四宿;白氣為金,經於亢氐昴畢四宿;黑氣為水,經於張翼婁胃四宿。據上可知:宇宙五色,化生於天;天之五色,布散於五方列宿。色散為氣,氣聚為色;色氣一體,布散於五方之天。由於天者即氣,氣者即天,故《論衡·談天》說:「天,氣也。」明·程登吉編著、清·鄒聖脈補充的《幼學瓊林》中有「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的名句。天之列宿化變者為氣,故在很多時候,《內經》中的「天」、「氣」和「天氣」,作為同義詞而靈活換用。如:《靈樞·五癃津液別》中「天寒衣薄」、「天熱衣厚」等句中的「天」,既可理解為「天」,也可理解為「氣」或「天氣」。
(二)布散於地。《內經》作者仰以觀天,俯以察地,聯繫物象,揆度物理,以五天五色五氣五方為素材,抽象出五行學說。進而以五行學說為工具,闡述宇宙間萬物演化規律。如:《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意在強調:地面上的寒暑燥濕風五行之氣,是由天的五色五行之氣御而化生的。具體規律是:紅色之火臨於戊癸之位,化為暑(熱)氣;黃色之土臨於甲己之位,化為濕氣;青色之木臨於丁壬之位,化為風氣;白色之金臨於乙庚之位,化為燥氣;黑色之水臨於丙辛之位,化為寒氣。據此可知,從整個宇宙空間來看,氣之居上而近於天者為天氣,氣之居下而近於地者為地氣;天氣下流則為地氣,地氣上升則為天氣。由於地氣就是降於下的天氣,故宇宙間的各種氣,離地面再近,也都屬於、因而可以直接稱之為「天氣」。
(三)彌貫宇宙。天氣在下御於地的過程中,並不是像人們運輸物體一樣,把氣裝到車子上,運到地面再倒下來的,而是呈瀰漫滿溢之勢,向地面彌貫下來的。因此,宇宙中的氣,呈一體化狀態,連天及地,彌貫於廣大的空間之中。
(四)升降不息。《素問·六微旨大論》說:「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上述說明,宇宙的天氣,處於一刻不停的升降運動之中,通過運動而燥濕交替,寒暑更作,為云為雨,化生萬物。
三、時氣相載,時立氣布
《素問·六節臟象論》中有這樣一段話:「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對於這段經文,要這樣進行理解:
1、漢字「天」字,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下面是個人形,上面指示人頭,本義為「頭」,後引申為「高」。故《說文》釋:「天,至高無上。」由於日居天空而位高,時為太陽所播運,故曆法稱「時」為「天時」。如:宋·曾鞏 《本朝政要策·歷》:「察天時以授民,則曆象不可不謹也。」
2、經文「時立氣布」句,是對時與氣的關係的高度概括和精闢總結。意在強調:時為天所運,氣為天所播。天在具體「作功」時,是把時與氣捆綁在一起而同步運播的。時之與氣,互載互依,同運同播,邊運邊播。因此,屆其時則有其氣,時既立則氣自布。
3、「時立氣布」的「時」,特指上句「六氣謂之時」的「時」,即指春、夏、秋、冬四時。意在強調:到了春時則布有春氣,到了夏時則布有夏氣,到了秋時則布有秋氣,到了冬時則布有冬氣。但是實際上,「時立氣布」的規律具有普遍意義,存在於一切時間節律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時立氣布」的「時」字,泛指一切時間,只要有時,就必有氣。為了加深理解,《內經》進一步舉例說:「候亦同法」,即是強調:「時立氣布」規律,同樣存在於「五日謂之候」的「候」中。以理類推,也同樣存在於「氣、歲、紀、周」等一切時間節律之中,不但「候亦同法」,而且氣、歲、紀、周皆「同法」。
4、「謹候其時」是對這個規律的具體應用。「候」即等候、等待,即是說,到了某時,自有某氣。這種規律作用於人體時,還是子午流注等按時開穴的理論依據。
四、時氣反常,災禍之因。
《素問·六節臟象論》說:「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釋義:
1、在時間的推移過程中,存在大小檔次遞相嵌套的節律,每個節段的時間所布的氣的性質,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例如:立春以後,播布暖氣;立夏以後,播布熱氣;立秋以後,播布涼氣;立冬以後,播布寒氣。屆其時而有其氣,叫符合常規。
2、由於五氣是混融存在(後述)而盛衰交替、動變不居的,因此,在某些條件的影響下,氣與時也可能不相應。這些不相應可有兩種情況,舉春氣為例:時未立春,而溫氣超前淫盛,這叫「太過」;已交立春,而溫氣不至,這叫「不及」。
3、「太過」和「不及」之氣作用於人體時,皆可使人生病。但是病機不同。唐·王冰在《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中注曰:
「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者,凡五行之氣,我克者為所勝,克我者為所不勝,生我者為所生。假令肝木有餘,是肺金不足,金不制木故木太過,木氣既余則反薄肺金而乘於脾土矣,故曰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此皆五臟之氣內相淫並為病,故命曰氣淫也。余太過例同之。又如肝木氣少不能制土,土氣無畏而遂妄行,水被土凌故云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也。肝木之氣不平,肺金之氣自薄,故曰所不勝薄之。然木氣不平,土金交薄,相迫為疾,故曰氣迫也。余不平例皆同。」
4、由於時氣「太過」或「不及」能使人分別發生「氣淫」或「氣迫」類疾病,故對於一個醫者和養生者來說,要時刻注意體驗觀察:此時的「氣」與所值的「時」,是否相應?有無「太過」或「不及」的情況發生?如果有,則應及時採取相應的養生保健措施。
聲明:
①轉載此文必須註明:張廣修 張同遠 編著:「黃帝內經順時養生」 ②歡迎出版商洽談出版。
張廣修醫師簡介
張廣修,著名中醫實踐家,從醫近50年,收古今醫藥精華,除世人難愈頑疾,對於內科、男科、婦科、兒科、皮膚科、五官科的諸多疑難雜症的治療,積累了獨到的成功經驗。
張廣修,著名中醫理論家,發表中醫論文近40篇,撰寫中醫專蓍10多部,揭《內經》中未揭之秘,正歷代諸家之誤,為改造、發展、完善、統一中醫學說,增添了思路,拓寬了視野,創新了局面,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醫學史意義,必將對中國醫學的發展,中國新醫學的創立,產生深遠的有益影響。
張廣修醫師的新老患者,張廣修著作的新老讀者,張廣修醫師的新老網友、博友,都是張廣修的良朋益友。在此,願和廣大朋友一道,攜手並肩,共創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未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