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職場如何表達你的敬意

  懂禮,就要搞清楚次序問題

  前面,我一直在強調"禮"的重要性(當然是指狹義上的"禮"),但這也是最難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畢竟,它是一個人內心或者本性的東西,沒法強求。但是有一些東西,我們還是可以盡量做到的,那就是"儀"。

  古今中外,什麼時候需要強調禮儀?什麼時候需要強調尊重呢?

  就是有差距的時候。你比我高一等,你是長輩,我是晚輩;你是女性,我是男的;你是領導,我是下屬;你是君主,我是仆臣……因為有一個級別或次序上的差別,我必須對你多一分的敬意。也就是說,講到禮儀,第一個要強調的就是次序問題。

  中國古代強調尊卑有序,就像孔子所說的,要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其實,職場中也有"三綱五常"。

  首先是通用的次序,"前後"、"左右"、"老少"、"上下"、"賓主"……東西方不同的是兩性的順序,中國人強調的是"男女",男尊女卑,西方人則是說"女士們、先生們"(Ladies and gentlemen),女人在前面。現在我們也"跟國際接軌",強調女性在前面了--不過,你要是想到中國還有"陰陽"、"雌雄"等說法,就會覺得這不過是"恢復祖制"罷了。

  在職場中,它們主要體現為:下屬要尊重上級,晚輩要尊重長輩,男性要尊重女性。這三項規範是比較常見的,不管你是打電話,還是工作、用餐,都會用到,優先順序別則依次遞減。

  就拿打電話來說吧,不管誰打給誰,應該是誰先掛電話?很簡單。被尊重的人享有優先權,可以先掛電話。哪怕是長輩主動給你打的電話,談完事情之後,也應該是他先掛電話。你要是給一個女士打電話,則是對方可以先掛。但是很多人毛手毛腳,或者說根本不懂這一套,覺得反正是公事公辦,誰先掛電話都一樣。還有些人因為怕領導,說完電話之後就趕緊掛掉,真是大大地失禮!

  如果與客戶通話呢?應該怎麼辦?"賓主""賓主",當然是是客戶比較尊貴,所以不管是你主動打電話給客戶,介紹一些業務什麼的,還是客戶打過來諮詢什麼問題的,都應該是對方先掛電話。

  再如握手的問題,你遇到一個領導之後要主動打招呼,這個沒有問題吧?但是握手呢?是否也要主動一點,以顯得自己熱情有禮貌?

  如果你是這麼想的,那你就錯了!握手是一種相對親密的接觸,尊者享有主動權。所以要握手的時候,長輩先伸手,晚輩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領導先伸手,下屬才可以伸手。

  其實,這些都是一個次序的問題,職場新人如果沒弄明白,就會犯很多錯誤。像我原先所在的單位有一個同事就是生性大大咧咧的人,每次單位組織聚餐,一上菜,她肯定是第一個動筷子的,一邊吃還一邊說:"上菜了幹嘛不吃啊,你們不餓嗎?"完全無視坐在旁邊的部門主任。每次聚餐時聽到她這麼說話,我都很無語,怎麼會有這麼不懂禮貌的人呢?但是,大家看她是個女孩子,也就沒多說什麼。要是放到別人身上,或者坐在現場的不是一個很和氣的領導,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還有個朋友也是這樣。有一次,他過生日,請很多人吃飯,生日宴會上難免要喝酒,但是他的酒量又不好,便找了一個哥們幫忙,說,吃飯的時候,你幫我照顧一下。我不能喝,別讓他們把我灌醉了。

  這個哥們也很熱心,一口答應了下來。結果,大家吃飯都快吃了半個小時,這個壽星都沒有招呼大家喝第一杯酒。這時,這個哥們就有些看不下去了,心想,反正這個壽星不怎麼會喝酒,而且他之前交代過我,讓我今天我幫他招呼一下。於是越俎代庖,招呼大家都倒上了酒,提議大家一起干一杯。

  其實,這就鬧了笑話,主人不懂禮不說,主陪竟然也不懂禮。給人的感覺就很怪異:到底是誰過生日?其實,作為主角,這個壽星不管自己會不會喝酒、能喝多少,都應該由他自己來招呼大家喝第一杯酒。喝過之後,如果你酒量不好,那就說明一下,別人自然能理解。這時候,別人就可以自己捉對兒"廝殺"去了。

  當然,也有做得很好的。在我認識的人中,有一個辦公室主任就非常懂禮儀。每次大家吃飯,菜上來之後,只要沒人剛好在夾菜,他一定會把剛上的這道菜轉到這一桌人中最尊貴、級別最高、輩分最大的人面前,讓他先動第一筷子。碰到這個辦公室主任自己想吃的東西了,他再轉過來。

  過去,人們普遍不重視禮儀教育,覺得這些都是過時了的東西,屬於封建倫理、封建禮教,其實不是這樣的。有些秩序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哪怕你到了外國,你也會發現這些東西是全世界通用的。像在西方聚餐,也是最尊貴的人享有優先權。若是到人家家裡去,那就是家庭主婦最大,家庭主婦沒動餐具,就表示還不能吃飯。

  中國人重視的是什麼?功利主義。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我們宣傳教育的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為什麼要讀書?因為可以改變命運,可以讓你找到一份好工作,考上了大學,國家就包分配了,你這一輩子的生活就有保障了。結果有一天,國家不包畢業分配了,自己找工作也越來越難,這時候,很多人就崩潰了。

  當他發現讀書無法改變他所謂的"命運"時,他就不打算讀書了,或者對讀書人也有一定的偏見,覺得高分一定低能。另外,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絕大多數人是一離開考試就不會再讀書的。為什麼?都不考試了,跟我的"前途"沒有關係,還讀它幹嘛?

  這就是典型的功利主義。因為功利,所以勢利,像很多禮儀教育,因為跟分數無關,跟"改變命運"沒有關係,老師、家長便都不怎麼重視。這使得很多人直到大學畢業了,還對此似懂非懂的,進入職場之後只好亦步亦趨,看到別人怎麼做,自己就跟著怎麼做。可是別人要是也做錯了呢?那就會出現我前面說的"積非成是"的現象。你錯我錯大家一起錯,就更加不在乎了。

 人和人之間有了差距,這才有了禮儀,所以禮儀的第一大問題是次序問題。

  常見的次序是下屬要尊重上級,晚輩要尊重長輩,男性要尊重女性。

  握手是一種相對親密的接觸,長輩先伸手,晚輩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領導先伸手,下屬才可以伸手。

  禮儀不是道具,而是一種素養,不可用功利的眼光看待它。

  了解次序問題,從留心生活開始

  尊者享有禮儀中的一切優先權

  在南方,一些院落是有廳上和廳下之分的。廳上的座位都是上座,廳下的都是下座。但是,我小的時候並不知道這些,家裡人也沒有跟我專門說過,所以還鬧過一些笑話。

  有一次,別人過大壽,來了不少小孩子。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都喜歡搶座,搶什麼樣的座位呢?主要是看哪個桌椅比較新,或者哪個桌椅的高度正好合適,能坐得上。如果桌椅看起來很舊或者椅子太高,小孩子都是不願意去坐的。

  事實上,廳上的桌椅都會比較新,椅子的高度也正合適,有些還有靠背。所以小夥伴們都喜歡選擇坐在廳上。等到我們這些小孩子把座位搶完分好之後。大人就來了,一看到我們這個樣子,就會把我們全都轟走,還說:這些小鬼都誰家的?有人生,沒人教!

  其實,我小時候對這些禮儀是完全沒有概念的,根本不懂。比如在吃酒席的時候,我不願意坐在裡面的位置,喜歡坐在靠外面的位置,因為這樣方便隨時開溜。那個時候就根本沒有想過,裡面的位置是幹什麼用的,為什麼有些人要坐裡面,有些人要坐外面。

  不過,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跟我一樣,逐漸對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實,你只要記住,不管什麼場合,誰是主角,誰享有一切禮儀的優先權就對了。

  比如說吃飯時的位置安排,為什麼主人要坐在正對著門的位置?因為不管什麼樣的人經過,或者有誰進來,正對著門的人一定是最先看到的,他享有信息上的優先權。你想想,背對著門的人會怎樣?背後有什麼人過來,他必須回頭看一下才能知道,很不方便,對不對?所以說,要記住這些並不難,就是學會換位思考,想一想怎麼坐最方便。

  那麼,第二重要的位置是哪個呢?當然是離主人最近的左右兩邊,所以這兩個位置通常是第一重要的客人和第二重要的客人的位置。但對於東道主這一方,第二重要的位置就是跟主位正好相對的位置,並不是說你們是東道主,他們是客人,各自扎堆。

  一些人搞不清楚這些問題,就會鬧笑話。餐桌上常見的座位錯誤有:

  一、聚餐的時候,可能大家都不熟,結果男的坐一邊,女的坐一邊;

 二、東道主坐一邊,客人們坐另一邊;

  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帶著家人或者朋友來的,那他通常會和他的家人或朋友坐在一塊。

  其實,這些都是不符合餐桌禮儀的。

  在飯桌上,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要把客人陪好了。"怎樣才能陪好?當然是一個伺候一個。所以正確的坐法是主客交替著坐下,一個主人陪著一個客人。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大家應該避免的,比如說請一個非常重要的客人吃飯,你要尊重他,請他先落座,但你不能太客氣了,讓著讓著就把他讓到主人的位置上去了。這也是不妥當的。主人就是主人,客人就是客人,你讓他坐主人的位置,難道說待會兒讓他買單?禮儀有個適度原則,凡事過猶不及,作為主人,就應該大大方方地坐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不宜過分客套。

  左右之爭

  此外,禮儀上還有個左右之爭。

  一般說來,中國人是以左為上,西方人呢?以右為上。不過這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事實上,左右之爭從來沒有停止過。

  中國早期,尤其是在夏商周、唐宋等許多朝代,是以左為上的。皇帝聽政的時候,坐北朝南,文武官員則分列兩行,站在他前面。在古人看來,太陽是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的,所以東邊通常被認為是比較好的位置。像過去地主僱人幹活,就是自己住東邊,長工住西邊,所以地主通常也叫"東家"。直到現在,我們還管一些租房的人叫"房東"。

  想想看,皇帝坐北朝南,你如果站在東邊,剛好處在皇帝的什麼位置?左手邊,對吧?所以古人最早是以左為尊的,包括看手相的都會說"男左女右",男的比較尊貴,所以伸左手,女的地位低一些,伸右手。這在中國的歷史上佔據了主流,主要有夏、商、周、秦、魏晉南北朝、隋、唐、宋、明等朝代。

  但是到了漢朝,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據《稱謂錄》記載,東漢明期,漢明帝喜歡叫他的老師坐在西邊(所以老師也叫"西席"),時間一長,漢朝人就以右為上了。晉朝、元朝、清朝,還有民國時期,都是以右為上的。同樣是做官,左丞相就比右丞相地位高一些。大家想一想,以前學古文的時候,我們說到一個人被貶官了,會用什麼詞?"左遷",對不對?什麼叫"左遷"?就是你本來是站在皇帝右邊的,後來被貶到左邊去了。

  這些說法大部分出現在漢朝。我們有個成語叫"無出其右",講的也是漢朝的事。據《漢書·田叔傳》記載:"上盡召見,與語,漢廷臣毋能出其右者。"據說田叔這人太厲害了,沒有人能夠站到他的右邊去。右邊是什麼位置?尊貴、顯赫、受人尊敬的位置,"無出其右",就是講沒人可以超過他。當然,這裡的右是相對皇帝而言,而不是田叔本人。

怎麼去理解並記憶這些東西呢?在這方面,中國人民大學的金正昆教授有個很有意思的辦法,他說記名詞就行了。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習慣了把重要的放在前面。比如中國人講"君臣"、"父子"、"男女",很明顯,誰大就誰在前面,包括我們平時所說的"前後"、"左右"。西方人的禮儀也很好記,他們是以右為上的,大家想一想,西方是怎麼說"左右"的?英文里就叫"right and left",叫"右左",以右為上。

  整體說來,中國的傳統還是以左為上,像漢朝這樣的非常少見,清朝、民國時期離我們比較近,加上當時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情況也多了,這時候又以右為上了,算是跟國際接了軌。

  時至今日,我們在次序上還有兩套做法,一套是以左為上,這是傳統的,常見於婚禮、壽宴、喬遷之喜等,還有一套是以右為上的,常見於外企、政府機關。你看一下每年兩會國家領導人的照片,留意一下他們所處的位置。總書記站中間,這是沒有問題的,總理呢?總理一般是站在總書記的左邊還是右邊?都是右邊。這是為了跟國際禮儀保持一致。

  此外,一般相對不吉利的事情,也是以右為尊的,比如說有人去世了,準備出兵打仗了。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人也會站在右邊。

  所以說學習禮儀並不難,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多觀察一下日常生活,多回想一下我們經常念叨的一些詞或典故,就會明白哪個先哪個後,哪個尊哪個卑了。

  之前,我找《三國演義》的繪本,就發現現在有些畫畫的不懂這一些。像"桃園三結義"這一幕,過去的繪本是怎麼畫的?劉備站中間,然後呢?關羽站在他左邊,張飛站在他右邊,因為這時候是以左為上。現在一些搞網路遊戲的多少還好點兒,設計三國人物的英雄形象時雖然不看書,但多少會參考一下過去的繪本,在排序上就不會出問題。但是有些畫動漫的就胡來了,我就見過一本三國漫畫,封面便是"桃園三結義":一張長桌子面前,劉備站在最右邊(面對桌子時),正中間是關羽,張飛站在最左邊,三個人一字排開。再看一下內文,類似的常識錯誤還有很多,你說這樣的繪本能賣好嗎?

  這種人做文化產業不賺錢,我只能說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本節要點:

  不管什麼場合,誰是主角,誰就享有一切禮儀的優先權。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習慣了把重要的放在前面。比如中國人講"君臣"、"父子"、"男女",很明顯,誰大就誰在前面。

  一般說來,慶祝婚禮、壽宴、喬遷之喜等,以左為上;外企、政府機關搞活動時,則以右為上。

  禮多人不怪?也怪!

  講到禮儀中會用到的各種次序,千萬不要被它嚇到了,你只要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想一想,覺得哪個位置最為便利,就明白孰尊孰卑了。在禮儀中,真正煩人的是熱情過度。

  有段時間,我特別反感我們傳統文化中那些禮節,也就是所謂的客套。

  比如收壓歲錢,我小的時候,春節期間去給人拜年,臨走時親戚朋友通常會給小孩子包個紅包。這時候,我就會很高興,心想又有錢買鞭炮了,可爸媽肯定會讓我把紅包拿出來,還給人家。對方當然不答應了,於是,各種客套手段就全派上用場了,一個非要給,一個非不要,雙方圍著小孩子"搶"來"搶"去的,其激烈程度不亞於打架,年年如此。小時候,我還見過為了這種事推搡到田裡去的。

  總之,中國人特別的熱情,也特別的假。這時候,你要是不再客氣,直接收下了,對方反而可能在心裡暗罵道:這人真不懂事!反過來也一樣,對方要是客氣一下,你就不再給對方的小孩子塞紅包,對方也會在背後罵你"真小氣",甚至迎人便講。

  同樣煩人的事情還有吃飯。去親戚朋友家之前,父母總要交待:到了別人家要懂禮貌,想吃東西夠不著時讓我給你夾,不要自己亂跑。但到了吃飯的時候,根本不用麻煩父母,對方就會一個勁兒地勸菜。我最煩的就是別人給我夾菜,倒不是嫌別人不幹凈,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我想吃什麼。他告訴我這個東西很好吃,那是他覺得好吃,我口味跟他不一樣。

  過去不像現在這樣,現在餐桌上會有玻璃轉檯,你想吃某道菜,夠不著就轉過來再夾,過去是沒有這些的,有些菜你明明很想吃,可是夠不著,爸媽又交待說"要有規矩,不能亂來",自己又不好意思當著外人面說自己想吃,那還能怎麼辦?只好眼巴巴地看著,或者盼著爸媽能明白我的心思,幫我夾一下。

  最讓我鬱悶的是有一次跟老爸去拜訪在縣城工作的老鄉,老鄉一家人都很熱情,最後留我們吃午飯。午飯有道菜是海鮮燉雞蛋,光雞蛋就用了十幾個,燉了一大鍋。他們覺得這個東西給孩子吃的話很補,高蛋白嘛。我吃了一口,發現自己不習慣那個味道。不知怎麼的,我從小不喜歡燉的雞蛋,覺得那個特別難吃。但是他們一直勸我多吃點,這就是中國人的習慣,勸菜嘛,就是"你不要客氣,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可在家裡的話,我要是不喜歡這道菜,根本沒人強迫我吃。

  被勸不過,我又吃了一口,發現自己真的不喜歡那道菜,雖然它是道主菜,花了主人家最多心思,但是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事勉強不來。不過,這在主人家看來就成了客氣,於是那位叔叔把我的碗"搶"了過去,舀了兩大勺,給盛了滿滿一碗。面對這種情形,我真是欲哭無淚,可你還不能抱怨,"畢竟人家是為了你好"。

  我就記得,勉強咽了幾口之後我都快吐了,終於沒有吃完它。時至今日,我都記得那家人當時的表情--不識抬舉!他們就認為,這麼有營養的東西我不應該浪費。

  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對跟著父母去做客一事懷有畏懼心理。不管是吃飯,還是收紅包,自己都有點像道具,讓對方使用,表演給我爸媽看。

  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叫"禮多人不怪",但是你如果完全忽略對方感受,那就會給別人造成困擾,煩不勝煩,反而偏離了禮儀原有的目的。

  很早以前,我在《故事會》上看到一篇故事,名字好像就叫《禮多人也怪》。故事說的是有個農民進城辦一件事情,有個在城裡工作的老鄉幫了他一個忙。這個農民就很感激他,要給他送禮。對方覺得只是舉手之勞,堅決不要,可這個農民也實在,老覺得欠了他一個人情,不還上就心裡不安。他便變著花樣地送,可每次都被退了回來。

  有一天,悲劇終於發生了。這個在城裡工作的要外出辦事,發動汽車後感覺車震動了一下,明顯軋到什麼東西了。他於是趕緊下車檢查,結果打死他也沒有想到,他軋到的是要給他送土特產的老鄉!原來,這個老鄉又帶著一些土特產進城了,到他家後敲門沒人應,估計他們正在午休,於是下樓等。這個老鄉認得他的車,加上天氣熱,便躺到車底下去了,躺著躺著,結果睡著了……

  所以講禮儀,不是什麼事情都多多益善,熱情過度了也會讓人很頭疼。返觀現在,則是另一種極端。現在的小孩子哪像過去那麼拘謹?逢年過節,不等你準備好,他就先開口了:"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至於大人,也越來越不重視形式了,過去還放放鞭炮,請人來演場戲,現在則幾乎沒有了。

  很多人喜歡說"現在的人情怎麼這麼淡漠了"或者"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之類的話,可是你別忘了,這些氣氛都得藉助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現在給個紅包都像是在應付債主,過年時連形式都懶得搞了,又怎麼可能會有年味呢?

  傳統文化在流失,禮儀道德在淪喪,是否也有你我的一份責任呢?

  本節要點:

  不要以為"禮多人不怪",如果忽略了對方感受,就會熱情過度,給別人造成困擾或不便。

  過年要有過年的形式,才會有年味,尊重人也得藉助合適的形式。

  禮,就是尊重別人的感受

  在談到禮儀的時候,我多次強調"禮"比"儀"重要,有些朋友就覺得奇怪:生活中有那麼多粗魯的人嗎?

  如果把"禮"解釋為"尊重他人感受",把"不尊重他人感受"理解成"粗魯"的話,那麼我不得不說,生活中行為粗魯的人還真不少!

以前,我們在跟外賓打交道的時候,就會拿中國人處事的這一套招待他們,絲毫不顧及對方感受。比如說給人家夾菜,對人說多吃點這個菜、多喝點那個湯,這道菜很補很好吃,你一定要多吃點。問題在於,大家的口味不一樣,喜好也不同,你喜歡的菜,他還未必喜歡呢。你覺得給人夾菜是熱情,可他還有心理顧忌,覺得不夠衛生呢。

  再比如說敬酒。現在說到喝酒,很多人會有感覺,覺得西方的酒文化都是高腳杯、紅酒葡萄酒什麼的,比較文雅,其實這是一種偏見,中國人也有良好的酒文化,西方人也會酗酒,只不過發展到今天,已經變得有些畸形了。

  今天的敬酒倒有些像罰酒。常見的情形是,有個人端著杯過來了,看到你的酒杯沒倒滿,給你添滿,說:"我敬你!"--到此為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給人添酒也是尊重人的一種,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使事情完全變了味兒。他喝完了,要求你也必須幹了,甚至威脅道:"要是不幹,那就是太不給面子了!"最後,他能把這事上升到面子、人格、尊嚴這種高度上來,以此逼你喝乾。

  這哪裡還是敬酒?倒有些像罰酒了,潛台詞無非是:"老子想喝一杯,你得陪我!""你必須也喝乾,讓我高興高興!"總之,以敬酒的人為主角,絲毫不顧及被敬者的感受,好像對方的義務就是把自己哄高興了。

  我們可以叫它"逼酒"、"罰酒"或"陪酒",唯獨不能把它叫"敬酒",因為根本沒有多少敬意在裡面。

  真正的敬酒應該是我以喝酒的方式向你表達敬意,至於你喝什麼、喝多少,完全取決於你。如果雙方都是喝酒,敬酒的大可豪邁一點,說完敬酒辭之後,說:"我幹了,你隨意!"當然,敬酒的人也可以"淺嘗輒止",如果你端的是香檳、烈性酒一類的。

  如果你以前常乾逼人喝酒這種事,那就想想被別人逼迫的感覺吧:當爸媽逼你選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專業時,當別人推薦你去相一個沒有感覺的異性時,當家人強迫你去某個城市工作時……你還高興得起來嗎?可能對他們來說,都是出於一片好心,都是真心實意地想幫助你,可是不顧及你的感受,你還能覺得幸福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以為大家都這麼干,就是對的;無視對方的考慮,就是粗魯,就是不懂禮儀!很多人有"儀",但是沒有"禮",樣子學得挺像那麼一回事的,可是始終沒有學會尊重人。"儀"就是一個術,是最好學的;而"禮"是一個道,最難學。如果你把"禮"學會了,把"道"、把本質的東西抓住了,那學習技術層面的東西就很容易了。

  除了顧及對方的感受,還要"愛屋及烏",一併尊重跟對方一起來的人。比如,你很在乎一位客戶,那對陪他一起來的人,也要尊重一點,客氣一點。

這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人在生活中就會犯類似的錯誤。比如說他和同事在路上走著,忽然碰到個熟人,然後呢?他就開始跟熟人聊天,兩個人嘰里呱啦說了半天,完全忽略了身邊還站著一個人。還有些人碰到朋友和他女朋友了,可能就只跟那個朋友聊天,而沒有跟他女朋友打招呼。如果你是那個被"晾"在一邊的人,會做何感想?

  又如在飯桌上,有些人覺得自己剛到一家單位,跟很多人不熟,便只跟本部門的一兩個人聊天,甚至從頭到尾都沒離開過自己的座位,這會給人一種什麼印象?大家同在一張桌上吃飯,就是大家一起玩、一起交流,最忌搞小圈子,一些新人或女性喜歡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給人的印象就很不好。可能你只是內向或祛生,但在別人看來,這就是很無禮、很不尊重人的一種行為。

  還有一種不尊重別人感受的情況,就是說些第三個人聽不懂的話。不知大家平時接觸在外企上班的人多不多,你要是碰到這種人,就會發現他們普遍有個特點,那就是說話時喜歡夾帶英語單詞,哪怕在聊天的都是一群中國人!你會不會覺得這種人特別假,像假洋子?

  其實,這還只是環境造成的,可能在他們進外企之前,也沒有這個習慣,只是這麼說話的人多了,他們也開始受影響了。相比之下,有些現象就根本不是環境造成的了,純粹是個人素養的問題。比如說碰到老鄉了,開始說方言,還越說越熱乎,完全漠視其他人的感受。現在到外地求學、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找的男女朋友都不是自己家鄉那邊的。如果你帶著戀人,碰到老鄉後,最好先給他們彼此介紹一下,聊天的時候也盡量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話,不要把自己的另一半晾在一邊,不管不顧的。

  還有一種情況呢,就更加可惡了,有些人喜歡講術語,總之,就是擺譜兒,不說"人話"。我一個朋友就有過這樣的遭遇:他們科室有兩個人炒股,經常在辦公室里聊股票。也不知出於什麼緣故,兩個人一聊起股票來,全是術語,幾乎沒有人能聽得懂。一開始,他以為炒股的都這樣,後來他才發現,當辦公室就他倆在的時候,兩個人就開始說"人話"了,聊的也還是股票,可我那朋友全聽明白了。等他一走進辦公室,兩人便馬上換上另一副腔調,又是術語滿天飛了,讓人聽了特別討厭。

  本來,在辦公時間聊私事就很不妥當了,還凈使些術語,以顯得自己比別人高明,這跟那些說話時喜歡夾帶單詞的假洋子比起來,可惡程度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你要是把這種習氣帶到工作中,就有可能造成溝通障礙,甚至讓客戶誤解。

  其實,只要稍加留心,你就會發現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還真不少。我們想要表達自己的敬意,如果沒有好的形式,就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種形式會因為行業不同、地域不同、場合不同、單位不同而有所變化,但是只要抓住了"尊重他人感受"這一條,你就能輕鬆地理解記住許多習俗,"以不變應萬變",做一個說話、做事都比較得體的職場人。

  本節要點:

  對人有禮貌,就是要尊重他的感受,包括跟他在一起的人。

  敬酒要有敬酒的樣子,自己幹了,別人隨意,而不要逼別人喝酒。

  有第三個人在場時,如果沒有必要,最好不要說他聽不懂的話,如外語、方言、術語。
 

 
推薦閱讀:

新人如何更好地在職場中立足?
韓國人的酒量
求職技巧:沒有特長怎麼寫簡歷?
職場進化丨只需六招,新兵速變精英
每一個沒法辭的職都是因為窮

TAG:職場 | 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