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分析(八) 英語水平不高時,為什麼不應該多說英語?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分析(八) 英語水平不高時,為什麼不應該多說英語?

來自專欄 英語聽力

文丨漏屋

言早必失

大家在學習外語,特別是在希望能夠提高外語交流能力的時候,我們最常聽到的建議之一就是:「要敢於開口,盡量多、盡量早地開口說外語,最好能找機會多跟外國人交流」。這樣的建議是否有道理呢?很多同學也非常希望找到一起練習口語的同伴,有不少同學利用網路的便利用英語互相交流,希望通過主動開口說外語來提高。這樣做對提高英語水平有幫助嗎?我們來看一下。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

日本青年畫家 Wes,被美麗的夏威夷吸引,二十幾歲移民到此。 Wes性格外向開朗,樂於與人交往。他不但有大家羨慕的英語環境,還有個「 Native Speaker」的室友。 Wes沒有呆在美國的日本移民圈子,也不封閉自己,而是一到英語環境中就努力用英語與當地人交流。

同時為了謀生,他在辦畫展和賣畫時更是離不開使用英語交流。但幾年過去了, Wes的英語交流甚多,進步甚少。

語言學家Schmidt從Wes來美國之前一直觀察到他來美國後數年,對他在美國生活期間的英語使用情況,更是進行了長期的追蹤研究,他的研究結論是:Wes到美國幾年後,使用英語比剛到美國時更自如了,但英語水平和能力很低,錯誤百出,說話經常讓 Native Speaker誤解或摸不著頭腦。

Schmidt對他在美國生活五年後的英語水平,和他剛到美國時的英語水平進行對比後,得出來的結論是 :「幾乎完全沒有進步!」 (「 Hardly improved at all!」 Schmidt,1983)

Wes想要提高自己英語水平的願望非常強烈,他意識到自己的英語不對勁,但又苦於提高不了。下面是他在美國幾年後所說的英語原文,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問題:

「I know I』m speaking funny English, because I』m never learning. I』m just listen, then talk, but people understand, well, some people confuse, before OK, but now is little bit difficult, because many people I』m meeting only just one time, you know demonstrations everybody』s first time, sometime so difficult, you know what I mean?

Well, I really need English more. I really want speak more polite English, before I』m always I hate school, but I need studying maybe school. I don』t have time but maybe better, whaddya think?」(Gass and Selinker, 2007, P335)

Wes的案例引起了很多專家的重視,因為這是個非常典型的,且經過語言專家們長時間系統地追蹤分析,深入的縱向研究的標準案例。對這種「Wes現象」,有很多人在探究原因,也有很多理論來解釋這一現象。

現在被普遍接受的一個解釋是:當外語學習者在自己的外語交流能力很低的時候,過早地,積極地在自然外語環境中跟native speaker去交流,會扼殺了語言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沉默期」( Silent period),反而造成語言水平難以提高。

Wes 性格開朗外向,一到美國就主動和當地人交流,儘管自己英語能力還很低,但為了實現溝通的目的,Wes努力地嘗試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的確是很快實現了用簡單的,自創的,東拼西湊出來的低水平中介語(interlanguage)進行交流,英語能力很快被固化在了一個低水平上。

一旦這些「自創語」實現了交流的目的,使用的人就會自動依賴於這些有效的自創語的範式去交流,這時不斷重複練習的還是他的這些「自創語」。即使繼續長期置身於外語環境中,也並不會再進步。( Sharwood Smith, 1994)

可見,在自己外語水平很低的時候過早地開口說外語,不但沒有讓Wes提高外語能力,反而損失了提高外語的寶貴時機,人為地將自己的英語能力在這種交流中固化在了低水平上。這是語言學中典型的「石化現象」(fossilization)。

正是 Wes「優越」的外語交流條件,使得語言石化的癥狀在他來到美國後很快就體現出來了。

《魯式語言和語言學字典》中這樣解釋:「石化發生於外語學習者認為他們用外語交流方式開始奏效了的時候。」語言學家Ellis認為,一旦外語學習者認為能夠實現交流了,他們就會停止去學習更複雜的語言形式了。 Ellis進而總結出成人在自然外語環境中學外語,會是個非常慢的過程( Ellis, 1998)。Hulstijn 更是明確指出,「石化」更容易出現在隨意交流的語言環境中( Hulstijn 1989)。

美國不少語言專家對此現象作過認真的縱向的研究比對,很多研究對象都是亞洲人。除了前面 Schimdt對日裔的 Wes的研究外,另一位專家 Lardiere的長期研究對象,就是一名美籍華人 Patty女士。

Patty 16歲從中國大陸去香港上高中,在香港已經接觸了不少英語,22歲時移民美國,在美國讀了大學本科外加 2年外語輔導班,接著在美國讀 MBA,畢業後在美國的英語環境中工作,自己的老公是個不會中文的英語 Native Speaker,她在家中和老公孩子使用英語交流。

Lardiere對她進行了長達 12年的跟蹤研究,在 Patty來美居住23年後,測試發現她的英語儘管流利,但表達中的語法錯誤仍很普遍,比如在該使用過去時的時候, Patty只有 1/3的情況正確使用了過去時( Lardiere 1998)。

Wes是開口過早,在低水平就出現了石化的案例,而 Patty則是稍高一些水平被石化的例子。 Patty的情況,在長期生活於國外的華人中也很具有代表性。

那麼什麼時候開口適合跟老外交流,最有幫助而沒有害處?簡單說是要在自己的外語水平比較高的時候才行!很多同學說:這不是廢話嘛!我就是要提高水平才想去跟外國人交流的,已經高了我還擔心什麼。 Well,說這是「廢話」也不為過,可見專門為了學習外語去跟老外交流,無論在哪個學習階段都並非是必要的,在相當多的情況下甚至是有害無益的。

我們平時聽到的「要儘早開口說,要多找人用外語交流」的建議,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都可能是個非常錯誤的,有害的建議。在國外的廣大中國留學生,很多人的口語水平一直提高很慢或者無法提高,主要的罪魁竟然是開口多了和開口早了。現在還在急著找人「練口語」,和想去找老外聊天的同學們,一定要警醒啊!

中介易改,石化難移

Selinker在外語研究領域的貢獻不小,他和Gass共同編寫的《二語習得入門教程》也是這個專業的學生必讀的課本。正是他首先提出了著名的「中介語」和「石化」概念。

中介語是指外語學習者在學外語的過程中,自己的外語是處在一種介於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過渡性語言系統。中介語是動態的,是隨著學習者的學習進程不斷變化的。這個「中介語」的變化課題,是近年外語學習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門課題,但對我們學習者來說,了解它現實意義並不大,所以不多談。

然而中介語的石化問題,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是我們必須關注的。

Selinker在70年代正式提出了中介語的「石化現象」(fossilization)。他總結道:

「學習外語的成年人,儘管有機會長期暴露在外語環境中,但是大部分( 95%)的人的外語水平,會在某個時期被固化在一個特定的水平層面,很難再提高」( Selinker,1972)。 Schwatz 認為成年人學外語通常會出現石化,即外語中的錯誤形式被固化。一旦固化形成,無論教學和糾正,都不再起作用( Schwartz, 1997)。

語言學家普遍認為,只有 5%左右的成年外語學習者能達到所謂外語非常流利的水平,而有些學者甚至認為 5%都是大大高估了(Long, 1990; Gregg, 1996)。

Perdue在1993年的歐洲科學基本項目年會中特別指出:第二語言學習者很少能達到母語的流利程度,有些會停留在很低的基礎水平,其他的分散於兩個極端之間。那大部分學英語的中國同學,水平普遍固化在哪裡呢?目前還沒有見到正式的大規模的調查,但小範圍的研究和本人在對中國的學生、加拿大和美國移民和留學生的觀察記錄顯示,基本上有四個特徵水平:

1,最低水平的石化出現在用簡單句子和辭彙進行交流的同學上,這部分人的比例最高。其語言是大家見到的常在大街上跟外國旅遊者交流的那些同學所說的外語,以及長期接觸外國顧客的商場、旅遊景點的小商販們使用的外語,以北京「秀水街」市場最有代表性。

這個水平往往是出現在那些認為「不必通過科學的手段,只要有機會跟外國人多交流就會說英語」的同學身上。他們的外語能力被石化於這個水平,仍不斷找機會跟外國人交流,而很多年後水平仍不變。我們姑且稱之為「秀水街英語」水平或「旅遊英語」水平吧,後面我們還會討論到。

2,稍高一層的石化水平,普遍出現在原來外語水平不高就出國學習的留學生身上。他們在國外經過了幾年的學習,並大量接觸了外語,能夠使用外語進行簡單的生活對話,但錯誤百出,甚至是幾乎每句話都存在嚴重的語法錯誤(前面講的 Wes就是這種水平)。

他們上課也能聽懂個大概,也會進行簡單的討論,但看原本電影還是很困難。很多人發現,無論再怎樣努力或增加跟外國同學的交流,外語就是提高很慢。這一部分同學目前佔了留學生和新移民中的多數。我們先稱之為「留學生英語」水平吧。

3,再高一些的石化水平出現在出國讀碩士以上的留學生,和在美國工作的同學中。他們原來在國內就有一定英語基礎,來到國外幾年後,課上、課下的英文交流普遍也沒有問題。但他們發現自己的英語交流總是不很流利,仍普遍存在語法錯誤,這個台階怎麼努力都上不去。他們考托福口語基本上都是 23分。現在美國一些大學要求博士生做助教,上台講課,甚至拿獎學金標準的托福口語分數是 26分,最低也要 24-25分。

23分就成為了大多數同學難以超越的極限,有的同學考了十幾次都是同樣的分數。外語在這個層面被石化的中國同學也比較多,甚至很多在國外工作的知名學者都在此列。比如在美國生活工作了幾十年,被譽為「物理學界的居里夫人」的吳健雄博士。大家對她的評價是:「超級的邏輯思維,困難的英語表達。」我們姑且就稱這個水平被石化的英語為「工作英語」吧。

4,只有少數的同學能夠超越這個屏障達到更高的水平。他們在融入國外社會時遇到的困難明顯會比周圍人小,能比較遊刃有餘地應對學習和工作,往往能夠進入國外公司的高級管理層。

前面提到的三種石化水平的同學,出現石化的原因是很多的,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石化時的外語水平,跟他們開始大量使用外語交流時的外語水平非常有關。開始使用外語交流時自己的外語水平越低,石化出現的就越早,且被石化的水平也越低。

我們剛論述了過早地開口講外語不利反害,自然就引到了下一個相關的問題:那多說外語到底對交流能力有多大幫助?在成年人外語學習上,尤其是說外語的能力上,「通過多說外語就一定會越說越好」的邏輯是不成立的。

其實「多練習說外語就會提高說外語的能力」這個誤區,是很容易分析明白的。造成這個誤區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平時的直覺和平時觀察讓我們認識到,人們遇到不會的技能,通過練習就會越練越熟越做越正確嘛。比如打球,游泳,甚至是說繞口令,不都是越練越好嗎?那說英語不也自然是越說越好嗎?問題出在外語並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一項技能,它和其他技術動作的熟練原理非常不同。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在練習某一個新技能的初期,開始做出的每個模仿動作,都是很「不正確」或「不標準」的,但大家練習時,明明是在不斷重複這些「不正確的動作」,可最後結果卻是動作越來越「正確」,並沒用固化不那些練過多次的不標準動作。這是怎麼會回事呢?

這個問題在剛被提出時,還著實讓許多專家迷茫了一陣。現在原因清楚了:儘管你開始練習時每次做的動作都是不正確的,但你的大腦「知道」正確的應該是什麼,於是會根據自己的每次做出的動作的表現,分析與心中清楚的標準的差異程度,不斷往正確的方向進行調整,直到達到正確和標準為止。舉例來說,練習投籃如果往左歪了,下次就往右用點力調整,因為對準籃筐是「標準」,按照它調整就好,經過一段訓練,人的神經通過協調,就逐漸使動作越來越接近標準。

但如果不清楚正確的標準是什麼,就無法達到最終的正確。在外語學習上,反覆練習而不一定能夠提高的主要原因,主要就是出在對這個「正確標準」的認識缺乏上。外語說錯了或者不會說,最主要原因,正是因為我們並「不知道正確的是什麼」,不知道該怎麼說才正確,所以才說錯或說不出,這種情況下如何練習說?所以只有在知道正確的該怎麼說的情況下,練習說才有作用。但如果知道某一句外語該如何正確地表達,其實很多人基本上就已經能夠正確地說出來了,並不一定需要通過「練習說」才能說出來吧。

(未完待續,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最適合親子英語啟蒙的10個小遊戲(一)
老外常用英語口語1000句11
英美文化小貼士:老外笑我聽不懂,我笑老外笑點低
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獲獎感言大集合,看看大咖們都怎麼說滴

TAG:英語學習 | 英語 | 語言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