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單身潮來襲:比世界大戰更嚴重 只虐單身狗
在電影《BJ 單身日記》中,主人公布里奇特·瓊斯是個32歲剩女,一個平淡多年、有些急不可耐要將自己嫁出去的女人。然而,身邊的男人們說,女人戀愛就是搶凳子的遊戲,過了三十歲沒有男友的女孩,就像音樂停了還沒有找到凳子的人,出局了。
《BJ 單身日記》主人公布里奇特·瓊斯
在中國,有學者研究發現,超過一定年齡、還沒有結婚的農村男性被認為是異類,不但自己覺得抬不起頭來,還很容易成為被村民們有意無意排斥、隔離的人群,「單身漢到哪,人家都不放心」。
然而單身者,正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群體,一個社會符號。有媒體報道,國家民政局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中國大陸有1.8億單身男女。
這一趨勢並非中國大陸獨有。台灣媒體報道,2012年台灣15歲以上的單身人口為939萬人,佔總人口約42%;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到2030年,日本的終身未婚男性比例將增至30%,而女性則增至23%。
在百度輸入「第四次」,自動跳出來的第一詞條就是「第四次單身潮來襲」,其後才是什麼「第四次工業革命」「第四次世界大戰」。你看,單身這事兒,比世界大戰嚴重多了。這怎麼讓人愉快的單身?
單身潮
單身潮的「潮」可做兩種解釋:一是人潮人海的「潮」,二是潮流前線的「潮」。同為「大潮」中的「單身狗」,心態卻可能大相徑庭。有人被迫單身,哀怨焦慮;有人樂得單身,逍遙自在。
先說第一種,在人潮人海中的單身者們。
知乎上有條提問叫「單身究竟有多好」,大概有1萬5千的關注;而相關問題「非單身究竟有多好」,才700人關注。可見「單身」是個話題,「非單身」就沒啥人在乎。所以,雖然你單身,但起碼引人注目啊。因為引人注目,所以當單身的人數超過一定數量,專家們就開始出來發言了:中國的非婚人口早已經超過2億,據此認為中國第四次單身潮已經來襲。
查找前三次我國單身人口增加的原因,發現和第四次畫風不太一致:前三次增加的主要是離婚人士;而今增加的主要是大齡未婚人士。
1950年代,我國第一部《婚姻法》出台,過去只知道「休書」不知道「離婚」的圍城中人(尤其是女性)覺醒了,過不下去的無需再忍,離!
1970年代末,「知青」返城大潮出現,異地婚姻難敵城鎮戶口,離!
1990年代,改革開放富起來,溫飽足而思……自由,離!
現在,單身人數第四次攀上高峰,比前三次更上一層樓,都無需走到離婚那一步,直接從不結婚的源頭開始創造單身潮,斬草除根。
人數一多,就成了「社會現象」,常常會引發「社會問題」。由於計劃生育,中國男女比例失調。即使回到原始社會的規則,允許男性拿著大棒子出門打暈一個姑娘,扛回家就能當老婆,也會有2000萬的男性仍是單身。這些被男女比例過濾而剩下的男性,大部分在農村地區。而在大城市,選擇單身的大齡女青年,又會被冠以「剩女」的稱呼。這是教育部 2007 年公布的 171 個漢語新詞之一,到今天,這個辭彙已經顯得令人厭倦。詞語不再時髦,而現象一直存在。以超過30到39歲而未婚作為「剩女」的界限,《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這個人群超過582萬。
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大男當婚》海報
如果要快速解決中國第四次單身潮的問題,也許,讓大家買得起婚房,可能是個主意。
說到買婚房,也許許多獨身主義者會嗤之以鼻。畢竟,標榜自由獨立的人越來越多,單身也不一定真是因為「自己丑還看不上別人」,而就是「寧肯錯過、不願將就」,偏偏願意享受那種無拘無束的狀態。有雞湯云:「單身是最好的增值時期。」所以也有標榜「潮」的單身者,我就是愛單身,我就是很fashion。前兩天那篇很流行的文章《張曼玉睡過多少男人卻還是自由身》,讓不少單身嘖嘖讚歎,看,這才叫人生瀟洒走一回。
早在中國之前,已有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始被獨身主義者們攻佔。據台灣媒體報道,2012年台灣15歲以上的單身人口為939萬人,佔總人口約42%;法國約有250萬單身成年人;16歲以上美國人中,約50.2%是單身;德國柏林獨身人口達到54%;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到2030年,日本的終身未婚男性比例將增至30%,而女性則增至23%。所以有人說,獨身潮是伴隨著現代化而必然產生的潮流。所以,讓你自由獨立的獨身主義,這真的是依靠「獨立思考」產生的么?
未婚媽媽的煩惱
北京深秋的一天,下著濛濛細雨。韋珊為幼兒園放學的女兒戴上帽子,下意識地撫摸著她的頭,心疼地嘆了口氣。稀疏的頭髮,軟軟地耷拉在小腦袋上。髮際線有些高,長度不過額頭。女兒的同班小姐妹,比她小的都一個個紮起辮子了,女兒還不能。
她覺得是自己的錯,「很多非婚生就是連滾帶爬過來的」。作為一位高齡未婚媽媽,她獨自母乳餵養,有時候累到給孩子煮米粉的時間都沒有,更顧不上添加什麼別的食材,以致於女兒從小營養不良。個頭、體重、頭髮這些指標,都顯得比同齡孩子要差。
「有時候想起這些事,我就特別恨孩子她爸。」韋珊加重了語氣。那男人不願意與她結婚,糾纏至今。韋珊快40歲了,眼角已有明顯魚尾紋。因為年紀大,懷孕時醫生告訴她,如果打掉這一個,這輩子可能就懷不上了。再三思量後,她選擇了留下。
未婚媽媽們很多有類似情況。韋珊認識一位未婚媽媽,她有瘢痕子宮加多發子宮肌瘤,幾年前做過一次肌瘤手術,後又複發。懷上第一個孩子後一直保胎至剖腹產,產後醫生說,今後她已經不能再做這類手術。這意味著,這位母親只可能有這一個孩子。
韋珊的女兒快3歲了,仍然是「黑戶」。在中國現行計生政策下,生孩子必須持有準生證(即計劃生育服務證),而獲得准生證的一個前提是有結婚證。因此,非婚生育不符合國家計生規定,屬於違規生育。
超出國家規定生育子女的,應當繳納社會撫養費。像韋珊這樣,哪怕是第一胎,未婚生育也要被收費。這是一筆數額不小的罰款,通常與各地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掛鉤,各地標準並不一樣。
韋珊戶籍在北京市朝陽區。2013年,她準備好了繳納罰款,不料數額超出預想。當年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21元,韋珊被社區計生委告知,她需要繳納6倍罰款即24萬元,「這明明是我的第一個孩子,為什麼要6倍徵收?」
《北京市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確實規定,對非婚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當事人,按照1倍徵收。然而,韋珊孩子的父親,曾經離異並育有一女,韋珊的孩子必須計算成為男方的第二個孩子。如果是第二個子女,則為3至10倍徵收。
韋珊孩子的父親戶籍地在江西。江西罰款少些,但是,他們不能在江西繳納。因為上述規定中還有一條,只要當事人一方具有北京市戶籍,另一方是非北京市戶籍的,由具有北京市戶籍一方當事人的戶籍所在地的區、縣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徵收社會撫養費。
焦灼之下,韋珊想到了另一個辦法:報告生父失蹤。然而,她很快發現,這也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道路:在北京,繳納社會撫養費的前提是提供生父信息、親子鑒定證明。如果找不到人,需到對方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開具失蹤證明。
然而,失蹤證明是不可能的——消失的生父們,往往只對未婚媽媽「隱身」,卻和家人保持聯繫。未婚媽媽與生父沒有結婚證,即沒有利害關係,也不可能向法院提請。這意味著,如果男方無法聯繫、或是不願出面,未婚媽媽們連交社會撫養費的資格都沒有。
孩子的生父,還一度攛掇著韋珊「假結婚」。韋珊懷孕時,他不知從哪裡找到一個寧夏籍男子,讓韋珊奔赴寧夏與之領證。他非常滿意這個安排,韋珊意識到風險極大,直到出發前一刻才拒絕。
「於情、於理、於人性,我沒做錯什麼。」韋珊對自己的境遇越來越不滿。如今,對於那24萬元社會撫養費,她和女兒生父僵持不下。如果對方堅持不出,她只能在自己全額墊付後,再去法院起訴。最好的結果,不過是一人一半——她始終糾結,這與雙方的付出相比,差距太大,難以接受。
生育權之辯
2015年7月,徐靜蕾對媒體公開了自己在美國冷凍卵子的事,引發熱議。8月,央視新聞報道稱我國單身女性不能使用冷凍卵子生育,徐靜蕾轉發微博並表示,「有一種生物叫:#我國單身女性#。」之後,作家韓寒也轉發微博表示反對,「生育必須要和找個男人結婚捆綁嗎?」
央視新聞對「冷凍卵子」的報道
早在2002年9月,吉林省通過《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其中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達到法定婚齡決定不再結婚並無子女的婦女,可以採取合法的醫學輔助生育技術手段生育一個子女。」
這在全國的地方立法中尚屬首次。它將生育權的主體擴展到單身女性,衝擊了基於婚姻關係而享有生育權的傳統觀念。條例一出,舉國爭議。支持者稱,此舉是生育權理論的一大進步;反對者表示,它將引發眾多問題,比如,萬一獨身媽媽意外死亡,幼子將由誰撫養?
事實上,吉林省通過條例的2個月後,國家計生委副主任趙炳禮公開表態:雖然單身女子也有生育的權利,但不宜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對此加以規定。2003年6月,國家衛生部公布了新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明確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再次堵上了獨身生育的大門。
在此規定下,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也不可行。「凍卵」屬於輔助生殖技術範疇,必須是持有「三證」,即結婚證、身份證、准生證,且患有不孕不育症的夫婦才可以接受輔助生殖技術診療。有的醫院,允許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但在使用冷凍卵子時必須提供三證。
「在人類平等的意義上,任何一個人,不管是已婚者還是單身未婚者似乎都應該享有生育、養育後代的權利。」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博導王桂新教授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
他說,在歐美、日韓等一些發達國家,不婚、不育者的數量在增多,特別是在高學歷人口中不婚、不育者佔有相對更高的比例。這種現象已加劇了這些國家的少子老齡化甚至已導致其人口減少。所以,在這些國家,「單身生育權」是被要求行使的基本權利。有些國家甚至提倡不管是已婚還是單身,只要有生育行為就行。
在英國,未婚母親可以很容易地在公共服務部申請到政府補助。除了物品、食品和醫療援助以外,英國政府還直接向未婚母親發放救助金,幾乎可以滿足母親和孩子的全部生活需求。在美國,未婚媽媽的幫助項目還包括房屋補貼,提供住房券幫助那些即將失去住所的未婚母親。
然而,這些並不適用於中國國情。王桂新教授同時表示:「我個人認為,就我國目前發展階段,單身生育權或生育權與婚姻分離問題可以在理論上做些探討,但實踐上還不宜大面積提倡。」
在他看來,傳統意義上的生育一般應以結婚為前提。傳統觀念上,如果一個未婚女性生育孩子,大家都會覺得怪怪的,甚至認為這位未婚女性有男女關係不檢點等品質問題。從這一意義上說,「單身生育權」這個提法不太合適。
事實上,在中國當下社會,不僅缺乏對未婚媽媽的支持系統,甚至還會剝奪其部分權利,比如,本應由生育保險支付的檢查費、手術費、住院費、接生費、藥費等費用無法報銷,想要休帶薪產假也需要提供准生證,只能被迫辭職。
2011年8月,一位讀者向某雜誌去信稱,自己在公司組織的一次體檢中被查出懷孕,因尚未結婚,她多次向公司承認錯誤,表示願意做好善後處理工作,不會影響工作,但公司還是以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為由,解除了與她的勞動關係。
「只虐單身狗」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30歲及以上女性人口中,有2.47%未婚;而此前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僅有0.92%未婚。10年間,這一比例增加了近2倍。
大城市單身者如今正逐漸成為一個獨特的社會群體,其中以「剩女」居多。「剩女」是教育部 2007 年公布的 171 個漢語新詞之一,官方釋義為:現代都市女性,絕大部分擁有高學歷、高收入、高智商。然而,沒有婚姻。
秋實只有27歲,卻在一個中部省份地級市成為旁人眼中的「剩女」。母親的逼婚已經上升到讓她「死得瞑目」的嚴重程度。為此,她轉戰另一個城市,搬到公司單身宿舍,很少回家,「單身問題,直接導致我的家庭關係不和睦。」
在家裡,她每說一句話都要小心斟酌,一定避免三句後能繞得到結婚的話題。比如,如果看電視,隨口感嘆這個男人好帥啊。媽媽便會接話,就盯著帥的人,現實生活中怎麼能找到呢,這就是你不能結婚的原因!
她請媽媽出去旅遊。媽媽會拒絕,理由是,萬一出了點什麼事,以後說家裡有一個癱了的,誰還肯要你?
一位婦產科的醫生朋友勸她,如果一輩子獨居,老了去醫院,醫院都不敢收。朋友說,按照規章制度,自己簽字是可以手術的;但是約定俗成,如果沒有親屬陪同就不收治,以沒有病床等其他理由搪塞過去。原因是,一旦出現醫療事故,很難解決。
老了想進養老院,必須有子女或監護人、擔保人簽字。經營性墓地最長只能收費20年,到時如果沒有子女幫忙續費,墓地按無主墓穴處理,骨灰將被拋灑或深埋。一位網友因此評論:「原來以為獨身最大敵人只是父母,這樣看來,最大敵人其實是國家啊!」
儘管秋實年紀還小,她已經感受到種種「只虐單身狗」的不便。比如,她想獨自一人報團旅遊,但旅行團是以兩人為基準接待,一個人報名需要補交單房差。出國辦簽證時,旅行社告訴她,如果是單身無陪同,被拒簽的可能性非常高。
公司總是讓她在節假日加班,理由是沒結婚,沒什麼要緊的事。遇上公司組織體檢,單身女性都沒有婦科檢查這個項目——「人們默認單身就沒有性生活」。
曾經的大學老師告訴她,「女生考完研,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找個好對象,趕緊佔住一個,要不然等你們考博的時候,就徹底沒人要了,我們路過女博士宿舍樓,都是躲著走。」……如此種種,讓秋實不禁感慨:「作為一個中國內陸大齡單身不思婚育文藝女青年,這個世界對我們所投射的滿滿的惡意,從未停止」。
單身有煩惱,但該被尊重
有部台灣電影叫做《愛》,其中最震撼的情節是,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意外懷孕,但沒啥猶豫就決定做未婚媽媽,而且她的家人給了巨大支持。如果在大陸,我想這個決定會更加艱難。《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其他不符合法律規定和生育政策的孩子需要交納社會撫養費。非婚生子女就是屬於「不符合生育政策要求」的,因此應當根據國務院和各個地方的法規規定來辦理登記非婚生子女的戶口,並且繳納社會撫養費。也就是說,哪怕是第一胎,未婚生育也和超生的待遇一樣,要被收數額不小的罰款,各地不一。
7月,徐靜蕾宣布自己「冷凍卵子」,8月,央視新聞報道稱我國單身女性不能使用冷凍卵子生育。而早在2003年6月,國家衛生部公布了新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明確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這些例子都有些極端,在我們生活中,更常見的單身煩惱,是被父母親友催婚。大齡男女青年一周不相親十次八次,這春節回家就算是白過了。父母逼迫相親也就算了,一位朋友還曾被領導逼迫相親,這也是像中國這樣以婚姻為本位的傳統社會,轉型路漫漫的縮影。
不論單身好與壞,關係個人還是社會,如果能減少單身者面臨的障礙、忽視,減少「單身狗」們被壓迫的焦慮感,也許他們的自嘲里會真的多一點輕鬆和愉快。
2015年要過去了,唯希望世界和平,還有……祝像無忌公子一樣的單身狗早日脫單!祖國真的需要你們!
單身,不是一個人的事
選(bei)擇(po)單身,只和自己有關?Too simple
在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親密關係」,指成年後與伴侶關係。每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有構建「親密關係」心理需求。我們都或多或少在童年時期遭受過一些心理的創傷,形成性格中的一些弱點,這些問題的修復可能依靠普通的人際關係難以達成,唯有構建親密關係,才能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一直單身的人,可能會在這個層面的心理需求上永遠處於缺憾狀態。如果社會上有過分大量的單身人士,可能會造成整個社會層面的心理改變,比如對責任感、同情心、人與人的親密界限等等的認知改變。
單身也會帶來社會經濟方式的變革。大家都知道,計程車司機是許多城市的一大神秘組織,其成員往往無所不知。有一次,島妹與朋友打車時聊天,腦洞大開,想開一家只接待「單身狗」的小快餐店,理由是一個人吃飯速度肯定快,這樣客人流動速度就快,感覺能掙大錢。司機師傅聽完對話,表示非常不屑:「還不如開只接待情侶的飯店,一對情侶點菜花的錢肯定比兩個單身客人多。」我們大呼有理。「單身經濟」與「情侶經濟」,是兩種不同的運營方式。在「單身經濟」開發較早的日本,出現了「膠囊旅館」,還有為單獨食客提供毛絨玩具陪吃的餐廳,「無印良品」出售有為單身設計的「小號」廚房用品。在韓國,有攝影店為獨身女性提供「一個人的婚紗照」(感覺這一條可以推廣,解放許多已婚但是不願意當婚紗照中「道具」的男性)。
然而,從人類繁衍、社會勞動力需求的長遠角度看,單身畢竟尤其弊病。所以,幾乎沒有國家和政府會鼓勵單身,許多政策設置不利於單身人士,比如貸款。在美國,銀行給單身人士的貸款額度要比已婚人士的要低。尤其在房貸發放上,一般會默認夫妻兩個人的還款能力要比單身的要強。此外,單身人士在住房支出、醫療開銷等方面也高出許多。2010年,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單身者一年的支出要比已婚者多出5000英鎊,單身獨居一生的人要比已婚的人多花25萬英鎊,這也被戲稱為「單身稅」。
所以,不要以為只有「窮」會導致單身,單身可能也會導致「窮」。復旦大學調研了「80後」的教育、工作、婚戀、生育、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行為。調查結果顯示,結婚的人比單身的賺得多。澳大利亞學者更早之前也有研究顯示,結婚能夠改善單身人士的經濟狀況,還可能是單身人士增加收入的最好方式——結婚之後好多單身時的花銷可以免除或者減少,通過分享一些東西減少開支。
這樣看來,「雙十一」真是一個巨大的陰謀,一方面不但在原本的「光棍節」這一天促進了單身人士的「節日消費慾望」;還把非單身人士也拉下了水,使他們也並沒有「減少多餘的花銷」。
一個人的經濟社會
在日本,單身服務業發展較早。因單身人群多居住在單人公寓、壁櫥狹小,東京街頭洗衣店推出了衣物保管服務,顧客只要支付同洗衣等額的費用就可以享受最長7個月的保管服務。
一些專為單獨食客服務的日本餐廳,提供可愛的毛絨玩具陪吃。7.11便利店連鎖集團推出家政服務,為單身人群提供家庭廚房、浴室、床上用品的清潔洗滌服務。2014年,家居用品零售商「無印良品」推出一套「小號」廚房用品,包括小號烤箱、煮飯器、電水壺和榨汁機。
日本一家公司可以提供名為「單身婚禮」的新式服務,客戶在兩天時間裡穿上結婚禮服,精心化妝並選擇花束。如果願意,客戶甚至可選擇一名男性陪同她們拍照。
在韓國,未婚女性可獨自前往攝影工作室拍攝婚紗照。一些電器公司宣稱將重點放在單人家庭,推出小容量洗衣機、機器人真空吸塵器及攜帶型電視機等;2013年,包裝的、即食的、單人份為主的食品,銷售額明顯增加。不過,韓國新稅制規定,未婚的高收入單身職場人繳納稅金數額上漲,比結婚人士實際繳納更多的個人所得稅,被調侃為變相的「單身稅」。
在台灣,有餐廳推出一人份的佛跳牆、獨享Pizza,便利店裡有單賣一根的香蕉。街上可買到迷你空氣清凈機、小包裝米、適合一人用的煮飯小陶鍋等。
2010年2月,挪威游輪公司宣布,將在加勒比航線的游輪上增加128間單人房,不再需要支付兩人費用。美國聖摩尼卡的一家酒店推出了一個「獨自在城市旅行」的方案,包括許多如何獨自一人遊覽城市的建議。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市,有一個名為「一起擁抱人生旅程」的七層樓住宅項目,專為40歲以上、沒有子女、有興趣下半生一起體驗獨居生活的人們所設立。樓里的公共空間包括餐廳、開放式廚房、電腦房、洗衣房、編織區、木工室等。每周六,每個居民都必須協助做飯和打掃衛生。
中國四次單身潮
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受首部《婚姻法》影響所致;
第二次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知青為了返城紛紛離婚,引發了單身潮的出現;
第三次是在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引發傳統家庭觀念的轉變,第三次單身浪潮來臨;
到了20世紀末,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女性自主意識的提升,第四次單身浪潮逐漸顯現。特徵是,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明顯增多,而且還帶動了「單身經濟」。(國搜國情綜合海外網、中國青年網等報道)
推薦閱讀:
※深扒有調女王雪姨的獨居生活, 9大法寶讓她不想結婚!
※單身必須死
※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看單身二孩媽媽如何逆襲
※98%男人單身的原因,懂女人撩妹更簡單
※我主良緣十周年大調查:懶是脫單的頭號「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