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心中最大的痛,怎麼讓印度人先拍出來了?
來自專欄 影視大象行
前幾天,又一起上學難的新聞刷了屏。一位在北京的企業家,因為沒有北京戶口,孩子上學的問題把他折騰得夠嗆。
上學難,其實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這些在中國大地上俯拾皆是的事情,這一中國父母心中最大的痛,卻被印度人搶先拍成了電影。
?繼《摔跤吧!爸爸》之後,又一部印度神片《起跑線》闖入了中國觀眾的視野。《起跑線》探討了印度的教育問題,卻也切中了我們的「起跑線」之痛。不僅是影片的主題,其中的諸多情節無不讓中國觀眾似曾相識、感同身受。
——上學難
電影《起跑線》講述了一對「不差錢」的夫婦,為了讓女兒讀名校,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無所不用其極地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發人深省的「變形記」。
——排夜隊
父母為孩子入學報名,天還沒亮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甚至有家長為搶到一個靠前的位置,乾脆就睡在那裡;為了位置不被搶走,不敢去上廁所只得用礦泉水瓶子接小便......
——贏在起跑線上
到了孩子該上學的時候,孩子爸拉吉比較隨意,說:「讀公立學校就好啦!我們當時也是從公立學校出來的,現在不也混的有模有樣嘛!」
而孩子媽米塔卻極不贊同:「不錯是不夠的。在公立學校什麼都學不到,將來女兒會不適應社會,然後她會孤獨和沮喪。」
孩子媽米塔的思路於我們何其眼熟:入學決定命運,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的初衷本是一種勉勵,提醒父母要重視孩子的教育。
現如今,卻已然發展成為一句有關教育商品的「絕佳」廣告語。而且,「起跑線」的劃定也一次又一次的向前無限推進:從升學考試推進到幼兒園入學,從孩子吃的奶粉推進到胚胎形成之前......
——上名校,才有好前途
電影里那位諮詢師,句句扎心地道出了為什麼必須要上名校的原因:
如果進不了頂尖的學校,就考不進任何一家好大學;如果她的履歷上填的不是好的大學,那她就不可能進入任何一家跨國公司上班......
——買學區房
為了擇校,讓女兒順利進入德里最好的小學德里文法學校,拉吉和米塔兩夫妻使出的第一招就是:購買高價學區房。
——走後門,塞紅包
由於區域內適齡的孩子太多,學區房解決不了入學的問題。孩子爸拉吉開始遊走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希望用行賄、走後門等等「非正常手段」給自己的孩子搞定一個入學資格。
——扮土豪,拼爹
孩子入學面試的時候,往往也是在面試家長。為了給考官一個「孩子父母優質」的良好印象,拉吉和米塔夫妻倆名牌傍身,打扮「時髦」。正所謂:「孩子們的比賽,父母們的戰場」。
可惜,因為用力過猛,滿身的土豪氣被當作是不懂教育的表現。女兒入學名校的機會,自然就落空了。
——裝窮人,搶奪「貧困生」名額
拉吉和米塔夫婦的「拼爹土豪招」沒能夠湊效,在諮詢師的「指導」下使出了又一「大招」:搶奪「貧困生」名額。因為包括「名校」在內的所有學校,必須要有25%的入學名額留給貧困學生。
之前的種種策略都全部「此路不通」的時候,搶佔名校的「窮人名額」,成為了拉吉最後的救命稻草。於是,「不差錢」的拉吉和米塔夫婦決定搬入貧民區開始「扮窮」,以搶下一個貧困生的名額。
——求神拜佛
為了能讓女兒被錄取,夫妻倆使出了渾身解數,各種辦法都想到了。求神拜佛自然不能錯過:
......
在這又一部印度高口碑電影《起跑線》里,有著太多的故事情節及諸多細節,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實在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為了孩子能夠上個好學校,做父母的就差沒能夠把命搭進去了。
——親們,還記得你的父母當年為了你上學升學,所做的那些付出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