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在晶元上發難,是依仗其在專利技術近乎壟斷的地位,想問還有什麼行業的專利技術也有這樣的地位?
近期,美國對中國在晶元上發難,此輪貿易戰當中,美國對中國的限制,都集中在高技術含量的行業,半導體晶元只是其中之一。科技競爭大江奔涌,誰都是逆水行舟。核心技術靠化緣要不來,甚至有錢也買不來。想和大家討論下,專利技術的多少是否能代表其在領域的成就?還有哪些行業的專利技術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想到前幾天在微博上很火的一個段子,說國內很多機械製造企業的工人,手裡最好用的工具大都是日本生產的,這些隨身工具本身其實都很簡單,但國產的就是不好用。其實我覺得咱們中國在很多大的行業,像航天、高鐵,能做的很好,但往往是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東西卻不能做到極致,晶元也是同樣。雖然看起來很小,但其實特別重要,技術含量非常高。從這個角度來說,太陽能技術算是一個以小見大的行業,一塊太陽能板非常小,但累加在一起,卻有可能改變整個地球的面貌。
現在中國很強調創新,但很多時候都是方法創新,而不是技術創新。所謂方法創新,就是用新的方式來呈現技術,或者說把技術用在別人沒有想到的領域裡面。像共享單車、在線叫外賣,其實都是方法創新,裡面所有的技術都是現成的。晶元也是一樣,我們覺得似乎中國的手機很厲害了,全球份額很高,卻忽視了其中的核心零部件大都是進口的。
所以看一個企業在行業里水平到底在什麼水平,還是要看它的技術能力。比方說中國的太陽能技術很厲害,那是因為太陽能板本身的技術我們掌握的好。像奧迪這樣的汽車業巨頭,它要利用太陽能技術開發未來的產品,也選擇和國內的漢能來合作,如果沒有技術,奧迪這樣的企業是絕對不會找你來談合作的。
發動機技術很關鍵,無論是飛機還是汽車,中國被發動機技術拖後腿不是一天兩天了。軍用渦扇發動機從七十年代開始引進消化英國的斯貝,差不多花了二十年時間才量產搭載到殲轟7上,殲20到現在也仍然在用俄制發動機。不過最近一兩年接連看到多款國產飛機用上了國產發動機,中國其實一直都在努力,只是起步晚基礎差,看到成果還需要時間,其實我覺得晶元也是一樣的道理。但中國也有自己技術能力很強的領域,像高鐵就是先引進再自主開發的典範,還有太陽能技術,產業規模和技術實力都達到了世界領先,漢能一家企業就可以擁有超過兩千五百個專利,而且一半以上是發明專利。
專利這東西其實水還是很深的。現在很多行業都喜歡拿專利說事,因為大家會覺得專利多就是技術水平高的體現。但就拿我們國家的體制來說,專利本身就分為「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兩種,這其中後者的含金量要大大高於前者。但通常大家都會含糊其辭,只說自己專利有多少,比較典型的就是外觀設計,很多都屬於「實用新型」範疇。中國現在太陽能技術很厲害,其中就不乏含金量高的專利,漢能一家企業就有超過1200個發明專利。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偶然的,成功自有成功的邏輯,是掌握了核心技術,而「晶元門」背後的實質,也是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發動機。高端機床。
專利制度的核心是公開換保護,假設說發明專利吧,我搞了一個發明,去申請專利,專利局會把這個申請公開,然後審查這個申請,搜索一下發現真的以前沒有公開過這個東西,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就會給我授予專利,之後有人想用這個方案就要給我錢。我需要每年給專利局交錢維持這個專利的有效性,最多20年,之後這個專利就不再屬於你了。
可以看到專利的局限了吧,公開,最多保護20年。如果我的專利別人使用時我很難抓到把柄,公開就吃虧了,如果我的專利過20年還有用,而且估計別人20年也琢磨不出來,那公開也是吃虧。所以,壓箱底的秘笈,還是自己藏好比較靠譜。
還有,專利保護是有地域性的,比如,我獲得了中國專利,但沒在美國申請,那美國人民就可以開心的使用這個專利,除非它要出口到中國。中國簽署了專利合作條約,通過條約規定的流程,可以一次就提交申請到多個國家的專利局,但每個專利局都要收錢,如果把勾全打上,申請費會是很大一筆錢。
通信行業是專利地位最高的行業,因為設備之間互相通信總要遵循一定的公開標準,如果把自家專利寫進標準,那符合這一標準的設備必然使用了這個專利,很容易揪尾巴;同時通信技術發展很快,20年的時間足夠長;而且通信發達的國家都有完善的專利制度。保護需求完美契合專利制度。
另一個專利主導的行業是製藥,申請新的化合物藥品,總要公開藥物成分,那不如先申請個專利,別人就不能隨便仿製了。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葯叫立普妥,曾經達到每年上百億美元的銷售額,專利到期後仿製葯上市,銷量直接腰斬。
謝邀,這種問題很專業,一般都需要涉外專利做的多的大牛才能回答,所以不回答問題了,但看到前面的某個高票(相對的)回答,實在是有點崩潰,忍不住來說下:
但就拿我們國家的體制來說,專利本身就分為「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兩種,這其中後者的含金量要大大高於前者。但通常大家都會含糊其辭,只說自己專利有多少,比較典型的就是外觀設計,很多都屬於「實用新型」範疇。
首先,國內現在是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外觀專利三種,外觀專利和實用新型是並列的,不是從屬於實用新型,三者保護的客體是不一樣的,而且三者並非非要分一個含金量,美的和格力用實用新型打官司的也有。企業不傻,大部分企業都會按照自己的需求分別申請,比如iphone之前就因為外觀侵權被北京法院判決禁售,一時轟動。
相比較而言,發明專利的審查周期久,審查力度嚴格,而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名義上是不需要實質審查(但實際上會),因此給人感覺相對含金量比較低,但在實際維權中,其權利和發明是基本一致的。
我昨天參加一個研討會,在群里我發了海報,題主應該可以看到。當時討論的切入點是東西方日常生活的manners,後來進一步延伸到其他領域,我主要講的是科技。科技肯定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利,說到底,是西方的文化觀念、文化概念。錢穆先生說,西方文化三大支柱,科學宗教法律。李約瑟討論半天(我認為是明知故問)問,為什麼中國沒有形成科學。
東西方的核心價值觀的區別是非常大的。人類曾經認為,這個是什麼氣候啊、生存方式啊、生產方式等等引起的,現在更充分的研究發現,可能就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基因水平上,情緒表達上,都有非常大的不一樣。比如與安全感有關的基因,東亞人群能佔64%甚至更多。而歐洲人30%不到。也就是當一個人沒錢,買不起房子的時候,東亞人更多的人數會容易焦慮、悲觀。而歐洲人相對少。各方面的綜合的原因,導致了價值觀的差異。也導致了文化與文明類型的區別。
那麼專利這個事情,中國文化是沒有的。這是其一。其二,當專利成為一個指標的時候,中國又很快產生了大量垃圾專利。其三,中國的專利保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專利,很多人只看到所謂利益。事實上,專利還有兩個巨大作用,技術公開與技術積累。一項技術在申請專利的時候,就「公開」了,只是一般人不能隨便用。而有了這樣的公開,為今後的技術發展提供了基礎。
中國古代有本書,叫《綴術》,這本書,唐代明算科要考,北宋初年也要考。結果到南宋就徹底沒有了,這本書沒有了。這是祖沖之老先生當時條件下的算術精華啊。沒了。
同樣,很多工藝,因為沒有專利保護,只能代代相傳,代代保密,知識不流通,不討論,就無法更新成長。
再回到這個主題。題目本身是值得商榷的。
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是人。我在今日頭條,看到一堆熟悉的大V。可以設想一下,拉幾萬美國人,到中國某個地方,讓他們折騰,那個地方肯定是美國社區,至於科學文化,三十年後會怎樣,我就不說了。專利,在技術發展上當然是很重要的一項制度。但,它只是個表象。背後,是整個價值觀,以及由價值觀衍生出的整個文明體系。
我前段時間寫過一個關於天文學對人類文明的促進。
天文學一直是在給人類去中心化。把地球的神聖性降低。沒了神性,才有自由。看看一些亞洲國家的所謂女神,天天被人膜拜,從童年開始就腳不接地的。神性,是對自由極大的束縛。人類的創造力發揮,核心的要素就是自由。太陽不是繞著地球轉,才能產生古典力學。時空概念不依賴人的直覺,現代宇宙學才能產生。
結論:專利技術、專利數量可以代表科技水平,前提是剔除垃圾專利。
在專利保護的所有行業,包括設計、包裝,食品加工,工業原材料提煉,建築工藝、技術等等,甚至咖啡烘焙,咖啡萃取,只要接納了西方的文明方式與生活方式,形成了商業生產,專利都很重要。
你看一下瓦森納協定里的禁止出口項就知道了。
醫學幾乎全部領域
晶元這件事,跟專利的關係不大。
專利文件都是公開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看著公開的專利文件,依然做不出來好的晶元。甚至說,就算美國把專利無償許可給我們,我們也造不出來。
這就好比簡簡單單一盆番茄炒蛋,菜譜網上都有,你就是做不過人家五星級酒店的廚師,只能幹著急。
所以,實質上還是工業水平不如別人的問題。同理的還有發動機等。
中國目前尚未掌握的核心技術清單https://mp.weixin.qq.com/s/crjihX8RSngeu16-mS9X3w
專利依附於技術,而技術並不依附於專利。美國對中國的這輪限制的是國內做不出來的科技產品或模塊,做不出來並不是因為誰有專利或者誰沒有專利,而是因為我們的技術水平就是達不到,和專利幾乎沒關係。大家不要把科技產品的製造能力和是否擁有專利混為一談。
其他行業不了解,航天這塊太多的東西在西方國家手裡,我們國家很早開始國產化了,目前來看形勢不錯,但還是有差距,因為保密原因不能多講,加油,航天人,爭取早日擺脫受制於人。
曾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現在巨人走了。
推薦閱讀:
※我憑什麼給你年薪30萬?——陳軒
※尚舞·技術 讓美感升級:舞蹈中胸腰的運用
※解析 紋身過程和要點
※「卦宮斷旺衰」技術
※明朝與清朝的火炮技術相差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