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十個名號都是什麼含義?

佛的十個名號都是什麼含義?

南無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有的地方把善逝、世間解分開,把無上師、調御丈夫合了一起。這裡是無上師、調御丈夫分開,善逝世間解合了一起。這個開合都是善巧,這個不要執著。也有把全部分開的,十一個名號。十一個名號呢,最後一個世尊,就是說具足前面十個名號功德的,這個是值得我們世間上尊重的。這個樣子講也可以。

這個講法是各種不同了,現在我們依據漢地的三十五佛懺,就是把善逝世間解合了一個,加上世尊,一共十個名號。這十個名號,在顯宗裡邊經常講的了,密宗裡邊,我們不大提起。現在借這個機會,也是要略略地說一下。

「如來」,根據《成實論》的解釋,「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故名如來」。就是說佛怎麼叫如來呢?如什麼呢?如實之道,真正的道理,就是佛修的道,如實的、真實不虛的。以這樣子真實的不虛的道理過來的,以這個道修行而來,最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正覺了,所以叫如來。這個「如」,就是說我們佛依據正確的如實的這個佛道——菩提道了,這樣子修過來的,最後就成正等正覺,所以叫如來。這是《成實論》的講法。

《大智度論》的說法呢,「諸佛如自安穩之道而來,此佛亦如是而來,故名如來」。它這個講法,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它把佛與佛的知見來比較了。它說佛依了他自己的安穩之道,就是如實之道了,也就是按了次第的菩提道了,這樣子來,修過來,成了正等正覺的。那麼這個佛如實而來,那一位佛、那一尊佛也如實而來,所有佛呢,都是如這個道而來的,所以么叫如來。這個「如」就是諸佛同樣的相同的道而來的。這個把「如」的意思,稍微變化一下,實際意義還是一樣的。

為什麼提兩個論呢?因為有的人尤其是漢地,把《成實論》以為是小乘。小乘的解說么,不究竟了,不要了。那麼《大智度論》是摩訶般若的,龍樹菩薩親自作的註解了,那是無上最高的層了。那麼這個話也引一下,意思是一樣的。

第二個「應供」。阿拉哈帝嘛,就是應受人天的供養了,他成就了這個功德。人天的供養呢,應當是相應了,就是說可以受了,叫應供。佛也是阿羅漢嘛,是大阿羅漢。應供,就是佛也是應供。但是這個應供,區別於二乘的,是大阿羅漢,大乘的阿羅漢。就是我們,也是應供。

第三個「正遍知」。根據《涅槃經》的意思說,什麼叫「正」呢?不顛倒的叫正。我們世間上呢,一般說四個顛倒了,常樂我凈了。不凈的么說是凈的;無常的么說是常的;無我的么說是有我的;世間呢,充滿了苦難,苦苦、行苦、壞苦嘛,三界逃不出這三個苦,人間有八苦,六道有六道的苦,但是一般的凡夫呢,顛倒執著為快樂、享受,常樂我凈是顛倒。應當說是無常、苦空、無我,這個正呢就是不顛倒,跟世間的四個顛倒呢,反過來,世間四顛倒。佛是正的,不顛倒的。

「遍知」,這個一切無所不知,無不通達,這個對四個顛倒,各式各樣的變化都能通達,這是遍於一切法都能夠知道。而且呢是正的不顛倒的知道。這是《涅槃經》的說法。

根據《維摩詰經》的裡邊的註解呢,它說什麼叫「正」呢?佛的道是真正的,真么不是假的了,正么是不偏不倚的了,不斜的了。我們在《三學》里講過,什麼叫「般若」?「真、正、凈」三個字。我們這一次考的思考題也有這個,真的、正的、凈的。那麼這個道呢,是真的、是正的,無法不知,一切法都能夠知道,叫遍知。那麼又是真的,又是正的,又是無不遍知的,沒有一個不知道的,叫盡遍知。這是佛的功德的一種了,從某一方面讚歎佛的功德,是正遍知呢是一個方式。

下面,「明行足」。這是另一個方式來讚歎佛的功德了。根據《涅槃經》的意思,「明」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就是覺了。一切法都能明白了,正等正覺了,「明」就是無上正等菩提了。

那麼「行足」呢?就是戒定慧了。我們走路么靠腳走了,這個無上正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怎麼達到的呢?這是靠戒定慧的腳走過去的。我們行路么要靠腳走路了,以戒定慧的足,能夠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明行足,這是《涅槃經》的意思。

《大智度論》里的說法呢?另外一種說法,這也是讚歎佛的功德的一個方式了。它說什麼「明」呢?就是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能知過去一切事;天眼明是未來的;漏盡明呢,煩惱習氣斷完的。這三個只有佛有的,尤其是這個漏盡,這個世間是沒有的。世間上的人,再高的道,不能出生死不能斷煩惱的。具有三個明。

「行」呢?身口意三業。「足」是滿足了,就是說佛的身口意三業,具足這個三明的。那麼其他的呢?都有一點這個不具足了,有缺陷了。就是說聲聞的三明,比佛的三明要差一點了。其他的呢,外道呢可能有一些宿命通,也有天眼通也有,但是極小了,這個是看不太遠的。漏盡通呢,只有內道——佛道才有的,其他是沒有的。那麼具足圓滿的三明呢,只有佛才有。那麼佛的身口意三業就是「行」了,都是具足圓滿這個三明的,這也是讚歎佛的功德的某一個方面了。

那麼說這個外道的通——鬼神通,經常有誤。外道通呢,不究竟了,他是力量不大的。而有些修氣功啊,什麼的啊,鬼神通呢,經常要搞錯的。因為鬼神的通更差,他不是修出來的,是報得的。以定得到的通呢,力量稍微大一些。外道也修定了,這個鬼神通呢,他俱生有的那個通呢,有的時候就會搞錯。所以說有的時候,氣功師他以鬼神通來說話,就是不兌現了,這就靠不住了,這是要害人的了。

這個阿羅漢的通,我們說在《俱舍》里就有了,八萬四千劫以前的事情看不到了,這個他的宿命通也有限了。那麼同樣的,天眼通也有限。漏盡通呢也是有限的,只能斷分段生死了,還有那個微細的生死,那個變易生死呢,他根本是沒有碰到那個邊了,就是斷那個還沒有的。

佛的宿命通,可以知一切無始以來,所有的都能清清楚楚知道。因為佛已經達到最高的覺嘛,那些事情呢,都在這個覺的心裡邊,它也沒有超出這個心,他就看了手掌的紋路一樣的清楚。天眼么也可以看到未來的,漏盡呢更不用說,一切煩惱習氣全部斷得光光的,那麼這個具足三個,身口意具足三個明的呢,只有佛了,所以說「明行足」。有這樣的功德,讚歎佛的功德,這是一個方式。

「善逝」,就是好的去了。我們說《法華經》有「三車」嘛,佛呢是怎樣子的呢?這個「善逝」,去,怎麼去的呢?以這個一切智的車,這個車呢是大車了。《法華經》呢,是牛車、羊車了、鹿車了,三種了。那麼這裡這個車,就是最大的車了,這是一切智的車,就是這個正遍知的車了。

這個車走的什麼道路呢?走的八正道,而到這個無住涅,這樣去的。實際上佛去了沒有?實在是無來無去嘛,但是眾生的生滅的眼光呢,看到佛是去了,涅槃了。但是這個去呢,跟一般的去不一樣的,叫「善逝」。

善來、善逝這兩個相對的,來么是如實而來,去么是善的,以八正道而去。實際上呢,無來亦無去,這個是《中觀》裡邊一開頭就不來亦不出了。怎麼看到來去的呢?眾生的生滅眼光才看出,看了有來去了。所以這個去了來呢,跟一般的去來不同,這是從眾生的份上來說呢,叫「善來」。這個善逝或者如來,這又是一種讚歎佛的功德的一種名號。

「世間解」,就是說能夠解釋世間的一切事情,有情的、非情的事情都能解。《維摩詰經》里的註解裡邊說,世間解呢,是一種化他的智,能夠善解世間叫世間解。

世間上的事情他都知道,佛在世不是有一個看牛的,他一輩子看牛的了,他也聽佛講經,覺得很好,這麼他聽。停下來呢,他自己就這麼想了:佛么是修的這個出世的無漏行了,所以講的是修行的方法,他內行嘛,他都會講;像我這樣子看牛的人,給人家看牛,看牛要有竅門嘛,看牛有幾種必定要遵守的規律,這個佛恐怕……,他從小王宮裡出生的,又沒有看過牛,他恐怕不知道吧?他就問佛了,我們看牛的人,要怎麼看呢?哪知道他問了佛之後,佛就說一二三四,說了很多條,比他知道的還多,他這才佩服了。佛出生於王宮,修的是那個無漏道,怎麼世間上這麼小的事情,看牛的一些竅門,他通達得無所不知,這是「世間解」。

你要化度眾生,你就得要有世間解嘛。假使你說對於一個講科學的人說話,你不講一點科學,他就不相信你說的話。你對於一個學哲學的人說話,你不用一點哲學的名詞,他就不一定聽你的話。我們這裡就有一位,他學了很多哲學,也提了很多問題。他寫信來問,我就給他指出來了,你這一種呢,是一種唯心哲學,你這個來源呢,是從西洋哲學來的,等等等等。後來么他很高興,確實他是學的是西洋哲學,這些都是從那裡採過來的意思。我們就給他說了,唯心也好,唯物也好,都是一元論,或者多元論。佛教呢是緣起法,是最高超的,沒有一個最根本的,一個基元的東西是沒有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這是最高的一個理論,這是世間上的哲學沒有辦法達到的。

再說「無我」的道理呢,更是世間上的不能想像的了。世間上的人呢,都是講的是「我」嘛,我想出來的,我的學說,我的經驗等等。哪裡離得開我呢?「人我」都離不開,還有什麼「法我」呢,那個也是不足為奇的了。我記得以前也講過的了,我在四川寶光寺教書的時候,有一個是法國的,一個是紐西蘭的,他們兩位是婆羅門教的,一個川大的學生帶他們來的,他們是對佛教么也參訪一下了。結果我們講到無我的道理呢,他就是迷惑不解了,他說,individual怎麼會沒有呢?就是一個有情呢往來生死的,怎麼會得沒有?沒有,哪個來往來生死呢?等等問題。這是佛教裡邊的甚深的問題,他根本是莫名其妙,不能理解。這些就是說,我們佛教的高超之處了,就是佛不但是能夠解一切出離的無漏的法,哪怕世間的一切,他都能知道,這是講世間解。

「無上士」,無上士是最高的了。在法裡邊,涅槃是最高的,這個學過《俱舍》就知道了,一切法呢涅槃為上最了。那麼在眾生裡邊呢,同樣佛是最高的,他是無上的士夫,「無上士」。

下邊,「調御丈夫」。是丈夫呢,就是有堪能的人了,可以接受調伏的。那麼假使有一些下劣的頑囂的不能受調伏的呢,就是不在裡邊了。佛在世有些外道,他是剛強難調的,死也不買賬的,那些呢就是善根還沒有嘛,沒有緣嘛,只好以後種個善根再說嘛。那麼調御丈夫呢,就是那些可以調御的人呢都能調伏。調御丈夫的比喻呢,就是調馬或者調象嘛,一個善於調馬調象的,他就是對它們的習氣都能夠摸得清楚,什麼時候用軟的方法,什麼時候用硬的方法。據我們海公上師說,因為印度那裡他是去過的了,調象的時候,他說如果象不聽話的話呢,就用一個鐵的錐子,燒得緋紅,先給象看一看。然後呢,把那個錐子,往它後邊的屁股上刺進去,那個象就痛得不得了。那以後呢,你只要把鐵錐子給它一看好了,它什麼都聽話了。調馬呢,就是馬口一個牙齒,給嘴上銜個這個鐵的齒了,馬口鐵嘛,你只要一拉好了,它就痛得來,就僵掉了。這個我們親自看到,五台山裡馬很多嘛,有一個馬它野性發了,要亂奔了,這個調馬的就把它那個繩子一拉,它站在那裡就是動也不會動了,就是麻木了。這是它最怕痛的地方,把它一拉緊呢,它就沒辦法再犟了。佛呢也是,對那些丈夫呢,有的時候用柔軟的方法——愛語,調伏他。有的時候呢,用呵斥等等的方法了,或者是來調伏他,使他呢進入善道,叫調御丈夫。

「天人師」,那更容易說了,是天人的導師嘛。能夠教示我們——天跟人,應當做,不應做的,叫天人師。為什麼不說畜生、地獄師呢?地獄、餓鬼、畜生不能教化。地獄的人拚命地叫苦,什麼話都聽不進去了,怎麼教化呢?餓鬼呢?餓都餓慌了,一天到晚只想吃東西么,你給他教化他聽不進去嘛!我們的很多人呢會用這個話,「身安而後道融」嘛。這個話么也是一種的說法嘛,就是說你身體安了嘛,吃飽了么,法輪未轉,食輪先轉嘛。吃飽了,他才聽得進去嘛。餓鬼他食輪不轉嘛,法輪也沒辦法。那麼畜生么,你們看好了,以前我們有一個狗,它天天到殿上來的,我們在那裡念經呢,它就打瞌睡,等到我們念《護法經》了,吹這個蟒筒了,叫起來了,它嚇死了嘛。這個蟒筒的聲音它不愛聽的,聽了拚命狂叫,它懂啥東西呢。所以說這個不能調伏的,只有天人呢,才能夠教化嘛,所以說天人的導師。對天人呢可以給他說,哪些么要做的,哪些呢不應當做的,這樣子呢引他入道嘛,天人師。

「佛」,佛么一般人都知道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是叫佛。佛陀么就是覺,自己覺,就是簡異凡夫,凡夫不覺嘛。覺他呢?簡異這個二乘呢,二乘的阿羅漢,自己覺了,但是他沒有菩提心。覺他的事情呢,隨分隨緣,沒有發那麼大的心,一切眾生都要給他度脫完了,都要使他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心沒有。自覺,不能覺他。那麼自覺又能覺他的菩薩,覺行圓滿。區別在哪裡呢?菩薩固然是自覺,也能覺他,但是不圓滿,還沒有到這個頂點,到達的最高的就是佛了。所以說「佛」這個字含的意思,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個是學顯教的經常聽到的話。

「世尊」,就是世間上尊的了。我們說假使前面的號,十個拆開來說,就是說具足前面十種功德的,這樣子的佛,這樣的人,或者說是世間的最尊貴的,也可以這麼說。但是加上前面的兩個並起來說,「世尊」又是一個讚歎佛的功德的一種稱呼。根據佛的經論裡邊,印度話叫「薄伽梵」,他就是多義不翻。這是含有六個意義:一個是自在;一個是熾盛;一個是端嚴;一個是名稱,名稱廣大嘛;一個是吉祥;一個是尊貴。我們翻的「尊」是尊貴的意思,還有五個意思沒有翻出來。所以有的地方,就乾脆不翻,就寫「薄伽梵」,薄伽梵么是把六個意思都包完了。你翻個「世尊」么,只有第六個意思。那麼我們就說,具有這個十個功德的「佛」,前面是皈依十方的佛、十方盡虛空界的佛、十方盡虛空界的尊法、十方盡虛空界的賢聖僧。那麼這裡,我們說皈依的佛,有哪些功德呢?有這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有那麼多的功德,那麼就是說我們依靠的,依止力就有那麼大的功德,是我們所依靠的。

(節選智敏上師《上師供》講記第41講)


推薦閱讀:

學佛的真相(五)世界上只有動物植物微生物嗎——佛家的生命觀
怎樣辨明佛經的真偽?
開悟之修行篇:念佛與信佛的真正核心
佛說正法之衰變因緣(1)佛陀鼓喻正法衰變【原創】
大乘入楞伽經(4)

TAG:佛法 | 佛經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