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諸侯的稱王之路

戰國諸侯的稱王之路

春秋時代周王室雖然實際上已失去控制諸侯的能力,但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春秋及戰國初期的諸侯基本上都還XX公、XX侯,如齊桓公、晉文公、魏文侯、韓昭侯、秦孝公等等,而不敢和周天子平起平坐地稱王(楚、吳、越三國是例外,但一直被別國視為不屬於華夏文明體系的蠻夷)。然而我們也知道到戰國晚期秦統一天下前夕列國國君皆已稱王,那麼戰國諸侯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稱王的呢?

話說齊國在齊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時任用鄒忌為相,實施改革,使齊國"強於諸侯"。然而此時的魏國仍維持著自戰國初期以來的霸權,於是齊國和魏國開始分別扮演起了天下霸權的爭奪者和維護者的角色。魏國第三大國君魏罃準備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圖謀攻秦,然後以秦國之地為根據地爭奪天下。當時秦國已是秦孝公和商鞅(當時還叫衛鞅)在主政,他們認為:以秦國之力難以與魏國抗衡,於是打算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改變魏惠王的意圖。公元前三四四年衛鞅去向魏惠王遊說,衛鞅指出:魏國的盟國多為小國,不足以王天下。建議魏國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外,北面爭取燕國,西面爭取秦國,先行稱王,然後圖謀齊楚,如此可謂名正言順。魏罃聽從了衛鞅的建議:「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後世因此稱魏罃為魏惠王。魏惠王稱王后召集逢澤之會(逢澤在今河南開封南),由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來參加會盟。然而這樣做的後果是得罪了齊、楚兩個大國,與此同時戰國七雄之外的小國也日益意識到魏國的野心,轉而紛紛投奔齊國。

此後魏國在與齊國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連續落敗,楚國趁機北上攻魏,就連一向備受魏國欺壓的秦國也在商鞅變法之後漸漸強大起來並趁魏國在東面敗於齊國的機會攻擊魏國西部,魏國地處四戰之地的地緣劣勢暴露無遺。在這樣的局面下魏惠王把商鞅當年用來勸說自己的說辭用在了齊國身上——他建議齊國稱王,希望以此拉攏齊國共同稱霸壓制別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三十七年)魏惠王率領韓國和一些小國到徐州(山東滕縣東南)朝見齊國君主,尊其為王,這就是後世歷史上的齊威王。齊威王吸取了魏國稱王的教訓——為了不使自己成為列國眼中的眾矢之的,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如此一來天下除了周王和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稱王的楚王之外又多了兩個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徐州相王,從此開啟了各國諸侯相繼稱王的序幕。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傳統大國的敵意:楚國立即出兵攻打齊國徐州,希望齊國取消王號。前325年秦國君主嬴駟稱王,這就是秦國有史以來稱王第一人——秦惠文王,同年魏惠王尊韓宣惠王為王。一時間各國不論大小紛紛稱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國、宋國等當時的二流國家。前323年在公孫衍的斡旋下魏國、韓國、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結成聯盟,各國國君均稱王,以對抗秦、齊、楚等大國。齊國對於中山國的王號不滿,曾試圖聯合燕國、趙國攻擊中山國以迫使其去王號。各國之中獨有趙武靈王認為趙國實際上沒有稱王的實力,所以在國內未採用王號,僅稱「君」。不過趙武靈王雖然此時未稱王,但我們從他死後趙國後繼君主給他的謚號不難看出實際上他後來也稱王了。至此戰國七雄連同宋、中山等二流小國紛紛稱王,周天子的權威徹底消失。

推薦閱讀:

TAG:春秋戰國東周 | 戰國時期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