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和分時租賃,你更看好哪種模式?
網約車代表:Uber、滴滴、曹操專車等
分時租賃代表:EVcard、Car2Go等
看好網約車。
網約車可以覆蓋大多數分時租賃的場景,而且體驗更好,價格也不會貴多少;分時租賃的生存空間非常小,無論是場景還是利潤。
分時租優點:
1、價格便宜
由於省掉了司機,分時租賃理論上更便宜。
但是由於國內城市密度大,人力成本也不高,網約車可以高效平攤司機成本(空駛率低)。
2、空間私密、方便去多個地方等。這種場景很少。
分時租賃的問題:
1、停車難、停車成本高
網約車你去逛街、醫院,停到門口就可以了。分時租賃你需要停在停車場(就算可以停在路邊,也很麻煩)
2、駕駛無樂趣。
在國內城市裡面駕駛毫無樂趣,堵車、加塞。打個車你可以很方便的享受旅途。
如果在城市之外駕駛,那不是分時租賃了,是傳統租車。
3、運營、維護、調度成本高
停車、違章、保險、加油/充電都是需要人1對1服務的,這些問題最終還是需要用戶買單。
分時租車現在確實太不方便,取車和還車都需要還到固定的停車點。對於很多不認識停車點的用戶來說,這找車的麻煩就成了壁壘。曾經試過拿著手機地圖找了半個小時都不找到停車點的尷尬。
網約車直接過來接你,避免了找車的麻煩。
對分時租車而言,低速自動駕駛才是其命脈。目前來說是網約車很有優勢,等個五年後自動駕駛落實了,分時租車,不用再人工駕駛了,或者說需要人工駕駛,但是能給低速自動駕駛了,應該分時租車更有前景。
有了低速自動駕駛(速度大概在40km/h),分時租車就可以隨意在停車點間進行調動,就可以滿足客戶需求問題,解決網點間的車的利用率問題。其步驟就可以簡化為,客戶在雲端發送用車所要求的時間,然後讓車低速自動開過來,客戶上車,駕駛車輛,到達目的地,客戶下車,完成用車,然後車子再利用低速自動駕駛停到附近停車點,補充續航里程。
楊程博答案分析得很全面了。補充一點:劣質用戶(新手司機)的破壞性。
由於沒法僅憑拿駕照時間區分新手和熟手。所以分時租賃必然吸引新手嘗鮮,引起事故、違章居高不下。且使用頻率快必然導致小擦碰和違章難以追溯責任、舉證困難,易造成冤假錯案。
這些成本只能平攤給所有用戶,於是熟手吃虧,劣幣驅逐良幣。典型的例子就是P2P:違約用戶多→高運營成本→高利貸→理性用戶被驅逐→違約率更高當然,也可以引導用戶上傳行駛證,完善資料。但如何判斷上傳爹媽/老公/朋友行駛證的人是新手還是熟手?此外難道還要上傳結婚證/戶口本證明「我媽是我媽」嗎?
別吹「大數據」了,個人徵信比駕駛技術信息完善得多,哪家P2P做到低利率?
而且熟手用車,大多是身處異地,那異地不熟路況是打滴滴好還是自己開車好?即使是單雙號限行這種熟手場景,車輛資源/充電資源也會受到上下班潮汐衝擊,汽車調度/充電成本可比共享單車高多了。綜上,由於熟手駕駛者需求少,不友好,場景不匹配。分時租賃很可能陷入「裸貸」那種劣質用戶帶來的惡性循環!看好哪個?
我看好順風車。順風車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最有前途。當很多人都裝了一個順風車APP後,就能大概率的找到和你同路的人或車。用的人越多,概率越大。而且同行只要分擔油費,價格也比網約車低很多。只分擔油費,還能解決職業跑黑車問題。目前使用量還不大,導致找到順路車的概率太低。司機一般需要繞一段路才能順帶上乘客。網約車:也就是互聯網+計程車。
無非就是從各城市分散的計程車公司,變成了線上的滴滴等大公司,還是要抽成,而且壟斷更嚴重。分時租賃,太蛋疼。
1,定點取送車(特別是EVcard這種電動車,要找到充電樁才能停)。2,取了車還要自己開。我是有病嗎?跑了好遠取車,然後自己開(特別是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怎樣找到取車,取到後開車還要導航,不熟悉路況還還有違章的風險)。站在路邊直接打車,或者等滴滴不行嗎?目前,這三種肯定是共存的,因為三者不僅僅是競爭,也有一些互補的優勢。題主的意思,大概是說「網約車和分時租賃哪種更能替代私家車」吧。
然而二者的客戶群體是截然不同的,網約車的客戶大多是無車狀態下需要快速抵達目的地,而租車的客戶大多是習慣駕車出行但因種種原因無法駕駛自有車輛。
換句話說,大部分網約車的用戶,無駕駛能力和慾望(即便相當一部分是持有駕照的);而分時租賃的用戶擁有極強的駕駛慾望。
所以說,這兩種模式的客戶群不同,並不衝突。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江大河上還有山區不多修公鐵兩用橋?
※在高速路上行車最基本的知識你知道嗎?
※禍從天降!車停路邊被撞我居然要負責!
※如何看待從18年2月1日起,佛山全市範圍內暫停發放新的粵X、粵Y字頭號牌。新入戶車輛統一使用粵E?
※長株潭之間的交通到底有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