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如何成AI輸出利器,落地應用是關鍵

機器人如何成AI輸出利器,落地應用是關鍵

「機器人代替人」的概念由來已久,隨著SLAM、定位導航、機器視覺、深度學習、自動控制等技術的發展進步及相關產品的成熟落地運用,機器人行業迅速升溫,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不管是從國家政策還是從整體市場大環境,都能看出對機器人行業的認同和期待。

目前,市面上的機器人種類頗多,魚龍混雜,有很多機器人產品其實就只是扮演著「玩具」的角色,比如接入一塊平板,一些開放的API,就變成具有語音識別,「能唱會跳」的智能機器人,其實除了「娛樂性」、「新鮮感」之外,基本解決不了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所以,相比之下,能真正滲透到人們生活場景,給消費者或者客戶帶來想像、改變,促進消費升級、觀念升級、產業升級的「機器人」才是市場所需,才能真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去。

以餐飲機器人為例

目前,機器人商業落地模式主要分為兩種:

基於垂直細分市場的需求,從開發立項開始就固化;

基於若干商用市場提煉的共性需求進行研發,到落地階段再針對用戶的具體需求進行閉環定製開發;

機器人商業落地模式的種類也就決定了機器人落地的四大應用領域。

專用領域:解決某一問題的具體能力,使用的範圍相對較窄。如:智能倉儲機器人、物流搬運、安保巡邏……

通用領域:具備一定的通用功能,適用場合更多。如:家庭陪伴、導航導覽、引導、物品傳遞……

專業/公用領域:具體使用在一些公用場合,要求產品專業,可靠性要強,不允許出錯,要能適應環境的複雜多變…

家庭/輕商用領域:使用在家庭或者一些輕商用領域的機器人,因為是消費類產品,要求成本相對較低,使用門檻低,對精度和準確性要求沒有那麼高。如:掃地、教育、智能家居類…

機器人在各個領域的落地應用案例

那麼,如何讓人工智慧落地服務,讓機器人成AI輸出利器,不至於不接「地氣」被消失呢?

那就是,讓機器人在真實場景里得以應用,適應「適者生存」的市場環境。提高執行效率、貼近實際應用場景、提供豐富可靠的產品功能性是加快產品應用落地的重要前進方向。

要解決機器人落地問題,關鍵要解決場景應用問題:

人工智慧技術要轉化為生產力和商業價值,必須依附於不同的行業與產品之中,形成數據、技術、產品不斷循環的滾雪式閉環。

如:商場、酒店類服務機器人,其要代替工作人員展現的業務能力就是:引導、導覽、營銷信息展示、告知…所以,在設計場景應用的時候就要求其能具備高度的專業,可靠性,不允許出錯,要能適應環境的複雜性和多變性…

如:家用服務機器人開發,需求更為多元,不需要像商用領域的機器人,有條條框框的任務菜單,更多的則是需要考慮人文關懷、使用門檻低等問題…

提供豐富可靠的產品性能,提高執行效率:

機器人生產出來的最終目的就是用來代替人類,解放部分生產力的,目前也有一些很好的產品能夠應用於現實生活中,比如人臉識別、人機交互、語音識別、語音智能翻譯等產品。但是要實現強人工智慧的轉變,達到大家心目中對「人工智慧」的超高期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當前提供豐富可靠的產品性能,提高執行效率,讓機器人能慢慢融入人們生活,為大眾服務,滿足大眾的目前所需,才是長久生存之道。

腳踏實地,貼近實際應用場景:

目前,機器人產業迅速擴大,各類智能機器人產品層出不窮。一方面,廠家的急於變現心裡在作祟,讓偽智能產品泛濫成災;另一方面,「高精尖」的機器人短期內無法營造出「智能在身邊」的感覺。

相比之下,置於實際應用場景之中的機器人,將能給消費者極大的想像空間。所以,貼近實際應用場景,是目前最能讓人們感受到機器人的重要方面。


推薦閱讀:

你應該選擇哪種領先的人工智慧課程?選了後怎麼學?
人工智慧隨想錄
中國大智匯——人工智慧與人性的邊界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中國榜單專欄之天才型研究者盧策吾
從零開始PyTorch項目:YOLO v3目標檢測實現(上)

TAG: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智能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