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盧氏結構科學自修教程(六)(七)

盧氏結構科學自修教程(六)(七)(2009-09-27 18:04:24)

標籤:雜談 分類:國術精粹

盧氏結構科學自修教程(六)2007年05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 09:20

第六章 活體對抗 第一節五關測試 盧氏結構是津門學者盧忠仁(號正文)先生傾注畢生 心血的研究成果!其功理功法至今尚屬秘傳!是中華武學精髓之所在,特別是近幾年來,盧氏結構已其獨特的指 導理論、科學的訓D練體系及一流的實戰效果而倍受武林 人士矚目!同學們經過正面渾圓樁的刻苦訓練:二月至三月後 即可獲得強勁篤實的六面整體渾圓力,一旦具備了無堅不摧的整體勁力,運用自然也就不是難事了!國外的搏 擊術多以技術手段獲勝、因此勝負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且經常出現相互擊打的局面,而中國原傳武學,取勝對手是 以功力為基礎的。因此取勝便是一種必然而非偶然。我們雖然擁有了整體勁力,但並不一定能夠在實作中靈活 應用,那麼怎樣才能使我們在功法訓練中取得的強大功力在格鬥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呢?盧氏結構的「活體 對抗關」即為專門解決這一問題而設:盧氏結構中「三關測試」的內容,即:靜態關、動態關及活體對抗關(本書中 第一二章為靜態關內容,第三、五章為動態關內容,第四。六章為活體對抗關內容X活體對抗關共分為五步,即:拳 關、腳關、拳腳關、群戰關、無視關。拳關及腳關為基礎訓練。拳腳關為重點訓練,我們將詳細介紹,群戰關及無視 關為高級訓練:下面我們將分別介紹:一、拳關。抱定技擊樁架原地不動,讓對手發亂拳擊打,注意養成不眨眼、不 抵抗的習慣。此時如已具備易筋的功力,只要你保持基本樁架,根本無須有意防守、無論對手擊中自身間架的任 何部位,都會被強大的功力反彈而起。如此時加入技擊樁的搖旋,對手所有來力均會被化解,並使之重心旋飄, (如圖71) 二、腳關。同拳關,只是令對手以腿化拳攻擊。此時 須注意縱膝射腿的訓練(能剋制一切腿法)令所有起腿者 均失去重心而倒地。(如圖70) 三、拳腳關。本階段分三步訓練,第一步,持樁運動,令對手用拳腳亂擊,我只以樁衝擊,而不致被重擊(須注 意獅頭及藏頭的訓練)和斜面撞壓的訓練),此階段主要練習身法及步法的靈活性,(如圖72)。第二步利用熟知 的基本技術與對手打鬥,切記不要抵擋,養成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技術形成。第三步,可找有名氣的武師或水平較 高的運動員進行格鬥,培養實戰經驗,注意致勝的戰機,身形的角度,發拳的質量,及變化中的五行組合,待技能 與體能均能形成條件反射後,即可戰勝同級別散打,(或不超出本身30斤以內的)冠亞軍。 四、群戰關:即一人戰勝多人的訓練方法、本身分兩 步訓練;第一步是車輪戰訓練,主要訓練學者適應不同對手的實戰能力,更能迅速提高習者的耐力,經過一段時間 訓練(再配合「下氣訓練,摶氣大法,地盤秘功」的訓練,即能達到久戰不疲,且愈戰愈勇!第二步:是一人同時與多 人交戰,能時一步提高訓練者的搏擊水平,更能使習者在一人迎戰多人時揮灑自如!達標體現是:①在運動中克 服一切阻力,②具備久戰不疲的耐力,③練出實戰中的直覺能力,不僅能在對方出手前就模糊地感知到對手將采 取的打法形式,在背後偷襲的敵手,亦能猶如眼見,並能培養出控制整個戰局的能力。太極宗師孫祿堂先生曾憑 此擊退百餘名持械歹徒;心會掌創始人趙道新先生,曾憑此隻身踏入精武館,擊退三十餘名拳手的圍攻,並使所有 的教頭們破窗而逃;上海嘉定的李立德先生九零 年護送衛生器材,去蘭州基地途中,憑此擊退了五十多名慣匪的 攔搶。盧老將此步功法訓練溶入盧氏結構,更大大增強 了盧氏結構拳法的實戰威力!五、無視關:即用黑布蒙上雙眼與敵手對抗的訓練方 法。目的在於培養適應夜間作戰的能力,亦是檢驗員筋功力是否達標的方法,試驗者可隨意施力於受試者間架, 其效果都是施力者被反彈失重,薌齋先生弟子張恩彤此功最為精純,不僅能任意掀翻烈馬,而且以此渾圓樁形與 張魁元等名手試藝,在蒙上雙眼的情況下也能將對手撞起。筆者三年來的教學試驗證明,此步功法的掌握並不 是初學者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第二節 實作闡微,,中華武學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遺產 之一,其內容豐富多采,門派紛壇,但長期以來,由於封建社會統治的結果,使武術蒙上了神秘甚至迷信的色彩,各 門派之間相互封鎖,使武術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們今天學習和研究武術,就要打破門戶之見,集百家之 長,融匯貫通,探索其內在規律,恢復中華武學的本來面月,使其為社會,為人民作出應有的貢獻。 、修鍊中華武學最終日的,是為了從艱苦卓絕的磨鍊戶,塑造出理想的人格:但檢驗武學水平高低的手段卻是 實踐!因為雙方真打實斗來不得半點虛假!技擊是一門科學,有著它自身的規律,而這個規律是可以通過科學的 訓練而能夠逐步掌握的,不管你練的是什麼拳,只要一投人實戰,就必須遵循一個共同的規律,即怎樣才能「制人 而不制於人」。根據此宗旨,我們來探討一下中華武學的 技擊原則:一。精神力量的培養: 『投身實戰,首先需要具備的是大無畏的精神,有我無 敵的必勝信念,勇敢果決之毅力,以及坦蕩的胸懷和豪邁之氣度。精神力量的培養會使訓練者氣度日趨宏大,挾 王者之威,霸主之氣發出的攻擊將所向披靡。拳腳未到,殺氣已籠罩敵身,先聲奪人。精神力量之培養,我們在 《精神境界探討》一章重點論述。 _二間架合理配備:間架合理配備,就是使自己的間架姿式.能夠保持自 身的六面整體渾圓之力,無論發拳之時,或是閃轉騰挪之際,都能保持自身的間架不散,步法不亂,且能使周身協 調一致,形成一動無有不動的周身整體運動,這樣即可使自己易於進攻發力,又可使對手無可乘之機。這樣即使 功力稍遜,挨上幾拳幾腳也無足輕重,這是因為合理的間架,首先就已護住了自己的薄弱部位的緣故,道理雖然簡 單,但初學者卻最易忽略,實作時往往先丟了間架;原因有三:第一:基本功較淺,整體勁力的運用尚未形成動力 定型(剛習樁功,同時,訓練實戰,最易犯此錯誤),應訓練樁功三月後(整體勁力上身,並能在運動中得以體現現時) 才加入實作訓練。第二,怯陣心如,外形雖然是放架,但神志早已動搖,未曾交手,已先自發僵,呼吸亦失常態,空 有其形,實戰必敗無疑,須知樁架把的過硬,皮膚的知覺就不靈敏,就不會產生「一觸即發」的本能彈力。缺乏勁 力的鬆緊轉換,應敵力大(剛),我即柔,敵力柔(小),我即剛。尤須注意樁功產生的整體勁力,是可以產生鬆緊轉 換的,這裡所說的剛柔是感知對方的力而產生的變化;如水之流動,遇到阻力,就會改變方向,而不會產生硬抗;這 才是中華內家武學的精髓。 第三,是經驗不足,拙力重犯,即一見對手虛晃,就隨之招架。須知招架之時;周身破綻盡露,對方豈肯不趁勢 狠擊?大敵當前之際,切記心靜如止水,把勝負看得淡一些,對方發拳之際,切不可招架,不管對手是虛是實,只要 把攻擊目標放在對手的中線呂;1可,gD果對手出拳是實,我方進攻對手時的間架,即會與對手產生點的接觸(力的碰 撞),我的整體勁力,必會把對方重心掀起,此時趁勢發拳,一擊即可結束戰鬥,據筆者所知四川綿陽之內家高手 李志軍先生,即最擅「接點發力』」,幾乎手下無一合之將!筆者所擅之削掌接點發力,指面問心掌結束戰鬥,即從學 於李志軍先生,那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開合互為的螺旋勁力,令筆者受益匪淺,如對手出拳是虛,則不會與我產 生點的接觸,因我擊打目標是敵人之軀幹中線L我之整體勁力必將作用於敵身,產生殺傷效果,此時敵若被動抵 抗,因其支撐力小,仍會被我掀起重。肝 因此,實作之時,我們必須敢於迎拳而上。事實證明,我們只要樁架不丟, 對手根本無法擊中我之要害,以穩定的樁架結構迫使對手後我產生力的碰撞是取勝的關鍵!那麼如何對付拳擊 手的組合拳呢『 對付拳擊中組合拳的最佳辦法就是見券就緒!決不能讓北方發出第二拳,這種方法的原理是不 要堵對方的手臂,而是要堵對方的身體,同時不要管對方 的拳是虛是實,總之整體撞進,形成近身格鬥,撞入的目的 是為了近身發拳,所以近身後,可用單操組合重擊對手,可回憶霍利菲爾德與泰森之戰,二人交鋒,如果霍氏 畏懼泰森重拳而後退或躲閃,肯定會失敗,他的方法是,泰森重拳打來霍氏是用拳防住而部而同時還擊,甚至下 脆就抱住泰森然後再待機還以顏色,泰森最具威力的上勾拳因前手擺拳的失效而無法發出,最後落敗!這與我 們的方法是一致的,即:剋制組合拳的最佳方法是克制敵人的第一拳發力,這與套路一樣,你如果稍改變他的力和 姿式,那麼他的下一式就會運用不出來。 三。渾身齊到,足踏中門中國內家武學,通過科學的訓練,使周身達到高度的 協調統一,肢體間能處之連通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呼應,即所謂「一動無有不動」,使成人體感覺的高度協調, 並通過鬆緊的轉換形成「周身無點不彈簧」的整體六面渾圓勁力。還要在實作中做到「頭欲撞人,手要打人,步要 過人,足要踏人,神態要逼人,氣勢要襲人」的神情和氣勢,這樣才能給對方在精神和肢體上,造成極大的威脅, 初學者不可躲頭、避身而發拳,這是怯陣的表現,這樣勢必形成手夠人的狀態.此時間架必散,必敗無疑。實戰時 可以藏頭,獅頭、進頭,絕不許向後仰頭,應以頭領身,全身齊動,以足先動,其力必整,其動必速。發力之時,意欲 透其骨,而入其髓,意存數尺之外,使敵身為我神意所籠罩,如同撒下天羅地網,令對手插翅難逃! 四、守中用中,攻守合一 中國內家武學入手實戰即要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J訓練方法見活體對抗之《五關測試》章節)在守住自 身中線的前提下,盡量控制並打擊對方中線部分,無論是拳打,足踢、頭撞、時擊,均無不可,但要以對方中線為打 擊目標。攻守合一,又縮短了打擊距離,同時也就相應地提高了攻擊的速度,攻守合一還有利於把握戰機,攻守分 離則失去戰機,稍有技擊經驗的武友,無不深明此理,對手在進攻的時候,也正是最易露出破綻的時候,他能打到 你的時候,也是你能打到他的時候,攻守合一的原則無疑 是科學的。五、全力以赴,捨身拼搏 武功,從某種角度上講,無疑是一門殺人的技術,如 與敵人生死格鬥,你不傷人,人即傷你,故出手不能不毒辣,心理亦不能不殘忍!無論訓練還是切磋,切忌虛為招 架,徒具你來我往之形式。拳譜云:「臨戰要有殺人心,心狠手毒方勝人,打時不怕頭落地,死裡求生肝膽真!!! 「心毒稱上策,手狠方勝人」即說明與敵格鬥之時,有將對手致於死地的心理,才能不心慈手軟。實戰的目的即是 擊斃對方,最輕程度,也要解除對方的戰鬥力(令對手失去再戰之力),即使將對手擊傷,擊倒甚至擊殘,只要對手 鬥志未失,仍不可掉以輕心,如宮本武藏與佐佐木小次郎之戰,佐雖落敗但其鬥志未失,終於被官本擊斃,即是一 例。實作時要求速戰速決,其實只要具備了六面整體渾圓勁力,無論擊中對方兩肋、前胸任何部位,一被擊中,即 會令對手喪失繼續戰鬥的能力。格鬥時要不計成敗;全力以赴,即使對手是經常對練的夥伴、朋友,在格鬥中也 應彼此仇視,視如陌路,目的是為了隨時調起興奮神經,做全身心的格鬥準備,在技擊實戰中發揮出身體內外一 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激發」內在的各種潛在能力, 「應敵猶如身著火」形象地形容出了技擊時的精神狀態, 此時不管對手是誰,都要首先從精神上壓倒對手,全力以赴,認真對待,絕不可因輕敵而招致失敗!拳經雲「獅搏 象使用全力,獅搏免使用全力」即是此意。場下是朋友,場上是對手,感情是感情,學術是學術,一清二白,這種心 理素質才會成為真正的格鬥高手,實作時更應有以生命作賭注的意識,關鍵時刻不惜以身證道,捨身忘死!俗話 說「瓦罐終究井前破,大將難免陣前亡」。即指此而言,學 者切勿忘記!下面再附帶談一下,如何對付散打? 散打技術的特點是突發性強,擊打直接。應付這樣 的對手,原則是要以步為先,突然逼近,不給對方用腿的距離,所以在逼近對手之時應用斜中取正的連續性步法 拍三角步及蛇形步等)配合上肢的拳法及掌法發力。散打腿法的缺陷是,雖然突發性強,但是連續性差,且發力 部位腳掌或小腿,針對這種戰術,只要我們讓過擊打的部位,就會戰而勝之,散打起腿發力之際,也是重心最不穩 的時候,所以如何迎腿而上,就是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本拳之步法經過短期訓練後即會靈活異常,可在對方起腿 之際轉向而進,或縱膝射腿仰面而上(我縱膝射腿時,對方如起腿會後仰而倒)散打腿法發力時是,身體向後傾 斜,本拳發力是身體前撞利用雙足的配合攻擊其一足的發力,對方必倒無疑,當然在格鬥中遇到散打的對手,最 好是根本不讓其出腿,控制其技術發揮,要敢於進身,破壞其起腿距離,同時,縱膝射腿之原則不可忘!

盧氏結構科學自修教程(七)2007年05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 09:20

第七章 脫骨力述真經過正面渾圓樁,整體九防式及揉筋大法的刻苦訓 練三至五個月左右,周身十二條 骨筋,即可盡數挑起,自身已具備無堅不摧的整體勁力,備條大筋在訓練中已 獲得精壯的成長,此時,樁架受力巨猛時,已能夠均衡地疏散到周身,並成傳導入地面(且間架不發生形變)。在 蓄勢狀態中,即可封住對手,上中下三盤,左中右三面的進攻(無論虛實),並能反彈出對手的勁力,且來力越大, 反彈力越大。此時自身的功力即已達到了初級階段的飽合狀態,此時無論如何苦練也好象沒有進步。實作時以 樁衝殺威力無窮。真正達到了:來力不入,去力無阻,周身反彈,犯者立撲。此時,學者往往易生自滿情緒,自以 為自己功力已登峰造極。這一階段的學者,被武林前輩們形象地形容為「初學三年,天下無敵。再學十年,方知 天外有天」。其實,這只是一種生理的反彈現象,證明學者對所學已經運用自如。這一階段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武 學中,還只是萬里征程剛剛起步,還有重任在肩,任重而道遠。望真正追求中華武學真諦的熱血志士,更加勇猛 精進,知難而上,應該在練功中再加入一些刺激性大的大運動量功法,此時我們可以讓習者,增加子午樁或三盤落 地式等地盤大式樁法,讓原本已無法運動的身體細胞,再向初練時那樣,興奮調節改造。因為小步樁(側面)是勒 胯,而大式樁是開胯,開胯是為了下肢的支撐摧動上體做整體運動,雖然小步技擊樁在實戰中應用較廣,但如果 遇到應用大步時,而又沒有一定的下肢拉伸量,產生強勁的爆發力量,而且地盤樁法運動也是人體極限功能,最大 的整體訓練模式,只有這種訓練,我們的能量才能完全激發出來,所以說什麼樣的運動才能產生什麼樣的爆發功 能。待周身整體拉伸量,達到自身的生理極限後(周身大筋挑起後,第一月死拉硬拽,將量拉滿練習,但須三窩放 松。第二月,應保持在自己最大拉伸量的狀態下,放鬆下來,除大椎雙肘雙膝雙胯定位外,周身同時接受地心引 力。使自身關節拉伸量進一步增大。第三月同第一月。第四月同第二月、如此幾個反覆。周身整體的拉伸量,即 會達到自身生理極限。)此時即應進入脫骨(易骨)的訓 練。 一、地盤秘功地盤秘功共的三步功法,分別是「三盤落地式、鷹捉 式樁法和金龜出水(大式)」 A、三盤落地式:三盤落地樁是少林易筋經中三盤落地式演化而來,是正面的大式樁法,其難度較大,主要用 於強化功力,以此式練功,功力增長特快。但無樁功基礎者,不可練習此樁。本樁若能堅持半小時以上,不變形。 不丟勁,則功力定會深厚無比。(如圖73)兩腳分開約三腳寬,十趾抓地,雙膝前頂,內合上提。 斂臀、裹胯、圓襠、肩撐肘橫、大推上拔。虎口撐圓、十指脹撐,掌心向下,雙手於膝外前二十公分,似有將地扒開之 意,重心垂直,似乎落於胸前之地面,頂頭豎項,兩眼向前翻視,可訓練精神氣勢和眼毒。如果能將此式掌握正確, 再配以勻。長、細。緩的鼻吸口呼,不須加任何意念,氣自會下沉于丹田,是解決「下氣」的優秀功法。 要領:練此功時,須全神貫注,如果神散意馳,便是徒勞其形,而無實效,此功的勁力運行,須在意識的貫注下 進行,即所謂「心力兼到」。開始練功時,也可以配合呼氣使氣貫丹田,下注湧泉,並同時大椎上拔,使膝胯足三盤 俱下沉有入地生根之意。久練自覺氣下行聚於小腹。本功能夠迅速提高身體素質,使之體力增加,耐力增強,精 力充沛,丹田發熱,體內熱流,常會行遍周身,腹部堅實而 有彈性。功效:①練習一兩個月後,心中會產生一種莫名的凶 悍之氣,常常想與別人打鬥自覺渾身勁力無窮(這是功夫上身的表現),感覺自身反應敏捷,四肢變粗,手腳變重, 胳膊也不再是輕飄飄的了,而是很有份量。這都是功力 增長的表現。 ②練至三至四月時,五臟自會充實,變得不再生病或 很少生病,周身肌肉柔軟而富有彈性,具有較高的抗重擊能力,一般的拳打腳踢擊中後,絲毫不起作用,並能承受 功手(練過硬功如「鐵拳功」「鐵砂掌」「鐵腿功」)的猛力重擊,而且能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遭到打擊,只要意識一 到,即可將對手的力量抵抗住,或將對手擊出。功深時,還可以憑強大的內力將對手手腕震斷。 注意事項:但有兩點事項要須要注意:第一是要循序 漸進,練功時間逐步增加,且練功時務必要集中思想,藉以凝其神、斂其氣、固其精。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地練功, 體會其箇中奧妙,使所練之功夫精進而神速。第二點最為重要,應引起高度重視(即雙肩窩及胸窩要時時放鬆, 不可發緊,否則極易憋氣而產生傷身惡果)。 B、鷹提式:丁八步站立,前足前跨一大步,前膝前 頂,後胯橫開,坐跨身,使下肢的量放開,從而使下肢大筋全部挑起,也可使胯關節得到松活,肩撐肘橫,虎口撐圓, ;食指前指,如虎撲樁,三尖(指尖鼻尖、前腳尖)相照,勢如」 雄鷹,俯視獵物,猶如俯衝而下的神態。(如圖74) 作用說明:①此樁可在靜態中拉長下肢筋腱的長度,增大技擊中步法的速度和幅度,同時腰背筋也可得到進 一步的放長,強化了下肢的拉伸量和間架的均衡,是強化 功力的最佳手段之一。 ②會使練者體力耐力大大增加,其效果優於其他武 術門派及現代體育中的任何訓練方法,如能堅持四十分 鍾以上,即可與人搏鬥半天而不累。 ③下肢拉伸量加大,步法更加靈活有力,鞏固下肢與 軀幹的連通。 ④經過大式樁訓練的下肢素質,已發生根本性變化,整體的間架已形成本能,能夠收到一動步,尚未發力即可 衝起對方的效果。 ⑤本樁法還可培養氣吞山河的氣勢,虎視眈眈,其神態極具威懾之力,並養成一種挾山移海的氣勢,此氣勢一 旦練成,用於對敵,就有一種不可言狀的威力,習者切不 可輕視。。 ③因本樁運動量大,訓練極其艱苦,但只有通過這樣 的苦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軀幹與下肢的連通並大大增加下肢的力量和柔韌性,因此樁是以大力練功,故上功極 快。 C、易骨大法(利用地磁力,即地心引力練功之秘法)易骨之法,重在樁法中體認求證,在站樁中(以正面 渾圓樁為例)各部位要領調配得當後,雙膝及雙肘定位後,體會小臂如搭在一窗檯或欄杆上休息,而肌肉因為不 受任何外力,保持極松狀態,接受地心引力(我們在訓練上下力時,尾閭如掛重物,即已體會到了地心引力的作 用,現在只是加以強化而矣。)。同時胸部、腹部、大腿。小腿肌肉全部被地磁力吸引而下墜。但是骨架又必須為了 維持樁形,而與肌肉下墜形成相反的上拔運動。由此整體的肌肉下墜與骨骼上拔形成了相反互爭拉的矛盾力, 尤其關鍵的是利用脊柱向後、向上的靠拔,來維持間架的支撐與地心引力相抗,這樣才會取得最佳的效果,古拳譜 的形容此狀態「玉樹掛寶衣」,要領是在周身筋腱和 肌肉(功力深厚可帶動骨關節)渾圓漲縮(即樁法外形不變,內 在各關節、韌帶、筋膜和陽面肌肉群,同時由初長度放長至最大量,然後松回至初長度,如此一漲一縮反覆進行。 漲時,大椎上拔,尾骨下沉、肩外開肘橫撐、足下踩。膝前頂上提,(如圖75),縮時松回,但不要使肌肉縮至小於初 長度。如國外形看似不動,內在的關節、韌帶及肌肉的拉伸量在進行上下、左右、前後同時的開合鬆緊運動,這就 是內在的生生不已之動。)時,體會地球的地心引力,肘。膝部及大椎都存有克服地心引力之意,定位後與之相抗 衡,而其周身各部(尤其是胸部和肩部)一律接受地心引力,隨著功力的進展,周身各部肌肉也逐漸日益松垂,並 與骨骼產生如同脫離的感覺,此力即「脫骨力」運用於實作,如棉里裹鐵,沉重異常,殺傷威力巨增。 D、金龜出水(脫骨)訓練 即易骨大法的動態訓練形式,是利用整體骨架的有序組合,重新建立一種在關節螺旋運動中的整體骨架運 動,從而形成「用骨頭打人」的強勁高效爆發功能。因為肌肉是骨骼運動的動力源,當肌肉放長後會自然鬆弛下 來,其對骨骼的制約作用相對減少。由於肌肉的放長,骨骼又是在螺旋中運動的,勢必形成肌肉與骨骼的「易骨」 狀態,歷代武林高手夢寐以求的「脫身幻影」的功力,即由此獲得,值得說明的是沒有身體的根本放鬆,是產生不了 脫骨狀態的。而「骨掙肉墜」渾身松沉的體現,則是易骨 入門的基礎。金龜出水是關節螺旋轉動,帶動軀幹的上升下降;故 更能明顯體會出肌肉與骨路形成的滾動摩擦力。當雙臂高舉,身體下落之際,切記不可用力,因為有了關節的極 限拉伸量,下落會形成自然狀態,當關節旋轉之際,身體起落之時,就會發現肌肉與骨骼的摩擦現象(如圖76、 77、78、79) 初習此法,可讓夥伴先用雙手分別置於習者胸背處並壓緊,然後做金龜出水,由於肌肉被固定不動, 故做起伏之時,這種摩擦感覺就會更加明顯。再讓夥伴抓住雙臂做,手臂肌肉也會因被固定,而形成骨骼的搓 動,繼而體會大腿、小腿等部位,初習易骨之法應分段體認,待其中一段有所體認之後,再找其他部位。 做金龜出水訓練時,上下左右高低的起伏旋轉,意念中慢慢地體會周身筋鍵肌肉六面拉伸不動整體骨架做入 水,轉身,出水等動作,初習時體會骨胳與肌肉在運動中的摩擦(可分段體認),進一步則應使肌肉與骨骼產生分 離而運動。開始時可由某一局部體會,如脊柱、肩腫骨。胸骨、肋骨。骨盆、四肢骨等。然後再逐一連結,最後做到 整體骨架而動。自此以後擊人、放人之威力均來自周身整體骨架的本能旋轉爭發和出鋒,雖外示安詳,卻內藏機 變無窮之機,身具骨堅力巨之功,此時的所以發力均已形 成高效強勁的整體爆發力。易骨大法達標的體現是: 一、斂氣入骨。在此階段,身體素質已產生質變,骨 密質加厚,骨骼亦變得堅實,其抗壓、抗彎等,機械性能加強,真正如棉里裹鐵。在站樁中會感到周身骨骼發熱發 脹發麻。意注之關節時而吱吱作響,不僅能感覺得到用手亦可摸到,渾身似有一股內在的雄渾勁力洶湧鼓盪,精 神稍一振作,周身毛髮即有伸長直豎之感。古譜中「毛髮如戟生鉤,氣血鼓盪能聞」,即指此也。 二、骨肉脫離。從生理學而言,骨與肉是不可能脫離的,但習者在練功中,確有骨肉脫離之感。這是由於整體 拉伸量的增大,肌肉纖維之放長並且與骨架的螺旋滾動產生摩擦,勢必形成肌肉對骨骼制約;牽製作用的減少, 而最終形成骨肉近乎脫離的狀態。隨著功力的加深因身各部肌肉日益松垂,如同掛在衣架上的衣服,解鐵夫先生 謂之「玉樹掛寶衣」,薌齋先生則以「渾身肌肉掛雲霄,毛髮根根暖風搖」來形容。已真正形成肌肉若一整體如鑄, 身如鉛灌,毛髮如戟,抬手鋒棱起,身動如挾浪,腰脊板似牛,此時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在剎那間通過某一接觸 點而起作用,發生威力無比的勁力能量。實戰中整體骨架驟然道摧,外形只能見,無數人影閃動,(只見人影不見 五官人人形一閃動手即傷。此即武林人士夢寐以求的脫身幻形功夫。若無具備脫骨的功底,絕難達此效果。 三。徹底解決「三窩憋氣」,注血傷身,功增壽損等不良現象,阻礙全部功力作用於對手的殘餘拙力現象亦不 復存在。易筋訓訓練期,周身各處大筋挑起後,習者會明顯感到功力巨增。但亦同時會感到動作不靈活、不易變 化。這是因大筋初挑起過鋼造成的。此階段功力純鋼無柔,經過易骨訓練後即會「剛中寓柔,柔中寓鋼,剛柔井 濟」且功至晚年威力不減。這是西洋格鬥術訓練,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

盧氏結構科學自修教程(八) 2007年05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 09:21

推薦閱讀:

六位科學大咖加盟「未來科學大獎」評委會,他們是誰?
中國實現煤制乙醇,化"煤"為"酒"的奇蹟如何釀成?
如果核戰爭爆發了,人類該如何面對?
3分到20分跨越,看常規研究套路如何升華
試管移植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TAG:科學 | 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