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蒙太奇
來源Solar System Montage Picture, Solar System Photos -- National Geographic
太陽系蒙太奇
圖片:NASA
旅行者號拍攝的這張圖片中,月亮地平線之上,玫瑰雲背景之下,太陽系八大行星和他們的衛星散落在空中。除了在這張模擬的照片中亮相的行星和衛星之外,我們的太陽系還包括一顆恆星,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像冥王星。
火星
照片:NASA/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在浩瀚莫測的太陽系中,火星是我們的近鄰之一,卻也在4千3百萬英里(6千9百萬千米)之外。科學家正致力於解開火星氣候的神秘面紗——水存在的證據將為火星生命提供線索,同時也可能預示著宇宙中其他地方存在生命。
土星極光
照片:NASA, ESA, J. Clarke (Boston University), and Z. Levay (STScI)
土星南極極光是由太陽風帶電粒子流和土星磁場碰撞產生的。相對於短暫的地球極光,土星極光能持續好幾天。這張照片是科學家將哈勃望遠鏡耗時數日拍攝的紫外圖像和土星光環的可見圖像融合而成的。由於是使用紫外相機拍攝,照片中的極光曾藍色,但在土星上看極光是炫紅的。
冥王星衛星
照片:NASA/ESA/H. Weaver (JHU/APL)/A. Stern (SwRI)/HST Pluto Companion Search Team
曾一度被歸為行星的冰球冥王星現在成了40多個矮行星中的一員。從照片上可以看到它的三顆衛星:卡戎、尼克斯和許德拉。冥王星繞行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依伯帶,軌道區域為盤狀。
木星
照片:NASA/ESA/Hubble Heritage Team (AURA/STScI)
以羅馬主神Jupiter命名的木星是太陽系中的巨人。木星大氣圈上層常年暴風肆虐,東西方向的強風對流形成了暗亮相間的木星雲帶。巨大的旋轉風暴,大紅斑,已經形成了至少300年。
日全食
照片:Nat"l Optical Astronomy Observatories
太陽的最外圈是日冕。日全食發生時,它像月亮外圈的光環一樣閃耀。當新月從太陽前方繞過時,日全食出現了。日全食比較罕見,每年只有一次。因為太陽、月亮和地球的傾斜的運行軌道很難讓它們排列在一條線上。由於日全食是從地球上觀察日冕的唯一機會,天文學家對日全食都情有獨鍾。
行星排排站
圖片:NASA/JPL
這張蒙太奇是 NASA 的N多宇宙飛船拍攝的圖片合成的,它展示了行星在太陽系中額順序。離太陽最近的,也就是在圖片最上方的是水星,緊接著是金星、地球以及月亮、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推薦閱讀:
※太陽烏兔擇日法
※35萬顆恆星「DNA」被用來尋找太陽失去的兄弟姐妹
※太陽穴凹陷面相解析
※太陽弧與流年推運
※太陽上也有巨型「海浪」,或可揭開日冕層溫度差異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