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申遺成功,你真的懂24節氣的重要性嗎?
申遺成功讓二十四節氣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但是大家對它的誤解仍然很多。
·二十四節氣是指導農業才需要的,過氣的,沒用的曆法。
·二十四節氣除了好看,並沒有實用價值。
·二十四節氣只是農曆的注釋和補充。
事實並非如此。
作為華夏文明傳承幾千年的傳統曆法,二十四節氣確實和「農曆」密不可分,但是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且二十四節氣也並不比陽曆落後!
什麼是年、月、日?
在我們討論二十節氣之前,需要重新理解像空氣一樣或不可缺概念:年、月、日。
丟掉時鐘,丟掉手錶,丟掉電腦以及一切前人發明好的計時工具,假裝自己是古人,僅僅根據肉眼觀察太陽、月亮,算出年、月、日。
一天。很好觀察,天黑天亮就是一天。
一個月稍微複雜一點。必須每天晚上跑到空曠的地方畫月亮。勉強記下從這一次月圓到下一次月圓花了多少晝夜。有時候是29個日夜,有時候是30個日夜。
測算出一年就很難了。歷經四季算一年,四季有溫度變化,有風向變化,有冰霜變化,但是這些變化難以量化,要怎樣測量它們的周期呢?
細心且堅持的先輩們發現,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會隨著季節變化。有時候太陽最靠近北方,然後慢慢南移,有時候最靠近南方,然後又慢慢北移。
但是天空又不是格子紙,該怎樣把太陽的位置記下來呢?於是又不知道是哪個厲害的前輩靈光一現,發現根據物體的影子能夠觀察太陽的位置。
而且他們還發明了一個量影子的工具:圭表。
立著的杆子叫表,水平躺著的叫圭,是一個尺子,上邊有刻度。
假設我們借來一用。堅持每天起床,測幾次太陽下杆子的影子。幾百天下來大約能估算出一年的時間。但是會發現另一個問題:影子的邊緣很模糊,這個模糊的邊緣的要怎麼量呢?
祖先們的建議是「要不我們把刻度細化一下?」從分細化到厘,細化到毫,細化到秒。但是影子還是模糊看不清啊。還是只能測算個大概。
到了元朝,郭守敬實在看不下去了,「就不能把杆子造大點嗎?」所以他在河南登封建了個巨大的杆子,一座觀象台,就是下面這棟樓:
影子變的超級長之後,誤差就能減少一些。找到影子最長的那個時間點,和影子最短的那個時間點。反覆比對,最後能確定一年大約是365或366天。
現在我們總算知道古人是怎麼辛辛苦苦的測出了年、月、日。這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嗎?關係可大了。
一個完整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根據太陽的影子測出來的年。一般是365或者366天。和我們現在使用的陽曆一模一樣。歷朝歷代都是我國的官方曆法。只不過現在沒人用了。
不僅是曆法,還是大自然的作息表
公曆將一年分成12個月。24節氣是將一年分成24個節氣。每個節氣15天,兩個節氣一個月。每月前面一個節氣叫「節氣」,後面一個叫「中氣」,合稱「節氣」。每個節氣又分3個「候」,每個「候」5天。
可能會有人好奇,這個「候」是用來幹嘛的?這就是咱祖宗最可愛的地方了!!!舉個例子,比如芒種的三個候:
芒種第一侯:螳螂生。螳螂於深秋產卵,這是小螳螂感破殼而出的時間!
芒種二侯:鵙始鳴。鵙是指伯勞鳥,是一種小型猛禽。這是伯勞現身的時間。
芒種三候:反舌無聲。反舌是一種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鳥,這時候反舌不叫了。
「候」就是指這幾天里,大自然會有哪些變化呀,把這些小動物的生活也都記在日曆里代代相傳!!!就問你萌不萌!!!
二十四節氣不是死氣沉沉的數字,不僅是一把測量時間的尺子,它還是生活在這片國土上的,所有生物的作息時間表,同時也是風霜雨雪的時間表。
來源:故宮日曆 圖中的三候就是立春的第三候立春第一候:東風解凍。東風來了,要解凍啦~
立春第二候:蜇蟲始振。冬眠的蟲子們在洞里睡醒啦~
立春第三候:魚陟負冰。冰面開始融化,可以看到冰下面的魚了~彷彿魚在背著冰塊呀~
二十四節氣歷史悠久
二十四節氣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使用了。
而要說到二分二至的使用,(大意就是將一年分成四份,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更要推算到公元前1200年了。這篇名叫「四方風」的甲骨文,反映了殷人對二分二至的觀測。
著名甲骨學家、史學家胡厚宣先生對這片牛肩胛骨進行了翻譯:「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夾,風曰微;西方曰夷,風曰彝;北方曰宛,風曰役。」記錄了掌管出入風和日月長短的四方神名以及風名,分至四節及其物候變化。戰國時期《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已經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的名稱。這八個節氣是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將一年清晰的劃分為四季。
西漢時期, 「二十四節氣」首次被完整記載。
《淮南子·天文訓》:「斗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音比應鐘」
西漢的《太初曆》第一次把二十七節氣編入曆法。理論上跟咱用的公曆差不多,既有陰曆,又有陽曆。只不過《太初曆》長的太酷炫。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規定一回歸年為一年,一朔望月為一月。以正月為歲首。
西漢初年,還在用秦朝的《顓頊歷》。但《顓頊歷》有誤差。司馬遷和他的小夥伴覺得不合適,建議改一改。漢武帝就讓鄧平、唐都、落下閎幾個人想想辦法,於是有了《漢歷》,後人稱之為《太初曆》。
然而以上並不是二十節氣最厲害的地方。
最厲害的是:我們每年都能在冬天過年!
還記得我們測出來的月嗎?29天或30天,這和我們的農曆是一樣的。所以農曆的日期總是跟月亮圓缺有關:「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伊斯蘭教的希吉來歷也是這樣。都叫太陰曆。
太陰曆和太陽曆的區別就是,太陽曆一年是365或者366天么。但是太陰曆累積12個月之後,一年只有354或者355天。一年就比太陽曆少11天。
第一年少11天沒什麼,但是一旦從起跑線落後,這個差距將會越來越大。第二年就少22天,第3年就少33天,第4年……伊斯蘭教就沒有處理這個差距,所以他們的齋月(希吉來歷的9月)有時候在冬天,有時候在夏天……
華夏民族一般都在陰曆臘月末過年么,如果我們也不管這個數差的話,也就意味著我們今年能在冬天過年,15年之後就要在夏天過年了!我們可愛的祖先們可受不了這些,「誰愛夏天過年誰過去,反正我們不過!」
於是他們決定根據太陽曆,調整太陰曆!太陰曆不是每年都比太陽曆要短11天么,三年就短了33天,接近一個月,那就每過三年補一個月給太陰曆。讓它和太陽曆一樣長。
這個補進來的月份就是我們農曆里的閏月。所以閏月其實是一種人文關懷。
具體說來每3年補一個閏月還不夠精細,每19年補7個閏月才能差不多填補空缺。閏月怎麼補進去呢?《太初曆》規定,以當年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目前使用的農曆版本已經不再使用這個方法,因為仍然會產生一定的誤差。
所以,每年都能在冬天過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斷的往太陰曆之間置入閏月,來和太陽曆等長,這種陰陽合用的曆法,是我們先輩獨創的「夏曆」。二十節氣作為夏曆的一部分和陰曆密不可分!
使用夏曆,古人不僅可以根據太陽曆「24節氣」看季節變化,決定什麼時候穿秋褲,什麼時候光膀子。也可以根據太陰曆「農曆」來判斷潮汐,或者還有多少天才過年。
唯一需要頭疼的就是每個朝代的天文學家了。
歷朝歷代對修改曆法都是相當重視。《新唐書 歷志》中說:「唐終始二百九十餘年,而歷八改。」 300不到的時間,改了八回曆法。宋朝300餘年更是改了十八次曆法。
為什麼用的人越來越少了
制定《時憲歷》是傳統曆法的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大改革。始於明朝末年,當時已經大規模引進歐洲天文學基礎知識。1634年曆書編成,叫「崇禎曆書」。但沒來得及頒行清軍就入關了,清朝就把崇禎曆書改為「時憲歷」,於1645年頒行,乾隆年間又進行了修訂(1742年),引入開普勒第一第二定律等西方天文學較新成就,並改稱「時憲書」(避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諱)。
辛亥革命後,新政府採用太陽曆格里高利日曆,廢除了傳統的曆法,將「夏曆」稱為舊曆。只有民間還在使用。但是傳統曆法在我國依然根深蒂固,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里開頭第一句話就是「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
後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批准了定農曆元旦為春節的提議,算是恢復了傳統曆法在中國的合法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雖然再次確認採用格里高利曆為國家曆法,但1949年12月23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也等於承認了傳統曆法的地位。
因此,我國依然是兩種曆法並行。但是使用二十四節氣的人還是越來越少了。因為作為太陽曆,它的核心價值被格里曆取代了。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試試用二十節氣和七十二候來紀年。將藏在曆法中的小動物一一喚醒吧。
最後祝賀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咳咳,說了這麼多,你不會連二十四節氣的名字不知道吧?
作者:胡睿
推薦閱讀:
※軟體開發文檔重要麼,什麼方法可以讓開發人員在完成好項目的同時,提交相關文檔?
※歸秀法:再談按五行生剋意象取用神的重要性
※終於明白家和夫妻的重要性!
※副業賺1萬第3節| 不做什麼 > 做什麼
※客廳燈風水的重要性 打造客廳風水新潮