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藝術、未來建築的一些暢想

關於藝術、未來建築的一些暢想

今上午工作原因有幸聽了野城老師的講座《重構烏托邦 走向本體論時代的建築和藝術》,也近距離接觸了這位旅法藝術家,打破了我對藝術家的想像,老師並沒有我想像中的狂野不羈,反倒更多的是謙謙有禮。

初次接觸烏托邦,烏托邦是什麼?烏托邦和藝術建築之間有什麼關聯?藝術和建築在我想像中可以建立起連接,這三者之間彷彿有一條暗線相連,讓人流連忘返。

烏托邦興起於歐洲,是藝術家建築師們心中的追求,體現的是一種精神世界,一種對未來的想像,這種主觀主義寄托在客觀事實之上。老師用大量的圖片轟炸這我們的思維和想像力,很多15世紀、16世紀的藝術家他們對建築的創造力簡直突破現實,現在看來也是極為先進,並被建成。

關於烏托邦,短短90min內,我知道了Thomas More的「腦島」、500年前的大咖Bosch「城市樂園」,在Bosch構建的天堂、城市、地獄之間各種來自未來的變異體,雜交種族,人,動物還有可以穿越的時光隧洞,不斷從這個洞里爬出人來,天堂不是美好的,地獄也不可怕,人間很複雜,就是硬要營造一種平等階級的感覺。

古代中國的烏托邦體現在戰國的《山海經》中的「山海圖」記載了神話、醫藥、民俗、歷史和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宋朝的《禹跡圖》,這是一部中國最早的石刻地圖,水系和海岸線與現在幾乎一樣,這讓人不得不驚嘆於當時科技的精準,可以說宋朝是被人忽視的科技王朝。中西方文化差異巨大,但藝術又總相通。

但丁神曲與佛教地藏經、小世界諸天(立體)與唐卡(平面畫)都探尋者世界本質、香巴拉凈土在烏托邦的世界中是最美的一塊土地、磯崎新1962 Cluseers in the Air、Fuller的巨星結構蛋、丹下健三的Kenzo Tange、還有對未來城市的想像傾斜式建築草圖。

今天的烏托邦可能變成明日的現實,各種烏托邦都是早產的真理。我們要反思過去:快速城市化的歷史;批判未來:過度智能化和大數據壟斷的科技未來;從當下出發:以烏托邦精神超越物質與信息對人的奴役,激發人們自由的想像,共同走向更高的文明生態。

老師說,人的大腦就像駱駝的胃,反覆去思考、加工已有的信息,強迫自己去咀嚼腐敗信息,某種意義上人就是食腐動物。這一點我還是沒辦法苟同


推薦閱讀:

讀莫爾的《烏托邦》——空想社會主義之源
2018火人節終極攻略,你必須收藏的Burning Man寶典!
團建拓展季來啦,看在烏托邦如何帶你玩出新水平!新高度!
《使女的故事》:你渴望自由,同時懦弱著
巫山一段雲

TAG:建築 | 烏托邦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