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車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在發展歷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

有了解這個公司的知友嗎?歡迎分享


說本田是一家小企業的,想想也是自傳和雜誌看多了。如果本田宗一郎的 "本田永遠是一家小公司" 這句話,單純從字面上去理解的話,已經大錯特錯了,宗一郎背後的說辭是我們始終堅持小而美的初心去做事兒。這其實也說明我們不能總拿創始人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當信仰,歷朝歷代每個皇帝還都希望子子孫孫千秋萬代呢。

沒錯「是一家小企業」這句話適合馬自達。本田是不可能小的,如果小就沒法實現它想要實現的夢想。我想說的恰恰是2009年之後,本田不甘於「小企業」而作的一些事。

2009年,本田開始拋棄本田是一家小企業的做法,時任社長為本田定下了在2016年實現全球銷量600萬輛的目標。或許你不知道這件事兒的嚴重性,讓我們不妨回顧下豐田在追求銷量時發生的故事吧。

渡邊捷昭,豐田歷任社長中特別知名的一位,是典型的成本殺手,其言論「擰乾毛巾里的最後一滴水」在很多國家流傳,剛上任便發誓將豐田發展成世界最大的汽車企業。渡邊捷昭是一位實幹家,他有時候會親上前線指揮一線工人的工作進度,而且當時正值經濟危機,渡邊捷昭帶領下的豐田工廠幾乎天天加班。

渡邊捷昭制定了很多成本控制措施,比如將原本50多種的中央扶手縮減為3種,比如同樣用日本精益生產下的成本價格,壓迫海外其他供應商。對供應商來說,要達到豐田精益生產的目標幾乎難以實現,所以最終只能偷工減料提供零部件。

在知乎上有一道特別有名的問題「豐田生產方式是不是將庫存壓力轉移到了供應商身上」,裡面詳細談到了目前豐田在中國供應體系的一些做法。

在這種情況下,豐田大肆在海外投資建廠,而且推出的產品越來越多,但事實卻是產品的質量問題不斷,最為著名的是發生在美國的剎車門事件,豐田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新任社長豐田章男不僅賠禮道歉還決定停止海外建廠的計劃,這項計劃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重新啟動。

本田在制定這項計劃的同時幾乎預見了這項事情的嚴重性。本田時任社長伊東孝坤為了實現銷量巨大跨越,實行了一套世界六級的業務結構,即將本田按照世界地域劃分為六份,分別是日本、中國、亞洲、北美、南美和歐洲。

設定這六極的目的是根據當地市場發展節奏快速研發以及快速投放。在這項政策中,我們在中國見到了特別多的特供車型,比如廣本凌派、東本傑德等車型,都是依照中國市場的需求開發。雖然很多中國消費者認為廣本凌派屬於完全中國地區開發,東本傑德有日本人參與就更加良心等等,實際上性質是完全一樣的,都是本田為了規模快速擴大採用的措施。

或許你還是認為本田此舉情有可原,但是實際上過多的產品以及過長的產品線一旦龐大,就決定著不可能每一款產品都全力以赴做到極致,也同時由於產品的增多,本田原有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滿足不了需求,於是一堆產品都是倉促上馬,毫無宗一郎先生所講的「小公司」精神。

以大家喜愛的本田思域為例,2009年之後推出的九代思域在美國被著名媒體《消費者報道》批評為「豐田思域」,完全喪失了八代思域樹立的良好的操控特色,徹底淪為一輛家用轎車,而且本田為了在最大的北美市場快速提高銷量為思域制定了大量的現金優惠,其優惠幅度甚至比現代汽車都要高。

如此一來,本田陷入了一種數量增高後,需要強行維持數量、保證利潤的邏輯,最終本田品牌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從最初同價位中級車,雅閣可以保證最低配置競爭凱美瑞,到後期本田在品牌上的優勢已經消磨殆盡,過去不降價銷售的傳統早已經不再了。日產在美國甚至公開公開聲稱,絕對有希望超越本田。

即便在國內,九代思域幾乎也被很多本田粉認為是本田有史以來第二爛的思域,而且已經不那麼本田了。就在那個時間段里,我們都懷疑本田怎麼了,為什麼突然之間沒有了創新精神?

是的,本田沒有創新精神有很多方面佐證了,豐田在普及混合動力,同時公布了MIRAI概念車,馬自達公布了SKYACTIV,斯巴魯發布了Eyesight,本田呢?那幾年,混合動力系統沒有、也沒有革新性的產品推出。

不過,本田還是有辦法,尤其是它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本田將一堆有的沒的,有關係或者沒關係的引擎綜合在一起取名叫「Eearth Dreams」也就是地球夢,實際上這套發布的引擎在技術共通性上根本沒有馬自達創馳藍天那麼明顯,感覺就是把各個級別引擎進行的概念包裝罷了。

除了發布引擎之外,本田在中國也開始進行了Funtec技術營銷的路數,在混合動力幾乎還沒有見到影子之前,本田就在中國推廣起了混合動力i-MMD的概念,直至三年之後方才看到雅閣銳混動的推出。

可是,中國消費者過於局限國內,忽略了本田那個時間段在海外正在遭受什麼樣的局面。

本田在日本推出的飛度i-DCD混合動力,先後經過了五次召回,外界分析原因是本田過去一向自產變速箱的傳統,在採購舍弗勒變速箱時不可控因素增多,也意味著工程師數量不夠用,內部被分成了若干體系,單純動力部門、傳動部門,而在兩者整體控制邏輯上,也就是兩個部門的交流上少了很多。

本田在美國推出了搭載ZF 9AT的TLX和MDX,被《消費者報告》指責為既蠢又弱,雖然檔位增加了,但油耗居然升高了,加速也變慢了,而且質量問題一大堆,爛的像國內極光一樣。否則你以為本田上來就在冠道上把9AT搞成現在的模樣?

本田又因為高田氣囊事件在美國就本田車發生的事故舉辦聽證會,隨機又爆出向美國當局隱瞞重大事故。

本田在美國推出第一代雅閣混動的時候,被消費者報告批評為動力不順暢,性價比還不如傳統雅閣,建議購買傳統雅閣也不買混動雅閣。當然,國內消費者只見到了「最強燃效」。你是不是也以為本田上來就把混動做成現在的模樣?

可以說,那段時間的本田前途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國外怎麼會有國內自干五的本田粉在粉飾太平呢?就連本田自己都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像索尼一樣死去,雖然後世給了索尼一個「技術過剩」的稱號,但誰知道當時索尼和現在的本田一樣,內部出現了各種各樣追求規模的跡象,而且技術毫不成熟,再加上一個只注重商業的海外CEO,把賭注放在了電影上。

不過,好在本田反省過來了,通過過渡的動力開展了幾項措施,技術本田的名頭就又回來了,比如批准本田美國復活NSX,以此拉高本田的產品形象,重回F1,找找當年的榮光,為了要強烈的「革新」形象,推出了各種各樣動力超強的產品,比如飛度、比如思域…

簡單幾步,本田在中國彷彿又活了一樣。


創始人宗一郎老爺子曾說過,本田永遠是一家小公司 ,宗一郎被尊為經營四聖,其實做生意這部分還是藤澤武夫運營的好 ,但是宗一郎在本田成長過程中給了本田獨特的氣質,但是真正給本田注入靈魂的人名叫秋山邦彥,搜讀這段歷史,品讀本田做過的事情


誠邀,作為東本和廣本都有過一輛的車主。我想回答一點:

本田大法好,買發動機直接送車。本田應該是一家專門提供發動機的企業。

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本田的隔音水平和外面世界親密接觸,隔音水平能做到這樣的也只有本田了。


摩托車 摩托艇 汽車 飛機都有。另一個和他差不多的公司是龐巴迪。


先後有過7代雅閣,2代飛度,9代雅閣

本田給我的感覺,就是物有所值!

想安穩開車,不添麻煩,選豐田

想安穩開車,有點小駕駛感,選本田

對汽修有興趣,請選大眾


推薦閱讀:

【熱點】2018第六屆汽車盛宴,看什麼??
在亞洲最大的高環,讓你的愛車來一次貼地飛行!
Horch汽車,了解一下
除了TVB的港劇,香港的汽車文化你又了解多少呢?
邁凱倫 | 這可是一個有故事的F1美少年

TAG:公司 | 商業 | 本田Honda | 汽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