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滬港通試點細則(徵求意見稿)》的建議
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以下簡稱滬港通),是我國在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邁出的重要一步,其成敗將直接影響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進程,因此滬港通徵求意見稿的發布引起了業界有識之士的廣泛關注。作為業內人士,我們一直對此特別關注,本次滬港通的啟動可謂來之不易,也確實生逢其時。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到今天,擴大對外開放已經是個無法避開的選擇了,如何低風險、高效率達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目的成了擺在業內及管理層,乃至政府面前的極大難題。政策突破需要膽識、勇氣,更需要智慧。
從徵求意見稿看,滬港通的設計充分體現了管理層的大智慧,主要體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1、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下就可以實施,需要增加或修訂的規則很少,這確保了方案的快速推行;
2、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尊重投資者的交易習慣,這非常有利於試點的高效順利進行;
3、對比QFII,QDII,這更符合個人股票投資者為主的我國證券投資市場;
4、總額控制可以消除大家對資本層面對外開放的風險憂慮,有利於滬港通的順利推出;
5、從滬港交易所入手,從主板處於相對低位的大盤藍籌股票開始,可以讓風險變得更可控;
6、若試點成功,通過推出港美通,甚至中美通打開歐美資本市場的通路,可以走出一條風險可控下的我國資本市場對外全面開放之路。
另,對徵求意見稿提出如下五點建議:
1、第七十四條【個人投資者准入條件】個人投資者參與港股通股票交易,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資產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
(二)具備港股通股票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通過本所會員測試;
此兩條建議只保留其中一條,或只要求滿足其中一條,另,「通過本所會員測試」,建議改為通過相關證券經紀商測試。
2、關於滬港額度對等的設計值得商榷,無論從需求出發,參照QFII與QDII的額度,還是考慮香港居民手中快速增長的人民幣額度,或是上海股市的疲軟及資金缺乏的情況,應該考慮香港投資者投資上海股票的額度可以更大一些,比如設計為2-3倍,這樣可以滿足市場化的需求。也可以考慮根據市場情況對滬港餘額進行差額控制,比如通過滬港通購買的A股持倉與港股持倉差額不高於2000億人民幣或2500億港幣。
3、應該對滬港通中涉及的股票實施T0迴轉交易,這不僅符合香港投資者的習慣,也有利於產品創新,增加A股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完全符合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宗旨。
4、在滬港通的制度設計、行情交易平台設計中,應該著眼未來,為打通創業板等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股票的海外交易互通,推出深港通、滬台通、中美通等做好技術、流程等預設安排。
5、滬港通對解決我國資金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會有臆想不到的作用,建議從風險可控、資本資金高效流通的角度來對滬港通的進度、額度進行合理安排,鼓勵參與機構對流程進行創新設計,藉此機會對A股的一些制度做全面梳理,推出更符合國際市場的監管制度和交易規則,比如改變交易T1、漲跌停板等制度安排
(此為上月統戰部的約稿,現轉發)
推薦閱讀:
※滬港通規則改進在即 3.7萬億美元蟄伏待機
※滬港通「北熱南冷」格局生變·每日商報
※滬港通前夜
※全球機構掃貨H股 滬港通行情進入下半場
※溫天納:「滬港通」帶來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