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陪伴」,和你有什麼關係?

「陪著≠陪伴」,和你有什麼關係?

來自專欄 金小札

文 / 金小札

一個嚴肅、不逗比的85後

人民日報整版發問:如何給寶寶更適合的愛?「中國八大權威媒體齊聲回應「陪著≠陪伴」,不做隱形父母,拒絕隱性失陪 」,一波營銷做得有聲有色,不過目的暴露的也極為明顯,昭然若揭。

無論是否為了商業行為造勢,話題,總歸還是個好話題。

「隱性失陪」本身帶有時代特徵,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

當下的「隱性失陪」不僅是父母對孩子的隱性失陪,而是全民對親友的隱性失陪。當「失陪」成為一種全民的生活習慣,在親子互動方面,自然不會有什麼特殊性。

先來看看「隱性失陪」習慣的最常見表現:

1、習慣了忽視父母

作為成年人,父母已經被我們直接忽略了。

都不是隱性忽略,是顯性。

反思一下多久沒有和父母進行一次良好的溝通,沒有和父母說說自己的心事。

1)與父母同住

就算是和父母住在同一個屋檐下,老人起來的早,睡得也早。

早上我們起來就是忙碌著洗漱、吃飯、穿戴整齊出發上班,即使父母在家也說不上幾句話。

晚上對於加班的人來說,到家的時間,父母已經快睡了或者已經睡了;下班早的那一批人多數是選擇出去浪一下,玩夠了再回家;回家早,發現父母正在看電視,節目很無聊是老年人喜歡的年代劇,自己鑽進卧室開始lol、吃雞、抖音、淘寶………

從心底里認為有代溝,沒什麼話可說。即使每天在父母身邊,也不想聊什麼。

尤其是遇到父母愛嘮叨的那種,就更是避之不及,感覺陪伴父母聊天是一種精神壓力。

大家看看自己,或者問問身邊熟悉的朋友,有幾個人回家之後會主動在父母身邊好好陪著聊幾句,然後再做自己的事情。

2)與父母分開住

同一個城市居住不遠:捫心自問,除了是住的非常近,每天下班去爸媽那吃飯的之外,有幾個人會經常去爸媽那報到。就算是定期回家,也和小時候一樣,進屋開始看電視、玩手機,和爸媽坐在同一組沙發上,卻說不上幾句話。爸媽像個考官,不停的提出新的問題,自己就像個智能機器人,根據收到的信號機械性的給出回復。

在外漂泊打工:與父母的聯繫就更加少。最常見的就是父母發了微信,回復都感覺很懶,完全不知道有什麼話可說,尤其是遇到父母發的內容自己不認同的情況下,更不想交流。

而這些父母轉發的消息,正是父母愛的表達,父母需要得到你的認同。哪怕你提出的反對意見,他們也想聽你說說話。

2、習慣了忽視親友

除了父母之外,其他的親友對成年人來說更多的不是親情、友情,而是社交。

關係不是非常親近的情況下,社交中的基本禮儀都會做到位,表現出一個好孩子的模樣,有問必答。

不過當關係較為親近的情況下,會給自己一個「安全」信號,然後下意識的產生自我的情緒。

對於這種關係處於「安全區」的親友,社交的積極性會下降。

如果交流中的話題與自己相關性不強、話題不感興趣、或者正好有更有興趣的事情要做,就會開始忽視對方的存在。

最常見的幾種情況:

1)家裡來了客人,往往是打個招呼之後,轉身繼續去做自己的事情,不會參與到接待客人的行為中。

2)和朋友們聚會,大家聊得非常嗨,但是話題自己不感興趣,拿起手機刷微博、微信、短視頻,當話題和自己相關再重新回到交流環境。

3、習慣了自給自足

長期的孤獨養成了一個人生活的習慣。

從小家長因為工作很少陪伴自己,成長環境中只有一個人寫作業、做遊戲、看電視、做飯……

過於獨立的生活在精神領域建立了可以自給自足的認知。

工作、生活不需要另一個人參與進來,任何事情都可以獨立完成。

不會因為沒有陪伴而缺乏安全感,下意識的也就不需要「陪伴」。

不過當角色轉換為「父母」 時候,陪伴的意義也變得不同,這時候需要和孩子構建強聯繫,卻不習慣進入到「陪伴」的環境中。

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逐漸就會養成「隱性失陪」的習慣。

這種「隱性失陪」的習慣養成,會讓人產生一種「自我」的意識。

而這種「自我」包含有自我滿足、自我封閉、自我保護等多方面的心理狀態。

作為父母,過於自我,就會把孩子當做「外人」,不懂得考慮孩子的感受。

對於這類父母來說,陪伴孩子屬於一種「社交」行為,需要耗費心神。

而這種費力不討好的行為,他們是拒絕的。

一般存在隱性陪伴的家庭都會有幾個特徵:

1、父母工作忙碌,下班後精神疲憊;

2、孩子有足夠多的書籍及玩具;

3、家裡有老人幫助照顧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父母每次回家就會開啟「自我」意識,尋求讓自己最舒適的生活狀態。

因為家是他們心中的避風港,在家中變得「自我」不會對自身利益帶來直接的損失。

孩子是受自己支配的,可以丟給孩子玩具,或者讓自己的父母幫忙照顧孩子,抽身之後樂得清閑。

看懂了作為父母的思想形成,我們再來說孩子的問題。

時代已經給孩子帶來了傷害

這個時代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利有弊。

利:普遍經濟條件優越、高科技玩具充足、早期教育機制相對完善;

弊:缺少玩伴、缺少童年、缺少自由、信息污染、拐賣與性侵危機;

我們主要來看「弊端」

當居住的環境變得相對封閉,70-80後之前出生的成年人幼年時期的那種「鄰居」的概念已經逐漸消亡。

為了避免孩子受到外界的傷害,孩子從成長會處在過度保護機制中。沒有家長陪伴的情況下,不會讓自家孩子與鄰居家的孩子跑出去一起玩。

換言之,孩子除了幼兒園認識的幾個同學之外,課餘時間幾乎不會有玩伴。

孩子現實中沒有玩伴,就會進入到虛擬世界,而網路信息對於孩子往往沒有良好的規避。

畢竟孩子用的設備都屬於父母,只要父母的賬號登錄在手機與pad上,就無法防止孩子閱讀。

對孩子來說,夥伴的重要性

缺少了玩伴的成長環境,自然就是我們常說的「沒童年」。

高科技的陪伴下成長,同樣缺乏20年前的孩童那種童年的歡快,並且還會遇到上文提到的信息污染問題。

沒有同齡玩伴的孩子並不懂父母的那種「自我」到「趨利避害」的心態。

他們只能寄希望於和父母有互動,因為父母是他們僅有的夥伴。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像孩子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能抓住,就可以順利成長,如果抓不住……

嬰兒期待夥伴,是需要安全感

就像從嬰兒時期孩子喜歡哭,喜歡用眼神搜索父母一樣,都是孩子的社交需求。

孩子哭需要人抱著哄,這就是一種互動,一種交流方式。

小孩子需要聽著搖籃曲睡覺,是因為他從音樂與擁抱中感覺到了陪伴的舒適與安全。

孩子期待夥伴,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孩子稍大一些開始有社交意識,他們希望與他人溝通自己的想法,體貼對方感受,表達個人需求。

而夥伴正是幫助他們學習與建立良好社交習慣的存在,可以幫助孩子懂得在社交環境下如何去與人溝通、學會尊重,建立正確的交流方式。

現在很多小男孩看到漂亮小女孩會喜歡過去「親一口」,這種行為本身屬於錯誤的社交方式,雖然是一種示好,但是對於孩子內心的規範化社交動作認知會有影響。如果父母在發現時能夠及時指正,可以減少未來孩子成長中,對於男女關係發生不該有的越界行為。

孩子需要建立心理認同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是一種幫助孩子建立心理認同的方式。

孩子缺乏判斷力,不懂得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不過很多孩子天性是熱愛表達,如果你不去積極的幫助他建立認同,就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

小姨家有個孩子5歲,輩分上是我弟弟。

孩子很聰明,很喜歡學習與提問。

來的幾天帶他逛了北京的幾個著名景點,一路上在車裡看到交通標誌、看到建築、街道名稱都會提出相應的問題。

這是他對這個世界認知的一個表達,如果感覺孩子問題多,懶得回答,會讓他認為提問的行為是錯誤的,或者自己問題的內容是錯誤的。所以一路上家裡人不停的回答他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或許十萬個為什麼也沒有涵蓋那麼齊全。

可以想像他的成長環境中,小姨和家人一定是經常回答他的各類問題,才會讓他看上去聰明伶俐。因為每次的問題都得到了回答,心中對於提問這種交流方式非常喜歡,所以更願意汲取更多的知識。

相反,如果缺乏了這種溝通。孩子一定懶得提出更多問題,看到什麼不懂也不會問,最後到了學齡期,上課聽不懂也會裝作聽懂了,最後什麼也學不到。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那種員工,每次開會問有沒有不明白,沒人提出問題,可是到了執行的時候錯漏百出,一是沒有發現問題的能力,二是不敢於提出問題。

父母應彌補時代的過失,做孩子的後盾

作為父母,既然有勇氣把孩子生出來,就應該有勇氣把他們養育成人。

時代不同了,這個時代的養育成人不是滿足孩子「餓不死」的需求,而是需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成長環境。

教育孩子已經不是把孩子丟給老師管就行,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師都把作業留給家長,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這是一種強制性的交流也是讓父母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當然,有人說是老師偷來,不過事情都有多面性,不在此進行延伸性討論)

給孩子構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不只是讓他有學區房、有玩具、有最好的奶粉、智能設備、穿名牌、開名車,而是讓孩子可以心理健康的成長。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採用砸錢的策略,你要什麼,都滿足你,有了玩具自己玩,不要打擾我。

這樣的養育方式,會讓孩子心中缺少愛,只剩下物質需求。進而就會在未來更加期待物質的滿足而不是精神的富足,換句話說,拜金的那批人都是這麼來的。

相信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長大之後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毛病,所以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要作為孩子的後盾,把這個時代欠孩子的給他們補上。

缺少夥伴,父母就做孩子最好的夥伴;

信息污染,父母就幫助孩子遠離那些信息,並且教育他們區分信息的正確與錯誤,提供正確的導向;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保護孩子的安全。記得前一陣看過一個視頻,母親帶著兩個孩子穿越斑馬線,因為是在沒有紅綠燈的位置穿行,母親自己低頭玩手機,在路口下意識停下了,兩個孩子根本不看車直接穿了過去,走到路中央,疾馳而來的車打輪只夠躲開一個孩子,而把另一個孩子撞倒在地。監控拍下了這一畫面,看的膽戰心驚。作為母親,意識不到交通意外的存在,只顧玩手機,無論是多麼重要的信息,都抵不上自己孩子的生命啊。她的這一個錯誤,無論孩子受傷是否嚴重,她都會受到社會及全家人的譴責。

作為父母,沒那麼容易。

我到現在都沒有勇氣生孩子,因為不認可自己。

或許很多人會講,孩子要在某個年齡段出生,才能最健康。

可是當你不認為自己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成長環境與保護的時候,讓孩子出生,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每個生命都值得敬畏,不只是敬畏他的生命存在形式,更多的是他的健康、快樂存活的方式。

- END -

往期導讀

離婚?哪有那麼簡單!?

mp.weixin.qq.com

缺乏交流的夫妻,不如喪偶?

mp.weixin.qq.com

出軌率低的男人,他們的婚姻幸福嗎??

mp.weixin.qq.com


推薦閱讀:

親戚的孩子做過什麼讓你想一腳踢飛ta的事?
孩子看兒童動畫片的時候喜歡玩角色扮演,家長應該要擔憂嗎?
你連自己的身體都不認識,談何自信
多多成長日記20180212
小孩給孕婦讓座,她嫌臟不坐 。小孩一個舉動之後...驚呆了所有人!!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