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室里的故事】第五期——孩子為什麼不說話

【心理諮詢室里的故事】第五期——孩子為什麼不說話

心理諮詢在很多人心中是個神秘的存在

心理諮詢就是催眠

心理諮詢就像醫生問診

心理諮詢是聽很多的心靈雞湯

心理諮詢是聽很多的道理和建議

心理諮詢一次就能解決問題

.......

那麼心理諮詢到底是什麼呢?

大魚悠悠帶你走近心理諮詢室,每周一期,聆聽這裡發生的故事

備註:諮詢故事遵循保密原則,已經隱去關鍵信息並且進行改編

不知所措的媽媽

一位年輕媽媽帶著13歲左右的女兒來尋求心理諮詢,孩子媽媽很漂亮,講話間非常禮貌得體,她的女兒也很清秀,但面無表情,坐在旁邊一言不發。

孩子媽媽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我們是一個民主的家庭。」

——這句話從一開始就值得引起警覺

「我和她爸爸都非常支持她的任何決定,從來沒打過她,但是前幾天孩子竟然在日記里寫道『活著沒什麼意思』,我和她爸爸被嚇壞了,是不是孩子的情緒承受能力太弱了,好像沒有受過什麼嚴重的傷害,不知道為什麼會想到死……」

「現在對待孩子小心翼翼的,不敢要求孩子做任何事,說話都不敢大聲……」

「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其實孩子還有很多問題,比如說做作業沒有自制力,做一會兒就分心了;每天早上起床非常困難,對自己沒有管理能力;現在孩子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稍微說一句就發火;我覺得很奇怪,很多我同事對孩子都沒有我們這麼民主,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沒有我們這麼多問題?」

「我想是不是因為小時候我們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孩子的原因,所以我幾個月前辭掉工作在家專門帶孩子,但是好像越來越糟糕,現在孩子已經不和我說話了。」

「我覺得我很開明,孩子有什麼想法只要跟我說就好了,我會理解她,但是孩子什麼都不願意和我說。」說著轉向孩子問道,「媽媽很開放的對吧?」

……

孩子媽媽的話匣子從一打開就很難收住,我看看時間,1小時的諮詢時間已經過半,媽媽還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而孩子在一旁已經睡著了。

——很明顯,這是孩子的一種阻抗,她不願意聽媽媽的嘮叨。

我終於找到機會示意媽媽停下來,詢問是否可以和孩子單獨聊聊,這時媽媽似乎意識到什麼,不好意思的笑笑。

我問媽媽,目前最急迫的需要是什麼?媽媽說,希望孩子不要不說話,能和她有交流,現在孩子完全不理她了,似乎對什麼事都沒有反應。

——很有趣的訴求,媽媽訴說了半個多小時,最急切的訴求卻是讓孩子開口說話。

和孩子的相處

媽媽離開諮詢室後,房間里陷入了安靜。我饒有興趣的看著孩子,卻沒有說話,我只知道她不缺和她說話的人,但卻沒有聽她說話的人,我等她開口。

她久久沒有開口,一直低頭擺弄我房間里的沙盤,但她一直在偷偷觀察我的反應,雖然我沒有說話,但我一直微笑地看著她,並且用探究的眼神看著她手裡的動作。

這個等待的過程是冒風險的,一方面我要克服自己「無所作為」的焦慮,另一方面我擔心她不能理解我此舉的用意,儘管如此,職業敏感度告訴我,要有足夠的耐心。

一個小時的時間到了,我宣布今天的諮詢結束,出門時我拍了拍女孩的肩膀,和她母親說,「你的孩子沒問題」,那一刻,我看到孩子眼裡閃出的光。

兩天後接到孩子媽媽興奮的反饋:孩子開始有反應了,雖然還是不怎麼說話,但是會做出簡單的回應了,還是老師說話比媽媽管用。

——她並不知道,我恰恰什麼也沒說

接下來的兩次見面孩子還是什麼也沒說,每次她都按時來見我,時間到了她就愉快的離開,我們始終沒有說話,但我感到我們的默契在加深。直到第三次見面結束時,她把手裡一直玩弄的玩偶放到我手上。

——那一刻我知道,她接納了我。

孩子眼中的媽媽

那次見面之後,孩子開始和我交談,我驚訝於一個13歲孩子敏銳的觀察能力。她告訴我,和媽媽說話是沒有用的,因為媽媽不會聽。比如她曾經告訴媽媽很多次,她想報的是彩筆畫不是鉛筆畫的學習班,媽媽答應一定給她報上,但上課時發現還是鉛筆畫,媽媽會反過來抱怨孩子沒有說清楚;她也曾告訴媽媽不願意聽到她和爸爸吵架,但吵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媽媽甚至不會意識到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說,爸爸說話媽媽也是從來不聽的,爸爸不論提出什麼要求,媽媽都會拒絕,更讓她傷心的是,爸爸一邊抱怨媽媽的專斷,另一方面卻要求孩子聽媽媽的話

在孩子的眼中,媽媽還是不值得信任的,媽媽的民主都是假的。有一次媽媽答應自己考試進前十名就同意她去夏令營,好不容易努力幾個月考進前十,但媽媽以危險為由不讓自己去了;還有一次媽媽答應她下次畫畫課時讓她自己畫,不再指揮她,但是沒畫幾分鐘就忍不住過來嫌棄她畫的不好……

孩子說,我已經對媽媽失望透頂,為了讓我不再繼續失望,所以我不說話,乾脆不要有希望。

——孩子其實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選擇了一個最能夠保護自己的方法

約法三章

當媽媽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後,表示非常震驚,同時非常無助,她不知道如何改變自己。後來我邀請孩子的父親一起參與到家庭治療之中,並且對父母以約法三章。

第一章:表達之前,學會傾聽

我和孩子的父母在一起用了好幾次會面的時間練習如何傾聽,剛開始非常困難,我們從練習不打斷別人的談話開始,之後是練習如何聽到別人說話的內容,然後練習如何通過語言、動作、表情了解別人傳達的意思,之後是如何感受別人的感受、避免對別人做出判斷……我們花了好長時間來練習傾聽,因為不論對誰而言,讓她說話最好的方式是傾聽。

第二章:言出必行,建立信任

我和父母約定遵守對孩子的諾言,作為回報,孩子也必須履行一個承諾。我們是從每天回家父母有半個小時不碰手機開始的,孩子則承諾第二天按時起床。雖然承諾很小,但履行的異常艱難,我不斷的鼓勵父母,請他們堅持自己的承諾,信任的建立並不基於語言,而是基於行為,父母的行為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來幫助孩子學會如何信守承諾。

第三章:民主集中制,抵制偽民主

對於一個13歲的孩子來說,完全的民主是令人害怕的,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她其實潛意識裡希望父母給她樹立規則。因為她還沒有能力完全為自己的將來負責,這時給予孩子完全的民主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勾引」和「滿含誘惑的深情」,這似乎在對孩子說「看吧,給了你自己做主的機會你卻不能把握,所以你要依賴你的父母。」

從另一方面來說,父母的民主其實又不是真正的民主,民主的背後含有父母的期待——「希望孩子民主地選擇我期待的結果」,很多孩子在青春期是通過反抗父母的規則獲得「自我認同感」的,父母披上「民主的外衣」會讓孩子失去反抗的「客體」,所以我常常對父母們說,如果不能把握好民主的界限,那就專制一點吧,至少,孩子有可以反抗的對象。

推薦閱讀:

被打碎的,也可以被修好 | 情感健康童年期指南
心理諮詢技術:如何戲虐癥狀
女人的戀愛心理有哪些
【3分鐘從業問答】如何調和不同流派人性觀的差異? | 關鍵詞:人性觀、流派

TAG:親子關係 | 心理諮詢 | 青少年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