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生命歷險記(十一)

傾聽《金剛經》的交響曲

    再讓我們回到當初佛陀打算解決的問題上:如何征服生、老、病、死?

    人有生老病死,世間有生住異滅,宇宙有成住壞空,這些道理都是一樣的。像杯子壞了,桌子壞了,換個角度來看,它們是不是生病了?

    如果有一天,這房子沒了,桌子也沒了,是不是可以說它們也死了?

    我們一般在使用文字的時候,這些用詞已經貫上我們的價值了,這個價值就是我執。

    所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語言有三種,第一是邪,第二是慢,第三是名字。"

    龍樹菩薩更解釋道:一切凡夫的語言是邪,見道學人的語言是慢,阿羅漢的語言是名字。邪是什麼?我死了,除了身心現象死掉以後,心裏面又產生一個死的感覺,死的感覺就產生輪迴,這叫邪。

    見道學人他知道,"我"是如幻的、無我的,如果講"無我死了"也很奇怪,他雖了知無我如幻,但因心中還有殘習,所以叫"慢"。

    阿羅漢他已成證解脫了,了悟無我,所以他說:"我死了",只是現象隨滅,實際上他是不受後有的,不會在生死大海中流轉,所以他說:"我死了"時並不執,這樣的語言叫"名字",是假名之意。

    一個解脫之人,他說"我"的時候是無我的。一個了悟無我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只是應著這個緣的名字而已。

    在《楞嚴經》中,佛陀與文殊菩薩有一段對話: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佛陀問文殊菩薩:"請問你是文殊菩薩嗎?"

    文殊菩薩回答:"我若說:"我是文殊",那就有兩個文殊――一個是文殊,一個是我說我是文殊菩薩。如果我回答:"我不是文殊",那又與實法相違。",所以,文殊者,即非文殊,是名文殊也。

    所以,佛陀在《金剛經》中評價一切時,令人影響最深的話就是"我說某某,實非某某,是名某某"。

    佛陀的教法就是如此,了解這些,對我們很有幫助,我們要隨時隨地用正見思惟的方法對照,不是去思惟內容,而是要反觀自己思惟的核心,回歸起思惟的這個本性,讓佛性自然開顯。

 

 

生老病死平等如一

    佛陀在《金剛經》中的教導要求我們:不必過分執著於語言的內容。因為我們對語言有執著,我們破除了這個習慣就會看到生死的實相,不會被語言幻相所迷惑,我們如用世間心看這些語言,將會永遠執著。

    了解這點,到最後,也不會用生滅心看待佛陀的教法所載――佛典,不會用生滅心看佛法,而是用清凈心,這時忽然之間就看懂佛經了,把佛經看透了,看到紙背後面了。

    所以,後來的禪宗大德說:"依文解字,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允為魔說。"依文解字,用世間心看文字,就是用邪見看佛經,三世佛冤。但是,如不從文字來看,而是用心、意識來看,也是魔說。

    遵循佛法的原則,我們要看文字的背後,看到它的緣起性。當我們看透一切世相的緣起心,從生到老到病到死,就是無常的莊嚴寶冠,就是佛法,能夠超脫一切生滅。

    這時我們會看到:死亡不過是生的一個表徵、現象而已,生必然帶著滅,死亡是生的一種現象,死亡不是遠離生的,所以生中已帶滅,滅中已帶生,這時我們會看到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及每一個人,會看到法性海、整個眾生海,這一切就像大海,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都像一波一波的海浪,這個海浪起來了,出生了那個海浪滅了,這個海浪生了活過來了,出生了,那個海浪死了,這個海浪跟那個海浪撞激夭折,這個海浪夭折了,並不代表它死了,它是轉入第二個力量,也就是轉入另一個全新的海浪,所以生是死之死,死者生之死,故生死是一對,生者是生之生,死者是死之生,把死拿掉也無所謂生。

    在佛陀眼裡,生滅真的是一場遊戲。

    而我們現在是海浪,因為我們執著我們是海浪,執著有我,所以我有生有死。有一天,大家不執著了,回到海水裡一看――哎呀!哪有生有死,根本是騙人的,所以回到海水的立場沒有生沒有死,只有涅?。

    但是有悲心生起的人,又會回到海水的立場,雖然我無生無死,但是我又回到海水的立場來示現生滅的現象,這是大悲的精神,來告訴大家這個道理,所以就法界根本而言,沒有生滅對待。

    就整體法界而言,沒有成佛與不成佛的問題,成佛與不成佛是我們眾生界的問題,與整個本來法界無關。

    佛陀又是站在什麼立場來講的呢?

    像《文殊般若經》里講:如是諸佛,這些無量無邊的諸佛,經過無量始劫來救度眾生,使一切眾生能夠圓滿成就成佛,結果眾生界不增不減。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由於法界立場來看,從法界立場來看,世界本無生滅,所以沒有成佛與不成佛的問題,所以要成佛是因眾生有輪迴才要成佛,有染才要成佛,要破除無始無明才有辦法成佛,如果從來沒有無明或非無明,怎麼會有成佛與不成佛?所以法界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就我們而言,有沒有成佛或不成佛的問題呢?有!因為我們現在是在煩惱和不解脫當中。

    那成佛之後有沒有成佛與不成佛的問題?

    這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因為離於眾生界對待,在法界中安住的時候,眾生一切根本沒有成佛與不成佛的問題。但是如果還入這個世界當中去救助眾生時,就有成佛與不成佛的問題,因為眾生現在尚未成佛,他有煩惱,我們要救助他。

    但如果認為眾生的煩惱固定不變,那麼就完了,佛法要如何成就?要無有少法可得,才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救度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金剛經》所講的就是這麼清楚,亦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智慧的人有永不退失的光明心情。

 

常常觀空心不老

    要如何見到佛性呢?是不是觀想佛的樣子?

    什麼是見佛?觀空就是見佛。

    佛陀在《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但《金剛經》又說:"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認為佛陀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圓滿色身的話,又落於斷滅。

    這是要我們破有破無,不能執著於一端。不執著於一端,如此所見就是佛。

    有智慧的覺受,這不是見佛嗎?了悟空性,這不是見佛嗎?

    破一切妄想,見空即見佛。

    傳說佛陀從忉利天宮說法完了,將回到人間。大家因為很久沒有看見佛陀,一聽說佛陀要回來了,都非常歡喜,想先見到佛陀。

    蓮華色比丘尼也聽聞佛陀今日要回來的消息,心想:佛陀回來,將會有很多人去迎接他,我如果這樣去,一定沒法第一個見到佛。為了想第一個見佛,蓮華色比丘尼就運用神通力,化現成轉輪聖王,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寶、典藏寶等七寶俱足,陣容盛大,浩浩蕩蕩地前去迎接佛陀。

    這時,須菩提尊者正在縫衣服,想到佛陀今天回來,自己應該前去問訊禮拜如來。當他放下衣服要起身時,忽然想著:"什麼是如來呢?是我所見到的眼、耳、鼻、舌、身、意嗎?還是地、水、火、風等四大所構成的佛身呢?

    是啊!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造無作,就像世尊所說的:

    若欲禮佛者 及諸最勝者

    陰持入諸種 皆悉觀無常

    曩昔過去佛 及以當來者

    如今現在佛 此皆悉無常

    若欲禮佛者 過去及當來

    說於現在中 當觀於空法

    若欲禮佛者 過去及當來

    現在及諸佛 當計於無我

    如此思維之後,須菩提尊者就繼續回去縫衣服。

    蓮華色比丘尼化作轉輪聖王,以七寶為前導,聲勢浩大地來迎接佛陀,現場早已被擠得水泄不通,但是大家遠遠地看見轉輪聖王的陣容,都趕緊讓出一條路來。這化現的轉輪聖王來到佛陀的足前才變回原來的蓮華色比丘尼,以頭面禮佛足,並說:"我今頂禮最勝世尊,得以最先面見佛陀。"

    想不到佛陀卻回答她:

    善業以先禮 最初無過者

    空無解脫門 此是禮佛義

    若欲禮佛者 當來及過去

    當觀空無法 此名禮佛義

    意思是說:了知空才是最殊勝的禮佛,如果要禮佛者,應當現觀空性,這才是禮佛的真義。換句話說,須菩提才是第一個見到佛陀的人。

    常常見空,心靈就不會裝下一丁點垃圾,心就永遠不老,安住在不生不滅當中,時時生起正念,智慧就恆然生起。

 

維摩詰菩薩的病

    我們的一生,除了極個別的例外,一般來講都會出現病徵,就解脫而言,如何對待病呢?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維摩詰經》中的教導。

    所有的病都是一樣,由地、水、火、風所引起,由構成身體的四大所引起。當我們碰到病這個現象的時候,面對的態度如何,怎麼來接受?怎麼來實踐解脫?

    一場病,事實上就是一場死亡的訓練。因為任何一場病,一定會經歷地水火風在我們身上所造成的一些現象。如:我們在生病的時候,身體十分臃腫,這是地大的病;口很乾,水份沒有辦法流動,口乾舌燥,這是水大的病;我們身體有時候熱,有時候冷,這是火大的病;我們呼吸不順等,就是屬於風大的病。這也是死亡前所必經的。

    每一次生病,我們不要老是想:"唉!我怎麼那麼倒霉,又生病了。"病,就是因緣的結果。所以,任何病來的時候,沒有逃避的理由。但是,有病的話要治好它,這是應該的,不相衝突的。

    生病了,就要面對,有病就要醫治,要正確面對它,正確醫治它。即使是佛陀生病的時候,還是會請耆婆醫生來醫治。如果小病故意拖拖拉拉的,以為這是一種修行人的風範,結果因此而死了,那是愚昧。

    再來想想看,進一步把病變得很莊嚴,要把這些病變成無常的寶冠。所以,我們現在把這一切病,都供養給三寶,供養給眾生。

    這不是叫大家生病,而是透過這個病相來示現無常的莊嚴,讓病變成佛法教化眾生的一種形式。我們不斷以病練心來磨勵自己將來的死境,同時,要把這病轉化成一種慈悲的病,一種智慧的病,一種三昧禪定的病。

    在病中能夠自在轉換,在不斷的調理過程里,我們來教育大眾,即使在很疼痛的時候,也能夠示現安樂,來教育探病的人,讓他心生慈悲,讓他知道原來病也可以生得很自在、很喜樂。

    這就是維摩詰菩薩的病。

 

死是一場小悟

    如何才是正確面對死亡的態度?

    經典中極其清楚地說明:佛陀對於解脫的教法根本不是直接安立在"永生"上面,也沒有永生這個概念,因為永生也是落在生死之中,它是錯謬的想法。

    佛陀這樣教導我們認識死亡,教導我們掌握涅?之道:

    我們不必歡喜死亡也不要遠離死亡,因為死亡對一個解脫的人,對一個能在最後有所了悟的人來講,就是一場悟境,是解脫生死的悟境。

    不能夠了悟死亡的人,不能夠正見死亡的人,就不能夠了解無生的道理。

    那麼,什麼是無死?

    無死絕對不是以畏懼死亡的心可以得到的。畏懼死亡的心就是生滅的心,有生必有死,所以,不可能無死。無死,必須建立在對死亡深切的了解之上。不知死亡者,無以了知無生;不知無生者,無以了知無滅;不知無滅者,無以了知無死。

    初時,我們對死亡首先要驚畏,這是正確的,因為對死亡驚畏,會對生命產生尊重。但是,如果只有驚畏的話,那就是解脫無期了。因為,我們最大的痛苦,來自於對死亡的畏懼。

    對死亡驚畏是一種道德,我們敬畏死亡,不願意自己死亡,不願意自己死亡的人,就會害怕看到別人死亡。

    剛開始我們要驚畏死亡,驚畏死亡的人才尊重生命。驚畏死亡之後,我們要了悟死亡,正見死亡,正確理解什麼是死亡?最後會發現:死亡根本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回事,它是一個生滅對待的現象。先從正見死亡著手,以正確見地了解死亡,慢慢地產生體受,了悟死亡。我們隨時隨地了悟,先在正知見上產生覺受,了悟了,到最後超越死亡,證於涅?。

    涅?是遠離生亦遠離死,而不只是遠離死亡而已,遠離生死,所以"不受後有"。

    但佛法的無死,"不受後有"不是再也不出生了,而是必須立足於超越死亡之後,重新再回入紅塵,已經遠離生死的對待,但為了大悲的緣故,如幻地在世間再現。這是一個大悲心的投入,所以,能從超越死亡裡面再生起無生之生。

    無生之生,這是如幻的,所以它絕不只是輪迴的出生。

    我們這樣來看待死亡,就能夠進入禪悟的死。我們看看煩惱死了沒有?貪死了沒有?策死了沒有?痴死了沒有?如果這煩惱死了,它還有沒有習氣?死是停息的意思、轉換的意思。

    佛陀說,一個修行解脫的人,在死的過程中,也是在玩一場名之為死亡的遊戲而已。

 


推薦閱讀:

被誤解的悉達多和真正佛教的消失
佛陀為什麼不出生在中國?
花五分鐘告訴你佛陀留給親生兒子的秘密法寶!
感念佛陀的恩德丨浴佛節來雲丘山多寶靈岩禪寺開啟了一場浴心之旅

TAG:生命 | 釋迦牟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