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熱死日本人、殺過周天子,一座永遠不服周的城市
武漢的可怕,日本人是領教過的。
當年抗日戰爭中的武漢會戰打響時,正值武漢的6、7、8、9、10月,去過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戰場上的溫度超過了40℃,一個日軍聯隊,能有一半人的中暑/掉隊!被武漢的夏天幹掉的日本人,比國軍幹掉的還要多,多得多。
但武漢人就是在這種環境中生存下來的。
即使在三伏天,武漢人依然排起隊買油條油餅。師傅在油鍋旁邊汗流浹背地炸,食客們也在油鍋旁邊汗流浹背地等。
怪不得有人說,武漢人是連下油鍋都不怕的。
天不怕地不怕,「武漢人什麼娘都敢罵」。與武漢人第一次見面,你可能會驚訝於他們的火爆、直爽,但相處久了,更會欽佩與他們的 「韌性」和「蠻勁」。
▼
「不服周,就是不服周!老子死也不服周!」
「 不 服 周 」
從這句武漢人的口頭禪中,
不服輸的精神可見一斑。
更可怕的是,這句話流傳了2000年!
武漢的歷史
「不服周」,敢把周天子拉下水
湖北在古代曾是楚國,湖北人也以楚人自居。
而楚國的開創者是熊繹,他的爺爺被周文王奉為老師,為建立周朝立下了犬馬之勞。然而到了論功行賞時,卻得到了「公侯伯子男」中幾乎是最末一等的「子」爵位。
等到熊繹出席諸侯盟會時,各位公爵、候爵、伯爵都依次就座完畢,熊繹作為堂堂一個楚國諸侯,卻被大臣安排去看守火炬,猶如奴僕一般,還被嘲笑是「楚子」。
熊繹忍聲吞氣,但一等到他回到楚國,楚人就立馬喊出了「不服周」。不只是嘴上說不服,楚人說干就干,穿著破爛的衣服開闢山林,艱苦創業。
50多年以後,周昭王見楚國發展起來了,就想「碰瓷」。結果被楚人在漢水打了埋伏,周昭王因此溺水身亡——2000多年前,湖北這塊土地上的人就已經這麼猛了。
2000多年後,還是這裡的人,在武漢掀起「武昌起義」。
清末的中國,只剩下最後兩支能打的軍隊,一支是北洋新軍,另外一支是湖北新軍。
湖北的革命軍從10月18日出戰漢口,到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與清軍戰鬥了42天,史稱「漢陽保衛戰」。
在這41天之中,湖北新軍為辛亥革命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在短短的兩個月內,湖南、陝西、江西等關內十八省紛紛響應湖北佬,清朝氣數已盡!
當年的武漢無比耀眼,竟能以一城之力,抵抗半個國家!其實深挖開來,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張之洞。
武漢的工業
洋人能造,我大武漢也能造!
在歷史書中,張之洞因為「中體西用」的言論,常常被我們歸入「老古董」一類人。
大錯特錯!
相比於一生做「糊裱匠」的李鴻章,作為湖廣總督、洋務派中堅人物的張之洞則一向有著「不服周」的精神。
洋人能造的,中國人也能造,「中體」一定能夠「西用」。在他擔任湖廣總督期間,興建了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使「漢陽造」成為聞名東亞的品牌!
| 漢陽造步槍
1896年,漢陽兵工廠購買了德國1888式步槍設計圖,開始仿製步槍。
這種槍因為好使不易出故障,各地的軍人都願意用,不僅把它稱為「漢陽造」,而且只認「漢陽造」。
無論是紅軍還是國軍、八路軍還是游擊隊,「漢陽造」都是士兵手裡的主要武器,甚至到了朝鮮戰爭,還有志願軍戰士拿著漢陽造在冰天雪地里與聯合國軍拼殺!
「漢陽造』前後流行了50年,生產了100萬支,深刻地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
| 漢陽鐵廠
由張之洞於1890年籌辦,是亞洲首個、並且是規模最大的鋼鐵廠,比日本第一家鋼鐵聯合企業八幡制鐵所還要早7年!
到辛亥革命前夕,僅僅是漢陽鐵廠的鋼鐵產量,就佔了全國的90%!
一個外國觀察家看了漢陽鐵廠之後,也感嘆「研究西學之華人,經營布置,才略不下西人也。」
從清末到民國,武漢三鎮經濟繁榮,成了近現代中國的工業發源地,位居亞洲前列,曾經有「東方芝加哥」之稱。
當時全國只有兩座城敢在前面加「大」字,除了大上海,就是我「大武漢」了!
武漢的光谷
一個中部老大的「不服周」
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俗稱「武漢光谷」,憑著不俗的科技和工業實力,越來越成為「武漢三鎮」之後的第四鎮。
2009年,武漢光谷成為和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並列的三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之一。
武漢光谷,不光有並列的地位,也有並列的底氣。
他的高等院校數量僅次於北京,擁有100萬大學生,居全球各大城市的第一,而這些學生大部分都聚集在「光谷」。
拉勾網的招聘數據顯示:互聯網百強校招,第一常去的是華中科技大學,第二常去的是武漢大學,不是清北!
在中國IT圈,「華科幫」一直是傳說——微信之父張小龍、牛電科技創始人李一男、淘米網CEO汪海兵、卷皮網創始人兼CEO黃承松……華為30%的員工來自華科,在騰訊內部,華科幫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
當然,華科出了這麼多,武大一個風雲人物就頂全部:雷軍。6月,小米即將在香港上市,雷軍有可能憑此成為未來的首富。
但武漢也有自身的問題,就是留不住大學生。
螞蟻金服發布的《大學生就業流向報告》中,在前五大熱門的跨省遷移路線中,三條都來自武漢,分別是武漢——深圳,武漢——北京,武漢——廣州。僅有20%多的大學生選擇留在武漢工作創業。
但武漢,自有底蘊在,100萬未來的人才在這裡成長,武漢決不會僅僅「服周」於做中部的老大。
去年2月,武漢在全國率先打響「搶才大戰」,啟動了「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在過去的一年裡,人口增量排全國第五,遠超北上。
不僅這樣,未來將有24家人工智慧和互聯網企業的總部或第二總部落戶武漢光谷,其中包括小米科技、科大訊飛、海康威視、ofo等行業龍頭企業。
武漢的歷史和底蘊在「三鎮」,武漢的未來,在光谷。
武漢的早餐
一個月不重樣,你服不服周?
武漢,佔據了「漢地十八省」中最最中央的位置。
沿長江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陝,經洞庭湖南達湘桂,被稱為「九省通衢」。
作為長江上的碼頭重鎮,來往的人多,做體力活的人更多。一頓早餐吃不好,一整天都沒力氣。這也造成了武漢的早餐異常豐盛,熱量十足。
「過早」在武漢方言里是「吃早飯」的意思,而過早的最佳姿勢,就是「邊走邊吃」。
武漢出生的明星王凱,就給大家演繹了正確的過早姿勢。
在以武漢為舞台地電影《萬箭穿心》中,工人們騎自行車上班,逢到紅綠燈,都要停下來端起車簍里的熱乾麵,吃上兩口。可以說是十分傳神了。
桌子?不存在的。紅色塑料凳才是這裡的主角。
蔡瀾把這裡稱為「早餐之都」。也許你聽說過,武漢的過早一個月不重樣?
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
熱 干 面
佔據了武漢過早的半壁江山。
豆 皮
其實沒有豆,是由金黃油亮的蛋皮包裹著晶瑩剔透的糯米。
面 窩
也是完全沒有面的,它的主要原材料是大米、糯米還有黃豆。
當然,說好的一個月不重樣——
· · ·
武漢,一座千萬人口的巨型城市。
她給過去的人以輝煌歷史,給未來的人以美好承諾;
給留下來的人以市井生活,而給離開的人,是笑過哭過愛過……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忘記在武漢的一切,但一定不會忘記他曾帶給我們的感覺。
推薦閱讀:
※上海跟東京的差距在哪?
※用盾構機在城市地下挖掘隧洞的時候,怎樣避免破壞前方可能存在的文物或者遺迹呢?
※風中的城市
※為什麼大連落選國家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