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ICRA 2018展會開幕,從落地產品看「產學融合」的「共振」

ICRA 2018展會開幕,從落地產品看「產學融合」的「共振」

只聽「枯燥」的學術報告,很多人不知道PPT里的哪些東西在彰顯前沿,但是若先在展區的產品堆里逛一圈,了解完最新應用技術,你會發現自己瞬間找到PPT里那些發光發亮的東西。

以上是去年ICRA 2017(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會議上,AI科技評論對同期舉辦展會的一段評論。

一直以來,產業和學術的融合都是AI科技評論關注和報道的重點,從目前人工智慧/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各個學術會議上的話題來看,雙方都更多地意識到了加強融合的重要性,以至於近些年,包括ICRA在內的很多頂級學術會議都相對往屆而言對「展會」更加重視,今年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的ICRA 2018上,展會的規模也相對去年大了一些。通過展會,與會者能夠更直觀地看到目前前沿研究在應用中實際效用,產業界和學術界雙方也能夠更了解對方所做的事情和相應的需求,這對整個人工智慧/機器人行業來說,無疑是能夠產生「共振」的方式。

絕對的主角

ICRA 2018的展覽於今天(5月22日)開館,整個展覽大廳里包含了「Robot Challenge Zone」(著名的Robomasters比賽也在此地舉行,24日,AI科技評論會針對該比賽另敘報道)、「Exhibition and Catering Zone」和「Interactive Presentations Zone」。其中展覽佔了整個場館二分之一的面積。

縱觀整個展覽,工業用途的機器人成為了本屆ICRA 2018絕對的主角,包括國內的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四大家族之一的KUKA、明星機械臂公司Rethink Robotics都來到了現場。

在現場,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下稱「哈工大」)告訴AI科技評論,他們今年帶來了兩款軟體和一款硬體產品:機器人智能雲服務平台、HRG AIRT-ROS開發與學習服務平台、以及一款可穿戴式下肢助力器。

哈工大重點向AI科技評論介紹了他們的「機器人智能雲服務平台」,該平台是基於機器人大數據的智能機器人云端認知學習服務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聯網能夠實現通信安全、遠程監控、雲端控制、異常預警、能耗分析(REA)、健康指數(RHI)等等多種功能,哈工大告訴AI科技評論,他們是國內首家推出該雲平台的單位,目前該平台已經可以支持目前市面上大多數主流工業機器人,對於工業機器人來說,監測機器人的實時狀況非常重要,在這一點上,哈工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國內的相關市場。雷鋒網學術頻道AI科技評論旗下資料庫項目「AI影響因子」也將持續關注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的最新進展。

知名明星公司Rethink Robotics帶著他們的Sawyer智能協作機器人也來到了展會現場。之前雷鋒網報道過,Sawyer是一款具有「革命性」屬性的協作機器人,旨在打破傳統工業機器人的局限性,實現任務的自動化。

Sawyer智能協作機器人

這次在ICRA的展會上,雷鋒網近距離地觀察到了這款明星產品,簡單來說:該機器人具有7個自由度,伸展範圍達1,260毫米,可在狹小的空間以及各種專為人類設計的工作區間內工作。內置的力感測功能使得Sawyer可以在任務運行時做出適當的調整,從而使Sawyer能精確(+/- 0.1毫米)地與人類一起安全地工作。該機器人的主要亮點在於其優秀的用戶界面,也就是機器人的那張臉。該用戶界面可以直接呈現圖表等信息,能夠讓操作人員在工廠實現極速部署機器人,無論是非編程人員還是自動化工程師,任何員工都可非常容易地學會培訓機器人。也就是說,該機器人就是用人工智慧簡化工業用途的高門檻操作,是人工智慧在智能製造領域落地的經典案例之一。

當然,現場還有更多的領域用途的工業機器人,幾乎佔據了整個展覽的一大半,從ICRA 2018可以看出,機器人領域的研究和發展也愈發講求實用性,從本屆ICRA對工業機器人的學術探討以及展會的落地展示來看,一葉知秋,工業機器人已經成為了先階段學界、企業對機器人研究的絕對主角。

無用即有用

在ICRA 2017上,AI科技評論曾經報道過上海交通大學的一款六足機器人,有點頗像波士頓動力的多足機器人,今年上海交通大學同樣來到了ICRA的展會現場,並且帶來了另一款六足機器人。

去年的時候,AI科技評論在現場就對這種機器人提出了疑問:應用場景到底是什麼?

當時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也很坦誠地表示,他們就是來這個大會展示產品並探索應用場景。

而今年,AI科技評論又提出了同樣的疑問,但是對方這次給出的答案有了些許不同:展示這款機器人,同時也將這款機器人作為產品宣傳。

交大方面表示,這款機器人可以出售給其他的科研院所、高校作為研究器具使用。

其實除了上海交大,目前很多機器人公司都開始在這種方式上找到了「無用」的多足機器人的贏利點。

說多足機器人,人們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波士頓動力」,這家名聲冠絕全球的機器人公司已經給了我們無數的驚喜,讓我們看到了機械機器人的無限可能,但是出名歸出名,波士頓動力至今也沒找到合適的盈利點。業界龍頭都沒有合適的盈利方向,跟隨者們的日子可想而知。

但是近兩年狀況似乎有了改變,把研究「賣」給別人去研究,「以研養研」的方式慢慢流行了起來。

除了上海交大之外,在ICRA 2018現場,國內知名「萊卡狗」的製造公司宇樹科技也出現在了現場,AI科技評論現場跟宇樹科技了解到,幫他們擺台宣傳的展台就是他們日本的代理公司,而他們銷售萊卡狗的主要目標群體也是一科研機構和高校為主。

由此來看,雖然目前多足機器人還沒找到更合適的商業化落地場景,但是學界和產業界都沒有放棄對其的研究,並且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曲線救國」的盈利套路來反哺自己的研究。一方面,這類的研究雖然在商務化落地上看似無用,但實際上對未來機器人的發展意義重大。另一方面,教育和研究市場雖然過於學術,也終究是一個「市場」,既然是市場,就會有產業界瞄向這裡,將來多足機器人的產業化就多了一條道路。

其實,這種方式也不止於多足機器人,目前學界有很多類似的研究項目,項目本身意義重大,但是產業化道路遠在天邊,如果有類似的方式能夠短期解決一部分的盈利問題,相信類似研究會進入一個更加良性的循環,從而發展更加迅速。

產學界融合

除了工業製造、學術研究等主題外,展會上還出現了其他一些「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產業化」的產品,比如韓國的教育機器人公司ROBOTIS、騰訊的WePost Robotics樓宇送貨機器人「微派」等等,可以看出,產業界公司對於這種學術盛會的重視度也在增加。

騰訊本次來到ICRA 2018的團隊來自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機器人團隊(Tencent AD Lab),據了解,團隊自主研發的產品「微派」目前仍處於內測階段。雷鋒網學術頻道AI科技評論旗下資料庫項目「AI影響因子」也將持續關注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機器人團隊的最新進展。

ROBOTIS教育機器人

產學如何能夠更好地融合,已經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大命題。未來我們在學術會議上看到的「落地」展會也會更加頻繁和多樣化。通過這種平台的互碰,會讓兩界產生更多的交集,直至「共振」,把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行業推向另一個新高度也指日可期。


推薦閱讀:

科技創新"救活"陷入絕境的百億大項目 江蘇王子製紙項目起死回生
上海傢具展會:「雙黃蛋」還能下多久?
你有一個近距離接觸Kiwi的機會
展會報道 | 八爪魚參展2018浙江教育裝備展示會
?邀請函 | 創客火誠邀您參加第7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TAG:展會 | IC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