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二冊21)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二冊21)                        第二冊卷21-卷40          卷第二十九 釋初品中 隨喜迴向     

    問道人譯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九

釋初品中隨喜迴向等 

【經】「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持戒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隨喜心者,如隨喜品中說。

(【論】隨喜心的意思,如隨喜品中說的。)

複次,隨喜名有人作功德,見者心隨歡喜,贊言:「善哉!在無常世界中,為痴闇所蔽,能宏大心,建此福德!」譬如種種妙香,一人賣,一人買,傍人在邊亦得香氣,於香無損,二主無失。

(又,隨喜的意思是有人作功德,見的人心隨歡喜,贊說:「善哉!在無常世界中,為痴闇所蔽,能宏大心,建此福德!」譬如種種妙香,一人賣,一人買,傍人在邊也得香氣,於香無損,二位主人也沒有損失。)

如是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邊隨喜,功德俱得,二主不失。如是相名為隨喜。以是故,菩薩但以隨喜心,過於求二乘人上,何況自行!  

(象這樣有人行施,有接受的人,有人在邊隨喜,一起得功德,二位主人也不有所損失。這樣的相稱為隨喜。所以,菩薩但用隨喜心,超過求二乘的人,何況自己作!)

問曰:菩薩云何能以隨喜心過聲聞、辟支佛人以財布施上?

(問:菩薩如何能用隨喜心得的功德超過聲聞、辟支佛人用財布施所得的功德?)

答曰:聲聞、辟支佛行是布施,菩薩於傍見之,一心念隨喜,贊言善哉!以此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度一切眾生故,以此為得無量佛法故,以二種功德,過求聲聞、辟支佛人所行布施上。

(答:聲聞、辟支佛行此布施,菩薩在旁邊看見了,一心念隨喜,贊言善哉!用此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了度一切眾生,用此為了得無量佛法,用這二種功德,超過求聲聞、辟支佛人所行的布施。)

複次,以諸法實相智慧心隨喜故,過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上。  

(又,因用各種法實相智慧心隨喜所得的功德,超過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所得的功德。)

複次,菩薩以隨喜心生福德果報,迴向供養三世十方諸佛,過聲聞、辟支佛布施上。譬如人以少物獻上國王,得報甚多。又如吹貝,用氣甚少,其音甚大。

(又,菩薩用隨喜心生福德果報,迴向供養三世十方一切佛,超過聲聞、辟支佛布施所得的功德。譬如人用少物獻上國王,得報很多。又如吹貝,用氣很少,發出的音很大。)

複次,菩薩以隨喜功德,和合無量諸餘功德,乃至法滅亦不盡。譬如少水置大海中,窮劫乃盡。持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亦如是。  

(又,菩薩用隨喜功德,和合無量其他的各種功德,乃至法滅也不盡。譬如少量的水放在大海中,窮劫才盡。持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也是這樣。)

問曰:諸佛次第有菩薩,菩薩次第有聲聞、辟支佛,今言菩薩欲過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等,有何奇特?

(問:一切佛次第有菩薩,菩薩次第有聲聞、辟支佛,現在說菩薩想超過求聲聞、辟支佛人的布施等,有何奇特?)

答曰:不以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等福德,比菩薩功德,但以隨喜心能勝,何況菩薩自行功德!求聲聞、辟支佛人,勤身作功德疲勞;菩薩默然隨喜,智慧力福德過其上。

(答:不因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等福德,比菩薩功德,但用隨喜心能勝,何況菩薩自行功德!求聲聞、辟支佛的人,勤身作功德身心疲勞;菩薩默然隨喜,智慧力福德超過他們。)

譬如工匠但以智心指授而去,執斤斧者疲苦終日;計功受賞,匠者三倍。又如征伐,斗者冒死;主將受功。

(譬如工匠但用智心指授而去,執斤斧的人疲苦終日;計功受賞,工匠得的是他們的三倍。又如征伐,戰鬥的人冒死;主將受功。)

問曰:若隨喜心故,勝於布施、持戒者,何以但說菩薩隨喜勝?  

(問:如果因隨喜心,勝於布施、持戒的人,為什麼但說菩薩隨喜勝於布施、持戒的人?)

答曰:凡夫人煩惱覆心,吾我未斷,著世間樂,云何能勝求聲聞、辟支佛者?聲聞、辟支佛,利雖勝鈍,同在聲聞地,故不說。

(答:凡夫人煩惱覆心,吾我未斷,著世間樂,如何能勝求聲聞、辟支佛的人?聲聞、辟支佛,利根雖勝鈍根,同在聲聞地,所以不說。)

問曰:聲聞、辟支佛功德,功德法甚多,何以故但說六事?  

(問:聲聞、辟支佛功德,功德法很多,為什麼但說六事?)

答曰:此六法中,攝一切聲聞、辟支佛法。若說布施,已說信、聞等功德。何以故?先聞已能信,信已布施。是施有二種:財施、法施。持戒攝三種戒,律儀戒、禪戒、無漏戒;定攝諸禪、定、解脫、三昧等;

(答:此六法中,包含一切聲聞、辟支佛法。如果說布施,已說信、聞等功德。為什麼?先聞後能信,信後布施。此施有二種:財施、法施。持戒包括三種戒,律儀戒、禪戒、無漏戒;定包括各種禪、定、解脫、三昧等;)

慧攝諸聞慧、思慧、修慧;解脫攝二種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解脫知見攝盡智,自知漏已盡,於三界得解脫,於是中了了知見;是中助道法,聖道法已說。

(慧包括各種聞慧、思慧、修慧;解脫包括二種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解脫知見包括盡智,自知漏已盡,在三界得解脫,在此中了了知見;此中的助道法,聖道法已說過了。)

複次,若不向涅槃功德,是中不說過上,以其功德薄故。

(又,如果不向涅槃功德,此中不說過上,因其功德薄。)

問曰:勝名力勢相奪,今菩薩不與聲聞、辟支佛競,云何言勝?  

(問:勝的意思是力勢相奪,現在菩薩不與聲聞、辟支佛竟爭,為什麼說勝?)

答曰:勝名俱於一事中,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多。譬如人於一華中,但取色香,蜂但取味以成蜜。亦如取水,器大者得多,器小得少。如是等喻,可知以隨喜心深利,智慧相應,勝聲聞、辟支佛布施等諸功德。

(答:勝的意思是具體到一件事中,因智慧方便心力而得福多。譬如人從一花中,但取色香,蜂但取味以成蜜。也如取水,器大的得多,器小的得少。象這樣等喻,可知用隨喜心深利,智慧相應,勝聲聞、辟支佛布施等各種功德。)

是六法,初布施如檀波羅蜜義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說;持戒如屍羅波羅蜜義品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說;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如念佛義中分別說。

(此六法,初布施如布施波羅蜜義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說的;持戒如屍羅波羅蜜義品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說的;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如念佛義中分別說的。)

【經】「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諸禪、定、解脫、三昧,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禪、定者,四禪、九次第定。解脫、三昧者,八背舍、三解脫門,慧解脫、共解脫、時解脫、不時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等 。  

(【論】禪、定指,四禪、九次第定。解脫、三昧指,八背舍、三解脫門,慧解脫、共解脫、時解脫、不時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等;)

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如是等諸三昧。  

(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象這樣等各種三昧。)

問曰:上六事中,三昧即是禪、定、解脫、三昧,今何以復說?  

(問:上六事中,三昧即是禪、定、解脫、三昧,現在為什麼重說?)

答曰:有二種三昧:一種慧解脫分,二種共解脫分。前者慧解脫分,不能入禪定,但說未到地中三昧;此中說共解脫分,具有禪、定、解脫、三昧。彼是略說,此則廣說;彼但說名,此中分別義。  

(答:有二種三昧:一種屬於慧解脫的部分,二種屬於共解脫的部分。前者慧解脫部分,不能入禪定,但說未到地中三昧;此中說共解脫部分,具有禪、定、解脫、三昧。那是略說,這裡則廣說;那但說名字,此中分別義理。)

複次,前勝三昧者,有人謂一、二、三昧,非深三昧;今此中具說禪、定、解脫、甚深三昧。  

(又,前面勝三昧,有人認為是一、二、三昧,不是深三昧;現在此中一起說禪、定、解脫、很深的三昧。)

複次,禪、定、解脫、三昧,有二種:一者、離欲時得,二者、求而得。離欲得者,前已說;求而得者,此中說。  

(又,禪、定、解脫、三昧,有二種:一、離欲時得,二、求而得。離欲得的,前面已經說過;求而得的,此中說。)

複次,禪、定、解脫、三昧,得之甚難,精勤求之乃得;菩薩但持隨喜心,便得過其上,是為未嘗有法,是故重說。  

(又,禪、定、解脫、三昧,很難得到,精勤求之才得;菩薩但持隨喜心,便得超過他們,這是沒有過的法,所以重說。)

問曰:彼中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亦難得,何以言此為難得?  

(問:那裡面的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也難得,為什麼說此為難得?)

答曰:先已答,是慧解脫分,不盡甚深義;共解脫阿羅漢、三明阿羅漢難得,故更說。  

(答:前面已答,是慧解脫的部分,沒有窮盡很深的義理;共解脫阿羅漢、三明阿羅漢難得,所以再說。)

複次,是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雖難得而不廣周悉,直為涅槃;此間明阿羅漢欲得現世禪定樂,所謂滅盡定、頂際禪、願智、無諍三昧等。

(又,這些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雖難得而不廣周全,直為涅槃;此間明阿羅漢想得現世禪定樂,所說的滅盡定、頂際禪、願智、無諍三昧等。)

如是事,非直為涅槃,以是故更廣說。何以故?如前者直為涅槃,彼中說解脫、解脫知見相次故,當知一向直為涅槃。  

(象這些事,不是直為涅槃,所以再廣說。為什麼?如前面說的直為涅槃,因那中說解脫、解脫知見相在其次,當知一向直為涅槃。)

問曰:若以禪、定、解脫、三昧難得故重說者,智慧於一切法中最難微妙,何以不重說?

(問:如果因禪、定、解脫、三昧難得而重說的話,智慧在一切法中最難微妙,為什麼不重說?)

答曰:上言欲過聲聞、辟支佛慧,當學般若波羅蜜中已說。此禪定未說,故重說。禪定、智慧,是法最妙,有此二行,所願皆得;如鳥有兩翼,能有所至。解脫從此二法得,解脫知見即是智慧。布施、持戒,是身、口業,粗行易得故不重說。  

(答:上面說想過聲聞、辟支佛慧,當學般若波羅蜜中已經說了。此禪定未說,所以說。禪定、智慧,這種法最妙,有此二行,所願都能得到;如鳥有兩翼,能有所到。解脫從此二法得,解脫知見即是智慧。布施、持戒,是身、口業,粗行易得所以不重說。)

問曰:菩薩以隨喜心勝於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智慧可爾。所以者何?布施、持戒,眼見耳聞;智慧亦是聞法,可得生隨喜心。如禪定、解脫、三昧,是不可見聞法,云何隨喜?  

(問:菩薩用隨喜心勝於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智慧說得通。為什麼?布施、持戒,眼見耳聞;智慧也是聞法,可得生隨喜心。如禪定、解脫、三昧,是不可見聞法,如何隨喜?)

答曰:菩薩以知他心智而隨喜。  

(答:菩薩用知他心智而隨喜。)

問曰:知他心智法,有漏知他心智,知他有漏心;無漏知他心智,知他無漏心;菩薩未成佛,云何知聲聞、辟支佛無漏心?  

(問:知他心智法,有漏知他心智,知他有漏心;無漏知他心智,知他無漏心;菩薩未成佛,如何知聲聞、辟支佛無漏心?)

答曰:汝聲聞法中爾。摩訶衍法中,菩薩得無生忍法,斷諸結使,世世常不失六神通,以有漏他心智,能知無漏心,何況以無漏知他心智!

(答:你聲聞法中是那樣。大乘法中,菩薩得無生忍法,斷各種結使,世世常不失六神通,用有漏他心智,能知無漏心,何況用無漏知他心智!)

復有人言:「初發意菩薩,未得法性生身,若見若聞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比知當得阿羅漢,隨喜心言:『此人得諸法實相,離三界。我所欲度一切眾生,生、老、病、死,彼已得脫,則是我事!』」如是等種種因緣隨喜,以是故隨喜無咎。

(又有人說:「初發意菩薩,未得法性生身,或見或聞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比較知道當得阿羅漢,隨喜心說:『此人得一切法實相,離三界。我所欲度一切眾生,生、老、病、死,他已得脫,就是我自己的事!』」象這樣等種種因緣隨喜,所以隨喜沒有過失。)

【經】「菩薩摩訶薩行少施、少戒、少忍、少進、少禪、少智,欲以方便力迴向故,而得無量無邊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問曰:前已說六波羅蜜,今何以復說?  

(【論】問:前面已說六波羅蜜,現在為什麼再說?)

答曰:上總相說,此欲別相說:彼說因緣,此說果報。

(答:上面用總相說,此處欲別相說:彼說因緣,此說果報。)

問曰:不爾!彼中說六波羅蜜廣普具足,此言少施乃至少智,似不同上六波羅蜜義!  

(問:不對!那裡說六波羅蜜廣普具足,此說少施乃至少智,似不同上六波羅蜜義!)

答曰:不然!即是六波羅蜜。何以故?六波羅蜜義,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薩行若多若少,皆是波羅蜜。如賢劫經說,八萬四千諸波羅蜜。此經中亦說:有世間檀波羅蜜,有出世間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有世間、出世間。

(答:不是那樣!即是六波羅蜜。為什麼?六波羅蜜義,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薩行或多或少,都是波羅蜜。如賢劫經說,八萬四千各種波羅蜜。此經中也說:有世間布施波羅蜜,有出世間布施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也有世間、出世間。)

問曰:菩薩何以故少施?  

(問:菩薩為什麼少施?)

答曰:有種種因緣故少施:或有菩薩初發意,福德未集,貧故少施。或有菩薩聞施無多少,功德在心,以是故不求多物布施,但求好心。

(答:有種種因緣而少施:或有菩薩初發意,福德未集,貧窮所以少施。或有菩薩聽到施無多少,功德在心,所以不求多物布施,但求好心。)

或有菩薩作是念:「若我求多集財物,破戒失善,心必散亂,多惱眾生;若惱眾生以供養佛,佛所不許,破法求財故。若施凡人,奪彼與此,非平等法;如菩薩法,等心一切,皆如兒子。」以是故少施。  

(或有菩薩這樣想:「如果我求多集財物,破戒失善,心必散亂,多惱眾生;如果惱眾生用來供養佛,佛所不許,因為破法求財。如果施凡人,奪彼與此,不是平等法;如菩薩法,等心一切,都如兒子。」所以少施。)

複次,菩薩有二種:一者、敗壞菩薩,二者、成就菩薩。敗壞菩薩者,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緣,五蓋覆心,行雜行,轉身受大富貴,或作國王,或大鬼神王、龍王等。

(又,菩薩有二種:一、敗壞菩薩,二、成就菩薩。敗壞菩薩是,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緣,五蓋覆心,行雜行,轉身受大富貴,或作國王,或大鬼神王、龍王等。)

以本造身、口、意惡業不清凈故,不得生諸佛前,及天上人中無罪處,是名為敗壞菩薩。如是人雖失菩薩心,先世因緣故,猶好布施;多惱眾生,劫奪非法,取財以用作福。成就菩薩者,不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慈愍眾生;或有在家受五戒者,有出家受戒者。

(因本造身、口、意惡業不清凈,不得生眾佛前,及天上人中無罪的地方,這叫敗壞菩薩。像這樣的人雖失菩薩心,因為先世因緣,猶好布施;多惱眾生,劫奪非法,取財以用作福。成就菩薩,不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慈愍眾生;或有在家受五戒是,有出家受戒的。)

在家菩薩,雖行業成就,有先世因緣貧窮。聞佛法有二種施,法施、財施;出家人多應法施,在家者多應財施。「我今以先世因緣故,不生富家。」見敗菩薩輩作罪布施心不喜樂,聞佛不贊多財布施,但美心清凈施;

(在家菩薩,雖行業成就,有先世因緣貧窮。聽說佛法有二種施,法施、財施;出家人多應法施,在家的多應財施。「我現在因先世因緣,不生富家。」見敗菩薩輩作罪布施心不喜樂,聞佛不贊多財布施,但美心清凈施;)

以是故,隨所有物而施。又出家菩薩守護戒故,不畜財物。又自思惟:「戒之功德,勝於布施。」以是因緣故,隨所有而施。  

(所以,隨所有物而施。又出家菩薩因守護戒,不畜財物。又自思惟:「戒的功德,勝於布施。」因為這些因緣,隨所有而施。)

複次,菩薩聞佛法中,本生因緣少,施得果報多。如薄拘羅阿羅漢,以一訶梨勒果葯布施,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受天人福樂,身常無病,末後身得阿羅漢道。

(又,菩薩聽說佛法中,本生因緣少,施得果報多。如薄拘羅阿羅漢,用一個訶梨勒果葯布施,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受天人福樂,身常無病,末後身得阿羅漢道。)

又如沙門二十億,於鞞婆屍佛法中,作一房舍給比丘僧,布一羊皮令僧蹈上;以是因緣故,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受人天中無量福樂;末後身生大長者家,受身端正,足下生毛長二寸,色如青琉璃右旋;初生時,父與二十億兩金;後厭世五欲,出家得道,佛說精進比丘第一。

(又如沙門二十億,於鞞婆屍佛法中,作一房舍給比丘僧,布一張羊皮讓僧蹈上;因為這些因緣,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受人天中無量福樂;末後身生大長者家,受身端正,足下生毛長二寸,色如青琉璃右旋;初生時,父親給他二十億兩金;後厭世間五欲,出家得道,佛說他是精進比丘第一。)

又如須曼耳比丘,先世見鞞婆屍佛塔,以耳上須曼華布施;以是因緣故,九十一劫中常不墮惡道,受天上人中樂;末後身生時,須曼在耳,香滿一室,故字為須曼耳;後厭世出家,得阿羅漢道。菩薩如是等本生因緣,少施得大報,便隨所有多少而布施。

(又如須曼耳比丘,先世見鞞婆屍佛塔,用耳上須曼花布施;因為這個因緣,九十一劫中常不墮惡道,受天上人中樂;末後身生時,須曼在耳,香滿一室,所以取字為須曼耳;後厭世出家,得阿羅漢道。菩薩象這樣等知道本生因緣,少施得大報,便隨所有多少而布施。)

複次,菩薩亦不一定常少物布施,隨所有多則多施,少則少施。

(又,菩薩也不一定常少物布施,隨所有多則多施,少則少施。)

複次,佛欲贊般若波羅蜜功德大故,言少施得大果,功德無量。  

(又,因佛欲贊般若波羅蜜功德大,說少施得大果,功德無量。)

問曰:如薄拘羅阿羅漢等,亦少施而得大報,何用般若波羅蜜?  

(問:如薄拘羅阿羅漢等,也少施而得大報,何用般若波羅蜜?)

答曰:薄拘羅等雖得果報,有劫數限量,得小道入涅槃;菩薩以般若波羅蜜方便迴向故,少施福德,無量無邊阿僧祇。  

(答:薄拘羅等雖得果報,有劫數限量,得小道入涅槃;菩薩因用般若波羅蜜方便迴向,少施福德,無量無邊阿僧祇。)

問曰:何等是方便迴向,以少布施而得無量無邊功德?

(問:怎樣是方便迴向,因少布施而得無量無邊功德?)

答曰:雖少布施,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作是念:「我以是福德因緣,不求人天中王及世間之樂,但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無邊,是福德亦無量無邊。又以是福德為度一切眾生,如眾生無量無邊故,是福德亦無量無邊。  

(答:雖少布施,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這樣想:「我用這些福德因緣,不求人天中王及世間之樂,但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無邊,此福德也無量無邊。又用這些福德為度一切眾生,如眾生無量無邊,此福德也無量無邊。)

複次,是福德用大慈悲,大慈悲無量無邊故,是福德亦無量無邊。  

(又,此福德用大慈悲,因大慈悲無量無邊,此福德也無量無邊。)

複次,菩薩福德諸法實相和合故,三分清凈:受者、與者、財物不可得故。如般若波羅蜜初為舍利弗說菩薩布施時,與者、受者、財物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羅蜜。用是實相智慧布施故,得無量無邊福德。

(又,因菩薩福德與一切法實相和合,三部分都清凈:因受施的人、布施的人、財物不可得。如般若波羅蜜初為舍利弗說菩薩布施時,因受施的人、布施的人、財物不可得,具足般若波羅蜜。因用此實相智慧布施,得無量無邊福德。)

複次,菩薩皆念所有福德:如相、法性相、實際相故,以如、法性、實際無量無邊故,是福德亦無量無邊。

(又,菩薩都念所有福德:如相、法性相、實際相,因如、法性、實際無量無邊,此福德也無量無邊。)

問曰:若菩薩摩訶薩觀諸法實相,知如、法性、實際,是無為滅相,云何更生心而作福德?  

(問:如果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實相,知如、法性、實際,是無為滅相,如何再生心而作福德?)

答曰:菩薩久習大悲故,大悲心爾時發起:「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當令得是實相。」以精進波羅蜜力故,還行福德業因緣,以精進波羅蜜助大悲心。譬如火欲滅,遇得風、薪,火則燃熾。

(答:菩薩因久習大悲,大悲心此時發起:「眾生不知這一切法實相,當使他們得此實相。」因用精進波羅蜜力,還行福德業因緣,用精進波羅蜜助大悲心。譬如火欲滅,遇得風、薪,火就燃熾。) 

複次,念本願故,亦十方佛來語言:「汝念初發心時!又汝始得是一法門,如是有無量法門,汝未皆得,當還集諸功德!」如漸備經七地中說。  

(又,因念本願,也是十方佛來告訴他:「你念初發心時!又你始得此一法門,象這樣有無量法門,你都沒有得,當還集各種功德!」如漸備經七地中說的。)

問曰:施多少可爾;戒中有五戒、一日戒、十戒,少多亦可知,色法可得分別故。餘四波羅蜜,云何知其少多?

(問:施多少可以;戒中有五戒、一日戒、十戒,少多也可知道,因為色法可得分別。其他的四波羅蜜,如何知其少多?)

答曰:是皆可知。如忍有二種:一者、身忍,二者、心忍。身忍者,雖身、口不動,而心不能令不起,少忍故不能制心;心忍者,身、心俱忍,猶如枯木。  

(答:這些都可知。如忍有二種:一、身忍,二、心忍。身忍是指,雖身、口不動,而心不能使它不起,因修習少少所以不能制心;心忍指,身、心都忍,猶如枯木。)

複次,少忍者,若人撾罵不還報;大忍者,不分別罵者、忍者、忍法。  

(又,少忍指,如果人撾罵不還報;大忍指,不分別罵的人、忍的人、忍的法。)

複次,眾生中忍是為少忍,法忍是為大忍。如是等,分別少忍。  

(又,在眾生中忍這是少忍,法忍這是大忍。象這樣等,分別少忍。)

少進者有二:身進,心進。身進為少,心進為大;外進為少,內進為大;身、口進為少,意進為大。如佛說意業大力故,如大仙人瞋時,能令大國磨滅。  

(少進的意思有二:身進,心進。身進為少,心進為大;外進為少,內進為大;身、口進為少,意進為大。因如佛說意業大力,如大仙人瞋時,能使大國磨滅。)

複次,身、口作五逆罪,大果報一劫在阿鼻泥犁中。意業力大,得生非有想非無想,壽八萬大劫;亦在十方佛國,壽命無量。以是故,知身、口精進為少,意精進為大。 

(又,身、口作五逆罪,大果報一劫在阿鼻泥犁中。意業力大,得生非有想非無想,壽八萬大劫;也在十方佛國,壽命無量。所以,知身、口精進為少,意精進為大。)

複次,如經說,若身、口、意業寂滅不動,是為大精進;動者為少精進。如是等名為少進。  

(又,如經說,如果身、口、意業寂滅不動,這是大精進;動的是少精進。象這樣稱為少進。)

少禪者,欲界定、未到地,不離欲故名為少,亦觀二禪,初禪則少;乃至滅盡定,有漏為少,無漏為大;阿鞞跋致,未得無生忍法禪是為少,得阿鞞跋致,得無生法忍禪是為大;乃至坐道場十六解脫相應定為少,十七金剛三昧為大。  

(少禪指,欲界定、未到地,不離欲所以稱為少,也觀二禪,初禪就少;乃至滅盡定,有漏是少,無漏是大;不退轉菩薩,未得無生忍法禪這是少,得不退轉,得無生法忍禪這是大;乃至坐道場十六解脫相應定是少,十七金剛三昧是大。)

複次,若菩薩觀一切法常定無散亂者,無依止,無分別,是為大,余者皆為少。  

(又,如果菩薩觀一切法常定無散亂的話,無依止,無分別,這是大,剩下的都是少。)

慧有二種:一者、世間慧,二者、出世間慧。世間慧為少,出世間慧為大。凈慧、雜慧,相慧、無相慧,分別慧、不分別慧,隨法慧、破法慧,為生死慧、為涅槃慧,為自益慧、為益一切眾生慧等亦如是。  

(慧有二種:一、世間慧,二、出世間慧。世間慧是少,出世間慧是大。凈慧、雜慧,相慧、無相慧,分別慧、不分別慧,隨法慧、破法慧,是生死慧、是涅槃慧,是自益慧、是益一切眾生慧等也是這樣。)

複次,聞慧為少,思慧為大;思慧少,修慧大;有漏慧為少,無漏慧為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慧為少,修行六度慧為大;修慧為少,方便慧為大;諸地中方便展轉有大小,乃至十地。如是等,分別多少。 

(又,聞慧是少,思慧為大;思慧少,修慧大;有漏慧為少,無漏慧為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慧為少,修行六度慧為大;修慧為少,方便慧為大;各種地中方便展轉有大小,乃至十地。象這樣等,分別多少。)

佛嘆菩薩奇特,於少事中得無量無邊功德,豈況大事!餘人多舍財,身、口勤苦得福少,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不及菩薩少而報大。

(佛嘆菩薩奇特,在少事中得無量無邊功德,豈況大事!其他的人多舍財,身、口勤苦得福少,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是這樣,不及菩薩少而報大。)

如先說:譬口氣出聲,聲則不遠;聲入角中,聲則能遠。如是布施等因少,餘人行是所得福報則少;

(如前面說的:譬口氣出聲,聲就傳不遠;聲入角中,聲就能傳遠。象這樣布施等因少,其他的人聽說這樣做所得福報就少;)

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方便力迴向故,得無量無邊福。以是故說:欲行少施、少戒、少忍、少進、少禪、少智。

(菩薩摩訶薩因用般若波羅蜜方便力迴向,得無量無邊福。所以說:欲行少施、少戒、少忍、少進、少禪、少智。)
推薦閱讀:

楊筠松《玉尺經》考及白話解
唐·楊筠松著《青囊奧語》 廣東韶關鍾殿榮白話解
里乘 卷三【白話譯文】
賴文俊《催官篇》白話解
白話華嚴經第三十七卷

TAG: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