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青區楊柳青石家大院景點介紹(附圖)
天津西青區楊柳青石家大院景點介紹(附圖)
發布時間:2010年01月13日 編輯:陽光照進心裡 訪問:12016次 評論:114條 發表評論! 糾錯!
(大院入口 作者:色影天涯) 石家大院位於天津市西青區。一入大門,但見青磚鋪地,整潔明凈。細細察看,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大、小四進院落,寢室客廳、花廳戲樓、佛堂車馬廄,磚雕、木雕和石雕精絕,磚雕木刻形式多樣。取暖系統、除濕設計與紫禁城相仿。該堂始建於1875年,佔地6000多平方米,無論總體格局、建築風格,還是藝術裝飾,皆反映清末民初文化遺韻和民俗民風。景點信息:
地址: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御河橋西100米 門票:成人票27元;學生、60歲以上老人半價;未成年人、70歲以上老人免費(需帶有效證件)開放時間:9:00-16:00
交通:石家大院位於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御河橋西100米。 汽車: —從天津西站乘153路公交車直達;也可乘158、175、672等路公交車。 —824路,全程3元/人; —175路,全程3元/人; —從峰山藥王廟到楊柳青的車,全程5元/人; —北辰漢溝到楊柳青的車; —從天津火車站乘開發區至楊柳青的小公共(3元/人)即到,下車步行十五分鐘; —從百貨大樓乘672路到天津西站轉乘公共汽車153路;聯繫電話:石家大院聯繫電話 022-27391617
投訴電話:天津旅遊局電話 022-28358812 景區官方網站:http://www.chinaylq.com 景區相關服務設施:石家大院周邊食宿、停車場、衛生間等旅遊服務設施齊全。 周邊景區:年畫博物館、御河景區、安家大院、文化莊園、黑陶作坊、文昌閣、普亮寶塔、明清街、農家樂莊園景區地圖:
石家大院方點陣圖
景區相關資料:石家大院位於天津市西青區。一入大門,但見青磚鋪地,整潔明凈。細細察看,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大、小四進院落,寢室客廳、花廳戲樓、佛堂車馬廄,磚雕、木雕和石雕精絕,磚雕木刻形式多樣。取暖系統、除濕設計與紫禁城相仿。該堂始建於1875年,佔地6000多平方米,無論總體格局、建築風格,還是藝術裝飾,皆反映清末民初文化遺韻和民俗民風。
石家大院現闢為楊柳青民俗博物館。位於西青區場柳青鎮。是清代津門八大家之一石萬程第四子石元士舊宅,稱尊美堂。始建於1875年,佔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進院落組成,規模宏大,建造精巧。有「華北第一宅」之稱。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長96米,東西寬62米,佔地面積608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900 多平方米。整個建築包含十二個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
(花廳 作者:清溪獨步) 跨進石家大院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大青方磚鋪就的長甬道。甬道的東側,原是石氏家族的起居寢室,現在是展品陳列區,陳列了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歷代傑作和磚雕藝術品。甬道西側,主要有花廳、戲樓、佛堂等建築,是石氏家族會晤賓朋、娛樂消閑、誦經禮佛的場所,現闢為博物館的「石府復原陳列區」。花廳即客廳,現已按照原來的陳設進行復原。與花廳一牆之隔的是戲樓,這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戲樓,造型落落大方,特別是以美輪美奐的內部裝點著稱於世,令觀者瞠目。 徜徉在高堂大屋、青磚灰瓦之下,流連於華庭深院、水榭軒亭之間,不由得不深為昔日富商大賈對生活方式的講究所折服,為古代能工巧匠們留下來的作品所讚歎,也頗為上天造化弄人所感慨。 石家大院是清代津門八大家之一石萬程第四代孫石元士的舊宅,稱尊美堂。石氏先人本是山東萊州大瓮口石家嶺村人,靠大船一隻經營水上運輸維生。雍正年間來到天津繼續營運,直到乾隆五十年,石萬程之父石衷一才落戶楊柳青,一邊繼續經營水上運輸,同時開設了一家小糧行,經營積累日漸豐厚,開始積攢下了一定的家底。 常言道,人的運氣好了要發大財想擋也擋不住。嘉慶三年(1798年)十月初,石萬程攜妻子高氏從南方運了一船小麥到北京,船到通州,狂風大作,氣溫驟降,河面結冰,舟不能行,把糧船阻在了通州一阻就是兩三個月,老兩口無奈只好在船上過年。生意是做不了了,每天只能是上岸逛逛,河邊走走,望天長吁短嘆。正月十八日傍晚,石老先生正在河邊信步,發現一名少女手裡提著一個小包裹,獨自一人在河邊徘徊哭泣,石萬程本一良善之人,便商議夫人高氏將該女子收留下來,一同返回了天津。後來發現小女子十分聰慧勤快,石萬程便鼓勵兒子石獻廷娶她為妻。這既然成了石家的人,女孩才將自己的身世和盤托出。原來她竟然是和珅府里的丫環,和珅被嘉慶皇帝捉拿入獄,全家查抄,唯獨這個小丫環逃了出來,而且帶來了一批貴重珠寶,正當流落到通州河壩舉目無親時,遇上了石家的糧船。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小丫環帶來的不菲的外財著實使石家的財富錦上添花,加上石家父子經營有方,不多久便發展成為了津門八大家之一。 小丫環進門以後,很討全家人喜歡。因她是旗人,全家上下稱呼她為「旗奶奶」。旗奶奶著實福大運大造化大,老石家歷代以來一直代代單傳,自從旗奶奶進門,一下子生下了5個兒子,人丁旺盛,家大業大。轉眼到了道光年間,道光皇帝認為老百姓不能太富,太富了會造反,下了一道旨意老百姓不許超過20萬畝地。於是,老石家只好為4個孫子(其中1個早夭)分家:老大寶善立門福善堂,老二寶慶立門正廉堂,老三寶苓立門天錫堂,老四寶珩立門尊美堂。 (戲樓 作者:佚名) 自古有言富不過三代,石家子孫大多是紈絝子弟,分家析產以後,終日吃喝玩樂,寄生度日,坐吃山空,到清末民初,前三門的家道先後中落,窮困潦倒,不知所終。只有石寶珩尊美堂一支得以例外,其長子石元俊在咸豐十一年科考中舉,官拜工部郎中,但元俊以父老弟幼為名末曾到任,更加致力於家業經營,使得買賣興隆,資產巨增,並於光緒初年開始動工興建豪宅即現在的石家大院。後次子石元仕繼石元俊之後主持尊美堂,一方面注重家產積累,同時更善於擴大政治勢力,他努力結交權貴,子女多與天津官紳、豪門結姻,他自己就娶了兩廣總督張之洞的侄女為妻。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時,他又帶頭出資在天津辦「支應局」,使地方免除許多禍亂,並因此受到清政府賞識,曾被慈禧接見,並賞四品卿銜、二品頂戴、賞戴花翎、湖北試用道,一時名重津門。石元仕並接替其兄遺志繼續擴建和改建尊美堂,前後持續約50年,直到1923年才基本建成了這座佔地6000多平方米的規模宏大、建築考究的宅邸,可謂煞費苦心。不幸的是,富不過三代的懺語再次靈驗。如果說以石家大院為標誌,石元俊兄弟使石家家道中興,那麼也也正是這個大院最終又見證了石氏的徹底衰敗。民國七年(1918)石元仕過70大壽,大筵賓客,極盡奢華;次年石元仕去世,其出喪規模在楊柳青地區可謂空前絕後,所耗財資,難以計數。當時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石家生意凋敝,地租難收,家道漸呈衰落之勢,奢華生活難以為繼,其家人只好離開尊美堂老宅遷往天津定居。民國二十九年(1940),石元仕夫人去世,因其娘家勢力不凡,喪事必得大辦,這更是雪上加霜,致使整個家業終於一蹶不振,全靠變賣家產或舉債度日,至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石家大院的大部分住宅已屬他人。
石氏家族從1799年旗奶奶進門算起到1923年石家大院建成為止不過125年時間,期間修建大院前後持續50年時間,而從大院建成到變賣迨盡不過25年時間。一個顯赫得令人側目的家族衰敗了,只留下了這樣一個空殼在那裡,以灰濛濛的色彩,向人們陳述著這裡曾經發生的故事和曾經的輝煌。 站在大院門口,倒感覺不到大院的氣勢,暗灰的門樓除了雕琢用心之外,外表看起來十分普通,反映了民間建築再富再貴也不敢大事張揚的傳統。大院內景 作者:色影天涯宮燈 作者:佚名迴廊 作者:色影天涯起居室 作者:色影天涯私塾 作者:色影天涯水榭 作者:色影天涯本景點最後修訂時間:2010年01月13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