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帆群友談創作】第19輯·英子:巧用通感,拓寬詩詞的審美範疇

無 憂

        走過杏花絲雨,途經荷風凝香,又在這樣秋光瀲灧的季節里隔屏相遇!萬語千言終在舌尖化成了一句:感謝生命中一直有你!晚上好親愛的詩友們!萬千人海,遇見已是很美!在詩意的雲帆,在馨香的文字中,在心與心的交流里彼此靠近,這樣的相遇更是生命中的別樣精彩!曾幾何時,我們做了世上那最柔情的人,為一朵花低眉,為一片雲駐足,為一滴雨感動。喜歡這樣的自己,帶著潔凈的心,翻讀歲月,聽一首詩的聲音,在每一個有溫度的故事裡走進詩人的內心。雲帆詩友談創作,讓我們一起走進詩詞,走進寫詩詞的人。在文字里傾聽彼此!有請今晚分享嘉賓,雲帆當家女神英子老師!

南國英子

         各位師友:大家好!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到了周六的晚上。雲帆的周末之夜是快樂的,因為我們又可以相約在一起,聚焦我們最喜愛的詩詞。我們知道,世界是多元化的,客觀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如何將客觀世界的豐富性展現出來,需要我們全身心地去感受。今天,我要講的話題是:巧用通感,拓寬詩詞的審美範疇。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文筆優美,充滿著詩意,其中有許多經典的句子,比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此句之所以給人美好的感覺是因為作者寫清香不落俗套,將「清香」與「歌聲」巧妙聯繫在一起,清香乃是嗅覺,歌聲則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將嗅覺的「清香」轉化為聽覺的「歌聲」,創設了一種美好的意境。又如「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此句將視覺的月色轉化為聽覺的名曲,將光與影的變化描摹得有聲有色,美妙絕倫。像這種感覺的轉化與遷移的修辭手法,即為「通感」。通感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通感需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各種感覺不分界限,它是人們共有的一種生理、心理現象,與人的社會實踐的培養也分不開。在通感中,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比如,「你笑得很甜」,「甜」是用來形容味道的,這裡卻用形容味覺的詞來形容視覺,感覺互通,突出笑容給人的美好感受。又如「紫藤蘿的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用形容視覺的顏色詞來形容味覺的香氣,將味覺衝擊轉化為視覺衝擊,給人唯美享受。用現代心理學或語言學的術語來說,這些都是「通感」。

        通感在各種文學體裁里均可運用,亦是古詩詞常用的藝術手法之一。如「風來花底鳥語香」,這是將聽覺的聲音轉化為嗅覺的氣味;「鳥拋軟語丸丸落」,這是將聽覺的聲音轉化為視覺的形象。又如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唐·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本詩寫游黃鶴樓聽笛,抒發了詩人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詩人引賈誼為同調。詩人在轉結句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通感交織,描繪出與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蒼涼景色,從而有力地烘託了去國懷鄉的悲愁情緒。所以《唐詩直解》評此詩「無限羈情笛里吹來」,是很有見解的。清代的沈德潛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唐詩別裁》卷二十)這首七言絕句,正是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見長,使人從「吹玉笛」、「落梅花」這些眼前景、口頭語,聽到了詩人的弦外之音。這種弦外之音的傳達,與通感的使用是分不開的。再比如石柔的《絕句》:

絕 句

宋·石柔

來時萬縷弄輕黃,去日飛球滿路旁。

我比楊花更飄蕩,楊花只是一春忙。

        此詩的起承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顏色無輕重,但能在人們心中有輕重感,濃重的顏色會使人感到沉重。而楊花的黃色淡到若有若無時,便給人「輕飄飄」的感覺。詩人運用通感的手法,用觸覺來描寫視覺感受,突出楊花隨風飄蕩不能自主的無奈。此處的「黃」指代楊花,一個「輕」字便可體現出飄蕩的感覺,從而更好地表達詩人漂泊無定的客愁。

        統觀當代詩人的諸多作品,通感這一藝術手法的使用大大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度,豐富了詩詞的內涵,拓展了詩詞的審美空間。那麼,如何在詩詞創作中運用通感呢?其表達效果又如何呢?下面介紹幾種通感的形式,這也是我在閱讀師友們的作品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與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一、以形類形

        這種方式往往是將無形的物象轉化為有形的具象,或將有形之物化為無形之情感和抽象的事物,或是將有形的物象轉化為另一種具體可感的物象,視覺、觸覺、味覺、嗅覺相互溝通,使表達的對象更富有形象美和立體感。如高昌老師的《小重山·鄉愁》:

小重山·鄉愁

高昌

        心上鄉愁涌碧瀾,流千山萬水,已成泉。夢中忽又返家園,雙眸濕,醒後總難干。

        獨自卻憑欄。啼鵑鳴不已,月難圓。相思萬縷對誰言。星細看,點點淚珠酸。

英子簡評:

        這首詞的主題是鄉愁。作者在開拍與結句巧用通感,將鄉愁這種無形的情感寫得真摯動人。「心上鄉愁涌碧瀾,流千山萬水,已成泉。」將鄉愁這一思緒著上了色彩,濺起了波瀾,讓人感受到詞人內心對家鄉的熾熱情懷,「涌」與「成」這兩個動詞的巧用,將鄉愁化為具體可感的碧瀾與泉水。鄉愁湧出了碧瀾,足見愁之切;鄉愁已成泉,足見愁之多。此處的通感,化無形為有形,將心理感受的鄉愁轉化為視覺的碧瀾與泉水,形象入味。結拍的「點點淚珠酸」則將視覺的淚珠轉化為味覺的「酸」,讓人感受到鄉愁的滋味是多麼酸澀,增強了對鄉愁的體味。

        無獨有偶,高昌老師的另一首《江油留句》亦是這種寫法:

江油留句——誦《靜夜思》有感

高昌

九州山水到江油,千古鄉愁滾滾流。

舉首依然那輪月,傷心更是一低頭。

英子簡評:

        所不同的是,此絕的承句寫的是「千古鄉愁」,因而用「滾滾流」去表現,突出李白對家鄉的思念乃為「千古鄉愁」,而這種沿襲下來的鄉愁是亘古不變的,就如江水一般綿延不絕。此句亦是將無形的鄉愁轉化為視覺的有形之物——江水。

        高昌老師以江流寫思鄉之情,而李樹喜老師則以江流寫詩心,一起來欣賞:

黃鶴樓

李樹喜

信是神州第一樓,楚風漢韻畫難收。

大江一去三千里,總在詩人心上流。

英子簡評:

        古往今來,為黃鶴樓這座名樓題寫的詩詞不計其數,且佳作甚多。此絕的轉結大氣渾然,寫江水於詩人心上流淌,語言靈動,將有形的江水轉化為無形的詩心,從而說明了黃鶴樓給予詩人無窮的詩思源泉,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對黃鶴樓的讚譽。

        宋彩霞老師的詞作中也常運用通感手法,一起欣賞她的《浪淘沙·學童凍傷手》:

浪淘沙·學童凍傷手

宋彩霞

        驚見貧困地區學童照片,雙手凍傷,禁不住淚流滿面。

        稚子手成傷,暗了春光。朔風吹損土坯牆。遍地愁雲浮慘淡,盡染昏黃。

        顧影更凄涼,濁淚雙行。心酸能有幾多長?好夢應歸歸不得,怎不思量。

英子簡評:

        這是一首關注底層人民生活的作品,結構緊湊,布局合理。上片寫貧困地區學童照片上的情景,下片抒發感慨。一句「心酸能有幾多長?」道出了無盡的心酸感慨,正如李清照的「載不動許多愁」一樣,無形的「愁」因有重量而顯得具體可感,形象而觸動人心。此處的「心酸」則因有了量不出的長度而烘托出貧困地區學童的凄涼慘景。作者將看不見的「心酸」轉化為有形可感的長度,這種通感手法的運用,增強了表達效果,從而表現了作者對貧困地區學童的同情。宋老師的另一首新作也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

西江月·讀巴金《家》

宋彩霞

        樹掛一痕舊雪,葉藏幾許新紅。枯燈老酒對窮風,醉到她來入夢。

        孤獨曾經聚月,別離共說飛鴻。自持風骨老梧桐,筆下難書心痛。

英子簡評:

        《家》是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小說,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腐朽,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鬥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是一部讀來讓人心痛的現實故事。開拍的「樹掛一痕舊雪,葉藏幾許新紅」對仗工穩,以景語折射出新舊思想的交替。「枯燈老酒對窮風」運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燈」為視覺之物象,一般以「明亮」或「暗淡」寫之,然作者轉化為沒有生命力的「枯」狀之,含義頗深,我們彷彿看到搖搖欲墜的燈光在長夜裡無力地亮著。「窮風」亦然,風這一無形的物象,一為自然風,二為風氣,作者將其以「窮」寫之,同樣表現了當時社會的沉悶。作者調用豐富的感官,營造舊社會的背景,從而更好地控訴了舊制度舊思想對新青年的殘害。

        高昌老師的《人月圓·牽牛花》因採用了通感手法而使得全詞情趣盎然:

人月圓·牽牛花

高昌

        甜甜喇叭甜甜舉,舉上小籬笆。牽來碧綠,纏成美麗,點綴人家。

        清晨早起,平凡日子,樸實無華。開時簡單,凋時快樂,幾朵心花。

英子簡評:

        這首詠物詞樸實無華,就如牽牛花一般。上片全以通感手法去表現牽牛花的形與色。「甜甜喇叭甜甜舉」以「喇叭」指代牽牛花,亦寫出牽牛花的外形,將視覺的外形特徵賦予味覺的「甜」,讓人感覺牽牛花就如鄰家小妹一樣可愛。「牽來碧綠,纏成美麗,點綴人家」亦是將各種感覺互通,「碧綠」與「美麗」屬於視覺層面,然作者將其轉化為觸覺層面,將靜態的「碧綠」這一視覺顏色牽出,纏繞成美麗的景觀,點綴人家,從而表現了牽牛花樂於奉獻的精神。

        高昌老師的另一首七律運用通感手法亦是十分嫻熟:

歲末回眸

高昌

檢點今生賬目清,且將胸口對天平。

無求使我常溫暖,有愛教人更透明。

幾點閑愁隨雪化,一些新夢與芽萌。

耳邊燕語催春步,凜冽心頭驀地輕。

英子簡評:

        這首七律回顧了自己過去的一年,句句皆有味道,含義雋永。尤其是頸聯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形象貼切,耐人尋味。「幾點閑愁隨雪化」將無形的「閑愁」賦予有形的「雪」之形象,且隨著融雪逐漸消逝,完成了心理感受向視覺的轉化流程,讓人看見了「閑愁」正在像雪一樣漸漸消失,給人以豁然開朗之感。此寫法與李煜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對句「一些新夢與芽萌」則將新夢賦予視覺可感的萌芽,並隨著新芽在不斷萌生,從而形象地寫出了心中的希望,語句優美新穎,給人美的享受。作者運用通感,形象地將無形的「閑愁」與「新夢」具體化、動態化,增強可視性與觸摸感,從而呈現出立體的畫面,創設了美的意境。同時,結句「凜冽心頭驀地輕」以「輕」狀「心頭」之態,亦是通感的巧妙運用。

        我在去年寫的一首七絕《古井》亦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

古井

張金英

壟上青黃又一年,幾多故事已沉眠。

時光捧起清幽夢,漫過心頭是月泉。

英子解析:

        這是我見到隱藏在壟上草叢裡的一口年代已久的井而寫的一首絕句。壟上青黃相接,又是一年過去了,幾多故事都已沉眠在此。時光悄然捧起井水般的清幽之夢,漫過心頭的是月泉般的清涼。為了表現古井的內涵與自我的感受,我沒有直接狀寫古井的外形,主要以虛筆寫之,多處使用了通感手法。「幾多故事已沉眠」將古井定格為一位人生歷史的見證者,如今,這種種故事已經沉寂,這就扣住了「古」字來寫。此句正好與高昌老師的「一些新夢與芽萌」相反,故事是歷史的客觀存在,於歷史而言是可視性的,於今天而言則是可讀性的,我以「沉眠」寫之,將其封存於古井之中。轉句以「捧起」串起兩個虛像:時光與清幽夢,從而自然道出「漫過心頭是月泉」這個結句,此結亦是運用了通感手法,正如李樹喜老師的《黃鶴樓》所寫的「大江一去三千里,總在詩人心上流。」一樣,如果說李老師所寫的是江水流淌於詩人的心間,那麼此句則是將心頭的感受以有形的「月泉」道出,從而說明內心留下的是過往的美好。此句亦是巧用曲喻之手法,將心頭的感覺比作月泉,進而喚出清涼之感。關於曲喻,後面我還要具體闡述。

        李樹喜老師的《西江月·冬日》也運用了通感的手法:

西江月·冬日

李樹喜

        白髮三千醉月,秋風萬里削山。幾番寒暑又何年,探問冬之深淺。

         過客匆匆如蟻,詩書兀自清閑。四門煙樹俱闌珊,懶把官權細看。

英子簡評:

        這首詞表現了作者冬日裡的感慨。「幾番寒暑又何年,探問冬之深淺」採用了通感的手法,作者感慨時光的流逝,探問今冬的氣象,冬天應以時節論之,然作者以可視的「深淺」表現其程度,更為直觀形象。過片句「過客匆匆如蟻,詩書兀自清閑」亦是採用了通感手法,每個人皆如生命的過客,在塵世中來去匆匆,如同忙碌的蟻族,無暇捧起詩書,故「詩書兀自清閑」。作者將視覺性的「詩書」轉化為一種「清閑」的感覺,詩書這種「清閑」的狀態正是當今人們忙於生計、疏於讀書、讓詩書閑置的真實寫照。當然,此句亦是擬人手法。因通感是充分運用聯想,是各種感覺的交互溝通,所以會運用諸如比擬等修辭格。

        曹初陽老師的《自駕游歸途口占》也因通感手法的運用顯得別具情趣:

自駕游歸途口占

曹初陽

夾道冬青著雪肥,一窗舊景久相違。

遠山撲面近山讓,恰似家人接我歸。

英子簡評:

        此絕表現了作者歸家的愉悅心情,起句即用了通感手法。詩人自駕回家,首先看到的是夾道兩旁的冬青樹,其實樹還是原來的樹,只因為樹身覆蓋著雪,更因為詩人的心情愉快,所以感覺樹身變肥了。樹身應以粗壯等詞來形容,然作者將有形的冬青樹用「肥」這一感覺寫出,不僅增添了許多情趣,更是折射出詩人愉悅的情感,與全詩的感情基調是吻合的。

        今年八月,《詩刊》登載了我的七絕《冬日殘荷》,這首詩也運用了通感的手法:

冬日殘荷

張金英

寒水浮煙香色遠,殘英幾片雨中搖。

也曾擁夢橫塘里,坐看天邊夕日燒。

英子解析:

        這首絕句是我於冬日傍晚時分在荷塘邊散步所見的即興之作。寒水浮著輕煙,香色漸漸隨著時光的流逝遠去了,幾片殘英在雨中飄搖。它們在荷塘里也曾經擁有過許多夢幻,經常看著天邊的夕陽燃燒出紅紅的晚霞。此絕的起句即採用了通感的手法,「香」為嗅覺形印象,「色」為視覺形印象,我將嗅覺的香氣與視覺的顏色轉化為「遠」之感覺,從而表現了荷花當年的風韻已然消失的無奈之感。

        再看看劉慶霖老師的《擬歸耕詩》:

擬歸耕詩

劉慶霖

坐讀詩書草垛旁,家中閑馬不由韁。

山田兩畝耕霞錦,瓦舍三間住夕陽。

植樹去時情亦綠,鋤花歸後手猶香。

偶然想起軍中事,過雁成群訓一行。

英子簡評:

        此律著重寫歸耕的樂趣與內心的愉悅,表現詩人的淡泊情懷,尤以中二聯最為出味。頸聯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植樹去時情亦綠」將無形的「情」化為可視性的「綠」之顏色,對句以「香」這一味覺去表現鋤花歸後的手。如此這般,形象地將內心的喜悅與恬淡之情表現了出來。

        無獨有偶,宋彩霞老師的這首《卜運算元》運用的通感手法與劉慶霖老師的類似:

卜運算元·看碼頭

宋彩霞

        我望水之濱,滾滾爭潮汐。無限新生入我詩,顏老詩猶碧。

        大港為多情,運載春消息。塔吊垂天百丈騰,吊起天南北。

英子簡評:

        這首詞描繪了碼頭生機勃勃的場景,讚美了新時代的碼頭氣象,充滿著無限的喜悅與豪情。上片結「顏老詩猶碧」運用了通感手法,作者看著富有生機的碼頭,不禁心潮澎湃,要將這無限新生之景融入自己的詩篇里,待顏老之時,詩篇猶碧。作者巧將詩篇著上可視性的碧綠色彩,說明表現時代生活的詩篇具有無限的生命力,永不衰老。如此一來,不僅豐富了詞的內涵,而且主題得以升華。

        星漢老師的這首五律也有類似的寫法:

雨中游青瓷小鎮

星漢

一自下車後,雙眸不肯停。

瓷窯留朗潤,石路步空靈。

山滾蒼茫綠,雨含柔弱青。

詩囊多照片,誇耀到邊庭。

英子簡評:

        此律寫作者雨中游青瓷小鎮之所見,頸聯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綠」與「青」應該是描畫上去的,然作者將所見之綠色用「滾」寫之,將「青」以「含」引出,從而表現了山坡上一片綠意的勃勃生機,連雨都著上了色彩,形象地再現了此地的雨中景象。

二、聲形交互

        通感在使用過程中,不是單向地以一種感覺向另一種感覺轉化,常常是多種感覺交互溝通,或以聲類聲,如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裡用急雨聲、私語聲、珠落玉盤聲、鶯語聲、幽咽泉聲、銀瓶破裂聲、刀槍相擊聲、裂帛聲來比琵琶聲,是以聲類聲。或以聲類形,西漢·戴聖《禮記·樂記》中云:「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錢鍾書先生就是根據《樂記》中的這一段話,提出了修辭學上的一種手法——「通感」。如前所述,所謂「通感」是把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如歌聲本來訴諸於人的聽覺,但高亢的歌聲如用力舉物,就跟人的肌肉運動(觸覺)聯繫了起來;下滑的歌聲,如物件下墜,就跟人的視覺聯繫了起來;剛直的歌聲、委婉的歌聲都能引起聽眾情緒的起伏變化,這就是說,音樂不光使人感到悅耳,還能溝通人的其他感覺;不光表現出聲音之美,還能「聲入心通」,表現出音樂感動人的力量來,「通感說」雖然是今人提出來的,但這段話說明古人早已注意到了「通感」現象。這段話不僅能很好地為通感下定義,其實亦是通感手法中的一種形式,即聽聲類形。或形聲交互,兼而有之。如嵇康《琴賦》:「狀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湯湯,郁兮峨峨。」琴聲有時如高山峨峨,有時如水聲湯湯。如山是聽聲類形,如水聲是聽聲類聲。再如李賀《李憑箜篌引》:「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動紫皇。」這裡的「玉碎鳳凰叫」,是以聲類聲,但也可以喚起形象。王琦註:「玉碎狀其聲之清脆;鳳叫,狀其聲之和緩。」又稱:「蓉泣,狀其聲之慘淡。蘭笑,狀其聲之冶麗。」就是以聲類形了。又注「融冷光」:「言其聲能變易氣候」,注「動紫皇」:「言其聲能感動天神。」是聽覺通於觸覺與感覺了。

        當代詩人作品中,這種聲形交互使用的情形亦有之,如熊東遨老師的這首五律《鶴》:

熊東遨

閑蹤何所寄?放眼水天寬。

雨讀灘聲疾,雲排日色寒。

遙知梳白羽,未肯向長安。

翻笑江鷗輩,窺魚計已殘。

英子簡評:

        這首詠物詩多以議論之筆寫出了鶴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性,並表現鶴超乎俗輩的情懷與才能,借物喻人,筆法老道。此律的頷聯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雨讀灘聲疾」聽聲類形,將聽覺的「灘聲」以感覺「疾」寫之,對句則將視覺的「日色」以感覺「寒」去表現,從而寫出了鶴雖然沒有安逸的生活環境,但始終保持著「仙風道骨」,雲中鶴的形象呼之欲出,日色亦為之而寒。此種筆法,含蓄蘊藉,引人聯想。此聯聲形交互,有聲有色,詩人調用了各種感官去感受鶴的形象,因而筆下的對象顯得十分豐滿。尾聯的「窺魚計已殘」亦是採用了通感手法,作者化無形之「窺魚計」為「殘」的感覺,突出了江鷗輩挖空心思、黔驢技窮的狼狽之狀,從而反襯出鶴的高潔坦蕩。關於聲形交互的通感手法,我簡單介紹以下幾種形式:

1、聽聲類形

夏日天門山紀游

熊東遨

雲崖盤棧道,一線入穹蒼。

石拙苔痕淺,林幽鳥語涼。

時光真手筆,天地大文章。

會得支撐意,摩峰認脊樑。

英子簡評:

        此律的第四句「林幽鳥語涼」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鳥語」為聽覺,作者巧用「涼」的感覺寫之,從而突出了樹林的幽靜。頸聯則採用「以形類形」的通感手法,將無形的「時光」具化為有形的「真手筆」;將「天地」具化為「大文章」,從而巧妙地表達了讚歎之情。

顧堅紀念館聽曲

星漢

一曲春風齣戲樓,崑腔此處是源頭。

想來當日新聲起,便借婁江入海流。

英子簡評:

        此絕寫的是作者聽曲的感受,轉結很好地運用了通感的手法:詩人將屬於聽覺的「新聲」轉化為流動的江水,以聲類形,具體形象,從而突出了崑腔的源遠流長之影響。

2、以聲類聲

酷暑夜讀書

楊逸明

天張熾熱網恢恢,我坐危樓卷帙開。

汗向五千年灑去,風從九萬里吹來。

哲人思辯飛成瀑,騷客心聲響作雷。

誰及書生一瓢飲,納涼隨處是瑤台。

英子簡評:

        此律寫了作者於酷暑夜讀書的情形,表現了詩人從詩書中納涼的那種淡然心境。頸聯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哲人思辯飛成瀑」以曲喻去表現哲人思辯的暢達,思辯本不會飛,然作者將無形的哲人思辯比作視覺可感的「瀑布」,所以自然喚出「飛」字。對句是典型的「以聲類聲」的通感手法,作者將騷客心聲比作雷,故以「響」寫之,從而表現了騷客強烈的心聲。

臨江仙·寫給一位北漂

劉慶霖

        醉在京城出租屋,喝乾半碗鄉愁。月光覆蓋鬢邊秋。老家來電話,只說是豐收。

        把薩克斯吹哭了,黃昏溫婉清幽。明天依舊擠車流。看花人笑語,等我路回頭。

英子簡評:

        這首詞語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摯,很能打動人心,尤其是通感手法的運用,增添了無窮的韻味。上片的「月光覆蓋鬢邊秋」將所見的鬢邊毛髮轉化為「秋天」這一意象,增添了無限的傷感。尤其是過片句「 把薩克斯吹哭了」是典型的「以聲類聲」之通感手法,作者將薩克斯的樂聲和哭聲溝通起來,有力地表現了北漂族想家的情懷,我們彷彿聽到《回家》的薩克斯樂曲里那濃濃的情思伴著晶瑩的淚花,實為扣人心弦。

3、以形類聲

寒露颱風(2016秋)

李樹喜

        寒露時節,滬上颱風驟雨,與詩友聚於浦東。逸明、馬力、了凡在座。

颱風寒露至,夜幕少人行。

綠葉搖黃葉,雨聲雜酒聲。

秋思無遠近,敲句忘陰晴。

李杜千秋後,吾群補姓名。

英子簡評:

        詩人雅聚,往往會寫詩再現當時的雅聚情形,此詩亦然。所不同的是,此詩在寫法上大膽創新,其驚人之語給人回味。首聯寫雅聚的時間和環境,為實寫;頷聯採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綠葉搖黃葉」著一「搖」字,寫出了樹葉在寒露時節的變化,更增動感,讓人感覺到樹葉顏色的變化流程;對句「雨聲雜酒聲」雖然犯了孤平,但形象地寫出了雅聚時行酒的場面,既有外在的環境,又有內部的場面,兩相結合,感悟獨到。酒,既是視覺的物象,因其香氣繚繞,所以又是嗅覺的物象,然作者聽到的是「酒聲」,這就將視覺轉化為聽覺,是「以形類聲」的通感手法的妙用,從而很好地渲染了當時詩友們聚會的歡快場面。頸聯亦是採用通感手法,秋思為無形的情愫,作者將其轉化為可視的遠近,似乎可以測量,「無遠近」生動地表現了秋思沒有距離,而在於真摯的情感;對句則寫出詩友們醉心敲句而忘了身外的陰晴變化,所以自然流瀉出「李杜千秋後,吾群補姓名」之語,相信詩詞史上,將會給他們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曲喻溝通

        通感還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個比喻轉到另一種感覺。韓愈《和水部張員外宣政衙賜百官櫻桃詩》:「香隨翠籠擎初到,色映銀盤寫未停。」櫻桃是紅的,說它香,是視覺通於嗅覺。但櫻桃並不香,這個香是從它象紅花,由紅花喚起的香。又如韓愈的《南山》詩:「或竦若驚雊(雉鳴)」,「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佑」,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頭,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鳴來,即曲喻,也即視覺通於「驚雊」的聽覺。有的石頭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惡」或「相佑」來,是曲喻,也即視覺通於「相惡」「相佑」的感覺。石頭不會發聲或相惡相佑,通過通感,打通了視覺與聽覺感覺的界限。今人作品中,如楊逸明老師的這首七律:

聽蘇州孫家姐妹唱評彈,不覺已二十年矣,惘然有作

楊逸明

姑蘇聽曲月如鉤,桃塢春深小巷幽。

彈唱動情教客醉,笑顰添色遣花羞。

夢中眷戀江南雨,別後蹉跎海上秋。

遊子怕聞吳語好,鄉音似酒滴心頭。

英子簡評:

        此律回憶了二十年前蘇州孫家姐妹唱評彈的情形,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詩中幾處運用了通感的手法,如「桃塢春深小巷幽」,將視覺性的「小巷」以「幽」這一感覺寫出,交代了聽曲的環境。「笑顰添色遣花羞」寫出了孫家姐妹笑顏的美麗,笑顰本無色,然詩人以「添色」寫之,更是增添了孫家姐妹的嫵媚,因「添色」,故比花還美。此句雖沒有採用移覺,但想像豐富,詩語極其靈動。「別後蹉跎海上秋」道出自身離開蘇州老家,在上海生活的一番感慨。作者將「海上」這一具體的可視物象轉化為「秋天」,從而增添了蹉跎之感。最令人拍手的當屬結句的通感手法,作者巧以曲喻,含蓄而真切地表達了熱烈的思鄉情懷。作者將聽到的鄉音比作酒,從而喚出了「滴心頭」,心頭流淌的儘是如酒一般的濃濃鄉情啊!其詩語帶來的表達效果可謂叩人心懷。

        楊逸明老師的另一首律詩亦是採用了曲喻方式的通感手法,很見奇妙:

初春戲筆

楊逸明

春風帶電到江南,擊活溪流擊醒山。

閃閃繁花初點亮,毛毛細雨半吹乾。

詩心漸暖飛窗外,靈感微麻顫筆端。

夢片情絲皆導體,書生自笑絕緣難。

英子簡評:

        這首詩寫了初春時節,詩人靈感乍現的快慰。首聯即以通感寫之,因作者想像春風帶電,因而「擊活溪流擊醒山」,詩人沒有直接狀寫萬物復甦的氣象,而是說春風擊活了溪流,擊醒了山坡。春風給人的感覺應是輕柔的吹拂,然詩人則因其帶電而感覺其在擊活溪流擊醒山,這種感覺的變化是因為詩人的豐富想像。頷聯「詩心漸暖飛窗外,靈感微麻顫筆端。」亦是採用通感手法,在詩人眼裡,無形的「詩心」有了溫度,無形的靈感也有了觸覺的感應,那就是「微麻」。如此一來,形象地表現了初春時節,詩人詩性大發的快慰。尾聯則含蓄地採用曲喻的通感手法,作者將夢片情絲比作導體,從而喚出「書生自笑絕緣難」之句,「絕緣」語意雙關,從而間接地表達了書生對詩詞的熱愛之情。

        劉慶霖老師的這首七律《代盲人作》多處使用通感,已經把通感手法發揮到了極致:

代盲人作

劉慶霖

不曉光明咋弄丟,春天到了眼成秋。

日如霧影茫一片,天比屋檐高半樓。

書里梯攀手指上,世間路在竹竿頭。

偶思撲蝶草叢坐,摸到枯花唯淚流。

英子簡評:

        此律巧以曲喻的方式再現通感手法的高妙,因失明了,故將春天當做了秋天,由失明引出了「眼成秋」,所以才會感覺「日如霧影茫一片,天比屋檐高半樓」,由盲人「看到的」太陽和天引出霧影與屋檐,即視覺通於感覺「茫一片」和「高半樓」,以通感寫之,使人不由得對盲人生髮同情之心。

生查子·中秋夜偕諸子渤海灣看月

熊東遨

        夜色薄如紗,夜氣涼如雪。偶與白鷗盟,共醉清秋節。

        家在海之南,人在天之北。對此眼中圓,翻覺心頭缺。

英子簡評:

        中秋之夜看月,自然會引起思鄉之情,這是永恆的主題,在寫法上如何翻新?此律很好地運用了通感的藝術手法,給我們以啟示。開拍「夜色薄如紗,夜氣涼如雪」以曲喻溝通感覺,夜色應該是或濃或淺的,而詩人說成「 夜色薄」,這個「薄」是因為夜色如紗,所以喚起了「薄」這樣的感覺,彷彿夜色可以觸摸一樣,突出了夜色的美好。對句則是將夜氣比作雪,所以才會有「涼」的感覺。在這美好的中秋之夜裡,詩人「對此眼中圓,翻覺心頭缺」,詞結拍不僅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同時,「翻覺心頭缺」亦運用了通感,將心頭的情感轉化為「缺」這一可視性的形狀,形象貼切,從而巧妙地表達了思鄉之情,最為高妙!

參觀陳瑸故居感賦

星漢

我踏前賢路,回頭看政壇。

古今多墨吏,朝野重清官。

大海胸中碧,殘陽掌上丹。

出門頻北望,寄夢過邯鄲。

英子簡評:

        陳瑸故居坐落在雷州市南田村。陳瑸,廣東海康(今屬雷州市)人 。康熙三十三年(1694)進士,累官福建巡撫、浙閩總督。清廉卓絕,康熙帝稱為「苦行老僧」。從這首詩的「回頭看政壇」,「古今多墨吏」,「寄夢過邯鄲」諸句來看,詩人的「感賦」來自「發思古之幽情,往往是為了現在」(魯迅語),這也是一般懷古詩的主要特徵,「回頭」的目的在於當下,針對陳瑸這位歷史人物,藉此抒發作者的思考、觀點與態度,其願望是「朝野重清官」。最出彩的當屬頸聯,含而不露,高度讚揚了陳瑸寬廣之胸懷。「胸中碧」與「掌上丹」用語靈動,意蘊豐富:「碧」是大海的顏色,詩人巧以曲喻這種通感方式,將陳瑸的胸懷比作遼闊的大海,從而喚出了「碧」這一視覺的顏色;對句則是將掌上的權利比作殘陽,從而喚出「丹」的色彩。這正是主人翁「碧血丹心」之寫照,生動地刻畫了陳瑸這位清官的形象。全詩議論精闢,感懷深沉,餘味悠遠。

        綜上所述,一首作品中,作者往往是調用各種感官參與感受客觀事物與世界,從而使筆下的事物不僅著上豐富的主觀色彩,更是充滿了想像的張力,拓寬了詩詞的審美範疇。審美是人類特有的活動。錢鍾書先生說過,「在日常經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線……」可見,通感廣泛地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如人們常用「甜美」形容歌聲,「甜」本屬於味覺印象,「美」屬於視覺印象,「歌聲」則屬於聽覺感受。一個詞、一個句子,往往將各種感覺綜合在一起,創設出奇妙的境界。人的五種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視覺與聽覺。運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維定勢,深化藝術。通感哲學基礎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則,客觀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通感同樣也可以用聲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達人類的感情,它成為了寫作實踐中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在詩詞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讀者各種感官共同參與對審美對象的感悟,克服審美對象知覺感官的局限,從而使產生的美感更加豐富和強烈。詩詞的語言具有一定的伸縮性與柔韌性,其中的原因也在於通感手法的使用,從而使詩詞更具形象美與空靈美。因而,在詩詞創作中,合理運用通感手法尤為重要。

南國英子

        以上所說是英子在寫作實踐中與閱讀師友們的作品中感悟出來的一點心得。這幾天,我通過搜集、整理、品讀大量的作品,進而觀察、思考,總結出以上幾點,不到之處請多多包涵,並希望提出寶貴意見,以期進步!感謝各位師友的聆聽與陪伴!祝大家周末愉快!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無 憂

        大家之作遇到點睛妙評,英子老師博學睿智,高屋建瓴,一節精彩解讀讓我們更好的走進詩人的內心,生花妙筆,筆透乾坤,感謝英子老師帶來如此精彩的一課。煙雲日月,粉黛春秋。蒼老的時光給了我們無盡的寶藏。今人妙筆,再續唐宋輝煌。且讓我們放下浮躁和驕傲,墨海揚帆,來一場跨越五千年的詩意航程,採擷知識的珠蚌,綴滿豐碩的人生!再次感謝英子老師帶來這樣豐盈厚重的一課。感謝大家一起度過這樣美好的夜晚!讓我們一起期待下期雲帆詩友談創作,不見不散!

        張金英,網名南國英子,筆名英子。女,70後,粵人居瓊,校報副主編。好寫作,愛詩詞,尤喜古詩詞鑒賞,獲國內詩詞賽一二等獎若干,著有各種評論五百餘篇。


推薦閱讀:

他用畫筆記錄自己靈魂消散的全過程
【汪國真的現代詩】靜謐、安祥、有意境;柔情、細膩,好溫暖…
招納賢士
小說創作的一般性方法
戊戌正月稿

TAG:審美 | 詩詞 | 創作 | 通感 | 範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