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精準的德國工藝」,跟我讀名著——浮士德

這是「精準的德國工藝」,跟我讀名著——浮士德

德國除了出產「精準的德國工藝」外,還有世界文學史上最受中國人民喜愛的作家之一—歌德。

歌德在25歲時發表了《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他名聲大燥,進入德國名著作家行列,但是今天要說的是歌德從青年開始構思,直到逝世前一年才完成的作品——《浮士德》

浮士德這個故事其實是中世紀民間傳說,作者借這個傳說中浮士德對人生真諦的五個階段為情節線索,將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和未來的探索思考都融進浮士德的形象中。

故事的開始前,

魔鬼梅菲斯托認為人只能眾生受苦,人的任何追求都不會有任何成就,因為人弱點太多。上帝雖然心理承認人有弱點,但還是指出,他忠實的僕人浮士德不會偏離正義的軌道,梅菲斯托卻認為浮士德心中充滿慾望,試圖獲得那些自己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於是與上帝打賭,他可以被誘惑而不再對上帝忠心。

【第一階段:知識的追求】

悲劇的開始,年過五旬的浮士德在自己的書齋中對舊的書本知識十分厭倦,他所經歷的生活平淡無奇,他認識到人的局限,以及自身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在這種情緒中,他覺得生存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企圖自殺卻無果,浮士德陷入對生命意義的沉思中,他認為,人的力量應該用於創造一些有益的東西,來滿足自己。魔鬼梅菲斯托乘虛而入,與浮士德訂約:他願意做浮士德的僕人,為他獲得一切歡樂與滿足。但是如果浮士德獲得瞬間的完全滿足,希望時間就頂個在那一瞬間時,他的靈魂就歸魔鬼所有。

【第二階段:愛情的追求】

魔鬼載著浮士德來到地下酒店,參與一群大學生的狂歡作樂,企圖讓廉價放蕩的行為引誘浮士德獲得滿足,見浮士德不感興趣,便引誘他去尋找愛情。首先,浮士德在女巫廚房裡獲得返老還童葯,回到了青年時代,接著在街頭遇見了小市民家的少女格麗琴,在魔鬼的幫助下他獲得了格麗琴的愛情。格麗琴的哥哥極力阻止她與浮士德幽會,被浮士德所殺,格麗琴最後迫於宗教壓力而溺死自己的孩子而發瘋,被關進了死囚牢,意識到自己罪孽的她甘願受死。由於對格麗琴的思念,浮士德精神升華了,可以抵禦魔鬼對他的影響了。梅菲斯托曾希望浮士德沉浸在愛情實現的滿足里,可是浮士德知道,這種人類的愛情是不能滿足她的追求的。

【第三階段:政治的追求】

魔鬼把浮士德帶到皇宮裡,這是的皇帝正感到財政困難,浮士德建議皇帝發行紙幣,解決財政危機,他為封建王朝服務,但由於封建王朝的腐朽,他竭盡全力卻還是不能拯救國家。

【第四階段:美的追求】

浮士德效忠的皇帝此時要求浮士德將古希臘最美的女人海倫與美男子帕里斯用梅菲斯托的魔法招來,海倫出現讓全場男性神魂顛倒,浮士德亦是如此。在這兩個古希臘人物接吻時,浮士德忍不住醋意衝上去,用魔鬼的鑰匙觸碰了帕里斯,引起一場爆炸,眾人都昏了過去。梅菲斯托不理解浮士德對海倫所代表的理想美的渴望,在浮士德的學生瓦格納的幫助下,梅菲斯托創造了一個小精靈——荷蒙庫盧斯,他能看見浮士德鬧鐘所發生的一切。小精靈發現浮士德正迷戀著海倫,於是梅菲斯托和浮士德一同前往了古希臘,在梅菲斯托魔法的幫助下,海倫與浮士德結為夫婦,並且生下了一個熱愛跳躍與飛翔的孩子歐福良。正當在海倫那裡獲得了美的最高快樂,浮士德希望時間就定格在那一瞬間時,他們的兒子從空中墜地身亡。一切又都化為烏有。

【第五階段:建立功業的追求】

在經歷了太多事情之後,浮士德對自己的幸福和追求有了新的認識,回到故鄉,成就一番事業成了他的目標,同時他更堅定了他以前的誓言,即她的力量應該用於創造一些對人類有益的東西上,此時的他已經不再按照魔鬼的意願行事了,他要移山填海造福人類,國內發生內戰,他下山幫助了國王,得到一片賜封的海灘,便立刻動手在這裡建造一個平等自由的樂園。但有一對老夫婦不肯搬遷,梅菲斯托便派人搗毀了他們的家門,放火燒了他們的小屋、教堂和森林,兩個老人被嚇死,還使浮士德雙目失明。 惡魔召來死靈,為浮士德挖掘墓穴,浮士德聽到鋤頭的聲音,以為這是響應他的號召前來移山填海的民眾,頓時,他覺得大海變良田、人民安居樂業的新生活就要到來了。他滿懷喜悅,情不自禁地喊出:「真美,請永遠停留下來吧!」隨聲倒地死去。 浮士德終於滿足了。魔鬼雖然得到了浮士德的靈魂,但卻輸掉了與上帝的賭約,雖然浮士德一生中犯過錯,但是他總能清醒地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美好的。他的靈魂最終在天使們的幫助下升入天堂。

《浮士德》是一個預言,也是一個寓言,它寫出了人類理性的一種普遍的「悲劇性」宿命:人類由於擁有理性而永遠不會像動物那樣滿足於現實一方面人類的追求永無止境,一切都不過是有始無終,未來總是一種幻想和不可言說之境,因此追求之人必然感到孤獨和憂傷;另一方面人類既渴望向善飛升又永遠受物質世界牽引,既拒絕梅菲斯托又接受梅菲斯托,因此每一次追求又總與自身內部的「惡魔」相伴,每一次超越都不過是喚起更高的追求。正是有著這樣一種「貪得無厭」、有加無已的悲劇性理性,歌德筆下的浮士德才義無反顧,大膽進取, 樂享人生,體現了一種無限開放的性格和積極健康的人格。浮士德精神並不能證明他會在除舊布新的人生探索中愈來愈從善如流,逐漸擺脫遺憾進入輝煌。浮士德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種寫照:既樂觀又迷茫,既衝動又沉著,既肯定又神秘。所以歌德的《浮士德》既是對「浮士德精神」的頌歌, 也是對浮士德式追求的反思;既是對人的自信,也是對人的懷疑;既是對現實生活的肯定,更是對理想生活的呼喚。

推薦閱讀:

TAG:浮士德書籍 | 外國文學 | 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