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破迷解惑…【佛學開示答問】

破迷解惑…【佛學開示答問】

(2012-02-26 13:09:38)

轉載

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信則有,不信則無",這論點正確嗎?

◎這論點完全不正確。即使你選擇不相信病苦及死苦,你一樣會生病,也一樣會死亡,你完全無法避免這些必然的經歷。儘管你如何堅信火焰並不會傷害皮膚,只要你試一試,馬上就能知道這些定律是客觀地運作的。同樣地,不信地心吸力不代表你就能由高空跳下而不跌死。因果等定律規則與大自然定律一樣,不因你相信而運作,也不因你的不相信而變得不存在。

 

◎佛法教導安忍,但如果我們處處忍讓,豈不是更成為他人欺侮的對象?

◎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環。要達到面對遇上任何人、任何困境都能以安忍心處待,的確不是一朝一夕能達致的境界。安忍必須與悲心並行才能成功。

我們佛法中所說的〝忍〞,並非指畏懼停縮不前的弱者心態。菩薩的安忍與凡夫見到惡人時的懦弱是兩碼子事,不可混淆不清。在遇到蠻不講理的人時,我們應施以悲心,心想對方與自己一樣,不過是想得樂離苦而已。把自己代入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自然容易生起悲心,從而生起安忍心。

我們也可視對方為中毒發瘋的親母;如果你母親中毒發狂,威脅著要殺你打你,你肯定不會以嗔心先把她毒打一頓吧?你的心自然會以悲心對待,處處忍讓她。由此可見,能否行忍只取決於你與對方的關係觀念。六道的眾生都曾是我們的慈母。自無始生死輪迴以來,在無數的轉生中,每一位眾生都曾成為我們的母親。眾生的心中充滿著貪、嗔、痴這三毒,所以我們不單不應以嗔心回報,還要同情他們,以忍心對待他們的無理,就像是對待中毒發狂的親母一般。

由自己的角度看,嗔心並不利於解決問題及人際不和,反而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被別人以惡意傷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選擇以嗔心報復,那就更加增深了你的不幸。他人是否對你傷害,並不由你決定,但你是否以嗔心報復,卻完全操縱在你的手裡。如果你也以嗔心回報,受傷害的不只是對方,你自己也在傷害自己。事實上,來自他人的言行並不可能對你造成傷害,你之所以感到委屈只因你對這些言行介懷。

有人說過:〝如果你是對的一方,你沒需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一方,你沒資格去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配合上深知嗔心的過失及安忍的優點之智慧時,你的安忍亦會較容易生出。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導師:慈悲的人教你慈悲之道;兇惡的人正在教你忍辱之道。在碰上窮凶極惡、蠻不講理的人時,你反而應該以歡喜心對待,你可不是每天都有機會碰上學習考驗忍耐的良機!他們是你修持安忍、成就功德的福田!

或許你仍會懷疑安忍就會被人欺侮,或視它為懦弱的表現。安忍其實是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幾十年前,印度的聖人甘地就單單以"安忍"打敗了整個英國帝國。你看:幾十萬個精英軍人及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最終也要屈服於這個矮小的印度人足下。是軍力及帝國的力大呢?還是安忍的力大?

 

◎佛法教示我們不要執著,那麼的話,修持以積聚功德及智慧是否也是一種不應有的執著呢?

◎你的見解把佛法概念完全混淆了。佛陀教示我們不要執戀自身、不要有我執、不要執戀世間福樂及不要執萬事萬物為自性實有,這不代表說我們不須執著止惡行善及執著於利益眾生之事業。

修持的人總有個動機,這動機可以是為不墮三惡道,或是解脫生死,或是為令眾生之利益而要成佛,總不會毫無目的而精進修持的。有一個目的不是"執著"。

如果你說不執著行善,不須止惡,那便能成佛的話,可說是顛倒因果教法的邪見。也有人把〝空性〞完全歪曲誤解了,以為〝空性〞就是〝沒有〞。那麼的話,善也不存在,惡也不存在,佛陀不存在,凡夫也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這是外道思想,並不是佛陀的教法。如果這觀點成立的話,你就毋須理會眾生之死活,也不需行善止惡及修行了,更不需上班及吃飯。

 

◎如果業力是不會消失的,懺罪又有何用處呢?

◎在佛陀開示因果教法時,為了確立大眾對因果之信念,並未開示懺罪之法門,只說業力固定及有因必有果報。在佛陀開示大乘教法時,才教示了懺罪之法門。

要懺罪凈障,必須具足四力:

(一)境力 -- 靠依止境而懺罪。我們以三業作不善,其對像不外乎聖眾與凡俗眾生,所以在懺罪時,亦依賴聖眾及眾生,例如供養三寶及為有情眾生作利益事業等;

(二)追悔力 -- 畏怕所作不善之果報而生追悔曾造不善業因的真切心;

(三)對治力 -- 以懺罪為動機所作之修持;

(四)誓願力 -- 決心不再作同類之不善業。

若四者具足,就等於把業因種子燒壞了及把它與好比水份及養份的煩惱外緣隔絕了,令其不得成果。這並非說 "種子"消失了,而是說我們令它不得成長及成熟。所以,大乘之懺罪概念與小乘之因果業力概念毫無矛盾。

 

◎我本人信仰三寶,但我的信仰卻常令朋友及他人評謗,我應當怎麼辦?

◎他人信不信佛,並非由你來決定,而是他們自己的因緣。如果你對佛法有一定認識,不妨對親友略談一下佛法的殊勝及因果等教法,或許能令親友生敬信而依止三寶,或起碼令他們不至天天評謗三寶。

朋友對你的信仰反感,往往是因為你自己的言行未能表現佛法。如果你的內心洋溢出慈心及悲心,相信大部份不論甚麼信仰的人都不至對你反感。如果你處處標奇立異,天天評擊別人的信仰或他人的不善業,只會令人討厭你,亦禍及你的信仰。

初皈依的人,首要任務是管好自己,不是去激進地向他人布教說法。如果你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表現慈心及悲心,他人自然會察覺,最好的教育往往不需要說話。即使要弘法說法,也需要很大的安忍及善巧。有些人在皈依以後,一見到他人的過失就搬出一大堆佛法戒條及因果理論來嚇唬他人,結果自己沒有了一堆朋友,卻未能令一個人對佛法生歡喜心,反而令他們都討厭佛法。

反過來說,如果自己的言行都向好的方向改變,別人自然會喜歡親近,你說的話也較易令他人接受,至少不會令他們反感。即使與其它信仰的人相處,只要有安忍及悲心,大家一樣可以成為好朋友。

衲是一個佛教僧人,但衲有十幾個很要好的天主教神父朋友,宗教信仰可以是很包容的。如果你在皈依後變得自鳴清高和輕視他人,就肯定是你對佛法之了解錯誤。

作為依隨佛陀教法的人,我們可以不求令他人也來皈依,但卻應改變自己成為更包容及更易相處的好人。在與人相處中,你不一定要在外表上處處表現你的信仰,反而應在內心上培養佛法,以你的包容及愛心來表現你的信仰。

 

◎學佛是否一定要出家?如果人人出家,世界豈不是會滅種?

◎學佛的人不一定要出家修持,佛教有四眾弟子,所以在家的修持也一樣是佛法上的修持方式,並不一定要出家。出家的確有助於修持之路,但卻並非說只有出家人才會成佛。

至於會不會滅種,這是一個很幼稚的問題。如果由佛法的角度去看,在這人間世界轉生只不過是六道苦海中的一道,根本並非有恆久福樂的終點。真正修持佛法的人,修持的目的是要成佛或起碼脫六道生死苦海。所以,由佛法的角度說,這個世界並非值得執戀的樂土,你根本毋須擔心有否滅種的問題。如果六道,包括人間,都完全滅種,所有眾生都超脫了六道,那不單不是值得你憂心的事,反而真是天大的好事了。你擔心人人出家修持導致滅種,就如擔心囚犯都變善良了,牢獄豈不是會空掉關門一樣地無意義。這顯然是個無真正內涵的問題。

改由另一個角度看,世上有多少人口亦與個人的業力及眾生的共業有關,並不可能因為多了幾個人出家就會滅種。現今世界上,似乎大部份國家都有人口過多的情況,所以你的問題就也更加不成立了。難道全世界的人一下子都會出家嗎?衲倒希望佛教真的這麼興盛,但恐怕世界的趨勢並非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如果你真的擔心人類滅種,倒不如致力於鼓吹慈悲及和平的理念,令世上少一點戰爭,這才是實際的。這個世界絕無可能因為多了幾個人當和尚就會滅種!

 

◎佛教的僧尼天天只懂得念經,不事生產,豈不只是社會的"寄生蟲"?

◎由佛教的看法去說,絕大部份眾生畢生所做的事之最終目的是要令自己得到快樂而離開痛苦。但真正的修行人,其中包括了真正修持的大乘出家僧尼,卻犧牲自己的世間福樂,致力於令所有眾生得到真正的快樂而得離痛苦。由這樣的層面去看,世俗的人只為自己得樂離苦而營營役役,大乘的修持人卻為了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的幸福而努力,以非凡的耐力去修持成佛來利益所有生命,所以他們不單不是"寄生蟲",反而是自願肩負一切眾生的究竟福樂之擔子。

即使由世俗的層面去說,僧尼也並非不事生產的人。在世界各宗教的歷史上,神職人員都常常充當著照顧信眾心理及靈性健康的工作,可說是〝心靈醫生〞或者是〝心理醫生〞。有很多有威望的宗教人物,更對維護世界和平及社會人心安定有很大的作用。

再者,各大宗教的神職人員也同時致力於世俗上之慈善利生工作。天主教德蘭修女大家都知道吧?她一個人的事業及對社會乃至世界的貢獻,你可能做十倍時間也做不來。在佛教中,也一樣有很多利益社會的慈善團體,這些團體往往都由出家人發起及維持。在藏傳佛教中,很多寺院都致力於賬災施藥等善行,衲所隸屬的大藏寺更有屬下之慈善基金會及免費贈醫施藥的診所,這些都是較能見得到之社會貢獻。所以,說僧尼只念經不生產,純粹是你未去理解而生出的邪見。

 

◎如果佛陀及三寶真的有無等力量,為何寺院及佛像又會在戰爭及天災中被毀呢?

◎佛像等聖物被毀,不代表它們沒有力量。佛法開示無常之理,世間上的一切事物,無不經歷產生、維持及消失的過程,聖物是如此,世俗的人、事及物也是如此。即使本師釋迦牟尼的應化色身,也在二千多年前示現入滅的現像。

世界上的聖物,是令眾生積聚福德資糧的福田。眾生能借著對它們觀仰、頂禮、供養及繞行等修持而積集成佛的資糧。但它們的住世與否,取決於眾生的業力及福德因緣。如果眾生沒有足夠的福德,它們便會不復存在,例如被毀或在天災人禍中消失。

拉薩的大昭寺內,供著一尊世上最神聖的佛像。這佛像是悉達多太子十二歲的等身像,依著太子當時的容貌塑制而成,後來傳入漢地,又在漢地文成公主入嫁西藏時傳至拉薩。在歷代的預言中都有述及,即使這尊最神聖的佛像,最終也會沈入地底,自人間世界消失。那是因為眾生之共業所致,我們不再有福德得見這尊神聖的佛像,並不是說佛陀沒有力量保護他自己的身像,也不是諸佛沒有悲心的緣故。

 

◎死後捐贈器官對臨終的修持有影響嗎?

◎有些佛教徒擔心在死時身體被碰觸,會引起痛楚及嗔心,以致墮於三惡道或修羅道中。提問這個問題只證明你未有真正的悲心。大乘弟子常常嚷著要利益眾生,一個有悲心的行者如果能令他人延續生命,即使自己真的會因此墮惡道中,也肯定會不假思索地歡喜應允。

在佛教的生死觀中,心識離開身體的一剎那才是生命的結束及中陰期的開始。在呼吸停頓及腦活動停止後,心識不一定馬上離開肉體,所以在佛法觀點上並未真正死亡。但在這階段中,心識雖仍在體內,但肉體上的感官如視覺、聽覺及觸覺等已經不復運作,所以並不會感到痛苦,即使有人施手術切下器官而轉贈他人也不會令你感到肉體上的痛楚,所以你不需擔心。

再者,捐贈器官的善行基於悲心,而以悲心為動機的行為只會帶來善果,不可能帶來惡果。以悲心而令他人延續生命,肯定能令你的未來生得利益。諸大菩薩等對眾生以身體布施,我們雖無這樣大的悲心,亦不可盲目模仿聖者的大事業,但在亡後捐贈器官類似"身布施",所以是衲極力支持的大善行。作為終生口中掛著「慈悲」的三寶弟子,若能以利益另一生命的心及行為作為這一生的終結,是最適宜不過的了,亦可說是不枉此生。

我們東方人很注重孝道。這肉身是由父母身體而生長出來的,他們的身體又來自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肉體,所以我們的肉身正是祖上歷代的身體之延伸。你去持咒或供僧當然也能利益在生或已亡之祖輩及父母,但如以這個與他們身體有最直接關係的肉身去作善行,例如捐贈器官及令另一位眾生得以延生等,最能為他們帶來利益。

由大乘的心態去說,即使若有很大的不良後果,你也應安忍承擔,否則就枉稱〝大乘〞弟子了。然而,由佛法生死過程來說,捐贈器官不但並不會不利於臨終及未來生,反而會有利益。

 

◎佛教是主張無神論的嗎?

◎如果硬要把宗教分為有神論與無神論的話,佛教較偏近無神論的一方,但卻並不是一般的無神論觀點。佛法開示宇宙由眾生共業而生,並不相信有一位至高無上的神靈主宰及創造一切。佛法並不認為宇宙由佛陀所造。如果宇宙由佛所創,他會創造一個完美的無苦世界,宇宙絕不會是我們現在所處身其中的六道輪迴苦海這樣的。佛法不同意有一個至高的神靈之存在,也不認為宇宙由這神靈所創,所以並不屬於有神論。

佛教卻認為六道中有一種眾生住於天界,他們的福報比人類高得多,神變能力也高於人類,但他們亦只不過是六道眾生之一種,天界亦非佛教徒心中的目的地。因為佛教認為六道中有這一類眾生,所以佛教又並非屬於無神論。佛教所認同存在的"神",只是眾生的一種,並不是如其它宗教中所視為創造一切及主宰一切的至高神靈。

大乘佛法的修持並不為生於天界,也不為討神靈的歡心或救贖,而是為了要利益眾生,包括六道中的天界眾生。嚴格地說,佛教不能說是〝有神論〞或〝無神論〞,亦肯定不屬於〝多神論〞宗教。

 

◎很多人說小乘是低級的佛法,所以大乘行者不應修持,這是對的看法嗎?

◎輕視任何部份的佛法,都是極不善的心態,而且會有嚴重的果報,這是佛陀所親說的。小乘的修持基於出離心,透過修證人身難得、生死無常、六道之苦等教法而成就厭離生死苦海之出離心,依靠皈依、因果及空性見等修持而成就解脫,這些教法皆為佛陀之金口親說。如果說這些教法低級,就正是輕視佛陀的開示,也就是貶謗法寶。

小乘道上的修持項目是大乘道的基礎。難道大乘行者不需要證悟人身難得、生死無常等佛法嗎?難道大乘行者就不依靠皈依法門及因果教法嗎?還有十二因緣與四聖諦等也都屬於小乘道上的教法。大乘行者要發為利眾生而欲成佛的菩提心,若對眾生之苦沒生起悲心,如何能生出要不顧一切地利益他們的菩提心?但如果對自己處於六道之苦都不畏怕厭惡,哪裡會對同在六道中的眾生之苦生起悲心呢?由此可見出離心乃悲心及菩提心之前行基礎。沒有小乘共道的基礎,就不可能真正入於大乘之修持。

大乘行者雖然並不以自己的解脫為修持目標,但卻需要大小二乘的共通教法方能成就;我們以持戒為行善止惡的一種方法,其中大部份戒律也是出自小乘教法的。我們雖自稱為大乘弟子,但卻未真正具有菩提心,甚至連圓滿的小乘出離心也未真正生起,所以千萬勿自以為是大乘而輕視小乘的行者。小乘的行者及證道者包括了很多大阿羅漢,貶視小乘行者的人,同時也是在貶謗聖僧寶。

 

◎有人說凈土修持只為一己往生,所以是小乘的修持,這見解有何錯處?

◎凈土修持屬於大乘佛法,並非小乘的修持。以為修持凈土是小乘佛法,只源出於未通達凈土修持法門的發心。

大乘修持者的發心,是為求無上佛境而利益眾生。修持凈土的人,知道六道中煩惱極多,不利於修持,所以發願往生凈土之中,以期精進修持直至成佛。凈土並非大乘修持之最終目的,而只是像個中途站一樣。在凈土中,我們可以直接地依佛陀學法,而且該土並無令我們生起煩惱及痛苦的外緣,所以更適合於修持。在凈土中修至較高境界時,我們還是會自願地回到六道之中救度眾生,或者變出化身在六道之中利益眾生。

修持凈土的人,如果是如法地發起大乘的菩提心,以此作為動機而修證凈土,就符合了大乘的修持。如果並不持這樣的發心,則不能算作大乘的修持,但這並非說凈土法門本身不是大乘法門,只能說個別修持者之發心不符合大乘精神而已。真正的凈土法門行者,是應以大乘的菩提心作為動機地去修持的。

佛法上的任何修持,大都取決於發心而定奪是否佛法或是否大乘,並不取決於修持的內容。例如持咒,如果以小乘心去持誦,就是小乘的修持,成為解脫生死之因;如果以大乘心去持誦,則成大乘之修持,成為成就佛境之因;如果以求壽求福的心去修誦,雖然也會有成效,但就說不上是佛法的修持了。

 

◎佛陀開示了多個凈土法門,到底哪一個凈土是最好呢?

◎每一個凈土法門都是好的,否則佛就不會開示它們了。但因應個別眾生之根器及因緣,我們與各凈土之因緣是有深淺之分別的。我們會較易往生於某些凈土,較難冀望能成就另一些凈土,這並非凈土或諸佛之分別,只是我們與各凈土及各佛之不同因緣而已。

彌陀的西方極樂凈與漢人及藏人很有密切的因緣。衲有時與西洋弟子說笑:"極樂凈土雖說是"西方"的凈土,卻老早被東方人佔滿了地方,你們還是改修其它沒那麼擠迫的凈土吧!"這當然只是無聊說笑笑而已,凈土是沒有人滿之患的。但極樂凈的確是與漢地有特別因緣。觀音之普陀凈土與極樂凈土是一而非二,所以也與我們有極深的因緣。故此,漢地的人修這兩個凈土或許較有因緣。在末法期後,彌勒佛會在人間化生及示現成道及說法等事業,所以彌勒現在所處的兜率凈土與我們也特別有因緣。我們格律派的歷代祖師中,有很多部往生兜率凈土之中。因為這傳承加持的因緣,我們與兜率法門也特別有深緣。

此外,藥師佛對末法眾生是極其垂佑的,所以藥師的東方琉璃凈土與我們末法眾生又有這特別的因緣。

我們千萬不要說只有某凈土是最好的,或者某法門是唯一殊勝的法門。如果有某個凈土是最好的,佛陀卻開示了這麼多的其它凈土法門,豈不是說佛陀在說廢話?佛陀既開示了多個凈土法門,當然是說它們都是好的及能成就往生的,並不能說某凈土是最殊勝的。

 

◎我又嚮往極樂凈土,又想修持藥師佛的琉璃凈土,怎麼辦呢?

◎一般來說,我們修持以專心用功為有效力;如果三心兩意,結果或許兩個法門沒一個能成就。

我們最好視自己之因緣喜好,選擇決定一個法門,然後終生不變地去勤修,這樣才容易得到相應、加持及成就。

修持就好比掘井,如果水源在地底下五十尺,你今天在東邊掘十尺,明天才要邊掘十尺,一年後你或許已經掘了近四千尺的總深度,但總找不到水源。其它的人,或許老早就找到水了。修行是同一回事。如果你又修這個,又修那個,最終一事無成,這是諸佛的錯嗎?難道你就可以作出勤修無一點作用的結論嗎?這是你本人的錯誤,不是諸佛、師長或法門的過失!如果一門專修,成就是指日可待的。

 

◎如果我又修極樂凈土法門,又修藥師佛土法門,死後會往生那裡呢?

◎這不是一個要去憂慮的問題。你不需擔心彌陀及藥師佛爭著要搶你去他的凈土,也不用擔心其中一位會因為你不專一而把你拒絕門外。

如果你成就了其中一個法門,自然會往生於該凈土。如果你成就了這兩個法門,就視乎臨終之念緊於哪一個凈土及看與哪一佛土的因緣較深了,甚至可能會有選擇的機會。

只要你達到了一個凈土,其它凈土是起念即達的,並不似人間的國土疆界那樣要簽證及坐飛機才能到訪。

但你也要考慮另一方面:如果你又修這個凈土,又修那個凈土,臨終時是否有把握專註緊念呢?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一般來說,修持以專註於一個法門為上佳。

 

◎女身可以成佛嗎?

◎女身當然可以成佛!只要能遇上佛法及發心修持佛境,不論男女,一樣可以成就佛境。男身與女身的確存在著某方面的不同。一般就社會環境情況而言,男性修持往往比女性修行較為有利,譬如說一位比丘可以獨自住在無人的地方清修,對比丘尼或沙彌尼來說,就必須考慮到更多的安全問題。但這些僅是社會風氣環境的外在因素,就成佛之潛質來說,男身與女身並無太大的分別。說女人不可能成佛,絕對並非正確的觀點。

在〈般若心經〉中(註:法師乃指廣本心經,見宋施護所譯之〈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世音大士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此經開示大乘的男女行者,若欲修證空性而達至佛境的話,應當如何地去修。在這經里,觀世音明確指出 "善女人"也可以透過修持而成佛;在經末的部份,佛陀對大士之開示作出了明確的印許。

佛教中有一尊廣為人尊崇的佛母,稱為"度母"(註:在古代中國稱為"多羅觀音"及"救度觀音")。度母在無量劫前,是一叫"般若月"的女子。這女子曾發下宏願:要以女身修行,以女身發菩提心,以女身成就佛境,最後更要以女身化現度生。她最終果然成就了佛境,被尊為"聖救度佛母"。以上是出自佛陀金口所說的典故。如果說女性不能成佛,哪豈不是說佛陀編故事來騙我們嗎?

在釋迦佛在世時,已有不少女性成就羅漢境界,這些史實在佛經中有清楚記載。即身成佛的女性修行者,在印度的記載中有三位,在西藏出現過十五位,她們的傳記是很感人的。說女身不可能成佛,等於是指控佛陀妄語,也否定了度母及歷劫以來以女身成佛的聖者之成就。

 

◎有人視地獄為實有,也有人說它只唯心所造,並不真正客觀地存在,何者的觀點才對?

◎地獄、天界乃至整個六道輪迴皆為眾生共業所生,它的存在正如人間世界的存在方式一樣。當整個宇宙進入消失的階段時,地獄便不復存在;在此之前,只要眾生有共業,六道便存在。說它並不存在是不正確的看法。你看不到的地方,不代表就不存在。只要你略作少許惡業,便很快會見到地獄的存在與否了!當你在地獄道中投生時,你肯定絕不會懷疑它不存在!

當然,以中觀應成派的空性見去解釋的話,地獄與萬事萬物皆為緣起,並無自性。但即使它是無自性的,並不是說它不存在。你的肉身也是無自性的,但卻非不存在。

 

◎修禪定的作用是甚麼?它可以令我成佛嗎?要多久才能成就禪定?

◎如果沒有禪定成就,顯乘上的大證悟是無法生起的,密乘上的生起與圓滿次第之證悟亦無法成就。禪定就好比一個容器,可以受持所有佛法於內。如果要得到解脫,我們需要成就出離心及空性的證悟,但要證空就必須配合禪定及觀察修二者。

只修禪定並不能令你成佛。禪定只是有助於我們成就佛境的一項工具,並非單靠它就足以成佛。要成就佛境,最重要的是具備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出離心,則所修禪定並不堪稱為修持佛法,哪裡會令我們成就解脫或成就佛地呢?外道與內道所修的禪定方法大致上原理一樣,但內道弟子以出離心為動機去修它,就令它成為了解脫之因;如果以菩提心為動機去修定,則成為了成佛之因。只修禪定而不修菩提心,並不能令你成佛,也不屬於大乘的修持。如果你連出離心也未有,則你的禪定修持根本未能算入佛法之修持之中,所以你的禪定既不會令你成佛,也不能令你解脫六道生死。

要成就禪定,必須先具備六個先決修件:(一)住於有利修定之地方;(二)不執戀世間華衣美食等;(三)心常滿足;(四)完全離棄世間俗事;(五)戒行清凈;及(六)離棄欲求。依經論述及歷代祖師之經歷,若能具備上述修件而於靜處精進閉關專修,半年內可以成就禪定。這是指真正的全心全意投入閉關專修,並非說一天修上一、二小時就可以在半年成就。在閉關中,除晚上作少許休息及日常食飯的時間外,整天都在修定。

 

◎修禪定,萬一出不了定怎麼辦

◎世界上有很多修持的方法,衲不可能全部都聽過。外道的法門衲不太清楚,佛法中就沒有這樣的可能。在正信佛法的禪定修持中,只怕你無能力入於定境,絕對不存在出不了定的顧慮。禪定的定境不是〝昏迷〞,哪會有入於定中不能出定的可能性!修定的人有可能自主地入於定中很長的一段時期,甚至有能力入定以〝劫〞計算之長時間(註:〝劫〞是一種時間度量,謂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但卻沒有不能自主出定的可能。人只有昏迷或死了才會不能得出,禪定可不是這樣的!衲順帶提一提:有些人在修定時入於細微昏沈的情況,卻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已經入於定境。宗喀巴大士之〈菩提道次第廣論〉詳述了修定及對治昏沈與掉舉的法門,你可以去讀一下。很多人連禪定是甚麼也不知道,卻開始修定,這是毫無益處的。

 

◎為甚麼藏傳佛教常用以人骨製成之法器?

◎佛法教示無常之理。這些人骨法器,是為了讓真正發心修行的人常常憶記生死無常,努力於佛法上之修持。佛教的僧人,有些會發願終生住在冢林中,這也是為了常常憶記生死無常而培養出離心及精進的緣故。在傳統的寺院中,在僧案浴室內也會塗繪骷髏圖像,其目的也是令人常念生死無常。在藏傳佛教及印度的密法傳承中,有一種稱為為〝斷〞(chod)的施身法門。這種法門要用人骨法器,如骨笛等,也要在冢間修持,是一種能迅速地切斷我執的法門。

  憶記生死無常是精進修持的原動力。它有六個殊勝益處:

  (一)它是最有利益的修持;

  (二)它令修持變得有大力量;

  (三)它引領行者發起真正修持的心;

  (四)它支援行者精進修持;

  (五)它推動行者達至最終成就;及

  (六)它令行者臨終無悔及安樂。

一般的藏傳佛教徒並不需要用到人骨法器。大修行者所用的人骨法器,也並非隨便買來或以殘忍的方式得來的,必須是以其它修行人生前發願在死後把骨頭送贈作修行用途的才可採用。

 

◎為甚麼在西藏有〝天葬〞這種殘忍的葬禮呢?

◎天葬並不是藏傳佛教的葬禮,但卻並非不符佛法思想的。

人在死後,剩下來的肉身只不過是廢物,不論你以火焚、土葬、水葬或天葬的方式去處理都是一樣的。在心識離開身體後,自然會因業力所主而投身六道中的其中一道,生前的肉身留著也沒有任何用處。

反正在死後身體便一無用處,西藏人選擇在死後再作一次布施,把肉身施予鳥類或其它動物,這對自己並無損失,又是一種布施善行,更解決了殉葬的問題。

你覺得天葬十分殘忍,只因你執戀於肉身,其實天葬與火葬分別不大,卻能積布施之功德。

有些電視紀錄片說:〝西藏人認為鷲鳥在吃了死者肉後,便把亡者帶往天上的凈土。〞,這是想當然的漢人創作。西藏人進行天葬是要作布施及天然條件因素,並不以為此舉會令亡者〝升天〞。

在其它國家與地區,進行天葬是不合社會風氣及環境條件的,衲認為臨終捐贈器官比天葬來得更有意義。

◎如果遇到自稱已經開悟成佛的人,我們如何去判斷真假?

◎你毋須判斷,這肯定是假的。如果你遇上佛陀,你自然會知道,因為佛的身、語、意功德是顯而易見的。他不需要說甚麼,你自然會知道他是佛陀。要自己宣稱是佛的人,肯定不會是佛。佛的聖身有無量功德,可以化身千萬,你可以叫這個人也顯示證明一下。佛的聖語有六十妙音,不論坐近坐遠都能聽到佛的開示,而且是以你能理解的語言聽到,不需要傳譯,你也可以請這個人示範一下。佛的聖意是遍知的,你可以把全世界的沙都各取一點放在杯中,佛可以分辨出哪一粒沙來自哪裡。這些功德能力,在世上誰能做得到?只要你好好依止一個具資格的師長,並且視他為佛,便會得到佛之加持,所以毋須去追求依止這些江湖騙子,否則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

 

◎先人回來報夢或附身,是真有其事嗎?

◎在先人往生後頂多七周,他的心識及中陰身早已依隨業力而投生於六道的其中一道中了,絕不可能回來報夢或附身。上述報夢現象,可能只是你對先人思念或偶爾發夢而已。凡夫並無控制夢境的能力,所以在夢中甚麼都可能出現,並不為奇。如果並非上述情況,則可能是餓鬼道的眾生或"非人"眾生以迷惑冒充的方法,企圖騙取你對它們作供養。至於附身現象,有可能只是精神病所致,也有可能是"非人"等眾生為求供養所作之把戲,這亦並無新奇之處。如果你明白輪迴的教法,便不會被這些現像所迷惑。

 

◎為甚麼在信佛的人家中有時也會有鬼靈作崇呢?

◎"非人"等眾生哪裡都有,在信佛的家庭中,甚至在寺院中,也一樣會有它們的存在。認為它們怕見到佛像的想法,只是民間信仰的誤解而已。它們與你一樣是六道中的眾生,你見到佛像不怕的話,為甚麼它們就會畏怕佛像呢?你是一個三寶弟子,而且還自稱為大乘弟子,那麼你就不須畏怕"非人",也不應以嗔心或敵對的心態對待它們,反而應該以悲心處待任何眾生,包括"非人"在內。如果你心中真的對三寶一心依止,是不可能受到"非人"加害的。即使它們及任何眾生對你傷害,那不過是你過往世所造下之苦因現在成熟結果而已。

如果沒有痛苦的種子,是不可能遇上痛苦的果報的。要完全脫離眾生的加害,就必定要停止造惡因,例如傷害眾生及嗔心等。歷史上有很多真正生起了悲心及菩提心的大師,連老虎、大象及毒蛇等畜牲及"非人"等都樂意與他們親近,完全不會加害,這就是因為這些大師心中再沒有嗔心存在的緣故。

又有些人以為家中的"鬼"就是死去的親人或曾住在該處的人之鬼魂,這是不符合佛法及輪迴概念的誤解。它們只是餓鬼道的眾生或"非人"等眾生,並不是死去了的親人在死後仍在住處流連。人在死後會經歷一段中陰時期,其間不超於四十九天,然後就會投生六道中的其中一道,並不會如民間迷信所說般永遠流連於前生居處。

 

◎如果有鬼靈等加害作崇,應該怎樣去處理呢?

◎這些"非人"只不過是六道中的眾生,並無太大的能力,也不值得你去畏怕。它們既然也是有情眾生,你就要以悲心去對待它們,不可以傷害它們。只要你對三寶依止的心堅定,"非人"是不可能加害你的。悲心與依止三寶的心,是兩種有效的對治"非人"之方法。"非人"沒有能力加害一個對三寶有依止心的人,也不能傷害真正有悲心的行者。

衲為你說一個故事:一個小賊有一天見到施主送了一塊貴重的布料予一位僧人。小賊在半夜潛入僧人隱居的地方,但卻被僧人捉住而重重打了三棍,打第一棒時僧人口中念著:"皈依佛",打第二棒時喊著: "皈依法",打最後一棒時就嚷著:"皈依僧",然後僧人就把小賊放走了。這個小賊在走過一條有很多猛厲"非人"流連的渡橋時,悻悻然地自言自語:"幸好佛教中只有"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這三種皈依,如果多幾個 "皈依"的話,我肯定會被打至慘死!"。這條渡橋附近一向有很多"非人"流連,常有欲渡橋者被"非人"殺死,但這些"非人"不但未能加害小賊,反而因為他不經意的誦念三皈依之力量,整晚都不能渡橋。

由此可見,不經意地誦念三皈依也已能令"非人"不得加害了,何況至心地依止三寶呢!在遇上"非人"加害的時候,也可以在早上恭誦〈般若心經〉九次及多誦三皈依。如果問題十分嚴重,乃至真的威脅到家人的生命安全,可以請高僧大德加持修法以解決問題。

 

有人說在夜晚誦經會召鬼靈,這是否正確的見解?

◎這是絕對不正確的民間迷信。世間上有很多"非人"及其它我們肉眼不能見到的眾生。它們不會因你誦經而特別前來,也不會因你誦經而迴避。"非人"等眾生只不過是六道中的一些眾生,就與我們見得到的畜牲及人類一樣。它們來來去去,與你誦經與否是並無一絲關連的。"非人"只是眾生中的一份子,我們要以悲心對待它們,但不須懼畏它們。正如畜牲道的眾生一樣,有些野獸可能對你作出傷害,有些則十分馴良,"非人"也不過如此而已,並無特別可怕之處。有些 "非人"有能力加害我們,而且也有惡意;有些則有惡意而無能力;有些既無能又無惡意 ... 這與人際關係的分別並不太大。修法的人,即使遇上了"非人",也要以悲心善待,而不是以對立的嗔心或畏懼的心對它們。某些大德高僧,或許因著某些因緣,在修持時會召請"非人"前臨而施以加持。但如你我的凡夫,則無能力召請它們,也無能力避開它們,所以並無顧慮的必要。

 

◎在民間信仰中,有時會見到乩童有佛陀附體或問米姑請來祖先的魂魄附體,與陽間的人對話,這些是不是真的呢?

◎這類民間信仰不單在漢地盛行,在西藏甚至西方的先進國家也都有類似的靈媒。佛陀等聖眾絕不可能附在凡夫的身上與人溝通,他們也並非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任靈媒差遣的。如果佛陀有必要與凡夫溝通,也必定不需經過這樣的媒介途徑。佛陀就是有圓滿力量者,他不需依賴凡夫的協助,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但在六道中,有一些眾生的確有少許神通能力,他們有時會附在某些人的身上,藉而得到一些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或也會冒充聖眾的身份,以欺騙無知的信眾。

至於祖先附身的情況,我們要知道人在死後便會投生於六道中的其中一道,其轉生的中間過程稱為"中陰",頂多也不過七個星期,此乃佛陀所親說的。我們的祖先死後,不可能全都變為鬼魂,日夜無所事事地等著靈媒召喚。即使祖先墮入了餓鬼道,也並不代表他們必定記得前世的事情,而且也不一定能在人間自由穿插。

上述的情況,相信有很大部份屬於騙局。但也的確有一些餓鬼道的眾生是有少許神通的。它們並非我們的祖先,但它們以它們有限的神通能得知我們祖先在生時的一些情況,所以能冒充為我們祖先而博取我們的同情及信任,從而求取欲需的物品。

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明白佛陀等聖眾的功德及六道輪迴的教法,便不會被這些靈媒騙上(有些靈媒本身也是被騙的受害者,以為自己真的有佛陀附身)。我們修行的人,要依靠正信的書刊及正信的見解,不要隨便見到、聽到甚麼便盲目地相信,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有些人自稱能魂游凈土,也能帶別人靈游凈土,這是否真的?

◎這當然不是真的。有些有很深證量的行者或許有這樣的能力,我們凡夫卻絕不可能在凈土中自由來去。佛教中絕對沒有這樣的說法,它可能是外道信仰或民間術士的說法吧?在一些原始信仰中,術士能以各種方法,例如由"非人"協助,令人誤以為到了某些地方或見到某些情景,這只是幻術或"非人"的神變能力而已,就如幻術士能夠變出老虎及大象等在你面前一樣,這不是你真的到了佛陀的凈土。佛的凈土只能以修持而達至,不是靠凡夫帶領或念幾句咒就能自由往來的。以上說法顯然只是民間的迷信及騙人的勾當,並不符合佛法之觀點。

 

◎有些人能見到佛與菩薩等,甚至能與之溝通或得他們之放光加持。為甚麼我誠心禮佛多年,卻從未見過佛陀呢?

◎這些情況根本不可能是真的。凡夫並無能力見到佛陀等聖眾,因為我們的眼睛被業力所覆蓋染污了。有沒有真的"見佛"或"得佛加持"很容易判斷,如果你的悲心、慈心及智慧等突然增長了,或嗔心及煩惱等自然消退了,就是得到了加持。否則的話,不論你見到甚麼放光,若你的心沒有改變,則肯定並非"見佛" 或得到加持。佛法修的是內道。修行有沒有成績取決於你的心有否改變向上,並不取決於靈異現像。如果你的心改變了,即使沒見到甚麼,也可說是已得加持及 "見佛"。如果你的心並未改變,即使天天見似是佛光的現象,又有何意義呢?這些現象並無真實性,你亦不需追求"見佛"或"得佛放光加持"。修持的人若不修內心而只懂追求外在的異像,是本末倒置了。

 

◎一個人如果擁有神通,是否代表他的佛法修持就很高呢?

◎神通有很多種。在佛法修持上,可以因禪定而產生神通,可以因悲心而生神通,可以因信心而生出神通,也可以因專修而得到某些神通。在修持無上瑜伽密部的圓滿次第時,也會自然成就神通。然而,神通並不限於佛法修持者才會擁有,所以並不一定代表修持的境界。

在六道眾生中,有一些就擁有大神通力,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有任何的修持。在餓鬼道中,其中一些能憶知自己的過去生;某些畜牲道的眾生,有身形變化的能力;生於天界的眾生,比起生於人間的我們,也具有很大的力量;但這些眾生卻未必有任何修持,而且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是困於六道中的凡俗眾生。

生於人間的眾生,有些天生就具有旁人沒有的能力,也有人靠修持外道咒術、禪定或邪術而得到某些力量。在東南亞各文化的外道中,有很多方法可以令人修出一些小神通,但這些根本並不能算是真正的修持,更加不是佛法上的法門。

此外,一個普通的人在死亡後的中陰階段中,也自然會擁有某程度的神通,例如可以憶記過去生及穿牆過壁等。由此可見,神通並非修行人的"專利",即使普通的眾生,包括某些畜牲道的眾生,一樣可以有某程度的神通;透過外道的法門,任何人也一樣可以得到某些小神通。

然而,在佛法上來說,這些神通並沒有任何真正的意義。神通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頂多只能為今生帶來一些小利益,但對未來生及成就佛境來說,是沒有甚麼實際幫助的。

在現今末法年代,有很多人標榜神通,又把神通硬與佛法扯上關係,其實他們所教的卻並非真正的佛法,所以大家必須謹慎地去分辨抉擇。

對正信佛教弟子來說,有沒有神通是不重要的。沒有任何非凡外在的能力,不代表自己的修持不好;擁有這些能力的人,也不一定就有修持境界。

佛法稱為"內道",作為修持正法的人,修持的成功與否應抉擇於出離心、悲心、善心及菩提心的生起與否,與是否擁有神通並無直接關連。如果修持的目標是追求神通,基本上就與某些外道思想無異,故此就不能說是在修持佛法了!

 

◎佛教徒應該修證神通嗎?

◎衲先向你說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兄弟,他們相約去修持,但二人修持的內容並不相同。在很多年後,兄弟在一起渡河。兄長花了五毛錢買票渡河,弟弟卻想表演一下他苦練多年的成績,便以神通在河面上走過,在對面岸上得意地等兄長的船泊岸。在兄長上岸後,弟弟很自滿地問他:"我的修持可說是很有一點用處吧?",兄長卻拿著手上的船票向他說:"你的神通與這張船票的用處一樣。你花了這麼多年修持,就為了節省這五毛錢嗎?"。

正信的三寶弟子並不稀罕或希求神通,因為神通對未來生並沒有真正的益處。對大修行者及菩薩眾來說,他們能以悲心配合神通力救度眾生;對你我一輩凡夫來說,神通卻是並無意義的,所以不需去希求。花時間去修持神通,只不過是在浪費人生,例不如好好修持出離心、慈心及悲心。

 

◎在佛壇上燒很多香是不是能得更大的庇佑呢?

◎供燃香的意義在於供上香氣,並不是在於供黑煙。如果是上好的香枝,多供一、兩枝還可以。如果是極劣的化學製品,就最好避免了,寧可用有限的錢買少一點但好的香,也比供上一大束劣質化學香為適宜。既然供香的意義在於香氣,你毋需把大束大束的香堆在佛像面前熏燒,只要在佛壇前手持香枝供養及祈願,然後把香枝插在較遠的香爐中即可。

香爐最好不要採用印上佛經及咒語的那種。經咒是用來念誦及領會的,不是用作裝飾法器的圖案。如果爐上沒有印上經咒,可以把香爐及香枝放地上,不需一定放在佛像正前方,免把佛壇熏黑。

我們供香的對像是諸佛等聖眾,不是面前的銅像。諸佛不同凡夫,所以你不需把香堆在他們面前才能令他們嗅到香氣。事實上,供香乃為我們自己積聚功德而做的,諸佛等根本也並不需要我們之供養。如果把整束香枝放在佛像前熏,會令佛像很快就被熏至烏黑骯髒,這樣反而不好。

因為眾生的數目是無量的,在我們為眾生之利益而供養諸佛時,功德就會增大同等的倍數,我們也是眾生的一份子,所以也自然會得到利益。只要以清凈及正確的發心去供奉,即使只供上短短的一截香枝,也已能積無量功德。反過來說,如果只以為自己求福的狹窄心態去供養,因著發心的淺小,功德也自然一樣地淺小,供上更多的香枝也不會帶來太大的利益。

在供香時,心要想著是在供養三世十方一切佛與菩薩等,對面前聖像生真佛想。如果只認為是在對著面前之銅鐵像供養,並不會生起甚麼功德。此外,供香如果用電力的假香,就沒有供香氣的意義了。供燈是在供養光明,所以絕對可以用電燈代替;供香卻是供香味,並不能以電香代替,而且電香的閃爍微弱之閃光並沒有吉祥的緣起。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後動物一樣會死,放生又有何意義呢?

◎你的推論如果成立的話,你生病時也就不用服藥了,反正遲早你也是要死的。世間上的眾生,當然最終也必會經歷死亡,而且還會再有轉生。被放生的小動物,最終當然也會面對死亡。但我們修悲心的人,本著儘力施予無畏的精神,若能令眾生少一點痛苦、多一點福樂,這也是很有意義的。

最終來說,我們要發願成佛,才可以最究竟地協助眾生得樂而離苦,但在未有這種究竟地利益眾生的能力前,我們並不是就甚麼也不做。能救助一個眾生少至一次,也一樣是一種善行,對被放的一方及放生的一方都有益處。施予眾生壽命,也就是自己在積聚長壽無病之因。

放生時,我們也不是只是買動物回來放走那麼簡單。我們為它們誦經持咒,令它們得聞佛號及佛咒,在心識中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必會成果。我們也迴向祈願它們能於未來轉生善道而得遇佛法,最終能得成佛境。這些是對它們更長遠及實際的利益,也可視為是"法布施"。

此外,有些人也會為它們授予三皈依。一般畜牲聽不懂我們所念的內容,所以也無從生起真正的皈依心。如果嚴格地說,並不能說它們真的得到了正受皈依,但念誦皈依之過程卻肯定在它們的心識中種下了皈依的善種子,所以仍然是很有意義的事。

放生也必須運用一些智慧,只有悲心而沒有智慧,是不能對眾生帶來大利益的。有些人竟把淡水魚放在海中,或把海魚放淡水河中,又或把外國鳥類放本地林中,這並不會令它們壽命延長,反而令它們更快死亡。有些生物本來就不是被售作食用的,例如觀賞魚及觀賞鳥等,把它們放走並不是真正的"無畏布施"。

還有些人預先向屠夫及獵戶定貨,他們便刻意多捉一些生物以供放生,這也就失去了放生的意義了。

 

◎作為佛教徒,是否仍然可以參與民間的拜神儀式呢?

◎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成為了一個佛教徒,佛教弟子有幾件事是不應做的,也有幾件事是應該努力去做的。既皈依了三寶中的佛寶,便不可以再皈依外道天神、鬼及"非人"等等。

民間的信仰(註:法師乃指漢人的民間信仰)也有多種。有些寺廟供奉觀音、彌陀及藥師佛等,我們去這些地方參拜供奉都沒有問題。有些地方供奉的對像,在佛法上定義為天界的眾生,也有些地方是供奉畜牲、"非人"及鬼道眾生的。衲有幾個來自內地東北地區的弟子,他們的家族本來是供奉狐狸精靈的!在東南亞地區,也有很多供奉鬼道及"非人"的民間寺廟。

一般來說,朝拜供奉鬼道、"非人"及畜牲道眾生的廟宇,我們還是不去為妙!這些眾生,依修持佛法及福報的角度來說,它們還比不上生於人間的我們。它們或許有些少的神通力量,能夠為我們帶來一些小利,但長遠來說,供奉它們對我們只有害處而沒有真正的利益。漢人所供奉的民間神明,例如天帝等等,在佛法上視為天界眾生。他們的福報及能力比我們大得多,也的確有能力令我們得到些少今世的利益。然而,天界的眾生仍然是被縛於生死六道內的眾生,一樣要經歷生死的變幻。這些眾生只能給予我們一點今世的小利益,卻不能協助我們解脫輪迴或成佛,也沒有佛陀的圓滿悲心及智慧,所以並非堪受皈依的對像。天界的眾生與人類一樣,有著親疏友敵的觀念。如果你天天去供養禮拜,他們有能力為你帶來一些短暫的眼前好處;如果你有一天忘了供養,他們也有可能會發怒而加害。

簡而言之,三寶弟子要認清應該皈依的對像,不要隨便跟著人到處拜拜。如果家中有拜神的習慣,我們也毋須為此與父母作對,應該好好地解釋。如果實在沒有選擇的話,我們勉強也可以入鄉隨俗及恆順父母眾生的心態去上上香,供上一點食物,心裡應存著向同輩送禮的心態,這是不違反皈依學處的,但絕對不應在心中生起依止的念。

 

◎佛教徒是否可以拜祖先?

◎佛法教導我們必須孝順及尊敬父母與先祖,但卻沒有說要對他們的照片或骨灰上香及供奉。衲見到很多人把祖先的骨灰放在家中天天上香,也有人把祖先的遺灰放在寺廟中,這些敬祖的方法並不符合佛教傳統。在父母及祖上往生後,我們應該代他們供僧及布施,也可以代他們供佛及延請僧人誦經,這樣做可以為他們帶來利益,令他們得生於善道之中。

此外,最直接及有效之利益祖上的方法是善用自己的身體。我們的肉身是由父母的身體而來的,他們的身體又源自我們之祖輩,所以我們與祖上歷代的血脈有著直接的關連。如果我們能利用自己的身體行善的話,因著以上所述的關係,對血緣祖上的利益遠比其它善行為大。

怎樣利用身體行善呢?例如禮佛及捐血就正是身體上的善行了。禮佛正是借著這個由祖先血脈而來的身體來積聚功德。捐血也是一種最能利益祖先的善舉。它的本質是身的布施,可以積集功德,同時又能幫助其它人。這個參與捐血的身體,乃至所捐的血,其實正是祖輩及父母之身體的延伸,所以他們也會得以直接積聚功德。

祖輩既然已經往生,他們的神識就早已轉生於六道中其中的一道,不再是他們以前的身份了。所以,我們向祖先祈求保佑是沒有意義的,他們也不可能會接到我們的供養物品。至於骨灰的處理,西藏的做法是把它混和泥土而造成小泥佛像。這些泥佛牌會被裝入一間小屋中。在不能做到這種處理方式的時候,也可以把骨灰撒在聖地的乾淨土地上或川河水之中。

佛陀並無教示我們要對骨灰供奉叩頭,而這樣做對祖輩往生後之處境只會有害處,完全沒有益處。佛經中有一個典故正是教示我們不要對先人的骨灰供奉禮拜的,否則會為已轉生了的祖輩帶來很大的痛苦。對已亡的父母及祖先,我們應心存感恩而代作善行,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在父母在生時要隨順他們,令他們歡喜。在父母死後才哭著上香,其實是沒有甚麼大意義的!

 

◎我們可以為死了的人代辦歸依嗎?

◎你不要把外道、民間信仰與佛法傳統混淆,否則就不易生起正確的理解。死人的心識早已離開,我們可為他代為供奉三寶或作布施,也可以為他持咒誦經,但他卻已死亡,並不能再依生前之肉身而得皈依。死屍、畜牲及不明白法師開示的小孩都不能真正得到皈依,因為其心中不可能生起依止之心,即使參與了儀式也不是真的就皈依了三寶,何況死了的人之心識早已不知去了哪裡,如何能依止三寶呢?有些僧人為畜牲、小孩或亡者誦念皈依,這是沒有害處的。即使畜牲及幼齡孩童心中不明白僧人所說的開示,只是聽一聽皈依文也有一定的好處,可是卻不能說畜牲與小孩就此成為依止三寶的佛教徒。為亡者授皈依類似以上所說的情況,這樣做並無不如法之處,也沒有壞處,但並不能說亡者真正受了皈依。

 

◎法師對墮胎有何看法?可以在墮胎後供奉嬰靈嗎?

◎衲的看法是甚麼並無關係。你既是一個佛教徒,就要研學佛的教法,不是我的看法。"三寶弟子"就是以佛法為依皈的人,而不是以自己或任何人的看法為準則。

佛法指出中陰身與父精母血結合時入胎,所以胚胎已是一個有情生命,絕不可加以傷害,否則就是殺生。殺生既為十不善業之首,也是違反了皈依之不共遮止學處。我們常自稱為"佛教徒",而"佛教徒"的最低定義正是"不傷害眾生的人"。即使嬰兒未出生,由於中陰身已入胎,他也就已是一個完整的生命。你不能說因為嬰兒智力有問題或有殘障就加以殺害。世上有很多殘障的人,你有權把他們一一以慈悲為名而殺死嗎?即使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母親不能養育兒子,寧可把孩子生出來交予他人哺育也絕不可把他殺死。不論甚麼情況,中陰既已入胎,就代表這女人與腹中生命有過往的因緣,所以千萬不要把他殺害。

總括來說,不論甚麼情況都不應墮胎,否則就是謀殺生命,此乃佛法之觀點。墮胎是明顯地有違佛陀教法的,亦是十不善業之一。供奉嬰靈並非佛教傳統,亦沒有意義,死了的小孩並不會因此而得益。你千萬不要以為在墮胎後供養嬰靈就能補救殺生的業力。如果你把自己的母親謀殺,再供奉她的木牌名字(註:法師指漢地文化中之靈位),是否等於你沒有錯呢?

墮胎是殺生,不論社會風氣怎麼想,佛法的觀點就是如此,而佛教徒是不論在甚麼情況下皆不殺生的人。供奉嬰靈是民間信仰,並不能補救殺生的業力,亦沒有任何效用及意義。在末法中,會有越來越多人進行及同意墮胎,並視之為正常,但作為三寶弟子,要依佛陀的教法奉行,不是依大多數人的意見而決擇。

你依止的是三寶,不是社會風氣及大多數凡夫的意見,這一點你要常常記著。

 

◎廁所中可不可以念經?

◎不管你身在哪裡,都可以修持。不論何時何地,修持總不可能是錯的。如果你有能力的話,甚至二十四小時,不論在哪裡及正在做甚麼都可以同時念經持咒。在廁所中持咒,如果配合正確的發心,亦可利益住在廁所的昆蟲等,令它們也得聞佛咒與佛號,這也算是"法布施"的一種。經書倒是不應該帶到廁所中誦讀,在心中持咒或念佛都無妨。

 

◎婦女有月事時,是否不能到寺院朝佛?

◎你在任何時間、任何日子都可以拜佛。寺院或許有非開放時間,諸佛卻是無時無刻不在為眾生之利益而作事業的。不論是說到寺院朝禮或在家供養及禮佛,都是絕對沒有時間限制的。

有些人供養龍族等眾生。要供龍族眾生,則是在有月事時不宜進行的。天道的眾生生性喜潔,所以若要召請他們,也要保持一切整潔,這不單指婦女月事,也包括了體臭、抽煙及任何不清凈的情況。

以上所述只是指對天眾或龍族供養的時候要注意,並非說拜佛也是如此。民間信仰、外道信仰與佛法並不一樣,千萬不可混淆。在佛教中,當然也講究清凈及清潔,但卻並沒有說婦女月事時不能拜佛。只要我們注意清潔莊嚴,甚麼時候都可以拜佛,而且天天都應該去拜佛。佛法最注重的是你的內心,其它的都只不過是次要而已。

 

◎現代醫學常常辯論有關"安樂死"的道德觀念,佛教的觀點是站在哪一方呢?

◎一個生命在甚麼時候完結,是該生命的業力及因緣所生,並不應由另一個人決定。其它的宗教及社會觀點衲不欲多言,衲也不太知道佛教以外的人如何處置這個問題。由佛法的角度去看,任何殺生的行為,包括自殺,都是佛陀禁止的不善業。

由輪迴的角度來說,一位眾生的痛苦並不限於今生。這些痛苦源自他的過去業力,所以最終也必須一己承擔,旁人是幫不上忙的。即使我們基於悲心,把他的生命終止了,並不代表我們就解決了他的痛苦。業力是逃不了的,這些苦報在他的下一生或未來生一樣會再呈現,單單把他殺了並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而且還會為他的未來生帶來更大的痛苦。

衲不是在說這些人是活該受苦的。我們三寶弟子要培養自己的悲心,但悲心還要配合智慧才有用處。如果你明白輪迴及業力的規則,便會知道把病人或自己殺死並不能帶來幫助,只會把痛苦增加及拖延而已。以上乃依佛法中之輪迴及業力的教法而說。如果不依輪迴及業力去說,又不視這種行為是殺生的話,衲也就無話可說了。

◎佛法中對於自殺的態度是什麼?

◎自殺的人們對於「得生人身」的目的和價值是沒有理解的。他們由於無知而自害其命。他們由於沒有找到滿足,所以就想,我沒救了。

 

◎佛法中總是談『業』,它是什麼東西呢?

◎ 業,是你的身心的體驗、經歷。這個單詞原本是梵文,它的意思就是『因果』。你的身心的快樂和不快樂的體驗都是某些『因』的結果,而這些『結果』本身,又成了將來『結果』的『因』。一個動作產生另一個動作;這就是業。東方和西方的哲學和科學都解釋說,所有的物質是相互聯繫的;如果你能理解這個,你就會理解『業』是如何運作的。所有內外的存在,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內部現象和外部現象的能量是相互依賴的。譬如說,你的體能與你父母身體的體能相關,他們的身體體能又與他們的父母有關係,如此類推。這種演變,就叫做『業』。

 

◎什麼是涅槃,有很多人證得涅槃嗎?

◎當你發展你專註的力量到了能夠心注一境時,你會逐漸地減少『自我』情緒的反應,直到最後它們全部消失。到那個時候,你就超越了『自我』,並且發現有一個永續的,極樂的,和平的『心的狀態』。這就是我們所稱作的『涅槃』。許多人已經證得了涅槃,而還有許多人正走在通往涅槃的路上。

 

◎『苦』(suffering)的含義是什麼?

◎心理的焦慮是苦,不滿足也是苦。實際上,理解苦的各種的微妙的層次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的話,人們就會說,『為什麼佛法說每個人都在受苦?我就很幸福啊。』

當佛世尊談到『苦』時,他並不是僅僅指我們通常體驗到的傷口或者心理的苦悶。我們說我們很幸福,但是如果我們更近一步檢查我們的『幸福』時,我們會發現,在我們的心中仍然有足夠多的不稱心。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僅僅我們不能夠控制自心,這就是心理的苦;實際上,這比許多種身體的痛苦都更糟糕。因此,當佛法中談到苦時,比起生理的層次,它更強調的是心理的層次,而這正是為什麼在實際術語當中,佛教的教法基本上是『實用心理學』。佛法在心理層次,教誨人們苦的本質,和滅苦的方法。

 

◎為什麼我們都經歷苦,我們從它能學到什麼呢?

◎你為什麼受苦呢?因為你太沉迷於無明與攫取的執著行為了。通過領會苦的來源,和準確地了知它是如何使你受苦的,你就能從苦中學到東西。

 

◎為什麼我們會執著呢?

◎因為我們在幻想;我們沒有看到主體與客體的實相。當你了知了執著的客體的本質時,主體的心對於它的執著便自動消失了。

那種霧蒙蒙的心,那種執著於一個物體並且對物體做出扭曲的投影『心』,是使你受苦的原因。就是這樣,這真的非常簡單。

 

◎識,根據佛教的哲學,是構成人身的五蘊之一,它是怎麼起作用的呢?

◎在絕大多數時間中,我們的『識』幻想著,我們並未抓住真相。是的,我們看到了感官世界——迷人的形狀,美麗的艷色,美味等等,——但是,我們實際上並未了悟我們看到的形狀、艷色與味道的真實本質。我們的『識』就是如此在絕大多數時間裡犯錯誤。

我們的誤見,處理我們的五官所提供的資訊,然後把錯誤的資訊傳輸到我們的心中,而心則在『自我』的影響下作出反應。所有這一切的結果,就因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處在幻覺當中,看不到事物的實相,甚至不能理解感官世界的實相。

 

◎過去的業會影響我們的見識嗎?

◎會的。當然會的。過去的業力對我們的見識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的『自我』抓住我們未受控制的見解,我們的心也就隨之而去了:這種完全不受控制的情況就是我們叫做的『業力』。業力並非只是某種虛幻的理論;它是日常的『見識』,我們就生活在其中。

 

◎我們的負面情緒,應當表現出來,還是壓制它們?

◎如果負面情緒已經露出頭來,可能最好還是以某種方式表達出來,但是,如果你能夠在它達到那種程度之前處理好,那就更好。

如果你缺乏一種對付強烈的負面情緒的方法,而總試著把它們壓制在內心深處,到最後一定會導致嚴重的問題,比如說,一次憤怒的爆發,使某個人拿起槍去殺人。

佛法中所教的,就是一種以智慧觀照那種情緒,然後用禪思將其消化,令這種情緒就這麼被化解。

向外表現極強的負面情緒會給你的意識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會使你很容易地再次以同樣有害的方式做出反應,可能第二次會比第一次來得更厲害。這便建立了個使這種消極行為不斷相續的因果之業鏈。

因此,你得訓練技巧和判斷力以應付『負面能量』。知道在何時如何表達它,尤其是要知道如何在它還未成氣候的早期發現,並以智慧將其化解。

 

◎我想明確一下禪思的意思,禪思就是諦觀你的『心路歷程』,我這樣詮釋對嗎?

◎是的,你可以那麼認為。正如我剛才所說的,佛法中的禪思並不一定就是指兩眼緊閉和採取蓮花坐式。只需在你處理事務時,不管行走,談話,購物或者什麼的,你都去觀察你的心是如何對感官世界作出反應的——這樣做會是一種真正完美的禪思,它會帶來完美的結果。

 

◎你可以在行走中達到你在靜坐時達到的那種禪思的境界嗎?

◎當然能。這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但是這取決於個人的情況。

對於初學者來說,顯然通過坐禪能夠更容易獲得更深的專註。然後,有經驗的禪修者則能夠不論他在做什麼,即使是在行走,都能保持心注一境,渾然一心。當然,如果某人的心完全被攪亂了,即使是坐禪可能也不足以使他收攝心念。

佛法中的一個標誌就是,你不能夠說「每個人都應該干這個」,「每個人都應該像這樣」,這得取決於個人。但是,我們的確有一套條理清晰、按部就班的禪思訓練的道路:你先發展這個,然後轉到那個,如此下去,經歷不同水平的定境。同樣地,整個開悟的道路──我們把它叫做「菩提道次第」──就是按次第邏輯性地編排,以使每個人都能夠找到他或她自己的水平,然後引為自用。

 

◎觀想(visualization)似乎對一些人來說特別困難?

◎許多人在觀想時感到困難,僅僅是因為他們不曾訓練過他們的心。但有些人是由於他們太缺乏想像力了。

佛法中有辦法使你能夠訓練你的心以培養禪思時的觀想能力。但事實上,你一天到晚都在觀想。不管你早上吃的是什麼,你的早餐就是一種觀想。不論你何時去商店,你會想,『這個好,』或者『我不喜歡那個』。不論你看到什麼,都只是你自心的投影(projection)。當你早上起床時看見旭日東升,會想,『哦,今天是個好天氣。』這時你的心正在作觀想。

觀想很好理解。店主們和廣告代理人都知道觀想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才設置廣告來吸引你的注意力:『買這個東西!』他們知道,你看見的東西會對你的心、你的觀想有影響。

觀想決非是超自然的某種東西,它是科學的東西。

 

◎儀式(軌)是不是很重要呢?

◎是指搖鈴鐺或把東西揮來舞去?你剛才說的是這種儀式嗎?(提問者回答:是的)。

佛法的禪思,其實不需要伴之以物質的東西;關鍵是你的「心」。

針對不同人的能力和水平,有不同的法門。有些人還是需要這些東西,比如說,你戴眼鏡,它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但是有些人還是需要它。

 

◎你對西方似乎有點批評的味道,你嘲笑我們做的事情,和我們試圖使「不文明」的世界「文明化」所採取的方式。對於人類發展「更大的飛機」、「更大的超市」,你是怎麼看的呢?

◎我看到,西方的人民越來越忙了,越來越安定不下來了。我這裡並不是在批評物質或者技術發展本身,而是在批評那種沒有控制、約束的「心」。因為你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和是什麼,你們攪亂自己的生活;你們使自己無法安下心來,你們不是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完整,而是讓它變得支離破碎,千瘡百孔。

我這裡決非是要嘲弄你們。事實上,佛法的原則是不允許我們教條地去嘲弄其他的的生活方式的。我所想做的是,建議你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事物。

如是我聞註:耶喜喇嘛演講時是70年代的西方,但這段話於現在的我們仍具有很大的意義,我們應對「盲目追求物質文明」做深刻的反思。耶喜喇嘛批評的不是「物質文明」,而是「盲目」。

 

◎如果神識是相續的,為什麼我們不能夠記起我們的前世呢?

◎太多的資訊擁塞了我們的心,使我們忘卻了我們以前的經歷。人的心基本上是處於不覺,無明,和太沉迷於新的體驗,以致於它忘卻了舊的體驗。

回顧一下上個月,準確的說每天都發生了些什麼事,你有些什麼樣的感覺?你不會記得的,對嗎?所以,再往前推,到當你還只是母親子宮中的幾個小細胞時,然後再往前──這太難了,不是嗎?但是,如果你慢慢地訓練地,不斷地查看你的心,最終你會能夠越來越多地記起前世的經歷。

我們許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我們對發生的某件事情做出很奇怪的反應,並且對我們的反應感到迷惑,因為這不像是基本於此生的經歷。『那太古怪了。為什麼我會做出那樣的反應呢?我不知道它是從何而來的。』——因為,它是基於前世的經歷。現代心理學家們不能夠解釋這種反應,因為,他們不理解心理的相續,不理解每個人的心從無始以來的本性。他們不理解心理反應可能是從成千上萬年前就引發了的衝動的結果。但是,如果繼續以禪思審查你的心,你就會最終通過你自己的體驗理解所有這一切。

 

◎那佛教怎麼解釋人口爆炸呢?如果你相信轉世,那為什麼人口始終都在增加呢?

◎這很簡單。正如現代科學一樣,佛教中也談到數以億計的星系。一個在地球上出生的人的神識,也許是來自一個遙遠星系,被業力牽引到這裡,這種業力將這個人的心能指向了這個星球。另一方面,這個星球上一個將死者的神識在死亡之時也可能由於業力的牽引被引到另一個離這兒很遠的星系。如果有更多的『心』被拉向地球,人口就會增加,如果是更少,人口就減少。每一個在地球上轉世的『心』都有它的前世——也許是在另一個星系,也許就在地球上,但決不是憑空而生的——它與俗世間的輪迴本質是相一致的。

 

◎難道我們不能夠在地球上向所有的人宣揚佛法,然後通過一種『精神社會主義』建立一個全球化的社會?

◎首先,我認為你所說的相當危險。

第一點,你不能夠說『給諸毋有情帶來傷害的行為』是菩薩的行為。佛法中是禁止你殺害其他有情眾生的,即使是為了『想像中的宗教的理由』。在佛法中,根本就沒有什麼『聖戰』的觀念。你得理解這一點。

第二點,不可能用暴力來使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平等。直到你完全理解遍法界眾生的心,並且放棄『自我珍惜心』和『自我執著』時,你才能夠以平等心待一切眾生。在這以前是不可能的。

 

◎我不是說讓所有的人都一樣,因為顯然存在著不同的精神層次。但是我們可以在社會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泛人類社會』。

◎我認為你不該操這份兒心。如果你為自己『自心的社會』操心的話,比起在你那兒憑空想像在你周圍正在發生著什麼事情,會更有益處。更有價值,更加現實。

 

◎你是說,在這個星球上是不可能建立一個共同的精神社會了嗎?

◎即使你能,它也不會終止人們的問題。甚至即使你將宇宙中所有的有情眾生組成一個單一社會,那裡仍舊會有執著,仍舊會有憤怒,仍舊會有飢餓。問題是出在個人的身上。

眾人是不同的,每一個人都不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根據我們個體的心理構造、精神傾向和個性而採用不同的法門;要達到開悟,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不同的路徑。這就是為什麼佛法中會完全接受其他宗教和哲學的原因。我們承認它們對於人的發展是必需的。你不能說,有一種方法對『每個人』都適合。這是教條。

 

◎你對「因自衛而殺人」的人是什麼樣的感覺?

◎在絕大多數自衛殺人的案例中,仍舊是出了不受控制的憤怒。你應當儘可能好地保護自己而又不殺別人(指冒犯你生命者)。比如說,如果你進攻我,我有權保護自己,但是不能殺你。

 

◎如果你只有殺了我才能阻止我殺你,你會這麼做嗎?

◎那最好還是你把我殺了吧。(眾人笑)

問:我們年紀已老,求生西方的信心很堅定,什麼方法能夠去西方極樂世界最有把握?

答:行善、戒惡、念佛號、發願,如果實實在在地全面結合起來修的話,就有可能往生。如果缺乏其它條件,單靠念佛號的話,恐怕很難。這是佛經中這樣說的,不是我的觀點。

 

◎問:家中沒有佛像,也沒有辦法上香。如果我只是每天早晚都念佛,這樣有作用嗎?

◎答:有作用。在文化大革命中,哪裡有佛像?哪裡會讓你點香?連念珠都不能拿的。但是,我們照樣學、照樣修。因為,學佛是心理上的活動,不是表面的。

 

◎問:如何既見真理性空又能在俗諦上利益世間,真俗二諦圓融在日常生活之中?

◎答:簡單來說,一個是修智慧資糧,一個是修福德資糧。學佛的人在任何時候都要這樣,一方面要凈化自己的思想心性;另一方面要修福修德。二者並不矛盾,一個是有形的修法,一個是無形的修法。有形的修法,是看得見的行善戒惡;無形的修法,是思想上的修鍊。

 

◎問:藏傳佛教中有沒有在超度亡靈時燒化紙錢的?

◎答:沒有。佛教中沒有這種做法,因為沒有佛經依據。順帶說一句,修豪華墳墓這類的事是非常愚蠢的。屍體腐爛了以後,就沒有什麼了,靈魂也已經轉世,你再是修上個豪華的墳墓也起不了什麼作用。這是種漢地的陋習,是受迷信思想影響而來的,佛教徒不應提倡這樣的東西。

 

◎問:讀經的時候要不要理解佛經的意思?

◎答:這本來不是什麼問題,讀經的目的是為了理解。如果不理解,光念是起不了經典的作用的,這是非常明顯的。佛講經的時候就像現在的演講,把佛當時說的話記錄下來就是經典。我們念經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我們的思想認識,對破執斷惑起到一定的作用。假若我們不思想法義,光念的話,可以說任何作用都沒有。

解一句經的功德有多大?《金剛經》里有說很多。我們藏傳佛教偉大的佛學家喜撓嘉措說過:「假若你真正懂得了一四句偈的真正含義,就憑這一點,你就不會墮地獄。」

所以,理解經義是非常重要的,光念不行,沒什麼作用。

 

◎問:西方極樂世界的美景實在誘人,但是否真實,一般的人都不敢相信。有人說極樂世界沒有東方西方的區別,請問您怎麼看?

◎答:整個二十五層華嚴世界裡邊,第十三層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西面是阿彌陀佛的凈土,所以叫西方世界。沒有西方也沒有東方的這個說法是十分錯誤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佛經中說,難道是佛說錯了?東南西北是相對的存在,不能說沒有。我們應該相信佛和佛法,佛既然說有西方世界,那就是有的,我們沒有辦法考證。這是佛在定境界中觀察到的東西,達到佛的境界才能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至於說阿彌陀佛國土裡的模式,經上講是按照世間人最喜歡的理想模式來描寫的。具體是怎樣的,說不一定。《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國之相,可以變現為各種各樣的,佛身、佛國都可以隨時變顯化現,沒有固定的模式。在人們各自不同的心中,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凈土觀,每個人心目中化現的佛也不一樣。

 

◎問:佛是什麼?有的人說佛是人;有的人說佛不是人,是佛教對人格品位的稱號,像我們對教育界的各級學位稱號一樣,所以並不是指某一個人。那佛究竟是人還是不是人?

◎答:很明顯,佛生在人中,但佛不是人。人是六道眾生中的一種,說佛是人是不對的。佛的色體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各種各樣的顯相、各種各樣的化身。佛是人變成的,人思想凈化了、智慧提高了,人格品格達到了最完美的境界就叫做佛。

佛跟上帝是不一樣的,上帝只有一個,佛有千千萬萬。六道眾生升華,就會達到佛的層次。說人是佛是不對的,人裡頭有佛,但佛不是人。

 

◎問:我是修凈土宗的,聽您的開示以後解除了許多疑點。我能學習密宗嗎?如何學?如何去找傳承?

◎答:學習凈土宗並不錯。凈土宗也是佛教的一個法門,但學習凈土宗必須按照凈土宗的儀規、教義去全面地學習,才是正確的道路,不需要改學其他。

有人說凈土宗法門是漢傳佛教的密法,我認為這說法有點不妥。僅僅從念咒來說,凈土宗里的念佛號與念咒沒兩樣。但從密法的角度來說,密法有觀想的儀規,不是光念咒,所以說凈土宗不是密法。阿彌陀佛法,密法中有。藏傳佛教的長壽法即是,有專門的傳承灌頂,有很多種儀規,也有超度到阿彌陀佛國的法如遍照金剛法。

光靠念咒,教理上來說要往生凈土是沒有多大的把握的。必須綜合發願、念佛與戒惡、行善,真正做到了,不需要學習什麼密法。所以,不應該對凈土法門產生退轉,這樣子很不好,但應全面結合來修。

◎問﹕你曾說過不要對東西執著。那麼對於人呢?

◎答:是的,對於人也是一樣。你對一個人有真愛,對這個人有慈悲的愛,這是完全不同的。然而當你有執著時,那你就沒有愛了,你只是愛自己,因為你期待從這個人身上獲得某些事物──如情感、物質等。只要是期待某些回報,就是執著。當你開始真正地去愛這個人時,那時你只是付出,單向地付出。你不期待任何回報,那麼執著就會消失。一旦緊張消失。你是如此地快樂。

 

◎問﹕沒有執著的話,世界怎麼能運作呢?如果父母不執著的話,那他們甚至不會照顧他們的孩子。怎麼可能沒有執著的去愛或投入生活呢?

◎答:不執著並不意味著漠不關心;正確的說法是「聖潔的無分別心」。作為父母,你必須以全部的愛,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但沒有執取。出於純凈、無私的愛,你就是盡了你的職責。假設你照顧一個病人,儘管你悉心照顧,他還是沒復原。你不會開始哭泣;因為那是無濟於事的。以一個平衡的心,你嘗試用其它的方法幫助他。這是聖潔的無分別心:既不是沒有行動也不是起反應,而是以平衡的心來採取實際的、正面的行動。

 

◎問﹕去做一項正確的行動是否是一種執著?

◎答:不是。你只是儘力做到最好,要了解這結果是超越你的掌控。你就盡你的本分,而把結果留給法則、正法。

 

◎問﹕是否有無因而生的偶發事件?

◎答:沒有一件事情的發生是沒有原因的。這是不可能的。有時以我們有限的感官和智力不能清楚的找到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原因。

  

◎問﹕富裕是否是善業?如果是的話,這是否意味著多數的西方人有善業,而第三世界的多數人民有惡業?

◎答:僅僅有財富並不是善業。如果你變得富有,但是仍舊痛苦,這個財富有什麼用處呢?有財富以及快樂,真正的快樂──那才是善業。不論你是否富裕,最重要的是要快樂。

 

◎問﹕強烈的慾望和貪愛相同嗎?

◎答:是有差別的。貪愛與否,將由你欲求些什麼來判斷。如果你得不到它,而你感到沮喪,那就是貪愛了。如果你得不到它,而你只是微笑,那它就只是一種慾望。它並沒有成為貪愛。每當有貪愛和執取,而你得不到某事物時,你必定會變得痛苦。如果你是變得痛苦,那就有些許貪愛。否則,就沒有貪愛。

 

◎問﹕難道沒有善的貪愛和瞋恚?例如,憎恨不公正、欲求自由、恐懼身體上的傷害?

◎答:貪愛和瞋恚絕不可能是善的。它們將會時常讓你緊張和不快樂。如果你在行動時心懷貪愛或瞋恚,可能你有一個值得你這樣做的目標,但你卻是用不健康的方法去獲得它。當然,你必須採取行動以保護自己免於危險。如果你被恐懼鎮伏而這樣做,那麼你會產生恐懼情結,最終將會傷害到你。或者,如果是出於憎恨之心,即使你成功地戰勝不公正的行為,過後那憎恨卻變成一種有害的心理情結。你必須對抗不公正,你必須保護自己免於危險,不過你可以用一個平衡的心去做,且沒有緊張。出於對其他人的愛,你可以透過平衡的方法去做,而能夠達到好的成果。心的平衡總是有益的,並將給予最好的成果。

 

◎問﹕想得到一些物質的東西,使生活過得更安適,有什麼不對?

◎答:如果那是實際的需求,只要你不對它起執著,就沒有什麼不對。任何你需要的必需品,要努力去獲取。如果你無法得到某事物,就微笑著,並且用別種的方法再試。如果你成功了,則享受你得到的,但是要沒有執著。

 

◎問﹕對於計劃未來,你能夠說那是貪愛嗎?

◎答:再一次,衡量的標準是看你有沒有執著於你的計劃。每個人都必須為將來打算。如果你的計劃沒有成功,而你開始哭哭啼啼,那你就知道你是執著它的。不過,如果你是不成功的,卻仍然可以微笑地想:「嗯,我已經盡了全力。所以失敗了又有什麼關係?我將再嘗試!」──那麼你是以不執著的方式去做,而你也保持快樂。

  

◎問﹕憤怒、瞋恚、悲傷等不都是所有自然的人類情緒嗎?

◎答:你稱呼它們為「自然的」人類情緒,然而,心的本質其實是非常純凈的。這是一個很常見的錯誤。心的真實、純凈本質是如此的迷失,以致心的不純凈性質才被認為是「自然的」!真實自然的心是非常純凈的,充滿慈悲和善意。

 

◎問﹕我將舉個例子。假設一位和我很親近的人去世,我自然就會……

◎答:你又在說著同樣的事情!你已捲入了這個錯誤的性質。如果有人去世了,不要哭。哭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所有那些當你在哭泣的時刻,你是在種下哭泣的種子。大自然將看不到你是為什麼而哭,大自然只看到你種下了什麼種子,而哭泣的種子將只會帶來更多的哭泣。

 

◎問﹕但那正是我對那個去世的人的感覺啊?

◎答:你也是在傷害那個人,因為這個人的下一世無論去到那裡,無論這個人在何處,你是在傳送哭泣的波動。如此可憐的人,這麼多的焦躁不安。他接收到的是痛苦的波動。相反的,在十天內觀課程的最後,你被教導如何傳送慈悲觀,愛心和慈悲的波動。他或她將會快樂。無論你在那裡,你的慈悲波動將觸及到這個人。以傳送慈悲來替代哭泣,你將能幫助這個人。

 

◎問﹕你指的「保持平等心」是什麼意思?

◎答:當你不起習性反應時,你就是有平等心。

 

◎問﹕我們能否充分感覺和享受事物,同時又保持平等心?

◎答:當然可以。生命是要來享受有益於善的事物。但是不可以對任何事物起執著。你保持平等心和享受,那麼當你失去它時你泰然微笑:「我就知道它會離開的。它已經離開了。有什麼大不了?」那麼,你才是真正地在享受生命。否則,你變得執著,而如果你失去它,你將捲入痛苦中。所以不要痛苦。要在每個情況下都快樂。

 

◎問﹕不要起習性反應,那我們怎麼過生活呢?

◎答:不要起習性反應,而是你要學習採取行動,以平衡的心去採取行動。內觀禪修者並不是變成植物般的無所行動。他們學習如何積極地行動。如果你能夠將你的生活模式,從習性反應轉變為正面行動,那麼你就已經獲得非常寶貴的東西了。透過修行內觀,你能夠改變它的。

 

◎問﹕如果有人故意要使我們的生活痛苦,要如何去容忍這些呢?

◎答:首先,不要試著去改變別人。要嘗試改變自己。有人想要使你痛苦。但是,你會變得痛苦是因為你對它起反應。如果你學習如何觀察你的習性反應,那麼就沒有人可以使你痛苦。如果你在內在深處能學習保持平等心,無論別人在你身上加諸多少痛苦,並沒辦法使你痛苦。內觀將幫助你。一旦你擺脫了內心的痛苦,這也將開始影響其它人。那個傷害過你的人將開始逐漸地改變。

 

◎問﹕當別人做了對不起我們的事,我們要怎麼做?

◎答:你不應該讓別人做對不起你的事。每當有人做錯事,他不僅傷害別人,同時也傷害自己。如果你縱容他,就是鼓勵他去做錯事。你必須盡你所能去阻止他,但要對那個人心存善意、慈悲和憐憫。如果你行動時心懷憎恨或憤怒,那隻會讓情況惡化。然而,除非你的心平靜和安詳,不然你無法對這樣的人心存善意。所以你應該練習發展自身內在的安詳,這樣你才能夠解決問題。

 

◎問﹕你認為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答:從痛苦中脫離出來。人類有往內在深處,觀察實相,而從痛苦中脫離出來的美妙能力。不好好利用這個能力即是浪費個人的生命。好好利用它過著一個真正健康的,快樂的人生!

 

◎問﹕生命中有痛苦不是很自然的嗎?為什麼要嘗試脫離痛苦?

◎答:我們已經陷入痛苦中,以致於要脫離痛苦,反而顯得不自然。但是,一旦你經驗到內心純凈的真正快樂,你將會理解,這才是心的自然狀態。

 

◎問﹕痛苦的經驗可否使人更為高尚,並幫助他們在人格的成長?

◎答:可以的。事實上,這個方法就是刻意地以痛苦為工具,來使一個人成為高尚的人。不過,你唯有學會客觀地觀察痛苦,這個方法才有效。如果你執著於痛苦,這經驗就無法使你高尚,你將永遠陷於痛苦。

 

◎問﹕你說內觀能令人真正地快樂。但是,在面對他人的痛苦時,還能保持快樂和安詳,那不是麻木不仁嗎?

◎答:對其他人的痛苦能敏銳的覺察,並不意味著你自己必須變得悲傷。相反的,你必須保持平靜和平衡,這樣你才能減輕他們的痛苦。如果你變得悲傷,你增加你周遭的不快樂;你幫不了他人,並且幫不了自己。那就是為什麼我的老師烏巴慶長者過去經常說:以一個平衡的心去平衡他人不平衡的心是必需的。

 

◎問﹕當我們在疼痛中時,心如何能夠保持平衡?

◎答:只要某些事物在我們不喜歡的外在世界中發生了,在身體上會有不愉悅的感受。內觀禪修者會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感受上,不起任何反應,只是很客觀的觀察它們。剛開始這會是很困難的,但是,以平衡,平靜的心--慢慢的它會變得容易觀察粗重不愉悅的感受--我們稱之為疼痛。愉悅和不愉悅都毫無差別。每個感受生起就只是滅去。為什麼對那麼短暫的事物起反應。

 

◎問﹕當這個世界沒有和平的時候,尋找內在的安詳有什麼意義呢?

◎答:只有當世人都安詳和快樂時,這個世界將會和平。這個改變必須由每一個個人開始。如果這個叢林是枯萎的,而你要使它恢復生機,你必須灌溉那叢林的每一棵樹。如果你想要世界和平,你應當學習如何讓自己安詳。唯有如此,你才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和平。

 

◎問﹕苦難、戰爭與衝突,從有歷史以來就存在。你確實相信會有和平的世界嗎?

◎答:當四周充滿著黑暗時,而有一盞燈已開始綻放光明,這是好的。就像這樣,如果一盞燈變為十盞燈、或二十盞燈,黑暗將會在各處驅散。我們無法保證這整個世界變成和平,然而,你能使自己安詳多少,就會有多少幫助這世界的和平。

 

◎問﹕一個真正如法的人如何能夠面對這個不如法的世界?

◎答:不要嘗試改變這個不如法的世界。試著改變你本身的不如法之處--使你起習性反應而造成自己痛苦的方式。舉例說,當有人辱罵你時,要理解這個人是痛苦的。這是那個人的問題。為什麼把它變成你的問題呢?為什麼要開始產生憤怒而造成自己的痛苦呢?那樣做意味著你不是自己的主人,你是那個人的奴隸;只要那個人要,他就能夠使你痛苦。做自己的主人。儘管周遭所有的不如法處境,那麼你還是可以過著如法的生活。

 

◎問﹕你不斷地提到佛陀。你是在宣揚佛教嗎?

◎答:我對於「主義」不感興趣。我教導法,而那就是佛陀所教導的。他不曾教導任何的「主義」,或任何派別的教義。他所教導的東西,是每個出生背景、每個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夠獲益的。他所教導的方法,使一個人能過著對自他都充滿利益的生活。佛陀不會只是說教:「啊!人們啊!你們應該這樣生活,應該那樣生活」。佛陀教導實用的法,以實際的方法去過有益於善的生活。而內觀是這實用的技巧,引導人們過真正快樂的生活。

 

◎問﹕為什麼素食對禪修有幫助?

◎答:當你吃肉或其它的,這個生命──動物或魚或任何生命──它的一生都只在產生貪愛、瞋恚、貪愛、瞋恚。畢竟,人類能夠找到當他們沒有貪愛和瞋恚的一些時候。這些生命卻不能從中脫離。因此,它們的身體的每個纖維都具有貪愛和瞋恚的波動。而你自己既然要從貪愛和瞋恚中脫離,你卻又加入那些貪瞋的波動。所以可想而知你會得到什麼樣的波動。這是為什麼肉食不好。

 

 

◎問﹕是否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已事先註定了?

◎答:是這樣的,我們過去的行為確實會帶來果報,可能是好的或壞的。它們將決定我們現在的生活形態,也就是我們現在大致的情況。但這不意味著我們的遭遇是註定的,由我們過去的所作所為所註定,而再沒有其它事情會發生。事實不是這樣的。我們過去的行為影響了我們生命之流,導向愉悅或不愉悅的經驗。但是,現在的行為也同樣的重要。自然賦予我們能力,使我們成為自己當下行為的主人。有了這種自主性,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未來。

 

◎問﹕如果所有的因都有特定的果,我們如何有自由意志,從我們的業力中解脫自己?

◎答:由於因。了解這個因幫助你所產生新的業行(心的習性)的反應中脫離出來。無明的因導致產生越來越多的業行,並且在裡頭打轉。智慧的因導致有助於從習性反應中脫離出來。因是存在的,你一直是用無明的因。你繼續在痛苦中打轉。現在透過內觀的修持,你是在善用智慧的因。你不製造新的習性反應。

 

◎問﹕我們如何避免業力?

答:成為你自己心的主人。內觀教導你如何成為你自己的主人。否則,由於心的舊有負面習慣模式,你將不斷地造作的行為,那業力,這是你不想要造作的。在智力上,你了解,"我不該造作這些行為"。可是你卻一而再的重犯,因為你不能控制你的心。內觀將幫助你達成主宰這顆心。


推薦閱讀:

佛學十四講講記(第十四講)
天有暗示,人有感應
索達吉堪布:很多真理,都曾經被人嘲笑
掌中論
卡拉瑪經

TAG: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