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清軍大炮


清朝炮兵始建於後金皇太極時代,清軍在寧遠,錦州2次戰役中吃了明軍紅夷大炮的虧以後,決心自己製造大炮,利用被俘的漢人工匠終於在天聰5年製造出了第一門紅衣大炮。督造官是佟養性,監造官是丁啟明,工匠是王天相,竇守位和劉計平。現在還陳列在天安門內。隨後清軍由漢人組成的炮兵部隊,烏真超哈部隊建立,清軍擁有了摧毀內地堅固城牆的利器。


雖然大炮在清軍統一中國的過程中居功至偉,但是並未獲得朝廷的重視。到了雍正4年,1726年,將每年一次的在盧溝橋演練大炮的制度,改為三年一次。1727年,雍正又下詔,滿洲素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箭,有馬上槍箭熟習者,勉以優等。到了雍正10年再次下令邊境部隊,只需練習弓箭長矛。於是清軍紛紛放棄火器,中國的火器進步進入了長期的停滯期。因為朝廷已經很少鑄造新炮,所以清軍大多使用的是老舊火炮。


到了乾隆年間,清軍因為多在南方作戰,新造大炮多以輕型小炮為主。而重型大炮也只是修理老舊火炮,比如乾隆48年,1783年,清軍修理了在北京的814門大炮,只淘汰了2門無法修理的破炮。


到了嘉慶道光年間,由於東南沿海,鴉片走私,海盜,和非法貿易日益增多,清廷才開始沿海布置炮台和大炮。19世紀20年代,當時的主要沿海要塞的部署是,廣東虎門212門,福建廈門279門,浙江定海70門,鎮江86門,乍浦30門,上海寶山吳淞240門,天津大沽口344門......這些大炮大部分都是新鑄造的1500-9000斤重炮。雖然大炮是新鑄造的,但是主要技術還是200年前明末紅夷大炮技術,沒有太大進步。


當時的清廷認為要想大炮威力大,那就必須造口徑更大,身管更粗,炮身更長的巨炮。但是所配套的材料質量,構造合理性,發射方式,火藥精純度和製造工藝,使用方法卻是一概不管。所以在1835年,關天培鑄造的59門重型海岸大炮在試射的時候,竟然有10門發生炸膛的事件。鑄造材料質量差,火藥因為潮濕導致炮彈發射無力,大炮重量太。


中國在火器略說,演炮圖說等書中都論述了,炮彈,口徑,內葯膛和彈藥的比例關係。清軍製作鐵炮的方法大概分為七步,第一先把生鐵練成熟鐵,第二將熟鐵打造成鐵板,再將鐵板打成瓦樣,中間厚邊緣薄,第三將鐵瓦樣捲成筒。第四,將筒接合成一體。第五加厚炮身裝火藥的部位,第六將炮身懸掛,使用鋼鑽洗膛,第七安裝火門,照門和準星。



也有很多大炮是使用泥模鑄造技術製造的。這種澆注而成的製造方法的優點就是快,但是缺點是炮身有蜂窩狀小孔,很容易在發射的時候炸膛。而且每造一門大炮就要做一個新模具,導致所有的大炮都不一樣大。當然清軍也可以製造雙層和三層複合金屬鐵炮,但是製造複雜,價格昂貴產量很低。


清軍火藥主要是手工製造,火藥顆粒粗糙,大小不一。而且各省的配方都不一樣。戰爭爆發的福建,浙江,廣東和江蘇省氣候潮濕,清軍火藥儲存方式落後,很容易受潮,影響炮擊威力。但是總體來說,清軍火藥性能和產量比明朝是大了一些,但是和英軍相比還是有差距。


但是我們要知道,克虜伯發明整體鑄造大炮的技術,是在1851年,諾貝爾發明固體炸藥是在1867年,彈頭與火藥引信分割開的炮彈是在1864年發明的。當時的英軍使用的也是製作精良一點的黑火藥和原理與紅夷大炮類似的艦炮。沒有很大的質量差異。


英軍實際上也採用泥模鑄造技術製造大炮。但是在18世紀末期開始,歐洲開始採用了一種實心鑽膛技術,使用蒸汽機驅動車床。這種火炮的做個精良,製造迅速。英軍火藥是工業化工廠生產,配方經過科學研究,質量較好,威力比中國火藥要強。


而且英軍炮彈的種類也比較多,有實心彈,燃燒彈,鏈彈,散彈和爆炸彈比清軍豐富很多。



實事求是的說,清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投入的大炮數量是清朝自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要知道光是被英軍繳獲的大炮就有3114門。


清廷也不是沒有對戰爭進行準備,從1839年開始,光是廣州就鑄造了1000多門新型大炮。並且在廣東佛山建立起了一座大炮製造工廠,還邀請了美國人擔任督造官。而在整個鴉片戰爭期間,清廷新鑄造了5000門大炮。這個數量很有可能超過了過去100年的製造數量。而且這次大鑄泡還是以重型大炮為主,更是發展出8000-12000斤的前所未有的重型大炮。鑄造這些大炮則花費了數百萬兩白銀。


在技術上,這些新型大炮也有進步,浙江石油新創作的鐵模鑄炮技術糅合了英國榴彈炮和卡龍炮技術製作出新的大炮,林則徐則直接重金從澳門購入5000-9000斤西洋大炮和其他西洋大炮200門。到了靖逆將軍亦山主政廣東後,更是鑄造550門新式大炮,還進口西洋大炮900門。


英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勝利,完全是機動力的勝利,戰術的勝利。在英軍與清軍的艦隊VS炮台的較量中,英軍採用了線形戰術,以戰艦排列成一線,依次以舷炮轟擊炮台,這樣英軍一半的大炮都可以開火,有利於艦隊發揚火力。形成連續不斷的炮彈轟擊,大大提高了射速。這樣英軍形成了持續不斷的火力轟擊清軍炮台,使清軍無法招架。這種戰法實際上就是海戰中號稱從來沒有失敗過的T字戰法。

英軍搶到了T頭,一個艦隊往複攻擊1個,2個炮台,那英軍等於是使用幾百門大炮攻擊清軍的幾十門火炮,以10倍的炮彈壓下來。一次一艘大型戰艦的一次側舷炮擊就是半噸炮彈,7,8艘軍艦輪流射擊下來,那清軍肯定是阻擋不在的。英軍使用這種戰法使清軍在東南沿海的炮台一個接一個的失守。


道光21年,1841年7月12日,閩浙總督顏伯彥上書朝廷說,英軍以7-8艘戰艦合力攻擊清軍1個炮台,旋攻旋進,一個炮台被打破又攻擊下一個炮台,兇猛異常,遭到炮擊的炮台清軍遭到連環炮擊,根本無法抵擋。而沒有遭到炮擊的炮台卻只能看著,沒有辦法給予支援。


清軍報告英軍戰艦大者30多丈,有火炮60-70門,就是小船也有20丈,列炮30-40門。各船大炮接連同時開炮,聲如迅雷,勢如驟雨。形成壓倒性火力優勢。再加上戰艦可以任意行走掉頭,還可以兩面輪番開炮,其勢更是無法阻擋,清軍兵勇傷亡甚多。所以清軍與英軍的十幾次海陸炮戰,清軍全部失利。


為什麼清軍的大炮拿英軍戰艦沒有辦法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清軍大炮主要發射斤兩較小的實心炮彈,炮手利用打水漂的原理,讓炮彈在平地上彈跳,高速橫掃敵陣的密集隊形。但是英軍戰艦是用優質橡木製造的,外殼可以抵擋68磅炮彈的攻擊。所以清軍的炮彈就是命中英軍戰艦也會被彈回來。


而且清軍打水漂式的方法射程很近,最多只有130多丈。雖然也有清軍大炮可以發射1500米的記錄,但那個是最大射程,在實戰中沒有任何意義。清軍大炮的有效射程就是300-400米的水平。說起來,清軍那一套實際上是陸地陸戰的炮擊辦法,而不是海軍炮台需要的。


清軍與英軍的火炮射速實際上是差不多的,雖然清朝人自己認為,清軍發射一炮,英軍可以開三炮,英軍1艘軍艦可以頂清軍一座炮台,其中除了清軍採用火繩發射,英軍採用遂發發射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清軍炮手訓練太差,究其原因一是火藥太貴,二是火炮壽命有限。因為在19世紀火炮的一般發射速率就是1小時12發。每發射40次,就需要冷卻1個小時。而清軍的大炮質量較差,需要的冷卻時間就更多更頻繁。


總結來說,清軍火藥質量較差,發射後黑色煙幕大,重新清理炮膛時間長。大炮使用的炮架所用木材質量低劣,設計又不合理,使士兵操作起來很麻煩。清軍訓練不夠,動作不夠迅捷。而火炮質量較差容易炸膛,士兵在操作的時候都小心翼翼離的遠遠的。再加上內膛不光滑,蜂窩和氣眼較多的火炮,炮彈就是發射出去也沒有多少準確度,即便是運氣好命中了英軍戰艦,也會被英軍戰艦外殼的橡木船板彈回來。


即便是清軍還裝備了上千門西洋大炮,但是被分散在各個炮台,也在英軍戰艦的圍擊下迅速戰敗。經過幾次炮台與軍艦的炮戰以後,實際上清軍已經患上了失敗主義的病,沒有勇氣再守在炮台上與英軍進行這種殺敵1人自損100式的炮戰了。


就是英軍登陸,清軍大炮也沒有發揮出什麼威力。林則徐認為英軍「器良技熟,膽壯心齊」。白刃戰威力非常大,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只要英國人列隊整 齊的前進到100米處,齊射,然後刺刀衝鋒,清軍就已經基本上潰退乾淨了。定海那麼多八旗軍拚死作戰,但是英軍還是靠白刃突擊拿下來的,英軍只死2個,傷 15。


三元里抗英鬥爭中,英軍馬德拉斯步兵團一個連迷路被鄉勇包圍,幾乎一萬多人對英軍不到二百人,天降大雨火槍失靈,英軍完全憑藉白刃戰突圍而出和大部隊會合,總共也只死了六個人。


從大的方面看,清軍在火炮數量上有優勢,在質量上有一定差距,但是清軍也有1000門先進的西洋大炮。但是由於在訓練,火藥,炮彈鑄造,炮架,炮兵技術和炮台形制上的細節相差很大,也就造成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一邊倒的戰績。   



推薦閱讀:

四個士兵
《血戰鋼鋸嶺》:戰爭片也可以好看
紅海行動中出現的可組裝手榴彈到底是什麼東西?
火槍摧毀了騎士?不太對
《古文觀止-答蘇武書》如何講述李陵投降的事情?

TAG:戰爭 | 第一次 | 鴉片戰爭 | 鴉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