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字「樂」

古漢字「樂」

來自專欄 通古論Philosophy

本專欄的範圍是古代哲學,古文字,文學,但不限於此,跳出框框來投稿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lienSandCow

weixin.qq.com/r/9yhfR8r

-------------------------------------------------------------------

正體樂字的結構中,有木、幺、白三個組件。木,指樹木,乏指植物、莊稼;幺,指植物之果、穗,也指打鼓、打鑼用的小鍾;白,在此不是指黑白或是白天之白意,而是指鼓、鑼等類樂器。樂,音通落,即植物的果子成熟時要落下來,瓜熟蒂落之意;音通悅,即慶賀時打擊鼓鑼等的悅耳的聲音。所以,樂就是果子(莊稼)成熟時要從植物上落下來(收穫),人們為了慶祝而敲鼓打鑼等,從而聽到悅耳的聲音。此字的甲骨文中沒有白,說明那時只有落,只有收穫,而沒有慶祝,但演變為金文時,中間就多了一個白字,說明從那時起就在收穫時給以慶祝了,而鼓鑼等樂器或許就是那時發明製造的。

甲骨文「樂」,字形是一個象徵生命的小樹,健康成長起來,伸枝展葉,開花結果,圓滿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這就是快樂的內在真諦。人的一生,應該是天人合一的圓滿歷程。生命來自於「道生德養」,也應該回歸於道0德一。

人類將這種內在的生命體驗,用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就產生了音樂。所謂「五聲」宮、商、角、徵、羽;「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製作的樂器。由此又產生了樂曲、樂舞,以滿足人對音樂的需求。可以想像,最初的音樂,一定是內外合一的、對人生命的健康快樂成長有益的內容。

但是,由於人類的後天貪慾不斷增長,貪圖享樂,沉迷於享樂,所以就忘記了「快樂」的真正意義,將健康快樂、含有正能量的音樂墮落為靡靡之音;將「快樂成長」變成了生命能量耗費於生老病死的衰竭。最終也就忘記了回歸本來,稀里糊塗,可悲地了結了自己的生命而不知。

「樂天知命故不憂」,說的是易道與天地之道相似,樂於自然趨勢,而無一念之雜,深知命運有定,不為利害禍福所動心,所以處之坦然。樂天知命,是中國古代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原則的濃縮,是一種大修養、大境界。

樂天知命,從舊義上說是樂從天道的安排,安守命運的分限。而現在多引申為安於現狀,樂守本分。樂天,也含有知道自然的法則與生命的價值之意,所以說沒有什麼可以憂慮的。《周易·繫辭上》曰:「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意思是說,其智慧周遍萬物,而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會有過失。遍行天下而不放縱離散,樂天知命,因而不會憂愁。相傳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也就是無憂。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張爾歧先生曾說,能夠樂觀地接受天道自然來修養自我,知道自強不息地做好當時該做的事,對過去的事不採取憧憬夢想的態度,而是腳踏實地去做當前的事,尤其是以實踐人道、推行人道為己任而不求名利富貴,還有什麼得失,還有什麼憂慮呢?

「樂天知命故不憂」這句話也給了我們改變命運的啟示。一個人能做到「不憂」的境界,其命運為之所變。如何到達此境界,這句話給了我們答案,即是「樂天」和「知命」。

「知命」很重要,孔子曰:「不知命不以為君子」。「

知命」就是了解前生業力的過程,你適合做什麼?何時做?你的優勢是什麼?你的劣勢是什麼?按佛家講就是你的善業為何?惡業為何?我遇到一些人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徘徊在人生的路口,不斷的嘗試,不斷的走彎路,有些人到退休甚至臨終都不知道自己正確方向在哪裡。這都是不「知命」的緣故。如何「知命」,方法有多種,研究哲學、宗教、心理學,或研究中國傳統文化都可以。其中通過術數「知命」是一種捷徑,子平八字、紫微斗數、七政四餘、河洛理數、六壬、相術等都可以知命,這也是術數的積極意義所在。

「樂天」更重要,僅「知命」,不「樂天」很容易陷入宿命論和憂慮。「知命」是發現問題,「樂天」是解決問題。如何做到「樂天」,首先效法天地,既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次保持樂觀心態,積極向上,因為「心主喜,心主火」、「心為君主之官」的緣故,最後要做到「進德」和「修業」。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周易

·乾卦》),「進德」和「修業」出自《周易》,「進德」是從思想品質、心性方面入手,進一步引申到「養性」、「見性」;

「修業」從事業、技能方面入手,進一步引申到「安身立命」。

正如曾國藩所言: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進德,則孝弟仁義是也;修業,則詩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業,又算餘了一文錢;德業並增,則家私日起。至於功名富貴,悉由命走,絲毫不能自主。這也是《尚書》所言「習與性成」!

何謂「無憂」?

人世間紅塵滾滾,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人生之苦不外乎對功名利祿的奢望。一旦有了物慾纏身,人就難以超脫,也就快樂不起來了。正因如此,人的一生充滿了煩惱、憂愁,

如古人所說「可憐三千六百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知道了人生的憂愁,才會明白無憂之境界。

「無憂」的境界是多層次的,高的境界正如佛家《心經》所描述的「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另外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也是「無憂」的高境界。孔子的一生正是實踐了「樂天知命故不憂」這句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是知命的過程,其中包括了知人命和天命兩個環節。「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樂天到不憂的表現。

孔子對天命的歷程認識是:知命——畏命——立命——不憂不懼。知命,是知天道和人道,是先知而後立命,不輕言委於命,孔子是一個唯物論者。如果一個人對生死、富貴能順其自然,進德修業,儘力地做好本分之事,就會達到「樂天知命故不憂」的超然境界。

要做到無憂,只有樂天知命才不會自尋煩惱。君子與天地的法則相適應,就不會違背大自然的規律而能得以順生。了解周遭萬物,用天地之道去周濟天下蒼生,就不會有過失。志向深遠而不流散,順應天時而自得其樂。了解自己的性命歸宿,所以就不會有憂慮。對人敦厚仁義得以安居,就能做到博愛。如果能這樣順應天地法則,又胸懷道濟天下之志,能夠樂天知命,敦厚樂居又懂得愛人,內心做到坦坦蕩蕩,自然可以無憂。

內容來自互聯網,至誠整理分享,多年自學八字命理,以求早日達到樂天知命故不憂的境界,分享此文,與同道中人共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愛」的繁體字?

TAG:古文字古漢字 | 繁體字 | 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