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那麼多人喜歡《蝙蝠俠:黑暗騎士》里的小丑,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做一個好人?
很多人說,小丑是純粹的惡體現,他壞的很酷,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很幸福,他代表著我們人類心中的黑暗面所以他很有魅力
既然做為一個壞人能這麼有魅力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去做一個好人呢?我們憑什麼要去做好人?———————————分割線——————————關於葉公好龍,虛擬和現實不同我說說我的看法
害怕小丑並不能說明他們不喜歡小丑恰恰相反,對於一個在現實中會恐懼的對象,他們在虛擬世界對其表達出來的喜愛正說明了他們確實是喜歡小丑小丑是虛擬角色,但是對小丑做出評價的人不是,他們都是現實世界的人。沒有任何人逼迫他們,喜歡小丑完完全全的是他們自身意志的體現相比於擁有種種束縛的現實世界,他們在虛擬世界的態度更能說明他們的本意所以,請各位用這些東西做借口的答主再好好想想———————————分割線——————————總結一下到目前為止我唯一得到的合理的做好人的原因只有「自我滿足感」還有很多人的意思是好壞無所謂,重要的是做自己
但是這裡沒人正面回答我如果好壞無所謂為什麼不能作惡
你能做個雞兒的好人壞人。
世界上真正的好人壞人都少的可憐,基本都是蠢人,開悟的變成冷漠的人。真正的壞人和好人都是非常有魅力的。真正的壞人為惡而惡,不是因為想偷想砸而造成傷害,而是為了純粹的惡,惡才是目的。真正的好人也不是靠自我滿足感,而是一種責任一種習慣,他根本就感覺不到自己的善,他會覺得這不過是一件正常的事,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善到不覺得自己是善。其它的人,基本上就是蠢,傷害到別人而不自知,為了利益而施展微笑。或者就你這個舉例來說,蝙蝠俠魅力就會小?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好人壞人沒有什麼善和惡,只是冷漠的人做出了選擇了而已。我有興趣過段時間會寫於類的文章。這種問題你考慮不到,多讀書,先做個看透一切的而冷漠人試試看?
因為一定要說的話,蠢即是惡。且不說那麼多人喜歡小丑是葉公好龍還是欣賞萊傑的演技。
記得在英國,有一陣子出現了小丑騷擾市民的犯罪分子。有一個英國市民打扮成蝙蝠俠把小丑抓到了還是打跑了。人們拍手稱快。人們到底真正喜歡誰,心裡要有點數。I think the guy who asked this question got some issues.首先,邏輯是混亂的,喜歡不代表想成為。大部分男人喜歡女人,可是不等於他們想變成女人。這是第一點。
然後,給你講個故事,一個人殺了另一個人,手段殘忍,這時你怎麼看這個人。記下自己的感受。
這個故事,最後你發現殺人的這個人是個農民,被殺的人是村官,這個村官強拆農民的房子,讓他家破人亡。還利用權利讓農民上訴無門。在強拆的時候,村民拿刀殺了村官。
這時你又怎麼看,還和開始一樣嗎。
不一樣在哪,在後面的補充條件。單獨的殺人你是討厭的。
就像小丑,他如果只是單獨的作惡,業沒人會喜歡,可是他身上還有其他的東西,智慧,強大,悲情的身世。這些東西是人們所喜歡的。
喜歡是感性的東西,喜歡的是狀態,感性是不可測量的,不能簡單的做加減法,喜歡一個人不是把他身上,你喜歡的地方,減去你討厭的地方,不是如此。而是看狀態,有時候一個動作你就喜歡上了,就這麼簡單,取決你一瞬間是否來電。
還有,戲劇天然和人,隔著一層窗戶,是另一個世界的東西。就行我喜歡獅子,是喜歡在玻璃里的獅子,不是路邊的獅子。隔著一層玻璃,終究是另一個世界的東西,玻璃里的獅子,和出現在路邊的獅子終究是不一樣的東西。
小丑只是一個戲劇角色,不是一個現實中存在的東西。他沒有傷害過現實中的任何一個人,當你討厭的部分成為不存在的東西。
剩下的也就是單純的角色魅力了。
還有一個例子,感性和理性是不一樣的。二戰時期,美國的坦克兵,好多人把隆美爾的畫像,貼在自己的坦克駕駛室,床頭,牆上,
你覺得他們會對隆美爾的畫像做什麼,他們不是處於討厭,而是崇拜,他們崇拜隆美爾的智慧和強大,希望自己也可以像隆美爾一樣,
但是崇拜歸崇拜,他們打起德國來可,絲毫不手軟。這就是人類,感性上可以喜歡你,理性上改幹嘛幹嘛。
人性是複雜的。
還有喜歡小丑很正常,無關人的好壞。
但是我必須要說,提這個問題的人很壞,什麼叫
不了解倫理學和哲學,接下來的回答也僅作為個人推論,不見得符合事實。也歡迎指出謬誤。
請分清對角色形象的迷戀以及對角色本身迷戀的區別。前者比如那些經典的藝術形象,包括各種正派和反角,從哈姆雷特羅密歐朱麗葉到堂吉訶德弗蘭肯斯坦,包括金剛、弗雷迪、容嬤嬤、柯南小黑和黑客帝國史密斯。我們喜歡這些角色,他們是成功的戲劇形象,在藝術作品中塑造的張力和賦予觀眾的體驗非常棒,我們欣賞,並不認同。而,如果說這是普通人面對演員、明星的態度,那麼後者則類似於粉絲對自己愛豆的喜愛,表現為某個角色的迷戀和崇拜,乃至由此構成了某種認同。相信這裡題主說的是後一種。
被魅力感染,或者說克里斯瑪領導類型造就的是對個人的認同和崇拜,這是非理性的情緒和衝動。和迷妹迷弟在面對偶像時瘋狂而離開那個構成虛幻的環境後依舊理性客觀一樣,對小丑的喜愛一樣是部分的,人並未完全沉溺於幻覺,而同樣要認清現實。喜愛小丑的觀眾並不是真的渴望成為一個惡人、製造混亂,而是在影片以及同人創作者的多次創作和重述中感受到了角色的無窮魅力而被容納其中。當然,確實存在這種幻想突破現實的情景,精神病患者。
然而,觀眾為什麼喜歡並沉溺與敘事內容則更為複雜。
要說清小丑,還有達斯維達、漢尼拔博士、終結者等黑暗、邪惡、乃至變態而瘋狂的反派角色如何收穫觀眾的認同和喜愛是很複雜的。這其中有現代性對於人性的壓抑導致某些情緒和意識被邊緣化極端化。機械的、程序的壓抑世界帶來瘋狂和極端,這是藝術作品中常見的邏輯(是否是心理學的,未知)。當現代社會完備到無孔不入,標準的、被倡導的價值觀侵入所有的私人領域時,社會本身也開始生產出一套「違背」社會規範的機制,現代媒體產生的無數種作品,書籍、電影、遊戲等,均具有此功能。所有的暴力色情瘋狂,在現代的語境下本就具有其價值,是因為人本身被壓抑,被規訓到極致的結果。所以某些和現實相悖的活動會被崇拜,乃至成為亞文化被追隨。然而,這些崇拜和認同是基於現狀下的壓制性社會規範。儘管在各種學界都一直存在爭論,但幾乎不為了死亡、為了毀滅、為了更糟的未來而發展的理論和研究,因為現實已經夠糟了。而那種為了毀滅人類而出現的病態人格實在是太戲劇化了。因此,我們是正向的,渴望一個更好的世界。
但是,怎樣怎樣面對陰暗面呢?是將其藏著掖著,還是大方地展現?對此,電影也是進步著的。
在電影誕生的初期便存在各種審查,不只是電影,其它作品也會被各種組織拒絕或抵制。以美國為例,早年紛亂的抗拒後,30年代海斯法典得到確認。正義必須勝利,性愛必須刪除,壞人不能得到同情。這是當代國人非常熟悉的一套敘事,消解現實、欲蓋彌彰。在這種取向里,電影的現實向度消失了,倒淪為一種宣傳,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現實本就具備力量,陰暗是為了了解和發現何為光明。當然關於什麼是光明,討論可就太多了。回到話題,在這個時代,反派大都是令人害怕的、恐怖的。反派角色的成功就在於讓觀眾留下印象,比如《吸血鬼》、《化身博士》等一系列經典環球恐怖片。這些形象賦予的體驗令人迷戀但其本身並不讓人喜愛。
簡而言之,後來的電影開始敢於呈現陰暗和真實,《Taxi Driver》里的德尼羅,他是個社會邊緣的可悲的理想主義者,《雌雄大盜》中則是被社會所逼迫的底層。這個時代,反派開始具有力量和真實性,他們不再是臉譜化的反派,而開始作為真實個人擁有了力量和存在。陰暗的角色開始得到認同和喜愛。
在這個時段內,剝削電影的邏輯也得到發展,作為消費品和商品的電影服膺於市場,刺激觀眾。某些極度戲劇化的、脫離現實邏輯但在作品敘事空間中得以成立,或者一些僅僅作為符號而存在的角色不斷被發展、構建,搬上銀幕。通過一些巧妙的、構建角色魅力的電影語法,反角也開始洋溢著光芒,威嚴、恐怖卻令人迷戀。反派的魅力被放大了,卻也不力圖指向任何一種現實,再度回歸到虛幻。觀眾再度從現實中解放,進入到一個破壞性指引的想像空間中,在這裡,反派才是影片的重心。所以,他們受到崇拜也不難理解了——正如之前的人們崇拜泰勒、赫本和迪恩一樣。
當然這之中必然還有更複雜的邏輯。比如陀螺對怪獸的喜愛以及某公司因而發售的爆款成人玩具。
這問題問的……
「那麼多人」喜歡,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是做個好人還是做壞人,是個非常單純的個人事務,怎麼還得拉幫結夥?這做好人還是壞人,是課間上廁所么?
喜歡一個壞人,就得做壞人啊。喜歡他哪一點,就可以去效法哪一點啊,但是喜歡一點,就得學他所有方面?壞人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壞的?你喜歡的,是他壞的地方?
喜歡一個壞人,就是喜歡他的所有東西?他排的大小便,你喜歡不?
你可以很中二地去追韓流、日劇、賭神、古惑仔、絕命毒師、德州電鋸殺人狂……但是你會嫁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陪他過一日三餐
那麼多人喜歡小丑,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做一個好人
那麼多人=我們 ?喵喵喵?人家喜歡蝙蝠俠的怎麼算啊?
題主只能代表自己,代表不了別人。題主這個問題的真正想問的是喜歡小丑的人,為什麼不去做一個和小丑一樣的人吧?
題主的問題描述是:
「既然做為一個壞人能這麼有魅力,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去做一個好人呢?」
題主的邏輯是:當壞人有好處,所以大家為什麼不去當壞人。或者說,人為什麼不去肆無忌憚地去做自己覺得有好處的事情呢?
因為,當壞人不是沒有成本的。回顧電影里哈維登特變成雙面人、布魯斯韋恩變成蝙蝠俠的過程,共同點是他們都失去了很多。小丑顯然並不是什麼都沒經歷過就變成了小丑,雖然他每次講的故事都是假的,但從中也能窺探一二(我沒看過漫畫,但據我了解漫畫有小丑起源的部分)。小丑也是經歷過痛苦的。
人活在世界上都追求自我滿足。生理上的滿足,比如美食、性愛;精神上的滿足,比如看小說、看電影;情感上的滿足,比如親情、愛情、友誼。同時人也會感覺到痛苦,生理上的痛苦,如受傷、生病,小丑嘴邊的傷口;精神上的痛苦,比如說一個人出去打工,很迷茫,壓力很大;情感上的痛苦,例如你愛的人不愛你。
那麼,做壞人,是否等於能完全達到自我滿足,消除痛苦?明顯不是的。
你當壞人,難道不愛你的人就一定會愛你了?生病不去找醫生當壞人病就好了?當壞人壓力就不大了?你能砍死別人,還有更壞的人能砍死你啊。沒有好人的道德和法律作為準繩,怎麼使壞都行,你必須防備每一個人。累不累?
如果我通過正常的方式可以實現自我滿足,那我為什麼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去當一個壞人呢?除非我天生愛殺人、愛偷竊、愛虐待,正常的方式滿足不了我,我才可能去當壞人。然後在奉行達爾文主義,野獸一般的壞人世界裡,每天冒著生命危險,尋找刺激,還要戰戰兢兢地躲藏。畢竟絕大多數人都天賦有限,做不成罪惡帝王,只能當壞人世界的小老鼠。
這是從個人的角度回答題主的問題。再從整體的角度回答一下。
如果人人都肆無忌憚地去做自己覺得有好處的事情,或者按照題主的說法,去做壞人。為什麼要種地,為什麼要賺錢,去搶別人的好了。反正種地賺錢會被搶,那我種地幹什麼啊?道理和提倡玩正版遊戲一樣,都玩盜版,就沒人給你做新遊戲了。
既然那麼多人喜歡女人,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做一個男人....
因為只有惡人能對付惡人。蝙蝠俠也是惡人,披著惡人外衣的好人;小丑是披著惡人外衣的惡人。相比於好人,惡人更存粹。而好人爾虞我詐,工於心計。陰謀詭計並不是惡人的專利,更是標榜正義的好人的拿手好戲。為什麼做好人?因為,大家相信好人能對付惡人,而我們討厭惡人;好人代表著我們的美好期許。另外,於自己,「好人」是一個通行證,沒有它,便無法作惡;於外人,「好人」有用,所以他們會鼓動別人做好人。
其實都是源自於自己的慾望,投射了巨大的假象。
我的天吶,喜歡小丑是因為希斯萊傑演的太好了!!把這個人的靈魂演絕了!!這和做不做好人有咩關係
因為小丑鬥不過黨和政府
做壞人成本太高 你把嘴巴割成小丑那樣試試?
我們喜歡在遊戲里殺人,但絕不代表我們真的喜歡殺人。這不是某種違背社會價值的情感的表達,這是求知慾望的表達。就像很多人喜歡看和法醫相關的影視文學作品一樣。因為我們沒有見過人被殺,我們的好奇鼓動著人去了解未知事物。我們的社會教育僅僅告訴了我們殺人是錯誤的,殺人要受到懲罰,可人的天性是自由,越是受拘束於被動的契約,越是難以抵制自己的好奇,因而去做「錯誤」的事情。如果我們告訴每個人一個人的生命是多麼可貴,一個人的離去會使一個家庭破碎,這便比單獨的懲罰性條款有效的多。
如果講述另一個故事,愛樂之城裡的主人公相愛後過上了幸福的日子,但女主角卻被小丑肢解了,小丑的人設會截然不同。如果還不夠,就把被殺死的人變成你最喜愛的親人。謝邀。
哈哈,希丑吹最常說的不就是「不是蝙蝠俠贏了,而是小丑不想玩了」,不過我覺得任何一個看過黑暗騎士都看的出來,的確就是蝙蝠俠贏了。
還有那個炸醫院的那一段,被謠傳成失誤成經典,隨便百度一下就知道根本不是失誤。但這個謠言還能在精英匯聚的知乎騙個幾千贊。
由此可見,至少國內這幫希丑吹的智力水平實在不咋地,所以咱們還是安安心心當好人吧。結果主義者可能會說 他增加了世間的痛苦;
義務論者可能會說 人有不傷害其他個體的義務;
德性論者可能會說 這違背了慈愛的美德。
人都(曾)有一些違背道德規範的念頭,但是大部分人不會去實施。
存在某些觀念/喜惡不代表這些想法是對的,更不代表我們要成為這些想法的奴隸。
你的問題或許可以轉述為,人為什麼不一直遵從自己最直接的情緒反應?
至少就我來說,我喜歡的不是小丑的惡,而是他的純粹。
你能做到問題里說的他那樣嗎?殺只貓你都得手軟,更別提什麼魅力了。
再者,世人沒有純粹的罪惡,沒有單純的犯罪,如果你願意做一名像小丑一樣的壞人,不,應該說是惡人,你真的可以抑制自己的慾望(貪慾也好情慾也罷)做到純粹為了犯罪而犯罪為了作惡而作惡嗎?
還有一件事,蝙蝠俠也是一種魅力…請記住他們兩人永遠是這個天秤不可撼動的砝碼。
以上
就這個問題,我希望希吹和tdk吹的電影(漫畫)觀看順序如下
1.致命玩笑
2.TDK
3.發條橙
ヾ(。 ̄□ ̄)ツ
葉公好龍,
所謂粉絲並不是真的喜歡小丑,
只是自己處於絕對旁觀的地位,然後可以通過他滿足對於個性和叛逆的心理追求和放鬆。甚愛必大費。還記得西部世界裡的一句話嗎?你不只是在嚮往做真正的自己,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樣子。真以為想做壞人容易?現實會教你做人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