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美術寫實,中國美術寫意?

歐洲畫、雕塑的寫實風格與工業革命有關係嗎?


那就主要從繪畫的方面來比較一下吧。

世界主要兩大繪畫體系是東方繪畫和西方繪畫。

( 要注意,這裡的西方與東方不是單純的地域所指。)

東方繪畫——古埃及

古兩河流域

古印度

古中國

等東方文明古國發展起來的以中國畫為代表的繪畫體系。

西方繪畫——古希臘

——古羅馬

等發展起來的歐洲為中心的以油畫為代表的繪畫體系。

二者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審美特徵。

第一,各自的審美基礎決定了二者的不同。

古希臘文化可以看做是西方文化的根源,古希臘人將和諧、秩序、平衡、比例等視為形式美的最高理想,其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客觀事物外部特徵的描繪,他們審美的基本準則和創作標準,決定了他們在藝術表達中把這種現實的美作為其最高理想。

而我們中國古代的審美傳統一直強調的是一種意境的表達,相比西方對客觀現實的注重,更加註重自我內心世界的表達展示,強調主觀。所以並不會像西方繪畫那樣過多的追求寫實,在我們這種審美基礎上發展的,自然就是要表達內在,抒寫神韻的藝術理想。

第二,透視法的不同。

西方繪畫注重焦點透視,東方繪畫注重散點透視。

可以理解為遊戲中的科技樹,二者由於審美基礎不同,進而點了不同的科技樹,進而誕生了不同的科技體系。

西方繪畫多採用科學的觀察方法,繪畫中也表現其科學性,諸如光學、幾何學、物理學等等,具有極強的真實感,接近我們人眼直接觀察到的現實,這些促成了焦點透視在繪畫中的運用,進一步的使現實更真實。

東方繪畫強調主觀,表達自我內在,因而形成了散點透視的傳統。按照散點透視法進行的構圖十分自由,可以把人物景色全部放在畫面之中,使得主觀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進而使得精神更真實。

第三,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於內容

西方繪畫追求真實,決定了塑造上體現空間、質量感的塊面的造型。

東方繪畫追求寫意,決定了繪畫偏重於用線條構建出來的主觀世界。

綜上,最初的審美基礎是二者走向不同的關鍵所在。後續的各種運動也好,科技發展也好,也依然是建立在審美基礎上的。

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可能是因為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吧。


「歐洲美術寫實,中國美術寫意」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歐洲近現代美術出現了很多流派,幾乎都是和寫實這兩個字截然相反,而中國美術雖然整體都具有寫意的氣質,但其中的工筆也是極其寫實的。

美術其實包括的種類很多,簡單來說就是視覺性的藝術作品都可以歸到美術這一類中,像建築、雕塑、設計、攝影等等,我想題主指的應該是繪畫。

「歐洲美術寫實」似乎是大多數外行人對於西方繪畫的認識,實際上準確一點來說,應該是西方的古典繪畫作品是很寫實的。要知道西方古典美術的源頭在古希臘,古希臘藝術里流傳最廣泛的就是雕塑,比如《擲鐵餅者》《斷臂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像》等等。

命運三女神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擲鐵餅者

雖然有些作品已經殘損,但仍能看出當時的雕塑家們對於人體比例透視的準確把握,古希臘人對於美的熱情與追逐和他們對於科學的研究結合起來,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尊尊猶如神祇的雕像。古希臘滅亡後,古羅馬在造像的寫實技術上也全盤繼承了古希臘。

古羅馬滅亡後歐洲進入了漫長的中世紀,接著,就進入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在繼承了古希臘的科學人文思想的同時,也開始不斷地追求技法的表現,對於空間的透視、人體的比例、光影的變化……這時期出現了一大批的大師,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波提切利……雖然風格不同,但都是致力於再現真實。

達芬奇《蒙娜麗莎》

拉斐爾《披紗的夫人》

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局部)

提香《花神》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在這些油畫作品中沒有線條的存在(波提切利的作品有用線條勾勒輪廓,但是並不濃重,而且也有表現出光影明暗關係),人體和衣服和背景的形狀輪廓都是通過色彩的冷暖和光影的明暗對比出來的——色彩和體積,這其實就是我們眼睛觀察到現實形象的原理——我們看物體,其實是通過看它在光線下色彩與明暗的區分辨認出來的。

這就是西方古典油畫在我們看來「真實」的原因,因為它符合我們肉眼看世界的規律。

文藝復興後,歐洲各國繪畫風格迥異,但始終都是在對光影色的再現的基礎上各展風采。進入19世紀後,人們對於繪畫的寫實已經追逐到了一個高峰,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不滿足於只是再現真實,而渴望表達個人的主觀藝術理念,因此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等流派幾乎一個接一個的出現,進入20世紀後立體主義、野獸派、超現實主義也相繼出現,看這兩個時期的繪畫作品,相信就不會有人籠統認為「歐洲美術寫實」了,更不要說五花八門的當代藝術。

梵高《麥田群鴉》

莫奈《魯昂大教堂》

夏加爾《生日》

而中國古代繪畫和西方古典油畫在表現手法上幾乎是完全相反的。

  1. 西方油畫重光影,重體積,中國畫則幾乎不怎麼表現光影,所以看起來中國畫里的形象似乎總是平面的(一條紅色的裙子,放在西畫里,需要表現出受光面的亮色和背光面的暗色,如果周圍有環境物,那麼環境色的冷暖也會影響到對它的表現;而放在中國畫里,就只需要表現出這種原本的紅色就可以);

西方是一點透視,中國畫則是散點透視;

而最明顯的一點區別,西畫的輪廓體積都是由色彩與光影對比出的,而中國畫則是直接由線條勾勒而成。

顧愷之《洛神賦圖》,可見人物形象都是由線條勾勒出來的,也沒有西畫中那種強烈的光影明暗對比來營造人物的立體感,只在山頭或荷葉背面及水流處稍作渲染。

這就和眼睛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樣了,因為我們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沒有如中國畫上勾勒出的固定住的線條。

但是我們看到工筆畫仍可迅速辨認出這是個什麼形象,就是因為工筆畫和古典油畫表現的是兩種角度的真實——古典油畫表現的是眼睛看到的真實,而工筆畫表現的是結構上的真實

中國畫可以分為白描、工筆、寫意三大類。白描是純用線條勾勒不上色,工筆則是勾完線一層一層的敷色,寫意就是最常見到的鄭板橋的竹子齊白石的蝦那種。

在中國畫里,工筆是毫無疑問的寫實藝術,「工」,工整細緻,一幅工筆人物畫,可以細細的將人物的每一根鬚髮、衣服上的每一片花紋都精細的描繪出來。

唐寅《孟蜀宮妓圖》局部

宋人花鳥

可能還是有人說:「我還是覺得工筆畫不像真的啊?」

看工筆畫,總覺得不真,一方面是前面說的這種「以線造型隨類賦彩」且不執著於塑造明暗體積的畫法不符合人眼看到的世界的樣子,一方面(在人像方面尤其是女人像)人們的妝容裝束不符合今人的審美,還有一方面則是,中國畫里不會去表現太多的背景物,經常是一片虛空。

周昉《簪花仕女圖》

拉斐爾《草地上的聖母》

我們能看到,在西畫里,畫家會把遠處的背景也畫的巨細無遺,而在中國畫里,要麼是簡單的畫一點,要麼……乾脆就不畫了!

所以我們才說,中國畫整體都有一種寫意的氣質。

國畫中講究留白,這個白,其實就是什麼都不畫,也就是「無」,就是「虛」。

而越是什麼都沒有,越能讓人聯想萬千。《簪花仕女圖》中除了幾個人物,只畫了一塊假山石,一叢辛夷花,兩隻哈巴狗兒和一隻仙鶴,但這簡單幾樣,配上這些富貴慵懶的妃子們,已經能讓我們想到了她們所處的精緻的園林的樣子。

馬遠《寒江獨釣圖》

馬遠的這幅畫里,除了畫了一艘小舟一個漁翁,外加船周圍的一點水波紋,什麼也沒有,但是會不會想起柳宗元的那首《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一筆多餘的都沒有,但是就能讓人感受到這漁翁周圍一人也無,唯有茫茫寒江和遠處隱約孤山的景象,而那種天孤地獨的氛圍也營造了出來。

這就是中國畫的「無中生有」「虛中有實」。

寫意這個詞,還有種解釋是「形簡而意豐」,中國人講究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此,比起實實在在的描繪看到的景象、執著於光影明暗藝術的西方古典油畫,就算是工筆這種古老而工整的寫實類繪畫藝術,對比之下也顯得輕盈洒脫了。

因此,西方美術不全都是寫實的,但是中國美術,尤其是古代美術,整體是有一種寫意的氣質在裡頭的。


其實攬觀中西兩方的美術歷史,中方美術大致趨向是由重神到重形,西方美術大致趨向則是從重形到重神。

中方美術中重神的畫作,大多數指文人畫,而文人畫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從宋代開始,北宋晚期,也就是西方的11世紀,文人畫理論開始盛行,經由當時的大文人蘇軾提倡,以王維為宗祖,開始形成文人畫一支,也就是傳說中的南宗(在明代的時候形成系統的理論,即董其昌,莫世龍和陳繼儒的南北宗論)

文人畫提倡的是一種文人意氣,這個意,意義有很多種,最主要的是同詩結合,致力於倡導"神"方面的內涵。其實宋朝美術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有山水,花鳥,風俗,人物等等畫種。尤其是風俗畫的畫面,其實很多安排是具有科學內涵的,諸如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圖,裡面採用的就是全景式構圖,散點透視。大多數類似的界畫都是很遵循科學的安排。

然而,由於蘇軾當時對文人畫的提倡,和對職業畫的批判,導致當時文壇上盛起了一陣文人畫之風,其實,當時的政壇嚴格來說,追求的還是宮廷畫(職業畫)的風格,例如宋徽宗將當時的逸神妙能四品中的神品提到了首位,直接趕超逸品,當然引起了當時的文壇強烈的反擊(雖然未遂)並撰寫各種理論來表達不滿,科科,從此之後。畫壇逐漸以文人畫為主導,為上品(康有為後來甚至撰書說,中國畫壇至北宋開始衰敗極矣,只有清初郎世寧引進西畫才有所進步,並斷言中國的衰落是由畫開始)

後來到元朝,由元四家開端,對文人畫的提倡尤其猛烈,甚至明初之時,元朝的畫比宋朝的畫更搶手,甚至流傳家中無倪瓚則俗一說,當時蘇揚一地鹽商眾多,為了提高社會地位,積極努力的將自己從士農工商的商向士農工商的士發展,努力購買士,即文人畫作,文人畫市場炙手可熱,市場的需要,同樣大大推進了文人畫的發展,逸氣之說名氣更甚。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765年開始的,而歐洲藝術的寫實風格在14世紀文藝復興開始前就已經形成。答主對東西方藝術風格差異的成因沒有什麼研究,個人認為與歷史文化背景和作畫工具(比如鉛筆就是西方傳來的)有一定關係。


推薦閱讀:

Art Amoy 國際博覽會當代區——韓國畫廊團
女人一個人在家,都會做些什麼?
美術藝考一條無悔之路
如何評價畫畫月入十萬潘綾瑩疑似列印畫一事?
遊戲原畫設計屬於什麼專業

TAG:藝術 | 美術 | 歐洲文化 | 美術史 | 雕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