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雙十一」過後 物流上演「玩命速遞」

快遞包裹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11月11~16日),全行業處理的快件量約達7.8億件,同比增長近45%,是歷年同期快遞量的最高值;日最高處理量約達1.6億件,同比增長近55%,是今年以來日均處理量5000萬件的3倍。

從2009年第一次「雙十一」開始,交易額和訂單量都在直線上升,即使在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的今年,「剁手族」的血拚依然成就了「雙十一」創造者——阿里巴巴平台912.17億元的交易額。在這個耀眼數字的背後,超大訂單量對於整個物流行業是個巨大的考驗。快遞終端如何應付爆倉的壓力?分揀技術是否已經在實戰中完成了快速升級?可以說,今年的「雙十一」,這些問題已經有了可供參考的答案。

未發生爆倉危機

中國電商協會物流專家黃剛給筆者提供的今年11月11日當天物流訂單量的匯總數據為:圓通為5328萬單,申通為4300萬單,中通為4000萬單,韻達為4160萬單,順豐為1500萬單,百世匯通為2200萬單,天天快遞為1500萬單,全峰快遞為813萬單,快捷快遞為680萬,國通快遞為160萬,優速120萬,宅急送180萬單,EMS+郵政小包數量不詳。

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去年「雙十一」當天產生的包裹發貨完成2.5億訂單用了7天時間,而今年完成這個數字只用了1天半的時間。

「雙十一」當天交易所產生的訂單量不禁讓很多人擔心物流壓力。根據各家監測機構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今年「雙十一」各家物流公司的訂單量均有大幅增加,物流壓力本應更大,但據筆者了解,雖然在「雙十一」期間產生的訂單量是去年的近一倍,激增的訂單量卻沒有對物流產生重大影響,順豐、中通、天天等主流物流公司均未發生爆倉的情況。截至發稿前,本報記者了解到的爆倉情況也為數不多,據物流行業業內人士透露,只有圓通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爆倉。

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認為,按照物流行業的慣例來看,影響物流效率的不是末端配送環節,而是分揀中心。11月12日、13日,訂單開始到達分揀中心,可以說這是發生爆倉幾率最大的環節。但筆者通過採訪了解到,今年的情況要好於往年,比如順豐運轉樞紐一線自動化程度有明顯提升,分揀工作有條不紊;另外,申通分揀中心的運行也比較順暢,未形成大量包裹積壓的情況。

不斷刷新紀錄的配送末端

11月11日後的10天左右時間,訂單包裹將會大批來到物流末端網點,完成最終的配送環節。11月17日,菜鳥網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當日上午9點,超過94%的物流訂單已經發貨,累計2.4億個包裹已完成簽收。在總單量將近翻番的情況下,整體配送時間壓縮了一半,去年同量包裹送達消費者手中約耗時16天。

中國能不斷刷新物流配送紀錄,創造世界奇蹟,離不開奮戰在一線的170萬快遞員,短短几天時間就完成了數億個包裹的配送。各物流公司為備戰「雙十一」,在末端網點大量增加了人員儲備,只為了順利完成整個物流的最後一公里。

筆者採訪了順豐速運北京公司東單分部的運作主管王雲偉,他向筆者詳細介紹了東單網點的情況。東單分部共有工作人員70餘人,為了應對「雙十一」物流高峰,提前聘請了十幾個派送員,此外還大量增加了小時工和學生,現在的工作人員達到100多人。

據王雲偉介紹,有經驗的老快遞員平均每天可派件200~300多件,新快遞員每天也能達到接近200件。工作時間也有所調整,平時工作時間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半,「雙十一」期間的工作時間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半左右,一方面物流訂單量確有增長,另一方面因為中轉場是24小時運作,不斷有貨物進到網點,必須時刻安排人員卸車、分揀,晚上也必須有夜班人員協助。

今年未發生嚴重的爆倉事件,也是訂單包裹能夠順利到達物流末端網點的主要原因。由於「雙十一」期間訂單總量巨大,每天湧向末端網點的單量也是數以萬計。王雲偉說:「平時的派件量平均每天3000到4000件,現在『雙十一』最高峰達到10000多件,重量一般在1到2公斤,每名快遞員每天要走幾十公里的路程。「『雙十一』的收尾工作還要2到3天,一線快遞員壓力很大,訂單量激增只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是現在客戶對派送時效要求越來越高。」

技術是最後一公里的助推器

在茫茫貨海中用最短的時間找到不同位置、不同品類的商品,完成分揀和包裝,並最大程度地減少錯誤率,這對於傳統的物流和倉儲企業有很高的技術要求。今年11月11日當天全網產生4.67億件包裹,然而卻沒有大規模發生往年必然出現的爆倉問題。一份訂單從生成到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賣家發貨、物流攬件、完成分揀、轉運等一系列步驟都是影響時效性的因素。今年各家物流公司在技術上做了不同的嘗試,從目前的實際效果來看,這些技術的應用的確有效地避免了爆倉的發生,同時也提高了包裹送達的時效性。

筆者從順豐獲悉,日前順豐已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電商雲倉體系,能夠實現精細化、智能化、標準化實現貨物的查找、分類,並且可以為商家提供「倉、干、配、店、櫃」一站式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也就是說,藉助順豐倉網,電商商家無需自建倉庫,即可通過分倉備貨實現全國皆倉。這一體系的建成,能夠幫助商家緩解倉儲壓力,減少倉庫有效使用面積不足的情況發生。

大數據在今年物流配送戰役中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建芳透露,為保障今年「雙十一」的物流運行,菜鳥網路投入1億元幫助物流公司搭建大數據技術,激勵快遞公司提升配送效率,電子面單、路由分單等大數據對快遞行業的滲透率或將超過80%,能夠有效地保障物流快遞的正常運行。

菜鳥網路與包括「三通一達」及順豐在內的14家主流快遞公司合作,下單、發貨、攬收、分撥、派送、簽收等環節都實現大數據監測。大範圍推廣電子面單,根據其對物流訂單發貨時效監測分析,使用電子面單的商家,可以在發貨速度上較過去能提升30%以上。易觀智庫電商分析師譚乃洵表示,菜鳥網路通過大數據可以實現對全盤情況的預測,甚至細化到發貨量較大的商家,主要快遞公司,甚至是快遞公司具體站點需求和運營路線分配上。

智能分揀也是今年物流的一大亮點,其實自動化分揀技術早已被順豐使用,但今年包括韻達在內的多家物流公司都採用了智能分揀設備提高工作效率。智能分揀設備能夠實現以大轉盤模式,將快遞流水線和分區的建包袋結合,在800平方米操作區域大循環,每小時處理1.2萬件包裹,全過程只需一次掃碼,大大縮短了操作時間,人工也可減少一半。

網倉科技首席運營官羅貴在接受筆者採訪時介紹了一種叫做「幹線包」的物流方案,這種幹線包能夠省去攬件、總端、分撥、中轉等中間環節,實現從發貨地到目的地一站直達,但目前這種技術只能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推廣使用。羅貴說:「今年韻達就使用了網倉科技的這種方案,大大緩解了韻達當地站點的壓力,有效地防止爆倉的發生。」

在訂單包裹到達末端網點之前,物流的各個環節都是影響送達時效的因素。從前依靠人海戰術,完成一整套分揀動作就包括翻轉包裹、查看面單、地區分撥等,平均每個分揀員每天要重複動作數千次,時效會受到很大影響。而今年「雙十一」,各家物流公司提早備戰,不單單依靠人力,開始藉助技術實現快速發貨、攬件、分揀,大大縮短了物流各環節所消耗的時間,使訂單包裹能夠最快速到達末端網點,為配送贏得了時間。


推薦閱讀:

雙十一的利弊有什麼?
雙十一晚會2017如何評價?
【盤點】今年雙十一剁手城市排名有什麼不同?
雙十一晚會有什麼內容?
今年的雙十一跟去年的有什麼不同?

TAG:物流 | 雙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