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剛性兌付,智能投顧春天到來?
近期,資管新規的靴子終於了落地。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意見》有一點值得特別關注:打破剛性兌付。這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保本保收益將成為歷史。也就是說投資者「閉著眼睛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很多人購買理財產品,最看重的就是保本保息不虧損,為什麼國家要堅決打破剛性兌付呢?
首先,不打破剛性兌付就無法反映風險溢價,就無從區分好的企業和不好的企業。好的企業應該能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市場融資,而不好的企業就應該為此付出較高的代價。這就像銀行給每個人的信用額度是不一樣的,那些優質客戶信用額度會明顯高於信用差的人。也就是說,只有打破剛性兌付,才能夠看出不同信用主體的價格。從這個角度來看,打破剛性兌付是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方式。
其次,風險自擔是一切金融活動的基石,承擔風險獲取收益是金融運行的基本原則,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只想得到資金,只想獲得更多的收益,而從沒有想過更多收益背後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這就導致金融機構有可能不向公眾如實揭露風險,而只是想把產品賣出去。最終,一旦出了問題,吃虧的永遠是投資人。
存款保險制度讓我們認識到任何一個金融機構都有破產的可能; 打破剛性兌付,能夠讓我們認清理財產品背後的風險和責任,幫我們建立像看待股票、基金一樣的風險自擔的文化。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把風險一個個暴露出來,切斷風險的傳染和傳遞,消滅一個個小風險,從而避免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在沒有人保底的情況下,也許很多人沒有勇氣去直面收益波動性,而放棄投資銀行理財產品。那麼這些投資者又該何去何從呢?
新投資時代環境下,把握和控制風險,求得風險和收益的動態平衡,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追求價值的最大化,這才是理性的投資行為。能夠平衡風險與收益的專業資產配置服務將會逐漸成為投資者的主流訴求。而基金組合服務將成為新中產未來的主流選擇。而這與智能投顧的核心價值,不謀而合。
越來越多的機構認識到了這一趨勢,紛紛加入到智能投顧的隊伍中來。投資者、銀行、券商、創業者紛紛入場。或許,到目前為止,各家智能投顧都很難說完美,但是智能投顧所代表的未來投資理財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據《新中產資產配置報告》顯示,80.1%的新中產傾向於投資多個資產的組合,進行風險收益的平衡。同時,近七成的新中產表示,投資收益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為什麼他們的投入沒有獲得足夠的回報?因為人很難挑戰自己的理性和專業知識。所以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是我們應該倡導的正確的財富增值理念。
資產配置理念深入人心
智能投顧能夠在股基:股票型基金;另類:QDII,國內設立的投資於國外資產的基金,主要投資商品類;黃金:黃金ETF;固收:債券型基金;現金:貨幣基金等大類資產中進行靈活配置,針對不同基金的特性,進行優選排序。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避免了單只基金的風險。
平衡收益與風險
我們評價一個智能投顧平台是否可靠,很大程度上要看他的風控模型是否有效。最大回撤是多少?投資從來不是一鎚子買賣,而是要看長期收益。所以不妨多關注下各個平台的歷史業績,從而對其風控模型有大概的判斷。
個性化推薦資產組合方案
智能投顧能夠根據個人投資者提供的風險承受水平、收益目標以及風格偏好等要求,運用一系列智能演算法及投資組合優化等理論模型,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智能基金組合服務,為用戶提供全球資產配置服務。
以陶陶智投APP為例,它通過完整科學地評測為每一位投資者進行精準畫像,將其納入相應的風險等級,然後再智能推薦與配置相應的基金組合,很好的解決了新中產的痛點。
當下,對於智能投顧來說,不失為發展的契機。如何承接住從銀行理財產品分流出來的投資者,將是各家智能投顧平台比較關注的話題。
未來,能夠勝出者,一定不是因為擁有預言未來的能力,而是在現有情況下懂得如何依據已有信息,做出最準確的判斷。人工智慧如是。每個投資者也是如此。
推薦閱讀:
※想轉型做財富管理?全球27家頂尖智能投顧為你解鎖新模式
※智能投顧測評之三:遭監管層檢查、可一鍵跟單買股票的廣發證券「貝塔牛」到底牛不牛?
※本文僅討論一下理財魔方的實際收益率。
※智能投顧測評之六:和安邦合作的璇璣,是唯一找對智能投顧道路的公司嗎?
※智能投顧的25種商業模式和5大共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